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识

合集下载

居民生活的安全常识

居民生活的安全常识

居民生活的安全常识关于居民生活的安全常识安全,是人类的本能欲望。

中国人一向以安心、安身为基本人生观,并以居安思危的态度促其实现。

因而视安全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居民生活的安全常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一、防范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冬春季节,人们常采纳煤炉、火墙、炭火盆等各种方式取暖,一旦煤、木炭等燃烧不充分就会产生一种闻不出、看不见的气体——一氧化碳。

人体一旦吸入大量一氧化碳,就会引起组织缺氧,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1、怎样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在安装炉具(含土暖气)时,要检查炉具是否完好,如发现有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要及时更换和修补。

在使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安装烟筒。

烟筒接口处要顺茬接牢(粗的一头朝向煤炉),严防漏气。

要定期清扫烟筒,保持烟筒通畅,如发现烟筒堵塞或漏气,要及时清理或修补。

屋内务必安装风斗,风斗应安装在门窗的最上方,要常常检查风斗、烟筒是否堵塞,做到及时清理。

要常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伸出室外的`烟筒,还应该加装遮风板或拐脖,防止煤气倒灌。

每天晚上睡觉前务必检查炉火是否封好、炉盖是否盖严、风门是否打开、风斗是否畅通。

2、如何识别一氧化碳中毒?轻度中毒。

中毒者会感到头晕、头痛、眼花、全身乏力,这时如能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减轻、消失。

中度中毒。

中毒者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如果实行有效措施,基本可以治愈,很少留下后遗症。

重度中毒。

中毒者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

极度危重者可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40℃高热,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

即使有幸存活,也会遗留严重后症。

3、发现中毒者如何进行现场急救?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迅速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卧床休息,患者应宁静休息,避开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识

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识

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识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有毒气体。

它有着极高的毒性,能够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阻止氧气的运输,导致缺氧,甚至危及生命。

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高发的季节,由于采暖设备的使用增加,不正确使用和维护这些设备会增加中毒的风险。

为了保障冬季的安全,我们有必要了解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安全常识。

一、了解一氧化碳的来源与危害:1. 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包括燃气灶具、煤气炉、煤炉、暖气炉、热水炉等燃烧设备,以及汽车尾气等。

2. 一氧化碳中毒会导致头痛、恶心、呕吐、胸闷、乏力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意识丧失、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二、正确使用和维护燃烧设备:1. 安装燃气灶具、暖气炉等燃烧设备时,应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并请专业人员进行安装。

2. 确保燃烧设备的通风良好,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能及时排出。

3. 定期清理煤气炉、烟囱等设备,避免积灰导致燃烧不完全产生一氧化碳。

4. 使用燃烧设备时,务必确保其完好无损,不要使用老化或破损的设备,必要时请进行维修或更换。

三、正确通风与空气质量管理:1. 冬季室内一般会封闭,使用燃烧设备时,应及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 注意室内空气质量,避免使用甲醛、苯、二甲苯等有害气体的装饰材料和清洁剂。

四、使用燃气灶具与煤气炉的注意事项:1. 使用燃气灶具煮饭时需注意火种,首先打开燃气阀门再点火,以避免燃气泄漏累积导致爆炸。

2. 使用煤气炉或煤炉时,应保持炉头清洁,当灯头或炉眼火焰出现不齐或红外线放射不足时,应及时清理。

3. 使用煤气炉要时刻保持煤气炉与瓶阀之间的管道保存完好,定期检查管道接头密封情况,发现泄漏情况应立即修理。

五、安全使用暖气设备与热水炉:1. 室内使用壁挂炉、空气能热水器等热水炉时,应确保通风良好,安装可视烟道管和尾气排气罩。

2. 净化室内空气,选择无声、无污染的取暖设备,尽量避免使用煤炭等燃烧物。

3. 尽量避免在卧室内使用热水袋,以免发生无意识被子覆盖、被子潮湿等情况。

冬天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识

冬天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识

冬天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识
冬天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安全常识包括以下几点:
1. 了解一氧化碳的特性: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因此人们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吸入并中毒。

了解这一特性有助于提高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警惕性。

2. 注意通风:在使用煤炭、燃气等取暖或烹饪时,务必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经常开窗通风,确保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一氧化碳的积聚。

3. 检查设备安全:定期检查煤气灶、燃气热水器等设备是否安全可靠,避免设备老化、漏气等问题导致一氧化碳泄漏。

4. 避免长时间使用: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煤炭、燃气等取暖或烹饪设备,特别是在密闭的空间内。

如果必须长时间使用,应确保室内通风良好。

5. 使用安全设备:在使用煤炭、燃气等取暖或烹饪设备时,可以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以便及时发现一氧化碳泄漏。

同时,确保报警器的有效性,并定期检查其工作状态。

6. 及时处理泄漏:如果发现一氧化碳泄漏,应立即关闭相关设备,并打开门窗通风。

尽快离开泄漏现场,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7. 普及安全知识: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和处理方
法,以便在发生中毒时能够及时处理。

同时,向家人、朋友等普及一氧化碳中毒的安全知识,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

总之,预防一氧化碳中毒需要保持警惕,注意通风、检查设备安全、避免长时间使用等措施。

同时,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防范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冬季防火防煤烟中毒安全常识教育(汇编)

冬季防火防煤烟中毒安全常识教育(汇编)

冬季防火防煤烟中毒安全常识教育(汇编)第一篇:冬季防火防煤烟中毒安全常识教育冬季防火防煤烟中毒安全常识教育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能够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下快乐健康成长,安全常识是孩子成长中不得不学习的部分之一,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冬季防火防煤烟中毒安全常识教育,希望有所帮助!预防煤气中毒1、夜晚睡觉要将取暖煤炉的煤炭烧尽,不要闷盖,煤炉要安装烟筒。

2、燃气热水器或煤气、燃煤、燃油设备等不应该放置于居住的房间或通风不良处,宜经常保持室内良好通风状况。

3、自动点火的煤气具在连续未点燃时,应稍等片刻,让放出的煤气发散后再点火。

4、注意检查连接煤气具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破裂、虫咬。

5、不要躺在门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空调车在停驶时开空调切不可将车窗全部关闭。

6、火锅店等就餐场所和加工场所都应做好通风换气工作。

如遇煤气中毒,除及早拨打急救电话外,现场应进行急救:1、打开窗户通风换气;2、迅速脱离中毒环境,但要注意保暖;3、保持呼吸道的畅通,清除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取出假牙等,如果有条件可就地取材,利用氧气袋、氧气瓶、氧立得等设备吸氧;4、对意识不清的患者,在呕吐时,一定要让其头部歪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在患者抽搐时被吸入器官内,造成患者窒息或合并吸入性肺炎;5、如果患者呼吸微弱,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注射呼吸兴奋剂,针刺内关、人中、足三里等穴位;6、待病情平稳时,力争尽早将病人送到医院进行必要的抢救。

即使是轻度中毒患者,也应尽早做高压氧舱治疗,这对患者非常重要,可以大大减轻后遗症的影响。

防火、灭火常识1、教育孩子不玩火,不玩弄电气设备。

2、不乱丢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

3、不乱接乱拉电线,电路熔断器切勿用铜、铁丝代替。

4、家中不可存放超过0.5公升的汽油、酒精、天那水等易燃易爆物品。

5、明火照明时不离人,不要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

6、离家或睡觉前要检查用电器具是否断电,燃气阀门是否关闭,明火是否熄灭。

冬季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识

冬季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识

冬季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识一氧化碳中毒是冬季的一个隐藏危险,它是由于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非重型气体。

在冬季,人们通常会使用各种取暖设备,如煤炉、壁炉、燃气灶等,但这些设备如果不正确使用或停留时间过长,都会产生一氧化碳,当一氧化碳浓度超过安全范围,就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常常导致疏于警惕和无法及时发现,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为了确保大家的人身安全,以下是冬季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的安全常识。

一、正确使用燃烧设备1. 定时检查燃烧设备:在使用前,定期检查和保养取暖设备,确保其运行正常,如煤炉、壁炉、燃气灶等。

2. 室内通风:在使用燃烧设备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以利于空气的流通和一氧化碳的排放。

3. 禁止长时间开启:不应长时间开启取暖设备,尽量保持室内与室外温度的适度差异。

4. 定时关闭燃烧设备:当不需要取暖时,及时关闭燃烧设备。

二、持续监测一氧化碳浓度1. 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在居住区域内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定期检查如电池是否正常,确保报警器的正常使用。

2. 车内使用一氧化碳报警器:在车内使用车载一氧化碳报警器,特别是在长途旅行和夜间停车休息时。

3. 出行前检查车辆:在冬季开车前,要检查好车辆的排气系统是否畅通和正常使用,以减少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

三、正确使用煤炭和木材1. 使用优质煤炭:使用优质煤炭,如烟煤,减少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尽量避免使用劣质煤炭。

2. 避免室内存放:避免将煤炭和木材存放在未通风的室内,以防止煤炭和木材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

3. 暖和而不闷热:在取暖时,应注意调节室内温度,避免过热而导致缺氧。

四、注意室内外状况1. 室内不运行汽车:不要在封闭的车库或室内运行汽车发动机,以免产生一氧化碳。

2. 避免使用热风机:长时间启用热风机可能阻碍空气流通,导致室内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浓度增加。

三、定期维护燃烧设备1. 定期清洁燃烧设备:燃烧设备的燃烧室和烟道需要定期清洁,以保持顺畅的燃烧过程,防止一氧化碳积聚。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相关资料 (宣传)讲课讲稿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相关资料 (宣传)讲课讲稿

关爱珍惜生命,积极预防一氧化碳中毒随着天气的逐渐寒冷,为了保证取暖用气安全,特向大家介绍预防煤气中毒小常识。

冬天用煤炉取暖,因烟囱堵塞、倒烟或门窗紧闭等,致煤燃烧不完全,从而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无法排出,聚集在室内,即可致使人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也称煤气中毒。

■一氧化碳常在不知不觉中侵入人的呼吸道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常在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睡眠中不知不觉侵入人的呼吸道,通过肺泡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并散布全身,造成中毒。

一氧化碳吸收入血液后,与血中红细胞结合,使红细胞不能再与氧气结合,血中含氧量明显下降,从而使人体缺氧。

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故首先受累产生中毒症状。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出现时间、中毒的严重程度等均与一氧化碳在室内浓度密切有关,亦与中毒者年龄有关。

青年人较老年人敏感,孕妇、肥胖者和有慢性心肺疾病者亦易发生中毒。

■煤气中毒发生的原因生活用煤不装烟筒或风斗,或是装了烟筒但却堵塞、漏气,会使室内一氧化碳浓度增高;室内用煤炉取暖,由于门窗紧闭通风不良,容易造成一氧化碳停留时间过长;火灾现场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冬天在门窗紧闭的小车内连续发动汽车,产生大量含一氧化碳的废气;自制土暖气取暖,虽与煤炉分室而居,但发生泄漏、倒风引起煤气中毒;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可造成中毒。

■煤气中毒的临床表现轻度中毒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症状,及时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氧气或新鲜空气后会很快好转;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可加重,并有面色潮红、口唇呈樱红色、多汗、烦躁不安、逐渐昏迷;重度中毒病人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大小便失禁,四肢发凉,瞳孔散大,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停止,肢体僵硬或瘫软,心电图检查有心肌损害或心律失常,经积极抢救侥幸存活者常遗留严重后遗症,如瘫痪、痴呆、抽风、精神不正常等等。

昏迷时间越长,所产生的后遗症亦越多、越重,因此;旦发生煤气中毒,应积极救治。

冬季防止一氧化碳宣传信息

冬季防止一氧化碳宣传信息

冬季防止一氧化碳宣传信息
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因此需要加强宣传防止一氧
化碳中毒的知识。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的
主要来源包括燃煤、燃气、燃油等燃烧物质。

在冬季,人们往往会
使用取暖设备,如煤气灶、壁炉、暖气等,而这些设备如果使用不
当就会产生一氧化碳,导致中毒事故的发生。

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宣传信息:
1. 室内通风,冬季封闭的室内空间容易积聚一氧化碳,因此需
要宣传加强室内通风的重要性。

建议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 定期检查设备,使用燃气取暖设备的家庭需要定期请专业人
员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确保燃烧充分、不漏气。

3. 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宣传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的重要性,
一旦检测到室内一氧化碳超标,能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采取措施。

4. 注意燃烧安全,提醒大家在使用煤气灶、壁炉等取暖设备时,
不要长时间关闭门窗,以免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在室内积聚过多。

5. 加强知识普及,宣传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和应急处理方法,让大家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性,以及发生中毒时的紧急处理方法。

综上所述,冬季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宣传信息,提高公众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安全事故隐患随之增多。

每个家庭成员的安全牵动着全家人的幸福。

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

在安全问题上,容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必须防范在先、警惕在前。

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生命筑起安全的屏障。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可燃气体,日常生活中,常因燃料燃烧不充分而产生,吸入对人体有十大的伤害。

一氧化碳中毒会损伤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产生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和死亡。

一、一氧化碳中毒机理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200-300倍,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更稳定,并且能置换氧合血红蛋白中的氧气,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只有氧合血红蛋白的1/3600。

因此人体吸入一氧化碳,不仅减少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而且抑制、减慢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和氧的释放,使血液供氧能力大大降低,从而使人体组织缺氧而发生机能伤害。

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浓度与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成正比。

中毒症状取决于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浓度,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大于2%时即可引起神经系统反应,达5%时,冠状动脉血流量显著增加,达10%时,冠状动脉血流量可增加25%,这是一种代偿功能。

但冠状动脉硬化病人则没有这种代偿能力。

因而导致心肌缺氧、损伤。

当血中碳氧血红蛋白为2.5%时就可缩短心绞痛病人的发作时间。

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是大气污染或室内空气污染生物材料监测的重要指标。

二、一氧化碳中毒症状一氧化碳中毒症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轻度中毒。

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

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达10%~20%。

2、中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嘴唇、指甲、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安全常识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识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安全事故隐患随之增多。

一个家庭,每个家庭成员的安全牵动着全家人的幸福。

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

在安全问题上,容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必须防范在先、警惕在前。

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生命筑起安全的屏障。

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易于燃烧,燃烧时为蓝色火焰。

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

在不少没有加入集中供暖的市民家中,烧煤炭取暖仍然不可缺少,这自然也意味着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

其实,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最关键的是要保持通风。

因此,炉子安装的位置、烟筒的朝向都非常有讲究。

同时,有条件的家庭不妨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这在目前看来才是最靠谱的方法。

常见中毒原因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包括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2、城市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4、冬季在车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怎样识别煤气中毒
1、轻度中毒
中毒者会感觉到头晕、头痛、眼花、全身乏力,这时如能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减轻、消失。

2、中度中毒
中毒者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可以治愈,很少留下后遗症。

3、重度中毒
此时中毒者多已神智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肺部有罗音,体温可能上升。

极度危重者可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高热40摄氏度,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

即使有幸未亡,也会遗留严重后遗症。

煤气中毒急救原则
1、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2、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3、给予中毒者充分的氧气。

4、对中毒较轻的病人,可以让他喝些浓茶,鲜萝卜汁和绿豆汤等。

5、神智不清的中毒患者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让病人平躺下,解开衣扣和裤带。

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6、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还可以针炙,针炙时可刺入人中、足三里、十宣等穴位。

7、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8、病情稳定后,将病人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煤气中毒误区
1、火炉烧旺前后没有煤气
思想麻痹,煤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在不少人认为不会产生煤气的时候,煤气却已存在了。

其实,所谓煤气就是煤、碳燃烧不完全时产生的一氧化碳。

只要有煤碳燃烧,就会产生煤气,特别是氧气供给不足的燃烧,如火炉在烧旺之前或将熄灭的时候,产生的煤气更多。

2、冻一冻能解毒
把人冻一冻或灌些醋、酸菜汤就可解毒。

发生煤气中毒后,轻者只要把病人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就可以逐渐恢复,重者使用高压氧舱治疗效果也很好。

但寒冷及醋、酸菜汤并无解煤气之毒的作用,如果把病人抬到寒冷的地方,反而会使病人因受凉感冒或并发肺炎而加重病情,或因延误抢救时间而带来严重后果。

3、中毒后恢复健康就平安无事
有些人认为,煤气中毒经抢救恢复了健康后就平安无事了。

实际上有的中毒者过2周至3个月时间又突然出现痴呆、大小便失禁、偏瘫等症状,往往被误诊为脑出血、精神病等。

其实,这仍是煤气中毒的特殊表现,只要把救治时间延长一段,就可防止发生这些后续症。

温馨提示
使用自烧炉子取暖的居民,一定要做好炉具等的安全防范措施。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注意事项。

夜晚中毒危险最大炉具切忌安在卧室,在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过程中,有80%的案例都是因为炉具安装在卧室里,使人在夜晚睡眠状态中中毒。

一氧化碳,是我们熟知的所谓“煤气”中的主要成分。

这种气体是无
色、无味、无刺激性的。

而且一氧化碳在密度上与正常空气没有太大差别,可以与空气完全融合,所以空气中一氧化碳累积,市民并不容易发现。

一定不要将炉具安装在卧室当中。

“煤炭在燃烧过程中,先产生一氧化碳,然后进一步燃烧才会产生二氧化碳。

在煤炭燃烧不充分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

”而市民在夜间睡觉时,习惯封火,在封火的状态下,煤炭容易不充分燃烧,产生一氧化碳。

烟筒堵塞阻碍流通应定期敲打清灰,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烟筒的拔力(抽力)不足,而拔力不足的原因一方面是烟筒高度不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灰附着在烟道里,造成烟筒的内径减小。

判断烟筒有没有堵塞的方法很简单,在生火的时候如果很容易就能点着,说明烟道是比较通畅的。

如果点火很困难,很有可能烟筒就处于半堵塞状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市民只要用火钩敲打一下烟筒,烟筒里的灰尘就会自己落下来,最好每个月定期敲打一次烟筒,防止烟筒堵塞。

烟筒出口最好向上至少不要朝北朝西。

烟筒出口的安装也很重要。

在北方通常情况下,烟筒出口朝向是朝上的,安装烟筒时要格外注意,最好不要改变烟筒出口方向使其朝向北方和西方。

冬季西北风常见,如果烟筒朝向西方和北方,容易倒灌风,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如果房屋结构只能允许出口朝向北方和西方,需在出口的地方加上一段朝上的烟筒,防止倒灌风。

呼吸新鲜空气可解轻度中毒者症状,民间流传着一些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土方法,在炉子旁边放一盆水就是其中之一。

实际上这种方法并不靠
谱,一氧化碳并不溶于水,所以在炉子旁边放一盆水也无法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

还有一些说法是在炉子旁边点一支蜡烛,就可以促进充分燃烧,变一氧化碳为二氧化碳,这种说法也并不靠谱。

炉子旁边点燃一支蜡烛只能燃烧周围的小部分一氧化碳,而且如果不注意还会引发火灾,此外,空气中二氧化碳累积对身体也并不好。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关键还是要保持通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