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合集下载

姜黄的功能主治及用量

姜黄的功能主治及用量

姜黄的功能主治及用量
1. 姜黄简介
姜黄,又名黄姜,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广泛应用于中医和食疗中。

姜黄的主要成分是姜黄素,具有多种医疗用途和保健功效。

2. 姜黄的功能主治
姜黄具有以下功能主治:
•抗氧化:姜黄中的姜黄素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的伤害。

•抗炎症:姜黄素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可以减轻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症状。

•降血脂:姜黄素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水平,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改善消化功能:姜黄可以促进胃液和胆汁的分泌,提高消化功能,对消化不良和胃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抗肿瘤:一些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作用,对预防和治疗某些癌症有一定的效果。

3. 姜黄的用量
姜黄的用量应根据个人需要和具体状况来确定,以下为一般建议的用量:•生姜黄:每天3-5克,饭前或饭后服用。

•姜黄粉:每天1-3克,可直接食用或加入食物中。

•姜黄素提取物:建议每天服用200-500毫克,最好在饭后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姜黄对于不同人群有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过量食用姜黄,以免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患有胃溃疡或胆结石的人应慎用姜黄,以免加重病情。

•姜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因此服用姜黄前后应避免过量食用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以免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综上所述,姜黄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主治的中草药,适量使用姜黄可以对身体健康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仍需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食用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食用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食用姜黄的功效与作用姜黄,又称为姜黄根、黄姜、姜黄瓜等,是姜科植物多花姜的根茎,其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姜黄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应用,既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又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姜黄素,具有抗病毒、抗氧化、抗发炎等多种药理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用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一、抗炎作用姜黄中的姜黄素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炎症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但长期慢性炎症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姜黄素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生成和释放,减轻肿胀和疼痛感,起到抗炎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姜黄素对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疾病有明显的疗效。

二、抗氧化作用氧自由基是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它会导致细胞损伤、免疫力下降、衰老加速等问题。

姜黄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氧自由基,减少对细胞的损伤。

此外,姜黄素还可以促进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并减少导致氧自由基生成的酶的活性。

因此,食用姜黄可以增强人体的抗氧化能力,延缓衰老,并对防治多种慢性疾病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抗菌作用姜黄素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研究发现,姜黄素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

此外,姜黄素还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食用姜黄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四、抗肿瘤作用姜黄素在抑制肿瘤的形成和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研究表明,姜黄素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肿瘤细胞的自杀。

此外,姜黄素还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因此,食用姜黄可以预防肿瘤的发生,对肿瘤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五、保护肝脏姜黄素具有明显的保护肝脏作用。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受到各种有害物质的伤害。

姜黄素可以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促进毒素的排出,保护肝脏细胞免受损伤。

此外,姜黄素还可以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含量,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姜黄的功效与作用姜黄,是指姜黄根茎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姜黄素,它是当前极为热门的天然草药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姜黄自古以来在中医中就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在现代科学研究中也发现了姜黄的多种功效与作用,被誉为"天然的生物药库"。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姜黄具有抗氧化作用。

抗氧化是指抑制并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损害的能力。

姜黄中的姜黄素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可以中和自由基,帮助细胞修复,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害。

此外,姜黄还可以提高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增强抗氧化能力,从而减缓老化过程。

其次,姜黄具有抗炎作用。

炎症是人体对损伤和感染的免疫反应,但长期的慢性炎症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姜黄中的姜黄素可以抑制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等,从而缓解炎症反应。

第三,姜黄具有抗肿瘤作用。

姜黄素在体内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诱导癌细胞凋亡,阻断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

此外,姜黄素还可以通过调节多种信号传导通路,如PI3K/Akt、NF-κB、Wnt、MAPK等,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恶性转化。

第四,姜黄具有抗菌作用。

姜黄素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抗耐药菌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发现,姜黄素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结构,干扰其代谢和繁殖,从而达到抑制菌株生长的效果。

第五,姜黄具有降脂作用。

姜黄素可以调节脂肪代谢,减少脂肪合成和脂肪堆积,同时促进脂肪的氧化分解,从而降低血脂水平,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此外,姜黄素还可以调节胆固醇代谢,促进胆固醇的排泄,有效改善血脂异常症状。

最后,姜黄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姜黄素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提高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能力,增强机体对外界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此外,姜黄素还可以调节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平衡。

姜黄的外用功效与作用

姜黄的外用功效与作用

姜黄的外用功效与作用姜黄,又称姜黄素、姜黄色素、大黄色素,是一种天然的植物色素,也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

姜黄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

在中医理论中,姜黄具有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等功效,被广泛用于各种炎症、疼痛、肿瘤等疾病的治疗。

特别是姜黄的外用效果特别好,能够有效地缓解皮肤炎症、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姜黄的外用功效与作用。

姜黄的外用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抗菌消炎:姜黄具有强烈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姜黄中的姜黄素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多种致病菌的活性,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因此,姜黄在治疗各种皮肤感染、湿疹、疮疖、痤疮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2. 缓解疼痛:姜黄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各种疼痛症状。

姜黄中的姜黄素具有镇痛作用,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减少疼痛感受器的刺激,从而缓解疼痛症状。

因此,姜黄经常被应用于外伤、扭伤、骨折、关节炎等疼痛性疾病的治疗。

3. 抗氧化:姜黄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损伤细胞和组织的氧化反应。

姜黄中的姜黄素具有较强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可以有效保护机体免受氧化应激的伤害,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姜黄的外用可以起到抗衰老、抗皱、美白等作用,使肌肤光滑细腻。

4. 促进伤口愈合:姜黄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可以加快伤口的愈合速度,减少瘢痕形成。

姜黄中的姜黄素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和沉积,增强细胞增殖和再生能力,从而促进伤口表皮的修复、再生和血管的重建。

此外,姜黄还可以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减少伤口的渗出,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

因此,姜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外伤、溃疡、烧伤、手术创伤等伤口的治疗。

5. 抗炎消肿:姜黄具有良好的抗炎消肿作用,可以有效减轻皮肤的红肿热痛等炎症症状。

姜黄中的姜黄素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减少炎症反应过程中的细胞损伤和组织损伤,从而减轻皮肤的炎症症状。

姜黄清热解的中草药

姜黄清热解的中草药

姜黄清热解的中草药姜黄,也称为土黄、江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

它以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而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姜黄的特点、功效及应用,以供参考。

一、姜黄的特点姜黄属于姜科植物,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见于中国南方地区。

它的根茎呈现鲜黄色,具有浓烈的姜味和特殊的苦涩味。

姜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姜黄素,是一种具有较强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的天然物质。

二、姜黄的功效1. 清热解毒:姜黄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对治疗感冒、发热等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2. 改善消化:姜黄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食物,减轻胃部不适。

3. 抗氧化:姜黄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去除自由基,减少细胞氧化损伤,有助于保护身体健康。

4. 抗肿瘤:研究表明,姜黄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对预防和治疗某些癌症具有一定的潜力。

5. 调节血糖:姜黄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对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三、姜黄的应用1. 中药配方:姜黄常常与其他中草药搭配使用,如黄连、黄芩等,制成中药配方,用于清热解毒、治疗炎症等病症。

2. 食品调味:姜黄可以作为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在烹饪中使用。

它不仅可以增加菜肴的香味,还可以增色,同时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

3. 药膳煮汤:将姜黄作为原料加入药膳或者煮汤中食用,可以发挥其清热解毒的功效,帮助调理身体。

4. 外用药剂:姜黄也可以制成外用药剂,用于治疗皮肤炎症、湿疹、烧伤等疾病,具有较好的效果。

四、注意事项尽管姜黄具有许多功效,但在使用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用量控制:姜黄具有一定的刺激性,用量过大可能会引起胃肠不适。

因此,在使用姜黄时,应控制适量,不可过量使用。

2.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姜黄具有一定的活血散瘀的作用,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慎用。

3. 过敏体质患者慎用:有些人对姜黄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姜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以下是有关姜黄的一些描述,其中不再重复使用相同的标题文字。

1. 抗氧化作用:姜黄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姜黄素和姜黄醇,能够中和自由基,减少细胞氧化损伤,并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伤害。

2. 抗炎作用:姜黄内含的姜黄素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抑制多种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肿胀,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炎性肠病等疾病有一定疗效。

3. 改善消化功能:姜黄能够刺激胃液和胰液的分泌,促进消化酶的活性,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同时,姜黄还具有舒缓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可缓解胃肠痉挛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4. 保护肝脏:姜黄中的姜黄素能够提高肝细胞抗氧化能力,减轻肝脏损伤,具有一定的肝保护作用。

姜黄还可以促进肝内毒素代谢和排泄,对保护肝功能有一定帮助。

5. 抗菌作用:姜黄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霉菌的生长繁殖,对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有一定辅助作用。

6. 抗肿瘤作用:姜黄中的姜黄素能够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效果。

姜黄还可以增强放疗和化疗的疗效,减轻治疗副作用。

以上是姜黄的一些功效与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具体疾病的治疗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不可自行使用姜黄或姜黄制品进行治疗。

姜黄作用与功效

姜黄作用与功效

姜黄作用与功效姜黄又称为姜黄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

姜黄的主要成分是姜黄素,它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多种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和药物领域。

以下是姜黄的作用与功效的详细介绍:1. 抗炎作用:姜黄素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体内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姜黄素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组织炎症反应,有利于炎症的消退和伤口的修复。

2. 抗氧化作用:姜黄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身体的伤害。

长期服用姜黄素可以改善人体的抗氧化能力,延缓衰老过程。

3. 抗菌作用:姜黄素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杀菌作用,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因此,姜黄素可以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和皮肤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4. 抗肿瘤作用:姜黄素在体内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的作用,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研究还发现,姜黄素可以增强化疗和放疗的疗效,降低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

5. 保护肝脏:姜黄素可以减轻肝脏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

姜黄素还具有解毒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毒素和代谢产物,保护肝脏健康。

6. 降脂作用:姜黄素可以降低血脂、抑制胆固醇合成,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

7. 缓解消化不良:姜黄素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缓解消化不良、胃痛和恶心。

8. 抗过敏作用:姜黄素可以抑制过敏反应,减轻过敏症状。

长期服用姜黄素可以增强人体的抗过敏能力。

9. 增强免疫力:姜黄素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它可以增加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的免疫球蛋白水平。

10.抗衰老作用:姜黄素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总之,姜黄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可以用于保健和治疗多种疾病。

但是,因为姜黄素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症,所以在使用姜黄时要遵循医嘱,避免过量使用。

姜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姜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姜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首先,姜黄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姜黄中含有丰富的姜黄素,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细胞氧化损伤,延缓衰老,对预防心脑
血管疾病和癌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其次,姜黄还具有抗炎作用。

姜黄素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肠道炎症等疾病有一定的缓解
作用。

此外,姜黄还有助于促进消化。

姜黄中的姜黄素能够刺激胃黏
膜分泌胃液,增加食欲,促进食物消化吸收,缓解胃肠道不适。

此外,姜黄还具有抗菌作用。

姜黄素对细菌、真菌和病毒均有
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帮助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在食用方法上,姜黄可以生吃,也可以煮食。

生吃时,可以将
姜黄切成薄片,加入沙拉中食用,或者榨汁饮用。

煮食时,可以将
姜黄切成片或者丝,加入汤中或者炒菜中,增加食物的香味和营养
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姜黄具有一定的辛辣味,不宜大量食用,尤其是对于胃肠道不适、孕妇和儿童应慎重食用。

此外,姜黄在烹饪过程中易被高温破坏,因此在烹饪时应避免过度加热,以保持其营养成分。

总之,姜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是多方面的,通过适量食用姜黄,可以有效改善身体健康,预防疾病。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充分利用姜黄的药用价值,健康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姜黄 Jianghuang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

主产于四川、福建等地。

野生或栽培。

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

煮或蒸至透心,晒干,切厚片,生用。

【药性】辛、苦,温。

归肝、脾经。

【功效】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应用】
1.气滞血瘀所致的心、胸、胁、腹诸痛。

姜黄辛散温通,苦泄,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活血行气而止痛。

治胸阳不振,心脉闭阻之心胸痛,可配当归、木香、乌药等药用,如姜黄散(《圣济总录》);治肝胃气滞寒凝之胸胁痛,可配枳壳、桂心、炙草,如推气散(《丹溪心法》);治气滞血瘀之痛经、经闭、产后腹痛,常与当归、川芎、红花同用,如姜黄散(《圣济总录》);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可配苏木、乳香、没药,如姜黄汤(《伤科方书》)。

2.风湿痹痛。

本品辛散苦燥温通,外散风寒湿邪,内行气血,通经止痛,尤长于行肢臂而除痹痛,常配羌活、防风、当归等药用,如五痹汤(《妇人大全良方》)。

此外,以本品配白芷、细辛为末外用可治牙痛,牙龈肿胀疼痛,如姜黄散《百一选方》;配大黄、白芷、天花粉等外敷,可用于疮疡痈肿,如如意金黄散(《外科正宗》);单用本品外敷可用于皮癣痛痒。

【用法用量】煎服,3~10g。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血虚无气滞血瘀者慎用,孕妇忌用。

【鉴别用药】郁金、姜黄为同一植物的不同药用部位,均能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之证。

但姜黄药用其根茎,辛温行散,祛瘀力强,以治寒凝气滞血瘀之证为好,且可祛风通痹而用于风湿痹痛。

郁金药用块根,苦寒降泄,行气力强,且凉血,以治血热瘀滞之证为宜,又能利胆退黄,清心解郁而用于湿热黄疸、热病神昏等证。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姜黄酮、芳姜黄酮、姜烯、水芹烯、香桧烯、桉油素、莪术酮、莪术醇、丁香烯龙脑、樟脑等;色素物,主要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以及胭脂树橙和降胭脂树素和微量元素等。

2.药理作用:姜黄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粘度和全血粘度;水煎剂、姜
黄粉石油醚、乙醇和水提物有抗早孕作用;姜黄素、水提物及有效成分有抗肿瘤作用;姜黄素、醇或醚提取物和挥发油能降血脂;姜黄素又有抗炎作用;姜黄素对细菌有抑制作用,而挥发油则对真菌有强力的抑制作用;姜黄提取物、姜黄素、挥发油、姜黄酮以及姜烯、龙脑和倍半萜烯等都能利胆;姜黄素有短而强烈的降压作用,对离体豚鼠心脏有抑制作用;姜黄素能保护胃粘膜,保护肝细胞。

3.临床研究:用姜黄、郁金、茵陈、木香、大黄组成的复方治疗慢性胆囊炎100例,3日内显效77%,2周内显效达99%(中医药研究,1994,4(3):13)。

用姜白软膏(姜黄、白芍、天花粉、赤芍)贴敷患处,2—3日换药1次,共治200例软组织损伤患者。

结果显效124例,有效73例,无效3例(时珍国药研究,1992,3(1):11)。

用黄芪、姜黄、赤芍、板兰根、山药、茯苓组成的复方治疗172例慢性乙肝,结果显效88例,有效65例,无效19例(江苏中医药,1985,(10):7)。

用姜黄浸膏片(每片含生药),每次5片,日3次,治疗16例高脂血症,经12周观察,血胆固醇平均比治疗前有下降(重庆医学院学报,1979,(1):88)。

【古籍摘要】1.《新修本草》:“主心腹结积,疰忤,下气,破血,除风热,消痈肿,功力烈于郁金。

”2.《日华子本草》:”治癥瘕血块,痈肿,通月经,治跌仆瘀血,消肿毒,止暴风痛,冷气,下食。

”3.《本草纲目》:“治风痹臂痛。

”“姜黄、郁金、述药(莪术)三物,形状功用皆相近。

但郁金入心治血,而姜黄兼入脾,兼治气;述药则入肝,兼治气中之血,为不同耳。


【科属与别名】
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或郁金的根茎。

处方名:姜黄、片姜黄。

【性味与功效】
味苦、辛,性温。

功效:破瘀通经,行气止痛。

【传统应用】
主治血瘀气滞之胸胁疼痛、闭经腹痛,及风痹臂痛等证。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姜黄散(《圣济总录》):姜黄、当归、木香、乌药、吴茱萸,治疗心痛不可忍;②姜黄散(《赤水玄珠》):姜黄、羌活、白术、甘草,治疗臂背痛非风非痰者;③五痹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姜黄、羌活、防己、白术、甘草,治疗风寒湿邪,麻痹不仁。

【主要成分】
主要含挥发油姜黄酮和姜黄素类等成分。

1.含挥发油%或6%包括姜黄酮、姜油烯、水芹烯、1,8一桉叶素、香桧烯、龙脑、去氢姜黄酮、姜黄新酮、姜黄酮醇A、B。

2.姜黄素类姜黄素、二氢姜黄素、双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

还含有糖类、无机盐和几种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一)利胆保肝
其煎剂和姜黄素能促进犬的胆囊收缩,增加胆汁分泌,胆盐、胆红素、胆固醇分泌量均增加,有利于胆结石的排出。

其煎剂还可增加食欲,有保肝作用。

(二)抗炎和镇痛
其挥发油和姜黄素对大鼠、小鼠急性和亚急性足肿胀性炎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其煎剂有镇痛作用。

(三)降脂、降压和抗凝
姜黄醇提取液、姜黄挥发油和姜黄素都有明显的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β-脂蛋白的作用。

姜黄醇提取液对麻醉犬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姜黄素有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功效。

其挥发油和姜黄素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姜黄素能增强纤维活性而有较强的抗凝作用。

(四)收缩子宫和终止妊娠
其煎剂对小鼠、豚鼠离体子宫呈兴奋作用,对家兔子宫起收缩功效。

其煎剂腹腔注射对小鼠各期妊娠和早期妊娠有明显的终止妊娠作用。

(五)其他
姜黄素尚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突变、抗肿瘤作用,以及抗微生物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

2.治疗颈椎病和肩周炎的肩臂酸痛。

3.治疗痛经,经行不畅。

【常用剂量】
药典剂量:3~9g。

临床常用剂量:3~12g。

大剂量:一般不大剂量使用。

使用方法:水煎服,研末入丸、散吞服,浸酒内服。

【临床体会】
(一)郁金、姜黄、莪术的比较
郁金、姜黄、莪术三药是同科同属植物,药用部分是块根和根茎的区别。

郁金是姜黄、莪术、郁金的块根,是三者的地下部分;姜黄是姜黄和郁金的根茎,主要是地上部分;莪术是莪术的根茎,主要是地上部分。

郁金的药性古书记载大多是寒性和凉性,也有记载为平性的。

姜黄、莪术是温性的。

临床体会三药中姜黄最温,莪术温性次之,郁金性平。

李时珍对郁金、姜黄、莪术三药曾作了比较,许多本草书上都有转述。

《本草纲目》记载:“郁金人心,专治血分之病;姜黄人脾,兼治血中之气;莪术入肝,治气中之血。

”《本草备要》有类似的记载:郁金“凉心热,散肝郁,下气破血”,姜黄“理血中之气,下气破血,除风消肿,功力烈于郁金”,莪术“破气中之血,消瘀通经,开胃消食”。

古人所说的“破气中之血,理血中之气’’有些绕口,也较难理解。

这说明三药有共同之处,都有理气破血的功效,都能治疗气血瘀滞的腹胀、腹痛。

不同之处为郁金有凉血化瘀功效,能治心脑之症;姜黄尚有除风消肿功效,能治风寒湿痹之症;莪术尚有破瘀散结功效,治疗癜瘕积聚。

临床使用,治疗瘀点瘀斑以郁金为好,治疗胁痛肩痛以姜黄为好,治疗瘀血腹块以莪术为好。

(二)关于利胆作用
现已证实姜黄和郁金都有利胆作用。

由于肝胆湿热为多,疏肝解郁,清化湿热,临床用郁金为多。

但是慢性肝胆疾病,临床辨证比较复杂,有时需温清同用,可考虑使用姜黄,或姜黄、郁金同用。

古方姜黄散治疗心痛不可忍,就包括了胃痛、胆绞痛、心绞痛、胆心综合征。

姜黄、郁金、莪术三药都适合使用,还需与疏肝理气相结合。

(三)关于风痹肩痛
古方五痹汤、姜黄散用姜黄治疗风寒湿手臂痛。

引起肩臂痛的常见疾病有好几个,如颈椎病、肩周炎,以及许多风湿病,都有肩臂痛的症状。

现已证实姜黄具有消炎镇痛作用。

但胆囊炎、胆石症、冠心病、心绞痛也都有放射性的肩臂痛的症状。

古人所描述的肩臂痛,以上这些疾病可能都包括了。

临床应用体会,姜黄主要是治疗胆囊炎、胆绞痛之肩痛,应更为适合。

因姜黄有利胆作用。

随着炎症好转或结石排出,肩痛也随之缓解了。

姜黄的祛风湿止痛作用是比较弱的,可以配合羌活、细辛等药。

严格地说,姜黄是利胆解痉药,并是弱的消炎镇痛药。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临床观察
无毒。

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

长期服用或剂量过大(15g以上)有内热上火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