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7 方法精讲-判断5 徐来 (笔记)(2020国考笔试系统班-2期)
方法精讲-言语-依依

方法精讲-言语1(笔记)1.方法精讲课程言语理解与表达共分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和逻辑填空三个部分。
方法精讲阶段共六次课,本阶段主要针对公务员考试中的必考题型和高频考点进行讲解,也是后续阶段的基础,请大家认真学完本阶段课程后再进行后续阶段的学习。
方法精讲专项课主要针对公务员考试中曾出现过的特殊题型及选考题型进行讲解,欲知具体的题目类型、考试频次等请查看专项课讲义。
专项课讲义为电子版,请在客户端“下载讲义”处自行下载;专项课程为回放课,会在购课后24小时添加。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一章:片段阅读第二章:语句表达第三章:逻辑填空【注意】言语理解与表达分为三章,分别是片段阅读、语句表达、逻辑填空(选词填空)。
三大章下都设有不同的小章和小节,这6节方法精讲言语课都会进行详细讲解。
第一节中心理解题【注意】中心理解题是言语中很重要的一个类型。
1.国考、省考、事业单位考试中中心理解题题量大,在言语中分值占比较大。
2.通过中心理解题掌握言语题的解题思维或是阅读文段的思维,解题技巧和思维要学会。
很多题型的知识点和中心理解题是相通的,可以举一反三打牢言语思维。
3.要学会听课,答案选什么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学习用什么思维去做以及了解题目中隐藏的知识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建立言语思维,理解分析文段的方法。
提问方式:这段文字主要/旨在/重在/意在/想要说明(论述、强调)的是…… 这段文字的主旨/主题/观点是……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注意】1.提问方式:(1)这段文字主要/旨在/重在/意在/想要说明的是……;(2)这段文字的主旨/主题/观点是……;(3)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当提问中出现了“主要/旨在/重在/意在/想要/主旨/主题/观点/概括”等词语时,即可判定为中心理解题,需要找中心句,通过抓关键词迅速判断题型。
3.中心理解题是各种类型公务员考试的重点,作为准公务员必备的能力就是概括大段材料的中心,通过领导的一大段讲话领会领导的中心思想。
【2020国考省考公务员笔试真题强化训练】方法精讲-判断1

方法精讲- 判断1(笔记)判断推理课程设置判断推理共分为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和逻辑判断四个部分。
方法精讲阶段共8 次课。
本阶段主要针对公务员考试中的必考题型和高频考点进行讲解,也是后续阶段的基础,请大家认真学完本阶段课程后再进行后续阶段的学习。
方法精讲阶段授课安排如下。
注:实际授课进度会根据老师的授课节奏和多数学员的接受情况适度微调,请各位学员根据课程的进度提前做好预习,以保证听课效果。
1. 方法精讲2. 强化练习3. 真题演练4. 专项课、学霸课(1)题目不难,关键听普适的解题思维和技巧(2)听课是关键,笔记很多都在讲义上(3)某道题没跟上,明天会提前10 分钟进入课堂专门答疑或@粉笔徐夏(4)互相体谅,尊重课堂注:本课程可无限回放【注意】本节课开始学习判断推理的相关知识,分阶段学习,课程设置如下:1. 方法精讲:主要学习基础,学习基本的解题思维和技巧。
国考地市级和省部级的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一致,因此方法精讲阶段共同学习。
2. 强化练习和真题演练:针对国考地市级和省部级分别讲解不同的真题。
3. 专项课:针对时间非常充裕的学员,例如大三备考的学员,可以学习专项课和学霸养成课中讲解的知识点,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
4. 由于分阶段学习,所以基础阶段是重中之重,一定要进行课前预习。
(1)本节课讲解的题目不难,关键听普适的解题思维和技巧,学习通用的知识点。
(2)听课是关键,如果某道题没有听懂,也不要沉迷于问题,以免影响听其他的题目。
先跟上老师的进度,下节课会提前10 分钟进入课堂专门答疑,或着可以在微博向老师提问,老师的微博是@粉笔徐夏。
(3)互相体谅,尊重课堂,友好互助。
(4)整节课将按照绝大多数同学能跟上的速度进行讲解。
判断推理四大题型: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注意】无论是国考地市级还是省部级均考查四大题型,即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区别在于国考地市级从2017 年开始考查“一拖五” 的材料题,后续会详细讲解。
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第五节 类比推理)【圣才出品】

第五节类比推理一、考点精讲(一)题型概况1.考查目标类比推理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不同事物之间相似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包含对词语、概念等的理解、比较、判断、演绎、归纳、综合等能力。
2.题型特点类比推理题一般由题干给出一组相关的词组,然后要求应试者从选项中找出与这组词组关系相似的一项。
这些词组之间的相关关系可能是概念上的全同、包含、交叉、并列等关系,也可能是语法上的动宾、主谓、偏正等关系,语意上的近反义、描述等关系,还有可能是逻辑上的因果、递进、顺承等关系。
准确把握词组间的关系是找出选项与题干之间的相似性的前提,其实质便是找出事物的规律性。
(二)常见题型1.传统题型传统题型是类比推理的重要题型,历年题量较多,所占的比重较大。
传统题型的题干和选项均为完整的一组词,根据词的数量可分为:两词型和三词型。
(1)两词型两项类比题型是考试中最早出现的一种题型,也是相对简单的一种类型。
其基本形式为:A:B。
由于仅涉及两项词语,因此词语之间的关系相对明确单一,容易把握。
【例】胡夫金字塔:埃及()A.帕特农神庙:雅典B.埃菲尔铁塔:法国C.秦始皇陵:中国D.空中花园:巴比伦【答案】C【解析】目前仍然存在的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和王后的陵墓,胡夫金字塔是埃及最大、最知名的金字塔;目前仍然存在的秦始皇陵是秦始皇的陵寝,秦始皇陵是中国最大、最著名的帝陵。
因此答案选C。
(2)三词型三词型的难度相对较大,其基本形式为:A:B:C。
三项词组之间的关系相对复杂,不容易把握。
【例】消毒:手术:痊愈()A.募捐:动员:重建B.生产:销售:获利C.理财:投资:收益D.开户:炒股:套牢【答案】B【解析】手术前必须进行消毒,痊愈是手术的结果之一,并且是人们希望得到的结果;销售前必须进行生产,获利是销售的结果之一,并且获利是人们希望得到的结果。
因此答案选B。
2.对当型对当型的基本形式为:A对于()相当于()对于B。
由于题中两组事物都不完整,考生需要分别找出每组事物的关系,然后相互对比才能找出合适选项,故也称双重类比推理。
公务员考试【差异题】副省级卷判断差异题(讲义+笔记)(2020国考模考副省级差异题解析课) (3)

【第 7 季-差异题】副省级卷判断差异题(讲义)111.红豆杉是一种有特殊药用价值的珍贵植物,经过临床实践证明,红豆杉树皮中所含有的紫杉醇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特别是对发病率较高的卵巢癌、子宫癌和乳腺癌等有特效。
有人据此认为,用红豆杉的树皮泡水喝具有抗癌的功效。
以下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观点的是:A.紫杉醇能促进微管蛋白结合,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效阻止癌细胞的增殖B.如果长期用红豆杉树皮泡水饮用,可能将一些有毒成分溶解在水中,导致饮用者中毒C.某专家声称,在所有的药典中没有任何一处提到红豆杉可以入药D.紫杉醇不溶于水,只有经过科学的流程才能提取出来112.在日常使用的语言中,常常听到“改过自新,重新做人”,或者“男儿膝下有黄金”这些说法。
只要是道歉,就要表达得非常可耻和卑微,其实并非如此。
比如,会计把公司的账目算错,道歉是因为这个错误,而不是因为他偷了钱,偷窃才是可耻的。
只有理解“道歉不等于可耻”,才会真正免去对自己的自责。
由此可以推出:A.只有犯了愚蠢的错误才应该道歉,并且感觉到可耻B.对于流传的那些老话,既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C.一个合格会计不应该算错账,所以算错账对他们来说是可耻的D.当把道歉当作是件可耻的事时,就会陷入自责当中无法自拔113.五一假期前夕,记者采访了某公司的几名职员,得到以下回答:王伟说:刘芳在公司加班,张晓也没有出国旅游刘芳说:如果自己没有加班,那么王伟也不加班;张晓说:如果我没有出国旅游,那么刘芳就不用加班;冯雪说:自己出国旅游,并且王伟不加班。
实际上,四名职员的回答中只有一句是真的。
由此可以推出的是:A.王伟加班B.刘芳加班C.张晓出国D.冯雪出国114.某地教育局要对直属的育才和育红学校的小学部和中学部进行大检查,由四个副局长张、王、李、赵,各带一队对这四个学校同时开展检查。
已知:张局不去小学部;王局和李局两个人中有一人去小学部,一人去中学部;赵局和张局去的学校不同;赵局不去育红。
2021省考笔试方法精讲-判断(讲义+笔记) (2)

方法精讲-判断 2(讲义)判断推理方法精讲2学习任务:1.课程内容:图形推理(数量规律、空间重构)2.授课时长:2.5 小时3.对应讲义:92 页~104 页4.重点内容:(1)数量规律中每类考点的特征图(2)面的细化考法(3)如何判断图形笔画数(4)点数量的细化考法(5)空间重构中的画边法第五节数量规律图形特征:1.元素组成不同且无属性规律2.数量规律明显一、面数量特征图:图形被分割、封闭面明显【例 1】(2019 广东)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所给图形规律的是:【例 2】(2019 北京)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例 3】(2018 联考)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例 4】(2017 河南)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特征图:1.直线数:多边形或单一直线2.曲线数:曲线图形(全曲线图、圆、弧)二、线数量【例 1】(2017 事业单位)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例 2】(2015 黑龙江)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例 3】(2018 联考)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一笔画:1.线条之间全部连通2.奇点数为 0 或2 个奇点:发射出奇数条线的点注:所有的端点都是奇点,数奇点时要数上端点多笔画:连通图笔画数=奇点数÷2(任何图形的奇点数一定为偶数)【例 4】(2019 浙江)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例 5】(2017 国考)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⑤,③④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③⑤,②④⑥D.①②⑥,③④⑤【例 6】(2020 国考)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公务员省考笔试方法精讲-申论5 (讲义 笔记)

方法精讲-申论5(笔记)方法精讲-申论1(笔记)【例】(2018广西A卷)“给定资料3”中,郑女士认为:“京剧这个行当真的不能过分商业化,直播中多数人只看到京剧的皮毛和八卦而忽略了京剧艺术本身。
”请就她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15分)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350字。
【解读】1.对范围有疑惑:不知道是只看资料3,还是要兼顾全文;不知道是只作答不好的部分,还是要作答好的部分和不好的部分。
(1)做套题会更清楚、更明白,如果套题换成了一个题,会对范围没有清楚的认知,其实本题只看资料3即可。
(2)如果题干没有提及“根据、依据、结合、提到”,只给了资料3,一般只看资料3即可。
不放心时,可以优先、重点看资料3,之后兼顾全文,此时需要看主题,再根据主题快速浏览全文,看是否有需要的内容。
2.浏览全文比较慢,快速的方法:通过小题的题干明确整套题的内容。
一、根据“给定资料1~3”,概括“直播”在传统艺术传播方面的优势。
(10分)要求:全面、准确,字数不超过250字。
二、“给定资料3”中,郑女士认为:“京剧这个行当真的不能过分商业化,直播中多数人只看到京剧的皮毛和八卦而忽略了京剧艺术本身。
”请就她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15分)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350字。
三、假如你是某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被派去考察故宫文创产品开发情况。
请你根据“给定资料4~5”,撰写一份向本单位领导汇报的考察报告要点。
(25分)要求:内容全面,要点清晰,字数不超过350字。
四、“给定资料7”中提到,“‘活着’的历史是文化,‘死去’的文化是历史”。
请从这句话引发思考,结合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50分)要求:(1)观点明确,认识深刻;(2)逻辑清晰,语言流畅;(3)结合“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4)字数不少于1000字。
【解读】1.第一题:优势即好的方面;第二题:“不能过分商业化”说明有不好的方面。
省考笔试系统班方法精讲-数量1(全部讲义+笔记)

【例 1】(2020 广东)中秋节前夕,某商场采购了一批月饼礼盒,此后第一周售出
了总数的一半多 10 份,第二周售出了剩下的一半多 5 份,若此时还剩下 20 份月饼礼
盒,则商场最初采购了多少份月饼礼盒?
A. 60
B. 80
C. 100
D. 120
【例 2】(2020 江苏)某食品厂速冻饺子的包装有大盒和小盒两种规格,现生产了
么甲剩下的钱是乙、丙两人钱数之和的 2 ;如果乙付钱,则乙剩下的钱是甲、丙两人 13
钱数之和的 9 ;如果丙付钱,丙用他的会员卡可享受 9 折优惠,结果丙剩下的钱是甲、 16
乙两人钱数之和的 1 。那么,甲、乙、丙三人开始时一共带了多少钱? 3
A. 850 元
B. 900 元
C. 950 元
D. 1000 元
B. 1930 人
C. 1960 人
D. 1990 人
【例 3】(2020 上海)甲、乙、丙、丁四人一起去踏青,甲带的钱是另外三个人总
和的一半,乙带的钱是另外三个人的 1 ,丙带的钱是另外三个人的 1 ,丁带了 91 元,
3
4
他们一共带了多少元?
A. 364
B. 380
C. 420
D. 495
【例 4】(2020 安徽)甲、乙、丙三人去超市买了 100 元的商品,如果甲付钱,那
150
第一章 数量关系
11000 只饺子,恰好装满 100 个大盒和 200 个小盒。若 3 个大盒与 5 个小盒装的饺子
数量相等,则每个小盒与每个大盒装入的饺子数量分别是:
A. 24 只、40 只
B. 30 只、50 只
C. 36 只、60 只
2019.02.22真题套卷-判断(新题组卷)徐来(讲义+笔记)

主讲教师:***真题套卷-判断(新题组卷)(讲义)一、图形推理71.从所给的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72.从所给的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73.从所给的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74.从所给的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75.从所给的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76.从所给的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77.从所给的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78.下图为给定的多面体,下面哪项多面体能与该多面体拼接成实心的长方体?79.下图为给定的纸盒外表面,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80.把下面6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④⑥,③②⑤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②⑤,③④⑥D.①⑤⑥,②③④二、定义判断81.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确认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
这一收入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
换言之,除企业营业执照中规定的主营业务以及附属的其他业务之外的所有收入都视为营业外收入。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关于营业外收入的说法哪项不正确?A.某旅游景区服务公司获得的门票收入属于营业外收入B.某高分子材料公司从当地政府获得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补贴属于营业外收入C.甲、乙两公司是合作企业,后乙公司违反国家有关行政管理法规,按照规定支付给甲公司一定数量的罚款,该罚款属于甲公司的营业外收入D.甲公司购入一批环保设备,5年后将这些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并获得相应的报废款,这一款项扣除资产账面价值、清理费用、处置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属于营业外收入82.瑕疵担保责任是指依法律规定,在交易活动中当事人一方移转财产(或权利)给另一方时,应担保该财产(或权利)无瑕疵,若移转的财产(或权利)有瑕疵,则应向对方当事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笔公考·官方微信方法精讲-判断5(笔记)第一节翻译推理题目特征1.题干和选项中存在明显的逻辑关联词2.提问方式为:可以推出/不能推出如:领导干部如果没有底线思维,就不能做到严格自律。
而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始终保持底线思维。
也只有始终坚守理想信念,才能不忘初心。
由此可以推出解题思维1.先翻译2.再推理只有背,才能会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会湿。
【注意】翻译推理:1.题目特征:(1)题干和选项中存在明显的逻辑关联词,比如“如果……就……”“只有……才……”。
翻译推理题的题干一般很长,里面只有1-2句话需要翻译,如果选项里全部都有“如果、只有”,那么该题就是翻译推理题。
(2)常见提问方式为:可以推出/不能推出。
现在还会有“以下哪种说法,除了……”的提问方法,因为问的是“除了”,所以需要选择不能推出的选项。
(3)注意利用选项帮助定题型、看清设问方式。
2.解题思维:(1)先翻译。
“翻译”即将题干中比较长的句子,以箭头的形式表示两者间的关系,即将一句话转化为一个式子。
(2)再推理。
“推理”指结合推理规则推理出答案的过程。
3.只有背,才能会。
课堂上老师会将需要记住的内容圈出来,要背的内容其实不多,同学们只要争取在本节课上将其背下来即可。
翻译推理的内容很容易背(没有古诗难背),只要不偷懒,绝对能学会。
只要将该背的内容背下来,绝对能在1分钟内解题,并达到95%以上的正确率。
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会湿。
【注意】翻译为“天下雨→地会湿”。
“天下雨”是句子的前半句,“地会湿”是后半句,所以这句话是“前推后”的翻译规则。
出现“谁推谁”即“→”的形式时,若前面的条件成立,则后面的结果必然会发生。
比如“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会湿”意思是“一旦今天天下雨了,地就会湿”。
一、翻译规则之“前推后”二、推理规则之“逆否等价”【例1】(2011国考)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一国或者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会随之上涨,只要这种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就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由此可以推出,在一定时期内:A.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上涨,说明该国经济在稳定增长B.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涨幅过大,对该国经济必然有负面影响C.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不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没有保持稳定增长D.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下降,该国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也会下降【解析】1.题干出现“如果……”“只要……就……”,是翻译推理题。
①“如果……”前推后,翻译为:增长→价涨。
②“只要……就……”前推后,翻译为:涨幅小→-负面。
A项:“价格上涨”对应条件①,“价格上涨”是对条件①后半部分的肯定,肯后无法推出必然结论,排除。
B项:“涨幅”对应条件②,“涨幅过大”是对条件②前面的否定,否前无法推出必然结论,排除。
C项:“价格不上涨”是对条件①后半句的否定,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增长”,符合逆否推理规则,当选。
D项:题干未提及“经济发展水平下降”,排除。
【选C】【注意】1.题型判定:题干出现“如果……那么……”“只有……才……”,那么题目一定是翻译推理题,先翻译。
2.逐个观察选项,选项考查的是逆否等价推理,即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无必然结论(一定要记住)。
3.出现“就”字,“只要/要想/如果……就……”均翻译为前推后。
【例2】(2017山东)学校工会举办“教工好声音”歌唱比赛,赛后参赛者们预测比赛结果。
张老师说:“如果我能获奖,那么李老师也能获奖。
”李老师说:“如果我能获奖,那么刘老师也能获奖。
”刘老师说:“如果田老师没获奖,那么我也不能获奖。
”比赛结果公布后发现,上述三位老师说的都对,并且上述四位老师中有三位获奖。
由此可以推出没有获奖的是:A.张老师B.李老师C.刘老师D.田老师【解析】2.本题课堂正确率为82%,而题库正确率只有69%。
出现“如果……那么……”,均翻译为前推后的形式。
①张→李。
②李→刘。
③-田→-刘。
④三位获奖。
①和②可穿成一串,得出“张→李→刘”。
若“A→B,B→C”,可以得出“A →B→C”或者“A→C”。
③可以逆否为“刘→田”(不能忘记否后推否前),此时可以与①和②串联为“张→李→刘→田”。
已知“四位老师中有三位获奖”,提问“没有获奖的是”,如果张老师获奖,可以推出李老师、刘老师、田老师都获奖,此时会有四人获奖,所以张老师不能获奖,A项当选。
【选A】【注意】1.递推(穿串):A→B,B→C,A→B→C。
2.穿“串”:能穿多少穿多少。
做题的过程中尽量把句子串联在一起,例2的前两句比较容易串联,第三句逆否后可以与前两句串联。
【例3】(2017河南)某学生考试作弊被学院监考老师发现。
如果老师将此事向学校上报,这个学生会被学校开除;如果这个学生被开除,学院的年终考核会被一票否决。
如果老师未将此事向学校上报,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将愈演愈烈。
由此可以推出:A.如果学院的年终考核未被一票否决,则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将愈演愈烈B.如果学院的年终考核被一票否决,作弊现象不会愈演愈烈C.如果该学生被开除,说明老师已将此事向学校上报D.如果作弊现象愈演愈烈,说明该学生没有被开除【解析】3.本题课堂正确率为64%。
题干出现3个“如果”,均翻译为前推后的形式。
①上报→开除。
②开除→否决。
③“未将此事上报”即“-上报”,翻译为:-上报→作弊。
①和②可以串联为“上报→开除→否决”,③可逆否为“-作弊→上报”,所以3句可串联为“-作弊→上报→开除→否决”。
A项:“如果……”前推后,“未被一票否决”即“-否决”,“作弊现象将愈演愈烈”即“作弊”,翻译为“-否决→作弊”,“-否决”是对题干翻译的否后,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作弊”,当选。
B项:“被一票否决”即“否决”,是对题干翻译的肯后,肯后无必然结论,排除。
C项:翻译为“开除→上报”,而题干翻译为“上报→开除”,选项的“开除”是对题干翻译的肯后,无法推出必然结论,排除。
D项:“作弊现象愈演愈烈”即“作弊”,是对题干“-作弊”的否定,即否前,否前无法推出必然结论,排除。
【选A】【注意】1.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
2.否前、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
只有年满20岁,才能娶老婆。
【注意】如果将“只有……才……”翻译为前推后,会变为“20岁→娶老婆”,但该翻译并不正确。
所以句子应该翻译为“娶老婆→20岁”,“娶老婆”是句子的后半句,“20岁”是句子的前半句,即“后推前”。
三、翻译规则之“后推前”【例1】(2018四川)一个人如果是智者,那么他一定是一位谦虚的人;而一个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才会谦虚。
但是,如果一个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那么他就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由此可以推出:A.一个人如果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就是一位智者B.一个人如果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他就不是一位智者C.一个人如果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他就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D.一个人如果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他一定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解析】1.本题课堂正确率为70%。
①“如果……那么……”前推后,翻译为:智者→谦虚。
②“只有……才……”后推前,翻译为:谦虚→认识。
③“如果……那么……”前推后,翻译为:-听意见→-认识。
①和②可以串联为“智者→谦虚→认识”,“认识”是对“-认识”的否定,否后必否前,前两句可以与③串联为“智者→谦虚→认识→听意见”。
A项:翻译为“认识→智者”,“认识”是对题干翻译的肯后,排除。
B项:“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是对题干翻译的否后,“不是一位智者”是对题干翻译的否前,否后推否前,当选。
C项:“听得进别人的意见”是对题干翻译的肯后,无必然结论,排除。
D项:“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即“-认识”,“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即“-意见”,选项是否前推否后,但否前无法推出必然结论,排除。
“谦虚(即不反驳,不一定是听得进意见)”和“听得进别人的意见”意思不一样。
“如果……那么……”是前推后,所以只能是“智者→谦虚”。
“只有……才……”是后推前,所以翻译为“谦虚→认识”。
【选B】等价关联词:(后→前)不……不……;除非……,否则不……;……是……的基础/假设/前提/关键;……是……的必要/必不可少条件;【注意】等价关联词(后推前):“只有……才……”的难点在于其变形。
1.“不A不B”可以翻译为“B→A”或“-A→-B”,“B→A”逆否等价后就可以得出“-A→-B”。
所以“不……不……”有两种翻译:(1)带上“不”字,前推后。
(2)去掉“不”字,后推前。
(3)比如:“不到长城,不是好汉”可以直接翻译为“不长城→不好汉”,也可以翻译为“好汉→长城”。
2.“除非A否则不B”翻译为“B→A”,需要圈出“不”字,不能落下。
3.“A是B的基础/假设/前提/关键/必不可少条件”直接后推前,翻译为“B →A”。
不考上公务员,不剪头发除非天地合,否则我不会与君绝通过笔试是进入面试的前提【注意】例句:1.“不……不……”后推前,翻译为:剪头发→考上。
2.“除非……否则不……”后推前,翻译为:与君绝→天地合。
3.“……是……的前提”后推前,翻译为:面试→笔试。
【例2】(2018江西法检)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下列选项与“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逻辑推论不符的是:A.只有遵循合理的道德行为规范,社会才能正常运转B.若遵循合理的道德行为规范,社会则能正常运转C.除非遵循合理的道德行为规范,否则社会不能正常运转D.凡是能够正常运转的社会,它都应该是遵循合理的道德行为规范的【解析】2.本题题干较长,但没有用,选择“与‘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逻辑推论不符”的选项。
出现“不……不……”,后推前,翻译为“成方圆→以规矩”。
一定要注意提问方式为“不符”。
选项中均未提及“方圆”和“规矩”,而是用其他词语进行了替换,其中“遵循道德行为规范”指“以规矩”,“正常运转”指“成方圆”。
故题干可以换为“正常运转→遵循道德”。
A项:“只有……才……”后推前,翻译为“正常运转→遵循道德”,与题干翻译一致,本题需要选择“不符”的选项,排除。
B项:“若……”=“如果……”,前推后,翻译为“遵循道德→正常运转”,与题干翻译不符,当选。
C项:“除非……否则不……”后推前,翻译为“正常运转→遵循道德”,与题干翻译一致,排除。
D项:“……都……”前推后,翻译为“正常运转→遵循道德”,与题干翻译一致,排除。
本题的意义:(1)提醒大家“不……不……”的翻译方式。
(2)看清提问方式为“不符”。
(3)出现“只有……才……”“除非……否则不……”“若……”“凡是……都……”等逻辑关联词,可以进行翻译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