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进式结构议论文讲练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结构之递进式模板+练习

议论文结构之递进式模板+练习一、导入:体现逻辑之美递进式就是后面的论证是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
层进式结构中各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前后顺序有内在的紧密联系,不能随意变动。
这种布局的好处是能反映出作者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层进式结构要想出彩,要先确定“层”,再写好“进”。
二、递进式结构的类别:议论文一般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来写作,环环相扣,逐步解决议论文的三个问题,这其实是一种递进关系。
可以集中笔力写清楚任一方面,也可以三个方面都作全面详细的写作。
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果“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以话题“人生的加减法”为例,可以这样分解:是什么: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减一点人工合成的矫揉造作;为什么:因为物欲横流,社会需要抵制诱惑,坚守真实的自我,拒绝庸俗,追慕高尚;怎么样:既要有出世的隐逸,又要有入世的积极。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德”,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性、必要性。
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
如观点是“这种赶时髦的做法并不好”,那就要讲“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害性。
模板范文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两个年轻人向郭继承教授请教当官、赚钱的法子,郭继承教授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并解释说,这里的“本末”“终始”“先后”是什么意思呢?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甘于奉献,这就是本(或始或先),花环戴在头上,那叫末(或终或后)。
知道了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甘于奉献这个“本”,你才能“近道”,实现你的愿望(末),这就是“道”,就是规律。
议论文结构方式递进式训练

某个道理应该怎么做。
•
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
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办)”上多做文章;如
果“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不言而喻,则可在
“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
干脆不谈。
•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
观点是一定判断,则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
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德”,则就谈“节俭”
•
但是,只要不小觑渺小的力量和有一颗恒心我们
就能积累力量吗我们还需要懂得积累适合自己的、正
确的经验。若是不在意把错误的经验渐渐积累,那将
演变成难以变更的坏习 惯,危害自己的生活。所以,
我们还需要一双慧眼,选择正确的经验加以积累,以
成大器。(以上三段从三个方面谈怎么样“积累)
•
总之,小小的水滴之所以能穿石,那缺少不了渺
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2)
引论(提出论点或论题) 论证分论点①: 回答是什么
B、层进式 本论(证明论点) 论证分论点②:回答为什么 层进 论证分论点③:回答怎么办
结论(照应)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苍茫的大海上有一
座美丽的小岛,可周围暗礁遍布,岛上住着长着鹰的翅 膀的塞壬女妖日日夜夜唱着动人的魔歌引诱过往的船只。 它们的歌声非常优美动听。每看到有船只经过,它们就 在岛上放声歌唱。而那些船只经受不住歌声的诱惑,前 往小岛,结局只能是触礁,船毁人亡,成为妖怪们的猎 物。 立意方向:a、抵制诱惑 b、拒绝诱惑,选择自己的方向 c、面对诱惑,不能迷失自我
是就其内涵而言。如话题“自嘲”可以按如
下这样分解: ①自嘲,是机敏的退让; ②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勇敢; ③自嘲,是生存的智慧。
递进式议论文怎么写

递进式议论文怎么写篇一:递进式结构范文数篇递进式结构1递进式又称推进式结树或纵式结构。
其特点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断递进,论证的层次向纵深展开,一层比一层深入地揭示论题的内涵,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的阐发,其作用是分析透彻,说理深刻。
例文无法完美有一个渔夫,在海边捡到一颗很大的珍珠,珍珠光亮照人,漂亮极了。
可是渔夫发现珍珠上有个小黑点,看起来很不舒服,于是他拼命地磨珍珠想擦掉黑点,最后黑点不见了,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我们总希望事事完美,于是我们拼命地追求完美,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我们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却获得太少。
正如那个背着竹筐捡石头的人,他似乎想把好看的石头都捡起来,最终使自己疲惫不堪。
生活需要追求极致,但生活没有极致。
我们想要追求极致,才使我们一步步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才使我们有了前进的动力,才使我们能在困难中砥砺坚定的脚步。
但我们永远找不到最高目标,我们说不清什么是世界上最好的。
我们是贪婪的动物,总想得到最好的,但我们也是理智的动物,知道如何适可而止。
所以科学家们不会用“实现完美”一词来开窍他们的工作,而是用“探索”。
既然无法完美,我们只要随意就好。
我们经常会被琐事困扰。
一个不友善的眼神,一句嘲笑,一句不合心意的话,一次小小的口角总会使我们心神不宁。
我们太在意一些小事,不能做到心胸豁达,这样我们自然会很累。
试想,如果我们都可以做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们会生活得多么轻松自在。
既然无法完美,我们可以对黑点视而不见。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足,我们可以尽量完美自己,但我们不能成为完人。
如果我不聪明,我可以勤奋;如果我不善言辞,我可以真诚;如果我不成功,我可以学习。
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毕竟生活不是一条路,评价一个人不是某一方面,看待事物不是一个角度。
如果这方面不行我们可以改变方向继续前进。
但无法完美绝对不能成为我们不思进取的借口。
如果有缺点却又存着自贱的心理任其发展,这是一种对自己的不尊重。
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把握追求完美的方向,我们强调的不是目的而是过程。
议论文结构递进式_层进式(整理精校版)

议论文结构递进式_层进式作文辅导0622 0741议论文结构递进式/层进式一、概念递进式结构即文章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这是议论文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二、阅读体悟例文,归纳其结构方式例文一:感受诗意我们有些人总是抱怨上苍:赐给了陶渊明一个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却让自己每天穿梭于灰尘废气之中;留给了郁达夫一个满眼诗意的秋,却让自己被砖瓦遮住了双眼;送给李乐薇一座存在于世俗中却充满仙意的“空中楼阁”,却只给自己冰冷的墙壁……难道现实生活中真的已无诗意可言了吗?不,其实我们也生活在一个到处洋溢着诗意的地方。
只是,要感受诗意,就必须擦亮你的眼睛,敞开你的心扉,用心去描绘诗意的天空。
要感受诗意,首先就得擦亮你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无限诗意。
偏居一隅的凤凰古城,世代湘西人熟视无睹其简朴恬静,从边城走出的沈从文,却汲一管沱江绿,采一瓣山花红,信笔绘成一幅诗意盎然的边城风情画,将其鲜活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奇伟俊秀的张家界,也不知在山民眼中沉睡了多少年,一个香港摄影师却用他颇具穿透力的慧眼揭开了它的荒芜冷寂,一声声响亮的“咔嚓”声汇成一首动人的诗,震撼着世人的心灵。
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或许,发现它们需要具备一双双与文化、品位、素养息息相关的审美的慧眼,平常的我们似乎难以企及,但这又何妨?清晨起来,看到窗外一只鸟儿飞过,扑落了树上的露珠;上学的路上,看到路边树上绽开了一片新叶,微微颤动;极目远眺,对面江心上一叶白帆在阳光下闪耀……睁大眼睛,你是不是看到了身边的无限诗意?要感受诗意的生活,还要敞开你的心扉,好好享受生活中的诗意。
人生就像爬山,如果你一心只往上爬,只在乎山顶终极的目标,那这一路上,花草对你的簇拥就会被你看成障碍,鸟儿对你的歌唱就会被你当作干扰,这诗意的一切都会被你挡在门外。
其实,敞开胸怀,一杯苦茗也能品出片片诗情,口口诗意。
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层进式结构作文讲解与训练

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层进式结构作文讲解与训练层进式结构又叫递进式结构,是议论文基础结构技巧之一。
即在论证的过程中,将论点分成关联紧密的几个,从不同的向度进行论述。
最常见的层进式结构类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做)”。
在具体写作实践中,根据作文材料和论点的实际,灵活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议论向度即可,并不需要严格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一般结构。
但不同向度之间,要注意内在的逻辑顺序。
层进式结构的基本模式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1 +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2 +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3 +论据+分析论证结尾呼吁号召、升华主题、首尾呼应注意:层进式结构的基本模式和并列式结构的基本模式基本是相似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层进式结构的分论点从不同议论向度出发,并列式结构的分论点从同一向度出发。
技法指导模式指导1、开头(6行,即90字以内即可,最长不要超过120字)观点突出——开头的最后一句即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且论点句通常是一个语意明确的肯定句。
简洁有力——导入观点的内容无需太长,无论是以事入题还是以理入题,始终坚持言简意赅的原则,繁冗之言,能省则省;富有文采——开头是作文中的重要段落,要多花一些时间推敲,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层进式主体段(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议论向度一般2个即可,800字的文章中如果向度过多,容易使得议论流于表面,无法深入。
四个向度可以进行灵活组合,但要注意内在的逻辑顺序,在议论时做到逻辑严密。
如“解决问题”放在“分析问题”之后。
层进式的段落,大多数时候并没有并列式结构的主体段开头句那样明显的标志,但在写作时,同样要观点鲜明,点明论点的句子一般放在段落开头或者段落结尾,且要尽量做到观点鲜明,语句通畅优美。
(在写作时可以参考并列式结构分论点的润色方法,合理利用名人名句,采用对偶等修辞,做到铿锵有力,错落有致)在进行议论向度的转变时,要注意写好衔接的语句,使得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连贯自然,环环相扣。
议论文训练——递进式结构

三、摆现象——挖根源——析危害——提办 法(往往针对不好现象)
示例:
1、摆现象:路人无视红绿灯。 2、挖根源:无视红绿灯是不懂礼让的不文 明现象,其实质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 为对方着想,不懂得体贴对方、尊重对方。 3、析危害:不懂礼让,容易产生摩擦,制 造冲突,害人终害己。 4、提办法:“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爱人,敬人)
二、因——为什么——追根溯源,探究原因 示例:《怀念深阅读》 中心论点:怀念那逝去的静静的深阅读 分论点:
1、怀念深阅读,因为只有深阅读才能将 文化的精髓注入我们灵魂。
2、怀念深阅读,因为只有深阅读才能让 文化穿越千年。
3、还念深阅读,因为只有深阅读才能让 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
三、法——怎么办——推行做法,解决问题 示例:《打破常规》
民族诚信,忠于正义,“信”教一个民族的形象傲立于世。
二战期间,纳粹的叫嚣震动着整个世界,他们犯下的滔天罪行令人 发指、罄竹难书。然而,当德国人在战后提供波兰援助、清偿欧洲债 务时,一个民族的诚信开始使世人重新接纳它。德国前总理勃兰特曾 跪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悔悟的一幕永远书写在了民族的诚信 榜上。
孤独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它是享受幸福的条件。(分论点二回 答“为什么”)
物质的充裕,人心的浮躁,更多的人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与人的 关系越来越势利化,幸福感距离我们越来越远。(议论)孔子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论语》中的睿语无 一不是孤独困顿的孔仲尼的自我反省。(例证)孤独的时候,人才有 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人生的思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才会远离喧嚣 、芜杂,看到自己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 ,这是享受幸福的条件。(议例)
议论文训练——递进式结构

二、因——为什么——追根溯源,探究原因 示例:《怀念深阅读》 中心论点:怀念那逝去的静静的深阅读 分论点:
1、怀念深阅读,因为只有深阅读才能将 文化的精髓注入我们灵魂。
2、怀念深阅读,因为只有深阅读才能让 文化穿越千年。
3、还念深阅读,因为只有深阅读才能让 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
三、法——怎么办——推行做法,解决问题 示例:《打破常规》
总结: 1、递进式结构是纵向思维模式。 2、递进式结构的标志,既可以用表示 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不仅……而 且……,……更重要的是……)来体现, 也可以依靠内在逻辑关系的递进来体现。 作为考场作文,推荐使用关联词语。
课堂练习
▪ 以“人要有涵养”为话题,列出议 论文递进式结构的分论点。(范围 程度)
种追求。(结)
三、摆现象——挖根源——析危害——提办 法(往往针对不好现象)
示例:
1、摆现象:路人无视红绿灯。 2、挖根源:无视红绿灯是不懂礼让的不文 明现象,其实质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 为对方着想,不懂得体贴对方、尊重对方。 3、析危害:不懂礼让,容易产生摩擦,制 造冲突,害人终害己。 4、提办法:“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爱人,敬人)
中心观点:唯有培养一颗打破常规的心,才能 有考验前的那一刻灵光一现。
分论点:
1、打破常规,需要创造性地思维和天马行空 的想象。
2、打破常规,需要追求真理和挑战权威的勇 气。
3、打破常规,需要有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信 念。
围绕“打破常规”这一主题,从“需要怎么办”的角 度,分别从“创新和想象、勇气、实力和信念”三个 角度分析。“推行做法,解决问题”。
孤独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它是享受幸福的条件。(分论点二回 答“为什么”)
议论文写作结构——递进式

议论文写作结构——递进式递进式结构(一)特点: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有简单到复杂。
各分论点的前后顺序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否则会影响文章的说理逻辑。
结构模式:引论:提出论点或论据本论:论证分论点一: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论证分论点二: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三层之间是递进关系)论证分论点三: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结论:照应全文例文:诗意地生活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乎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
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
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总论点)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语》中人生三境界。
(过渡到分论点)理想。
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略”。
(分论点1)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
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
”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
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奋斗。
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分论点2)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
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
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递进式结构一、【递进式结构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论点一:“是什么”——下定义分论点二:“为什么”——探原因:有这么做的好处,没有这么做的危害分论点三:“怎么做”——谈做法如:中心论点:愿人间盛开理解之花分论点一:①理解是一种风格(是什么)分论点二:②理解能使家庭和睦,友谊长存(为什么)分论点三:③理解的基础是尊重(怎么办)精彩范文孤独与幸福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社交生活的坏处深藏不露:消遣、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的乐趣掩藏着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害。
青年人首先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
”(名言引入)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
(中心论点)世间怕有无数称己为幸福的人,却没有多少人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孤独的人。
“幸福”的人往往开朗、健谈、善于社交;孤独,似乎注定只是一个与阴暗、不幸甚至畸形的人生态度所相伴的名词。
事实上真正的孤独是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的觉醒,是布鲁诺被烧死前大声疾呼“未来的人们会了解我……”的信念,是无法选择“出世”苏轼的清高。
(诠释论点)孤独是超越常人的旷达与淡泊,它是幸福的前提。
(分论点一回答“是什么”)孤独就是走出无止境的无聊社交、闲扯、平庸的一种生活态度,它卸除了表面的浮华,追求内心的旷达与淡泊。
(议论)当庄子头也不回地边钓鱼边婉言拒绝出任楚相时,我们体会到的是孤独。
世事纷乱,天下名士皆各投其主,各尽其才,惟独庄子安然身外(例证)。
这种孤独,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常人的豁达与淡然。
但庄子又是幸福的,他的一次平静的拒绝,带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孤独,换来的却是一座矗立在无数文人志士心目中的高标。
(议例)孤独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它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分论点二回答“为什么”)物质的充裕,人心的浮躁,更多的人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势利化,幸福感距离我们越来越远。
(议论)孔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论语》中的睿语无一不是孤独困顿的孔仲尼的自我反省。
(例证)孤独的时候,人才有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人生的思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
才会远离喧嚣、芜杂,看到自己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这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议例)孤独要求我们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它是享受到幸福的方法。
(分论点三答“怎么样”)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开拓一份属于自己的孤独的小天地。
做许多你想做的事情,展开你曾被限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再为庸人俗事所扰。
(议论)现代派代表诗人戴望舒在诗集《灾难的岁月》中抒写“夜坐听风,夜眠听雨”的孤独而寂寞,这种孤独是一种幸福的状态,让他悟到“月如何缺,天如何老”。
(例证)远离现实,你的处境是孤独的,然而你的内心却是宁静而充实的,你的心不再因孤独而哭泣,反而因孤独而折射出幸福的光芒。
(议论)面对现实,当今的年轻一代作为独生子女,无疑常有一种孤独的心理,他们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愤青”。
有些年轻人以上网玩游戏为幸福,以打架滋事为快乐,更有甚者以吸毒杀人为荣。
他们因为孤独而丧失了对幸福的感受,继而心态失衡,无处宣泄,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悲哀。
(联系实际)所以正视孤独,享受幸福吧!这种孤独不是消极遁世、自我封闭,而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一种旷达的孤独,伟大的孤独。
(辩证思考)正视孤独不仅是一种哲理的思辨,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是对真正幸福的一种追求。
(结论)谈坚持人们都希望驻足金碧辉煌的“罗马宫城”,到达魂牵梦萦的“象牙之塔”,实现自己长久的念想,这就需要不懈的努力,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坚持是对极限的挑战,是对心血和汗水的慷慨挥洒,是对理想的执着,是不到长城不止步的豪迈。
王军霞在汗水里争渡,在“苦海”里泛舟,最终登上奥运会冠军的宝座,是坚持;中国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将两万五千里踩在脚下,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还是坚持。
(坚持是什么)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成功往往就诞生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爱迪生的风骨令人折服,他发明蓄电池历时十年,进行了五万次实验,才取得了成功。
这就是坚持的力量。
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一道漫画题,漫画上那位老兄挖了四口井没有见到井便扬长而去。
其实有的井距水层只有一锨之遥,如果再坚持一下,胜利便属于他了,然而他放弃了,于是与成功失之交臂。
丢弃恒久长远的坚持,捡起浅尝辄止的遗憾,当然摘不到金灿灿的苹果了。
(为什么要坚持)坚持需要七擒孟获的韧性,需要六出岐山的不坠之志,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孤独,更需要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大智大勇。
张海迪从小便患了脊柱瘤,胸椎以下的肢体永远失去了知觉,然而她却以惊人的毅力自学了英语、日语和德语,甚至翻译创作了几十万字的小说。
这就是坚持,坚持使她只有三分之一的躯体放射出灿烂的光彩,坚持使它终于托起了一轮不落的人生太阳。
(坚持需要什么)当然,坚持不是固守,更不是画地为牢。
试想,如果蔡伦在造纸的多次失败之后,仍坚持原来的作法,而不是大胆的改进原料,那么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发明”恐怕就要改写成“三大发明”了。
鲁迅若不是认清形势,弃医从文,中国现代史上恐怕就要多一个平凡的医生,而少一个文豪。
那种只知在陈迹斑斑的老路上挥汗如雨,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是莽夫,是懦夫,其结果,势必南辕北辙,头破血流。
(坚持要注意什么,即怎样做到坚持)远方的诱惑是我们之所以忙碌,之所以奋斗,之所以拼搏之所在。
当我们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当我们汗流浃背,精疲力竭的时候,我们应该在心中默念一声:再坚持一下。
二、【递进式结构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或者是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
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自然——人——社会,个人——家庭——社会,个人——家族——民族,个人——集体——国家,个人——企业——国家,个人——国家——人类;自己——他人——国家;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如:中心论点:意气是弥足珍贵的。
分论点:意气是一个人的支撑架。
意气是一个集体成功的基石。
意气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号角。
中心论点:想进步,就必须善于解剖自己。
分论点:①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②有自知之明的同时,更需要勇气③自知之明的勇气来源于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精彩范文诚信信,乍一品来,无色无味,但这一“人”一“言”,在岁月的冲刷下,方显其骨耿大义。
信为何物?商鞅立木于南门,五十金而树立变法之信;尾生抱桥苦等,洪水退去仍坚守桥下树立诺言之信;关云长拒绝上马金下马银树立忠君之信……做人诚信,忠于真实,“信”教一个人的灵魂得以净化。
十年“文革”,在那个荒烟蔓草的年代,老舍“坚持说真话”,在浊浪翻涌的世俗中不改作家求真求是的精神,受尽了讥笑嘲讽后仍是挥动手中的如椽巨笔,身行正道笞丑恶。
“心存良知璞玉,笔写道德文章。
”老舍因其个人的信义无愧于“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家族诚信,忠于历史,“信”教一个家族的道义得以昭彰。
三百多年前袁崇焕含冤而死的那个夜晚,其帐下谋士余义士冒着满门抄斩的危险悄悄埋葬了袁将军这位忠心的民族英雄,并立下祖训要后人世世代代为袁守墓。
三百年来,余氏家族十七代人坚守着陵园,坚守着三百年来雨打风吹的铮铮道义。
“苦守陵园三百载,谁解我氏心中情?”袁崇焕忠君爱国的信义世人可赞,余氏家族世世代代的坚守更是义薄云天,谱写了家族诚信的大写华章。
民族诚信,忠于正义,“信”教一个民族的形象傲立于世。
二战期间,纳粹的叫嚣震动着整个世界,他们犯下的滔天罪行令人发指、罄竹难书。
然而,当德国人在战后提供波兰援助、清偿欧洲债务时,一个民族的诚信开始使世人重新接纳它。
德国前总理勃兰特曾跪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悔悟的一幕永远书写在了民族的诚信榜上。
且看日本,罪恶的法西斯阵营中它也在无辜的人民心脏上猛地扎刀,战后它不但不对中国人民谢罪,反而修改教科书、美化南京大屠杀,失信于历史,失信于世界。
因为诚信,跪着的日耳曼人挺直了腰,重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为失信,站着的大和民族抬不起头,受世人唾弃。
问世间信为何物?秋沙洗月、沧海横流,诚信之人能在淘尽英雄的历史浪涛中留名青史;蒲苇时纫、磐石永坚,诚信民族终能在风口浪尖紧握日月旋转。
坚守诚信,可叹,可赞!感受诗意我们有些人总是抱怨上苍:赐给了陶渊明一个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却让自己每天穿梭于灰尘废气之中;留给了郁达夫一个满眼诗意的秋,却让自己被砖瓦遮住了双眼;送给李乐薇一座存在于世俗中却充满仙意的“空中楼阁”,却只给自己冰冷的墙壁……难道现实生活中真的已无诗意可言了吗?不,其实我们也生活在一个到处洋溢着诗意的地方。
只是,要感受诗意,就必须擦亮你的眼睛,敞开你的心扉,用心去描绘诗意的天空。
要感受诗意,首先就得擦亮你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无限诗意。
偏居一隅的凤凰古城,世代湘西人熟视无睹其简朴恬静,从边城走出的沈从文,却汲一管沱江绿,采一瓣山花红,信笔绘成一幅诗意盎然的边城风情画,将其鲜活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奇伟俊秀的张家界,也不知在山民眼中沉睡了多少年,一个香港摄影师却用他颇具穿透力的慧眼揭开了它的荒芜冷寂,一声声响亮的“咔嚓”声汇成一首动人的诗,震撼着世人的心灵。
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或许,发现它们需要具备一双双与文化、品位、素养息息相关的审美的慧眼,平常的我们似乎难以企及,但这又何妨?清晨起来,看到窗外一只鸟儿飞过,扑落了树上的露珠;上学的路上,看到路边树上绽开了一片新叶,微微颤动;极目远眺,对面江心上一叶白帆在阳光下闪耀……睁大眼睛,你是不是看到了身边的无限诗意?要感受诗意的生活,还要敞开你的心扉,好好享受生活中的诗意。
人生就像爬山,如果你一心只往上爬,只在乎山顶终极的目标,那这一路上,花草对你的簇拥就会被你看成障碍,鸟儿对你的歌唱就会被你当作干扰,这诗意的一切都会被你挡在门外。
其实,敞开胸怀,一杯苦茗也能品出片片诗情,口口诗意。
你看乌台诗案后的苏轼仍能以豁达的胸怀包容世间万物和种种不幸,一颗驿动的心渐趋于平静,于是有了“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悠闲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
他正是放下了官场上的失意,才收获并真正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无限诗意。
所以,敞开你的胸怀,诗意就在你的指间。
只是,要感受诗意,就必须擦亮你的眼睛,敞开你的心扉,用心去描绘诗意的天空。
或许,发现它们需要具备一双双与文化、品位、素养息息相关的审美的慧眼,平常的我们似乎难以企及,但这又何妨?清晨起来,看到窗外一只鸟儿飞过,扑落了树上的露珠;上学的路上,看到路边树上绽开了一片新叶,微微颤动;极目远眺,对面江心上一叶白帆在阳光下闪耀……睁大眼睛,你是不是看到了身边的无限诗意?要感受诗意的生活,还要敞开你的心扉,好好享受生活中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