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国民收入决定简单凯恩斯模型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第3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收入-支出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3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收入-支出模型

28
四、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总消费函数
[Aggregate Consumption Function] ——社会总消费支出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 社会总消费函数并不是家庭消费函数的简 单相加。还要考虑一系列限制条件. ——国民收入的分配状况。 ——政府的税收政策。 ——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重。

2.储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所占 比例。 ——表示储蓄曲线任一点的斜率
MPS=
⊿s
⊿y
ds 或= dy
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储蓄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例。
c APC= y
教材53页表3-1

MPC与APC的变动规律: (1) MPC 、 APC递减 (2) 0<MPC<1 (3)MPC<APC APC可能大于1
一般的消费曲线[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c
c=c(y)
MPC?APC?
。 45
0
y
16
3.线性消费函数
当边际消费倾向为常数时,消费函数就成为线性 消费函数 线性消费函数的一般表达式: C= + yd = + y [>0, >0 ,为常数。] —自发消费(常数) [Autonomous Consumption]
使凯恩斯消费函数再次面临挑战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库兹 涅茨教授。库兹涅茨教授在20世纪40年代对美国1869—1938年 的消费与收入比率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在此期 间收入增长了7倍,但平均消费倾向却相当稳定,始终保持在 0.81~0.89之间,并未随收入的变化而递减。其后的一些研究也 证明了库兹涅茨教授的结论:长期中平均消费倾向不随收入变 动而变动,基本为一常数。 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使人们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对家庭数 据的短期时间序列研究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相吻合,而对家庭 数据的长期时间序列考察却否定了凯恩斯的观点?换言之,就 是为什么在短期家庭的平均消费倾向是递减的,而在长期平均 消费倾向却是稳定不变的?这就是所谓的“消费之谜”。 经济学家们的实证研究表明,存在两种不同的消费函数。 家庭短期时间序列数据与凯恩斯消费函数的吻合,说明存在一 种“短期消费函数”,这一消费函数所反映的消费与收入之间 的关系与凯恩斯的结论一致,即平均消费倾向递减;此外,对 长期时间序列数据的研究表明还存在另一种“长期消费函数”, 在这一消费函数中,平均消费倾向保持不变,凯恩斯所预言的 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不复存在。

第3章NI-AE模型

第3章NI-AE模型

13
2.储蓄曲线
S
S
O
Yd
14
3、储蓄倾向
(1)边际储蓄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ing):指每增加一
单位可支配收入所增加的储蓄量,公式为
MPS=⊿S/⊿Yd=dS/dYd 对于线性储蓄函数来说,MPS=1-b
(2)平均储蓄倾向(APS):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
17
投资是利息率的减函数 2.投资是国民收入的函数

I=I+MPI× NI
MPI——边际投资倾向,表示每增加一单位国民收入所带来 的投资增量
MPI=⊿I/⊿NI
18
五、净出口函数
净出口NX=EX-IM EX:出口,假定为一常数,用EX表示。 IM:进口,进口的大小与国民收入直接相关,本国的国 民收入越高,进口就会增加。 IM=IM+MPM×NI IM:自主进口量,不随国民收入变化而变化,为常数 MPM:边际进口倾向 净出口函数可表示为: NX= EX –IM-MPM×NI
第三轮
第四轮
...
总计
10 ×(1+0.8+0.82+ •••+0.8n+•••)
... 50
34
房地产业的投资乘数
建房
购买钢材 买水泥
新住户装潢 玻璃
装潢队
厨具 灯具
涂料 地板
新住户买家电
钢厂
铁矿石
水泥厂
钢铁厂职工 收入提高
空调
钢材设备
职工
消费品
据估计,房 地产业投资乘 数 一 般 在 2.53.5之间。
24
以上两种方法计算均衡国民收入的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

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

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
• 对外贸易乘数: 表示出口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
倍数。
kx
1 1 b
m*
• 假设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i=50 • 政府购买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
20
C CL
C2 CS2
C1 Ct1 CS1
O
4/15/2020
Yt1
Y1
Y2
Y
21
二、生命周期假说
—— 美国 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
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生活消 费支出,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 费的最佳配置。
✓如果中年人比例增大,消费倾向会下降。 ✓留遗产给后代,会使得储蓄增加。 ✓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储蓄会减少。
9
四、线性消费函数
c = a + by (a>0,1 > b > 0)
a-常数,自发性消费:基 本最低消费支出。不随收 入变化而变动。
b-常数,斜率,边际消费倾 向。
by-诱致性消费:消费中 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
4/15/2020
c
a 45º
c=y
c= a + by y
10
消费倾向:消费与
➢ 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
间的依存关系。(广义上的概念)
➢ 凯恩斯储蓄函数:收入增加,储蓄增加,
储蓄随收入增加的比例递增。
4/15/2020
14
储蓄函数表示:
S S (Y )
S a (1 b)Y
4/15/2020
储蓄是收入减消费 后的余额, 即s = y - c
s
s = s (y )
i=600时,y=(1000+600)/(1-0.8) =8000 i=700时,y =(1000+700)/(1-0.8)=8500

经典:第3章国民收入决定简单凯恩斯模型

经典:第3章国民收入决定简单凯恩斯模型
11
二、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
1、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总供给决定总需求。 在完全竞争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总需求不
足不会出现,宏观经济能够自动走向充分就业的均衡,产量 和国民收入总是稳定于充分就业的水平。 2、国家不干预
古典经济理论关于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主张是:由于市场机 制的自发调节能够使宏观经济均衡于充分就业水平,政府对 于宏观经济应采取自由竟争、自由放任的不干预政策,只要 充当“守夜人”的角色,维护好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 保护好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与安全就可以了。 3、货币中性论
在简单凯恩斯模型有以下假设条件: 1、存在限制资源,因而国民收入随总需求扩大而增加 2、企业的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3、企业投资是由人为因素决定的自主投资,不受利率和 产量变动的影响
4
第一节 概述
一、宏观经济均衡
均衡是指系统的一种动态平衡。在这种情形下,状态不 随时间变化。
在西方经济学中,均衡被广泛运用。在经济学中,均衡 一般是指经济体系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平衡,因而变 动的净趋向为零的状态。均衡的最一般意义指经济事物中 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相对静止的 状态。
Y0
0
N0
N
16
五、劳动市场和充分就业
2、劳动市场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劳动市场的劳动供给和劳动需
求都决定于实际工资水平,是实际工资水平的函数,其中, 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和实际工资同方向变动; 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随实际工资的提高而减少。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劳动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可分别表示 为:
2
第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简单凯恩斯模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 第三节 凯恩斯消费理论 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第五节 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第六节 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案 例 如何刺激中国的居民消费

三章节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三章节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两部门经济旳国民收入决定 (一)两部门经济旳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厂商
消费支出


金融市场


家庭
收入
(图-6)
代表货币流向
(二)两部门经济旳均衡条件
总需求(AD)=总支出=C+I
总供给(AS)=总产出=总收入=C+S
AD =AS
C+I=C+S
I=S,注入=漏出,均衡
I<S,注入<漏出,收缩
I>S,注入>漏出,扩张
金额。
MPC=dC/dy
平均消费倾向: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
入中旳比率。 APC=C/y
当消费和收入呈线性关系时, C=a+b·y
式中a为自发消费,是个人为了生存而必须旳
消费,它在这里是一种常数,不随收入旳变化
而变化。b为边际消费倾向(0<b<1),b·y表
示由收入引致旳消费。
(二) (家庭)储蓄函数
2,一次性临时性收入变化引起旳消费出 变动很小,其边际消费倾向很小,甚至接近 于零,但来自持久性收入变动旳其边际消费 倾向很大,甚至接近于1。
3,当政府想用税收政策影响消费时,如 果减税或增税只是临时性旳,则消费并不会 受到很大影响,只有持久性税收变动,政策 才会有明显旳效果。
第二节 投资函数 (教材P95)
消费支出
厂商


资 金融市场 蓄
收入
政府
家庭
(图-12)
国外部门
代表货币流向
(二)四部门经济旳均衡条件 总需求(AD)=总支出=C'+I'+G'+X 总供给(AS)=总产出=总收入=C'+S+T+M AD =AS C'+I'+G'+X =C'+S+T+M I'+G'+X=S+T+M,注入=漏出,均衡 I'+G'+X<S+T+M,注入<漏出,收缩 I'+G'+X>S+T+M,注入>漏出,扩张 ( C'=对本国产出旳消费需求,I'=对本国

财务管理第3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财务管理第3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19
收入
消费
储蓄
MMPPCS APCAPS
1 9000
9110
-110
1.0-01.01
2
10000 10000
0
00.1.189 1.000
3
11000 10850
150
00.1.585 0.909.01
4 12000 11600
400
00.2.575 0.907.03
5
13000 12240
760
00.3.64 0.904.06
6 14000 12830
1170
00.4.159 0.902.08
7
15000 13360
1640
00.4.753 0.809.11
20
第三节 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二、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三、乘数原理
西方经济学·宏观· 第13章
两部门经济均衡收入的决定:消费函数—代数方法
均衡条件:AE=y
c+i=c+s
即i=s 计划投资=计划储蓄
是宏观经济战略要考虑的一个前提条件。(事前的)
在上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中,是从事后的实际情况看, I = S,是必然的结果,是会计结果。
4
第一节 均衡产出
均衡国民收入图
AE=c +i
AE:支出;y:收入
45°线
支出决定收入
AE=c+ i
D B IU > 0
10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c
•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11
c=c(y)
0 < MPC < 1
α
45

第三章简单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三章简单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不缩小,也不扩大,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 态▪2。、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
总需求=国民收入(总供给)
意愿支出=国民收入(总供给)
•三、国民收入均衡公式
•1、社会总的实际支出(事后实际发生的):
个人的实际消费、企业的实际投资、政府的实际购 买与国际部门的实际净出口
•2、社会总的意愿支出(事前计划的):
个人的意愿消费、企业的意愿投资、政府的意愿购 买和国际部门的意愿净出口
(2) 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产出-需求=800-750 =50 (3)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y’=(100+100)/ (1-0.8)=1000,比原来的收入750增加250 (△y=y’-y=1000-750=250)
•(三)节约悖论
❖节约是指减少消费或增加储蓄。
▪节约悖论:节约对个人来 S,i
y>E,IU>0,非意愿存
A
货投资增加,企业削减 生产;
IU<0
IU>0
AE
y<E,IU<0,企业存货
降低到意愿存货水平
450
以下,企业扩大生产。0
y2 y0 y1
y
•二、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一)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 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 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
❖E=c+i ❖y=c+s
c+i=c+s
i=s
在上章国民收入核算中,从事后的实际情况
看,I = S,是必然的结果。是会计结果。
这里的i=s,国民收入要达到均衡,事前必须 满足的条件。
❖几何图形表示的两部门国民收入均衡
E
C+i IU=非意愿存货=
直线上任一点E=y
unintended inventory

宏观经济学第3章 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宏观经济学第3章 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C
c=y c
公式中C表示消费是因变
量,y表示收入是自变量。 一般其它条件不变,C和y 之间按同方向变动。消费 函数也可用消费曲线的图 形表示(如左图)。
0
Y
➢消费函数也可用平均消费倾向(APC)与边际消 费倾向(MPC,公式中一般用c)来表示和说明。
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 即:APC=C/y。
产出Yo。
➢也可用国民收入恒等公式和储蓄函数公式来计 算均衡国民收入。
➢上述例子条件不变,即C=1000+0.8Y,I=600。 根据公式:I=S,S=-Co +sY 得:I=S=-Co+(1-c)Y, 代入条件:600=-1000+0.2Y 0.2Y=1600,Y=8000。
➢由此可见,用消费函数或用储蓄函数所得出的 均衡国民收入是完全相等的。因为储蓄函数是 从消费函数派生出来的。
⒉分析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几点假设
a.假定潜在国民收入水平不变(即经济社会的 资源条件和技术水平不变)。
b.假定
或既定。
c.假定经济社会未达到潜在国民收入水平,即 各种资源尚未充分利用,总供给可以随时满 足总需求而价格水平不变。
以上假定是与凯恩斯当时所处的“萧条经 济”的历史条件相符的。 d.为了分析简便,还假定折旧、公司未分配利 润为零。
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以需求为中心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凯恩斯全
部宏观经济理论的核心。
只考察商品市场均衡
时国民收入的决定பைடு நூலகம்或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
➢凯恩斯的全部理论涉及到
商品市场、
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了解、掌握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 了解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宏观经济提出过一些理论和观点,后人将其加以整理
和系统化之后形成了现在的古典宏观经济理论。
二、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
1、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总供给决定总需求。 在完全竞争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总需 求不足不会出现,宏观经济能够自动走向充分就业的均衡, 产量和国民收入总是稳定于充分就业的水平。 2、国家不干预 古典经济理论关于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主张是:由于市 场机制的自发调节能够使宏观经济均衡于充分就业水平,政 府对于宏观经济应采取自由竟争、自由放任的不干预政策, 只要充当“守夜人”的角色,维护好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 序,保护好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与安全就可以了。 3、货币中性论 古典经济理论认为,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在经济活动中 只起交换媒介作用,货币数量的变化虽然对价格总水平有影 响,但这种变化只是使所有商品的价格按照同一幅度上涨或 下降,各种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所以,在古典经 济学看来,货币对实质经济不发生任何影响,只是覆盖在实 质经济表面的一层面纱。古典经济学的这种观点被称为货币 面纱论。
s 4 3 2 1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河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刘力军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而资源是 否得以充分利用,则可以通过对国民收入水平的观察来获得。因此, 宏观经济学中的资源利用问题就转化为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 根据假设条件的不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为长期国民收入决 定理论和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AD
100
收入 = 100 A IU<0
IU>0
AD
AD = 100
45° 100
国民收入 y
总需求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
三、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条件
5、储蓄等于投资
由于 AD=c+i ,而 AS=y=c+s ,根据均衡产出或 收入的条件 AD=y=AS ,可得 c+i=c+s ,等式两边消 去c,则得:i=s。
s MPS y
ds MPS dy
s
G 2 1 0 B C s=s(y)
D 12
E
F
6
8
A
10
14
y
三、储蓄函数
4、线性储蓄函数 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中,一般假定储蓄函数是线性的。 线性储蓄函数一般表示为:
s y c y ( y) (1 ) y
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假定在短期内资源(劳动、土地和资 本)和技术不变的条件下,经济体系的总产量水平有哪些因素影响 和决定。 本课程所讲的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以凯恩斯学派理论为主要 内容。凯恩斯学说背景下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有三个基本假设:
1、现有的资源不变、技术水平不变,不涉及长期中的增长问题
2、存在限制资源,因而国民收入随总需求扩大而增加
c y
式中,α为自发消费部分,即收入为零时举债或动用过去 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β和 y的乘积表示引致消费。因此,c= α+βy的经济含义是:消费 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
例如:c=300+0.75y
C
c= α+βy
45° O y
线性消费函数
三、储蓄函数
1、存在限制资源,因而国民收入随总需求扩大而增加
2、企业的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3 、企业投资是由人为因素决定的自主投资,不受利率 和产量变动的影响
第一节 概述
一、宏观经济均衡
均衡是指系统的一种动态平衡。在这种情形下,状态 不随时间变化。 在西方经济学中,均衡被广泛运用。在经济学中,均 衡一般是指经济体系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平衡,因而 变动的净趋向为零的状态。均衡的最一般意义指经济事物 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相对静止 的状态。 在宏观经济学中,均衡指在宏观经济体系中,宏观经 济变量在相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相 对静止的状态。
i i(r)
四、储蓄、投资和利率
3、储蓄恒定于投资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由于投资和储蓄都是利率的 函数,在利率的灵活调节作用下,最终会使经济社会中居 民户计划的储蓄等于厂商计划的投资。
s(r) i(r)
r r0 0 s=s(r) E i=i(r) i0=s0
五、劳动市场和充分就业
1、生产函数 在短期内,由于假定劳动、资本等资源数量和技术 水平不变,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量就取决于资 源的利用程度。社会总供给水平的决定可以通过宏观生 产函数表示出来。
四、储蓄、投资和利率
1、储蓄函数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储蓄作为居民收入中未被 消费的部分,主要受市场利息率的影响和决定,且和投 资呈同方向变动关系。据此,我们可以得到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s s(r)
2、投资函数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厂商的投资主要由利率决 定,投资函数表示投资和利率的关系,投资是利率的函 数,投资和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向的变动关系。储蓄函数 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三、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条件
1、计划储蓄和计划投资 又称为意愿储蓄和意愿投资(或称事前储蓄和事前投 资),是指家庭部门想要有的储蓄和企业部门想要有的投 资。 本课程以后章节所说的投资和储蓄如不加以特别指出, 都是指计划储蓄和计划投资。 2、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AD)是指一个社会愿意 且有支付能力的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购买总量。(因为假 定价格水平不变,因而此处不考虑价格水平变动对总需求 的影响)
c c( y )
二、消费函数
2、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在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占消 费者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记做APC。
c APC y
3、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在新增加的每一单位收入中,用于 增加的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记做MPC。 0<MPC<1。
1、储蓄函数的概念 所谓储蓄函数,是指居民储蓄与影响储蓄的因素之间 的依存关系。 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凯恩斯认为,在所有影响储蓄 的因素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消费者的收入。因此,(狭 义的)储蓄函数就表示居民储蓄与消费者的收入之间的依 存关系。狭义的储蓄函数可以表示为:
s s( y )
三、储蓄函数
二、国民收入的概念
1 、潜在的国民收入( potential NI ) : 指利用社会上所有 资源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最值。(即实现了充 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2、均衡的国民收入(Equilibrium NI):指总需求与总供 给达到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3 、实际的国民收入( Real or Actual NI ):指以实际总 供给对应的国民收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核算的国民收入。 本课程中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要说明的只是均衡的国 民收入由何决定,以及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如何变动。
2、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在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占消费者 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记做APS。
s APS y
3、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在新增加的每一单位收入中,用于 增加的储蓄所占的比例。记做MPS。 0<MPS<1。
因此,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也可以表示为: i=s。
第二节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
一、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由来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是以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经 典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标志的。在此之前, 在经济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古典学派以微观经济活动作为 主要研究内容和对象,不承认国民经济活动是独立的研究 对象,即不承认宏观经济学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当时并 不存在古典宏观经济学。但是,当时古典学派的经济学者
c MPC y
dc MPC dy
二、消费函数
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会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 加而递减,收入越是增加,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 占比重越来越小,而用于储蓄的部分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c
A B F G CD E
45o
o
y
二、消费函数
5、线性消费函数 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中,一般假定消费函数是线性的。 线性消费函数一般表示为: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可以表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 求之和。即:AD=s+i
三、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条件
3、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AS)又称为总产出。是指
一个社会愿意且有出售能力的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供给总量。 (因为假定价格水平不变,因而此处不考虑价格水平变动对 总供给的影响) 4、均衡国民收入(均衡总产出)的决定条件 当经济体系中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即 AD=AS )时,总 产出处于均衡状态。 AD>AS:厂商库存减少,增加生产,国民收入增加; AD<AS:厂商非意愿存货增加,减少生产,国民收入减少 AD = AS :厂商生产既不缩小,也不扩大,国民收入处于 “均衡”状态。 由此可见,总需求在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中起主导作用。
Y F(N,K)
Y Y0
Y=F(N,K )
0
N0
N
五、劳动市场和充分就业
2、劳动市场 古典பைடு நூலகம்观经济理论认为,劳动市场的劳动供给和劳动 需求都决定于实际工资水平,是实际工资水平的函数,其 中,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和实际工资同方向变 动;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随实际工资的提高而 减少。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劳动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可分 别表示为:
二、消费函数
1、消费函数的概念 所谓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支出与影响消费的因素之间 的依存关系。 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如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预期 未来收入、消费品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信贷、利率水 平 、 收入 分配状况 、 人口 、 社会制度 和风俗习 惯 等。 凯恩斯认为,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消费者的收入。 因此,(狭义的)消费函数就表示消费支出与消费者的收 入之间的依存关系。狭义的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