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综合环境调控
2024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2024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一、背景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我们必须加强环境综合治理,保护人民的环境权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方案旨在2024年实施环境综合治理,使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治理目标1. 大气环境达标。
到2024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将减少30%,细颗粒物(PM2.5)浓度将降至每立方米15微克以下。
2. 水环境达标。
到2024年,全国地表水和地下水优良水质比例将达到90%以上,水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将减少30%。
3. 土壤环境达标。
到2024年,全国农用土壤污染状况得到有效控制,有毒有害物质减少50%以上。
4. 生态环境保护。
到2024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湿地面积保持不减少。
5. 生态文明建设。
到2024年,全国建立健全环境立法体系、环境管理体制和环境监测监管体系。
三、措施与计划1. 大气环境治理(1)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推动重点区域和行业实施差异化管理。
严格限制高排放车辆进入限行区域,加强尾气排放标准的监管。
(2)加大对燃煤电厂的治理力度,推动其改造升级,提高燃煤电厂燃煤效率和脱硫脱硝技术水平。
(3)推广清洁能源,鼓励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大对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
(4)加强工业和建筑行业的大气污染源治理,推广高效低碳技术和设备。
(5)加强扬尘治理,督促工地、道路等重点区域进行扬尘管理和减尘措施。
2. 水环境治理(1)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污染物减排工作,推动企业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
(2)加强工业废水治理,推广水循环利用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3)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动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4)加强河湖湿地保护和修复,加强对苗木鱼虾养殖等水生态经济的规范管理。
3. 土壤环境治理(1)加强农药、化肥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等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
(2)加强工业污染土壤的整治和修复,对重点区域进行土壤污染的调查和评估。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前言生态环境建设是国家通过治理、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是基于全面深化改革和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的行动方案,是保障健康环境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针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实际情况分析、目标任务、主要工作内容、保障措施和成果效益等方面。
实际情况分析当前,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大气、水、土壤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因此为了逐步建立一个生态环境健康、资源循环利用、生态效益显著的目标体系,必须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系统治理,形成符合中央和地方实际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目标任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目标任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2.全面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力争实现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改善。
3.改善生态环境现状,加快生态修复和保护,保障生态安全。
4.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效益显著。
主要工作内容在实现上述目标任务的过程中,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大气污染防治1.加快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促进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创新。
2.加强监督和执法,严禁排放和超标排放。
3.推进煤改气、电动汽车推广等清洁能源利用,加快淘汰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和车辆。
4.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区域联防联控,实现协同治理。
水污染防治1.严格控制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严禁直排海洋和河道。
2.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提高污水处理率。
3.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对超标排放企业进行责任追究。
4.实现水资源节约利用,确保水资源供给安全。
土壤污染防治1.开展一次土壤领域污染状况调查,建立全国土壤污染状况监测网络。
2.推进重点领域土壤修复工作,加快制定土壤修复评估、风险评估和监管等配套政策和技术规范。
3.根据Priority Control Zones(PCZs,污染重点区),实行严格监督和控制。
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综合整治成为了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
为了改善和保护城市的环境质量,下面提出一些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1.加强垃圾分类:通过建设垃圾分类站点、推广分类收集设施,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水平,减少垃圾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推进绿化工程:增加城市绿地,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通过种植树木、布置花坛、修建公园等方式,实现城市绿化的全面提升。
3.加强排污治理:建立严格的排污标准和监管机制,加大对工
业企业和污水处理厂的监督力度,确保排放达标,减少水、大气和土壤污染。
4.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建设环境监测站点,加强对水质、空气
质量和噪音等环境因素的监测,及时掌握城市环境状况,为环境问题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5.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管
力度,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形成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6.推广清洁能源利用: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减
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7.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支持和鼓励环保技术和服务的研发和推广,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为环境整治提供技术支持和经济动力。
8.提升公众参与意识: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治理的氛围。
通过实施以上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一、引言环境综合治理是指通过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和治理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环境问题,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品质的行动。
在当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制定一套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对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环境综合治理目标1. 提高空气质量:采取减少工业废气排放、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减少空气污染源;加强大气污染监测,优化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及时预警和处理重污染天气。
2. 保护水源安全:加强水环境监测和重点水域的保护,控制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水入河入海,遏制水污染问题;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 实现土壤污染治理:改善农田和耕地的土壤质量,加强工业用地的污染治理,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提高土壤污染防治能力。
4. 加强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建立全过程垃圾治理体系,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5. 促进生态保护和恢复:加强生态系统修复和重点生态区域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
三、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环境综合治理的法律框架,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2.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环保经费投入,提高环境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支持科研和技术创新,推动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3. 完善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包括大气、水、土壤等各个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络,通过数据分析和评估,为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4. 强化源头治理:加强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的环境管理,推动绿色发展,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
5. 推动市场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环境权益保护和环境市场体系,引导和鼓励企业和个人关注环境,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环境综合治理目标。
6.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合作,借鉴世界先进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推动全球环境治理进程。
四、实施方案的推进措施1. 政府主导:加大政府对环境综合治理的投入和领导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组织推动方案的实施和监督,加强对环境污染行为的执法力度。
环境综合治理管理制度

环境综合治理管理制度一、背景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伴随着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量,必须加强环境综合治理管理。
二、环境综合治理管理的概念环境综合治理管理是指综合利用经济、法律、行政和技术手段,全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其目的是建立健全的环境综合治理体系,实现永续发展。
三、环境综合治理管理的原则1. 综合性原则:环境综合治理管理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性的过程,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综合利用各种手段,综合考虑各种利益诉求,达到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最佳效果。
2. 可持续性原则:环境综合治理管理必须顾及未来世代的利益,保护环境资源,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 预防原则:环境综合治理管理要以预防为主,着眼于线索发现、问题防治,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减少因环境问题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
4. 治理原则:环境综合治理管理要以解决环境问题为核心,坚持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推动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
四、环境综合治理管理的内容1. 环境规划和评估:建立健全的环境规划和评估体系,编制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目标,科学评估环境影响,为环境综合治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环境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实时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实施环境预警,及时发现并处理环境问题。
3. 环境保护和修复:强化环境保护,加强环境治理,改善空气、水质和土壤,保护生态系统,推动生态修复。
4. 环境执法和监管:加强环境执法和监管,依法惩处环境违法行为,维护环境法制和社会公平。
5. 环境宣传和教育:加强环境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
6. 国际合作和交流:加强国际环保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推动全球生态安全。
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方案范文

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方案范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密集度的增加,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如交通拥堵、垃圾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亟需制定一揽子综合治理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将围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范围、目标、原则和具体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力求为城市环境治理提供可行性的方案。
首先,在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范围方面,应该包括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质、土壤污染、垃圾处理、噪音污染、绿化覆盖等多个方面。
其中,空气质量是城市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可以通过减少排放、加强监管等手段来改善;水质则需要保护城市周边水源地、加强市政供水管线维护等措施;除此之外,土壤污染治理、垃圾分类处理、噪音治理与绿化覆盖也是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
其次,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应该是实现城市环境的全面提升,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这包括提高空气质量,保障市民健康;改善水质、土壤质量,预防环境污染;加强垃圾分类处理,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控制噪音污染,改善市民居住环境质量;增加绿化覆盖率,提升城市生态环境。
在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原则方面,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生态与经济的平衡。
同时,要秉承全民共治、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科技支撑的原则,共同推动城市环境治理工作。
另外,应该强调源头治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
最后,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系统,加强环境信息公开;推行城市绿色出行,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实施污染治理项目,加强企业排污管理等。
综上所述,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方案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生活环境。
只有政府、企业与市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建设美丽宜居的城市。
愿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见证城市环境的改善与提升!。
2024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范文

2024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范文一、背景及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给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我国制定了2024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全面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目标及任务1. 到2024年,全国大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以上,重点区域PM2.5浓度下降到国家标准以下。
2. 到2024年,全国地表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Ⅲ类水标准。
3. 到2024年,全国土壤污染治理率达到70%,国家重点地区土壤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4. 到2024年,重点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工程取得明显进展,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改善。
5. 加强环境治理法律法规,提高环境执法力度和能力,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
6. 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水平。
7.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三、主要措施1. 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环境治理产业发展。
加大环保产业投资力度,推动环境保护技术和设备研发和应用,改善环境治理水平。
鼓励企业进行绿色生产,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
2.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
加强工业企业、车辆尾气等大气污染源治理,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加快推广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提高城市建设和交通规划的环保要求,促进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出行。
3. 加强水污染防治。
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加强农村和城市污水处理,推广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加强水源保护,完善河湖流域生态修复和管理机制。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环保设施建设。
4.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开展全国土壤调查,确保全面了解土壤污染状况。
加强工业、农业和城市地下水污染防治,改善农药和化肥使用管理,推进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和应用。
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恢复和重建退化生态系统。
城市环境综合管理措施和管制

城市环境综合管理措施和管制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核心,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也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手段。
环境规划有国家级环境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包括城市环境规划)以及部门环境规划等。
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分析,环境污染的60%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
因此,人类在进一步认识自然、探索未来、创造新世界的过程中,应注意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城市环境保护包括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它的目的是防止其受到破坏和污染,使之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生活和自然界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它包括管理和治理两大部分,也就是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在产生环境污染后,做好综合治理。
这是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两个重要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更应注意以防为主,把环境管理放在首位,通过管理促进治理,为人类社会创造一个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环境,一个既能保证技术的合理发展,又能防止污染的,健康、舒适、优美的城市环境,以达到城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为此,我们应当遵循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协调的原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综合利用资源,化害为利的原则;加强新型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原则;以及实行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的原则。
以达到我国环境管理的目标:到2000年,大中城市要做到布局比较合理,环境污染基本解决,初步建成清洁、优美、舒适的比较现代化的城市。
城市环境保护管理能不能搞好,除了政策上的保证以外,在组织上、制度上、方法上作出严格的规定,并制定具体的强有力的实施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在总结环境保护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为主”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一、组织上以地方为主。
环境问题的涉及面很广,既要归口管理,又要分工负责。
就全国来说,应由城乡建设生态环境部作为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部门,负责归口管理,做好保护的规划、协调、监督、检查工作。
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等综合部门也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搞好环境保护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亚硝酸气体
莴苣,番茄、茄子和芹菜等,当棚、室内亚硝酸气体含量达到 5~10ppm时,即开始受害。 亚硝酸气体先从叶子的气孔侵入,开始时气孔周围细胞受害,接 着破坏叶子里面的叶绿素,而使叶子上出现白斑,浓度再高时叶 脉变白色,致使季通气少,致使燃炉补充氧气不足而发生燃烧不充 分,废气混入室内空气中。 天然气在室外储气罐中渗露,在结冰的土层下扩散,通过未结冰的温 室土壤表层挥发到空气中。 通常天然气浓度达到10µL就会伤害植物,番茄和万寿菊只要1µL就受 害。
1、设施内CO2浓度特点
夜间富集,白天亏缺, 且分布不均匀
大气中的CO2浓度为330ul/L, 在设施密闭的环境条件下, 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常会 出现CO2的亏缺,从而影响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产量, CO2的亏缺通常出现在日出 后1~2小时内,设施的通风 系统还未开启的情况下表现 最为明显。
2、CO2施用浓度 1000-1500mg/L
返回
2.加温装置的调控 通常有暖风机加温和热水加温两种。现在多以开关 调节,在加温符合小时,很易超调量,要缩小启动间隙
(关闭的设定值提高0.2~1.0摄氏度)。有效积分控制是
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均有配套软硬件组装设备。热水加 温装置有调控锅炉运行,从而能提高精确度调节水温。
返回
3、换气窗调控
以比例积分法控制,外界气温低时,即时开启度很小
一、综合环境调控与变温管理
例:
1、20世纪70年代北京郊区一些生产能手就善于把多种环境要素综合考虑,进行 温室大棚的环境调节和栽培管理,创造出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冬春黄瓜每667m2 产出1万~1.5万kg的水平。 2、番茄温室育苗或促成栽培,根据其光合特性,依白天太阳辐射(晴、阴)情 况,设定昼夜24h“五段变温”。
有害气体的预防
1. 有机肥充分腐熟 2. 改变加温方式 3. 选择符合标准的塑料薄膜 4. 通风换气 5. 防止农药残毒污染 6. 防止大气污染 7. 防止地热水的污染
思考题
• 园艺设施内施用二氧化碳时肥料的 来源有哪些? • 设施内有害气体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第七节 综合环境调控
主讲人:王冰璇 参与人:鲍婉青 程卜凡 甘承程 韩春苗 孙媛媛 (按姓氏排名 不分先后)
也会导致室温的很大变化,宜依季节不同调整设定值,
根据太阳辐射和室内外温差指令,自动调节窗的开闭度, 遇强风时,指令所有换气窗必须关闭,依风向感应器和 风速,也可仅关闭顶风侧的窗,仅调节下风侧的换气窗 的开闭,降雨时指令开窗关闭到雨水不侵入温室的程度。
返回
4.保温幕的调节
依辐射、温度和时间的不同而开闭,以保温为目的,通常根据 温室热收支计算结果,做出开闭指令,但存在需确保作物一定
3、施用时间
{
在一定光强和温度下,冬 季上午9时使用
合适的作物发育阶段。如黄 瓜在采收初期使用效果好, 过早易引起植株徒长。
4、CO2来源及应用
有机肥发酵 燃烧天然气 燃烧白煤油 液态CO2-肥源较多且以控制用 量 燃烧煤和焦炭
化学反应
秸秆生物反应堆
二、有害气体及其排除
第五节
设施内气流环境和有害气体
一、温室内的空气流动及其调控
设施内的气体环境与外界具有较大 的差异,是室内气体变化有两个突 出的特点,一是设施内CO2的浓度变 化,二是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
设的 施两 内个 气特 体点 环 境
{
CO2亏缺
有害气体:如 NH3、C2H4、CO、HF、O3等
CO2浓度及调节
的光照长度和湿度的矛盾,因此必须在不发生矛盾的原则下进
行调节。输入设定值还要根据幕的材料而异,反射性不透明的 铝箔材料则依辐射强度来设定。保温幕的调节与换气设备、加
温设备调控密切相关,如不可能发生开窗而保温幕关闭的状态。 又如日落后,加温设备开启前,关闭保温幕可以节省能耗,三
者需配合协调调节。
返回
5.湿度的调节 包括加湿与除湿调控。用绝对湿度作为设定值,除开启通气窗
(4)乙烯
乙烯主要来源于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一些塑料薄膜、管道的挥发。 植物自身也会产生少量乙烯,促进果实成熟植株衰老。 通常室内空气中混入乙烯浓度达0.05µL/L时,经两天即出现叶下垂、 褪色、变黄、落叶甚至枯死。
(4)汞
现代温室中汞的主要来源主要是温度计、高压水银灯、自动通风机械 的开关设备等,这些设备破损,造成水银挥发而污染空气。 发现汞污染环境时要及时清除。 用铁和汞结合,可防止危害扩大。
3、下午 保持光合及 其光合产物运转所需 的适温 4、日落 后至前半夜 4~6小时维持光合产物 运转的适温
5、后半夜 依不同作 物的光合特性保持抑 制呼吸消耗的温度
二 计算机综合环境调控设备
(一)设备的组成与功能
自动报警 记录显示功能 通讯功能
(二)传感器
等
温度计 风向计 pH计 溶
NO2
乙烯和 Cl2 CO O3
NH3
SO2
HF
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采用燃煤加温、 施用有毒的塑料薄膜散发出来的。 其中氨气和二氧化碳来自未腐熟的有机肥,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来自于 燃煤,乙烯和氯气来自于有毒的塑料薄膜。
有毒气体对植物的危害症状举例
(1)氨气
最易受氨气危害的蔬菜有黄瓜、辣椒、小白菜、油菜等。 氨气从叶子的气孔吸进去后,受害叶先像开水烫了似的,颜色变淡,叶子 镶黄边,接着变黄白色或变褐色,直至全株死亡。
来调节外,也有的利用除湿器开关控制即可,但除湿能力低。
加湿一般采用喷雾方式,但同时造成室温下降,相对湿度升高, 输入设定值时必须考虑温度指标,并根据绝对湿度和饱和差作 为湿度设定指标。
返回
6.CO2的调节
不论利用二氧化碳发生器或灌装二氧化碳均采用开关 简单调节电磁阀开关。按太阳辐射量定时定周期开放
3、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荷兰率先在温室环境管理中导入计算机技术
4、日本1996年在温室环境管理中应用中应用的计算机已突破25000台
5、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农业科学院气象所、江苏大学、南京农业大 学等也开始了计算机在温室管理中应用软硬件的研究与开发
1、早上 日出前预先 加温之接近光合适温 的水平 2、上午 维持光合适 温的水平
二氧化碳气阀,还有依二氧化碳浓度测定计送气和停
气,以防止换气窗开启时二氧化碳外溢浪费气源。
返回
7.环流风机的控制 使室内气温、二氧化碳浓度分布均匀而采用。即使换气窗 全封闭时,少量送风,也有防止叶面结露、促进光合与蒸 腾的效果。在温室关窗全封闭时或加热系统启动供暖时运 转十分有效。
返回
8.营养液栽培及灌水的调控 水培作物营养液采用循环式供液时,控制供液水泵运转间和 基质无土栽培营养液的滴灌,应根据日辐射量设定供液量和 供液间歇时间,通产采用前馈启动调节。营养液的调节通常 通过pH计,EC计测定值
氧计
(三)设定值
通过设定值与检测值的比较来调 控CO2浓度的方式虽是最优的调节方法,但目前应用还 不多。
三 计算机综合环境控制设备的调节
1.调控原理 (1)开关调控法 屋顶喷淋和暖风机的启动与关闭等采用ON、 OFF这种最简单的反馈调节法,为防止因计测值不稳定而开关 频繁,损伤装置,可在暖风机控制系统中只对停止加温(OFF) 加以设定。 (2)比例积分控制法 如换气窗的开闭,在调节室内温度时, 换气窗从全封闭到全部开启时一个连续动作,电脑指令换气窗 正转、逆转和停止,可调节换气窗成任意开启角度,采用比例 加积分控制法,是根据室温与设定温度之差来调节窗的开度大 小,是一种更加精确稳定的方式。 (3)前馈控制法 如灌溉水调控没有适宜的感应器,技术检 测不可能时,可根据经验依据辐射量和时间进行提前启动。
东北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菊 花种苗研发基地
昆虫馆温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
华中农业大学
上海环境学校实验温室
温室装置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