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题20道
【免费】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必考重点题详解(名校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必考重点题详解(名校版)【重点题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29×4,要使积是四位数,□可以填的数有()。
(2)336×□,要使积是三位数,□可以填的数有()。
【思路点拨】第一题要使积是四位数,首先考虑□29的百位乘4进位,那么□里可以填3、4、5、6、7、8、9;考虑到积的十位可能会有进位,试着填2,29×4超过了一百,向百位进1,2×4+1=9,是900多,不是四位数。
所以,只能填3~9。
第二题要使积是三位数,首先考虑336的百位上的3乘□里的数不进位,那么可以填1、2、3,但还要考虑进位的情况,假如□里填3,36×3超过100,向百位进一,百位就是3×3+1=10,百位满十又向千位进一,这样就成了四位数,所以,只能填1、2。
【重点题二】在下面的乘法竖式中,每个字母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请问A、B、C各表示什么数字?A B C×72 9 9 6【思路点拨】这道题解答的突破口是个位,积的个位是6,只有(8)×7=56,写6向十位进5,所以C=8;十位只有(2)×7+5=19,写9向百位进1,所以B=2;百位(4)×7+1=29,所以A=4。
即4 2 8× 72 9 9 6当然,如果现在学习了除法,也可以直接用2996÷7=428。
【重点题三】计算:148×9【思路点拨】我们可以用笔算的方法来计算出结果,但第二个因数是9,148×9表示9个148,我们可以看成是10个148减去1个148,计算起来会更方便。
148×9=148×10-148=1480-148=1332小红在写一个末尾是0的三位数的时候,不小心把末尾的0漏写了,原来的数比现在的数大621,你知道原来的数是多少吗?【思路点拨】我们可以将这个末尾有0的三位数看成AB0,那么把末尾的0漏掉后就是AB,根据原来的数比现在的数大621,可以列竖式:A B 0- A B6 2 1首先得出B就是9,那么,十位上的B也是9,被个位借掉1后还剩8,8-(6)=2,说明A=6,那么这个三位数就是690。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题2

大白兔重点题型一、填空题1.填一填(1)20是()个十,2个十乘3是()个十,6个十是()。
(2)36+37+38+39+40=()✖️5=()(3)67与8的积大约在()和()之间。
(4)()和任何数相乘,积是0.()和任何数相乘,积是任何数。
(5)50000m=()km(6)从刻度0道刻度5之间的长度是()厘米,也可以写作()毫米。
从刻度3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是()毫米。
(7)一支铅笔18厘米,用去1分米,还剩()厘米。
(8)口32️4 商是两位数,口里最大可以填(),最小可以填()。
(9)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10)在一个除法算式里,被除数比商的8倍还多4,被除数是76,这道除法算式是()(11)最小的三位数是5的()倍,最大的两位数的4倍是()(12)8的()倍是120(13)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里,余数最大是()(14)一个数的2倍是24,这个数的5倍是()(15)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最大的是一个()角。
(16)()时整和()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17)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的和是50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18)从一张长是18厘米,宽为10厘米的长方形纸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19)小明每天晚上10点睡觉,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他一共睡了()个小时。
(20)小丽要去看一场赛车比赛,这个比赛上午8:40开始,要比赛2个半小时,结束的时刻是()时()分。
(21)右面的图标表示从上午的()时()分到晚上()时()分这条路禁止通行,禁行时间是()个小时。
允许通行的时间是()个小时。
(22)一场电影下午2:10分开始放映,15:05结束,放映了()小时()分钟。
(23)口+口+口=21,o+o+口=39,o=()(24)口+口+o=12,口+口+o+o=20,口=(),o=()。
(25)有4个好朋友,每两个人之间通一次电话,可以通()次电话。
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题20道-附解析

【重点题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29×4,要使积是四位数,□可以填的数有()。
(2)336×□,要使积是三位数,□可以填的数有( )。
【思路点拨】第一题要使积是四位数,首先考虑□29 的百位乘 4 进位,那么□里可以填 3、4、5、6、7、8、9;考虑到积的十 位可能会有进位,试着填 2,29×4 超过了一百,向百位进 1,2 ×4+1=9,是 900 多,不是四位数。
所以,只能填 3~9。
第二 题要使积是三位数,首先考虑 336 的百位上的 3 乘□里的数不 进位,那么可以填 1、2、3,但还要考虑进位的情况,假如□里 填 3,36×3 超过 100,向百位进一,百位就是 3×3+1=10,百 位满十又向千位进一,这样就成了四位数,所以,只能填 1、 2。
【重点题二】在下面的乘法竖式中,每个字母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的字母代表 不同的数字,请问 A 、B 、C 各表示什么数字?A B C×72 9 9 6【思路点拨】这道题解答的突破口是个位,积的个位是6,只有(8)×7=56,写6向十位进5,所以C=8;十位只有(2)×7+5=19,写9向百位进1,所以B=2;百位(4)×7+1=29,所以A=4。
即428×72996当然,如果现在学习了除法,也可以直接用2996÷7=428。
【重点题三】计算:148×9【思路点拨】我们可以用笔算的方法来计算出结果,但第二个因数是9,148×9表示9个148,我们可以看成是10个148减去1个148,计算起来会更方便。
148×9=148×10-148=1480-148=1332【重点题四】小红在写一个末尾是0的三位数的时候,不小心把末尾的0漏写了,原来的数比现在的数大621,你知道原来的数是多少吗?【思路点拨】我们可以将这个末尾有0的三位数看成AB0,那么把末尾的0漏掉后就是AB,根据原来的数比现在的数大621,可以列竖式:A B0-A B621首先得出B就是9,那么,十位上的B也是9,被个位借掉1后还剩8,8-(6)=2,说明A=6,那么这个三位数就是690。
小学数学三年级应用题120道(上册)必考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应用题120道(上册)一.解答题(共120题,共651分)1.李大伯家的白菜获得了大丰收,共收获1000棵,第一次运走298棵,第二次比第一次多运走159棵。
(1)第二次运走多少棵白菜?(2)还剩下多少棵白菜没有运走?2.五年级两个班共植树898棵,一班植树378棵,二班比一班多植多少棵?3.有20吨沙石需要运走,用一辆载质量为3吨的卡车和一辆载质量为5吨的卡车来运,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这些沙石?4.多媒体报告厅共有1000个座位,一年级有434人,二年级有476人,两个年级的学生同时来参加活动,估一估能坐下吗?5.一根木棍一周长9厘米,小明有一根绳子绕这根木棍缠绕了4周,还剩4厘米,这根绳子长多少分米?。
6.母鸡有802只,公鸡比母鸡少346只,小鸡比公鸡多149只。
有多少只小鸡?7.三年级一班58个人去春游,每人收8元,一共收多少钱?8.一根铁丝长20分米,剪掉10厘米,还剩多少厘米?9.月季花有28盆,菊花的盆数是月季花的3倍.菊花比月季花多多少盆?菊花和月季花一共有多少盆?10.古代埃及所有的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
这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每条边长约是230米。
如果绕金字塔走一周,1千米多还是少?如果多,多多少?如果少,少多少?11.“六一”文艺演出14:30开始,16:00结束,演出进行了多长时间?12.森林里原来有175只小鸟,黄昏时飞来了426只,晚上又飞走了248只。
现在森林里还有多少只鸟?13.一根长2米的水管,剪下2分米,剩下的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多少分米?14.一辆卡车的载重是5000千克,合多少吨?15.青蛙弟弟捉了9只害虫,青蛙哥哥捉的害虫只数是青蛙弟弟的3倍。
青蛙哥哥捉了多少只害虫?它们一共捉了多少只害虫?16.周末,小红一家去商场购物。
(1)爸爸想买上面三种商品,应大约准备多少元钱?(2)买上面三种商品,收银员应该收多少元钱?17.李老师买了下边两种商品,大约要花多少钱?18.(1)妈妈今年多少岁?(2)奶奶的年龄是笑笑的几倍?19.看图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十大重点题型练习(附解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十大重点题型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29×4,要使积是四位数,□可以填的数有()。
(2)336×□,要使积是三位数,□可以填的数有()。
(二)在下面的乘法竖式中,每个字母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请问A、B、C各表示什么数字?A B C×72 9 9 6(三)计算:148×9(四)小红在写一个末尾是0的三位数的时候,不小心把末尾的0漏写了,原来的数比现在的数大621,你知道原来的数是多少吗?(五)图中的空杯重120克,1号杯重 320克。
那么(1)1号杯中的黄豆重()克。
(2)估计一下2号杯中的黄豆大约重()克,3号杯中的黄豆大约重()克。
(六)有一个长方形菜地,宽15米,是长的一半,要在菜地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七)把一个边长是32厘米的大正方形剪成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这些小正方形的周长共有多少厘米?(八)(1)要使7□6÷7的商中间有0,方框中可以填什么数?(2)要使450÷□的商的末尾有一个0,□里可以填什么数?(3)□2□÷7的商的末尾是0,两个□里分别可以填什么数?(九)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竖式计算成立。
(十)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把除数7看成了9,得到的商是98,余数是6,你能求出正确的结果吗?附:解析(一)第一题要使积是四位数,首先考虑□29的百位乘4进位,那么□里可以填3、4、5、6、7、8、9;考虑到积的十位可能会有进位,试着填2,29×4超过了一百,向百位进1,2×4+1=9,是900多,不是四位数。
所以,只能填3~9。
第二题要使积是三位数,首先考虑336的百位上的3乘□里的数不进位,那么可以填1、2、3,但还要考虑进位的情况,假如□里填3,36×3超过100,向百位进一,百位就是3×3+1=10,百位满十又向千位进一,这样就成了四位数,所以,只能填1、2。
重点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II卷) 含答案

乡镇(街道)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绝密★启用前重点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II卷) 含答案题号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综合题应用题总分得分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含卷面分2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卷面不整洁扣2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时针在7和8之间,分针指向7,这时是()时()分。
2、劳动课上做纸花,红红做了2朵纸花,4朵蓝花,红花占纸花总数的(),蓝花占纸花总数的()。
3、填一填。
4、46÷9=5……1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余数是()。
5、小明从一楼到三楼用8秒,照这样他从一楼到五楼用()秒。
6、小红家在学校()方()米处;小明家在学校()方()米处。
7、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5份是它的()。
8、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是()秒。
分针走1大格是(),时针走1大格是()。
9、□÷8=138……○,余数最大填(),这时被除数是()。
10、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最小三位数和最大三位数的和是()。
A、1B、1099C、8992、时针从上一个数字到相邻的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A. 60秒B. 60分C. 60时D. 无法确定3、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A.一定B.可能C.不可能4、学校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三(1)27人参加书画小组,24人参加棋艺小组,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3人,那么三(1)一共有()人参加了书画和棋艺小组。
A、51B、54 C、48 D、305、下列3个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都一样大,那么()图形的周长最长。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200道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每日20题可直接打印)

班级姓名时长错误个数
833+254=
585+274=
847+776=
628+727=
559+867=
585+376=
677+778=
578+776=
829-680=
938-457=
665-148=
975-255=
822-370=
730-277=
568-475=
947-888=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加减法训练(10)
班级姓名时长错误个数
558+558=
345+797=
785+767=
546+787=
750+538=
677+684=
680+176=
266+257=
432+369=
568+545=
672+588=
657+759=
799-450=
950-558=
840-396=
814-248=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加减法训练(7)
班级姓名时长错误个数
883+450=
647+451=
457+557=
667+567=
480+457=
676+757=
754+559=
273+565=
532+655=
184+576=
445+396=
176+579=
799-355=
600-289=
996-250=
997-168=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加减法训练(8)
班级姓名时长错误个数
683+234=
760+258=
550+640=
375+865=
458+524=
460+585=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十大重点题十大易错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十大重点题十大易错题【易错题1】600×5=300【错因分析】口算时积的末尾添“0”不足,认为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
【思路点拨】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都是先转化成表内乘法,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和乘数末尾个数同样多的“0”。
这道题中6乘5得30,要在30的末尾添两个“0”,所以积的末尾一共有3个“0”。
正确解答:600×5=3000。
【易错题2】用竖式计算240×7=【错因分析】错误解答:错误解答错在简便算法计算时,忘了将三位数末尾的0落下来。
【思路点拨】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末尾0前面的数,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正确解答:【易错题3】比较大小:500克○5千克【错因分析】错误解答:>错误解答错在只关注了数的大小,却忽略了单位,未统一单位就比较大小。
【思路点拨】质量单位不同时,要先将两个单位统一,再比较大小。
5千克=5000克,500<5000,所以500克<5千克。
正确解答:<【易错题4】一个杯子装满水后连杯共重860克,倒出一半的水后,连杯共重460克,杯子里原来的水重多少克?这个杯子重多少克?【错因分析】错误解答:860-460=400(克)460-400=60(克)答:杯子里原来的水重400克,这个杯子重60克。
杯子重和水重放在一起,有些同学就搞不清了,没有理清题目中“倒出一半的水”的意思。
【思路点拨】倒出一半水,少了860-460=400(克),因此一半的水重400克,整杯水重400×2=800(克);杯子重860-800=60(克)。
正确解答:860-460=400(克)400×2=800(克)860-800=60(克)答:杯子里原来的水重800克,这个杯子重60克。
【易错题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分米,宽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错因分析】错误解答:4+6=10(厘米)10×2=20(厘米)答:它的周长是20厘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题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29×4,要使积是四位数,□可以填的数有()。
(2)336×□,要使积是三位数,□可以填的数有()。
【思路点拨】第一题要使积是四位数,首先考虑□29 的百位乘4 进位,那么□里可以填3、4、5、6、7、8、9;考虑到积的十位可能会有进位,试着填2,29×4超过了一百,向百位进1,2×4+1=9,是 900 多,不是四位数。
所以,只能填 3~9。
第二题要使积是三位数,首先考虑 336 的百位上的 3 乘□里的数不进位,那么可以填 1、2、3,但还要考虑进位的情况,假如□里填 3,36×3超过 100,向百位进一,百位就是3×3+1=10,百位满十又向千位进一,这样就成了四位数,所以,只能填 1、2。
【重点题二】在下面的乘法竖式中,每个字母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请问 A、B、C 各表示什么数字?A B C×7 2 9 9 6【思路点拨】这道题解答的突破口是个位,积的个位是 6,只有(8)×7=56,写 6 向十位进 5,所以 C=8;十位只有(2)×7+5=19,写 9 向百位进 1,所以 B=2;百位(4)×7+1=29,所以 A=4。
即4 2 8×72 9 9 6当然,如果现在学习了除法,也可以直接用2996÷7=428。
【重点题三】计算:148×9【思路点拨】我们可以用笔算的方法来计算出结果,但第二个因数是 9,148×9表示 9 个 148,我们可以看成是 10 个 148 减去 1 个 148,计算起来会更方便。
148×9=148×10-148=1480-148=1332【重点题四】小红在写一个末尾是 0 的三位数的时候,不小心把末尾的 0 漏写了,原来的数比现在的数大621,你知道原来的数是多少吗?【思路点拨】我们可以将这个末尾有 0 的三位数看成 AB0,那么把末尾的 0 漏掉后就是 AB,根据原来的数比现在的数大621,可以列竖式:A B 0-AB621首先得出 B 就是 9,那么,十位上的 B 也是 9,被个位借掉 1 后还剩8,8-(6)=2,说明A=6,那么这个三位数就是690。
即6 9- 6 96 21【重点题五】图中的空杯重 120 克,1 号杯重 320 克。
那么(1)1 号杯中的黄豆重()克。
(2)估计一下 2 号杯中的黄豆大约重()克,3 号杯中的黄豆大约重()克。
【思路点拨】很明显,1 号杯中的黄豆重 320-120=200(克);2 号杯中的黄豆大约比 1 号杯中的黄豆多一半,即多200÷2=100(克),因此,2 号杯中的黄豆大约有 200+100=300(克);3 号杯中的黄豆大约是 1 号杯中的 2 倍,所以,200×2=400(克)。
【重点题六】有一个长方形菜地,宽 15 米,是长的一半,要在菜地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思路点拨】求篱笆的长实际就是求长方形的周长,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已知宽是长的一半,也就是说长是宽的两倍,所以,我们可以用15×2=30(米)求出长,再求出周长。
也可以把宽看作 1 份,那么长就有这样的 2 份,长和宽一共有 3 份,长与宽的和就是15×3=45(米),然后再求出周长。
方法一:15×2=30(米),(30+15)×2=90(米)。
方法二:15×3=45(米),45×2=90(米)。
【重点题七】把一个边长是 32 厘米的大正方形剪成 4 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这些小正方形的周长共有多少厘米?【思路点拨】将大正方形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如图所示,这些小正方形就成了四个独立的图形,有些本来在里面的不存在的边露了出来,因此,四个小正方形的周长之和不等于大正方形的周长。
要求 4 个小正方形的周长之和,应先求一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小正方形的边长是32÷2=16(厘米),所以,周长就是 16×4=64(厘米),那么周长之和就是64×4=256(厘米)。
【重点题八】(1)要使 7□6÷7的商中间有 0,方框中可以填什么数?(2)要使 450÷□的商的末尾有一个 0,□里可以填什么数?(3)□2□÷7的商的末尾是 0,两个□里分别可以填什么数?【思路点拨】(1)被除数百位上的 7 除以 7 等于 1,没有余数,所以,只要考虑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能不能除以 7 就可以了,0~6 除以 7 不够除,只能商 0,所以,被除数的十位上可以填0~6。
(2)要使商的末尾有 0,只要使被除数的个位除以除数不够除就可以了,现在被除数的个位是 0,假如前面没有余数的话,商的末尾就是 0,所以,只要被除数的前两位 45 除以除数没有余数就可以了,45÷1=45、45÷3=15、45÷5=9、45÷9=5 没有余数,所以,除数可以是 1、3、5、9(只考虑一位数)。
(3)这题和第(2)题类似,要让商的末尾是 0,要让被除数的前两位□2÷7没有余数,只有42÷7没有余数,所以,被除数的百位上填 4。
接下来只要考虑什么数除以 7 不够除,0~6这几个数都比 7 小,不够除以 7 商 0,所以,被除数的个位上可以填0~6。
【重点题九】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竖式计算成立。
【思路点拨】仔细观察整个竖式,商的十位是7,七八五十六;商的个位乘 8 后个位是 4,因此商的个位是 3 或 8,8 是不可能的,八八六十四,三十几不能减六十四,所以,商的个位只能是3,我们最后一个个地把方框内的数填出来就行了。
如图所示【重点题十】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把除数 7 看成了 9,得到的商是98,余数是 6,你能求出正确的结果吗?【思路点拨】在这道算式中虽然把除数看错了,但被除数不变,所以,我们可以将算式表示为被除数÷9=98……6,然后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求得被除数是888,再用被除数除以正确的除数 7,求得商 126 余 6。
即98×9+6=888 888÷7= 126 (6)【重点题十一】【重点题十二】【重点题十三】【重点题十四】【重点题十五】商店有三种钢笔,价格分别是 8 元、15 元、24 元;有两种笔记本,价格分别是 6 元、9 元。
小亮带 100 元去商店购买钢笔和笔记本。
(1)买 1 支钢笔和 3 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2)买 1 支钢笔和 1 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问诊】在这一题中,有几个关键的词语:最多(少)要用、最多(少)找回,一定要搞清楚“要用”是指的买东西花掉钱,而“找回”是指买东西剩下的钱。
搞清这一点后,再去判断“最多(少)要用”是指买价钱最高(低)的物品花的钱,“最多(少)找回”是指买价钱最低(高)的物品后剩下的钱。
所以现在我们来看问题“(1)买 1 支钢笔和 3 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最多要用多少钱,就是去买价格最高的物品,也就是 1 支 24 元的钢笔和 3 个 9 元的笔记本,列式为: 24+3×9=51(元)。
类似的可以解决最少用的钱。
问题“(2)买 1 支钢笔和 1 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中,要求最多找回的钱,那么就要花去最少的钱,所以购买的是价格最低的钢笔和笔记本,列式为:8+6=14(元)100-14=86(元)。
类似的可以解决最少找回的钱。
【重点题十六】【问诊】没有真正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看到题目中的数字就列算式,根本不看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
还有就是一部分同学计算出错,致使最终结果出错。
建议:刚开始做题时,可以在练习本上适当地写一下等量关系式,分析清楚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再列式计算。
从问题出发,找出条件中相应的数学信息,利用数学信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练习】小明和爸爸各多少岁?【重点题十七】商店中一件上衣 76 元,一件连衣裙 22 元,一顶帽子 8 元。
(1)买 4 条连衣裙比买 1 件上衣多花多少元?(2)连衣裙和帽子各买 4 件,150 元够吗?(3)买 4 条连衣裙的钱,如果买帽子,能买几顶帽子?【问诊】没有读懂题意,没弄清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或者在列带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时,忘记加上括号。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进对小括号作用的认识以及敏感性。
可以让学生先独立练习,再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从中感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最后看算式的运算顺序是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一致,及时发现列式中的错误,保障问题能够正确解决。
【练习】面包每袋 3 元,饼干每盒 9 元,买 3 袋面包和 1 盒饼干,应付多少元?【重点题十八】把 20 个桃子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这些桃子的(),3 份是这些桃子的()。
【问诊】这类题目是考察的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很多同学没有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及“部分”与“整体”的联系和区别,导致错误。
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时,首先要看清楚平均分的总份数是多少,然后再看是取其中的几份。
提醒学生“其中的几份”作分数的分子,“总份数”作分数的分母。
【练习】小明有 4 块巧克力,吃了 2 块,他吃了的是原来总数的()。
【重点题十九】一本《故事大王》15.6 元,比一本《谜语》贵 2.8 元,一本《谜语》多少钱?【问诊】考察的是小数减法运算。
在用竖式进行小数的减法运算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错误:(1)相同数位不能对齐;(2)当被减位某一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 1 却没有退位;(3)整数部分相减得 0 时,没有把 0 落下来。
建议: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先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与减数、被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此外,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先看明白题目给了什么条件,隐藏了什么条件,利用这些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才能下笔做。
小数有( )个? 【练习】丁丁用一根 4.3 米的竹竿测量一个水塘的深度,竹竿入 泥的部分是 0.3 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 1.2 米。
这个水塘深多少米?【重点题二十】青青、红红和方方三个小朋友百米赛跑的成绩分别是 12.6 秒、 13.4 秒、13.3 秒。
请问( )跑的最快?【问诊】解决此题首先你要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在赛跑中,用时越少,跑的越快。
很多同学搞不清楚这一点,以为时间越大,跑的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