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气象学

应用气象学
应用气象学

应用气象知识点归纳

名词解释

1. 应用气象学:是将气象学的原理、方法和成果应用于农业、水文、航海、航空、军事、医疗等方面,同各个专业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边缘性学科,也是充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重要领域。应用气象学专业是大气科学研究和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标准有效温度:该指标定义在某一标准环境中的温度。

3.【标准环境是指室内均匀的环境条件,空气温度等于平均辐射温度(一般为黑体辐射源的温度,是辐射量的一种温度当量),相对湿度为50%,静风状态(因人体温度可产生的气流速度约0.125m/s )。在此标准环境中穿着标准热阻服装(0.6Clo )的人员,其活动量对应于新陈代谢率为58W/m 2(相对于伏案工作),此时人体的皮肤温度、皮肤湿润度和热损失均与标准环境相同,该标准环境温度即为标准有效温度】

4.最小风频原则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按当地最小频率的风向,位于居住区的上风侧

5.污染系数:各种污染物的实际浓度与允许存在的标准浓度之比的比标系数之和,用来表示污染程度

的大小。它的计算公式如下: f 为定向风频,V 为全年平均风速,u 平均为定向平均风速 6.建筑间距系数:指遮挡阳光的建筑与被遮挡阳光的建筑的间距为遮挡阳光的建筑高度的倍数。

7.通风室外计算参数根据我国采暖通风规范规定,以累年最热月14时平均温度及其对应的平均相对湿度作为夏季通风计算参数,为了简化,一般以7月代表最热月,但用14时的平均气温代表平均最高气温,尚有疑问。

8.泥石流:山区大量泥沙和石块被水浸润后,在重力与水的作用下造成的突然爆发的、含有大量泥沙和石块的洪流

9.吹雪雪阻:又称风雪流雪阻,与风沙流、泥石流类似,强劲的风雪流可造成积雪迁移,阻塞交通

10.沙尘暴:多指8-9级以上强风,把大量沙尘卷入高空,沙暴推进时,其前锋往往形成一道高数百米乃至上千米的尘墙滚滚而来,过境之处天昏地暗,水平能见度极低,尘暴在高空可飘移数千米

11.吸湿泛潮:指盐湖公路由盐岩筑成,当盐岩吸湿达饱和时,盐岩溶解在公路表面层出现饱和卤水,

12.公路翻浆:是季节性冰冻地区特有的公路病害,主要表现为春融期间潮湿地段由于土基含水过多,强度急剧下降,因行车载重,路面发生弹簧、裂缝、鼓包和冒泡等现象

13.飞机颠簸:指飞机遇到扰动气流或受到不均匀空气动力冲击,造成飞机左右摇晃,前后颠簸,上下抛掷以及局部振颤等现象使得飞机操纵困难,仪表不准

14海洋气象导航技术:为船舶横渡大洋优选最佳航线,均以航行海区的气象和海况的预报信息,船舶的装载量和运动性能为依据,运用最优化的原理,通过计算机程序处理,求解能避开恶劣风浪区的安全、省时、经济的航线,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全航跟踪服务,气象保障咨询,以实现全航程安全、可靠、高效。

15.易霉度

易霉期即库内温湿度超过安全储存标准的持续日数

16.基本风速:按规定条件测定的风速称为基本风速。【 我国规定条件:我国气象台站风速仪安装高度为10-12m ,平均时段为10分钟,测站周围要求空旷平坦。】

17.基本风压:是以当地比较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10m 高统计所得的50年一遇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V 0(m/s )为标准,一般按 确测定的风压值。 18.电线积冰:是指水汽、水滴和(或)雨滴在寒冷或严寒情况下,凝聚粘附在电线上形成的一种冻结物。

19.温度力:当温度环境变化,使轨温随之变化,从而引起钢轨受力,由于此力由温度变化引起,固称“温度力”。

20.设计锁定轨温:为保证冬季钢轨不折断,夏季钢轨不胀跑道,必须从强度和稳定条件来计算一个该向的平均风速

某一方向风向频率污染系数=u V V f +?=2污染系数1600

20

v P =

锁定轨温,称之为“设计锁定轨温”(又称中和温度)

21.水库调度:即对水库调蓄能力的控制运用,以达除害兴利,综合利用水资源,极大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22.有效积湿量 X ij 表示药材的日平均含水量,i 表示某品种的试验日数,j 为试验次数,P i 表示该品种发生初霉日数。

温度一定,药材水分含量越高,则发生霉变的时间越短。当药材水分含量低于K(T)时,C 为负值,不可能发生霉变。

23.最低气象条件:

【在诸多气象要素中,云、能见度和风是影响飞行活动的最经常的三个基本气象要素。在日常飞行活动中所谓“机场关闭”,就气象条件而言,即以云高和能见度值作为标准。】有以下3点: 机场最低气象条件;飞机最低气象条件;机长(飞行员)最低气象条件。

24实效湿度:

f i 为底日的平均相对湿度,n 表示预报日之前参与计算的日数,α为权重系数。

25.巡航高度: 对确定的机型,在一定的维修质量控制下,相应于确定的飞行重量和气象条件下,具有耗油量最低的飞行高度,亦即巡航状态相应于经济效益最好的飞行高度。

26.巡航速度: 对确定的机型,在一定的维修质量控制下,相应于确定的飞行重量和气象条件下,具有耗油量最低的飞行速度, 亦即巡航状态相应于经济效益最好的飞行速度

27.飞机升限: 飞机所能升达的最大飞行高度,称为飞机升限

28.场面气压 航空上常用的跑道以上3米高度处(相当于飞机重心高度)的气压。用以表示飞机在飞行中相对于跑道的高度

29.空中能见度 飞行中从飞机上观测到从周围背景上的具体目标的最大距离称为空中能见度。

30.着陆能见度 飞机下滑着陆时,飞行员能看清跑道近端的最大距离称为着陆能见度。

31.跑道视程 指飞行员在位于跑道顶端中心线的飞机中,目视平均高度(3-5m )上,观测起飞或着陆方向看清跑道、跑道面标志或指示跑道的边灯或中心灯的最大距离R

32.洪峰流量 当发生暴雨或融雪时,在流域各处所形成的径流,都依其远近先后汇入河槽,这时河水流量开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随着汇入河网的径流从上游向下游汇集,河水流量继续增大。当流域大部分高强度的径流汇入时,河水流量增至最大值,称此时流量为洪峰流量,单位为秒立方米

33.可能最大降水

PMP 是在现代气候条件下,一定历时的理论最大降水,这种降水对于设计领域或给定暴雨面积,在一年的某一时期气象上是可能发生的,将其转化为洪水就是设计领域特定工程的PMF ”。

34.舒适度指数

是度量温度、湿度、风等气象要素对人体综合作用,表征人体在大气环境中舒适与否,提示人们根据气象因子来调节生理、适应环境以及防范冷热突变的指数。舒适度指数分为9级,级数越高,气象条件对人体舒适感的影响越大,舒适感越差.

35.瓦斯爆炸

瓦斯和空气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遇高温热源发生的热-链式氧化反应,并伴有高温及压力(压强)上升的现象

36.空气污染预报

是指根据气象条件(风、稳定度、降水及天气形势等)和污染源排放情况对某个区域未来的污染浓度及空间分布及空间分布作出估计。若将有严重污染出现或污染浓度超过某一限值时则发出警报,供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防止危害事件发生。按内容可分为污染浓度预报和污染潜势预报两种,按尺度分为区域预报、城市预报和特定源预报三种。空气污染预报目前仍处在研究发展阶段。 []

∑=-=i p i ij T K x C 1

)

(

问答题目

1.应用气象学研究内容有哪几个方面?

①农业、林业、渔业②航空③建筑

④海陆交通⑤公用事业⑥加工工业

2.简述开展应用气象学研究的方法。

资料获取方法:气象调查法、农业气象田间实验法、分期播种法、地理播种法、植物人工气候室法、气象条件模拟法、统计学方法、数值模拟方法、遥感法

3.气象服务一般分为哪几类?

1)决策气象服务--向政府机关提供决策服务

2)公众气象服务--向社会公众提供通用性的公益服务

3)专用气象服务--向国民经济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的专项服务、专业有偿服务和气象科技服务,商业气象服务

4.行业气象指标制定“三性”和“二化”是指什么意思?

【3性】客观性:由科学依据,符合行业生产实际。

关键性:行业生产关键环节对气象的特殊要求。

有效性:指标必须能产生效益。

【2化】数据化:具体数值化,具可操作性。

系列化:指标逐步形成系统,在行业生产全过程的各个过程都建立气象指标。

5.简述气象信息,天气预报对建筑施工的应用。

【1】天气预报作用:在建筑投标阶段,为作出合适的估价和确定时辰,需获知12个月的长期天气趋势展望,中期天气预报在建筑施工生产调度中十分重要,只要其正确度超过气候预报和持续性天气预报,即可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短期和短时预报对有效的制定施工计划,逐日分配实施任务以及采取应急措施是非常有用的,高空作业的指挥者,每天收听天气预报后,才能安排以后几天的工作。【2】最佳施工期选择:①避开雨季----雨季给地基土方挖掘带来困难,重型装置将会搁浅无法使用,在制定施工计划时应划分不同的工作时段,使天气敏感性工种与天气非敏感性工作协调,并把室内工程与室外工程适当配合。②躲开高温施工--- 气温升高32℃以上时,不但混凝土易变形断裂,而且对工人也不利,但这种高的温湿度一年中都发生在7月中、下旬,而且每天仅在下午2-3时,所以可以从气候上统计出易中暑时段。施工季节划分常以日平均气温为基础,冬季以日平均气温5℃,夏季以日平均气温23℃为标准,日平均气温5-23℃之间可选作最佳施工期。

6.简述高温作业环境及在此环境下产生的热应急效应。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环境

能阻碍身体正常散热,引起热紧张的条件刺激

7.简述我国集中采暖是如何区划的?

(1)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日数为≥90天的为集中采暖地区;

(2)累年日平均温度≤5℃日数为60-90天和累年日平均温度≤5℃的日数不足60天,但稳定低于或等于8℃的日数≥75天为采暖过渡地区(累年日平均温度≤5℃的日数在45~60天,1月平均相对湿度≥75%和冬季平均日照百分率≤25%的区域);

(3)在上述两个标准之外的地区为非集中采暖地区。

8.简述粮食后熟、发芽和陈化的定义、发生的不利条件以及采取的防御措施。

9.简述易霉期的确定方法。

易霉期即库内温湿度超过安全储存标准的持续日数

确定方法:各类商品的易霉期不完全一致,视商品的组成部分,物理化学性质而异,也与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有关。可根据商品的不安全储存的温湿度标准,分别定出不安全储存易霉警戒期初日及终日及持续日数。还需考虑雨季的初终日。因为在当地雨季,常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相应气温也较高,库房不易进行自然通风。考虑雨季影响时,可采用易霉期的修正法。当易霉期初日的前期和终日的后期仍处于雨季时(1)当旬平均气温>23℃,该旬的平均气温与平均相对湿度的无单位数值之和≥105(2)该旬旬雨量≥50㎜,可将易霉期向前或向后延伸。在亚热带、热带季风区,每年不仅在梅雨季储存商品易霉变,各地易霉期还发生在梅雨之后的高温高湿期。各地易霉期通常与雨季长短有关。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易霉期长,北方则较短。沿海地区因水汽含量充沛,易霉期较内陆长。

10.简述铁路水害的形式。

铁路水害:主要指暴雨引起的山洪和河流泛滥(包括塌方,滑坡,泥石流)冲毁铁路和桥梁,以及淹没铁路造成交通中断或列车事故的发生。

11.影响公路交通运输的主要天气灾害有哪些?

1.降雨(暴雨)--- 路面潮湿、山洪爆发、泥石流、滑坡、洪涝灾害(积水、公路水毁等)

2.降雪(冰雪)--- 积雪、冰雪埋路、公路吹雪、雪阻

3.冰和霜--- 路面打滑

4.雾--- 能见度差

5.风(强风)--- 转向或翻车、沙尘暴、吹雪等

5.高温--- 汽车性能、司机身心健康

*公路交通受天气影响最大的问题是降雨和路面潮湿。盐湖公路泛潮。

12.影响公路翻浆因素有哪些?

①土质:内因(粉性土、粘性土、沙性土)

②温度:条件(冻结温度、冷量)

③水分:载体(地表积水和浅地下水提供水源、秋雨和灌溉使地下水位升高)

④路面结构:(黑色路面透气性差,路基水分不易蒸发)

⑤行车载荷:外部触发条件(交通量和车辆重量)

13.泥石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泥石流是山体松动造成的,常常发生在半干旱的山区或高原冰川区。这里地形陡峭,树木植被很少,一旦暴雨来临或冰川解冻,石块吸足了水分,便出现松动,开始顺着斜坡向下移动。随着互相挤压、冲撞,大大小小的泥石夹杂着泥浆水,汇成一股巨大的洪流滚滚而下,于是就出现了泥石流。

14.商品移运中的气象环境主要有哪些因素影响?

①温度车厢内气温一般高于室外3~5℃,运输中商品要保持离厢顶一定距离,温度日变化以干热带地区为最大,沙漠区高达40℃,可引起封闭包装件内商品产生水汽凝结现象,加速内装物受潮霉变。

②相对湿度商品海运若跨越不同气候带,必须注意底舱温湿度的变化,防止局部结露现象。为了保证商品质量,目前发展保温包装、高阻隔型聚合物的隔湿包装,以及为改善保鲜的控制气氛包装(抽真空或空气)。

③雨雪狂风暴雨,此时雨滴下落倾角最大可达60℃,甚至近于水平,常使地面积水吹离浸湿堆放的商品包装件。从热带海洋至高纬,因水分蒸发大,云量多变,对商品运输很不利,雪花飘舞,影响面更大,不及时清除,一旦融化后果严重。

④太阳辐射太阳紫外辐射量虽然很弱,但对包装材料有重大影响,常使塑料、有机材料加速老化,应加以防护。红外辐射可使商品升温,加速商品产生物理、化学变化,对辐射敏感商品必须采取特殊防护措施。

15.采暖运行调节与哪些主要气象条件有关?

室内微气象学和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指出:在稳定状态下,大多数人的冷热感觉,由4种环境气象因素: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速、辐射量以及单位个人的活动量和衣着有关。

16.说明常见的日常气象服务方式?

决策气象服务--向政府机关提供决策服务

公众气象服务--向社会公众提供通用性的公益服务

专用气象服务--向国民经济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的专项服务、专业有偿服务和气象科技服务,商业气象服务。

17.吹雪雪阻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吹雪雪阻---又称风雪流雪阻,与风沙流、泥石流类似,强劲的风雪流可造成积雪迁移,阻塞交通。.形成吹雪雪阻条件---(1)大量的干雪;(2)使雪粒起动的大风(5-7米/秒);(3)适宜的地形。18.海洋气象导航的核心技术包括哪些?

(1)由多台气象导航专用微机与巨型计算机联网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业务系统。

(2)研制了全球导航专用的电脑图形显示软件和全球气象航位检测系统。

(3)建立了全球水文气象数据库,研究不同船舶的运动特征性能。

(4)开发了全球航线计算优选和航次评估自动化技术。

19.电线积冰有哪几种形态?

(1).晶淞或雪淞(2).雾淞(3).雨淞(4).混合淞

20.简述开展产业工程气象学研究的方法。

主要借助于数理方法、计算机、遥感和现代实验仪器,研制和开发国民经济各部门产业工程中的气象服务产品和技术。

21.简述砖瓦生产的有利天气和不利天气

砖瓦生产的有利天气:包括连续晴天,日照长,高温,湿度小,包括连续晴天,日照长,高温,湿度小,伴有适当风力(风力<级有利于脱水干燥)。伴有适当风力(风力<3级有利于脱水干燥)。砖瓦生产的不利的天气:包括连阴雨,雾或相对湿度≥90%,包括连阴雨,雾或相对湿度≥90%,突发性≥90% 阵雨,风力≥ 低温冻害。阵雨,风力≥4级,低温冻害。

22. 简述粉尘爆炸机理

当吸附大量空气的粉尘被引燃而燃烧时,大量的热量以热传导和热辐射的方式传递给周围悬浮的粉尘或刚刚被吹扬起来的粉尘,使其受热继续燃烧,并持续不断地循环。这种燃烧以及快的速度进行,温度越来越高,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局部压力也随之增高,使燃烧更加猛烈,,最后形成强烈的爆炸。许多粉尘在氧化发热后,还会分解出易燃气体,这就更增加了粉尘爆炸的危险性。

23.请画图说明风切变中的顺风切变和逆风切变对飞机起飞、着陆过程的影响以及侧风切变和垂直

气流切变对飞机着陆的影响。

(1)顺风切变:沿航迹(顺飞机飞行方向)顺风增大或逆风减小,以及飞机从逆风进入无风或顺风区。顺风切变使飞机空速减小,升力下降,飞机下沉,是比较危险的一种低空风切变。

(2)逆风切变:沿航迹逆风增大或顺风减小,以及飞机从顺风进入无风成逆风区。逆风切变使飞机空速增加,升力增大,飞机上升,它对飞花的危害较顺风切变来说要轻些。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20210127022213)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 绪论 气象:大气中时刻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出现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如风、云、雨雪、霜等物理现象,俗称气象。 气象学:是研究地球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气候:是在一较长时间阶段中大气的统计状态。一般用气象要素(包括太阳辐射、温度、大气压力、湿度、风、云、降水)的统计量来表示。 气候学:是研究气候形成和变化规律,综合分析、评价各地气候资源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学科。 天气:在一定地区和一定时间内,由各项气象要素一定的结合所决定的大气状态。天气学:是研究天气过程发生发展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预报未来天气的学科。 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总和;天气是短时间内的大气过程,而其后是长时间的天气状况,气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与天气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 2、各种农作物每个发育阶段都要求一定量的光照时数、热量和水分条件; 3、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也依赖于气象因子的配合; 4、光热水分条件决定地区气候资源,而这些资源又决定了作物在地理上的分布界限,种植制度与耕作方法; 5、 各种自然灾害都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失;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气象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运用气象科学为农业生产服务,促进农业高产、稳产、优质的科学。 气象学常用研究分法

地理播种法;地理移植法或小气候栽种法;分期播种法;地理分期播种法;人工气候实验法;气候分析法;(此外还有卫星遥感和计算分析的一些新方法,如聚类分析;线性规划;模糊数学;系统论;决策论等。) 第一章地球大气干洁大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志后混合气体叫干洁大气。其成分主要是N、O Ar,约占干洁大气总容积的%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臭氧和其他气体。干洁大气中几种气体在气象学上的作用 (1)二氧化碳:具有较强的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其含量的增减能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的变化。温室效应。 (2)臭氧:能对紫外线辐射的吸收比较强,一方面可使得40-50km 高度上的气温显着增加,同时对地面生物起着保护的作用;在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底部产生温室作用。 (3)水汽:具有很强的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与二氧化碳共同对地面温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水汽三种形态的变化,伴随着潜能的吸收和释放,不仅引起大气中湿度的变化,同时,也引起热量的转移。 (4)杂质:能削弱太阳辐射能量;能成为水汽凝结的核心,促进水汽的凝结。 对流层的意义:集中了大约80%的大气质量和几乎所有水汽含量,因此主要天气现象的发生都在这一层。其特点有:(1)气温虽高度增加而减小。(2)

农业气象学试题答案

1、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 1. F. 1000百帕 2.760百帕 3.1013百帕 4.4/3百帕 2、摩擦层中,在平直等压线的气压场中出现的风不受以下哪种力的影响()。 1.水平气压梯度力 2.惯性离心力 3.摩擦力 4.水平地转偏向力 3、土壤导温率与导热率、热容量的正确关系是()。 1.与导热率、热容量均成正比 2.与导热率、热容量均成反比 3.与导热率成反比,与热容量正比 4.与导热率成正比,与热容量成反比 4、维持大气温度在地理上的常定分布,主要靠()。 1.季风对于热量的输送 2.海陆风对于热量的输送 3.大气环流对于热量的输送 4.洋流对于热量的输送 5、饱和水汽压(E)与蒸发面性质和形状的关系是()。 1.凹面的E比平面大

2.冰面的E比纯水面的大 3.纯水面的E比溶液面的小 4.大水滴的E比小水滴小 6、气压一定时,气温越高,气压随高度递减()。 1.越快 2.越慢 3.无法判断 4.不变 7、在陆地上,气压最低的季节是()。 1.秋季 2.夏季 3.春季 4.冬季 8、一般霜冻最轻的地方是()。 1.山顶 2.低地 3.山脚 4.洼地 9、下列词语中,叙说天气的是()。 1.长冬无夏 2.狂风暴雨 3.夏热冬冷

4.四季如春 10、白天,土壤表层的热量平衡方程是()。 1. A. + Qs = –R – P + B + LE 2.+ Qs = + R + P – B – LE 3.+ Qs = –R + P + B + LE 4.+ Qs = + R – P – B – LE 11、根据蕾莱分子散射定律,以下哪种光的散射系数最大()。 1.红光 2.蓝光 3.紫光 4.红橙光 12、气温一定时,气压越高,气压随高度递减()。 1.无法判断 2.不变 3.越慢 4.越快 13、不是干洁大气主要成分的气体是()。 1.氮 2.氩 3.氧 4.臭氧 14、根据云的形状、结构和云底高度,可将云分为()。

全国高等院校专业名称及学科门类最新版

01 学科门类:哲学0101 哲学类 010101 哲学 010102 逻辑学 010103K 宗教学 02 学科门类:经济学0201 经济学类 020101 经济学 020102 经济统计学 0202 财政学类 020201K 财政学 020202 税收学 0203 金融学类 020301K 金融学 020302 金融工程 020303 保险学 020304 投资学 0204 经济与贸易类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020402 贸易经济 03 学科门类:法学0301 法学类 030101K 法学0302 政治学类 030201 政治学与行政学030202 国际政治 030203 外交学 0303 社会学类 030301 社会学 030302 社会工作 0304 民族学类 030401 民族学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030501 科学社会主义 030502 中国共产党历史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0306 公安学类 030601K 治安学 030602K 侦查学 030603K 边防管理 04 学科门类:教育学0401 教育学类 040101 教育学 040102 科学教育 040103 人文教育 040104 教育技术学(注:可授教育学

或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040105 艺术教育(注:可授教育学或艺 术学学士学位) 040106 学前教育 040107 小学教育 040108 特殊教育 0402 体育学类 040201 体育教育 040202K 运动训练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040204K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040205 运动人体科学 05 学科门类:文学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050101 汉语言文学 050102 汉语言 050103 汉语国际教育 050104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50105 古典文献学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050201 英语 050202 俄语 050203 德语050204 法语050205 西班牙语050206 阿拉伯语050207 日语050208 波斯语050209 朝鲜语050210 菲律宾语050211 梵语巴利语050212 印度尼西亚语050213 印地语050214 柬埔寨语050215 老挝语050216 缅甸语050217 马来语050218 蒙古语050219 僧伽罗语050220 泰语050221 乌尔都语050222 希伯来语050223 越南语050224 豪萨语050225 斯瓦希里语050226 阿尔巴尼亚语

《应用气象学》课程复习提纲

知识点准备(题型: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 Chap1 绪论 1、开展应用气象学研究的意义 2、开展应用气象学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3、科学系统的行业气象指标,应具有的“三性”和“二化”主要是什么? Chap2 农业气象 1、农业气象学概念 2、农业气象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4、太阳辐射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光强、光质、光周期几个方面涉足的基本概念、基 本理论。 5、热量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三基点温度、五基点温度、农业界限温度、积温、温 周期方面涉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6、水分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作物的需水规律、大气降水的影响、土壤水分类型及 其有效性、田间持水量、凋萎湿度、水分关键期等基本概念 7、CO2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农田上CO2 的日变化和垂直变化 8、农业上主要气象灾害类型及各灾害的分类 9、农业气候指标的表达形式及举例 Chap3 建筑工程气象 1、风与城市规划, 2、如何改善建筑日照条件 3、城市建设对局地气候的影响 4、采暖区划的气象指标 5、全国集中采暖区划标准及我国划分情况 6、采暖室外计算标准 7、冻胀划分及其强弱的表示方法 8、气象信息,天气预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9、基本雪压、基本风速、基本风压定义 10、外场施工的天气影响 11、风速、风压在非规定高度处的计算 Chap4 交通运输与气象 1、飞行湍流、飞机积冰、海洋气象导航、公路翻浆、温度力、锁定轨温、飞机颠簸等定义 2、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及气温、风、气压对飞行的影响 3、高原机场跑道与一般机场跑道哪个更长?为什么? 4、影响飞机飞行的气象要素以及机场关闭的标准 5、低空风切变定义及各类低空风切变对飞机飞行、起飞、降落的影响

中国高校50强及王牌专业排名剖析

中国高校50强及王牌专业排名 中国国家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即第一批“985工程”重点建设学校主要有9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主要采用省部共建的方式进行重点建设。1999年,教育部先后与有关省市和部门签订了共建协议。这九所大学的资助额: 1.清华大学(18亿) 2.北京大学(18亿) 3.浙江大学(14亿) 4.上海交通大学(12亿) 5.复旦大学(12亿) 6.南京大学(12亿) 7.哈尔滨工业大学(10亿) 8.西安交通大学(9亿) 9.中国科技大学(9亿) 1、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经济管理,机械,力学,电子,核能,协和医科 研究1型、工学第1名、管理学第1名、医学第2名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与北京大学同为国家优先发展的两所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九所大学之一,理科类,研究1型。清华大学在9个学科门招收本科生,其中工学、管理学、医学为A++级,理学、法学、文学为A+级,哲学、历史学、经济学为A级。在51个本科专业中,理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微电子学专业,工学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Y、机械工程及自动化Y、车辆工程W、测控技术与仪器、核工程与核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W、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工程、工程力学专业,医学的临床医学专业,法学的国际政治专业,文学的英语、绘画、雕塑、艺术设计学专业,管理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专业是A++级。清华大学工学、管理学、医学实力超群,是造就工学、管理学、医学杰出人才的理想之地。理学、法学、文学实力雄厚,是培养理学、法学、文学一流人才的优秀大学。哲学、历史学、经济学实力上乘,是培养哲学、历史学、经济学优秀人才的高等学府。 2、北京大学:哲学,经济管理,数学,物理 研究1型、理学第1名、医学第1名、哲学第1名、经济学第1名、文学第1名、历史学第1名、法学第2名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始名京师大学堂,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与清华大学同为国家优先发展的两所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九所大学之一,综合类,研究1型。北京大学在9个学科门招收本科生,其中理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法学、管理学为A++级,工学为A级。在87个本科专业中,理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地质学、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大气科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环境科学、统计学专业,工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医学的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药学专业,哲学的哲学、逻辑学专业,经济学的经济学、金融学、保险W专业,法学的法学、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专业,文学的汉语言文学、古典文献、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波斯语、菲律宾语、梵语巴利语、印度尼西亚语、印地语、缅甸语、蒙古语、泰语、乌尔都语、希伯莱语、越南语专业,历史学的世界历史、考古学、博物馆学专业,管理学的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气象学复习资料

1、简述干洁空气的概念及其主要成分。 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空气。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容积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以上。其余还有少量的氢、氖、氪、氙、臭氧等。 2、虚温含义,它可直接测量吗? 在等压条件下,当干空气具湿空气密度时之温度即称为虚温,由此可知其代表干空气的温度,一般由Tv表示。定义虚温的用意在于,湿空气的分子量会随环境水气量改变而改变,使气体常数(R)成为变数,而较难正确计算出来。为使计算方便,所以利用干空气的气体常数来计算,因此定义虚温来代替湿空气的温度,如此就不用考虑变动的气体常数了,亦即可以处理掉复杂的水气效应,由此可知,虚温为水气的函数。因为实际观测环境大气所得的温度为湿空气温度,而所使用的气体常数为干空气气体常数(R),所以实际上状态方程(P=ρRT)(其中R=R*/md) 并不成立(因为其使用干空气气体常数(R),而温度却用湿空气的),所以为使其成立需使用虚温(即干空气之温度),如此才可使R与T均为干空气之值。由于虚温与实际观测之温度误差不算大(仍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因此目前大多数的人仍直接利用实际观测之温度来代替虚温。Tv=T+W/6。其中T为实际大气温度,W为饱和混合比值。表示虚温与实际温度之差距,等于露点温度所在的饱和混合比数值的六分之一。 3、从大气组成推导大气摩尔质量u=? 大气是混合气体,大气摩尔质量也就是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4、体积相同、P和T相同的干湿空气重量是否一样? 干空气状态方程为:湿空气状态方程为

: 在T,V,P相同的情况下:,得出 V相同,所以 5、P=1010hPa,e=10hPa,t=27 ℃,求Tv(虚温)。 Tv=(1+0.378e/p)T= 301.1228 6、当气温为25 ℃,气压为1080hPa,相对湿度f=65%时,求e(水汽压)、E(饱和水汽压)、d(饱和差)、a(绝对湿度)、q(比湿)。 25℃时,饱和水汽压E=31.668,f=e/E,则 e=fE=65%*31.668=20.5842 d=E-e=31.668-20.5834=11.0838, a=289*e/T=289*20.5834/(25+273)=19.9625 q=0.622*e/P=0.0119 7、若相对湿度f,气压p不变,增温时,绝对湿度a和比湿q前后是否相同? 当温度升高时,饱和水汽压E要增大,而f不变,所以水汽压e也要增大,q是比湿,q=0.622e\P,P不变,e增大,所以q要增大。a是绝对湿度。即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量,也是增大的。 8、对流层的特征如何,为什么? 对流层有三个基本特征: (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由于对流层主要是从地面得到热量,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高山常年积雪,高空的云多为冰晶组成,就是这一特征的明显表现。 (2)垂直对流运动:由于地表面的不均匀加热,产生垂直对流运动。对流运动的强度主要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不同。一般情况是:低纬较强,高纬较弱:夏季较强,冬季较弱。因此对流层的厚度从赤道向两极减小。 (3)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由于对流层受在表的影响很大,而地表面有海陆分异,地形起伏等差异,因此在对流层中,温度、湿度等的水平分布是不均匀的。 9、臭氧层形成过程及其作用怎样? 臭氧层的形成:臭氧层(ozone layer)是指大气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层次。一般指高度在10-50km之间的大气层,也有指20-30km之间臭氧浓度最大的大气层。即使在浓度最大处,臭氧对空气的体积比也只有百万分之几,因此它在大气中是痕量成分。将它折算到标准状态(气压为1013.25hPa,温度为273K),在整个大气层中,总累积厚度只有0.15-0.45cm。其含量虽少,却能吸收掉大部分的太阳紫外辐射,对人类和其他生物起着重要保护作用。臭氧

大气科学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 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自由大气中常取 和 二力平衡,而在边界层中还需要考虑 力的影 响。 2. 大气边界层由下到上分为 、 和 三层。 3. 根据雷诺平均有:AB = ;A B ±= 。 4. 常用的稳定度参数有两类,一类是从 出发,以理查孙数Ri 为代表;另一类是 以 为基础,以Монии-Обухов(M -O) 的相似理论最为完整。 5. 由11()()K F K nS n =可以说明在给定时刻,测得的 与空间固定点测得的 相同。 6. 无量纲量*2L L μ∏==因含L ,可代表 。 7. 在近地层以上,风向随高度变化很大,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不可忽略,因而决定大气边界 层中湍流状态高度分布的参数除 外,还应加上一个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 大气边界层 2. 闭合问题 3. 中性层结 4. 通量理查逊数R f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 边界层大气运动有哪些特征? 2. 简述近地层主要物理特征。 3. 在强稳定层结中为什么z 不是控制变量,即无z 尺度? 4. 湍流达到充分发展状态时,其能谱可分为哪几个区? 5. 什么叫边界层的参数化问题? 四.推导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 试根据基本方程,应用一定的假设条件,推导求解动量常值层的厚度h c 。 答案:(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自由大气中常取 科氏力 和 气压梯度力 二力平衡,而在边界层中还需要考虑 湍流粘 性 力的影响。 2. 大气边界层由下到上分为 粘性副层 、 近地层(常通量层)和 Ekman 层(上部摩擦层) 三层。 3. 根据雷诺平均有:AB AB A B ''=+;A B A B ±=±。

2019应用气象学专业怎么样、学什么、前景好吗

2019应用气象学专业怎么样、学什么、前景好吗 应用气象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理学类中的大气科学类,其中大气科学类共2个专业,应用气象学专业在大气科学类专业中排名第2,在整个理学大类中排名第43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应用气象学专业怎么样、学什么、前景好吗,供大家参考! 1、应用气象学专业简介 应用气象学是将气象学的原理、方法和成果应用于农业、水文、航海、航空、军事、医疗等方面,同各个专业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边缘性学科。应用气象学专业是大气科学研究和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这一领域很重视,多所高校都设有应用气象学专业。 2、应用气象学专业主要课程 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天气学原理、产业工程气象学、气象信息服务、应用气象学方法、农业气象学、遥感原理及应用、气候资源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概论、微气象学等。 3、应用气象学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到博士学位的教学层次。培养掌握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农业气象、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产业工程气象、城市气象、天气预报、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以及防灾减灾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业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应用气象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科学思维、科学实验、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和基础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坚实的大气科学、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础,掌握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研制与运用、气候资源开发与利用、产业工程的实用气象技术研究、气象防灾减灾对策与技术研究、生态环境调控以及解决气象学在有关领域中应用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4、应用气象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应用气象学的就业方向在农业气象及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信息分析处理、资源开发利用和防灾减灾等科研、教学和业务部门工作。 5、应用气象学专业比较不错的大学推荐,排名不分先后 1. 南京大学A+ 2. 中山大学A+ 3. 兰州大学A+ 4. 中国农业大学A+ 5. 中国海洋大学A+ 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A 7. 沈阳农业大学A 城市就业指数 应用气象学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舟山。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北京[36个]、南京[9个]、无锡[9个]、广州[7个]、上海[5个]、成都[3个]、杭州[3个]、深圳[3个]、南昌[2个]、朝阳[2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舟山[12499元]、芜湖[10299元]、湘潭[8999元]、无锡[7929元]、佛山[7521元]、上海[7498元]、深圳[7123元]、北京[7102元]、徐州[6999元]、厦门[6674元]、大连[6276元]等。 同类专业排名 应用气象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理学类中的大气科学类,其中大气科学类共2个专业,

最新 森林气象学复习题——名词解释

气象学复习题——名词解释 1、太阳辐射——太阳时刻不断地向周围空间放射巨大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能,简称太阳辐射。 2、蒸发速率——单位时间从单位面积上蒸发的水量。 3、辐射通量——单位时间通过任意面积上的辐射能量。 4、空气绝热变化——一块空气在没有热量收支时,由于环境气压的变化,引起气块体积改变而导致温度变化称为空气绝热变化。 5、水汽压——空气中由水汽所产生的分压强。 6、降水——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 7、天气——一定地区短时间内大气状况(风、云、雨、雪、冷、暖、晴、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8、小气候——任何一个地区内,由于其下垫面性质的不同,从而在小范围内形成的与大气候不同特点的气候称为小气候。 9、水平气压梯度力——因地球自转使空气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的力称为水平地转偏向力。 10、生物学零度——维持生物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下限温度。 11、季风——由于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产生的以年为周期在大陆与海洋之间大范围地区盛行的随季节而改变的风称为季风。 12、大气温室效应——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的存在,其选择吸收作用犹如温室覆盖的玻璃一样,阻挡了地面向外的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和增温作用。 13、太阳光能利用率——单位面积上作物产量燃烧所放出的热能与作物生长期中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的百分比。 14、干绝热变化——干空气或未饱和的湿空气,在绝热上升或绝热下降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称为干绝热变化。 15、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 16、气旋——是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旋涡。 17、雾——当近地气层的温度下降到露点温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冰晶,弥漫在空气中,使能见度<1km的现象。 18、梯度风——自由大气中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达到相互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 19、气候系统——指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 20、活动温度——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 21、干洁大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其他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态质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大气。 2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23、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有一部分向上进入宇宙空间,有一部分向下到达地面,这一部分辐射因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 24、温度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差值称为温度日较差。 25、比湿——在一团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该团空气的总质量的比值。 26、降水量——从大气降水降落到地面后未经蒸发、渗透和径流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水层厚度。 27、霜冻——在植物生长季节内,由于土壤表面、植物表面及近地气层的温度降到0度以下,引起植物体冻伤害的现象。

(完整版)农业的气象学试题汇总情况含答案详解

《农业气象学》模拟试题(一) 二.填空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某一瞬间大气的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称天气; 2.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_性,即既表现为波动性,又表现为粒子性; 3.在地面辐射差额 R = (S'+ D)(1 - α) - r 公式中, α 为反射率 , r 为地面有效辐射 ; 4.土壤温度日较差主要决定于土壤之间的导热率和土壤温度, 同时还受地面和大气间乱流热量交换等因素的影响; 5.在农历廿四个节气中,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作为四季的开始; 6.大陆性气候的地区,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节,降水变率比其它地区为大; 7.青藏高原把西风环流分为南和北两支,使其范围扩大; 8.大陆度与气温年较差成正比,与地理纬度成反比; 9.农业气候三要素是光、热、水; 10.农田中的外活动面位于植物高度2/3处; 三.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夜间地面温度低于空气温度时,辐射热通量方向由 ____ 指向 ____ ;A A.地面;空气 B.空气;地面 C.一侧空气;另一侧空气 D.地面一侧;地面另一侧 2.农业气象学中通常把大气辐射称为 _____ ;C A.短波辐射 B.中波辐射 C.长波辐射 D.超长波辐射 3.在北半球 0 - 66.5° N 纬度间,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是 ____ 日;B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4.某年或某月的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值称为降水 ____ ;A A.距平 B.平均变率 C.极差 D.相对变率 5.地面覆盖后,除阴雨天外,各深度的日平均土温比未覆盖的 ___ ,增降温效应表层比下层 ____ ;A A.高;小 B.低;小 C.高;大 D.低,大 6.疏透结构林带其背风侧的最小风速,大致出现在林高 ____ 倍的地方;B A. 1 B. 3 C. 4 D. 6 7.摩擦层中的风压定律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 ____ ,低压在 ____ ;C A.右前方;左前方 B.右前方;左后方 C.右后方;左前方 D.右后方;左后方 8.夏季高温与少雨相结合,冬季寒冷与潮湿相结合,这种气候型属于 ____ 气候型;B A.草原 B.地中海 C.季风 D.高山 9.凹陷地形气温日较差比凸地为 ___ ,干燥土壤气温日较差比湿土为 ____ A A.大;大 B.小;大 C.大;小 D.小;小 10.下述的几种风哪一种不是地方性风 ____ ;C A.海陆风 B.山谷风 C.季风 D.焚风 四.判断题: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标"对",不对的标"错") 1.地球大气,按其物理性质的垂直分布,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散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课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课程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周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总学时 讲课 实验 实验2 报名 讨论 开课学院 形势与政策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2.0-0.0 2.0 122 应用气象学院 暑期社会实践 实践性课程 实践(必) 6.0-0.0 2.0 2周

应用气象学院 高等数学 Ⅰ-1 1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6.0-0.0 3.0 数理学院 形势与政策0 公共基础课公共(必) 2.0-0.0 2.0 122 122 应用气象学院 暑期社会实践0 实践性课程实践(必) 6.0-0.0 2.0 2周应用气象学院 高等数学Ⅰ-1 1 公共基础课公共(必) 6.0-0.0 3.0 75 45 3 5 12 10 数理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1 1 公共基础课公共(必) 2.0-0.0 2.0 50 30 10 2 8 数理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公共基础课公共(必) 2.0-1.0 3.0 75 32 16 18 25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心 职业生涯规划1 公共基础课公共(必) 2.0-0.0 0.5 25 16 6 3 公共管理学院 大学英语1 1 公共基础课公共(必) 4.0-0.0 4.0 100 54 2 4 15 25 语言文化学院 体育1 1 公共基础课公共(必) 2.0-0.0 1.0 50 30 4 6 10 体育部 计算机基础1 学科基础课学科(选) 2.0-0.0 2.0 50 22 10 18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认识实习1 实践性课程实践(必) 0.0-0.0 1.0 1周应用气象学院 入学教育1 实践性课程实践(必) 0.0-0.0 0.5 0.5周应用气象学院 植物生理学Ⅰ1 学科基础课学科(必) 3.0-0.0 3.0 75 48 10 7 10 应用气象学院 高等数学Ⅰ-2 1 公共基础课公共(必) 6.0-0.0 3.0 75 45 3 5 10 12 数理学院 大学物理1 2 公共基础课公共(必) 4.0-0.0 4.0 100 64 2 4 30 数理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2 2 公共基础课公共(必) 0.0-2.0 2.0 50 30 10 2 8 数理学院 军训2 实践性课程实践(必) 0.0-0.0 1.0 1周人武部 高等数学Ⅰ-4 2 公共基础课公共(必) 6.0-0.0 3.0 75 46 2 5 5 20 数理学院 军事理论2 公共基础课公共(必) 0.0-0.0 1.0 25 16 2 3 4 人武部 大学英语2 2 公共基础课公共(必) 4.0-0.0 4.0 100 62 2 6 5 25 语言文化学院 地球科学概论2 公共基础课公共(必) 2.0-0.0 2.0 50 32 4 4 10 应用气象学院 高等数学Ⅰ-3 2 公共基础课公共(必) 6.0-0.0 3.0 75 51 3 2 5 14 数理学院 C语言程序设计2 公共基础课公共(必) 3.0-1.0 4.0 100 48 16 16 4 16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体育2 2 公共基础课公共(必) 2.0-0.0 1.0 50 32 18 体育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公共基础课公共(必) 2.0-0.0 2.0 50 26 6 18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心 大气探测学Ⅱ3 学科基础课学科(必) 2.0-0.0 2.0 50 32 8 10 大气物理学院 概率统计3 公共基础课公共(必) 3.0-0.0 3.0 75 46 4 6 19 数理学院

全国大学高校各专业学科最新最全排名汇总[1]

2010年全国大学高校各专业学科最新最全排名汇总 (如何查看:按住ctrl键,同时点下面的任何一行链接就可以打开看了) 2010年中国大学排名超级完整版: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 中国大学排行榜 2010(1-100)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 中国大学排行榜 2010(101-200)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 中国大学排行榜 2010(201-300)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 中国大学排行榜 2010(301-400)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 中国大学排行榜 2010(401-500)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 中国大学排行榜2010(501-600) 2010年中国大学分学科排名:2010大学工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工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大学法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法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大学教育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教育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大学经济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经济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大学文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文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大学哲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哲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大学社会科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社会科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大学历史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历史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大学农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农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大学医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医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大学自然科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自然科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大学管理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管理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大学理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理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

全国高校研究生专业排名

全国重点学科最好的考研高校来源:贾琳的日志 全国重点学科 (一)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 经济史:南开大学 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 世界经济:南开大学辽宁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国民经济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辽宁大学 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 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北方交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 国际贸易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劳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 数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 (二)法学 法学理论:北京大学吉林大学 法律史:中国政法大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刑法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民商法学:中国人民大学 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 经济法学: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武汉大学 国际法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 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央党校 中共党史: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 国际政治:北京大学 国际关系:复旦大学 社会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人口学:中国人民大学 人类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 民俗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 (三)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气象学复习题汇总

Part1 第一章地球大气(6分) 重点:大气成分中的臭氧、二氧化碳、气溶胶粒子和大气结构中的对流层。 1、大气是由干洁大气、水汽和液态和固态微粒组成的混合物。 2、什么是干洁大气?干洁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和氩。 干洁大气是指出去水汽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液态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3、高层大气中的臭氧主要是在太阳紫外辐射作用下形成的,大气中臭氧浓度最大的高度是20~30km 。 4、大气中的臭氧具有什么作用?P11 (1)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2)对紫外线有着极其重要的调控作用,保留对地面生物有利的紫外线A (3)臭氧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对高层大气有明显增温作用 5、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白天、晴天、夏季比黑夜、阴天、冬季小,城市比郊区大。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什么作用?P11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或缺的原料 (2)重要温室气体,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对地面和近地气层具有保温、增温效应6、列举大气中气溶胶粒子的重要影响。什么是霾?雾和霾有何区别P12

气溶胶例子的影响: (1)吸收太阳辐射,使空气温度增高,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2)阻挡地面辐射,减缓地面的辐射冷却 (3)降低大气透明度,影响能见度 (4)充当水汽的凝结核,对成云致雨有重要作用。 霾是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气溶胶粒子组成的大气混浊现象,是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 7、根据大气物理性质的垂直分布,可将大气从低到高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散逸层。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热成层对无线电波的远距离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8、对流层大气有哪些主要特点?P13 (1)对流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2)对流层大气具有强烈的铅直方向上的对流运动和不规则的乱流运动 (3)大气中的云、雾、雨、雪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中 (4)对流层各种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对流层集中了3/4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水

卫星气象学复习题

1、极轨卫星和静止卫星的观测特点是什么?优缺点。 (1)极轨卫星(太阳同步轨) 1)优点有:①由于太阳同步轨道近似为圆形,轨道预告、接收和资料定位都很方便;②有利于资料的处理和使用;③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可以观测全球,尤其是可以观测两极地区;④在观测时有合适的照明,可以得到充足的太阳能。 2)缺点是:①可以取得全球资料,但观测间隔长,对某—地区,一颗卫星在红外波段取得两次资料;②观测次数少,不利于分析变化快,生命短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③相邻两条轨道的资料不是同一时刻,这对资料的利用不利。 (2)静止卫星 1)优点:①是卫星高度高,视野广阔,一个卫星可对南北70°S--70°N,东西140个经度,约占地球表面1/3约1.7亿平方公里进行观测;②是可以对某一固定区域进行连续观测,约半小时提供一张全景圆面图,特殊需要时,3—5分钟对某小区域进行一次观测;③是可以连续监视天气云系的演变,特别是生命短,变化快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如果把间隔为5分钟的图片连接成电影环,可以连续观察天气云系的演变。2)不足是:①它不能观测南北极区。②由于其离地球很远,若要得到清楚的图片,对仪器的要求很高。 ③卫星轨道有限。 2、什么是可见光云图?有什么特征? 可见光云图是卫星扫描辐射仪在可见光谱段测量来自地面和云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如果将卫星接收到的地面目标物反射的太阳辐射转换为图像,卫星接收到的辐射越大就用越白的色调表示,而接收到的辐射越小则用越暗的色调表示,就可得到可见光云图。 特点: 1、反照率对色调的影响,在一定的太阳高度角下,反照率越大色调越白,反照率越小,色调越暗 (1)水面反照率最小,厚的积雨云最大 (2)积雪与云的反照率相近,仅从可见光云图上色调难以区分 (3)薄卷云与晴天积云,沙地的反照率项接近难以区分 2、太阳高度角对色调的影响,太阳高度角决定了观测地面照明条件,太阳高度角越大光照条件越好,卫星接收到的反射太阳辐射也越大,否则越小 3、什么是红外云图?有何特征? (1). 卫星在红外波段选用的通道有:3.55—3.93微米和10.5—12.5微米。把3.55—3.93微米通道云图称短波红外云图,而把10.5—12.5微米通道云图称长波红外云图。被测物体温度越高,卫星接收的辐射越大,温度越低,辐射越小。将这种辐射转换成图象,辐射大温度高用黑色表示,辐射小温度低用白色表示。即为一张黑白色红外云图。红外云图是一张物体的亮度温度分布图,而不是实际的温度分布图。 (2). 红外云图的特点 ①红外(IR)图象表示辐射面的温度。在黑白图象中,暗色调代表暖区,亮色调代表冷区。云由于其温度比较低而通常显得比地表白。在这一点上,红外(IR)图象与可见光(VIS)图象有些相似,但在其他方面,两种图象之间存在重要的差异。 ②云顶温度随高度递减,在红外(IR)图象中,不同高度上的云之间存在鲜明的对照。 ③陆表和洋面之间有强烈温度反差的地方,海岸线在红外(IR)图象上清晰可见,白天,陆地可比海洋显得更暗(更暖),但在夜间,陆地可比海洋显得更亮(更冷)。当陆表和洋面的温度相同时,从红外(IR)图象上,将识别不出海岸线。陆地和海洋之间的温度反差在夏季和冬季最大,在春季和秋季最小。 ④在红外(IR)图象上卷云清晰可见,尤其是当它位于比它暖得多的地面之上时。可提供有关云纹理结构的信息。 ⑤红外(IR)资料可以定量应用,根据观测到的云温来估算相应的云顶高度。增强处理多采用红外云图。 4、什么是水汽图像?有何特征? (1) 红外波段5.7—7.3微米是水汽强吸收带,中心波长约为6.7微米。卫星在这一吸收带测得的辐射主要是大气中水汽发出的。将卫星在这一波段测得的辐射转换成图象就得到水汽图,通常在水汽图上色调愈白,表示水汽越多,色调越黑,水汽越少。 (2)水汽(WV)图象的基本特征: ①水汽(WV)图象是从波长为6~7μm附近的辐射得到的。这里不是大气窗区,而是以水汽为主要吸

应用气象作业及答案

应用气象作业 一、农业气象 1、概念: 基本气象因子:在农业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基本因子中,光、热、水、气(CO2)是农业气象基本因子。 光周期现象: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里,一天之中的昼夜长短,即光明与黑暗的长度是有规律地变化的,这种白天光照和夜间黑暗的交替与它们的持续时间对植物的开花有很大影响的现象。 光补偿点:光照强度如有减弱,当降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气体交换相等时,即光合强度与呼吸强度处于平衡时,此时的光强称为光补偿点。 三基点温度:在作物的生命过程中,有三个基点气温,即最低温度(下限温度,生物学零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上限温度)。 田间持水量:又叫土壤最小持水量,是指土壤中毛管水达到最大是的土壤含水量,包括全部束缚水和毛管水,是在不受地下水影响的自然条件下,土壤中所能较稳定保持的水分的最大数量。 2、气象条件从哪些方面来影响农业生产? 答: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1、气候影响地球表面植被和农作物的地理分布:2 、天气、气候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年际变化:3、天气、气候影响作物产品的质量:4、气候影响作物的遗传性:5、天气、气候影响一地区的种植制度和耕种方法。

3、农业上南北方向进行优良品种的引种时,应怎样考虑光照长度和温度对作物发育速度的影响? 答:农业上南北方向进行优良品种的引种时:1、要研究该品种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原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特别是日照长度);2、要分析引进品种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引到该地区后对当地气候的适应性,气候对生育期、作物性状、产量的影响;3、短日性植物的北方品种向南方引种时,由于光照变短,温度增高,会导致生育期缩短,出现早穗、小穗、粒少,短日性植物的南方品种向北方引种时,由于光照变长,温度减低,会导致生育期延长;4、长期作物的北方品种向南方引种时,由于光照变短,但温度增高,生育期是否延长要综合考虑,但一般延迟成熟,长日性作物的南方品种向北方引种是,光照变长,但温度降低,生育期是否延长,也要综合考虑,但以般提早成熟。 4、在自然界绿色植物为什么能不断的生长发育? 答:因为绿色植物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而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能利用太阳能将CO2和H2O制造成糖和淀粉,从而使植物不断获取生长发育的营养。 5、掌握积温在农业上、气候上、农业气候分析及农业气象预报上有哪些应用? 答:积温在农业上:用活动积温计算作物发育期所需要的热量用有效积温来考虑生物学零度。在进行农业气候分析时多采用活动积温,而在具体计算作物发育所需要的热量或预报时,则多用有效积温来计算。

应用气象学复习

应用气象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应用气象学:是利用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气象问题的一门实用性科学。目的在于合理、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为产业、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2、农业气象学: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应用农学和气象科学技术来不断揭示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农业气象问题,以谋求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战胜不利气象因素,促进农业发展的实用性科学。 3、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从农业气象学科考虑,作物及其生产过程是一个作用系统,即“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或可称之为“农业气象系统”。SPAM 视土壤、植物和大气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系统),过电子计算机,用数学方程去近似地描述其间各种错复杂的定量关系,主要包括土壤、植物和大气三者间能量转换和物质输送,以及最后完成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复杂过程。 4、标准有效温度(SET):标准环境是指室内均匀的环境条件,空气温度等于平均辐射温度(一般为黑体辐射源的温度,是辐射量的一种温度当量),相对湿度为50%,静风状态(因人体温度可产生的气流速度约0.125m/s)。在此标准环境中穿着标准热阻服装(0.6Clo)的人员,其活动量对应于新陈代谢率为58W/m2(相对于伏案工作),此时人体的皮肤温度、皮肤湿润度和热损失均与标准环境相同,该标准环境温度即为标准有效温度。 5、最小风频原则:在季节变化型里,冬季风和夏季风一般是风频相当风向相反的,所以在城市规划时,应选择最小风向频率,因为从该方向吹来的风次数最少,污染机会最小。故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按当地最小频率的风向,位于居住区的上风侧”。 6、污染系数:用来表示污染程度的大小的参数。污染系数为某一方向风向频率与该项的平均风速之比。 7、建筑间距系数:指遮挡阳光的建筑与被遮挡阳光的建筑的间距为遮挡阳光的建筑高度的倍数。 8、通风室外计算参数:将根据当地多年的气象观测资料,根据不同设计对象确定出设计计算用的数值,称为室外计算参数。根据我国采暖通风规范规定,以累年最热月14时平均温度及其对应的平均相对湿度作为夏季通风计算参数,为了简化,一般以7月代表最热月,但用14时的平均气温代表平均最高气温,尚有疑问。 9、泥石流:山区大量泥沙和石块,被水浸润后,在重力与水的作用下造成的突然爆发的、含有大量泥沙和石块的洪流。淤埋公路,堵塞江河,冲毁桥涵,冲刷路基等。主要是雨季暴雨浸渍冲泡,山体松动造成的。 10、吹雪雪阻:又称风雪流雪阻,与风沙流、泥石流类似,强劲的风雪流可造成积雪迁移,阻塞交通。 11、沙尘暴:尘暴多指8-9级以上强风,把大量沙尘卷入高空,沙暴推进时,其前锋往往形成一道高数百米乃至上千米的尘墙滚滚而来,过境之处天昏地暗,水平能见度极低,尘暴在高空可飘移数千米。 具有突发性,在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春夏季时有发生,对公路铁路交通危害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