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隐患

合集下载

浅谈三峡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浅谈三峡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浅谈三峡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韩延贵(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苏南京 211100)摘要:三峡水利枢纽从开始提出到竣工运行到现在,关于它的利弊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以及普通国人讨论的热题,虽然以前一直是正面的声音占了上风,但现在随着三峡在运行当中不断出现的一些问题,负面的声音也是不断上涨。

关于三峡的利弊之争道出了三峡的恻隐之痛,同时也反映出三峡本身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生态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由于在三峡建造之初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的结果,同时这些问题使三峡的综合效益大打折扣。

如今三峡已经建成,那巨额的建造资金也已投入其中,我们再讲反对的话也改变不了其存在的事实。

但只要是一个对社会有担当有责任的人,一定会从客观的角度认识三峡存在的问题,给社会还原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三峡。

关键词:三峡问题社会生态效益On theThree Gorgeswater conservancyand problemsHan Yangui(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1100 )Abstract :The Three Gorges Dam was completed from start to run proposed tonow,has been about its pros and cons as well as ordinary citizens and foreign scholars discuss hot issues , although the former has been a positive voice prevailed, but now with the Three Gorges during operation emerging issues , negative voices are also rising.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dispute concerning the Three Gorges Three Gorges compassion tells the pain , but also reflects the three gorges itself complex social , political , ecological and other problems, and these problems are just the begin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are not adequately demonstrable results , Three of these issues while the overall efficiency greatly reduced. Today, the Three Gorges has been completed , and that huge amounts of money have been put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which , we revisit against it can not change the fact of its existence . But as long as there is an ac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people, must be from an objective point of 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s of the Three Gorges , to restore a social objective and true China Three Gorges .Key words: Three Social ecological benefits三峡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大的方向归类,主要有六个方面,下面就具体对每个问题做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中国对三峡大坝的评价

中国对三峡大坝的评价

中国对三峡大坝的评价
中国对三峡大坝的评价
三峡大坝是中国的一项重大工程,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自从2003年开始运行以来,它已经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这个工程也受到了一些争议和批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对三峡大坝的评价。

首先,三峡大坝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象征之一。

它不仅为中国
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还改善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

此外,三
峡大坝还为中国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每年有数百万游客
来到这里参观,这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推动力。

然而,三峡大坝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它对环境造成了一
定的影响。

由于大坝的建设和运行,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
的破坏。

其次,三峡大坝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由于地震和洪水等
自然灾害的影响,大坝的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

尽管如此,中国政府仍然认为三峡大坝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对其评价
是积极的。

政府认为,三峡大坝的建设和运行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
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政府也在不断加强大坝的安全管理和环
境保护工作,以确保大坝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对三峡大坝的评价是积极的。

虽然它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它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政府也在不断加强大坝的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以确保大坝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三峡大坝中的地质问题

三峡大坝中的地质问题

三峡大坝中的地质问题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

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工程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元人民币。

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

这是一个创举,不过一件事物不能单纯的说它是好的,或是坏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三峡大坝也一样,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获悉福之所倚”三峡大坝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南水北调等好处,但也引发一些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两大方面。

一、生态、人文安全以及水坝能引发一些问题 1.生态安全以及水质问题大坝阻挡了淤泥流向下游,使包括上海地区在内的长江入海口收缩,海洋的咸水正在倒灌入内陆。

据了解,三峡库区水质的好坏和变化,不仅取决于库区内的污染物排放和污染治理状况,同时也与上游来水的质量密切相关。

三峡库区上游流域面积大,接纳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农村面源排放的氮磷污染物多,世界野生动物协会今春公布的一份报告称,通过大坝的水流速度正在加快,对下游的防洪大堤造成破坏。

未经处理的污水和化肥残留物被不断排入大坝水库,导致巨型水藻生长泛滥,并威胁到下游的水供应。

2.人文安全古今中外,水库大坝一直都是军事对抗中的主要打击目标,也是恐怖分子破坏和要挟的主要目标。

因为三峡大坝是静止不动在明处的固定目标,虽然这个坝的确很大,可能要五千万吨核弹正面摧毁,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他和世界上的许多混凝土重力大坝的结构不同,水轮发电机的26条进水管,以及众多的泄洪管,泄沙管都是安装在大坝中。

此外,三峡大坝中还有三道深55米宽34米的横截大坝的槽(一道为升船机用,二道为船闸用),而这三道深槽都只用一层薄薄钢板控制,一旦这层钢板被炸毁,就可造成与溃坝一样的效应。

三峡大坝若全溃时,百余亿立方米库水短时间内下泄,坝址至沙市间沿岸,受洪水波直接冲击,灾害损失严重,造成极大地损失。

3.水坝能一起的一些问题①泥石流其中在2010年7月15日晚12点,一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将长江三峡左畔的湖北秭归县郭家坝镇“掀翻了天”:集镇的农贸市场被泥石流整体掩埋;一幢5层楼房的1-3层被淤泥填满;大街上到处“飘”着冰箱、洗衣机……据统计,此次泥石流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663万余元,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三峡大坝弊端

三峡大坝弊端

三峡一带已经被证实,埋藏着数量非常巨大的文物,很多都是极其珍贵而且是现在为止没有发现过的文物。

但三峡工程动工以来到蓄水这段时间,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把这些珍贵的文物挖掘出来。

据报道,真正挖掘出来的文物只占全部总数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有百分之九十的珍贵文物被埋江底了。

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事情。

还有一些是在三峡沿江的名胜古迹如张飞庙等都不得不淹没江水当中。

这是对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大破坏。

在生态方面,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将会对当地大范围的生态造成影响,像当地植被的破坏,气候的变化,对各种动植物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距有关报道,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附近的气候发生了异常,应该转暖的时间却还是很寒冷。

也有一些地方山体滑坡增加了很多,估计跟三峡工程有关。

一些生物像鱼类因为蓄水等一些原因改变了生活的环境,使得繁殖等出现影响。

还有大规模的移民。

原来生活在三峡一带的人都不得不放弃了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到新的环境去,移民带来的社会问题如怎样安置移民、安置到哪里合适等并不能忽视。

每一个公共政策的决策都是从当时的理论出发而作出的,但实际的效果却不是当时可以准确预计的,实际的好和坏也许是对这个决策的对与错的一个评定。

三峡工程的兴建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几年了,从现在的情况看,三峡工程的兴建不良的地方相对来说还是算少的,而它的益处也渐渐显现出来。

从实际中,我们可以看到了当初的这个决策是合理科学的。

希望在将来,这个结论仍然不倒,三峡工程带给我们的将是越来越多的益处,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

弊处是破坏文物古迹,影响生态环境,移民安置问题。

三峡大坝工程风险管理方案

三峡大坝工程风险管理方案

三峡大坝工程风险管理方案一、风险分析在三峡大坝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存在多种风险。

首先,由于该工程的规模较大,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天灾人祸的风险。

其次,大坝工程涉及大量的水利设施,存在设备损坏、漏水等风险。

再次,大坝工程所在地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存在地质灾害的风险。

此外,大坝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存在环境风险。

因此,为了保障大坝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管理。

二、风险管理方案1.建设阶段风险管理在大坝工程的建设阶段,需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首先,应对天灾、地灾等自然风险进行预警和防范。

其次,应加强对施工设备和工程质量的监管,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同时,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施工安全有序进行。

另外,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环保和生态保护,减小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2.运营阶段风险管理在大坝工程的运营阶段,需要对水利设施、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风险进行全面的管理。

首先,应加强对水利设施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

其次,应对大坝周边地质环境进行监测和预警,确保大坝的安全。

另外,还需要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减小大坝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应急预案在大坝工程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突发事件,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首先,应建立应对自然风险的应急预案,包括洪水、地震等灾害的应对措施。

其次,应建立针对设施故障、安全事故等的应急预案,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

另外,还需要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协同性。

4.监测与评估为了保障大坝工程的安全运行,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与评估机制。

首先,应加强对水利设施和地质环境的监测,及时掌握设施和环境的变化。

其次,应建立对大坝工程风险的评估体系,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评估和分析。

另外,还需要加强对施工过程和运营状态的监督检查,减小可能存在的隐患。

5.管理体系建设为了有效地管理大坝工程的风险,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Three Gorges

Three Gorges

中国的三峡大坝:是环境灾难吗?——甚至中国政府猜测大坝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上海,中国政府用了30多年的时间通过科学家和环境学家的论证已经解除警告:世界上最大的三峡大坝会成为中国最大的潜在的环境噩梦。

但是去年秋天,这种否认不得不让步于不情愿的接受。

中国官方立场大变,第一次承认,这个巨大的水力发电大坝被夹在中国中部扬子江变的悬崖中间,可能会引起山体滑坡,改变整个生态系统并引发其他严重的环境问题。

由此,危害生活在他周围的数百万生命。

政府官员一直在保卫这个240亿美元的项目,把它作为一个资源缺乏国家,可再生资源的主要来源,和预防下游洪水灾害的一种方法。

当工程完工的时候,这个大坝将会产生180亿瓦能量,是美国科罗拉河上胡佛大坝的8倍。

但在9月份,负责这个项目的政府官员承认,三峡大坝存在引发灾难的潜在的危险。

在重庆--一个与大坝邻接的约3100万人口的直辖市--的一次中国科学家和政府代表会议上,监督项目的代表国务院王晓峰表示,“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我们不能简单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的经济效益。

这一评论似乎在承认,地理学家、生物学家和环境学家多年一直在警告大家的一个事实:建造一个在一个地区占有主要地位的巨大的水力发电大坝,它是威胁动植物物种的根源,并且,和地质断层线相交是产生灾难的关键原因。

乔治华盛顿大学医药研究中心的热带医学专家George Davis,24小时工作在长江流域及附近区域,他说,在这些破坏当中,包括“雨水减少了很多,干旱增加很多,疾病增加的可能性增多”。

一旦环境发生变化,三峡大坝及水库的运营将是所有变化的根本原因。

大坝型地震1992年,建三峡大坝的计划被批准时,人权运动者,就表示担心:为了给大坝的建设腾出空间,人们就被迫需要搬迁。

几千年来,三峡地区已经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部分。

迄今为止,政府已经安排集聚在长江岸边的2个城市、116个城镇的120万人口在工程开工前被疏散到其他地区,并承诺给他们几块土地和少量的生活补贴作为补偿,有些每月只给了50元或7美元。

三峡论点

三峡论点

三峡工程的一些弊端1994年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三峡坝区庄严向全世界宣布:伟大的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2006年5月,历时14年全长2309米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全线浇筑达到设计高程海拔185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

当时说三峡工程的十大效益,他们分别是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

可没想到,这承载这我们大多数人的梦想,却慢慢地成为了罪魁祸首。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三峡水库工程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状态,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给洄游鱼类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白鱀豚、中华鲟等珍稀物种,因大坝阻挡,不能回游,生存受到巨大影响,长江的生物链以受到巨大破坏。

长江流域曾是洄游鱼类理想栖息地,因为它给洄游鱼类生活提供了繁殖场、育卵场、产卵场和洄游通道。

三峡水库落成后,长江中上游激流变成缓流,使适应激流性鱼类失去生存环境。

再说水库虽有巨大水面,但水深温寒,却不适宜养殖鱼类。

山体滑坡及淤泥的隐患三峡库区,由于长时间浸泡,高水位落差,会造成山体滑坡,形成消落带,大量崩岸涌浪高达数十米,范围十余里,而这也将带来很大隐患。

长江是世界上泥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每年都会带走5到10亿吨的泥沙,水库中的泥沙沉积会对下游造成影响。

几千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带一直把这些泥沙作为农田和渔业的营养源泉。

如果,专家的预测正确,那100年后我们的子孙看到的三峡工程只是一个耗费了900亿元的大型“堆土场”。

而由于泥沙的沉积又回使三峡水库的库容大大降底,随之而来三峡工程引以为豪的防洪、发电效益也会大大减弱!对通航的影响库区每天形成的大雾天气,极不利于通航。

虽然从理论上说,河道深了,通航条件好了,会增加通航能力,但由于长时间大雾弥漫,实际通航能力,并不像我们当初想得那样如意。

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两线五级船闸的通过能力马上得到饱和,运行的实践证明,三峡两线五级船闸的单向通过能力不可能达到每年五千万吨,最多只能保证单向通过能力每年三千万吨左右。

三峡大坝工程防治措施

三峡大坝工程防治措施

三峡大坝工程防治措施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三峡大坝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其建成后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首度承认三峡大坝恐酿大祸
07 年9月26日,新华社刊发了国务院三峡办汪啸风主任的文章:《我国正视三峡工程生态环境诸多问题》。

文章指出:“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安全存在诸多新老隐患,如不及时预防治理,恐酿大祸。

”文章透露:“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国务院182次常务会议上,讨论解决三峡工程一些重大问题时认为首要的问题是生态环境问题。


国务院承认三峡存在问题并着手解决,这是我们在工业化进程中科学地位逐步提升的一个标志。

三峡工程虽然代表了几代中国人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里程碑式的成就,但它引发的生态问题却绝不能忽视,这些隐患是否属于可控的范畴必须要搞清楚。

据媒体报道,自2005年三峡大坝基本建成以来,重庆已先后遭遇了3次重旱和1次洪水,这与大坝到底有没有关系?
三峡大坝曾被中国誉为20世纪的建筑奇迹之一,但现在这个横跨浩荡长江的大坝却威胁成一个环境的灾难。

近日,××官员
前所未有地承认并警告,如果不及时预防治理,三峡工程将会酿成一个巨大的生态灾难。

英国《泰晤士报》9月26日的文章指出,经过10多年的建造,中国在长江三峡地区建成了这个世界最大的水电工程,把它作为结束长江流域百年洪水的最佳方式,并为这个国家的经济繁荣提供能源。

然而,中国政府却不顾批评者所发出的这座大坝将是一个等待发生的生态灾难的警告。

现在,同样是监督这座耗资130亿英镑工程的政府官员承认,三峡工程周边地区正付出沉重的、有着潜在灾难性的
环境成本。

建坝当初,曾有130万人游离失所,现在还要有成千上万的人不得不被迁移。

文章引述中国官方媒体最新发表的一份报告称,中国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在9月25日召开的研讨会上,共商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大计。

他们表示,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安全存在诸多新老隐患,如不及时预防治理,恐酿大祸。

《泰晤士报》说,这个政府论坛列举了三峡大坝所面临的一系列威胁,如土地短缺所引发的冲突,由于不合理的开发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尤其是大坝四周的侵蚀和山体滑坡。

中国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汪啸风表示,对于三峡工程能引发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决不能以损失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

汪啸风承认,三峡库区历来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生态退化,水土流失加剧状况远未得到根本扭转。

汪啸风还透露,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解决三峡工程一些重大问题时认为首要的问题是生态环境问题。

《泰晤士报》指出,中国官方承认并以三峡大坝发出的警告,在时间上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再过两周每五年举行一次的**代表大会将在北京举行,而这次大会将会确定这个国家的未来政策并产生新一代领导人。

一名政治分析家指出,这是**领导人**让自己与三峡大坝保持更远距离的一种方式,一年前他没有参加三峡工程完工的庆祝仪式,这就强调着他的政府不想与三峡大坝扯上关系。

英国《金融时报》9月26日的文章也指出,根据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以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为代表的本届中国政府,已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列为中心任务。

政府官员曾指出,水力发电给环境带来的好处大于成本。

如今,三峡大坝每年的发电量足以替代5000万吨热煤,减少了1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一些专家表示,中国今年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碳排放国。

《金融时报》认为,在中国**党第17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对如此具有象征意义的工程进行不同寻常的批评,可能具有某种政治动机。

国际专家和中国国内反对人士曾预言,这个全球最大的水坝将破坏生态环境。

汪啸风的言论标志着,中国异乎寻常地承认,上述可怕预期可能变成现实。

苏伊士环境公司(Suez Environnement)首席执行官肖萨德(Jean-Louis Chaussade)表示,仅仅是为了保持三峡大坝运行,地方政府就面临着巨大而且越来越多的问题。

他们警告,泥沙淤积增多可能会造成部分河段无法通航,
这首先否认了建设三峡大坝的一个主要理由。

最近几个月,肖萨德会见了多名地方政府官员。

企业任意向河流倾泻工业废水,在大坝初建时,江水淹没了许多有毒工厂,这都加大了三峡工程的问题。

三峡工程导致130万居民被迫迁居。

“中国别无选择。

如果不减少水资源污染,经济增长就会停滞。

”肖萨德表示。

“中国政府明白这一点。


一直反对修建三峡大坝的中国环保活动家戴晴对《泰晤士报》说,“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谈论这个问题,但我们的声音太微弱了。

这个系统又不想听公民活动家和** 的声音。

但现在,他们开始倾听了。

”戴晴说,“政府知道它犯了一个错误。

现在他们害怕他们无法阻止灾难将要发生,这会引发国内**。

所以,他们想在麻烦出
现前,先公布于众。


在新华社的报导中,也少见地对三峡工程使用了“忧心忡忡”字眼。

报导称,三峡工程的诸多生态环境隐患仍令中国各级政府和专家忧心忡忡。

国土资源部专家、三峡库区地灾防治工作指挥部指挥长黄学斌指出,时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库区民众生命安全,滑坡入江后会造成涌浪灾害,浪高最高可达数十米,波及数十公里
范围。

湖北、重庆政府负责人均表示,三峡工程蓄水后,支流水质恶化,部分出现“水华” 现象,且发生范围、持续时间、发生频次明显增加。

部分支流居民饮水源堪忧,特别是香溪河、大宁河、梅溪河等情况突出。

今年丰度县因支流富营养化而发生5万人饮用水污染,小江浮萍、水葫芦疯长等问题。

清水下泄对长江中下游最险的荆江河段堤防的威胁也引起湖北
省高度重视。

副省长李春明说,近年来,荆江崩岸险情频次明显增多,崩岸长度明显增加。

“据研究分析,今后长江河床将发生长距离的沿程冲刷和横向扩展,对河势控制和护岸工程带来较大影响,并引发新的崩岸。


在新华社的报导中提到了《华尔街日报》8月29日发表的《三峡大坝之忧》文章,提出了“三峡大坝项目正面临着山体滑坡和水污染等始料未及的问题”,汪啸风则表示:“有些说法别有用心,但多数是出于对三峡工程的关心。

我们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华尔街日报》早前指出,中国最引以为豪的建筑奇迹--三峡大坝项目正面临着山体滑坡和水污染等始料未及的问题,从而使这个代表着中国改造大自然成果的项目遭到新的质疑。

三峡大坝主体工程一年前才竣工,大坝上游640公里的长江水域成为一个大水库。

而如今有地质学家称,三峡大坝拦截水量的庞大重力已开始在好几个地点侵蚀长江陡峭的河岸。

再加上水位波动频繁,因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滑坡灾害,也使得像庙河这些大坝附近的地区的地质结构被破坏。

庙河是一个距离三峡大坝上游16公里的村庄。

当地官员担心,一旦整个山坡塌入水中,附近的居民将因此丧命,同时还会威胁到至关重要的长江水道运输。

文章强调说,危险因素还不止这些。

中国的科学家称,大坝阻挡了淤泥流向下游,使包括上海地区在内的长江入海口收缩,海洋的咸水正在倒灌入内陆。

世界自然基金会今春公布的一份报告称,通过大
坝的水流速度目前正在加快,对下游的防洪大堤造成破坏。

未经处理的污水和化肥残留物被不断排入大坝水库,导致巨型水藻生长泛滥,并威胁到下游的水供应。

而水库水位的波动也被认为是湖南省农民所遭遇奇特鼠灾的根源。

文章分析说,从三峡大坝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看出,一方面,中国这个正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国家急于摆脱自然界的束缚,而另一方面,它为此努力的结果却是适得其反。

三峡项目的启用正逢国外生态学界对兴建大坝的做法重新进行审视之时,经济学
界也有相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此类耗资巨大的项目只有靠国家补贴才能生存下来。

由于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缺水问题,长江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正使得局势变得更紧迫。

在全国各地,上百万吨未经处理的污水、工业废水和农药残留物将湖泊变成了藻类泛滥的污水池。

据官方统计,中国半数以上的主要水道都受到污染,水中的鱼类正逐渐消亡,水也无法用于灌溉或是饮用。

中国政府表示,现有超过3亿人(接近中国四分之一人口)缺乏干净的饮用水。

更糟糕的是,据新华社报导,中国8.5万座水库中超过三分之一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

今年春天,中国水利部一位副部长将水库比喻成会威胁到下游地区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定时炸弹”。

1975年,中国河南某个水坝垮塌事故酿成万人以上丧生的惨剧,而这件事直到最近才被公诸于众。

《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水问题的中心话题正是三峡项目,它是中
国最大也是最壮观的水库。

中国的新闻媒体已开始对三峡大坝存在的问题进行报导。

虽然政府方面一直未对大坝和水库的问题公开表态,却已悄悄地制定了一套塌方事故早期预警机制,并支持对划定高危地区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