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的人群分布
中国医学专家指出,目前中国“亚健康”人群比例达70%。

中国医学专家指出,目前中国“亚健康”人群比例达70%。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近半个世纪的研究成果,将“健康”定义为“不但是身体没有疾病或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据专家介绍,中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数的15%,与此同时,有15%的人处在疾病状态中,剩下70%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
通俗地说,就是这70%的人通常没有器官、组织、功能上的病症和缺陷,但是自我感觉不适,疲劳乏力,反应迟钝、活力降低、适应力下降,经常处在焦虑、烦乱、无聊、无助的状态中,自觉活得很累。
专家指出,亚健康状态多种多样,几乎每种疾病都可能有与之相近的亚健康表现。
医学界,包括医学教育界应将工作的重点从单纯的防病、治病转到关注健康、关注亚健康上来,把70%的亚健康人群争取到健康队伍中来。
中国人亚健康的分布及现状1地域分布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地域人群的亚健康的各种状态均存在显著的差异。
主要体现在,来自西北地区的样本在亚健康各项指标上的得分最高,在亚健康总分、生理问题、消极情绪、认知问题、行为问题、自我评价、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积极情绪方面的得分显著低于全国水平,整体表现出偏向疾病端的亚健康状况;而华中南、华东人群的亚健康的所有指标得分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则更偏向于健康一端。
中国人亚健康的城市发展水平分布此项研究采用“城市综合实力”指标,来定义各地区现代化的程度。
城市综合实力是指一个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环境、科技、文教等各个领域所具备的现实实力和发展能力的集合,其指标体系包含城市的人口和劳动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
城市综合实力作为一个综合的指标全面地体现了城市的现代化程度。
根据此指标,该研究根据城市综合实力将样本所在的城市分为大型城市、中型城市、小城镇三类。
结果显示,不同发展水平城市的居民在亚健康各指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亚健康群体及成因调研报告

亚健康群体及成因调研报告亚健康群体及成因调研报告一、引言亚健康是指人体的生理功能失调,尽管患者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但体力、心理、免疫等方面却有一定的异常表现。
亚健康状态是现代社会常见的一种健康问题,它的成因涉及到多个方面。
本报告旨在通过调研和分析,探讨亚健康群体及其成因。
二、亚健康群体的特征亚健康群体主要表现为疲乏、失眠、压力过大等多种表现形式。
调研显示,该群体中女性比男性更多见,年龄普遍集中在30岁至50岁之间。
此外,从不同职业人群来看,亚健康现象普遍存在于高压力工作环境下的人群中,如高管、白领等职业人群。
三、亚健康的成因1. 高压力生活现代社会压力巨大,加班、竞争、经济负担等众多因素导致人们的身心不适。
如调研显示,职场压力是导致亚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2. 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是亚健康的重要成因。
饮食不规律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体力下降和免疫力减弱。
熬夜则会导致生物钟紊乱,影响睡眠质量。
3. 环境污染现代社会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都会对人体的正常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导致亚健康状态。
4.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也是导致亚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患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现亚健康现象。
长期的消极情绪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亚健康状态。
四、对策建议1. 建立健康生活习惯人们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的作息时间、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
合理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2. 减轻压力人们应当学会放松生活,通过学习放松技巧、参加身心放松的活动等来减轻压力。
此外,合理规划工作、生活和休闲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3.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个人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为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4. 积极应对心理问题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和治疗,通过调节心理状态,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亚健康全方位解读

亚健康全方位解读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亚健康!一、亚健康类型1、身体成长亚健康学生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衡同时存在,体质较弱。
2、心理素质亚健康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引发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反复心理、自卑心理、厌学心理等,抗挫折能力较差。
3、情感亚健康本应关心社会,对生活充满热情,但实际上他们对很多事情都很冷漠,使自己的“心理领空”越来越狭小。
4、思想亚健康思想表面化,脆弱、不坚定,容易接受外界刺激并改变自我。
5、行为亚健康表现为行为上的程式化,时间长了容易产生行为上的偏激。
二、亚健康自测方法1、是否经常吃油炸食品、高热量食物、腌制食品?2、是否经常抽烟、喝酒、熬夜、作息时间不规律?3、是否经常便秘,大便臭味、冲不净,脸上长斑、长痘、皮肤灰暗?4、是否有脑供血不足,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肢体麻、胀、痛,步态不稳等?5、是否有心慌、胸闷、胸口痛,有时是左上肢及背部痛,进一步会出现上楼或劳动出气困难,严重时可能会有绞痛感等。
6、精神压力大、烦躁、焦虑易激怒、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不愿与外界接触。
7、免疫力差,浑身乏力、易疲倦,经常性感冒、口腔溃疡等。
8、性能力下降。
中年人过早地出现腰酸腿痛,性欲减退或男子阳痿、女子过早闭经,都是身体整体衰退的第一信号。
9、“将军肚”早现。
25~50岁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标志,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伴侣。
10、脱发、斑秃、早秃,每次洗发都有一大堆头发脱落。
我们可以对照以上“信号”自我检查,具有上述两项或两项以下者,则为“黄灯”警告期,尚无需担心,具有上述3~5项者,则为一次“红灯”预报期,说明已经具备“过劳死”的征兆;6项以上者,为二次“红灯”危险期,可定为“疲劳综合征”―――“过劳死”的“预备军”。
我国亚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状.

我国亚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状20 世纪 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N.Berckman以及后来的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后发现,人体除了健康状态(第一状态)和疾病状态(第二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1]。
同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政府先后提出了“亚健康”这个医学新概念。
指出这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告:亚健康与艾滋病是21世纪人类最大的健康敌人。
亚健康状态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中普遍存在,人数一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成为国际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就国内近几年医学研究者对亚健康状态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状况做一总体梳理。
1 亚健康的人群分布状况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1],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据2002年4月8日“21世纪中国亚健康市场学术成果研讨会”提供的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约有15%的人是健康的,15%的人非健康,70%的人呈亚健康状态。
我国目前约有70%约9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有研究表明[2],经济较发达地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其中北京为75.31%,上海为97.49%,广东为73.41%,陕西为94.9%,河南为62.83%。
据调查上海、无锡、深圳等城市亚健康状态调查结果表明2000人中60%的人有失眠、多梦、不易入睡或白天打瞌睡,62%腰痛-背痠病.58%干活就累.48%脾气暴躁或焦虑。
据统计,由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死亡占脑血管病的50.3%心脏病的59%,肿瘤的50.4%。
王育学教授做过一个5万例的人群调查,亚健康的状态分布率达到56.18%,其中大多数为20一40岁的青壮年,他们中以白领、知识分子为主[3]。
有资料表明最近5年,中科院所属7个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134人谢世,平均年龄仅为53.2岁。
全国城市亚健康人群综合评价指标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 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空气、水、噪音等污染 加强健康管理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亚健康问题 加强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健康促进活动 建立健康监测体系及时评估和调整健康政策
汇报人:
提高公众对亚健 康的认识和重视 加强亚健康知识 的普及和宣传
建立全国统一的亚健康人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加强亚健康人群的早期发现和干预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亚健康人群的健康意识 加强亚健康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加强亚健康人群的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提高亚健康人群的社会适应能力 加强亚健康人群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亚健康人群的医疗保障水平
的不适
亚健康人群的 规模:据调查 全国亚健康人
群比例约为 70%
亚健康人群的 分布:主要集 中在中青年群 体其中男性比
例高于女性
亚健康人群的 原因:工作压 力大、生活节 奏快、缺乏运
动等
心理压力:工 作、生活、家 庭等方面的压 力导致心理负
担过重
睡眠不足:长 时间熬夜、失 眠等问题导致 睡眠质量下降
评估方法:采用问卷调查、 访谈、观察等方法进行评估
评估指标:包括生理指标、 心理指标、社会适应能力等
优化策略:根据评估结果调 整干预措施提高干预效果
持续跟踪:对干预效果进行 持续跟踪及时调整干预策略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渠道普及亚健康知识提高公 众对亚健康的认知。
开展健康教育:在学校、社区等场所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公众对 亚健康的重视程度。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鼓励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 运动、充足睡眠等以预防亚健康。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学校等机构关注员工 和学生的健康状况提高对亚健康的重视程度。
亚健康状态原因及对策分析

亚健康状态原因及对策分析亚健康状态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机体无明显疾病,临床上各项检查结果正常。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可有各种各样的不适感觉。
常见的表现为体力下降,容易疲劳,反应能力降低,思维涣散,心烦意乱,记忆力差,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令欠佳,免疫功能低下。
亚健康状态如果得到适当的处理,身体可向健康转化,若得不到及时的调适,则必然患病。
据WHO最近公布,全世界亚健康人数占世界总人数的75%[1]。
我国的一项调查发现,北京、上海、广东的亚健康发生率在73%~75%[2]。
亚健康的危害被医学界认为是与艾滋病并列的21世纪人类健康头号大敌,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现对亚健康状态常见原因及防治方法综述如下。
1常见原因1.1心理压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为了收入而过分劳作,出现身、心透支现象;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使人们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更加困难,情感交流越来越少。
工作和生活中产生的压力及一些不良心理因素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和疏导,久之必然影响机体的神经、体液和内分泌调节,造成各系统功能失调、免疫力低下、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早衰等。
工作过度紧张是威胁在职人员健康的重要因素,是现代人的”隐形杀手”。
1.2 饮食因素1.2.1食品污染工业带来的数百万种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食物链中,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部分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在种植大棚蔬菜过程中使用各种催长素;在鸡、鸭、鹅、鱼饲料中添加激素、化肥、避孕药;在熏烤食品时加人过多亚硝酸盐,造成食物污染。
1.2.2营养失衡由于不规律的饮食、饥饱无常、偏食、挑食、不科学的节食减肥、进食蔬菜和水果少等均可以引起各种营养素不足,导致体力和精力下降,免疫力低下,思维能力差,容易疲劳,并可引发多种疾病。
1.3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睡眠不足、劳逸失度、缺少运动、不吃早餐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健康的隐患。
1.3.1吸烟、酗酒吸烟是人类头号慢性杀手,不仅伤害自身,对周围被动吸烟者具有同样影响,尤其对胎儿、婴幼儿和孕妇伤害更大;酗酒对人的健康损害也很大,乙醇入胃后产生首过效应,刺激胃黏膜,导致微循环障碍,机体缺血、缺氧,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损伤胃黏膜,可引起血浆渗出和出血[3]。
亚健康

• 经过检查,排除何平得颈炎性病痛的可能后, 可以判断他已处于严重的亚健康状态,如果 不及时疏导调养和适当运动,将会引发更为 严重的病变。长期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 张会使人变得疲劳,处于抑郁状态,这是慢 性疲劳综合征的表现,也属于亚健康之列, 必要的时候要做心理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在白领阶层中非常多见,这是过去安逸闲适 的生活状态下很少发生的。
• 3.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测定。微量元素及维 生素在人体含量非常少,但是新陈代谢和维 持健康重要物质,比如VitA是眼及其他细胞 修复的重要物质,是免疫功能的重要因素。 Zn是生长发育、生殖、食欲、修复细胞、免 疫功能的重要因素。我院与广州合作已开展 微量元素测定近2年,维生素C、B、E、叶酸、 B12等将逐渐开展,VitA正在与全国营养协会 联系过程中。
亚健康
广州开发区医院 丁明
• “累”可以说是当今都市白领人群的一种 最共同的体验。如果用一个书面的词语 来表达,就是“疲劳”。实际上,据近 期对全国16个省、直辖市辖区内各百万 人口以上的城市调查发现,北京的亚健 康率是75.31%,上海的亚健康率是 73.49%、广东的亚健康率是73.41%。
• 都市人群中大半的人都在与亚健康僵持 着。疲惫不堪、情绪低落、心情烦躁等 身心失调状态是白领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的状况。处于社会中坚力量的中年白领 群体,事业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骨干作用; 家庭中,他们既要培养教育孩子,又要 赡养老人,是家庭支柱;身体上,各种 生理功能由成熟稳定逐渐转向衰退,因 此慢性疲劳最容易“缠”上中年人。
• 刘*是一家中型企业的总经理,41岁的 他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坐上了这个位置, 可称得上是年轻有为,是朋友圈里的佼 佼者。正是这样一位“成功人士”,两 年前却找到了医生,神情黯淡地声称自 己可能是患了癌症。已经连续有两个月 严重失眠,每天都处于一种胸闷、心慌、 头昏头痛状态,而且做过一次体检,发 现自己的肿瘤标志物偏高。
佛山市南海地区亚健康人群分布特点及成因分析

被 调查人 群人 口学资料等基 本情 况的分布特 点。 结果 : 亚健 康人群 男性 比女性 多, 出现 的年龄集 中在 易 3. 4. 6 2~ 8 1岁之 间 , 且肥 胖者及 已婚者较 易出现 亚健康 状 态。主要 涉及脏 腑 为肝 、 , 脾 主要 中医证 型 有
肝脾 不调 、 肺脾 气虚 、 郁脾虚 、 肝 脾虚 湿盛 、 心脾 两虚 、 郁化 火 、 肾 阴虚 、 肝 肝 痰热 内扰 八种 。结论 : 山市 佛 南海地 区人群 亚健康 的形成是 多 因素 的结果 。 关键词 : 亚健康 ; 分布特 点 ; 因 ; 成 分析
统 计学处 理 。 16 统计 学方法 .
西医结合 医院健康 体检 中心体 检 的各 类人 员 , 查 涉 调
及 单位达 4 0个 。体 检 内容 包 括 一 般情 况 、 内外 ( ) 妇
科情 况及 三大常规 、 生化 、 肾功能 、 透 、 电 图 、 血 肝 胸 心 B超 等。 12 亚 健康诊断参 考标 准… .
用 E i a 软件 编制 数据 库 。数据 分 析采 用 统计 pD t a 软件 S S I. , P S 5 0 被调 查 人 群 人 口学 资 料基 本 情 况 、 亚
①持 续三个 月 以上反 复 出现 的不适状 态或适 应能
力显著减 退 , 但能 维持正 常工作 ; 无重大 器官器 质性 ②
调 杏
收 稿 日期 :0 9—1 20 2-0 9 修 回 日期 :00— 4—2 21 0 0
2 1 一般 情况 . 发 出调 查 问卷 7 0份 , 1 回收有 效 问卷 6 3份 , 9 有效
问卷 9 . % , 合亚 健康 标 准 的有 3 0份 问卷 。亚健 76 符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健康的人群分布
亚健康只是笼统的说法,在不同地域、不同生活和工作背景、不同社会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气质特点的人群中,其主要表现和发展结局不尽相同。
就年龄而言,根据对2.3万的人群调查,18~40岁的人随着年龄增长,心身轻度失调呈缓慢上升趋势;而到了40岁以上,潜临床状态的比例陡然攀高;55岁前后进入前临床状态的明显增多;65岁以上的人即使没有明确的病变存在,大多数人也处于生理性衰老状态,后者也可看作为亚健康的一类特殊表现类型:这告诉我们,亚健康状态在中年以后变得明朗化,滑向疾病的步伐迅速加快。
城市中,40岁以上白领阶层紧张综合征、慢性疲劳和心脑血管及代谢方面有所异常的情况最为突出:有人调查某大报社百余名40岁以上的记者、编辑,发现70%的人存在着高血脂倾向,近3/4的人有脂肪肝倾向:在竞争激烈的企业家和科技精英中,此类情况更为严重。
上海市有高级职称的中年知识分子,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在北京中关村,中国科技产业精英汇聚之地,知识分子的人均寿命只有53.34岁。
某医学院的调查竟发现,该校102名40岁以上的高级知识分子中,仅2个勉强属于健康者,剩余的人都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
这些人群中的亚健康,约85%起因于不良社会压力及心理应激。
肩负事业、家庭重任的中年人,千万不要小觑亚健康状态,否则不久的将来,这些人中的2/ 3将死于心脑血管疾病,1/10将死于肿瘤,1/5将死于吸烟引起的肺部疾病和糖尿病等代谢障碍性疾病,以及过劳和意外,只有1/10的人有希望安享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