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尽文言文翻译

合集下载

【成语故事】江郎才尽

【成语故事】江郎才尽

【成语故事】江郎才尽“江郎才尽”这个成语出自南京。

据《南史·江淹传》和钟嵘著的《诗品》中载:“江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

’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江郎即南朝著名文学家江淹,他年少成名,擅长诗赋,文章更是绝妙,《恨赋》、《别赋》状人间生死之恨,离别之愁,酣畅淋漓,真挚动人,读来别是一番滋味上心头。

可到了晚年,江淹突然才思锐减,诗文不再有佳句美意,诚如钟嵘在《诗品》中所说,“而后成诗,不复成语”,故有“江郎才尽”之说。

在朝天宫后面的冶城山上有一冶亭,江淹就是在这里小憩时做了这么一个离奇的梦,此后,他再也写不出好的文章,后人称冶亭为梦笔驿。

把写不出好作品的缘由,附会于一场梦,颇有点“睡不着觉怪床歪”的意味,当然有点可笑。

但江淹缘何才尽倒是值得深思。

江淹出身贫寒,但自小好学,6岁能诗。

13岁丧父后,为生计所迫,曾采薪养母。

20岁入仕,但寄人篱下,不甚得志。

后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获释后继而遭贬。

坎坷不平的经历,愤怒哀怨的思绪,造就了一代诗人,这期间,他写下了不少好的诗篇。

话说30年河东,30年河西,江淹34岁后时来运转,他先后依附齐高帝萧道成和梁武帝萧衍,受到赏识,官运亨通,从尚书驾部郎一直做到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

对此,他曾不无得意地对弟子说:“吾本素官,不求富贵,今之忝窃遂至于此,平生言止足之事,亦以备矣。

”在这种养尊处优、安逸舒适的环境下,江淹再也没有创作激情,更缺乏创作的生活底蕴,官运的高峰却造就了他创作上的低谷。

江淹的文思终于枯竭,金陵一梦,终使他前后判若两人。

“江郎才尽”这个典故,给我们带来的历史启示是深刻的。

到梦笔驿一游,既意味深长,也让人警醒!。

[作文素材]成语故事:江郎才尽

[作文素材]成语故事:江郎才尽

[作文素材]成语故事:江郎才尽成语故事:江郎才尽【注音】jiāng láng cái jìn【成语故事】南朝梁时文学家江淹年轻时刻苦读书,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官至光禄大夫。

后来他的文章大不如以前了,诗也平淡无奇了,偶尔灵感一来,写出的东西也一无可取。

据说他在梦中丢失了五色笔,从此就文思枯竭,才能丧尽【出处】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

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南史・江淹传》【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相近词】黔驴技穷、江淹才尽、江郎才掩【相反词】出类拔萃、初露锋芒【押韵词】不为已甚、迷魂阵、兵未血刃、贪而无信、清谈高论、云程发轫、珠玉之论、矢口否认、心烦意闷、自有公论、......【成语故事】:南北朝时,有一位名叫江淹的人,他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江淹年轻的时候很有才气,会写文章也能作画。

可是当他年老的时候,总是拿着笔,思考了半天,也写不出任何东西。

因此,当时人们谣传说:有一天,江淹在凉亭里睡觉,做了一个梦。

梦中有一个叫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笔放在你那里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应该是还给我的时候了。

江淹摸了摸怀里,果然掏出一支五色笔来,于是他就把笔还给郭璞。

从此以后,江淹就再也写不出美妙的文章了。

因此,人们都说江郎的才华已经用尽了。

【成语解释】:四字成语:江郎才尽出自:《南史・江淹传》尝宿守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

可以见还。

”淹乃探怀中,得玉色彩笔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解释:“江郎”,指南朝文学家江淹,年轻时很有才气,到晚年文思渐渐衰退。

“尽”,完,没了。

江郎的文才没了。

比喻才思减退。

造句:(1) “这这这……”他突然江郎才尽,心慌意乱,舌根子发短了。

(2) 他已经江郎才尽,已经放弃了希望和改变,还指望以"不作为"来赢得20xx年的选举。

(3) 本来是一个有才华的青年,就这样被捧得晕头转向,最后弄得江郎才尽。

江郎才尽文言文以及翻译

江郎才尽文言文以及翻译

江郎者,晋人也,才思敏捷,文采斐然,一时之秀才也。

自幼聪颖,好学不倦,博览群书,通晓古今。

年未弱冠,已名动京师,被誉为“江神童”。

及长,更以文章见称,冠绝一时。

然江郎之才,非独以文章胜,亦以性情豪放,不拘小节,故人皆敬之。

江郎尝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华夏,每到一处,必结交名士,共谈诗书,传为佳话。

然江郎之才,虽广受赞誉,亦有其不足之处。

江郎才尽,始于壮年。

自江郎中年以后,文章渐失锋芒,诗赋亦不复往日之豪放。

或曰:“江郎才尽,非才之尽,乃志之疲也。

”江郎亦自省,曰:“吾年事已高,精力日衰,故文章不能如昔之流畅。

然吾志未衰,仍愿以余力,抒发胸臆,以慰平生。

”江郎才尽之由,众说纷纭。

或曰:“江郎久居京师,习于权谋,不复有山林之志。

”或曰:“江郎仕途不顺,官场之累,使其心灰意冷,不复有创作之欲。

”亦有曰:“江郎自视甚高,久居人上,自满而骄,不复有进取之心。

”江郎闻之,未尝不感其言。

然江郎之心,固未尝改。

一日,江郎独步江畔,望天际云霞,心中感慨万千。

遂作赋一篇,以抒其怀。

江水滔滔,东流不息。

江郎之心,亦如江水,起伏不定。

昔年壮志,今何在?江郎才尽,非吾之过,乃时也。

吾欲乘舟破浪,何惧风浪?愿以余力,绘吾心之画,书吾意之诗,虽才尽,亦无悔。

江郎赋曰:江水东流,浩浩荡荡。

江郎之心,亦如江水,起伏不定。

昔年壮志,今日何在?才尽非吾过,时也使然。

江郎才尽,非吾之过,志之疲也。

岁月蹉跎,精力日衰,文章难如昔之流畅。

然吾志未衰,仍愿以余力,抒发胸臆,以慰平生。

江畔独步,望天际云霞。

欲乘舟破浪,何惧风浪?绘吾心之画,书吾意之诗,虽才尽,亦无悔。

翻译:江水滔滔,滚滚东流,不息不止。

江郎之心,也像江水一样,起伏不定。

昔日的壮志,如今又在何方?江郎的才华虽然衰退,但这并非是我的过错,而是时代的变迁。

江郎的才华衰退,并非是我的过错,而是意志的疲惫。

岁月流逝,精力衰退,文章难以恢复往日的流畅。

然而我的意志并未衰退,我仍愿用剩余的力量,抒发自己的情感,以安慰自己的一生。

江郎才尽成语典故

江郎才尽成语典故

江郎才尽成语典故江郎才尽成语典故1江郎才尽【出处】钟嵘《诗品》。

【释义】江郎:指南朝江淹。

原指江淹年少时以文才著称,晚年诗文无佳句。

后比喻在安逸享乐中才思枯竭。

【成语典故】江淹是南朝时的一位诗人,他出身贫穷,从小失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艰苦,以砍柴为生。

他每天忙于砍柴,根本没时间读书。

后来,在13岁那年,他在去山上砍柴的途中拾到一顶大官戴过的貂皮帽子。

貂皮很珍贵,可以卖不少钱,这样就可以买好多米、面、油、盐等。

江淹高兴地把帽子拿回家,母亲看了也很高兴,说:“孩子啊,咱捡到这帽子是好事,是个好兆头,以后你一定能做大官。

要好好把它留着,将来做了大官你好戴它。

”听母亲这么说,江郎打消了原来的想法,把帽子好好地收藏起来。

从此后,他开始刻苦读书,一心想将来当个大官。

他一边砍柴,一边默默背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进步很快。

不几年工夫,写起文章来下笔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如《别赋》、《恨赋》等都得到了好评。

当时,有个叫檀超的人,喜好才学,读了江淹的诗,赞不绝口,还特地去拜访江淹,并请江淹到他家去做客。

江淹见檀超热情好客,性情豪放爽直,又不拘礼节,从心里很敬佩他。

于是,两人成了意气相合的好朋友。

檀超赏识江淹的才华,逢人便讲,言辞不免有些过头,近似为其吹嘘。

这样,江淹的名声渐渐大起来,也成了有名的诗人。

不久后,他受到了建平王刘景素的赏识和提拔,在南兖州做了官。

但是没想到,不多时,他便被一名犯了罪的县令诬告,被捕入狱坐了大牢。

这真是福到祸也至。

幸亏后来刘景素给他洗清了冤情,出了狱,又提升他做了官,与刘景素一起去镇守京口。

后来刘宋被齐朝取代,江淹和檀超又做了史官,负责编写历史。

不久,一个襄阳人发掘出一座古墓,里面有一面玉镜和一些竹筒。

竹筒上的古体字没有人认识,有人提议说,让江淹来看看。

后朝廷派人把竹筒拿给江淹看。

江淹一看,这是西周时候的钟鼎文,当年他为了当大官还苦学过这种文字。

江淹看了一会儿,明白了其中的'内容,写的是周宣王时候的事。

【推荐】专题08+江郎才尽-2019年高考名师伴学160个成语故事中英文对比阅读(第三编)

【推荐】专题08+江郎才尽-2019年高考名师伴学160个成语故事中英文对比阅读(第三编)

江郎才尽 (jiāng láng cái jìn)Meaning【解释】江郎:指南朝江淹。

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

比喻才情减退。

【近义词】黔驴技穷江淹才尽【反义词】七步成诗七步之才出类拔萃初露锋芒【相似词】郎才女貌人尽其才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尽忠尽职尽善尽美二郎郎中【英译】The imaginative power in writing has declined; the inspiration has dried up; Official Jiang has used up his talent.Learning Chinese1. 有的作家写不出好的作品来,并不是江郎才尽,而是没有生活阅历。

2. 一个有天分的人,若恃才傲物,不肯力学,总有一天会江郎才尽的。

3. 如果不持续努力,即使是有点天份,也会江郎才尽。

4. 这篇作文你苦思冥想写不出来,不是你江郎才尽,而是你构思有问题,想写的东西太多了,导致主题不突出。

5. 一个勤奋而又虚心好学的作家,是不会江郎才尽的。

6. 最近写作老是没灵感,颇有江郎才尽之感。

7. 我已经江郎才尽,我不认为我可以再写出任何流行乐了。

8. 作家难免会有文思枯竭,江郎才尽时候。

9. 这几位作家久未有作品问世,是否已经江郎才尽?Chinese version成语故事视频——江郎才尽/w_19s2eot1st.html南北朝时,有一位名叫江淹的人,他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江淹年轻的时候很有才气,会写文章也能作画。

可是当他年老的时候,总是拿着笔思考了半天也写不出任何东西。

因此,当时人们谣传说:有一天,江淹在凉亭里睡觉,做了一个梦。

梦中有一个叫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笔放在你那里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应该是还给我的时候了。

”江淹摸了摸怀里,果然掏出一支五色笔来,于是他就把笔还给郭璞。

从此以后,江淹就再也写不出美妙的文章了。

因此,人们都说江郎的才华已经用尽了。

记郎才尽文言文翻译

记郎才尽文言文翻译

吾友郎君,才子也。

自幼聪颖,博览群书,才情横溢,冠绝一时。

然世事无常,光阴似箭,郎君之才,竟有尽时。

郎君少时,家贫力学。

日以继夜,手不释卷。

遇有疑难,必遍访名师,虚心求教。

及长,遂通经史,晓天文,通地理,涉猎之广,令人称奇。

一时之间,名动京师,才子之名,声名远播。

然郎君之才,非止于文。

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尤以书法见长,笔走龙蛇,气势磅礴,世人争相求其墨宝。

一时之间,书法之名,亦传遍四海。

然好景不长,世事多舛。

郎君年过三十,渐觉才思减退。

昔日之才华横溢,今已不复见。

每念及此,不禁悲从中来。

一日,与吾相聚,谈及此事,郎君叹曰:“人生如梦,才子终有尽时。

吾昔日之才,今日已尽,奈何!”吾闻言,心中不忍。

遂劝郎君:“才子之才,非一日之功,亦非一日之尽。

郎君昔日所学,虽已尽,然所学之精髓,已深植于心中。

此乃才子之底蕴,非可轻易言尽。

郎君不必悲伤,当以平常心待之。

”郎君闻吾言,稍解其忧。

然心中仍有不甘,遂曰:“吾昔日之才,今虽尽,然吾欲将所学传之后人,以慰吾心。

然才子之才,传之后人,亦非易事。

”吾笑曰:“郎君不必忧,才子之才,自有其传。

吾观郎君,才情横溢,若将所学,倾囊相授,必有弟子,承继吾辈之才。

”果不其然,郎君之后,收徒无数。

其弟子中,亦有才子,承继郎君之学,发扬光大。

郎君虽才尽,然其才,已传之后世。

岁月如梭,郎君已步入暮年。

然其才子之名,仍传颂于世。

吾常思,郎君之才,虽尽,然其精神,永不磨灭。

才子之才,非止于一时,而在于其精神之传承。

郎君一生,才子之名,虽尽,然其才,已深入骨髓。

其精神,亦已融入血脉。

此乃才子之极致,吾辈当以此为楷模,砥砺前行。

吾记郎才尽,非谓郎君之才已尽,乃是以郎君为鉴,警醒吾辈。

才子之才,虽有限,然精神之传承,无穷尽也。

郎君之才,虽尽,然其精神,永存于世。

江郎才尽文言文翻译

江郎才尽文言文翻译

江郎才尽文言文翻译
江郎才尽文言文翻译
江郎:指南朝江淹。

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

比喻才情减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江郎才尽文言文翻译,欢迎借鉴!
原文:
钟嵘《诗品》: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

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

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

’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

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

《南史·江淹传》:“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

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译文:
南朝的江淹,字文通,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

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

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吟握好久,依旧写不出一个字来,偶尔灵感来了;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平淡得一无可取。

于是就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拘出几尺绸缎还他。

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彩了。

又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 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

据说从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江郎才尽成语故事

江郎才尽成语故事

江郎才尽成语故事
江郎才尽
【注音】jiāng láng cái jìn
【出处】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

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南史·江淹传》
【解释】江郎:指南朝江淹。

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

比喻才情减退。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相近词】黔驴技穷、江淹才尽、江郎才掩
【相反词】出类拔萃、初露锋芒
【押韵词】不为已甚、迷魂阵、兵未血刃、贪而无信、清谈高论、云程发轫、珠玉之论、矢口否认、心烦意闷、自有公论、......
【成语故事】南朝梁时文学家江淹年轻时刻苦读书,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官至光禄大夫。

后来他的`文章大不如以前了,诗也平淡无奇了,偶尔灵感一来,写出的东西也一无可取。

据说他在梦中丢失了五色笔,从此就文思枯竭,才能丧尽
【成语示列】不,他不能和菊子散伙。

散了伙,他必感到空虚,寂寞,无聊,或者还落个江郎才尽,连诗也写不出了。

老舍《四世同堂》五十五
【成语造句】
如果不持续努力,即使是有点天份,也会江郎才尽。

这位作家年轻时十分出色,得奖后不再努力,现在看来已经江郎才尽,写不出什么好东西了。

作家难免会有文思枯竭,江郎才尽的时候。

本来是一个有才华的青年,就这样被捧得晕头转向,最后弄得江郎才尽。

最近写作老是没灵感,颇有江郎才尽之感。

有些时候所以会感到江郎才尽,也许是因为我们对生命的热情消退了。

这几位作家久未有作品问世,是否已经江郎才尽?
老王近年眼力不行,作品极少,而他却说自己是江郎才尽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郎才尽文言文翻译
导读:原文:
钟嵘《诗品》: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南史·江淹传》:“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译文:
南朝的江淹,字文通,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诗写出来
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吟握好久,依旧写不出一个字来,偶尔灵感来了;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平淡得一无可取.于是就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拘出几尺绸缎还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彩了.又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据说从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江郎才尽文言文翻译】
1.于园翻译文言文翻译
2.以凫为鹘文言文翻译
3.《口技》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4.郑捆文言文翻译
5.《师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6.龙说文言文翻译
7.谲判文言文翻译
8.狼文言文翻译
上文是关于江郎才尽文言文翻译,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