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四川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

四川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我省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规范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根据国务院1993年第116号令《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四川省人大1993年《四川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规定,依据建设部制定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建规[2006]183号),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省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县、自治县组织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适用本办法。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可以与县城总体规划一同编制,也可以单独编制。
第三条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是政府调控县域村镇空间资源、指导村镇规划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基本目标,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为基本原则,合理确定村镇体系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五条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当充分考虑人民群众需要,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切实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
第六条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当采用政府组织、专家指导、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法。
第七条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当遵循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规定,以经批准的省、市(州)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并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土、交通、环保等相关规划相协调。
第八条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与当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相协调,规划期限近期为3至5年,远期为20年。
第九条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应当由具有乙级以上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的单位承担。
第十条本办法所称的镇,包括县城人民政府驻地镇、建制镇、乡集镇、独立工矿区(点)。
本办法所称的村,指城市规划(建成)区外,按行政建制设立的村、各种规模的农村居民聚居点。
第二章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的组织第十一条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具体工作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承担。
南宁市武鸣县城镇体系规划

南宁市武鸣县城镇体系规划一、武鸣县城镇体系概况:1、区域:武鸣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是首府南宁市的辖县,史有“首善之县”美誉。
介于北纬22°59′58″~23°33′16″,东经107°49′26″~108°37′22″之间。
东与上林县、宾阳县交界,西邻平果县、隆安县,南靠南宁市兴宁区,北连马山县,东西最大横距111千米,南北最大纵距97千米。
2、城镇群体:武鸣县辖13个镇:城厢镇、两江镇、马头镇、陆斡镇、罗波镇、太平镇、双桥镇、甘圩镇、宁武镇、锣圩镇、仙湖镇、府城镇、灵马镇。
3、城镇概况:城厢镇:城厢镇地处武鸣县城,距首府南宁37公里,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和信息中心,总面积43.4平方公里,人口4.5万人。
主要产业:安力泰美诗药业公司、中外合资港鸣陶瓷厂、皇后淀粉化工厂、皇氏乳业有限公司;旅游业。
两江镇:两江镇位于武鸣县东北部,210国道由南至北穿境而过,镇政府驻两江圩,距县城43千米;全镇面积199平方千米。
42050人。
主要产业:“璇力威”牌辣椒产品、冶炼厂、食品厂、茶厂、矿泉水厂、科利尔助剂厂等企业、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黄豆、木薯、红薯、林果等。
马头镇:马头镇位于武鸣县东部,镇人民政府驻地马头圩,距县城37公里,有5833户共24738人。
主要产业:乡镇企业主要有淀粉厂、编织袋厂。
陆斡镇:位于县境东北部,全镇总面积246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地陆斡圩,距县城22公里,总人口60387人。
主要产业:5个县管工程水库、8个镇管工程水库;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玉米、木薯、西瓜、龙眼、香蕉等为主。
企业主要产品有淀粉、麻绳、酒精、红砖。
罗波镇:罗波镇位于武鸣县东部,距县城24公里,全镇总面积161平方公里,37709人。
主要产业: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玉米、甘蔗、木薯、水果、经济林等为主。
乡镇企业主要有淀粉厂、酒精厂、砖厂、水厂、纸厂等,主要产品有普通淀粉、变性淀粉、机砖、机制包装纸等。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县城总体规划(修改)(2010-2020)【模板】

临武县城总体规划(修改)(2010-2020)·文本目录第一篇总则 (1)第二篇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2)第一章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与战略 (2)第二章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 (3)第三章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4)第四章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4)第一节村镇空间结构 (4)第二节村镇等级与规模结构 (4)第三节村镇职能结构 (5)第四节重点村镇发展指引 (5)第五节村庄建设与发展 (5)第六节土地利用与村镇建设用地规模 (5)第五章县域基础设施规划 (6)第一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6)第二节给水工程设施规划 (6)第三节排水工程设施规划 (7)第四节供电工程设施规划 (7)第五节邮电通讯工程设施规划 (8)第六章县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8)第一节教育科技事业发展规划 (8)第二节文化体育发展规划 (8)第三节医疗卫生发展规划 (9)第四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9)第五节保险、社会福利及民政事业发展规划 (9)第六节市场服务体系规划 (9)第七节公安派出所和警务室规划 (9)第八节社会服务设施配制规划 (10)第七章县域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11)第一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11)第二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开发利用 (13)第三节旅游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 (13)第四节水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规划 (14)第五节耕地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规划 (15)第八章县域综合防灾规划 (15)第九章县域空间管制规划 (16)第十章近期发展规划 (17)第十一章规划实施政策与措施 (17)第三篇县城区规划 (18)第十二章城市发展战略与建设目标 (18)第一节城市发展战略 (18)第二节城市建设目标 (18)第十三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 18第十四章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19)第一节城市总体布局 (19)第二节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20)第三节城市居住用地规划 (21)第四节城市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22)第五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 (22)第六节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 (23)第十五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23)第一节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23)第二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23)第十六章绿地系统规划 (24)第十七章景观系统规划 (25)第十八章环境保护规划 (26)第十九章市政设施规划 (26)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26)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27)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 (27)第四节通信工程规划 (27)第五节燃气工程规划 (27)第六节环境卫生规划 (28)第七节殡葬设施规划 (28)第二十章综合防灾规划 (28)第一节防洪工程规划 (28)第二节防震工程规划 (28)第三节消防安全规划 (28)第四节人防工程规划 (29)第二十一章空间管制与“四线”控制规划 (29)第二十二章城市空间发展时序 (30)第一节近期建设规划 (30)第二节城市远景规划构想 (31)第二十三章规划管理措施与实施建议 (31)第二十四章附则 (32)附表1:XX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目标指标体系汇总表 (33)附表2:各乡镇城镇人口规模表 (33)附表3:县域村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一览表 (33)附表4:县域行政区划调整一览表 (34)附表5:县域村镇体系职能类型结构一览表 (34)附表6:XX县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34)附表7:县城区规划用地汇总表 (34)附表8:县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 (35)附表9:县城区主干道一览表 (35)第一篇总则第一条为适应XX县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促进县域村镇发展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科学指导县域村镇体系发展和县城区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XX市人民政府同意,对上版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改,编制《XX县城总体规划(修改)(2010-2020)》(以下称“本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

规划期限一般为二十年
城镇体系空间组织结构
• 是指城镇体系内各个城镇在空间上 的分布、联系及其组合形态。包括 单中心体系类型和多中心城镇体系 类型。
案例
• 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区别??
城镇体系规划分级
一般分为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省域(或自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市域(包括直辖市、市和有中心城市依托的地区 自治州、盟域)城镇体系规划 县域(包括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域)城镇体 系规划4个基本层次。 • 城镇体系规划区域范围一般按行政区划定。 • • • • •
城镇体系规划 Urban System Planning
WHAT • 一定同人口规 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 划。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旨在对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合理进行城市的布 局,合理配置区域基础设施,改善区域环境, 确定不同层级城市的地位、性质和作用,协调 城市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区域的合理发展。
定远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

定远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依照“工业兴县,工业立县,工业先行”的要求,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协调水库、水系和泉坞山等自然基质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打造沿淮城市群次中心城市,定远县域的经济、文化、行政中心。
一、域城镇体系规划1、县域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近期2015年,县域总人口为96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5%;中期2020年,县域总人口为10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3%。
远期2030年,县域总人口为10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0%。
2、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以“工业强县”为核心,以“开放富县”、“城镇兴县”、“效益农业”、“科教兴县”、“生态立县”、“文明建县”为支撑的战略体系。
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按照扬长避短、合理分工、适度倾斜、侧重发展、整体协调的方针,引导区域内一二三产业合理分工,促进要素有序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形成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层次分明、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产业分布格局。
3、县域城镇空间布局县域城镇体系形成“一带、二核、三星、三轴、多点,开放式网络结构”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带”:指定城—永康—炉桥盐化产业集聚带,以炉桥盐化工基地为龙头,定远县城作为盐化产业服务基地为保障,永康作为承接产业链延伸的依托,沿S311省道两侧布置的长江盐化、东兴盐化和东升盐化为基础,构成完整的定城—永康—炉桥盐化产业集聚带,形成定远工业化的新经济区和安徽省盐化项目的产业集群。
“二核”:指定城镇和炉桥—永康片区,通过功能强化和政策扶持,形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核,起到核心带动作用。
“三星”:指张桥、藕塘、池河三个中心镇,也是重点培育的小城镇,集中产业发展空间,为周边地区提供服务。
“三轴”:一是以滁州到炉桥的s311省道和即将修建的宁淮高速公路为依托的东西向发展主轴,二是以合蚌路为依托的南北向发展轴,三是构筑起永康-吴圩-张桥-藕塘-池河的县域南部环状发展轴。
城市地理学第九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二、城镇体系研究的兴起、发展
城镇体系的研究兴起于工业革命后期。 城镇体系原始的或早期的思想是由英国霍 华德在他1898年出版的《明日的花园城市》 一书中所提出的。 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 (W.Christaller)提出著名的中心地理论, 第一次把区域内的城市系统化。提出了城 镇体系的组织结构模式,被后人公认为城 镇体系研究的基础理论。
等级性或层次性:系统由逐级子系统组成。
如全国性的城镇体系由大区级、省区级体系组 成,再下面还有地区级或地方级的体系。 这就要求制订某一级城镇体系规划时要考虑到 上下级体系之间的衔接。如研究山西城镇体系 发展战略,首先要研究山西在全国地域分式中 的地位,山西城镇体系在全国、在环渤海经济 带、经济区中的地位作用,明确山西的发展, 同时还要理清与晋北、晋中、晋南、晋东南经 济区之间的关系
内容
一、什么是城镇体系? 二、 为什么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 三、 城镇体系规划做哪些事情? 四、 怎样编制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 城镇体系规划的提出
一、城镇体系的概念、特征
(一)概念及内涵 城镇体系(Urban System)也称为城 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的是在一 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以中心 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职能分工, 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 的城镇所组成的有 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
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用于指导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的编制。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由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 部门报国务院审批。
贵州省天柱县城镇2011-2030总体规划

中期到2020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44.0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下,城 镇人口达24.0万,城镇化率达到54.5%,年均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
远期到2030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49.0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 镇人口达36.0万,城镇化率达到72.0%,年均提高1.8个百分点以上;
贵州省天柱县城镇2011-2030总体规划
一、总则 1、规划目的 为适应天柱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天柱 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编制本规划。 2、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共20年 。 其 中:近 期:2011-2015年,5年; 中 期:2016-2020年,5年; 远 期:2021-2030年,10年。 3、规划层次及范围 A、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县域内城镇的规模、等级、职能分工、重大基础设施的配 置、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和利用等。范围与天柱县行政辖区范围一致,面积2201平方公里。 B、中心城区规划: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确定合理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 和路网骨架等。规划范围东至兰田镇的备寨,西及庞寨,南抵小冲至南坡哨一带,北达兰田 的十甲寨,南北长约13.8公里,东西宽约12.5公里,面积约64.0平方公里。 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1、人口与城镇化发展目标 近期到2015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42.0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下,城 镇人口达18.0万,城镇化率达到42.8%,年均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
2、城镇空间布局框架 规划在天柱县形成“一心两带多极”的城镇体系空间格局。中心城区是县域城镇空间布局 的核心,并形成沿松桃—从江高速及202省道和沿清水江的东西两条南北向的县域城镇空间 重点发展带;县域的城镇间形成以县城为核心增长极、中心镇为次增长极,并通过一般镇带 动全县城乡统筹发展的空间格局。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994年8月15日建设部令第36号发布)第一条为推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
第三条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是:综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制订区域城镇发展战略;预测区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拟定各相关城镇的发展方面与规模;协调城镇发展与产业配置的时空关系;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引导和控制区域城镇的合理发展与布局;指导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第四条城镇体系规划一般分为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或自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包括直辖市、市和有中心城市依托的地区、自治州、盟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包括县、自治县、旗域)城镇体系规划四个基本层次。
城镇体系规划区域范围一般按行政区划划定。
根据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需要,可以编制跨行政地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第五条城镇体系规划应同相应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及上一层次的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
第六条城镇体系规划的期限一般为二十年。
第七条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由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省或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或地区行署、自治州、盟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由县或自治县、旗、自治旗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由有关地区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第八条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应具备区域城镇的历史、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资料以及必要的勘察测量资料。
资料由承担编制任务的单位负责收集,有关城市和部门协助提供。
第九条承担编制城镇体系规划任务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划设计单位资格的规定。
第十条城镇体系规划上报审批前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征求有关单位的意见。
第十一条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由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审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黄平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部分××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文本●说明书黄平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第一章概况一、区域位置××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
东界施秉县,南接台江县、凯里市,西连瓮安县、福泉市,北邻余庆县。
地跨东经107°37′46″-108°11′04″,北纬26°43′39″-27°14′29″之间。
全县东西长约57公里,南北宽约47公里,国土总面积1667.8平方公里。
县城驻地距黔东南州州府凯里市有55公里,距省会贵阳市196公里。
二、自然环境1、地形地貌××地处黔中丘原向黔东低山丘陵过渡地带,地形由西、西北向东、东南部逐渐降低。
山脉走向与构造线一致,多呈北东、北东东走向。
中部、北部山地隆起,为黔北高原武陵山脉延伸。
南部隆起山地为苗岭山脉余系,属黔东南凹陷。
境内最高峰为西北角纸房轿顶山,海拔1367米;最低点东南角清水江河谷,海拔519米,高差848米。
县城新州镇海拔800米。
2、河流水系××县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有大小河流100多条,主要河流有重安江、氵舞阳河、平溪河、西堰河和苗里河。
水利资源比较丰富,地表水年平均径流量8.89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均径流量2.57亿立方米。
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7.52万KW。
全县建有众多的沟塘和引水工程,是全县工农业生产的有力保障。
3、气候××县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一年平均气温14.7℃,其中年最高气温达到35.9℃,年最低气温为-5.8℃。
月平均气温7月份最高,元月份最低。
无霜期天数为267-288天。
年降雨量1233.2mm。
常年主导风向为北东东向,风向频率36%。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伏旱、凝冻、冰雹等,出现频率较高。
4、土壤与植被××县的河谷冲积坝子较多,300亩以上的坝子有旧州、红梅、石牛、浪洞、平溪、重安等25处。
旧州万亩大坝是××县和黔东南州的主要产粮区之一,是××县土地开发较早区域。
××处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林木主要有松、杉、桑、油桐、油茶、茶叶等。
云雾山回龙寺茶传为明清两朝贡品。
东坡农场红茶远销国外。
上塘水源涵养林、氵舞阳河风景名胜区的重安江峡景区、飞云崖景区、野洞河景区等植被保护良好,连同广布县境的各个中小林场,构成了××的自然植被景观,××县森林覆盖率为32.4%。
××天然药源丰富,有名贵药材天麻、银耳及金银花等1000余种中草药材。
5、矿产××县的矿产有汞、铁、煤、石膏、重晶石、磷、水泥原料矿、粘土、铝钒土、铅锌、锰等10余种,尤以水泥原料矿、重晶石较丰富,是发展建材工业的优势矿产。
黄平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三、历史沿革××县名,源于旧州,以地平、“厥土为黄”而得名。
今××县境古属牂牁国,秦属黔中郡。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且兰,改建牂牁郡,××旧州为郡治所在地。
唐中叶于××置新兴县,于旧州置韶明县。
宋大观2年(公元1108年)于旧州置乐源县;南宋理宗保佑六年(公元1258年)于旧州筑城,赐名镇远州。
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置××府。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置××安抚司,属播州宣慰司,十一年正月(公元1378年)置××守御千户所;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卫,直属贵州都司;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置兴隆卫,隶贵州都司;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废××安抚司置××州,并与××千户所属平越军民府。
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千户所入××州;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兴隆卫迁××州治于兴隆卫城,称卫城为新州,原××州改设巡检司,仍属平越军民府;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划××州属镇远府。
民国2年(公元1913年),××州属黔东道,隶属镇远行政专署。
民国3年(公元1914年),××州改称××县,旧州巡检司改为旧州分县,属××县辖。
1935年××县隶属第七行政督察区;1936年撤旧州分县;1938年××县隶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10日××县解放,××县人民政府建立,驻地四屏镇。
1950年隶属镇远专区。
1992年撤并建,全县有5个建制镇和9个乡,延续至今。
四、经济社会 1、行政区划在1992年撤并建以前,××县辖新州、重安、旧州、平溪和谷陇5个区辖5个镇、22个乡、11居委会、42个居民小组和250个村委会辖2133个村民小组。
1992年通过撤并建后,城镇在全县范围内得以较广泛的发展,到2000年,全县辖5个建制镇和9个乡、11个街道居委会、252个村委会、2124个村民组。
黄平县行政区划表黄平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2、经济发展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39659万元(当年价,下同),比上年增长12.12%,人均1199.24元。
其中第一产业产值22567万元,占全部的56.9%;第二产业产值6330万元,占15.96%;第三产业产值为10762万元,占27.14%,三次产业分别比上年增长4.11%、83.69%和5.0%。
全县全年工农业总产值为4956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814万元,农业总产值41747万元。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192万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768万元。
粮食总产量实现10.56万吨。
3、人口与城镇化水平2000年底,××县总人口达到33.07万人,年综合增长率为24.59‰,其中自然增长率达到9.04‰。
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达到20.39万人,占总人口的61.66%。
全县非农业人口为2.21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为6.68%。
全县城镇人口为8.49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25.67%。
4、对外交通⑴公路××县在公路建设方面,2000年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
省道S304、S204由北向南贯通了全县中部城镇的交通,并成为××南达凯里、北入余庆、东北连接施秉的经济轴线。
县境内处于省道上的城镇有重安镇、县城(新州镇)、旧州镇和一碗水集镇。
省道全长95公里。
全县县乡公路已基本上联通所有乡镇,交通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⑵铁路湘黔铁路于1973年建成通车,穿过县境东南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翁坪、苗陇和谷陇镇三个乡镇,全长30公里,设有车站3个(岩鹰站、宝老山站和谷陇站),其中客货车站2个,谷陇车站距县城38公里(谷陇车站建在苗陇境内)。
建设中的株(州)六(盘水)铁路复线与湘黔线基本平行,也经过这3个乡镇,株六复线的建设和即将通车,将成为刺激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引导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影响因素。
⑶河道航运××县河道航运的凭依是县境南面的重安江和东南界河清水江。
在水运昌盛的时期,是××县人流进出境和货流外运的重要通道,随着公路、铁路运输的发展,河道航运已逐渐衰落,因此沿江城镇的发展限制性条件也日益突出。
⑷航空××机场位于旧州,是1939年国民党时期建成的军用机场,占地黄平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面积1.8平方公里。
现存主、副跑道各一条,主跑道长1.5公里,能降落运五型飞机。
机场缺乏地勤及导航等设施。
××机场现在主要是林播、灭虫等飞行任务的小型飞机偶尔使用,是黔东南及瓮安、福泉、余庆等邻县执行飞播造林任务的基地。
××机场拟建成旅游支线机场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地方上积极为争取国家早日立项和进行改扩建作努力。
5、其它社会事业⑴文化教育××县的教育事业建设在全省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每年都保持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是逐步增长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地得到加强和改善,2000年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96%,不同程度农村科技教育得以推广。
文化设施建设也取得较好成绩。
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建了99座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构成了传播文化的广域的媒介,全县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82%。
⑵医疗卫生保健全县一直抓紧抓好医药市场的整顿和管理,积极改善农村医疗卫生基础条件和抓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为早日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而努力。
⑶社会保障通过不断地完善保障制度,多方地筹集资金,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能按时发放,同时积极组织不同形式的再就业培训,尽量尽能力地帮助职工解决就业问题和实际困难,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通过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将加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早日成功。
五、旅游资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氵舞阳河景区,是贵州东线旅游的主要资源景观。
景区集自然山水风光和民族风情为一体。
在长达95公里的氵舞阳河河段上,峡谷幽深、奇峰峻岭、曲水依山、回峰抱水,上下200多道湾(滩),构成一条五彩缤纷的天然画廊。
景区内苗族、亻革家的衣食住行、生活习俗神秘而令人向往。
××县地处氵舞阳河上游,又是进入氵舞阳河景区的大门,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仅氵舞阳河风景区的十大景区,××就占了四个。
重安江景区,有盛称“小三峡”的十里古峡;有世界上罕见的间歇泉瀑布;有著名的深谷幽溪和美丽神奇的野洞河风光;特别是原始古朴的苗族、亻革家风情吸引众多的中外游客和民族研究者。
飞云崖景区有贵州第一古刹飞云崖,颇具明清两代建筑风格的亭、台、楼、阁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有被省内旅游专家叹为贵州旅游资源“特级金矿”的飞云大峡谷,以雄崖、绝壁、孤峰、奇石、古木怪树、藤萝缠绕、罕见人至、猴群出没而著称。
旧州古镇景区有金盆、银碗、圣水、玉带旅游资源之美称,景区内有古镇风貌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有红军长征时毛泽东、朱德、肖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的历史足迹,有蓄水6300万立方米的氵舞阳湖和万亩良田大坝。
尤其是氵舞阳湖峡谷,奇秀美丽,雄伟挺拔,犹入仙境,令人流连忘返;如你在水温47℃、黄平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PH值为7.3的浪洞河温泉之中沐浴,会使你精神倍爽,疲劳顿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