关于对青岛市特级教师和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初...
关于评选推荐第七批山东省特级教师的通知.doc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办公室(通知)即教体办通字〔2010〕96号即墨市教育体育局办公室关于评选推荐第七批山东省特级教师的通知各单位,城区规模以上学校,各民办学校,体育中心,机关有关科室:为鼓励广大中小学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小学教师,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关于评选第七批山东省特级教师的通知》(青教普字[2010]46号)规定,现将我市评选推荐第七批山东省特级教师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选范围普通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研究机构、校外教育机构中的教师。
已办理离退休手续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未办理退休手续的教师,以及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已不在教学岗位的人员均不在推荐范围。
年龄计算均截止2010年8月31日(下同)。
学校所在地在我市的民办学校和民办幼儿园教师按属地化原则参加我市推荐。
二、名额分配及要求(一)本次全省评选特级教师400名。
为了便于综合比较,好中选优,全省按1:1.2的比例即480名分配推荐名额。
省教育厅下达给青岛市特级教师的推荐名额为41人,青岛市差额下达我市推荐名额为11人,其中高中(含职业)2人,初中4人,小学4人,幼儿园1人。
(二)特级教师评选重点是教学一线教师,特级教师人选中,兼任学科教学符合评选条件的校、园长(含副职)和确实从事教育教学及教研工作的校外教育机构(教研室、电教馆以及少年宫)教学、教研人员合计不超过1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原则上应推荐7人以上;男55岁、女50岁以上的教师从严控制。
我市确定特级教师推荐人选时,将在坚持标准和条件的同时,兼顾学段、类别和学科分布上的均衡,其中同一学段、同一类别、同一学科推荐人数不超过2人。
按青岛市教育局要求,为确保全青岛市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乡镇及以下)教师比例不少于30%,我市城区初中至多推荐1人,城区小学至多推荐1人。
(三)本次山东省特级教师人选的推荐,各基层单位不限推荐名额。
青岛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5年度青岛市教师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

青岛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5年度青岛市教师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15.08.20•【字号】青教通字[2015]67号•【施行日期】2015.08.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关于做好2015年度青岛市教师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青教通字[2015]67号各区、市教育(体)局,高新区社会事务局,市直有关单位,局属各单位:根据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15年度青岛市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青人社办字〔2015〕159号)要求,现就做好我市2015年度教师职务资格评审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申报条件(一)申报对象须是在我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以及市级、区(市)级教研室、电化教育馆(站)和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学、教研工作,与用人单位确立了人事、劳动关系的在职在岗人员。
(二)申报中小学教师职务资格,须符合《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等规定的条件和要求;申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资格人员须符合《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试行)》等规定的条件和要求。
通过继续教育取得后学历的教师,须在取得后学历后继续从事教学工作3年以上方可申报。
(三)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水平符合人社部门有关规定和要求。
二、申报程序(一)根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和《山东省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职称评审办法》要求,申报评审教师职务资格,应根据本单位教师岗位空缺数量、等级和工作需要,确定竞争推荐人数,组织竞争推荐。
已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未被聘用的和未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符合岗位条件的教师均可参加竞争推荐。
通过竞争推荐,已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由单位按有关规定聘用;未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须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参加评审,通过评审的由单位按有关规定聘用。
青岛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选管理规定

青岛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选管理规定为激励广大教师积极进取,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加速培养适应我市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青岛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是既有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
青岛市教育委员会对师德良好、勤奋敬业、教学成绩突出、教研学术水平在本学科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小学优秀教师授予“青岛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
第二条青岛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以下简称学科带头人)评选范围为青岛市普通中学(含职业中学)、普通中专(含职业中专)、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的各科教师。
评选重点是教学一线的教师,对于一直兼任本人所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工作(每周授课不少于4节)的中层以上干部,可参加评选。
省、市级专业技术优秀人才,省特级教师不参加学科带头人的评选。
第三条评选条件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师德,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工作勤奋。
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年以上,其中从事班主任工作五年以上。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参选人员年龄要求:男53岁以下,女50岁以下。
㈢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在素质教育实践中发挥带头作用,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突出成绩。
开设一门以上的选修课或活动课(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应能胜任所教专业至少两门专业课,同时持有相应专业的专业技术证书),成绩突出。
举行过区(市)级以上公开课,在本学科领域里处于领先地位,有较高的知名度。
曾获市(地)级以上荣誉称号或教学能手称号。
㈣在市(地)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两篇以上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论文,或在市(地)以上专业会议上有两次以上发表或交流过被同行公认为有创建性的教育教学论文和具有推广性的总结、经验。
第四条评选原则和程序㈠青岛市教委成立评选委员会,负责评选表彰工作,其办公室设在青岛市教委人事处。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公布青岛市小学教师职务高级评委会2011年度评审结果的通知-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公布青岛市小学教师职务高级评委会2011年度评审结果的通知正文:----------------------------------------------------------------------------------------------------------------------------------------------------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公布青岛市小学教师职务高级评委会2011年度评审结果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山东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鲁人发〔2002〕26号)及有关规定,经审核,青岛市小学教师职务高级评审委员会2011年11月29日评审通过的574名小学高级教师,符合国家规定的评审条件和评审程序,现予以公布。
附件:青岛市小学教师职务高级评审委员会2011年度评审通过人员名单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附件:青岛市小学教师职务高级评审委员会2011年度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共574人)序号工作单位姓名性别从事专业原专业技术职务现专业技术职务资格1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刘仍轩男小学数学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2青岛燕儿岛路第一小学张婷婷女小学美术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3青岛宁夏路第二小学崔媛青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4青岛嘉峪关学校邢锦竹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5青岛嘉峪关学校荆晓红女小学音乐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6青岛大学路小学田辉女小学科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7青岛太平路小学胡婷女小学科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8青岛市实验小学王铭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9青岛市实验小学刘楠男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0青岛市南区第二实验小学张春青女小学美术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1青岛贵州路小学盖如泓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2青岛市市南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王少君男小学信息技术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3青岛市市南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李莉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4青岛市市南区少年儿童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刘湘红女小学体育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5青岛第五十三中学于红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6青岛第五十三中学赵学军女小学美术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7青岛南仲小学于静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8青岛北仲路第一小学姜妮妮女小学体育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9青岛北仲路第二小学李萍女小学地校课程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20青岛台湛路小学刘蕾女小学品德与社会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21青岛顺兴路小学杜育涛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22青岛台东六路小学徐桢女小学品德与社会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23青岛台东六路小学李军红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24青岛台东六路小学徐宏琴女小学美术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25青岛台东六路小学李莉女小学科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青岛芙蓉山小学孙青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27青岛大名路小学吴丽巍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28青岛洮南路小学秦英女小学科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29青岛上清路小学戴宁霞女小学外语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30青岛上清路小学女小学体育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31青岛上清路小学李立妹女小学音乐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32青岛延安二路小学杨红女小学音乐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33青岛延安二路小学濮海燕女小学音乐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34青岛广饶路小学倪娜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35市北区体育学校王刚男小学体育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36青岛寿光路小学张新蓉女小学品德与社会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37青岛山东路小学李红梅女小学科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38青岛山东路小学李慧女小学地校课程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39青岛敦化路小学吴静女小学外语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40青岛敦化路小学杨丽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41青岛东胜路小学徐玉萍女小学心理健康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42青岛辽源路小学万玉宏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43青岛福州路小学陈洪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44青岛宁安路小学咸宁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45青岛富源路小学柳欣男小学体育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46青岛同安路小学王丽凤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47青岛同安路小学周晓军男小学信息技术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48青岛桦川路小学王衍萌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49市北区实验小学张璐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50青岛合江路小学赵媛女小学音乐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51青岛无棣四路小学孙凯女小学信息技术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52青岛普集路小学王莉女小学音乐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53青岛吉林路小学李宏伟男小学体育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54青岛上海支路小学范静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55青岛陵县路小学陈须媚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56青岛包头路小学金岩女小学外语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57青岛上海路小学周琪女小学品德与社会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58青岛上海路小学于静女小学外语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59青岛九水路学校王盛娥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60青岛海逸学校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61青岛北山二路小学高玉英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62青岛四方小学张海雁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63青岛嘉定路小学谷明艳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64青岛杭州路小学韩春女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65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王敏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66青岛人民路第一小学隗娟女小学体育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67青岛人民路第二小学常贵青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68青岛重庆路第二小学王利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69青岛重庆路第三小学傅燕妮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70青岛第二实验小学刘元萍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71青岛四流南路第一小学王丽娜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72青岛四流南路第二小学史鸿飞男小学体育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73青岛宜阳路小学彭珺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74青岛淮阳路小学潘文靖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75青岛洛阳路第一小学陈晓青女小学美术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76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郭进峰男小学体育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77青岛双山小学季晓玮女小学科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78青岛长沙路小学丛雪慧女小学综合实践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79四方教体局教科研中心朱晓玲女小学品德与社会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80青岛永宁路小学李勇女小学信息技术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81青岛春雨小学惠文杰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82青岛永和路小学吕仲惠女小学音乐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83青岛振华路小学王静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84青岛北山小学曲莉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85青岛安国路小学孙平平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86青岛李沧路小学王翠洁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87青岛天水路小学高新磊男小学外语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88青岛书院路小学解莉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89青岛浮山路小学张新华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90青岛虎山路小学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91青岛李沧区第二实验小学刘旭英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92青岛遵义路小学宋涛男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93青岛徐水路小学袁晖女小学科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94青岛沧海路小学崔红敏女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95青岛金水路小学鄢雪莲女小学音乐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96青岛重庆中路第一小学张敬婉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97青岛东川路小学刘宝玲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98青岛永安路小学何燕萍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99青岛唐山路小学肖云香女小学体育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00青岛大枣园小学高建春女小学信息技术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01青岛四流中路第三小学于鹏女小学外语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02青岛升平路小学王春霞女小学外语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03青岛李村小学吕雪燕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04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丁美玲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05经济技术开发区崇明岛路小学李香叶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06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浦江路小学薛桂香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07经济技术开发区香江路第一小学王玉玲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08经济技术开发区香江路第二小学柳咏梅女小学外语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09经济技术开发区富春江小学李桂英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10经济技术开发区珠江路小学吴朝华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11经济技术开发区太行山小学姜家荣女小学美术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12经济技术开发区香江路第三小学冯秀英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13经济技术开发区薛家岛小学董启芳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14经济技术开发区张戈庄小学高爱红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15青岛华欧希望小学王元春男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16经济技术开发区辛安小学殷兴岳男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17经济技术开发区下庄小学薛成科男小学科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18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曹小学刘国全男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19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工小学管凤淑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20青岛市崂山区聋校王雷霞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21青岛市崂山区张村河小学张晓彦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22青岛市崂山区朱家洼小学孙颖女小学综合实践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23青岛市崂山区朱家洼小学韩彩丽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24青岛市崂山区石老人小学于艳萍女小学体育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25青岛市崂山区登瀛小学董瑞霞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26青岛市崂山区登瀛小学胡玉竹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27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小学李杰女小学体育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28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小学宋岩女小学外语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29青岛市崂山区姜哥庄小学曲广胜男小学体育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30青岛市崂山区姜哥庄小学曲俊娟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31青岛市崂山区姜哥庄小学刘丽华女小学体育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32青岛市崂山区东泰小学刘春燕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33青岛市崂山区东泰小学常迎春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34崂山区林蔚小学王展峰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35崂山区林蔚小学李风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36城阳区实验小学纪建宁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37城阳区实验小学梁秀峰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38城阳区实验小学张金凤女小学品德与社会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39城阳区实验小学任勇男小学体育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40城阳区实验小学邢卫东男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41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孙岱青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42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焦雪清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43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仇伟杰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44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周正欣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45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赵翠霞女小学美术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46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黄霞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47城阳区第三实验小学李鲁萍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48城阳区第三实验小学张景红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49城阳区天泰城学校栾淑红女小学音乐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50城阳区城阳街道前桃林小学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51城阳区城阳街道旺疃小学纪海岩女小学外语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52城阳区城阳街道仲村小学苟蝶飞女小学外语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53城阳区正阳路小学任瑞芹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54青岛市城阳长城路小学王正属女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55城阳区环城路小学纪翠芳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56城阳区流亭街道流亭小学XXX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57城阳区流亭街道空港小学于朝霞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58城阳区流亭街道赵红路小学林妮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59城阳区流亭街道仙家寨小学孙星梅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60城阳区流亭街道双埠小学王春妮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61城阳区流亭街道春雨小学李娟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62城阳区惜福镇街道棉花小学于垂森男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63城阳区棘洪滩镇南万小学赵艳萍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64城阳区棘洪滩镇中华埠小学王延德男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65城阳区上马街道桃源小学王语响男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66城阳区红岛街道肖家小学管翠玲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67城阳区红岛街道东大洋小学王朝凤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68城阳区红岛街道韩家小学李红梅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69城阳区河套街道第二小学刘克星男小学外语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70即墨市第一实验小学郑丽萍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71即墨市第一实验小学于瑞爱女小学外语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72即墨市第二实验小学王玉兰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73即墨市第二实验小学刘建萍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74即墨市第二实验小学江玲女小学外语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75即墨市第二实验小学毛波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即墨市第二实验小学王立杰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77即墨市第二实验小学刘崔花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78即墨市第三实验小学刘玉仓男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79即墨市第三实验小学于美芝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80即墨市第四实验小学女小学音乐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81即墨市第四实验小学王淑霞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82即墨市第四实验小学张欣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83即墨市德馨小学兰爱艳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84即墨市德馨小学王彩霞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85即墨市德馨小学柳红云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86即墨市德馨小学杨春霞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87即墨市德馨小学王秀女小学语文幼儿园高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88即墨市德馨小学乔霞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89即墨市德馨小学孙胜业男小学品德与社会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90即墨市特殊教育中心白彩枫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91即墨市长江路小学张红女小学品德与社会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92即墨市长江路小学冯伟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93即墨市长江路小学于江晖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94即墨市长江路小学韩霞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95即墨市长江路小学李瑞春男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96即墨市环秀街道城南小学李玉华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97即墨市环秀街道城南小学刘晓杰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98即墨市环秀街道城南小学綦玉坤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99即墨市环秀街道环秀小学乔丽芳女小学品德与社会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200即墨市环秀街道环秀小学赵洪美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201即墨市环秀街道庙头小学宋兆贤男小学体育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202即墨市环秀街道西城东小学姜春玲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203即墨市通济街道通济小学胡君妤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204即墨市通济街道通济小学李信方男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205即墨市通济街道城西小学王德涛男小学科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206即墨市通济街道城西小学孙正芸女小学语文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207即墨市通济街道马山小学马珍英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208即墨市通济街道云桥小学张振英女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209即墨市通济街道郭庄小学陶希龙男小学数学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210即墨经济开发区启翰小学。
青岛市菁英计划教师培训

青岛市菁英计划教师培训一、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青岛市菁英计划教师培训是青岛市教育局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而精心设计和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菁英计划,将有20%的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和市、区、校级优秀领导干部参加培训,培养一大批教育教学方面的优秀人才和领军人才。
二、目标1. 培养专业化教师队伍。
通过培训,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专业化水平、懂基础、爱教育、能创新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培训,提高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3. 推进教育现代化。
通过培训,引领学校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的水平。
4. 塑造教育模范。
通过培训,培养和塑造一批长期在教育一线工作的专家型教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三、培训内容1. 理论知识培训。
对教学理论、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深入的培训,提升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2. 教学方法培训。
围绕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问题点等具体问题,系统培训全体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3. 教育科研培训。
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理论、方法、技巧等培训,提高教师自主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4. 学科专业培训。
根据各科教学的特点,对不同学科的老师进行专业发展培训。
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
5. 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素质培训。
通过对教师职业操守、道德修养、师德修养等方面的培训,加强对教师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的锤炼。
四、培训方法1. 专家授课。
邀请国内外教育教学专家来校授课,讲解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技巧,帮助教师们更新知识、拓展视野。
2. 交流研讨。
组织教师在培训期间,进行主题研讨、案例讨论、心得交流等方式,加强教师们的互动和交流,促进教师间的团队合作和学习。
青岛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青岛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23.01.09•【字号】青教通字〔2023〕2号•【施行日期】2023.0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青岛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青教通字〔2023〕2号各区(市)教体局,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局属各单位,有关民办学校,机关各处室: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青岛市教育局2023年1月9日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的意见》《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等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目标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服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在中小学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构建特色育人体系,破解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卡点瓶颈问题。
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各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健全,学生的创新素养明显提升,特殊禀赋学生适性充分成长,全市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二、重点任务(一)明确创新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阶段以激发创新兴趣为主,注重游戏活动,培养想象力,保护好奇心,加强创新体验。
小学阶段以培养创新意识为主,注重养成学生广泛学习的兴趣和注重探究的意识。
初中阶段以培养创新思维习惯为主,加强创新技能训练,初步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高中阶段以培养创新志趣为主,注重形成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性思维能力,逐步完善创新人格。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11.20•【字号】青政办发[2002]91号•【施行日期】2002.1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的通知(青政办发[2002]91号)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市教育局、市计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劳动保障局、市卫生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残联《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九五”期间,我市特殊教育的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水平明显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特殊教育体系。
但是,目前我市特殊教育的发展还不能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为推进“十五”期间我市特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根据《国务院批转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的通知》(国发(2001)7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92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02)3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完善各级各类特殊教育体系1.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充分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坚持将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作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成果与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坚持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作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确保全市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巩固率达到98%左右,接近正常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水平,提高特殊教育质量,满足各类残疾儿童少年接受高水平、高质量义务教育的需求。
中共青岛市委办公厅、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共青岛市委办公厅、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共青岛市委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02.21•【字号】•【施行日期】2020.0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中共青岛市委办公厅、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区、市党委和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管委,市委各部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中央、省驻青各单位,青岛警备区:《青岛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已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青岛市委办公厅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0年2月21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选拔范围和条件第三章选拔方式和程序第四章支持保障第五章管理考核第六章附则青岛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更好发挥人才在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青岛拔尖人才(以下简称拔尖人才)是指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工作业绩突出,代表国家、省、市领先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
第三条拔尖人才选拔坚持党管人才、服务发展、科学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着眼高端、崇尚实干,突出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以对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为主要依据。
第四条拔尖人才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选拔一次,每一届管理期四年;管理期满后资格自动终止,同时不再享受有关待遇,但可参加新一届拔尖人才评选。
第二章选拔范围和条件第五条凡在青岛市行政区域内工作,政治坚定,遵纪守法,崇尚科学,业绩突出,具有良好品德的各类优秀人才,近四年在青岛市行政区域内取得以下业绩之一者,均可参加拔尖人才选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对青岛市特级教师和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初选人员进行公示的通知
各教委办、局属各学校:
根据青岛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评选首批青岛市特级教师的通知》(青教办字〔2007〕120号)和《关于评选2007年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的通知》(青教办字〔2007〕121号)规定,经评选委员会评审,我市青岛市特级教师和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初选工作已完毕,现将我市拟推荐人选予以公示。
一、公示时间:
2007年7月30日—8月3日,受理举报时间为上午8:30—11:30,下午2:30—6:00。
二、举报受理部门:
即墨市教体局政工科联系电话:88512620
三、举报方式:
公示期间,对不符合评选条件的公示对象,单位和个人均可直接到受理部门当面反映,也可通过电话、信函向受理部门反映。
四、有关要求:
1.举报人对公示对象存在的不符合评选条件的方面,要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地向受理部门反映。
2.反映问题时,要用真实姓名、单位、职务、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
3.反映涉及的问题时间、地点、经过、证人等事实要清楚或基本清楚。
请各单位及时以适当方式向全体教职工公示。
附件1:青岛市特级教师初选人员名单
附件2: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初选人员名单
即墨市教体局政工科
二○○七年七月三十日
青岛市特级教师初选人员名单(10人)
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初选人员名单(7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