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经典翻译

合集下载

高考必背文言文及解释

高考必背文言文及解释

高考必背文言文及解释背诵高考文言文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弄清楚其中的含义,把词语、句子解释都理解透了,才能理解原文,这样才不会背得那么辛苦。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考必背文言文及解释2021,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考必背古诗文(一):阿房宫赋唐代:杜牧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不知其一作:不知乎)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有不见者一作:有不得见者)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六国灭亡,四海统一;蜀地的山变得光秃秃了,阿房宫建造出来了。

高考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

高考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

高考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4、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8、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

9、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10、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11、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12、且尔言过矣。

1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14、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1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1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7、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8、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1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2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2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2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9、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晏子治东阿》30、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鸿门宴》31、沛公曰:“孰与君少长?”3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3、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34、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35、若属皆且为所虏。

3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3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38、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39、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陈情表》40、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4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段太尉逸事状》42、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43、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

44、段公,仁信大人也。

45、敢以状私于执事。

46、《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译

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译

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译导语:高考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把握规律,成功将水到渠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初中学生必背文言文(80篇之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2、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高考必考文言文100篇(含翻译)

高考必考文言文100篇(含翻译)

高考必考文言文100篇(含翻译)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翻译: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语文高考文言文翻译

语文高考文言文翻译

(7)注意用典的语句 )
例1: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译:(人民的灾难)使我像白居易那样泪湿青杉, :(人民的灾难)使我像白居易那样泪湿青杉, 人民的灾难 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 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 例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译: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次建立霍去 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兴兵北伐, 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业,由于草率从事, 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 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 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
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例3: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练习 1.至于智伯 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至于智伯, 1.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译文:至于智伯, 译文:至于智伯,像对待国家栋梁一样对 待我,因此我就像国家栋梁(报效君王) 待我,因此我就像国家栋梁(报效君王)一 样报效他。 样报效他。 2.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 2.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 所得俸禄 译文:他得的俸禄, 译文:他得的俸禄,都用来供给别人的孤儿 孤女穿衣吃饭。 孤女穿衣吃饭。 3.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 3.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 既加之以刑 之路也。 之路也。 译文: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 译文: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 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一)如何达到“信”的要求 如何达到“

经典高中文言文精选翻译

经典高中文言文精选翻译

【导语】学习⽂⾔⽂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化,欣赏古代⽂学,研究古代⽂明。

下⾯是⽆忧考分享的经典⾼中⽂⾔⽂精选翻译。

欢迎阅读参考!1.经典⾼中⽂⾔⽂精选翻译 ⾚壁赋 苏轼〔宋代〕 壬戌之秋,七⽉既望,苏⼦与客泛⾈,游于⾚壁之下。

清风徐来,⽔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出于东⼭之上,徘徊于⽃⽜之间。

⽩露横江,⽔光接天。

纵⼀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飘飘乎如遗世独⽴,⽻化⽽登仙。

(冯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歌之。

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兮天⼀⽅。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之嫠妇。

苏⼦愀然,正襟危坐,⽽问客⽈:“何为其然也?”客⽈:“‘⽉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东望武昌,⼭川相缪,郁乎苍苍,此⾮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东也,舳舻千⾥,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世之雄也,⽽今安在哉?况吾与⼦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友麋⿅,驾⼀叶之扁⾈,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粟。

哀吾⽣之须臾,羡长江之⽆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苏⼦⽈:“客亦知夫⽔与⽉乎?逝者如斯,⽽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

盖将⾃其变者⽽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瞬;⾃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尽也,⽽⼜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吾之所有,虽⼀毫⽽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间之明⽉,⽿得之⽽为声,⽬遇之⽽成⾊,取之⽆禁,⽤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尽藏也,⽽吾与⼦之所共适。

”(共适⼀作:共⾷) 客喜⽽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中,不知东⽅之既⽩。

译⽂ 壬戌年秋天,七⽉⼗六⽇,我与友⼈在⾚壁下泛⾈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中“窈窕”这⼀章。

高考文言语段翻译65篇(含答案)

高考文言语段翻译65篇(含答案)

高考文言语段翻译65篇(含答案)高考文言文翻译精选精练65篇1、二人并走(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者姥逼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

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

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捻,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卧薪尝胆_勾践之围会稽也,嚼然叹曰:“各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麦里,晋重斗奔翟,齐小白奔苦,其卒王霸。

由是观之,何速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志会稽之耻邪?”身白操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宾客,赃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少时孟子少时,东家杀猪,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猪何为?”母曰“欲唆汝。

近五年高考文言文翻译

近五年高考文言文翻译

历年文言文翻译2018年1卷《晋书鲁芝传》1、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2、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2018年2卷《宋史范纯礼传》1、吏问其故,威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

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2、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

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

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2018年3卷《宋史范纯礼传》1、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

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由是一切以宽处之。

2、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生如何”遂为匠擒。

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以不应为杖之,足矣。

”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

”徽宗从之。

2017年1卷《宋史范纯礼传》1、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2、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2017年2卷《后汉书赵熹传》1、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

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2、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

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卷3年2017.1、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经典翻译
61.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尔廷毁我!”误:期望正:埋怨、责怪
译文:绛侯埋怨袁盎说:“我与你兄长友好,如今你却在朝廷上毁谤我!”
62.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

误:危险正:端正
译文:那些人都很随便地蹲坐互相面对,茅容独自端正地坐着更加恭谨。

63.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误:轻微正:如果没有
译文:吕后看见周昌,向他下跪道歉说:“如果没有你,太子差点就被废掉了。


64.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乃知古人为不诬耳。

误:陷害正:欺骗
译文:从没有看见他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才知道古人是不欺骗(我们)的。

65.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误:遗留正:赠送
译文:如果我真能到那里,返归汉朝后,汉王赠送给大王的财物,会
多得无法说尽。

66.性刚嫉恶,与物多忤。

误:事物正:别人
译文:生性刚烈,嫉恶如仇,与别人多有抵触。

67.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译文:因此百姓能够安心地居住下来并从事他们的职业,住户和人口得以繁殖增长。

68.大业中,伦见虞世基幸于炀帝而不闲吏务。

误:清闲正:通“娴”,熟习
译文:大业年间,封伦见虞世基被炀帝宠幸却不熟习为官的政务。

69.彧据案而立,立素于庭,辨诘事状。

素由是衔之。

误:接受正:怀恨
译文:柳彧手按几案站立,让杨素站在庭院中,审问杨素的犯罪事实,杨素从此怀恨在心。

70.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

以约失之者鲜矣。

误:新鲜正:少
译文:季文子辅佐鲁国,妾不穿丝绸衣服。

因节俭而犯错的人少啊。

71.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

误:感谢正:谢罪
译文:大家都叩头谢罪,到期没有敢违约的。

72.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误:书信正:信使
译文:王家子弟都很好,但是听到信使到来,都显得拘谨。

73.乾宁三年,充武宁军留后,行颍州刺史。

误:巡行正:代理
译文:乾宁三年,充任武宁军留后,代理颍州刺史。

74.变不形于方言,真台辅之器也。

误:形势正:表现
译文:内心变化不表现在言语上,真有做高官的气量。

75.阶疾病,帝自临省。

误:察看正:探视、问候
译文:桓阶患病,曹丕亲自前往问候。

76.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误:曲从正:示众
译文:已经派人前去报告景公,还没来得及回来,穰苴就斩了庄贾来向三军示众。

77.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

误:找寻正:不久
译文:不久赐给他一支鼓吹乐队,并宣召他入宫值班。

78.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

误:儒雅正:平素、向来
译文:文长既然向来不与时风调和。

79.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语数日不厌。

误:厌恶正:满足
译文:秦孝公与他交谈,不知不觉地将双腿移到席前。

两人长谈几天还不满足。

80.方遣孟宗政、扈再兴以百骑邀之,杀千余人。

误:邀请正:半路拦截
译文:赵方派遣孟宗政、扈再兴率领一百骑兵去半路拦截敌军,杀敌一千多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