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理论体系理法方药67页PPT

合集下载

6方药常识.ppt

6方药常识.ppt
腑经络机能失常的结果。
中药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祛邪去因,扶正固
本,协调脏腑经络机能。即药物具有偏性,从而纠
正阴阳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
态。
3
中药性能 中药的性能: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
括。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
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 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逆等作用。
5
五味的含义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 即酸(涩),苦,甘(淡),辛,咸五种药味。 五味的确定
① 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 ② 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因而采用 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
6
五味的作用:
➢ 酸 ── 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 (附 : 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
── 主要对某一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 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经则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 用。
9
毒性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毒性反应与副作用不同, 它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是反映药物安 全程度的一种性能。
中药“毒”的含义(两种观点) ① 药物用以治疗疾病的偏性即为毒性,故以“毒药”作为一
15
三、汤剂的正确煎煮法。 煎药器具:最好用陶瓷器皿中的砂锅、砂罐。
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 学反应,并且导热均匀,保暖性能好。其次 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煎药忌用铁、 铜、铝等金属器具。因金属元素容易与药液 中的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使疗效降 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16
➢ 苦 ── 苦能 泄、能 燥。 ➢ 甘 ── 甘能补、能缓、能和,
即有补益、缓急、和中的作用。 ➢ 辛 ── 辛能散、能行,即有发散、行气、行血

中医学PPT方剂课件

中医学PPT方剂课件

安宫牛黄丸
❖【组成】牛黄 郁金 黄连 朱砂 山栀 雄 黄 黄芩 水牛角粉 冰片 麝香 珍珠
❖【功用】清热解毒,开窍安神 ❖【主治】邪热内陷心包证
❖ 1、 了解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 2、掌握组方原则,君臣佐使的意义 ❖ 3、熟悉方剂组成变化:增减药味、增减药量、
剂型变化
❖ 4、熟悉汤剂,了解丸剂、散剂、膏剂和丹剂。 ❖ 5、掌握常用的代表方剂功用、主治 ❖ 6、掌握六味地黄丸方解
治疗湿痰主方
理中丸
【组成】人参 干姜 白术 炙甘草 【功用】温中散寒,健脾益气。 【主治】脾胃虚寒证。
理中丸
【方解】 君药:干姜,辛热,温中祛寒,扶阳抑阴。 臣药:人参,补中益气。 佐药:白术,健脾燥湿。 使药:炙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
理中丸
【加减应用】虚甚者重用人参,寒甚者可加附子。 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胃下垂、慢性结肠炎等,皆可辨证加 减应用。
【鉴别】与理中丸相鉴别 相同点:两方均用人参、白术、炙甘草补益中气。 不同点:四君子汤配茯苓,功用以益气健脾为主, 主治脾胃气虚证; 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温中祛寒为主,适 用于中焦虚寒证。
补中益气汤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脾胃气虚
气虚下陷 气虚发热
四物汤
【组成】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功用】养血调经。 【主治】血虚血滞证。
状,以及痈疮疖肿。
逍遥散
【组成】柴胡 当归 白芍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两胁作痛,胸闷嗳气,头痛目眩,口燥咽干,
或乳房胀痛。
逍遥散
【方解】 君药:柴胡,疏肝解郁,畅达肝气。 臣药:白芍,养血柔肝;当归,养血活血;共助君

【中医 经方 课件 PPT】经典经方理论体系纲要

【中医 经方 课件 PPT】经典经方理论体系纲要
伤寒论(370)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09 “经典经方”理论体系 特色与优势
1.阴阳二旦解表体系:给邪气出路
2.四饮:知津液的输布离合及路经
3.阳明四法:明了火证温病辨治规律
4.析表束层次,增里邪出表机会
通过扩大对“表证”的认识,把表里联系起来,治里兼表,治表顾里, 绝大多数处方都在引导里邪出表。
辨厥阴真类之别,
08 千古疑案尽解
伤寒论(338)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蚘 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 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 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金匮要略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 8、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有表证有表邪
1.表束概念
广义的表束就是所有的表症,四肢百骸为人之大表,故体表的病都
是表病,表症包括表证和外证,我们规范的称为表束。
2.表束的三个层面
n 有表证有表邪:如伤寒、中风、湿病等,治法发表为主,治里
为辅,用药升散为主,如麻黄汤、桂枝汤、麻杏薏甘汤;
n 有表证无表邪:如水逆、气逆、火逆、血虚而血气上逆,治法
5.原方原量不加减,药势极其清晰
经典经方最大的特色在于原方原量,不作加减,药势将与思路一样清 晰,有效的和起效不明显的,分析起来条缕分明。在传承上,具有更大的 优势。
6.太阴中风:串解伤寒金匮以疗杂病
谢谢大家!
治里为主,治表为辅用药酸苦咸淡寒凉降敛为主,如苓桂术甘汤、
葛根芩连汤、小建中汤;
n 外证:如太阴外证甘草干姜汤、阳明外证白虎汤,治法纯用治
外证
里,不可攻表,用药虚寒则温补之,实热则寒清之。

中医方剂学-方剂总论PPT优选课件

中医方剂学-方剂总论PPT优选课件
2.适应证:里寒证。
3.分类:根据里寒证的程度和寒邪的部位不 同,分为:a.温中祛寒——治里寒证;b.回 阳救逆——治阴盛阳衰、阳气将亡;c.温经 散寒——治寒在经脉之证。
2020/10/18
11
■清法
1.含义:是通过清热、泄火、解毒、凉血等方 法,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疗方 法。
2.适应证:里热证。清法的运用范围很广, 尤其常用于治疗温热疾病。
3.分类:a.清气分热——治热在气分;
b.清营凉血——治热入营血;
c.清热解毒——治热盛成毒;
d.清脏腑热——治热在脏腑;
e.清虚热——治阴虚发热证。
2020/10/18
12
■消法
1.含义: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 水、以及驱虫的方法,使气、血、痰、食、 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解的一 种治法。
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二是针对重要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2020/10/18
16
三 方剂的组成
(一)组方原则
佐药:有三种意义,
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直 接治疗次要的兼证,如麻黄汤的杏仁,银翘散中 的桔梗和芦根;
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 烈性,如十枣汤中的大枣,九味羌活汤中的生地、 黄芩;
2.适应证:里实证 3.分类:寒下;温下;润下;峻下逐水。
2020/10/18
9
和法
1.含义: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来达到疏解 邪气,调整机体,扶助正气的一种治疗方法。
2.适应证:邪在少阳半表半里;肝脾不和;胆 胃不和;寒热失调;表里同病等。
2020/10/18
10
■温法
1.含义:是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 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医药基本知识ppt课件

中医药基本知识ppt课件

金 大肠 肺
相生
相克
土 胃 脾
完整版课件
中医药基本知识
18
五行学说
中医药基本知识
肝资生心(木生火)--肝气疏泄利于心血的运行 心资生脾(火生土)--心的阳气推动血行以养脾 脾资生肺(土生金)--脾运化水谷精微以养肺 肺资生肾(金生水)--肺主肃降利于肾主水、纳气 肾资生肝(水生木)--肾藏精以滋养肝之阴血
肝 心 脾 肺 肾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 胆、女子胞
形态:中空,似六腑 功能:贮藏精气,似五脏
胆 胃 小肠 大肠 膀胱
三焦 15
中医药基本知识
阴阳学说
阐明生理活动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阐明病理变化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用于疾病诊断
望诊—色泽分阴阳: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
完整版课
中医药基本知识
经络的基本功能
联络组织器官,沟通表里上下 通行气血阴阳 感应与传导 调节机能活动
完整版课件
26
中医药基本知识
药性理论
清·徐灵胎: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 味……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 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
毒归升五四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
1
推荐书目
完整版课件
2
学习中医的目的
❖ 一则,养生,自我康健; ❖ 二则,悟道。何谓道?道应该是规律,包括天地的规律以及生命的规律。
进一步说,悟道,其实是学会做人之道,并且探究天地之道。很荣幸的 是,中医内涵的即是天地之道,所以,学习中医即是最好的悟道途径; ❖ 三则,利他。把自己所探索到的真理和规律传播出去。
经脏阴津血气精 络腑阳液

中医方剂学方解PPT课件

中医方剂学方解PPT课件

→喜吐涎沫,苔白滑,脉弦滑
→寒饮犯肺→肺失 宣降
→咳嗽痰多,清稀色白 →胸满不舒
第25页/共33页
苓甘五味姜辛汤

干姜 温化寒饮,温脾温肺
细辛 下可以气化肾气,上可以宣肺气,散水气 臣
茯苓 健脾渗湿

五味子 收敛肺气
使
甘草
补中,和干姜相配,《金匮要略》的甘草干姜汤,温补结 合;调和药性
第26页/共33页
• 代表方:二陈汤、温胆汤、茯苓丸。
第2页/共33页
二陈汤
•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 橘红各五两(15g) 白茯苓三两(9g) 甘草炙,一两半(4.5g) •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 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
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 煎服法:加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温服。
第8页/共33页
温胆汤
胆气不足
情志不遂 气郁生痰
胆胃不和
胆为邪扰 痰浊上逆
胆怯易惊,心烦不眠
头眩心悸,呕恶呃逆,虚喘,苔 白腻,脉弦滑
第9页/共33页
温胆汤
君 臣 佐 佐使
半夏 竹茹 陈皮 枳实 茯苓 生姜 大枣 甘草
燥湿化痰 偏寒,清热化痰,利胆和胃 理气化湿 行气,降气,导滞,清热 健脾治疗生痰之源,渗湿化痰 调和脾胃,配半夏相须相制 和甘草联用,调和脾胃 调和药性
心胸闷痛者加柴胡桔梗郁金赤芍等以活血行气止咳痰黄稠难以咳出者减少半夏的用量加胆南星杏仁贝母等以清润化痰
祛痰剂
• 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涎作用,治疗各种痰病的方 剂,统称祛痰剂。
• 属八法中“消法”。 • 分类: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和化痰熄风。 • 应用安神剂注意事项:辨别痰病的性质,分清寒热燥湿的不同;

中药方剂学-ppt课件精选全文

中药方剂学-ppt课件精选全文
❖ 根据证的不同,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 扶正解表。
❖ 禁忌症: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性水肿,吐泻失 水,热病后期津液亏损
❖ 解表剂不宜久煎,服药发汗后注意避风寒。
第一节 辛温解表剂
❖ 麻黄汤 ❖ 麻黄9克 桂枝6克 杏仁6克 甘草3克 ❖ 用法:先煎麻黄去沫,再与余药同煎,温服 ❖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发热恶寒,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 (三)下法:通过泻下通便以祛除里实 病邪的方法,适用于实邪积滞胃肠,大 便不通,燥屎内结,以及痰饮、瘀血、 积水等邪正俱实之证。
❖ 方解:
❖ 君药:香薷—辛温芳香,既能散肌表寒 邪,又能宣肺利水
❖ 臣药:厚朴—苦温,除湿散满而解胸闷 ❖ 佐药:扁豆—祛暑和脾化湿,升清降浊,
治吐泻
可使表邪解而寒湿除,气机畅则腹痛消, 升降调则吐泻止
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
❖ 适用于外感风热,邪在卫分 ❖ 桑菊饮
❖ 冬桑叶9克 菊花6克 杏仁6克 ❖ 桔梗6克 甘草3克 薄荷3克(后下) ❖ 连翘6克 芦根12克
❖ (六)重剂:用重镇之品,治疗心神浮 越、惊悸不宁证
❖ (七)滑剂:用滑利之品,治疗膀胱、 尿道结石
❖ (八)涩剂:用收涩之品,治疗自汗、 盗汗、遗精、遗尿、泻泄、崩漏带下等 久病滑脱之证
❖ (九)燥剂:用燥湿之品,治疗水肿腹 胀、小便不利等水湿内停之证

中医学理论体系理法方药

中医学理论体系理法方药

3.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中最一般的 共同规律的科学。任何一门自然学科的发展 都离不开哲学的作用。中医学发祥于中国古 代,受当时的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 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了当时的 哲学成就,用当时盛行的哲学思想如精气、 阴阳、五行等,阐述关于生命、健康、疾病 等一系列医学问题,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医学 理论体系。
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 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 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 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 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 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
自 然 环 境

五脏一体观 形神一体观
中医学理论纳入现代科学研究序列。
强化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研究。
注重中医学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发展。 创建科学的假说和构建新的理论。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的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
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
强调在整体层次上对病变部分进行调节。 —治内愈外。如泻心火治疗口舌生疮。 —下病上取。如灸百会治疗小儿腹泻。 —上病下取。如药敷涌泉治疗眩晕。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 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大自然存在的阳光、空 气、水、温度、磁场、引力、生物圈等,构 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最佳环境。同时, 自然环境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 的生命活动。这种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 认识,即是“天人一体”的整体观。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 变化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中医学研 究的对象是人,主要探讨人体的生、长、 壮、老、已的生命规律,人体的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 等,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