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径计算方法
气体管道管径计算公式

气体管道管径计算公式气体管道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输送介质的管道,其管径的计算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正确的管径计算可以保证气体在管道中的流动效率,避免能源浪费和安全隐患。
在进行气体管道的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气体输送的特性来确定合适的管径。
下面将介绍气体管道管径计算的公式和方法。
首先,气体管道的管径计算需要考虑到气体的流量、压力损失、管道材质和输送距离等因素。
一般来说,常用的气体管道管径计算公式包括以下几种:1. 根据流量计算管径:根据气体的设计流量和流速来确定管道的直径。
常用的计算公式为Q=VA,其中Q为气体的流量,V 为气体的流速,A为管道的横截面积。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理论上的最佳管径大小。
2. 根据压力损失计算管径:在确定了气体的设计流量和压力损失限制后,可以通过压力损失计算公式来反推出合适的管径大小。
一般来说,压力损失与管道长度、流速、管径等因素有关,可以使用Darcy-Weisbach方程或者其他压力损失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
3. 根据经验值计算管径: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相关的经验值来确定合适的管径大小。
例如,对于一些常见的气体输送工程,可以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来确定合适的管径范围,然后再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除了以上几种计算方法外,还需要考虑到气体输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其他因素,例如气体的密度变化、温度变化、管道材质对流速的影响等。
在进行管径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会结合以上几种方法来进行气体管道的管径计算。
首先可以根据气体的设计流量和压力损失限制来初步确定合适的管径范围,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工程预算、施工难度、管道材质选择等因素,综合进行综合考虑。
总之,气体管道的管径计算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气体输送的各种因素,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调整。
管径寸径计算方法

管径寸径计算方法管径(又称寸径)是指管道的内径或外径的一种计量单位。
在实际工程中,一般是指管道的内径或外径的长度为一寸(英制单位,1英寸=25.4毫米)的管子。
管径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管道所能流经的流体量,因此管径的选择非常重要。
下面介绍一些计算管径的方法。
1.流速法。
流速法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计算管径的方法。
根据所需流体的流速来确定合适的管径。
计算公式为:管径(寸)=定额流量(m³/h)/流速(m/s)。
2. Reynods数法。
Reynolds数是衡量流体流动状态的重要参数。
当Reynolds数小于2000时,流动为层流状态;当Reynolds数在2000-4000之间时,流动为过渡状态;当Reynolds数大于4000时,流动为紊流状态。
对于层流状态的管道,可以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管径:管径(寸)=3.2 * (流量(L/s)/(流速(m/s) * 动力粘度(m²/s)))^ 0.253.流体阻力法。
流体在管道中的阻力是由于黏度和壁面摩擦所引起的。
根据流体的黏度和管道壁面的光滑程度,可以计算出阻力系数,再根据流体的流速来选择合适的管径。
4.经验公式法。
经验公式法基于工程经验,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实际情况,通过试验和实际运行得出一些经验公式。
例如,对于给水管道,常用的经验公式为:管径(寸)=0.71*(流量(L/s))^0.475.排水管道设计法。
对于排水管道,一般需要考虑到流体的流速、流量和管道的坡度等因素。
根据排水管道的设计标准,可以选择合适的管径。
综上所述,计算管径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合适的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应用场合来决定。
在实际工程中,一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管径,确保管道能够满足流体的流量要求和流速要求。
管径计算公式

管径计算公式
管径计算是针对输送介质的体积流量来确定管道所需的最佳内径的过程。
在输气管道的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管径计算公式来确定最佳的管径:
1.雷诺数公式:
雷诺数(Re)是一个无量纲数,用于描述流体的速度、密度和粘度所引起的流态变化。
雷诺数公式如下:
Re=(ρ*V*d)/μ
其中,Re是雷诺数,ρ是气体密度,V是气体速度,d是管道内径,μ是气体粘度。
2.利用雷诺数公式确定最佳管径:
最佳管径可以通过确定Re的范围来计算获得。
一般来说,当
Re<2000时,气体流体呈现层流状态;当2000<Re<4000时,气体流体处于过渡区;当Re>4000时,气体流体呈现紊流状态。
当气体呈现层流状态时,可以使用下面的Darcy-Weisbach公式计算最佳管径:
d=[(4*Q)/(π*V*ρ)]^0.5
其中,Q是气体的体积流量。
3.如果流体呈现紊流或者过渡状态
1/((λ)^0.5) = -2 * log((k / (3.7 * d)) + (2.51 / (Re * (λ)^0.5)))
其中,λ是摩阻系数,k是绝对粗糙度。
管道直径计算公式

管道直径计算公式管道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输送介质的管道,其直径大小对于输送介质的流量和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于管道直径的计算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管道直径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管道直径的计算方法。
一、狄利克雷-泊松公式狄利克雷-泊松公式是一种常用的计算管道直径的公式。
其公式如下:D = √(4Q/πv)其中,D为管道直径,Q为流量,v为介质的运动粘度。
该公式适用于单相流体的计算,且假设介质为牛顿流体,即介质的粘度与剪切速率成正比。
二、克里奥格公式克里奥格公式是一种适用于多相流体的管道直径计算公式。
其公式如下:D = √[(4fLV)/(π^2ρΔP)]其中,D为管道直径,f为摩擦系数,L为管道长度,V为流速,ρ为介质密度,ΔP为压力降。
此公式适用于多相流体,如气液两相流、液固两相流等。
三、阿克曼公式阿克曼公式是一种适用于压缩空气输送管道的直径计算公式。
其公式如下:D = (0.023×Q^0.64×L^0.44)/(P^0.28×ΔP^0.44)其中,D为管道直径,Q为流量,L为管道长度,P为压力,ΔP 为压力降。
此公式适用于压缩空气输送管道的直径计算。
四、麦克阿瑟公式麦克阿瑟公式是一种适用于输送液体的管道直径计算公式。
其公式如下:D = √[(4fLV)/(π^2gΔP)]其中,D为管道直径,f为摩擦系数,L为管道长度,V为流速,g为重力加速度,ΔP为压力降。
此公式适用于输送液体的管道直径计算。
总结管道直径的计算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大小对于输送介质的流量和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管道直径计算公式,包括狄利克雷-泊松公式、克里奥格公式、阿克曼公式和麦克阿瑟公式。
读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公式,计算出合适的管道直径,以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
放空管管径计算公式

放空管管径计算公式
放空管管径计算公式通常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流体参数而定。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放空管的管径:
D = (0.471 * Q * P) / (C * √H)
其中:
D 表示放空管的直径(单位为米)
Q 表示需要排放的气体或液体的流量(单位为立方米/秒)
P 表示待放空流体的压力(单位为帕斯卡)
C 表示放空管的流量系数(取决于具体的放空管形状和设计)H 表示从放空口到最低允许液位的高度差(单位为米)
请注意,以上公式仅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放空管径计算,实际工程中还需考虑更多因素,如流体性质、管道材质等。
因此,在具体工程设计中,建议咨询专业工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计算结果。
水管管径计算公式

水管管径计算公式水管管径的计算,这可是个在给排水工程中相当重要的环节。
要是管径算错了,那麻烦可就大啦!咱们先来说说为啥要算准水管管径。
就好比咱们家里的水龙头,如果管径选小了,水流量就小得可怜,你着急洗手的时候,那水慢悠悠地流,能把人急死;要是管径选大了呢,又浪费材料和成本,不划算嘛。
那到底怎么算水管管径呢?这就得用到一些公式啦。
常见的计算方法跟水的流量、流速还有管道的阻力有关系。
先来说说流量。
流量就好比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水管的水的总量。
比如说,你家洗澡喷头一分钟喷出了多少水,这就是流量。
计算流量的时候,咱们得考虑用水设备的种类和数量。
比如说,一个普通的淋浴喷头,每分钟的流量大概在 6 升到 12 升之间。
要是你家同时开着两个喷头洗澡,那流量就得乘以 2 啦。
再说说流速。
流速就是水在水管里流动的速度。
流速太快,水管可能会承受不住压力,容易出问题;流速太慢,又达不到咱们用水的需求。
一般来说,生活用水的流速在 0.5 米每秒到 2 米每秒之间比较合适。
然后就是管道阻力。
这个有点复杂,简单来说,就是水在水管里流动的时候遇到的阻碍。
水管的材质、长度、弯头的数量等等都会影响管道阻力。
那具体的计算公式是啥呢?一般用这个公式:管径= √(4×流量÷(π×流速))。
我给您举个例子吧。
比如说,有个小区要设计供水管道,预计每天的用水量是 500 立方米,一天按 24 小时算,那每小时的流量就是500÷24 ≈ 20.83 立方米。
假设流速选 1.5 米每秒,那咱们来算算管径。
管径= √(4×20.83÷(3.14×1.5))≈ 0.51 米,也就是 510 毫米。
所以,这个小区的供水管道管径可以选 500 毫米左右的。
不过,实际计算的时候可没这么简单。
还得考虑很多其他因素。
比如说,要是管道太长,压力损失就大,可能就得选大一点管径;要是有很多弯头和分支,也会增加阻力,管径也得适当加大。
水管管径流量压力计算公式

水管管径流量压力计算公式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水管的流量和压力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它们直接影响着管道系统的运行效果和安全性。
因此,对于水管的流量和压力进行准确的计算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水管管径流量压力的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参数。
一、水管管径的计算公式。
水管的管径是指管道的内径,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在工程设计中,确定水管的管径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水流的流速和流量。
一般来说,水管的管径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D = Q / (V π/4)。
其中,D为水管的管径(mm),Q为水流的流量(m³/s),V为水流的流速(m/s),π为圆周率(约3.14)。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水管的管径与水流的流量和流速有关,当流量增加或者流速减小时,水管的管径也会增加。
因此,在设计水管时,需要根据实际的流量和流速来确定合适的管径,以保证水流的畅通和稳定。
二、水管流量的计算公式。
水管的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的水流量,通常以立方米每秒(m³/s)或者升每分钟(L/min)为单位。
水管的流量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Q = V A。
其中,Q为水流的流量(m³/s),V为水流的流速(m/s),A为管道的横截面积(m²)。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水管的流量与水流的流速和管道的横截面积有关,当流速增加或者管道的横截面积增大时,水管的流量也会增加。
因此,在设计水管时,需要根据实际的流速和管道的横截面积来确定合适的流量,以满足工程的需求。
三、水管压力的计算公式。
水管的压力是指水流对管道壁面的压力,通常以帕斯卡(Pa)或者千帕(kPa)为单位。
水管的压力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P = ρ g h + 1/2 ρ V²。
其中,P为水流的压力(Pa),ρ为水的密度(kg/m³),g为重力加速度(m/s²),h为水流的高度差(m),V为水流的流速(m/s)。
管径的计算公式例题及解析

管径的计算公式例题及解析管道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设备,其管径大小直接影响着管道输送流体的流量和压力损失。
因此,正确计算管道的管径对于工程设计和运行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管径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例题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管径计算的方法和原理。
一、管径计算公式。
在工程设计中,通常会用到以下两种常见的管径计算公式,雷诺数公式和经验公式。
1. 雷诺数公式。
雷诺数是描述流体流动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公式为:Re = ρVD/μ。
其中,Re为雷诺数,ρ为流体密度,V为流速,D为管道直径,μ为流体粘度。
通过雷诺数公式可以计算出管道的最佳流速范围,从而确定管径大小。
2. 经验公式。
经验公式是根据实际工程经验总结出来的,通常用于快速估算管道的合适尺寸。
常见的经验公式有德阿西公式、汉密尔顿-汉弗莱公式等。
二、例题解析。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题来进行管径计算的解析。
例题,某工业管道输送水,要求流量为200m3/h,流速不得超过2m/s,根据经验公式计算该管道的最佳管径。
解析,首先,我们可以根据流量和流速的关系来计算出管道的最佳直径。
流量Q与流速V之间的关系为:Q = πD^2V/4。
其中,Q为流量,D为管道直径,V为流速。
根据上式,可以解出管道的直径D为:D = (4Q/πV)^0.5。
将题目中给出的流量Q=200m3/h和流速V=2m/s代入上式,得到管道的直径为:D = (4200/π2)^0.5 ≈ 5.65m。
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得出,该工业管道的最佳管径为5.65m。
三、总结。
通过以上例题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管道的管径计算涉及到流量、流速、雷诺数等多个因素,需要综合考虑。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公式,以确保管道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管道的管径计算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需要考虑到实际工程情况,如管道材质、工艺要求、安装条件等因素,才能得出最终的合理结论。
因此,在进行管径计算时,建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管道设计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表法
精选查文本图法
13
表5-5
精选文本
14
135mm
图5-4
精选文本
15
㈢不同工况使用条件的修正
若实际工况和所列图表规定的工况不同时,需修正负 荷量,然后才能到所给出的图表中进行使用。
⒈冷凝温度变化
若冷凝温度不为30℃,负荷量需用表5-8的换算系数
进行修正。
⒉当量管长和摩阻引起的压力降相当于饱和温度差的
与顶排管的上层标高精选一文本致。
6
图5-1
精选文本
7
㈢吸汽管设计要求 ⒈压缩机吸汽管宜在水平吸汽管总管水平轴线上方
呈45°角处连接。 ⒉重力供液系统,最好设机房氨液分离器。 ㈣排汽管设计要求 ⒈排汽管上均应设止回阀。 ⒉压机排汽管应从水平排汽总管顶部呈45°角接入。
水平吸汽总管
水平排汽总管
精选文本
第五章 制冷系统管道设计
直径、连接的设计。
第一节 氨系统管道设计要求
㈠对氨系统管道的要求
◆耐腐蚀要求:一律采用无缝钢管。不允许用铜管、 管壁镀锌。
◆耐压要求:氨系统工作压力不超过--1.5MPa;
系统高压部分试压压力--1.8MPa(表);
低压部分试压压力--1.2MPa(表)。
由管壁厚度来满足耐压性要求,表5-1中的 规范厚度满足要求。
⒌放油管:Dg20~32mm;
低温放油管:不小于Dg25mm。
⒍Hale Waihona Puke 压管:设备接管同径。设备多于2台时的均压总管:比设备接管大一个
档次的直径。
⒎氨泵的进、出液管管径:见表5-10。
⒏放空管:与接管同径精选。文本
18
第三节 管架设计
一、管架的作用
⒈固定管道。
⒉防止振动。
◆管架满足两个要求:
一是满足管道的强度要求—防止管道因受 垂直作用力造成弯曲破坏;
精选文本
1
㈡对氨系统阀件的要求
阀件--氨专用。
⒈材质--灰铸铁、可锻铸铁、铸钢。
耐压要求--强度试验压力3.0~4.0MPa
密封性试验压力2.0~2.5MPa
公称压力为2.5MPa的阀即可满足要求。
⒉氨阀不允许有铜、铜合金的零部件。
⒊氨阀应有倒关阀座--可把阀全开,更换填料。
⒋压力表用氨专用的。
●量程不得小于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
( kW ) (5-2)
0.55
Q
Qs
Ls L
P P
精选文本
( kW
)
(5-3) 17
三、其他连接管道直径的确定方法
⒈融霜用热氨管:Dg32~50mm。
⒉安全管:与接头同径。
安全总管: ≮Dg25mm,也≯50mm。
⒊排液管:与排液桶上接头同径,Dg25mm~
Dg32mm。
⒋设备上的增压和降压管:Dg20~32mm。
㈡图表计算步骤
⒈根据工况条件,确定选用的计算图表。
⒉根据配管设计时的工况负荷量和管子当量 长度,确定设计管道的规格。
⒊根据计算得到的公称直径,在表5-1中, 确定采用无缝钢管的规格。
例:P179 例题2:已知氨制冷系统单相流 吸气管负荷为300kW,蒸发温度为-40℃, 管道当量总长度为100m,确定吸气管管径。
适用条件……。 ⒊表5-7,氨两相流吸汽管负荷量表。适用条件……。 ⒋图5-2,管长小于30m氨管管径计算图。 ⒌图5-3~图5~6,氨单相流吸汽管径计算图。 ⒍图5-7~图5-12,氨两相流吸汽管管径计算图。 ⒎图5-13,氨排汽管管径计算图。 ⒏图5-14,冷凝器到贮氨器之间氨液管管径计算图。 ⒐图5-15,贮氨器到分配精选站文本之间氨液管管径计算图12。
精选文本
4
二、制冷剂在管道内允许流速及允许压力降
●要控制管道的压力降。允许压力降见表5-3。 允许压力降确定原则:吸汽管或回汽管允许压力
降相当于饱和温度降低1℃; 排汽管允许压力降相当于饱和温度降低0.5℃。
精选文本
5
三、对氨制冷管路设计要求
㈠管道的坡度要求--见表5-4。
㈡蒸发器供液管设计要求
高压容器:-0.1~0~2.5MPa;
中、低压力容器:-0.1~0~1.6MPa。
●精度等级:不低于2精.选5文级本 。
2
倒关阀座
精选文本
3
二、制冷剂在管道内允许流速及允许压力降
●流速要恰当。表5-2为推荐的允许流速。 流速过低→沿程阻力损失较小,但管径较大,耗
材多,造价较高;
●流速过高→管径小些, 但沿程阻力损失较大,影 响制冷效率与安全。
二是满足管道的刚度要求—挠度不大于坡 度。
8
压缩机
㈤其他管道设计要求
⒈氨安全管泄压管引出室外,出口高出屋檐 1m,高出冷凝器平台3m以上,未端做成S形 弯头。
⒉融霜用热氨管:油分离器后接出,装截止 阀和压力表,不宜穿过冷间。
⒊各种氨管:不得有凹下管段。在地沟内的 吸、排气总管的最低处应设排液(油)管, 吸入管设加压管。
⒋排液桶、集油器、空气分离器等设备的降
压回汽管,不得直接与压机吸入管相连,
而是接于蒸发器回汽精选管文本 顶部。
9
精选文本
10
第二节 氨系统管道管径确定
一、公式计算法
依据:允许流速、允许压力降。
步骤:
⒈计算管道内径:
G
dn=0.0188 (m) (5-1)
⒉查表5—1,确定用管规格。如dn在两种规格之 间,则选用管径大的一种。
⒊计算并校核管道压力损失ΣΔP(沿程阻力+ 局部阻力)。
⒈每个冷间的供液管:从分配站单独引出。
⒉冷风机与排管的供液管:从分配站分别引出, 不得并联于同一供液管上。
⒊并联供液的各蒸发器,要求其当量长度基本 相等。如采用中进中出、先进后出的方式。 如图5-1a。即各支路同程。
⒋顶、墙排管并联供液保证均匀供液的措施: 采用“∩”形弯头。如图5-1b。
墙排管的供液经“∩”形弯头的顶端,该顶端
变化
用表查管径时使用。
吸汽管(回汽管)修正公式:式(5-2)
排汽管和高压侧液体管的修正公式:式(5-3)
⒊两相流供液倍数(液汽比)变化
吸汽管管径的修正公式:
ds=N·d
(mm)
(5-4)
d—n=4时,查图表得到的吸汽管管径。
N—修正系数,见表5—9。
例题5。P188
精选文本
16
0.55
Q
Qs
Ls t L ts
ΣΔP的计算用公式(3-26)。P91 若ΣΔP<允许压力降,符合要求。 若ΣΔP>允许压力降,精选文ω本 取小值,重算dn。11
第二节 氨系统管道管径确定
二、图表计算法 通过查图表来确定管径。 ㈠图表的种类 图表制作条件之一:冷凝温度为30℃。 ⒈表5-5,氨单相流吸汽管负荷量表。适用条件……。 ⒉表5-6,氨单相流吸汽管、排汽管和液体管负荷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