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训练——递进式结构..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结构之递进式模板+练习

议论文结构之递进式模板+练习一、导入:体现逻辑之美递进式就是后面的论证是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
层进式结构中各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前后顺序有内在的紧密联系,不能随意变动。
这种布局的好处是能反映出作者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层进式结构要想出彩,要先确定“层”,再写好“进”。
二、递进式结构的类别:议论文一般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来写作,环环相扣,逐步解决议论文的三个问题,这其实是一种递进关系。
可以集中笔力写清楚任一方面,也可以三个方面都作全面详细的写作。
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果“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以话题“人生的加减法”为例,可以这样分解:是什么: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减一点人工合成的矫揉造作;为什么:因为物欲横流,社会需要抵制诱惑,坚守真实的自我,拒绝庸俗,追慕高尚;怎么样:既要有出世的隐逸,又要有入世的积极。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德”,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性、必要性。
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
如观点是“这种赶时髦的做法并不好”,那就要讲“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害性。
模板范文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两个年轻人向郭继承教授请教当官、赚钱的法子,郭继承教授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并解释说,这里的“本末”“终始”“先后”是什么意思呢?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甘于奉献,这就是本(或始或先),花环戴在头上,那叫末(或终或后)。
知道了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甘于奉献这个“本”,你才能“近道”,实现你的愿望(末),这就是“道”,就是规律。
名师高考作文指津:议论文递进式(纵式)结构训练

名师高考作文指津:议论文递进式(纵式)结构训练一、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1、特点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那么就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必要性。
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那么就要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
如观点是“网红文化病得治”,那就要先摆“网红文化病”的现象,再分析它产生的根源及危害,并提出解决这种病的办法。
2、示例:国产品牌“傍名人”“蹭名牌”,可休矣(桂从路人民日报评论2020年4月17日)近日,两起围绕品牌商标的争夺战引发市场关注。
一起是最高法对乔丹商标案进行终审裁判,4件商标发回知识产权局重新作裁定。
另一起是N字母运动鞋之争在上海落槌,一审判处纽巴伦公司除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公开声明消除影响外,还需赔偿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维权合理开支80万元。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摆现象:两起围绕品牌商标的争夺战引发市场关注)一起是商标注册争议的行政诉讼,一起是反不正当竞争的民事诉讼,虽然性质不同,但无疑都给国产品牌上了一课,给那些热衷于“傍名人”“蹭名牌”的商家敲响了警钟。
在乔丹商标案中,虽然乔丹体育保住了绝大部分商标,但旷日持久的诉讼不仅造成其上市进程一再搁浅,接下来还将面临着乔丹本人的民事诉讼,附着在品牌的信誉和市场评价难免受损。
而作为同业竞争者,“New Balance”和“NEW·BARLUN”两个品牌,让许多消费者感慨“傻傻分不清”,纽巴伦公司如今也将为其攀附名牌商誉、造成市场混淆的主观过错买单。
(析危害:商家经济和信誉的双重受损)其实,类似侵权案件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一点也不奇怪。
放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大背景来看,这两起典型案件依法宣判,再次展现了我国保护知识产权、营造良好市场秩序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
递进式议论文怎么写

递进式议论文怎么写篇一:递进式结构范文数篇递进式结构1递进式又称推进式结树或纵式结构。
其特点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断递进,论证的层次向纵深展开,一层比一层深入地揭示论题的内涵,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的阐发,其作用是分析透彻,说理深刻。
例文无法完美有一个渔夫,在海边捡到一颗很大的珍珠,珍珠光亮照人,漂亮极了。
可是渔夫发现珍珠上有个小黑点,看起来很不舒服,于是他拼命地磨珍珠想擦掉黑点,最后黑点不见了,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我们总希望事事完美,于是我们拼命地追求完美,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我们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却获得太少。
正如那个背着竹筐捡石头的人,他似乎想把好看的石头都捡起来,最终使自己疲惫不堪。
生活需要追求极致,但生活没有极致。
我们想要追求极致,才使我们一步步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才使我们有了前进的动力,才使我们能在困难中砥砺坚定的脚步。
但我们永远找不到最高目标,我们说不清什么是世界上最好的。
我们是贪婪的动物,总想得到最好的,但我们也是理智的动物,知道如何适可而止。
所以科学家们不会用“实现完美”一词来开窍他们的工作,而是用“探索”。
既然无法完美,我们只要随意就好。
我们经常会被琐事困扰。
一个不友善的眼神,一句嘲笑,一句不合心意的话,一次小小的口角总会使我们心神不宁。
我们太在意一些小事,不能做到心胸豁达,这样我们自然会很累。
试想,如果我们都可以做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们会生活得多么轻松自在。
既然无法完美,我们可以对黑点视而不见。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足,我们可以尽量完美自己,但我们不能成为完人。
如果我不聪明,我可以勤奋;如果我不善言辞,我可以真诚;如果我不成功,我可以学习。
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毕竟生活不是一条路,评价一个人不是某一方面,看待事物不是一个角度。
如果这方面不行我们可以改变方向继续前进。
但无法完美绝对不能成为我们不思进取的借口。
如果有缺点却又存着自贱的心理任其发展,这是一种对自己的不尊重。
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把握追求完美的方向,我们强调的不是目的而是过程。
高考满分作文之递进结构范文

高考满分作文之递进结构范文议论文是高考作文经常出现的题型,递进式是议论文的一种结构,有哪些范文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递进式议论文高考满分作文,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递进式议论文高考满分作文篇1滚滚长江东逝水,多少豪杰都淹没在其中。
古代有作为的君王必有贤才辅之,商鞅以“霸道”辅秦始皇,董仲舒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辅汉武帝。
君王选取人才各有各的想法,但他们的宗旨却都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士为知己者死,只有对士人充分的信任,士人才会为报知遇之恩而流尽最后一滴血。
东汉末年,永安宫里,一位年迈的枭雄在病榻上安排着自己的后事。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定国,终成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是一份怎样的信任,“举国托孤于诸葛亮,心神无贰。
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
”在那么一个乱世中,又有几人可以做到如此呢!而诸葛亮也不曾辜负了刘备。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不是开玩笑的,这在诸葛亮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段“三顾茅庐”便将人中卧龙永远的困在了蜀地,只为报当初的知遇之恩。
若不是托孤于诸葛亮,那个刘阿斗在那个的尔虞我诈的乱世中恐怕早就“乐不知蜀”了。
在乱世的另一边连生性多疑的曹操也懂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官渡之战当许攸反水投靠曹操时,曹操军粮已不足了,早已心生退意。
许攸献计火烧乌巢,曹操相信了这个刚从敌营投靠过来的谋士,而许攸回报他的信任的便是这场战争的胜利。
这也成了以少胜多的战争典范。
南宋本来是有机会收复中原失地的。
当岳飞在前线大举胜利时,宋高宗却连下十二道金牌急令岳飞班师。
“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而岳飞班师回朝后却被秦桧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给速速处死了。
宋高宗如此胆小又昏庸的君主怎可能收复失地,保祖宗基业。
他宁愿相信一个从辽俘虏而回的秦桧,也不相信岳飞,宋高宗就如此的自毁长城了。
等到宋孝宗再想收复失地之时,已无能担此重任的将领了。
议论文训练——递进式结构

《呼唤生命教育》的结构
当前现象:青少年学生虐待生命 提出问题:我国生命教育不够 分析问题:为什么要进行生命教育 1、生命是人生最可宝贵的东西。 2、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必须关注生命、热爱生 命和珍惜生命。 3、21世纪人的生命意识凸显。 解决问题:如何进行生命教育(保存生命的教育, 发展生命的教育,死亡教育) 它遵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结构进行写作,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㈠递进式结构的基本模式: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 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 ③怎么办。 这种结构纵向开拓,层层深入,步步推 进,深化议论。围绕着“是什么——为 什么——怎么样”或者“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路线结 构文章,展开议论分析。
运用递进式结构时要注意:
分论点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1.扣得住(扣住中心,扣住题目)——分而 不离。 2.分得开(多角度、多方面)——分而“多 彩”。 3.排得顺(要有一定的顺序,如由小到大、 由浅入深等)——分而有序。
课后作业
曾听到有人呼喊过“理解万岁”。是的,理 解是沟通的桥梁,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 间、乃至人与动物之间都需要理解,而且理 解要的是一种真诚的感情。 以“理解”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议论文,使用递进式的结构模式 。
当堂练习: 中心论点: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分论点①:生活丰富多彩是指生活不应是 一种模式。(是什么)(次) 分论点②:符合人的本性(人有多方面的精 神需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身 心健康,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 什么)(主) 分论点③:要会工作,也会休息;培养多 方面的生活情趣;社会要为人的全面发展 创造条件。(怎么样)(次)
递进结构的议论文

递进结构的议论文篇一:递进式结构议论文议论文递进式结构专题了解高考阅卷的三大关键因素:立意+结构+论证一、【递进式结构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分论点一:“是什么”——下定义分论点二:“为什么”——探原因:有这么做的好处没有这么做的危害分论点三:“怎么做”——谈做法精彩范文孤独与幸福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社交生活的坏处深藏不露:消遣、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的乐趣掩藏着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害。
青年人首先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
”(名言引入)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
(中心论点)世间怕有无数称己为幸福的人,却没有多少人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孤独的人。
“幸福”的人往往开朗、健谈、善于社交;孤独,似乎注定只是一个与阴暗、不幸甚至畸形的人生态度所相伴的名词。
事实上真正的孤独是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的觉醒,是布鲁诺被烧死前大声疾呼“未来的人们会了解我??”的信念,是无法选择“出世”苏轼的清高。
(诠释论点)孤独是超越常人的旷达与淡泊,它是幸福的前提。
(分论点一回答“是什么”)孤独就是走出无止境的无聊社交、闲扯、平庸的一种生活态度,它卸除了表面的浮华,追求内心的旷达与淡泊。
(议论)当庄子头也不回地边钓鱼边婉言拒绝出任楚相时,我们体会到的是孤独。
世事纷乱,天下名士皆各投其主,各尽其才,惟独庄子安然身外(例证)。
这种孤独,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常人的豁达与淡然。
但庄子又是幸福的,他的一次平静的拒绝,带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孤独,换来的却是一座矗立在无数文人志士心目中的高标。
(议例)孤独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它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分论点二回答“为什么”)物质的充裕,人心的浮躁,更多的人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势利化,幸福感距离我们越来越远。
(议论)孔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论语》中的睿语无一不是孤独困顿的孔仲尼的自我反省。
(例证)孤独的时候,人才有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人生的思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
议论文训练——递进式结构

二、因——为什么——追根溯源,探究原因 示例:《怀念深阅读》 中心论点:怀念那逝去的静静的深阅读 分论点:
1、怀念深阅读,因为只有深阅读才能将 文化的精髓注入我们灵魂。
2、怀念深阅读,因为只有深阅读才能让 文化穿越千年。
3、还念深阅读,因为只有深阅读才能让 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
三、法——怎么办——推行做法,解决问题 示例:《打破常规》
总结: 1、递进式结构是纵向思维模式。 2、递进式结构的标志,既可以用表示 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不仅……而 且……,……更重要的是……)来体现, 也可以依靠内在逻辑关系的递进来体现。 作为考场作文,推荐使用关联词语。
课堂练习
▪ 以“人要有涵养”为话题,列出议 论文递进式结构的分论点。(范围 程度)
种追求。(结)
三、摆现象——挖根源——析危害——提办 法(往往针对不好现象)
示例:
1、摆现象:路人无视红绿灯。 2、挖根源:无视红绿灯是不懂礼让的不文 明现象,其实质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 为对方着想,不懂得体贴对方、尊重对方。 3、析危害:不懂礼让,容易产生摩擦,制 造冲突,害人终害己。 4、提办法:“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爱人,敬人)
中心观点:唯有培养一颗打破常规的心,才能 有考验前的那一刻灵光一现。
分论点:
1、打破常规,需要创造性地思维和天马行空 的想象。
2、打破常规,需要追求真理和挑战权威的勇 气。
3、打破常规,需要有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信 念。
围绕“打破常规”这一主题,从“需要怎么办”的角 度,分别从“创新和想象、勇气、实力和信念”三个 角度分析。“推行做法,解决问题”。
孤独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它是享受幸福的条件。(分论点二回 答“为什么”)
议论文写作结构——递进式

议论文写作结构——递进式递进式结构(一)特点: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有简单到复杂。
各分论点的前后顺序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否则会影响文章的说理逻辑。
结构模式:引论:提出论点或论据本论:论证分论点一: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论证分论点二: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三层之间是递进关系)论证分论点三: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结论:照应全文例文:诗意地生活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乎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
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
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总论点)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语》中人生三境界。
(过渡到分论点)理想。
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略”。
(分论点1)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
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
”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
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奋斗。
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分论点2)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
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
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海还宽广的只有天,所以这第三境便是天, 但天不仅只是比海宽广。天,首先它笼罩万物, 无处不在。同时又无形无象,不可捉摸。
【评语】 本文简约而有意味。文字清晰明白,不作佶
屈聱牙之语。从佛家的人生三重界入手,类比导 出智慧的三境界。主体部分用比拟手法具象地演 绎三境界的内涵与特征,山,是经验累积,不能 变通;海,水无常形,融会贯通;天,笼罩万物, 无形无象。结构简单,乍一看,山、智,由否定走向肯定。作者 真心要肯定的是大智慧,这种智慧已到达“道” 的地步,拥有这种智慧的人开宗立派,化育万物, 这吻合了智慧的基本特质。书写不佳。判为一类 卷:69分。
▪ 第二层:做一个老实人,对别人是一种莫大的 尊重。
▪ 第三层:做一个老实人,是对整个社会环境的 莫大贡献。
▪ 文章分别从对自己、对别人、对整个社会三 个角度由近及远加以论述,这三个方面是层 层深入的,从而构成了递进式结构,使文章 说理更有说服力。
课堂练习
▪ 以“人要有涵养”为话题,列出议 论文递进式结构的分论点。(范围 程度)
智慧三境,智慧逐渐增加,但人却变 得谦虚,山自认为可通天,海自认为围绕 了一切,但只有天知道,智慧无穷。就如 同大圆与小圆,大圆面积比小圆大,但其 接触的未知也比小圆多。
因此,智慧虽可分为三境,但仍是无 穷无尽的,就如同天外便是那星辰大海。 所以,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尽自己所能,向 着下一境,向着那无尽的天空,星辰大海 进发。
请你说说上文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第一境便是这山。山,屹立于大地之上,向来 是高大、稳重的象征。
第二境便是这移动的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比海还宽广的只有天,所以这第三境便是天, 但天不仅只是比海宽广。天,首先它笼罩万物, 无处不在。同时又无形无象,不可捉摸。
请你说说上文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第一境便是这山。山,屹立于大地之上,向来 是高大、稳重的象征。
议论文结构之递进式
议论文递进式结构又称推进式结构,或纵 式结构。
其特点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不断递进的。 论证的层次向纵深展开,一层比一层更深入地 揭示论题的内涵,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的阐发。
分论点之间,结构上呈现出一种先后有序、 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结构美,逻辑上呈现出 “由浅入深”的一种“台阶性”思维过程。
▪ 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就谈不能这么做的 原因,或继续这么做的危害性。如观点是 “这种赶时髦的做法并不好”,那就要讲 “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害 性。
运用递进式结构时要注意:
▪ 分论点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 1.扣得住(扣住中心,扣住题目)——分而
不离。 ▪ 2.分得开(多角度、多方面)——分而“多
比海还宽广的只有天,所以这第三境 便是天,但天不仅只是比海宽广。天,首 先它笼罩万物,无处不在。同时又无形无 象,不可捉摸。在这一境界,人的智慧已 趋于化境,大智若愚。就如同气,看不见, 摸不着,但确实在那。智慧到了这一境, 便已不再是智,而是到了道的地步。道之 道,非常道,有这种智慧的人,做事都有 着各种深意,并很难为人所理解。人类历 史上下几千年,有这种大智慧的人不过几 人,如老子、释迦摩尼等。
因此,第二境便是这移动的海,海纳 百川,有容乃大。经过不断学习,融会贯 通,智慧转变为辽阔的大海。水无常形, 人的智慧在这一境,可以面对各种各样的 困难,而不被死板的思路所困。同时,大 海何其宽广,就算是将地上的山全部填入, 都无法将其填满。然而,人要到达这一境 界是何其困难。虽然人有时也会灵光一闪, 做出一些精妙绝伦的事,但那就如名山上 的流水。只有真正的人才,才能将那流水 归一,成就智慧第二境:海。
它们的先后次序一般是不可以互换的,意 思是一层一层逐步深入的。这是议论文经常使 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 ㈠递进式结构的基本模式:
▪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 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 ③怎么办。
▪ 这种结构纵向开拓,层层深入,步步推 进,深化议论。围绕着“是什么——为 什么——怎么样”或者“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路线结 构文章,展开议论分析。
▪ 递进式结构的基本模式:
▪ ㈡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 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 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层 间可用诸如“不仅……而 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 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 《要做老实人》
▪ 第一层:做一个老实人,对自己是一种莫大的 享受。
▪ 分论点1:有了涵养,自己就会充实、 坦荡、快乐。
▪ 分论点2:有了涵养,就受人尊重、信 任、景仰。
▪ 分论点3:人人都有了涵养,社会就会 安定、健康、文明进步。
▪ 方 法:依据“逐层深入,步步推进” 的思维模式来提炼分论点的。
▪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
▪ 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 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 节俭的美德”,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 性、必要性。
彩”。 ▪ 3.排得顺(要有一定的顺序,如由小到大、
由浅入深等)——分而有序。
课后作业
▪ 曾听到有人呼喊过“理解万岁”。是的,理 解是沟通的桥梁,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 间、乃至人与动物之间都需要理解,而且理 解要的是一种真诚的感情。
▪ 以“理解”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议论文,使用递进式的结构模式 。
《呼唤生命教育》的结构
当前现象:青少年学生虐待生命 提出问题:我国生命教育不够 分析问题:为什么要进行生命教育
1、生命是人生最可宝贵的东西。 2、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必须关注生命、热爱生 命和珍惜生命。 3、21世纪人的生命意识凸显。
解决问题:如何进行生命教育(保存生命的教育, 发展生命的教育,死亡教育)
智慧三境
佛家有智慧三境,一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
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曰看山还是山,看水 还是水。现在我认为,智慧还能分为三境:山,海, 天。
第一境便是这山。山,屹立于大地之上,向来是 高大、稳重的象征。一开始,人的智慧就如同一个土 丘,随着时间流逝,经验累积,人的智慧也便如山一 般逐渐升高。由一名不见经传的土丘升格为名山,最 后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地步。但是, 这一境的智慧也是如山一般死板,只是量上的累积, 不能变通。就如同山永远无法比人高,无论山多么巍 峨,如何顶天立地,山就是山,不能动,不能跳,只 能被局限在方寸之间。
▪ 1) 提出问题:引论是文章的开头,用来提出 文章的论点或用来点明文章的论题。主要是解 决“是什么”的问题。
▪ 2) 分析问题:本论是文章的主体,主要是运 用论据来证明论点,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 3) 解决问题:结论是文章结尾,或是得出结 论,或是进一步强调论点,有时也用来提出希 望、要求或解决问题的办法。用来解决“怎么 办”的问题。
它遵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结构进行写作,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当堂练习: 中心论点: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分论点①:生活丰富多彩是指生活不应是 一种模式。(是什么)(次) 分论点②:符合人的本性(人有多方面的精 神需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身 心健康,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 什么)(主) 分论点③:要会工作,也会休息;培养多 方面的生活情趣;社会要为人的全面发展 创造条件。(怎么样)(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