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设计分析共28页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中华传统文化教案山东版

六年级中华传统文化教案山东版

六年级中华传统文化教案山东版全册简析教材内容分析:本册教材包括“敦厚”“崇礼”“责任”“竞争”“共赢”“君子之品”“君子之行”“少年君子”八个单元。

“敦厚”部分主要研究、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让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分为《温良恭俭》、《泰山乔岳》《敦厚崇礼》以及《心包万物》四个部分。

“崇礼”部分主要研究和了解古代历史名人,借鉴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XXX”“XXX”“XXX”“到晷”四位历史名人的故事。

本学期,我们重点研究“敦厚”“崇礼”“责任”“竞争”这四个部分。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诵读”(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点睛”(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研究依据,明确研究要求);“晓事明理”(讲述精彩的故事,使学生在自主研究、探究、尝试、交流中明理)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

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3.养成良好品德。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暴自弃、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坚强、善良、对社会有效的人。

【教学内容】《传统文化》六年级上1《温良恭俭》【教学方针】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朗读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阅读积累,熏陶学生的品德涵养。

【教具利用】投影仪【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看课本第1—3页原文和文意教学过程:二、简介《敦厚》。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请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第四章中国传统宗教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第四章中国传统宗教思想

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影响广泛存在于音乐、绘画、 雕塑、建筑等方面,尤其对 寺塔艺术和佛窟艺术影响。 云冈、龙门、敦煌三大石窟 是中国石窟艺术的代表,成 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艺术 宝藏。
对中国民风习俗的影响
因果报应、轮回转生、 修行成佛等一套说教。 这些说教对人们的心理 造成巨大冲击,并逐渐 形成庙神膜拜和超度亡 灵的信仰民俗。
中国传统文化
第四章 中国传统宗教思想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求法的 佛教
第一节
求仙的 道教
第二节
三教合流
第三节
2
中国传统文化
第四章 中国传统宗教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第四章 中国传统宗教思想
玄奘(zhidao602年-664年),是唐朝 著名的“三藏法师”(对精通佛教圣 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 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
9
大乘佛教
乘是车子、运载的意思,大乘即大车子,小乘即小 车子。它们的喻义是搭乘佛法,离开苦难的此岸,到达 快乐的彼岸。之所以称为小乘,是因为小乘的小车子只 是用来运载自己(度自己)的,而大乘的车子不但运载 自己(度自己),而且还用来运载他人(度他人)。小 乘倾向自觉,只求自己觉悟而脱离生死,并无济度众生 的意思;大乘则在自觉之外还要觉他,要救度一切众生 而同登彼岸。大乘佛教认为,修行的过程必须是一方面 通过思辨、禅修获取无上的智慧;另一方面以利乐众生 的慈悲心,做种种助人、度人的善行。
31
道教方术,我们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 其中的命、相、卜,显然属于唯心主义和迷信范畴, 但尽管如此,其中一些方法在心理学上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而如“山术”中的食疗、筑基、拳法等,“医术”中的方剂、针灸、等,

1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1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7)参加升国旗仪式,衣着整洁,脱帽肃立,行队礼或注目礼,唱国歌严肃, 准确,声音宏量。
第6页,共29页。
• 在待人接物中注意遵循礼仪,会使我们变 得优雅可亲,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更 容易被人接纳,也有利与办成事情。如果 我们不讲礼仪,就可能伤害别人,也使自 己难堪,甚至无法适应社会。
第7页,共29页。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第1页,共29页。
案例分析
《女大学生求职》
有个女大学生去求职,因她的条件不错,公司的 人事主管表示可以录用。这个女大学生一时高兴,吃 了一块口香糖,顺手把纸皮仍到了桌上,结果她没被 录用。这个女大学生哭了,顺手又将擦泪的纸巾仍到 了地板上,主管将其拾起放回纸篓。
1、这个女大学生的行为有什么不妥? 2、你怎样看待主管的选择? 3、女大学生的行为和求职失败给你有什么启示?
第2页,共29页。
什么是礼仪?她是怎样产 生的?
礼:古代:表示敬意(敬礼、礼貌);表示隆重(典礼);指礼物;
泛指封建、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和社会准则、道德规范。现代:“礼 貌”、“礼节”、“礼宾”、“礼仪”的代名词。
仪:指礼节、仪式(司仪、议程);指法度、法则;指容貌、举止 (仪容、仪表、仪态);指典范、表率(仪仗队、礼仪小姐);指礼 物;指仪器(地球仪、测量仪)。
第29页,共29页。
• 当我们跨出家门,代表的是父母。
• 当我们作为学生,代表的是学校的形象。
• 当我们走出城市,代表的是我们的家乡。 • 当我们跨出国门,代表的是十三亿人民。
第8页,共29页。
第9页,共29页。
一、敬人的原则
《孟子》:“恭敬之心,礼也。” 礼是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礼”的本质是“敬”。
第10页,共29页。

中国文学史全

中国文学史全
❖ 《离骚》共分三段。第一段首先叙述了诗人自己 的家事出身,以及自己的天赋、修养和抱负。通 过追述古代史事,回顾自己辅佐楚怀王革除弊政 的过程,以及受谗被逐的遭遇。
❖ 第二段,诗人发挥想象力,进行了大量超现 实的描写。上天入地,涉水登山,来表达自 己的愿望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路漫漫其 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24页,共267页。
❖ 5、《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 位
❖ 《诗经》是我国文学光辉的起点, 它的出现以及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成 就,是我国文学发达较早的标志, 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 高的地位。
第25页,共267页。
《楚辞》
楚辞产生的文化 政治背景:
先秦北方
史官文化同南 方巫官文化融 汇、交流的产 物,是春秋以 来楚国形成的 独特地方文化 的结晶。
第22页,共267页。
《关雎》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 参差荇菜,左右 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23页,共267页。
❖ 总的来看,诗经里的爱情诗,昵而不亵,谑而不 虐,乐而不淫,洋溢着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 《宾之初筵》具体描写了贵族宴饮的 场面;《鸣鹿》“呦呦鹿鸣,食野之 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通过喜 迎嘉宾,欢天喜地,表现了社会景象 的繁荣太平。
❖ 另外《大雅》中的一些诗篇叙述周族 历史的一些片段,如《公刘》叙述周 的远祖公刘率领部族迁移到幽的经历。
第16页,共267页。
❖ “雅颂”有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 “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 “商颂”的全部则是平王东迁以 后至春秋中叶的作品。

人教高中政治 传统文化的继承(共28张PPT)教育课件

人教高中政治 传统文化的继承(共28张PPT)教育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一个新的世界遗产类型,这便是文化景观遗产。1992年12月,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提出将文化景观作为一个全新 的遗产类型。
第16页/共50页
■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人们的视野 ■ 随着世界各国保护人类遗产的实践及理论探讨的日益深入,人们
发现,即使在世界遗产的分类体系中增加了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 遗产和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这两种新的类型,它仍存在着重大缺憾, 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逐渐被提上保 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日程。
第11页/共50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民间音乐 ■ 民间音乐(Folkmusic),又称民间歌谣、民俗音乐、民间短篇诗歌等,
简称民谣、民歌、民乐,于国际民间音乐协会(IFMC)之解释定义 为「经过口传过程发展起来的普罗大众音乐」,也就是该音乐散 布过程,纯粹是由演奏者或音乐接收者记录教习,并亲自相传所 得。
第12页/共50页
■ 民间音乐指由广大人民群众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通过口口相传而 流传下来的音乐形式和音乐作品。它无论从使用的乐器、演奏的 乐谱还是演奏形式,都有着极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与当地的民 俗习惯相溶合,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相结合。
第13页/共50页
第三节 世界遗产及人类文化遗产的分类 ■ 一、《世界遗产公约》所界定的“世界遗产”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倡
第20页/共50页
第四节 国家文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 正像人们对人类遗产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分类的认识是不断发展、
不断深化的那样,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同样要经历 一个与此相类似的认识过程。它也不可能只停留在某种固定的分 类上,不可能只有唯一的、所有的人都毫无疑义地予以认可的、 统一的最标准的分类方法,而是要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不断发展 变化,存在着多样的分类可能性。

中国传统文化之诚实守信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之诚实守信PPT课件
第8页/共71页
名言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景德传灯录》 小信诚则大信立 ——韩非子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巧伪不如拙诚。——《颜氏家训》
讲信义是我们民族的传统 。——邓小 平
第9页/共71页
• 情境:小康家搬了新房子,要把 旧房子卖掉。妈妈请来装修工人, 把房子稍微修饰一下,掩盖了几 处有裂缝的地方。一对老夫妇看 上了这套房子,打算买下来。
第1页/共71页
壹 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第2页/共71页

考 你
诚实守信知多少
请说出有关诚实守信的 成语、名言,或有关诚 实守信的故事。
第3页/共71页
成语
一诺千金 开诚布公 实事求是 光明磊落 表里如一 抱诚守真 一言九鼎
第4页/共71页
故事
立木取信 一诺千金 曾子杀彘 金斧头(寓言)
第5页/共71页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 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 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 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 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 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 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属于“善意的谎言”的是:
A、小明为使父母高兴,将自己的不 及格成绩改成了及格
假如你是厂长你怎么做? A、卸货找到少腿烧鹅 B、算了,不管它了
第16页/共71页
他下令把所有货物全部装回,全厂职 工用了一个昼夜时间终于找到了该烧鹅 ,但是因此推迟了交货时间,赔偿了违 约金。这趟生意不但没赚还赔了。
事情发生后,很多工人都说这个厂长 “傻冒”。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教学设计(3课时 表格版共12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教学设计(3课时 表格版共12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学设计(3课时表格版共12页)一. 教材分析《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一单元主题。

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为目标,让学生了解传统美德的内涵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美德的定义、特点和表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传承,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美德。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传统美德的内涵和价值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美德还缺乏具体的实践经验。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传统美德的定义、特点和表现,理解传统美德的历史传承和现实意义。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等良好品质。

3.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传统美德的内涵和价值。

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美德。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传统美德的价值。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人物和事例,让学生了解传统美德的表现和内涵。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人物和事例案例,用于教学呈现和分析。

2.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素材,用于实践操作和讨论。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教学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主题《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传统美德的理解。

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传统美德的定义、特点和表现。

4.巩固(10分钟)情境模拟:教师设置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运用传统美德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