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油抑菌作用的研究
姜黄素及其衍生物抗菌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姜黄素及其衍生物抗菌抗炎作用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耐药菌,多重耐药菌已成临床感染性疾病治疗的难题,尤其是对于儿童患者。
研发新型抗菌药物阻止耐药菌的产生及传播已迫在眉睫。
姜黄及其多酚类化合物姜黄素具有广谱抗菌抗炎作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研究证实,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对细菌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并能通过与体内不同分子靶标相互作用在细菌介导的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1].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根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黄色色素,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多酚类化合物。
自1910年首次从姜黄根茎中分离提取出其活性成分后,许多研究者对其广泛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姜黄在古亚洲被用作香料、食用色素、食品保存剂及传统药物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数十年前有学者指出,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抗菌活性,近期研究发现其还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2-4].有研究报道,即使姜黄素摄入达到12g/d的高浓度对人体几乎无副作用[5].但姜黄素水溶性差,组织生物利用度低[6],近年来通过在基本结构上改变部分侧链合成衍生物,再与纳米粒子结合制成纳米颗粒,或通过不同方式给药以克服这些缺陷,同时增强其抗菌抗炎活性[7-8].2姜黄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菌作用姜黄素可以抑制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等细菌的生长,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增加机体对细菌的清除能力,并能通过减少炎症细胞聚集、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及增加活性氧清除能力减少机体损伤,经常被用于细菌性疾病的治疗[9-10].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细菌生长。
研究表明,细胞分裂蛋白丝温度敏感蛋白Z(FtsZ)及其类似物的初级纤维稳定性在细菌细胞分裂和形态多样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1],表明FtsZ是药物治疗的靶点。
Diptir等人[12]表明,姜黄素可以抑制布拉酵母菌和大肠杆菌的FtsZ初级纤维类似物,并抑制FtsZ类似物的GTPase活性,从而对细菌造成致命伤害,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姜黄油的抑菌机理及脂质体制备与性能研究

姜黄油的抑菌机理及脂质体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概要姜黄油是一种具有丰富生物活性的天然植物油,其主要成分为姜黄素、萜烯类化合物等。
近年来研究发现姜黄油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本研究旨在探讨姜黄油的抑菌机理,以及如何制备高质量的脂质体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
首先我们通过体外实验和微生物学方法,对姜黄油的抑菌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果表明姜黄油可以通过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干扰细菌能量代谢、抑制细菌DNA复制等多种途径,有效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此外我们还发现姜黄油中的萜烯类化合物在抑菌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些化合物能够与细菌细胞壁合成酶结合,从而影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为了提高姜黄油的利用效率和降低其对人体的潜在毒性,我们采用脂质体作为载体,将姜黄油包裹在脂质体中。
通过优化脂质体的结构和性质,我们成功地制备了一系列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的脂质体。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脂质体可以有效地提高姜黄油的生物利用度,减少其在体内的积累和副作用。
我们对所制备的脂质体的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和稳定性,能够在体内长时间维持药物浓度。
此外脂质体还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有利于药物在靶位点的高效释放和清除。
本研究揭示了姜黄油的抑菌机理及其在脂质体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对脂质体的优化和评价,我们为姜黄油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1. 姜黄油的抑菌机理研究意义姜黄油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天然药物,其在医学和保健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近年来研究表明姜黄油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因此深入研究姜黄油的抑菌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揭示姜黄油的抑菌机理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姜黄油的应用领域。
目前姜黄油主要用于治疗关节炎、消化系统疾病等,而其抑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通过研究姜黄油的抑菌机理,可以为姜黄油的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拓展其应用范围,提高其疗效。
姜精油抑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LAN Jing-yao,XUE Wen-tong* (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al engineering academy,Chinese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另外,战琨友[9]对生姜根茎部位的姜精油和姜辣 素进行了组织化学定位,通过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 发现姜精油和姜辣素混合存在于同一类型的油细胞 中,该油细胞 在 生 姜 根 茎 中 不 同 程 度 地 分 布 于 韧 皮 部和木质部 的 薄 壁 细 胞 内,并 指 出 姜 精 油 不 需 要 衍 生化处理,即可用 GC / MS 联用技术测定其中的挥发 性成分和非挥发性成分。杨明等[10] 采用超临界 CO2 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精油,用 GC / MS 分析其 化学成分发 现,从 水 蒸 气 蒸 馏 法 提 取 得 到 的 姜 精 油 中分离检测出 30 种成分,超临界法检测出 19 种成 分,超 临 界 法 的 姜 精 油 得 率 是 水 蒸 气 蒸 馏 法 的 3.8 倍,并检出了 在 水 蒸 气 蒸 馏 法 所 得 姜 精 油 中 未 检 出 的有效成分 6- 姜酚( 12.82% ) 。
Abstract: Ginger essential oil is extracted from Zingiber Officinale,which has a broad - spectrum antibacterial
effect.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inger essential oil and the extraction methods,especially the inhibition effects
姜黄素多种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姜黄素多种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姜黄素多种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药用姜黄是姜科植物姜黄〔urualngaL.〕的根茎,姜黄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为姜黄素类和姜黄挥发油,其中姜黄素类主要包括姜黄素〔uruine〕、脱甲氧基姜黄素〔deethxyuruin〕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bisdeethxyuruin〕,姜黄素约占其总质量的1~3%[1]。
其中姜黄素是姜黄发挥药理作用最重要的化学成分。
姜黄素的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炎作用、抗癌作用、抗氧化作用、抗血管新生作用、促进伤口愈合免疫调节作用、组织修复作用、抗突变作用、神经保护作用以及抗微生物作用等。
本文主要介绍姜黄素的抗微生物作用、抗氧化活性、促进伤口愈合作用和抑制血管再生作用。
姜黄素在动物体内的利用率比拟低,大多在尿液和粪便中排出。
Ravindranath等人在实验中给大鼠饲喂不同剂量的用3H标记的姜黄素来研究其药代动力学。
结果显示姜黄素的吸收率非常的低,老鼠口服的姜黄素有将近75%是通过粪便和尿液排出,只有11%的姜黄素出如今胆汁中进入循环。
临床理论证明,只有口服高剂量〔3.6g〕姜黄素,才能在肠道组织中检测到纳摩尔级的姜黄素,而外周血及肝脏组织中几乎检测不到。
研究说明,姜黄素在体内通过代谢转化为二氢姜黄素和四氢姜黄素,随后会被转化为单葡糖醛酸化物。
也有报道说姜黄素在胆汁中被转化为与糖苷酸合四氢姜黄素〔TH〕和六氢姜黄素[2]。
给大鼠灌胃姜黄素溶液后检测发现,姜黄素血药浓度下降很快,之后又有所升高,可能存在肠肝循环。
1抗微生物作用姜黄素具有体外抗革兰氏阳性菌作用,且可显著抗真菌、杀菌及抗病毒作用。
姜黄素23个真菌菌株具有杀真菌作用,其中包括假丝酵母〔andidaspp.〕、隐球酵母〔ryptusnefrans〕、s申克氏孢子丝菌〔Sprthrixshenkii.〕、巴西芽生菌〔Paraidiidesbrasiliensis〕和曲霉菌〔Aspergillusspp.〕,其最小抑菌浓度在0.5-256g/L之间。
生姜挥发油的抑菌活性测定

分析检测生姜挥发油的抑菌活性测定孙盟盟,吴聪驰(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免教研室,吉林白城 137000)摘 要:以生姜为研究对象,应用直接蒸馏法提取全姜挥发油、去皮姜挥发油和姜皮挥发油,比较3种挥发油对6种常见细菌的抑菌活性,研究生姜挥发油的抑菌效果。
结果显示,3种挥发油对常见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效果更佳;3种挥发油的抑菌效果依次为去皮生姜油>全姜挥发油>姜皮挥发油。
关键词:生姜挥发油;抑菌;防腐Determination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Ginger Volatile OilSUN Mengmeng, WU Congchi(Disease Prevention and Research Office, Baicheng Medical College, Baicheng 137000, China) Abstract: Ginger was us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whole ginger volatile oil, peeled ginger volatile oil and ginger peel volatile oil were extracted by direct distillation, and the antibacterial e ff ect of ginger volatile oil was investigated by comparing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he three kinds of volatile oils against six kinds of common bacteri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ree kinds of volatile oils had di ff erent degrees of inhibitory e ff ect on common bacteria, and the inhibitory e ff ect on Gram-positive bacteria was better; the inhibitory e ff ect of the three kinds of volatile oils was in the order of peeled ginger oil>whole ginger volatile oil>ginger skin volatile oil.Keywords: ginger volatile oil; antibacterial; anti-corrosion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肥厚,断面为黄白色,有强烈的辛辣香味,既可食用,也可供药用。
姜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姜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姜黄,又称为姜黄素或者孟古尔黄素,是一种天然植物化合物,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和保健品领域。
它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消炎、抗菌和抗肿瘤等作用,因此被广泛用于辅助治疗多种疾病。
本文将介绍姜黄的适应症以及使用说明。
一、姜黄的适应症1. 消炎症状缓解:姜黄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引起的相关症状,例如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
多项研究显示,姜黄中的姜黄素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组织炎症反应。
2. 抗菌效果:姜黄中的活性成分对多种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常见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3. 抗氧化作用:姜黄中的姜黄素是一种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可以中和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从而减少氧化损伤。
4. 免疫增强:姜黄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免疫系统对外界有害物质的识别和清除能力,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5. 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姜黄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对多种癌症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二、姜黄的使用说明1. 姜黄的剂型:姜黄主要以胶囊、片剂、粉剂等形式出售。
根据个人需求和医生建议,选择适合的剂型和规格。
2. 姜黄的用量:一般建议成人每天服用1000-2000毫克的姜黄素剂量,分2-3次服用。
具体用量应根据个人病情和医生建议而定。
3. 姜黄的使用时间:姜黄可随餐或空腹服用。
在使用姜黄之前最好先阅读产品说明书,按照说明书上的用法和剂量进行使用。
4. 注意事项:a.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使用姜黄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b. 姜黄属于一种草本植物,但在某些人群中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如果您有过敏症状,比如皮疹、呕吐、胃痛等,请立即停止使用姜黄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c. 姜黄可与某些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其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姜黄的同时,应告知医生所服用的其他药物。
d. 服用姜黄时,应注意贮存条件。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保持干燥。
中药姜黄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探究

中药姜黄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探究姜黄,又称为黄姜、姜黄根。
它是生姜的一种品种,原产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南亚地区,后逐渐传入中国。
姜黄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本文将从药理学和临床角度探究姜黄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一、姜黄的药理作用1. 抗氧化作用姜黄含有大量的姜黄素和姜黄色素等成分,这些成分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自由基对人体产生的损害。
此外,姜黄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同样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2. 抗炎作用姜黄中的姜黄素、姜黄色素等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姜黄素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炎症反应,包括抑制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等。
3. 抗肿瘤作用姜黄中含有大量的姜黄素,这个成分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研究表明,姜黄素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同时还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4. 保护肝脏作用姜黄中含有丰富的姜黄素成分,这个成分具有良好的保护肝脏作用。
研究表明,姜黄素能够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轻肝脏损伤等。
5. 降血脂作用姜黄中的姜黄素和部分姜黄色素成分具有降血脂作用,能够降低胆固醇的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二、姜黄的临床应用1. 抗炎治疗姜黄的抗炎作用十分强大。
临床上,姜黄被广泛用于各种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炎性肠病、紫癜性肾炎等。
此外,姜黄还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可以配合其他镇痛药物一起使用,增加镇痛效果。
2. 抗肿瘤治疗由于姜黄的抗肿瘤作用,临床上已经开始将姜黄用于肿瘤治疗。
现有研究表明,姜黄能够协同化疗药物,对肿瘤患者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姜黄还可以用于预防乳腺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
3. 保护肝脏姜黄具有良好的保护肝脏作用,可以用于肝病患者的治疗。
临床上,姜黄被广泛用于各种慢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肝癌等的预防和治疗。
4. 调节免疫功能姜黄中含有丰富的姜黄素等成分,可以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预防感染病。
姜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OURNAL OF P RAC TI CAL T RAD ̄ I ONAL CHI NES E MEDI C I NE 2 0 1 5 . Vo 1 . 3 1 No . 1 0
孙玉琦等 ¨ 经研究发现姜 黄素对肝癌细胞有抑制 作 用 ,并指 出葫芦素B 与姜黄素联用表现为协 同作用 , 且 效果 较 强 ,在 比例 为 8: 2 t - , j " ,C D I = O . 6 3 5 表现 为 明显 协 同作 用 。曾英 坚 等 ¨ 将 姜 黄 、三氧 化 二 砷联 合 小 剂 量 阿糖胞苷及半 相合N K 细胞输注组成MD S 治疗方案 , 指 出方 案 中各 药 物 除具 有 单独 的抗 肿瘤 及 协 同增 效 作用 外 ,且不 良反应降低 ,姜黄 、三氧化二砷致敏M D S I  ̄ 瘤 细胞被N K 细胞 的免疫 杀伤又使整体疗效进一步提高 。 并在文中提到姜黄抗肿瘤机制包括增加死亡受体 的表达 和 死 亡诱 导 分 子 ,通 过 激 活效 应 C a s p a s e ' 3 、7 而 诱 导 细 胞 凋 亡 ;降 低 线 粒 体膜 电位 和B C L 一 2 水 平 ,增  ̄ J I B a x 水 平 ,激活C a s p a s e 一 3 ,通过线粒体依赖途径诱 导肿瘤细 胞凋亡 ) 等 内源性和外源性受体通路。姜黄素能降低肝 癌发生初期 大鼠肝 脏A L T 、A S T 、 一 G T 和G S T 活性 , 升高肝脏及肝线粒体S O D、C A T 、G S H — P x 活性 和降低 MD A 水平 ,姜 黄素具 有减轻肝癌发生初期 大 鼠肝细胞 损伤 ,降低其氧化应激的作用 ,此作用有助于预防肝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研究与开发
理论研究
30
姜黄油抑菌作用的研究
胡小军 ,李凤侠 ( 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05 )
摘 要 :就姜黄油对几种常见细菌、 霉菌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姜黄油对几种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中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强 ,M I C =1. 25 % ,抑菌圈直径为 17. 5 m m ,对 大 肠 杆 菌 的 抑 制 作 用 较 弱 ,M I C =5 % ,抑 菌 圈 直 径 为
( 平均值) 表 1 抑菌圈直径 供试菌种 抑菌圈直径 ( m m) 一系列姜黄油浓度梯度下 的平均抑菌圈直径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 黑曲霉 注 :"---" 为无抑菌作用。 抑菌圈直径 抑菌圈直径 ( m m)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草芽孢 杆 菌 以及 黑 曲 霉 的最 低 抑 菌 浓度 ,最 低 抑 菌 浓度 的 测定结果见表 2 和图 4。
YXQ-SG41. 280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 H H B11 电热恒温培养
箱 H ZQ-X100 振荡培养箱 SPX-150C 恒温恒湿箱 SZ-H 双 目生物显
28 ℃ ,培养 48 h。取出后测出滤纸片抑菌圈直径大小 ,比较
抑菌效果。 ( MI 1. 2. 4 姜黄油最低抑菌浓度 C) 的测定 采用平板划线法。在培养基上划线培养细菌 ,以有无 ( 菌落生长正常) 比较 ,有肉眼 菌生长为判断标准 ,与对照组 可见菌落者为无抑菌作用 ; 无菌落生长者的姜黄油浓度为 ( MI 姜黄油的最低抑菌浓度 C) 。把待测试剂用石油醚溶解
姜黄油最低抑菌
5
( %) MI C
4 3 2 1 0 1 2 3 4
对照 石油醚 无菌水
10 17. 5 12. 5 15
---------
---------
注 :1- 大肠杆菌 ;2- 金黄色葡萄球菌 ;3- 枯草芽孢杆菌 ;4- 黑曲霉 图 4 姜黄油的 M I C值
从表 2 和图 4 中可以看出 : 姜黄油对于供试菌种有显 著的抑菌作用 ,当姜黄油的浓度在 1. 25 % 时 ,金黄色葡萄球 菌、 黑曲霉的生长即完全受到抑制 ,培养皿中无菌落生长 ;而 以石油醚和无菌水做对照的培养皿中 ,各菌均表现出强的生 金黄色 长势。 当培养基中姜黄油的浓度为 5 % 时 ,大肠杆菌、 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生长完全受到抑制。通过 姜黄油对供试菌抑菌效果比较 ,最 低 抑菌 浓 度 ( MI C) 为 :大 ( MI 肠杆菌 ( MI C) 5 % ,金黄色葡萄球菌 C)1. 25 % ,枯草 芽 孢 杆 菌( MI C)2. 5 % ,黑曲霉 ( MI C)1. 25 % 。 结论 抑菌试验结果表明 ,姜黄油常见致病菌和腐败菌具有 明显和广泛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 最 强 ,M I C=1. 25 % ,抑 菌 圈 直 径 为 17. 5 m m ,对 大 肠 杆 菌 的 抑制作用较弱 ,M I C=5 % ,抑菌圈 直 径 为 10 m m 。有关 姜 黄 油的抑菌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 1]
赵泽贞 ,温登玫 ,魏丽珍 ,等 . 姜黄油抗突变机理进一步试验研 究[ 癌变 . 畸变 . 突变 ,1999,11 ( 2):75~77. J ] .
[ 2]
图 3 姜黄油对黑曲霉的抑制效果
陈敏娟 . 姜黄素研究进展及 应 用 前 景 [ J ] . 海 峡 药 学 ,2003,15 ( 1):4~6.
[ 4]
唐书谦 ,叶庆佾 ,钟白玉 ,等 . 姜黄挥发油、 水浸出液体外抗真菌 试验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7,12:569~571. J ] . 收稿日期 :2005-09-15
2. 2 测定最低抑菌浓度
采用平板划线法测定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
;i K ey w ords :cur cum al ongaoi l nhi bi t or yconcent r at i on;ant i bact er i alef f ect
姜黄是一种常用中草药 ,为姜科植物 ,其资源丰富 ,价 格低廉。 姜黄味辛、 苦 ,性温 ,有破血行气、 通经止痛的功能。 近年来 ,关于姜黄的药理作用及生物活性有了新的报道 ,药 理学研究证明 :姜黄具有很好的抗氧化、 抗菌、 抗爱滋病毒、 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姜 抗肿瘤等作用 ,是临床常用的中药。 黄素和姜黄油。本试验利用石油醚提取的姜黄油为材料来 研究姜黄油对几种常见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菌作用。 材料和方法 姜黄油 实验室自制 ( Es )、 试验菌种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 cher i chi a col i 枯草芽孢杆菌 菌 ( St )、 ( Baci )、 aphyl ococcusaur eas l l uss ubt i l i s ( As ) 。由本院微生物实验室提供。 黑曲霉 per gi l l usni ger 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 培 养 细 菌 用),察 氏 培 ( 培养霉菌用) 养基 试 验 仪 器 :BP221S 电 子 天 平 ZK-82B 鼓 风 干 燥 箱
1
1. 1 试验材料
1. 2. 3 滤纸片扩散法测定姜黄油的抑菌能力
按无菌操作的方式往无菌培养皿中倒入适量培养基 , 每个培养皿中约 5 m L,即培养基的厚度约为 1. 5 m m 。待培 养基凝固后 , 用无菌移液管吸取 0. 1~0. 2 m L 菌悬液于培养 基表面 ,用无菌涂布棒涂布均匀 ,然后用无菌镊子以无菌操 作方式取出各溶液浸泡后的滤纸片 , 尽量使石油醚挥发完 全。按培养皿的标号 ,对号入座 ,将滤纸片放入培养基表面 相应位置 ,每个培养皿等距放 3 个滤纸片 ,每个浓度做 6 组 平行。并用浸有石油醚的滤纸片做对照 ,无菌水做空白。放 入 培 养 箱 恒 温 倒 置 培 养 ,细 菌 置 37 ℃ ,培 养 24 h;霉 菌 置
1
2
3
4
注 :1- 大肠杆菌 ;2- 金黄色葡萄球菌 ;3- 枯草芽孢杆菌 ;4- 黑曲霉 图 1 姜黄油对试验菌的抑制效果
3
图 2 姜黄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姜黄油作为天然中草药姜黄的主要成分之一 ,其安全 性 能 极 高 ,如 将 其 用 在 食 品 中 进 行 防 腐 ,其 推 广 和 应 用 必 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
由表 1 和图 1、 图 2、 图 3 中可以看出 :姜黄油对金黄色 葡萄球菌、 黑曲霉阳性菌的抑菌效果最好 ,对大肠杆菌阴性 菌效果较差。对食品中常见腐败菌黑曲霉抑制效果较好。
[ 3]
杜青云 ,王国胜 ,张铭穷 . 中药姜黄挥发油体外抗真菌实验研究 ( 4):212. 中国皮肤性病杂志 ,1997,11 [ J ] .
31
稀释后 ,吸取各种浓度溶液 1 m L,分别加入直径 8 m m 的培 养皿中 ,每皿加入已融化的培养基 9 m L,摇匀 ,静置待凝固 后制成含有待测浓度供试样品的平板。在培养皿上划线接 种 ,按 前 述 条 件 培 养 菌 落 ,观 察 个 培 养 皿 是 否 长 菌 及 菌 落 生长情况。每 一 姜 黄 油浓 度 梯 度 做 三组 平 行 试 验 ,以 完 全 没有菌生长的最低浓度为该样品的 M I C 值。 结果与讨论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姜黄油对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 萄球菌、 枯 草 芽 孢 杆 菌 以 及 黑 曲 霉 的 抑 制 效 果 ,以 抑 菌 圈 直径的大小为指标 ,试验结果见表 1、 图 1、 图 2、 图 3。
2. 5% 、 1. 25% 、 0. 625% 、 0. 313% 的一系列姜黄油浓度梯度溶液。 1. 2. 2 菌悬液的制备
将试验菌从 4 ℃的冰箱中取出后, 接种到新鲜斜面培养 基上。 细菌接到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上,37 ℃培养 24h;霉 菌接种到察氏固体培养基上 ,28 ℃培养 48 h。恒温培养活化 后 ,从斜面上挑取两环菌落于 100 m L 无菌水 ,轻轻研磨制成 混悬液 ,稀释 10 倍 ,并通过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确定菌液的 稀释度 ,使最后的菌悬液含量为 106 个 / m L,待用。
1. 2 试验方法 1. 2. 1 姜黄油浓度的制备
取一定量的姜黄油 ,加入石油醚分别稀释成 10 % 、 5% 、
( 1977-),男 ,河 北 宣 化 人 ,硕 士 ,从 事 食 品 科 学 方 作者简介 :胡 小 军 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理论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6. Vol . 27. NO . 5
10 m m 。
关键词 :姜黄油 ;抑菌浓度 ;抑菌作用
STUDY ON TH E ANTI BACTERI AL EFFECT OF CURCUM A LONGA OI LS H U Xi ao-j un,LIFeng-xi a haiI ns t i t ut eofTechnol ogy,Li anyungang 222005,J i angs u,Chi na) ( Ocean Col l ege,H uai A bs t ract : The paper m ade an ant i bact er i alact i vi t ys t udy ofcur cum a l onga oi l s on s om e m i cr oor gani s m whi ch pol l ut ef oods t uf fand f ood.Thes t udyr es ul tdem ons t r at ed t hatcur cum al ongaoi l shad obvi ousi nhi bi t i ng t he gr owt h ofs om e m i cr oor gani s m .I nhi bi t or y ef f ecton St aphyl ococcusaur easwasr em ar kabl y,M I C =1. 25 % . The di am et erofi nhi bi t i ng was 17. 5 m m .I nhi bi t or y ef f ecton Es cher i chi a col iwas s m al l ,M I C( Es cher i chi acol i )= 5 % .Thedi am et erofi nhi bi t i ngwas10 m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