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红楼梦》片段阅读训练(三)讲课稿

合集下载

红楼梦阅读讲义3(教师版11-15回)

红楼梦阅读讲义3(教师版11-15回)

《红楼梦》阅读指导讲义11-15回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情节梳理填空】宁府上下为贾敬贺寿,王夫人、邢夫人、凤姐、宝玉前去祝贺。

尔后凤姐和宝玉去看望秦可卿,宝玉落泪。

宝玉走后,凤姐又和可卿深谈良久方告辞。

凤姐在园中散步,遇见贾瑞。

贾瑞言辞挑逗凤姐,凤姐表面迎合,内心却十分恼怒。

秦可卿病情渐重,凤姐不敢将实情告诉贾母。

凤姐回家后听平儿说贾瑞要来请安,知其用意,准备用计处置。

【阅读研讨探究】思考题:凤姐儿初见贾瑞时由吃惊到含笑,这种变化表现她怎样的心理由此可以看出她怎样的性格特征(或举出表现凤姐“明里一盆火,暗里一把刀”性格的事例)参考答案:凤姐儿猛然见了贾瑞,身子望后一退,定下神,看清了贾瑞的嘴脸后,便假意含笑说了一大堆亲热话,而暗在心中发狠,一定要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

由此即可看出王熙凤明里一盆火,暗里一把刀的性格。

•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贾天祥正照风月鉴【情节梳理填空】贾瑞向凤姐请安,凤姐假意迎合,约其起更之后在西边穿堂幽会。

贾瑞喜不自胜,如期赴约,空等一宿,回家后被代儒责罚。

贾瑞想不到是凤姐捉弄他,过了几天又去找凤姐,凤姐见他仍不悔改,又约他当晚在房后空屋相见。

贾瑞不知是计,再度赴约,被贾蔷、贾蓉扣住,各勒索五十两,又被粪尿泼身。

贾瑞回家后即发重病,久治不愈。

跛足道人赠“风月宝鉴”让贾瑞只照反面,贾瑞偏照正面,一命呜呼。

年底,林如海病重,贾琏送黛玉回扬州。

【阅读研讨探究】思考题1:简述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的情节参考答案:第一次:王熙凤见贾瑞对她起淫心,假装会意,约贾瑞晚上到西边穿堂,再把东边门锁上,贾瑞白冻一晚,回家又遭祖父贾代儒责罚。

第二次:贾瑞邪心未改,凤姐又约他在小过道空屋子里等,并派贾蓉贾蔷去捉弄他,被迫给贾蓉贾蔷各写了一张五十两欠契,还被泼里一身尿粪,回家后一病不起。

后因不听跛道人之言,正照风月宝鉴,一命鸣呼。

•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情节梳理填空】秦可卿病故,托梦给凤姐,叮嘱“盛筵必散”,居安思危,并告知近日贾府将有大喜事。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整本书阅读案例赏析《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寅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教学目标:1.使学生跟随林黛玉走进豪门望族,感受豪门望族,体会奢华背后的腐朽没落。

2.使学生能准确分析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使学生深深地爱上《红楼梦》,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更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难点:1.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学习小说所运用的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草蛇灰线,绵延千里”的创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整部《红楼梦》中共有三位向导带领我们参观豪门望族贾府,他们站在不同的视角使我们体会到不一样的贾府,比如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冷子兴以一位古董商的身份客观冷静地带我们看了贾家日渐衰落!而第三回“贾雨村寅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林黛玉以一个7岁小孩身份带我们实地考察走进贾府,看到了高贵奢华的贾府充满了复杂的矛盾冲突;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以一个穷苦老婆子的身份带我们走进一个“礼出大家”的贾府。

好!今天我们就紧随一个7岁小孩走进贾府。

二、默读《红楼梦》第三回,走进荣国府请大家把林黛玉给我们介绍的人物一一标注出来。

三、合作探究,实地考察走进贾府跟随冷子兴以旁观者的角度认识了贾府一代不如一代的现状,现在我们已经跟随林黛玉走进了贾府,身临其境地感受百年豪门望族。

那么请大家做如下思考:1.林黛玉始终遵循着什么样的宗旨走进这个与自家不一样贾府?或者林黛玉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走进荣国府?说明林黛玉是一个什么的人?明确: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谨小慎微之人2.请大家找出荣国府外在硬件条件是什么样的,用笔做出标志,简单概括。

明确:外观宏伟,布局讲究,陈设华贵的深受皇帝器重的簪缨世家。

3.荣国府的内在软件、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给你的整体感觉是什么样的?明确:仆人如云,等级森严,礼节繁复的豪门望族。

《红楼梦》导读(公开讲座讲课稿)

《红楼梦》导读(公开讲座讲课稿)

《红楼梦》导读讲课稿(2019年1月18日)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请原谅我因为个人水平的限制,没法给大家带来一场技术型的讲座,也并没有满满的干货给大家的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今天我分享的内容是《红楼梦》导读,您也可以把它当做是一次读书交流会,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文化的大观园。

有人说“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这句话足以证实《红楼梦》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化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对于这部作品,我从一、二、三、四、五五个方面来做一个肤浅的解读。

一、壹部巨著《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高峰,也是世界性的长篇小说名著。

它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完美的艺术技巧,是中国小说史上任何一部名著所不可比拟。

世界文学史上为一个作家专门成立的文学研究会只有两个:一个是红学会,一个是莎学会。

可见影响之大。

二、贰位作者(一)曹雪芹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约生于公元1724年左右,卒于1763年左右。

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曹家祖上有战功,高祖曹振彦跟随多尔滚出生入死,是清朝的开国功臣。

曾祖父曹玺也有战功,官至工部侍郎。

曹玺的妻子是康熙皇帝的乳母,曹玺的儿子曹寅又是康熙皇帝的侍读。

曹寅还做过两淮巡盐御史,他两个女儿都被选做王妃。

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三代四人主政江宁织造长达58年,家世显赫,有权有势,极富极贵,成为当时南京第一豪门,天下推为望族。

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贵族生活,曹家家学渊深,给了他很多文学艺术的熏陶。

雍正六年,曹雪芹的父亲曹頫(fǔ)在皇室内部争夺权力斗争的牵连下,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下监狱。

后又遣回北京,家道从此衰落。

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晚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

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红楼梦(一至五)练习讲课稿

红楼梦(一至五)练习讲课稿

红楼梦(一至五)练习《红楼梦》(1-5回)一、填空题1.贾宝玉在太虚幻境所见《十二钗判词》,是对金陵十二钗命运、遭遇和品德的最好预示和写照,请根据下列判词,说说她是谁,并从中任选三人,根据判词简要说说她的命运、遭遇和品德。

①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惜春)②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巧姐)③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湘云)④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⑤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迎春)⑥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林黛玉,薛宝钗)⑦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便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探春)⑧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元春)⑨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凤)⑩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李纨)⑾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秦可卿)2.生惯养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诗中的“菱花”就是暗指后来的秋菱,“雪”暗指薛蟠,后两句诗暗指后来甄家发生的两个灾难:英莲走丢和甄家火灾。

三月十五葫芦庙着火把隔壁的甄家烧成一片瓦砾。

疯跛道人吟唱《好了歌》之后,甄士隐听后马上领悟,并为这首歌做了注解,之后随后来这个疯跛道人出家去了。

而他的女儿被人称为“呆霸王”的薛蟠强夺去,改名叫香菱。

3.黛玉到贾府带有一贴身丫环叫雪雁,后贾母又给她一个丫环叫鹦哥。

宝玉有一贴身丫环叫袭人原是贾母身边丫环,原名珍珠。

第五回宝玉到“太虚幻境”见到的“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的“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写的就是她。

4.“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红楼梦讲课讲稿

红楼梦讲课讲稿

《红楼梦》讲稿《红楼梦》讲稿一.名人评价《红楼梦》1、毛泽东说:〃中国地大物博,还有一部《红楼梦》。

〃2、鲁迅说:〃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和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

〃3、梁启超说:〃只立千古。

〃我说:〃《红楼梦》是一部高度生活化和艺术化的书。

〃希望大家通过个人的阅读也做出个人的评价。

因为《红楼梦》是一部高度生活化的小说,所以它真实、生动、深刻、细腻地描写了人的感情。

用作者个人的话说就是〃大旨谈情。

〃则,作者是如何描写人情的呢?二、《红楼梦》对人情的描写我先说一些零碎的片段。

比方作者采用了许多虚构的手法, 用谐音来传情。

甄士隐住的地方叫〃仁清巷〃(即〃人情巷〃)。

元春四姐妹谐音就是〃原应叹息。

〃写〃千红一窟〃茶和〃万艳同杯〃酒,其中就蕴涵着作者对无数青春生命被扼杀的无限〃悲哭〃。

如果读读脂批,也会读到许多〃人情〃之语。

比方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世事难行钱做马〃;〃不如意事常八九,能和人言无二三〃;〃越不聪明越快活〃。

下面我举96回的一个例子。

黛玉有一天吃完早饭,带着Y头紫鹃到贾母处请安,散散心。

突然听见沁芳桥山石后面有人哭。

一看一问,是傻大姐。

黛玉关切地问:〃你好好地为什么在这里伤心?〃傻大姐就直来直去地说:〃(珍珠)姐姐打我,就是为了我们宝二爷娶宝姑娘的事情。

〃你想这样的话对黛玉的打击会有多大。

所以书里写道:〃黛玉听了这句话,如同一个疾雷,心头乱跳。

〃但是她作为一个大家闺秀和贵族小姐,不能在一个傻Y头面前失去身份。

所以她略定了定神,颤巍巍地说:〃你别混说了。

你再混说,叫人听见,又要打你了。

你去罢。

〃这里,我们真的可以体会到黛玉那种博大的同情心。

在个人遭受巨大精神打击的时候,她没有忘记身边这个下等Y 头的处境。

你再看看她说这句话时的标点,每句话后都是句号, 似乎需要不间断地积聚力气才能把话讲完。

这种人情多么可贵啊。

在此之后的描写也很感人,原文情节我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高一8班语文《红楼梦》经典阅读课前演讲稿

高一8班语文《红楼梦》经典阅读课前演讲稿

高一8班语文《红楼梦》经典阅读课前演讲稿【一号】新月陈家威品读红楼之平凡之处出精彩By:新月—陈家威这次赏析的是第七回,先来看看回目: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第七回跟其他章回有很大不同,几乎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只是一些琐碎小事。

但其实要写好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不简单,《红楼梦》中出现最频繁的便是对类似于第七回中平凡小事的描写。

而将平凡小事写得精彩动人,正是红楼梦的魅力所在。

这一回平平淡淡就过去了,但是隐含着许多重要的东西。

话说管家周瑞家的妻子向王夫人汇报刘姥姥进荣国府之事,但王夫人和薛姨妈聊天,她便进里间与宝钗聊天。

此时得知宝钗得了一种热毒的病,自娘胎便有了,药方十分复杂,要春夏秋冬的各种白色花蕊各十二两,加上露水和小雪,还要在正午阳光下晒过等等。

作者写这个方子,目的在于说明宝钗的热毒想要平衡,就要用阴性的物什来平衡,这是用小说的方式传达东方的哲学,把整个哲学转换成一种文学形式表达出来。

古代处决犯人,一般是秋后处斩,因为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象征着肃杀,而不会在春天杀人,因为春天是生命萌发的季节,在春季杀人是违背天理的。

第七回后半回,也隐含了一个重要的事实,作者借焦大之口说出了这个大家族中复杂的人物关系,“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说的便是贾珍与秦可卿、王熙凤与贾蓉之间的关系。

曹雪芹一开始描述贾府的事实时,是依照真相写的,但后来叔叔看到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作者于是将这一段修改了,把原是上吊而死的秦氏,改为生病而死。

这在第五回宝玉阅读秦可卿的判词时可以读出事情的真相。

秦可卿是十二金钗之一,也是对宝玉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她的死,让宝玉懂得了世事无常,人是随时可能离去的。

秦氏死后,成为了贾府的警幻仙姑,警示了这个大家族的衰弱。

可以说她的死,便是贾府由兴盛转为衰退,最终支离破碎的转折点。

阅读红楼梦是有趣的,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百科全书,它对于封建大家庭的描写,是真实详细的,其中对情节的隐藏,更激发了我们的探索精神,所以便有了红学。

林黛玉进贾府上课稿学生版

林黛玉进贾府上课稿学生版
5
护官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 贾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薛
6
简介

前五回


原著:曹雪芹 高 鹗
7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 在“女祸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 补天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 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 “木石前盟”讲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 的关系。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 溉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并幻化人形,修成女体。 在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 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便是林黛玉。因为这段缘分, 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像在那里见过的感觉; 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曾见过的。至于“还泪”之说,正 与 “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 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思。
53
1、写出场 2、绘肖像 3、见黛玉 4、回王夫人
54
出 场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 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 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王熙凤的“放诞无礼” 正说明她在贾府中的特殊身份与地位。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 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 子',你只叫他‘ 凤辣子'就是了。"
语言小心谨慎
48
在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 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 之位,便向椅上坐了。 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 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课件之三-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课件之三-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⑤ 贾探春 贾政之女她没有黛玉的纤细怜人,没有宝钗的乖巧伶俐,没有湘云的 活泼开朗,却有卓超的才干,过人的智慧,深僻的见解,远大的眼光,这 些在第五、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中精彩地表现 出来了。第五十六回中的探春,以处事的果断干练显示出了她卓超的才干, 而宝钗的嬉言却引出了她政治性的言论,真是叫人回味无穷,拍案叫绝!
普通高中教科书 必修下册 第七单元之




之三 曹雪芹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展现的社会风貌和生活习俗。 2、梳理小说主要情节,把握小说精巧的艺术结构。 3、理清人物关系,把握主要人物复杂的性格。 4、分析小说的艺术手法,整体把握小说的艺术价值。
学习任务
任务2:体会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任务2:体会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鲁迅评《红楼梦》说:“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违
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 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中国小说的 历史的变迁》)如宝钗和袭人,既写她们满脑旧观念,又写她 们身上有许多可爱之处;而称得上是一个“奸险”人物的王熙 风,身上也有聪明,能干,诙谐等优点;即便对宝玉、黛玉这 样倾注了作者理想的人物,也没有落入“叙好人完全是好”的 窠臼。细读《红楼梦》中描写某个人物的相关段落,分小组讨 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9、秦可卿 秦可卿,金陵十二钗之一,
贾蓉之妻。她是营缮司郎中秦 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小 名可儿,大名兼美。她长得袅 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 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 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 使其年轻早夭。
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
薛宝钗 和 林黛玉: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贾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怎及初春景, 虎兕相逢大梦归。 贾迎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贾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 贾惜春: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卧青灯古佛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片段阅读训练(三)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一句话未了,忽见一个老婆子忙忙走来,说道:“这是那里说起!金钏儿姑娘好好的投井死了!”袭人唬了一跳,忙问“那个金钏儿?”老婆子道:“那里还有两个金钏儿呢?就是太太屋里的。

前儿不知为什么撵他出去,在家里哭天哭地的,也都不理会他,谁知找他不见了。

刚才打水的人在那东南角上井里打水,见一个尸首,赶着叫人打捞起来,谁知是他。

他们家里还只管乱着要救活,那里中用了!”宝钗道:“这也奇了。

”袭人听说,低头感叹,想素日同气之情,不觉流下泪来。

宝钗听见这话,忙向王夫人处来道安慰。

这里袭人回去不提。

却说宝钗来至王夫人处,只见鸦雀无闻,独有王夫人在里间房内坐着垂泪。

宝钗便不好提这事,只得一旁坐了。

王夫人便问:“你从那里来?”宝钗道:“从园里来。

”王夫人道:“你从园里来,可见你宝兄弟?”宝钗道:“才倒看见了。

他穿了衣服出去了,不知那里去。

”王夫人点头哭道:“你可知道一桩奇事?——金钏儿忽然投井死了!”宝钗见说,道:“怎么好好的投井?这也奇了。

”王夫人道:“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

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

岂不是我的罪过。

”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

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

多半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

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王夫人点头叹道:“这话虽然如此说,到底我心不安。


宝钗叹道:“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

”王夫人道:“刚才我赏了他娘五十两银子,原要还把你妹妹们的新衣服拿两套给他妆裹。

谁知凤丫头说可巧都没什么新做的衣服,只有你林妹妹作生日的两套。

我想你林妹妹那个孩子素日是个有心的,况且他也三灾八难的,既说了给他过生日,这会子又给人妆裹去,岂不忌讳。

因为这么样,我现叫裁缝赶两套给他。

要是别的丫头,赏他几两银子就完了,只是金钏儿虽然是个丫头,
素日在我跟前比我的女儿也差不多。

”口里说着,不觉泪下。

宝钗忙道:“姨娘这会子又何用叫裁缝赶去,我前儿倒做了两套,拿来给他岂不省事。

况且他活着的时候也穿过我的旧衣服,身量又相对。

”王夫人道:“虽然这样,难道你不忌讳?”宝钗笑道:“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

”一面说,一面起身就走。

王夫人忙叫了两个人来跟宝姑娘去。

一时宝钗取了衣服回来,只见宝玉在王夫人旁边坐着垂泪。

王夫人正才说他,因宝钗来了,却掩了口不说了。

宝钗见此光景,察言观色,早知觉了八分,于是将衣服交割明白。

王夫人便叫金钏儿的母亲来拿了去。

(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1.文中“宝钗便不好提这事”的“这事”具体指什么事?请用一句话准确叙述出事件、原因及结果。

(不超过15个字)(2分)
2.第一段中袭人和宝钗同时听到“跳井”事件,但是二人的反应却不相同。

分别说说二人的反应。

(4分)
3.从宝钗与王夫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她们各自的性格特点,请分别概括出来。

(4分)
4.“一时宝钗取了衣服回来,只见宝玉在王夫人旁边坐着垂泪。

王夫人正才说他,因宝钗来了,却掩了口不说了。

宝钗见此光景,察言观色,早知觉了八分,于是将衣服交割明白。

”中,王夫人为什么“掩了口不说了”?宝钗“早知觉了八分”,她知道了什么?(4分)
2013年6月5日
参考答案
1.金钏儿挨了王夫人的打骂投井而死。

2.袭人:吃惊同情;宝钗:好奇冷漠。

3.王夫人性格:凶狠而伪善;宝钗:善于逢迎而自私。

4.(1)不想让宝钗知道宝玉和金钏儿之死有关,也不想当着外人的面教训宝玉。

(2)宝钗猜到宝玉可能与金钏儿之死有关,也知道王夫人不想当着外人的面教训宝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