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片段阅读训练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红楼梦》专练(含答案)

小说专题训练------《红楼梦》专练一、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完成各题。
那宝玉听见贾政吩咐他“不许动”,早知多凶少吉,那里承望贾环又添了许多的话。
正在厅上干转,怎得个人来往里头去捎信,偏生没个人,连焙茗也不知在那里。
宝玉急的剁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
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
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
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
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
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众人听这话不好听,知道气急了,忙又退出,只得觅人进去给信。
王夫人不敢先回贾母,只得忙穿衣出来,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赶往书房中来,慌的众门客小厮等避之不及。
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
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
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
贾政道:“罢了,罢了!今日必定要气死我才罢!”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
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
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
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
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
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
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
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
”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
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
曹雪芹《红楼梦》第40回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①相公,拿他取笑儿。
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
”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
凤姐儿却知是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
”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
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
”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
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
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敁敠②人位,按席摆下。
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
”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
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
”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
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
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
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
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
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
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
”刘姥姥道:“姑娘放心。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
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像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
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
”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
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
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自己却鼓着腮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北京高考语文名著阅读《红楼梦》训练题(附解析)

名著阅读题——《红楼梦》一、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②“你也不用说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
”③“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善于运用对比法,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同中迥异”的人物。
上述三段话中都有“妹妹”,请分别说出出自谁人之口,并结合说话人的形象对其语言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第一问:这三句话分别属于王熙凤的“奉承语”、林黛玉的“吃醋语”、贾宝玉的“痴情霸道语”。
第二问:王熙凤善于逢迎,她每天事务繁忙,风风火火,她的语速快且多是短句,但她会千方百计的哄老祖宗(贾母)开心、讨老祖宗的宠爱;林黛玉猜忌多疑,所以语气中含酸意,她最介意的是薛宝钗和自己在宝玉心中的地位高低,因为她明白,薛宝钗无论家境人品还是才华容貌都不逊色于自己,而且更有“金玉良缘”的舆论造势,所以黛玉总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衡量着宝玉心里的爱情天平到底是倾向于“姐姐”还是“妹妹”;贾宝玉对林黛玉一往情深,时时说出痴语,而“林妹妹”这三个字每天不知要在心里想多少遍,嘴里说多少遍,特别是在二人拌嘴后,见着黛玉哭泣,这宝玉便“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要将“林妹妹”喊上百遍千遍。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与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熟悉名著的情节、人物、主题等,在此基础上按照题干要求选择思考方向。
答题时要先概括观点,再结合具体例子来论证。
本题考查人物语言所体现出的人物性格,属于鉴赏人物方面的考查。
答题时要弄清出谁,在什么情况下说了这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①是王熙凤的“奉承语”。
王熙凤乐贾母之所乐,又悲贾母之所悲,思想感情和老祖宗的完全融会贯通。
特别是”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这一句最妙,妙就妙在“忘记了老祖宗。
”明明是笑和哭都是给老祖宗看的,句句字字都是说给老祖宗听的,却偏偏说忘记了老祖宗。
《红楼梦》阅读训练一

《红楼梦》阅读练习(一)1.《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的手笔()A.前80回 B.前120回 C.前60回 D.前100回2.《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续写者是()A.高鹗 B.程伟元 C.脂砚斋 D.洪昇3.《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老师是()A.贾代儒 B.贾政 C.贾雨村 D.冷子兴4.贾雨村最初是靠谁的接济才得以进京赴试()A.贾政 B.甄士隐 C.林如海 D.冷子兴5.下面哪个不是贾母亲生的孩子()A.贾敏 B.贾琏 C.贾赦 D.贾政6.通灵宝玉上刻的铭文是()A.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B.不离不弃,芳龄永续C.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D.无立足境,是方干净7.金冷十二钗副册之首是哪一位()A.香菱 B.平儿 C.袭人 D.鸳鸯8.女娲补天所遗灵石在哪里?是哪两个人把这块石头带入红尘的()A.大荒山上茫茫大士渺渺真人 B.无稽崖下茫茫大士渺渺真人C.青埂峰下茫茫大士空空道人 D.青埂峰下茫茫大士渺渺真人9.“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人物是()A.香菱 B.晴雯 C.妙玉 D.鸳鸯10.贾政不喜欢贾宝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A.入塾 B.抓周 C.挨打 D.魇魔法11.林黛玉的老家在()A.苏州 B.杭州 C.扬州 D.金陵12.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对三个人物进行描写。
所写人物及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②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③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A.①王熙凤②贾探春③贾惜春 B.①林黛玉②贾迎春③贾探春C.①贾迎春②贾探春③贾惜春 D.①贾元春②贾迎春③贾探春13.宝玉给黛玉起的表字是什么?()A.颦颦 B.潇湘妃子 C.可卿 D.宫裁14.以下不属于《红楼梦》的别名的一项是()A.《石头记》 B.《风月宝鉴》 C.《情僧录》 D.《镜花缘》1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红楼梦》前五回内容的是:A.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B.林黛玉焚稿断痴情C.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D.甄士隐梦幻识通灵1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女娲炼石补天遗弃的一块顽石,幻化为一块美玉,在人间经历了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后,返本归真,在石头上自记了这段经历,故《红楼梦》又名《石头记》。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练习(含答案)

《红楼梦》练习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在《红楼梦》,那可说而未经人说的就是那悲剧之演成。
悲剧为什么演成?辛酸泪的解说在哪里?曰:一在人生见地之冲突,一在兴亡盛衰之无常。
我们先说第一个。
“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余者皆无大异。
”仁者秉天地之正气,恶者秉天地之邪气,至于那第三种却是正邪夹攻中的结晶品。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便是这第三种人的基型。
普通分三种人为善恶与灰色。
悲剧之演成常以这三种人的互相攻伐而致成,惟《红楼梦》之悲剧,不是如此。
《红楼梦》里边,没有大凶大恶的角色,也没有投机骑墙的灰色人。
悲剧之演成,既然不是善恶之攻伐,然则是由于什么?曰:这是性格之不同,思想之不同,人生见地之不同。
在为人上说,都是好人,都是可爱,都有可原谅可同情之处,惟所爱各有不同,而各人性格与思想又各互不了解,各人站在个人的立场上说话,不能反躬,不能设身处地,遂至情有未通,而欲亦未遂。
悲剧就在这未通未遂上各人饮泣以终。
这是最悲惨的结局。
在当事人,固然不能无所恨,然在旁观者看来,他们又何所恨?希腊悲剧正与此同。
国王因国法而处之于死地,公主因其为情人而犯罪而自杀,其妹因其为兄长而犯罪而自杀。
发于情,尽于义,求仁而得仁,将何所怨?是谓真正之悲剧。
善恶对抗的悲剧是直线的,显然的;这种冲突矛盾所造成的悲剧是曲线的,令人失望的。
《红楼梦》写悲剧已奇了,复写成思想冲突的真正悲剧更奇,《红楼梦》感人之深即在这一点。
(摘编自牟宗三《<红楼梦>悲剧之演成》)材料二:鲁迅先生曾经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有意义的人生一定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正因为如此,价值的毁灭才构成真正的悲剧。
以曹雪芹笔下的金陵十二钗为例,她们认同不同的价值,选择不同的生活,但所有的这些价值最后都无一例外地落空。
《红楼梦》描述的毁灭,针对的不是某一种价值或人生,而是几乎所有的价值和人生。
不是某一个人的毁灭,而是大观园的灰飞烟灭。
人教版七上名著阅读《红楼梦》分章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上名著阅读《红楼梦》分章练习
(含答案)
第一章: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相遇
练习题
1.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2. 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在哪里相遇的?
3. 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答案
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 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在贾府的大观园相遇的。
3. 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第一印象是她聪明伶俐、美丽动人。
第二章: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姻
练习题
1. 贾宝玉最终娶了谁为妻?
2. 薛宝钗为什么能够成为贾宝玉的妻子?
3. 贾宝玉对薛宝钗的感情是怎样的?
答案
1. 贾宝玉最终娶了薛宝钗为妻。
2. 薛宝钗能够成为贾宝玉的妻子,一方面是因为她的家世背景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的性格温和、聪明。
3. 贾宝玉对薛宝钗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感激和尊重,也有一些无奈和不满。
第三章:贾府的衰落
练习题
1. 《红楼梦》的故事背景是哪个朝代?
2. 贾府的衰落是因为什么原因?
3. 贾府衰落后的生活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
1. 《红楼梦》的故事背景是清朝。
2. 贾府的衰落是因为政治斗争、家族内部矛盾以及经济问题等多方面原因。
3. 贾府衰落后的生活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影响是使他们陷入了更加困境的境地,也使得他们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
以上是《红楼梦》分章练习的部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名著。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红楼梦》(含答案)

小说专题训练-------《红楼梦》一、阅读理解题。
第一一九回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沐皇恩贾家延世泽有个婆子进来,回说:“后门上的人说,那个刘姥姥又来了。
”王夫人道:“咱们家遭着这样事,那有工夫接待人。
不拘怎么回了他去罢。
”平儿道:“太太该叫他进来,他是姐儿的干妈,也得告诉告诉他。
”王夫人不言语,那婆子便带了刘姥姥进来。
各人见了问好。
刘姥姥见众人的眼圈儿都是红的,也摸不着头脑,迟了一会子,便问道:“怎么了?太太姑娘们必是想二姑奶奶了。
”巧姐儿听见提起他母亲,越发大哭起来。
平儿道:“姥姥别说闲话,你既是姑娘的干妈,也该知道的。
”便一五一十的告诉了。
把个刘姥姥也唬怔了,等了半天,忽然笑道:“你这样一个伶俐姑娘,没听见过鼓儿词么,这上头的方法多着呢。
这有什么难的。
”平儿赶忙问道:“姥姥你有什么法儿快说罢。
”刘姥姥道:“这有什么难的呢,一个人也不叫他们知道,扔崩一走,就完了事了。
”平儿道:“这可是混说了。
我们这样人家的人,走到那里去!"刘姥姥道:“只怕你们不走,你们要走,就到我屯里去。
我就把姑娘藏起来,即刻叫我女婿弄了人,叫姑娘亲笔写个字儿,赶到姑老爷那里,少不得他就来了。
可不好么?”平儿道:“大太太知道呢?”刘姥姥道:“我来他们知道么?”平儿道:“大太太住在后头,他待人刻薄,有什么信没有送给他的。
你若前门走来就知道了,如今是后门来的,不妨事。
”刘姥姥道:“咱们说定了几时,我叫女婿打了车来接了去。
”平儿道:“这还等得几时呢,你坐着罢。
”急忙进去,将刘姥姥的话避了旁人告诉了。
王夫人想了半天不妥当。
平儿道:“只有这样。
为的是太太才敢说明,太太就装不知道,回来倒问大太太。
我们那里就有人去,想二爷回来也快。
”王夫人不言语,叹了一口气。
巧姐儿听见,便和王夫人道:“只求太太救我,横竖父亲回来只有感激的。
”平儿道:“不用说了,太太回去罢。
回来只要太太派人看屋子。
”王夫人道:“掩密些。
你们两个人的衣服铺盖是要的。
”平儿道:“要快走了才中用呢,若是他们定了,回来就有了饥荒了。
第7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7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7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练习一、选择题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接的笔如树林一般。
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客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
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
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
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
根据房间的布置,下列对所居主人及相应居住地名称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薛宝钗蘅芜苑B.探春秋爽斋C.贾宝玉怡红院D.惜春暖香坞2.“读《红楼》,趣辨人"活动小组设计了一道试题如下,请给出横线处补写最恰当的一项()豪迈如史湘云, ①;稳重如薛宝钗,②;唯有敏感如林黛玉, ③。
A.①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②也有掩埋落花的幽情③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B.①也有掩埋落花的幽情②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③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C.①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②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③也有掩埋落花的幽情D.①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②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③也有掩埋落花的幽情3.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黛玉掣得的是什么花签A.牡丹B.芙蓉C.腊梅D.兰花4.下面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一首七律《咏白海棠》,顺序已打乱,请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①苔翠盈铺雨后盆②倩影三更月有痕③玉是精神难比洁④多情伴我咏黄昏⑤斜阳寒草带重门⑥莫谓缟仙能羽化⑦芳心一点娇无力⑧雪为肌骨易销魂A.⑥④⑤①③⑧②⑦B.⑤①⑥④③⑧⑦②C.⑤①⑦②③⑧⑥④D.⑤①③⑧⑦②⑥④二、混合默写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片段阅读训练(三)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一句话未了,忽见一个老婆子忙忙走来,说道:“这是那里说起!金钏儿姑娘好好的投井死了!”袭人唬了一跳,忙问“那个金钏儿”老婆子道:“那里还有两个金钏儿呢就是太太屋里的。
前儿不知为什么撵他出去,在家里哭天哭地的,也都不理会他,谁知找他不见了。
刚才打水的人在那东南角上井里打水,见一个尸首,赶着叫人打捞起来,谁知是他。
他们家里还只管乱着要救活,那里中用了!”宝钗道:“这也奇了。
”袭人听说,低头感叹,想素日同气之情,不觉流下泪来。
宝钗听见这话,忙向王夫人处来道安慰。
这里袭人回去不提。
却说宝钗来至王夫人处,只见鸦雀无闻,独有王夫人在里间房内坐着垂泪。
宝钗便不好提这事,只得一旁坐了。
王夫人便问:“你从那里来”宝钗道:“从园里来。
”王夫人道:“你从园里来,可见你宝兄弟”宝钗道:“才倒看见了。
他穿了衣服出去了,不知那里去。
”王夫人点头哭道:“你可知道一桩奇事——金钏儿忽然投井死了!”宝钗见说,道:“怎么好好的投井这也奇了。
”王夫人道:“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
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
岂不是我的罪过。
”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
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
多半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
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王夫人点头叹道:“这话虽然如此说,到底我心不安。
”
宝钗叹道:“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
”王夫人道:“刚才我赏了他娘五十两银子,原要还把你妹妹们的新衣服拿两套给他妆裹。
谁知凤丫头说可巧都没什么新做的衣服,只有你林妹妹作生日的两套。
我想你林妹妹那个孩子素日是个有心的,况且他也三灾八难的,既说了给他过生日,这会子又给人妆裹去,岂不忌讳。
因为这么样,我现叫裁缝赶两套给他。
要是别的丫头,赏他几两银子就完了,只是金钏儿虽然是个丫头,素日在我跟前比我的女儿也差不多。
”口里说着,不觉泪下。
宝钗忙道:“姨娘这会子又何用叫裁缝赶去,我前儿倒做了两套,拿来给他岂不省事。
况且他活着的时候也穿过我的旧衣服,身量又相对。
”王夫人道:“虽然这样,难道你不忌讳”宝钗笑道:“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
”一面说,一面起身就走。
王夫人忙叫了两个人来跟宝姑娘去。
一时宝钗取了衣服回来,只见宝玉在王夫人旁边坐着垂泪。
王夫人正才说他,因宝钗来了,却掩了口不说了。
宝钗见此光景,察言观色,早知觉了八分,于是将衣服交割明白。
王夫人便叫金钏儿的母亲来拿了去。
(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1.文中“宝钗便不好提这事”的“这事”具体指什么事请用一句话准确叙述出事件、原因及结果。
(不超过15个字)(2分)。
2.第一段中袭人和宝钗同时听到“跳井”事件,但是二人的反应却不相同。
分别说说二人的反应。
(4分)
3.从宝钗与王夫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她们各自的性格特点,请分别概括出来。
(4分)
/
4.“一时宝钗取了衣服回来,只见宝玉在王夫人旁边坐着垂泪。
王夫人正才说他,因宝钗来了,却掩了口不说了。
宝钗见此光景,察言观色,早知觉了八分,于是将衣服交割明白。
”中,王夫人为什么“掩了口不说了”宝钗“早知觉了八分”,她知道了什么(4分)
·
2013年6月5日
参考答案
1.金钏儿挨了王夫人的打骂投井而死。
2.袭人:吃惊同情;宝钗:好奇冷漠。
3.王夫人性格:凶狠而伪善;宝钗:善于逢迎而自私。
4.(1)不想让宝钗知道宝玉和金钏儿之死有关,也不想当着外人的面教训宝玉。
(2)宝钗猜到宝玉可能与金钏儿之死有关,也知道王夫人不想当着外人的面教训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