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姜黄素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姜黄素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姜黄素的抗肿瘤研究进展姜黄素的抗肿瘤研究进展【摘要】姜黄素属多酚类物质,为植物姜黄的根茎提取物。

大量研究证实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及抗肿瘤等生物学作用。

由于它在不同的肿瘤实验中展示出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使得姜黄素成为癌症治疗剂的可能性。

【关键词】姜黄素;抗肿瘤;进展姜黄素是从姜黄中提取的一种酚类色素,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大量研究证实,姜黄素具有降脂、抗炎、抗氧化、去除自由基、抗微生物、抗肿瘤以及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方面药理作用。

由于姜黄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浸润及转移,进一步说明了姜黄素在肿瘤治疗中的生物学价值,同时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的抗肿瘤研究热点,涉及的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主要对其抗肿瘤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前关姜黄素抗癌机制现认为主要是通过调控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激酶C信号转导通路,下调核转录因子-ΚB的活性,抑制环氧酶-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抑制尿激酶的活性,抑制血管生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分泌等。

1 姜黄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范婷婷等【1】发现姜黄素能够抑制细胞PTN的表达和增殖,且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有研究说明【2】,姜黄素可抑制乳腺细胞增殖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分裂停滞在G2和G2/S期。

低浓度的姜黄素就可以抑制未成熟的淋巴瘤细胞增殖,且其作用与作用时间及剂量呈正比,同时下调p53基因、早期生长反响基因-1等的表达【3】。

提示姜黄素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用于癌症治疗。

2 姜黄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姜黄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其中包括耐药的肿瘤细胞株;同时还能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在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有研究【4】证实姜黄素可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主要是通过抑制胸苷激酶活性来阻断细胞DNA的合成从而将肿瘤细胞阻滞在S期。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首先,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具有抗炎作用。

炎症是多种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免疫性疾病等。

研究表明,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能够抑制多种炎症反应,包括炎症介质的产生和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

实验结果显示,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能够抑制NF-κB和MAPK等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其次,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研究表明,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实验结果显示,双脱甲氧基姜黄素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的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迁移,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另外,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还能够增强化疗药物的疗效,并减少其副作用。

此外,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还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

氧化应激是多种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自由基并保护细胞免受损害。

另外,研究还发现,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能够抑制年龄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如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

这说明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可能具有抗衰老的作用,有望成为延缓衰老的天然药物。

总之,双脱甲氧基姜黄素作为一种天然产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肿瘤、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

这些作用与多个信号通路的调节有关,包括NF-κB、MAPK等。

然而,目前关于双脱甲氧基姜黄素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另外,由于其良好的安全性和广泛的生物活性,双脱甲氧基姜黄素有望成为新一代的天然药物,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姜黄素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姜黄素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CHINA MEDICAL HERALD Vol.17No.20July 20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02344);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项目(2018KJXX-096);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6JK1221)。

[作者简介]宋莉平(1991-),女,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系2018级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肿瘤分子遗传学。

[通讯作者]王宇(1982-),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肿瘤分子遗传学。

中药姜黄最早记载于《唐本草》,其性辛味苦温,归肝脾经,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效。

而姜黄素(curcumin )是从姜黄根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脂溶性多酚类化合物,是姜黄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橙黄色结晶粉末,味稍苦,耐光耐热性差,毒性极小。

同时也是一种容易渗透细胞膜的亲脂性分子,可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分子式为C 21H 20O 6,相对分子质量368.38。

本文拟就姜黄素的药理作用及其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及心肌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姜黄素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1抗肿瘤作用及机制姜黄素是中药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以往研究显示[1],其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毒性作用。

姜黄素的抗肿瘤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血管生成、侵袭转移、阻遏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提高化疗敏感性等,提示姜黄素可通过多种分子机制来达到抗肿瘤的作用,具有很强的治疗潜力[2]。

1.1抑制肿瘤细胞血管生成血管生成是一个由原有血管网络形成新血管的过程,通常发生在许多生理过程中,如伤口愈合和胚胎发育,也发生在病理过程,包括关节炎、糖尿病、癌症等。

恶性胶质瘤是人类肿瘤中血管化程度较高的肿瘤之一,其生长和存活依赖于足够的血液供应[3]。

抑制肿瘤细胞血管生成是治疗胶质瘤的有效策略,而姜黄素具有抗血管生成活性[4]。

Perry 等[5]研究显示,姜黄素有抑制无胸腺小鼠胶质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作用机制与其抑制神经胶质瘤诱导的血管生成有关。

姜黄素及其衍生物抗菌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姜黄素及其衍生物抗菌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姜黄素及其衍生物抗菌抗炎作用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耐药菌,多重耐药菌已成临床感染性疾病治疗的难题,尤其是对于儿童患者。

研发新型抗菌药物阻止耐药菌的产生及传播已迫在眉睫。

姜黄及其多酚类化合物姜黄素具有广谱抗菌抗炎作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研究证实,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对细菌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并能通过与体内不同分子靶标相互作用在细菌介导的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1].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根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黄色色素,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多酚类化合物。

自1910年首次从姜黄根茎中分离提取出其活性成分后,许多研究者对其广泛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姜黄在古亚洲被用作香料、食用色素、食品保存剂及传统药物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数十年前有学者指出,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抗菌活性,近期研究发现其还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2-4].有研究报道,即使姜黄素摄入达到12g/d的高浓度对人体几乎无副作用[5].但姜黄素水溶性差,组织生物利用度低[6],近年来通过在基本结构上改变部分侧链合成衍生物,再与纳米粒子结合制成纳米颗粒,或通过不同方式给药以克服这些缺陷,同时增强其抗菌抗炎活性[7-8].2姜黄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菌作用姜黄素可以抑制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等细菌的生长,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增加机体对细菌的清除能力,并能通过减少炎症细胞聚集、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及增加活性氧清除能力减少机体损伤,经常被用于细菌性疾病的治疗[9-10].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细菌生长。

研究表明,细胞分裂蛋白丝温度敏感蛋白Z(FtsZ)及其类似物的初级纤维稳定性在细菌细胞分裂和形态多样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1],表明FtsZ是药物治疗的靶点。

Diptir等人[12]表明,姜黄素可以抑制布拉酵母菌和大肠杆菌的FtsZ初级纤维类似物,并抑制FtsZ类似物的GTPase活性,从而对细菌造成致命伤害,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姜黄素 抗衰研究报告

姜黄素 抗衰研究报告

姜黄素抗衰研究报告姜黄素(Curcumin)是一种天然存在于姜黄中的活性化合物,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并被认为具有许多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

最近的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抗衰老的潜力,并在许多与衰老有关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首先,姜黄素被发现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自由基的过度积累和炎症反应是衰老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可以导致细胞损伤、组织退化和器官功能下降。

姜黄素通过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助于维持细胞和组织的正常功能,从而延缓衰老进程。

其次,姜黄素被证明对衰老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具有保护作用。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与血管内皮功能退化、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纤维化等因素有关。

相关研究发现,姜黄素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减轻心肌纤维化,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这些都表明姜黄素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具有潜在的益处。

此外,姜黄素还显示出在预防和治疗衰老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潜力。

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与神经元的退行性损伤以及炎症反应的累积有关。

许多研究显示,姜黄素可以改善神经细胞的存活和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神经系统疾病的进展。

这表明姜黄素具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衰老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

总结来说,姜黄素作为一种天然草药化合物,具有抗衰老的潜力。

其强大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于维持细胞和组织的正常功能,延缓衰老过程。

此外,姜黄素还展现出在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潜在益处。

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姜黄素的抗衰老机制,并开发更加有效的姜黄素衍生物作为抗衰老药物的候选。

姜黄素的研究进展.doc

姜黄素的研究进展.doc

姜黄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08-11-27 上午10:28:14 浏览次数:794作者:汪海慧成扬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第21卷第6期2007年l1月【摘要】姜黄为传统常用中药,姜黄素是姜黄发挥药理作用最重要的活性成分,对机体各系统作用广泛。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血管粥样硬化、保护肝肾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姜黄素;药理作用;综述【中图分类号】 R28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861X(2007)06-0073-04姜黄(Curcuma longa Linn)来源于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胸胁刺痛、风湿肩臂疼痛、跌打肿痛、闭经、癞瘕等多种病证。

姜黄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姜黄素类和姜黄挥发油,姜黄素类主要含姜黄素(curcumin)、脱甲氧基姜黄素(demefhoxvcurcumin)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fhoxycurcumin)。

其中姜黄素是姜黄发挥药理作用最重要的化学成分,因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保护肝肾功能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重要的经济价值,已经成为开发的热点。

本文就近年来姜黄素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1、抗炎作用姜黄素具有抑制多种炎症因子的作用。

核因子KB(NF—KB)可激活多种与炎症有关的基因的转录。

在哮喘患者气管中,许多增加炎症反应的刺激因素,如过敏原等,都能导致NF—KB的激活,从而增强气道炎症。

姜黄素能通过抑制NF-KB的活性,发挥抗炎作用,减轻哮喘的发[1]。

姜黄素还可通过减少结肠黏膜Thl细胞因子(IL-12、IL-1、IFN-γ、TNF-α)的表达,增加Th2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降低脾细胞及循环中IFN-/IL-4的比值,治疗由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结肠炎[2]。

姜黄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2009

姜黄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2009

姜黄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贾绍华 张舜尧作者单位: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贾绍华);哈尔滨商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张舜尧)关键词 姜黄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姜黄素(Curcu m i n)是从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curcumalonga)根茎中提取的一种酚性色素。

其中医性味归经属辛、苦、温。

归脾、肝经,用于胸胁刺痛、闭经、风湿肩臂疼痛等[1]。

由于其色泽稳定且毒性很低,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和染料中。

在姜黄素的药用价值方面,大量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尤其是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抗艾滋病药物,其发展前景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1 化学性质姜黄素是从中药姜黄中提取的有效成分。

姜黄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姜黄素类及挥发油两大类,此外尚有糖类、甾醇等。

姜黄素类化合物(curcum i ns)是中药姜黄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约占3%~6%,主要包括姜黄素(cu rcu m i n)、去甲氧基姜黄素(dem et hoxy curcu m i n)和去二甲氧基姜黄素(b isde -m ethoxy 0curcu m i n)三种。

晶体姜黄素为淡黄色粉末,含量 90%,溶于乙醇、丙酮、乙二醇及碱性溶液;不溶于水、乙醚;微溶于植物油。

对热稳定,光照使其颜色变浅但不影响色调,其溶液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呈黄色,在碱性条件下呈红褐色。

其基本化学结构式为:[2]1 curcu m i n :R 1=R 2=OM e2 de m ethoxy curcu m i n :R 1=H,R 2=O M e3 b i sde m ethyoxy curcu m i n :R 1=R 2=H图1 姜黄素类化合物的结构式2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姜黄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氧化、抗凝、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等多方面的作用。

主要有效成分为从姜黄中提取的酚性色素姜黄素(Curcum in)及其两种衍生物。

姜黄素的研究进展

姜黄素的研究进展

姜黄素的研究进展姜黄素是姜黄植物中的一种化合物,也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和抗炎剂。

近年来,姜黄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它被发现具有许多潜在的药理活性,包括抗肿瘤、抗糖尿病、抗心血管疾病和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本文将总结近年来姜黄素在以上方面的研究进展。

首先,姜黄素被广泛研究其抗肿瘤活性。

许多实验研究表明,姜黄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细胞的血管生成。

其中,姜黄素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的研究最为突出。

研究发现,姜黄素可以通过干扰细胞周期和调控相关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此外,姜黄素也被发现可以增强常用化疗药物的疗效,并减轻其副作用。

其次,姜黄素还具有抗糖尿病的潜力。

研究表明,姜黄素可以通过调节胰岛素信号通路、提高胰岛功能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来减少血糖水平。

此外,姜黄素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糖尿病引起的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一项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服用姜黄素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

此外,姜黄素也被证明具有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研究发现,姜黄素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改善血管功能。

姜黄素还展现了对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保护作用。

一项针对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服用姜黄素能够降低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最后,姜黄素对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显示出潜力。

研究表明,姜黄素可以通过减少氧化应激和抑制炎症反应来保护神经元。

姜黄素还具有抗神经遗传性疾病的作用,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

研究结果显示,姜黄素可以通过抑制异常蛋白的聚集,减少细胞毒性和降低炎症反应来减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症状。

总之,姜黄素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和抗炎剂,在治疗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尽管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阶段,但姜黄素的临床应用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黄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文雪
来源:《科技视界》2015年第34期
【摘要】姜黄素是从植物姜黄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酚类色素。

大量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降脂、抗肿瘤、抗氧化及抗炎等多种药理学作用。

因此,姜黄素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姜黄素;药理作用
姜黄素是从植物姜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酚类物质,具有非常广泛的药理作用。

有研究显示,姜黄素具有降脂、抗肿瘤、抗氧化及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在这篇综述中,将讨论姜黄素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

1 降脂作用
在大量动物实验中发现,姜黄素可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游离脂肪酸,其中对血浆甘油三酯的作用最为明显;同时还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肝胆固醇(CH)中TG含量,且对肝肾无毒副作用。

有关姜黄素降脂机制,一部分人认为是姜黄素通过加速肝和肾上腺对脂蛋白(a)和LDL的代谢而加强胆囊对LDL 排泄,同时抑制脾脏对LDL的摄取,从而达到降低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

Asai等[1]认为姜黄素通过增强肝酞基辅酶A还原酶活性而改变脂肪酸代谢,最终降低血脂。

Rukkumain[2]等研究发现姜黄素降脂作用的主要机制是干涉外源CH的吸收。

总之,姜黄素在治疗人类高脂血症,特别是高甘油三酯血症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2 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姜黄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浸润及转移,其作用机制非常复杂。

姜黄素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或阻断细胞DNA将细胞阻滞在G2/M期[3],从而在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姜黄素的抗肿瘤活性与其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姜黄素通过激活caspases-3和caspases-8最终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Choudhuri等[4]研究发现姜黄素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凋亡依赖于p53基因相关途径。

此外,有研究发现线粒体是姜黄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靶点[5]。

姜黄素通过降低肿瘤坏死因子(TNF)、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黏附分子的表达来抑肿瘤细胞增殖。

除此之外,姜黄素还能抑制某些活化转录蛋白和信号转导物,并能调节β连环蛋白、PPAR-γ、ENrf-2和gr-1的表达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因此,姜黄素有望成为新型抗肿瘤治疗药物。

3 抗氧化作用
生物体内时时刻刻收到氧化作用的影响,不但细胞本身在有氧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活性氧(ROS),而且外源性的氧化作用也可导致ROS的堆积。

ROS堆积可直接或间接导致生物结构的广泛破坏。

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姜黄素是一种新型的抗氧化剂。

体内外实验结果显示[6-7],姜黄素能够通过抑制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反应,发挥其抗细胞毒的作用。

Grinberg等[8]发现姜黄素可抑制红细胞由于H2O2引起的Fe2+氧化,因此在地中海贫血疾病中,姜黄素可保护红细胞由于铁刺激而引起的损伤。

除此之外,姜黄素还可以抗亚硝酸诱导氧化血红蛋白的作用,从而保护血红蛋白不被氧化成为高铁血红蛋白,其机制是通过除去过二氧化氮、氧化物而发挥抗氧化作用。

姜黄素的抗氧化作用还可以体现在保护氧化损伤的DNA及抗自由基作用。

姜黄素可通过清除自由基抗过氧化脂质从而实现保护生物膜的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酚羟基有很强的去除自由基的能力,而姜黄素的分子结构刚好符合这种特性,因此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在研究姜黄素对角质化细胞的保护作用实验中发现,姜黄素能减少超氧化物的形成,降低过氧化氢浓度,从而对人角化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4 抗炎作用
姜黄素在急慢性炎症性疾病中能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9-10]。

当炎症发生时,姜黄素能够抑制皮肤炎症反应、过氧化氢形成及相关基因表达。

此外,姜黄素能抑制氮氧化物、环氧化酶(COX)、脂肪氧化酶(LOX)、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黄嘌呤脱氢酶[11]的产生。

由于姜黄素的抗炎特性,使得其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相关研究的热点。

综上所述,姜黄素在临床上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尽管对其作用制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但其作用机制相当复杂,任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Asai A,Miyazawa T. Dietary curuminoids prevent high-fat diet-induced lipid accumulation in rat liver and epididymal adipose tissue[J]. J Nutr, 2001, 131(11):2932-2935.
[2]Rukkumani R,Sri-Balasubashini M,Vishwanathan P,et al. Comparative effeets of eureumin and photo-irradiated curcumin on alcohol and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induced hyperlipidemia[J]. Pharmacol Res, 2002, 46(3): 257-264.
[3]Jon M,Holy J M. Curcumin disrupts mitotic spindle structure and induces micronucleationin MCF-7 breast cancer cells[J]. Mut Res, 2002, 518(1): 71-84.
[4]Choudhui T,Pal S,Agwarwal M L,e t al. Curcumin induces apoptosis i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through p53-dependent Baxinduction[J]. F EB S Lett,2002,512(1- 3): 334-340.
[5]Morin D,Barthelemy S,Zini R,et al. Curcumin induces the mitochondrial perm 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mediated by membrane protein thiol oxidation[J]. FEB S Lett, 2001, 495(1-2):131-136.
[6]Sreejayan,Rao M N. Curcuminoids as potent inhibitors of lipid peroxidation[J]. J Pharm Pharmacol, 1994, 46(12): 1013-1016 .
[7]Akila G,Rajak rishnan V,Viswanathan P,et al. Effects of curcuminon lipid profile and lipid peroxidation status in experimental hepatic fibrosis[J]. Hepatol Res, 1998, 11(3): 147-157.
[8]Leonid G N,Oded S,Hanne T H,et al. Study on curcumin and curcuminoids XXVI. Antioxidant effects of curcumin on the red blood cell membrane[J]. Pharmaceutics, 1996, 132(1-2): 251-257.
[9]Bengmark S. Curcumin,an atoxic antioxidant and natural NF-kappa B,cyclooxygenase-2,lipooxygenase,and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hibitor:a shield against acute and chronic diseases[J].JPENJ Parenter Entera l Nutr,2006,30(1): 45-51.
[10]Maezurek A,Hager K,Kenklies M,et al.Lipoic acid as ananti-inflammatory and neuroprotective treatment for Alzheimer′s disease[J]. Adv Drug Deliv Rev,2008, 60(13-14):1463-1470.
[11]Menon V P,Sudheer A R.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atory properties of curcumin[J]. Adv Exp Med Biol, 2007, 595(8): 105 -125.
[责任编辑:杨玉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