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食品包装安全分析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浅谈国内外食品包装材料法规现状

浅谈国内外食品包装材料法规现状

食品包装材料是指包装、盛放食品或食品添加剂用的纸、金属、塑料、橡胶、纤维、搪瓷、陶瓷、玻璃等制品以及直接接触食品或者施加于各类材料表面的有机或无机涂层。

食品包装材料对于食品安全有着双重意义:一是保护食品不受外界污染,保持食品本身的特性不发生改变;二是防止材料中的化学成分迁移至食品中影响食品的卫生安全。

随着食品包装行业的迅速发展,由食品包装材料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如PC奶瓶双酚A事件、雀巢婴幼儿牛奶ITX(异丙基噻唑酮)污染事件、塑料制品及薄膜中的邻苯类塑化剂事件等,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安全。

目前,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已对食品安全建立了较为完善和系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由于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起步较晚,食品包装材料标准体系虽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加强对国外食品接触材料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了解和研究,对于加强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监管,改进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扩大对外贸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欧盟食品包装材料法律法规与标准欧盟食品接触材料法规包括框架法规、专项指令和单独指令3个层次。

其中,框架法规规定了对食品接触材料管理的一般原则,专项指令规定了框架法规中列举的每一类材料的系列要求,单独指令是针对单独的某一具体有害物质所做的特殊规定。

法规体系如图1所示。

2004年底欧盟发布了(EC)No 1935/2004法规—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拟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和制品暨废除80/590/EEC和89/109/EEC浅谈国内外食品包装材料法规现状□ 魏小波虽然食品包装对于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但随着食品包装行业的迅速发展,由食品包装材料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

目前,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

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已对食品安全建立了较为完善和系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欧盟2011年1月15日颁布实施了新的塑料专项法规(EU)No10/2011,并于5月1日生效。

现在食品包装材料研究进展及趋势

现在食品包装材料研究进展及趋势

现在食品包装材料研究进展及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包装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食品包装材料研究进展迅速,围绕着食品安全、保鲜、环保等方面,针对性地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首先,食品安全一直是包装材料研究的重点之一。

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多数集中在研究如何使用无毒无害的材料制造包装盒或袋。

例如,利用食品接触涂层技术,将低聚脲脂作为基质,与其他物质进行杂化结合,形成一种具有良好耐高温、耐磨、耐腐蚀等性能的涂层,可用于制作食品包装材料。

其次,保鲜是食品包装材料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食品在长时间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变质或掉味的情况。

针对这个问题,研究者们开发出了一系列新型的保鲜材料。

例如,微孔保鲜膜技术,可以使包装袋内部形成一种类似于人工肺的微环境,保持空气流通,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第三,环保问题是近年来食品包装材料研究的重点之一。

采用符合环境友好要求的材料制造食品包装材料是一个大趋势。

如今,纸料、降解塑料等环保材料已经开始在食品包装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环保包装材料,如水溶性包装材料、智能包装材料等,既可保证食品品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最后,智能化包装材料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这类材料可以监测食品的温度、湿度、细菌等信息,在外界条件变化时自动发出警报,为食品的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同时还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总之,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食品包装材料在设计和技术上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发展。

未来,食品包装材料的技术储备和科学化设计将会在食品包装行业中成为一个关键的竞争力。

国内外食品安全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 (1)

国内外食品安全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 (1)

国内外食品安全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班级:食安092姓名:徐文麒学号: 2009057073摘要: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食品的保藏、检测,和国外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与他们的做法,让我们大致的知道食品安全的问题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良性发展提出了相应好的对策和建议。

提出的食品安全良性发展对策对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也能够让大多数不知道食品安全的人们能够知道我国在这方面的不足之处,和所需要做的地方。

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保藏;原因分析;发展对策;一、我国食品安全与污染1.1原体(微生物)污染问题。

早些年,食品容易在添加剂、农残和兽残等方面出现问题,但随着我国对食品中农残、兽残和食品添加剂等使用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食品中这类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率不断下降。

相反,由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食品生产模式及饮食方式的改变、食品流通的日益广泛、新的病原体的不断出现、细菌耐药性的生产等,,使食品,尤其是动物性食品,被病原体体及其毒素污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一方面传统的食品污染问题继续存在,如沙门菌污染、霉菌毒素污染、农药污染和寄生虫污染等;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系列新的食品污染问题在我国同样突出,如大肠埃希菌已在国内多个省发生了严重的爆发流行等。

全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5年来所获监测数据也表明,食品中农残和兽残的污染及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食品中的病原体污染连年以较快速度上升。

1.2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不容忽视。

一方面,少数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影响恶劣,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卫生保证能力差的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从业人员甚至未经健康体检,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屡禁不止,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2023年我国“食品包装”技术研究的进展概况报告模板

2023年我国“食品包装”技术研究的进展概况报告模板
01
新型包装材料的研发。随着人们对食品安 全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新型环保、可降解 的包装材料越来越受到关注。例如,生物 降解塑料、纸质包装等新型材料的研究和 应用逐渐增多。
02
中国食品包装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包装技术是食品工业中不可或缺的 一环,其目的是保护食品质量、安全和 保质期。近年来,我国在食品包装技术 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食品包装技术的现状
中国食品包装技术研究进展
当前,我国食品包装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 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下几个方面
中国食品包装技术研究进展:新型材料、 智能包装、安全监管
在我国,食品包装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由于食品包装在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 品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 用,我国政府和企业对食品包装技术的 研发和应用投入了大量资源和精力。
02
在我国,食品包装技术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型包装材料的研发:如生物降解材料、纳米材料
等新型环保包装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这些新型包装材
料不仅可以降低环境污染,还能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
品质。
2. 包装技术的创新:如真空包装、氮气包装、辐射保 鲜等新型保鲜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 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提高食品的质量。
中国食品包装技术研究现状
食品包装技术 研发
新型
食品包装材料 生物降解材料
应用
我国“食品包装”技术研究的进展概况
食品包装技术的研究进展
新型包装材料: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 新型环保包装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得到 了大力推进。例如,可降解材料如聚 乳酸(PLA)和生物基材料等在食品 包装中的应用逐渐增加。
绿色环保:随着全球对环保的关 注度提高,食品包装技术的研发 将更加注重环保材料的开发和利

我国食品包装材料安全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国食品包装材料安全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 国造 纸蔡 伦奖 由 “ 中国 要包括 覆铜板 、柔性线 路板 、
造纸 科技 工作 者 的智慧才 能和 造纸 蔡伦终 身成 就奖 ”、 “ 中 多层 板及H D I 、I C 封装等 的研 辛 勤劳动 ,在 中 国造纸 工业发 国造纸 蔡伦科 技 奖 ”、 “ 中国 发 、制 造 ,年 产 值 可 达 9 0 亿
和使 命感 ,进 一步激 发广 大造 代表大 会和第 1 6 届学术 年会期 人才 资源 、土地 资源 、交通 区 纸科 技工 作者 的聪 明才 智和发 问 ,暨纪念 中 国造 纸学会 成立 位 、产 业基础 及对 外开 放平 台
明创 造精 神 ,近 日,中国造纸 5 0 周 年之 际 ,对 获奖者 进行表 建设 方面 的优 势 必将 吸 引更 多 学 会 决 定 设 立 中 国 造 纸 蔡 伦 彰授 奖 。 的 电子信 息产业落户 。
心 主 要 承 担 的 科 研 成 果 一一 品的使用寿命 要求。 总 投资5 7 . 5 亿 元 。项 目全 部建
《 食 品包装 材料 有害物 质控 制
通过 此项 目的实施 ,国家 成 投 产 后 ,益 阳 电子 产 业 园 有
技 术研 究与 应用 》荣 获 中国石 质检 中心从 国 内外法 规研 究到 望 成为 中南地 区最大 的 以线 路 油和化 学工 业联 合会科 技进 步 包 装材料 中有 毒有 害物质 的检 板为特色 的电子产业 园。
电子 信 息 企 业 转 移 落 户 ,2 0 1 3
合 理地设 定 了P C 制 品老化试验 将发挥重要作用 。
中国造纸学会决定 设 立 中国造纸蔡伦奖
中国 目前 已成 为世 界造纸 奖 。 大 国 ,这 其 中凝 聚着我 国几代

国内外食品包装安全法规比较研究

国内外食品包装安全法规比较研究

国内外食品包装安全法规比较研究作者:黎英成佳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2期摘要:比较国内外食品包装安全法规管理模式及其特点,探索并完善适合我国发展的食品包装安全法规体系。

从美国、欧盟、德国、日本、中国关于食品包装安全法规标准、管理方式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食品包装安全法规体系,对各国在食品包装材料、生态安全和标识安全的法规要求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各国关于食品包装安全法规的先进经验,为促进我国食品包装的安全化、规范化提供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食品包装安全;包装安全法规;食品包装材料中图分类号:TB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6-0254-03一、前言食品包装对于食品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不合理的食品包装极易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而消费者丢弃的包装废弃物未经处理或处理方式欠妥,也将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盟和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保障消费者健康、环境安全,纷纷制定了法规标准对其进行规范管理。

尽管各国法规标准存在较大差异,但都能有效地解决食品包装导致的食品和环境安全问题,给本国消费者提供了较好的保护。

而随着国外包装绿色贸易壁垒的不断升级,我国由于包装不善引发的食品商品出口受限问题也日趋严重。

针对这一现象,对各国颁布的有关食品包装的法规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加以学习和借鉴,一方面可以更加完善我国的食品包装安全法规体系,另一方面对于促进我国食品包装相关企业健康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外食品包装安全法规体系概况(一)美国美国对食品包装的管理十分严格,早在19世纪初就已经注意到灌装食品采用的金属包装材料会对食品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此后,美国政府陆续立法通过法律不断加强对食品包装的规范管理,逐步构建起了科学严格、复杂有效的食品包装安全法规体系。

美国颁布的食品包装安全法规散见于联邦法规体系之中,包括《美国联邦法规》第21部分、《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和《公平包装和标签法》等。

食品包装安全隐患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食品包装安全隐患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食品包装安全隐患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食品包装材料是指用于制造食品(食品添加剂)包装容器和构成产品包装的材料总称,也称为间接食品添加剂。

食品包装,一方面是避免食品在后期的贮存过程中发生食品损坏、阻隔可能进入到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起到保护食品安全的效果;另一方面,便于食品运输和食用。

现实中,用于食品包装的材料数量繁多,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包装物质种类较多,各种化学物质与食品直接接触,在一定条件下食品包装材料中的物质会迁移到食品中,从而危害食品安全。

从2014年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发布的产品通报来看,对中国通报食品接触材料案例152起,占全球通报(184起)的82.61%,较上一年度上升了13%,中国的食品包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1 食品包装安全危害种类及危害因素1.1 塑料包装及其危害塑料制品具有质量轻、运输方便、化学稳定、易生产等诸多优点,在食品包装中使用十分广泛。

通过在塑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化剂、防腐剂等辅助性高分子材料,对食品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但塑料包装表面容易因摩擦带电吸附微尘杂质导致食品污染,塑料包装中的未聚合的乙烯、乙苯等游离单体会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增加向食品迁移的风险,从而造成食品污染。

塑料包装制品添加的稳定剂、增塑剂具有致癌和致畸性,大量使用塑料包装增加后期回收利用压力,污染环境。

1.2 纸质包装及其危害近年来,纸质包装由于其可制成袋、盒或罐、箱等多种形态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包装中。

但由于纸质包装原材料大多来源于纸或纸板的回收再利用,其细菌、化学残留物以及一些杂质常常附着于生产出的纸质包装中,增加了纸质包装污染食品的风险。

此外,大多纸质包装中使用的增白剂、荧光化学物质都是食品潜在污染源。

1.3 玻璃容器及其危害随着人们对包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很多用二氧化硅为原料制成的玻璃容器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包装中,为了增加玻璃容器的光泽度,生产企业常常会添加砷、锑等作为澄清剂,甚至还会增加铅元素。

2023年我国食品包装安全现状分析报告

2023年我国食品包装安全现状分析报告

03
食品包装材料的新技术和 创新应用
New Technologies and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of Food Packaging Materials
新技术提升食品包装安全性
无缝连接技术
无缝连接技术的应用
无缝连接技术助力食品包装行业安全发展
无缝连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行业,使食品包装更加安全可靠。根据数据统计,202年,我国食品包装领域共有超过128家企业采用了无缝连接技术,占食品包装行业的比例达到了12%。
加强措施建议
1.加强食品包装安全监管措施
为加强食品包装安全,建议加强监管措施。首先,应加强对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和监控,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和相关法规要求。同时,加强对食品包装企业的日常监督,建立健全食品包装安全责任制,强化对企业的违规 行为处罚力度。另外,应加强对食品包装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和助剂的规范管理,确保其安全使用。
2.可降解包装材料产量增长,提升食品包 装环保性
数据显示,自202年以来,我国可降解包装材料的产量逐年增长,预计到2022年 将达到X万吨。这一趋势的引领下,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环境友好性得到了有力提升。
材料功能提升食品保鲜效果
1. 材料功能的研发与应用:目前,我国食品包 装材料的功能不断提升,涵盖了保鲜、防伪、 防腐、防潮、防变质等多个方面。随着科技的 进步,新型材料的研发不断涌现,如高分子复 合材料、纳米材料等,这些材料在提高食品保 鲜效果的同时,也能有效降低包装对环境的影 响。 2. 包装技术的创新应用:随着食品包装行业的 不断发展,各种创新的包装技术也得到了广泛 应用。例如,采用真空包装技术可以有效减少 食品的氧气浓度,延长食品的保鲜期,提高食 品的品质和口感。此外,还有温度控制包装技 术、多层隔氧包装技术等,在保持食品新鲜的 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的营养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鉴滁州学院课程论文中外食品包装安全研究进展课程名称食品添加剂考查学期 2018 / 2018 学年第一学期考查方式课程论文姓名***学号***********专业********************成绩指导教师蔡****中外食品包装安全研究进展(**********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纸张、塑料、金属等包装材料中小分子化学物质向食品内的迁移研究。

提出这些小分子化学物质对食品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各个国家目前纷纷制定相应的法规以确保食品安全, 并指出了我国食品安全研究的方向。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尚未能解决,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包装行业的广大科研、生产人员和商家,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国的食品包装,特别是复合软包装,无论是基础材料还是生产工艺,乃至于使用环节,都存在一些健康安全的隐患问题;包装安全已经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软包装。

小分子迁移。

BPO。

2- ITX。

松香酸Progress of Food Packaging Safety Research at Home andAbroad(******* 10 level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Abstract:The st udies on the migr atio n o f the small andmedium- sized molecule chemicals from paper,plast ic, metal, and other packag ing mater ials into foo d at home and abroad wer e intr oduced. It w as concludedthat food po llution pro blems that caused by these small molecule chemicals have a lready attr acted att entionar ound the wo rld. Legislatio ns wer e established to ensure food safety in each co untr y. The research d-ir ect ions of the foo d safety in o ur countr y w ere put forwar d.Currently, China's food safety some deep problems have not been able to solve, the food security situation is still severe. The packaging industry research, production personnel and business, must have a sober understanding: Chinese food packaging, especially compound soft packing, whether foundation material or production process, even to the point of use, there are some health and safety hidden trouble, Packaging security has drawn the attention of consumer and national leader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Key words: flexible packaging 。

migr ation of small mo lecules。

BPO。

2- ITX。

rosin acid据世界肿瘤研究基金会和美国肿瘤研究院统计,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意识的转变, 快餐食品( 在出售前才进行包装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消费的食品> 和方便食品在人们的食谱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

研究表明[ 1] , 在欧洲平均每个儿童每天需要消费带有包装的食品1. 195kg , 消费各类包装材料的面积为13. 44dm2 。

在这些儿童食品中, 塑料软包装占83%, 其次是纸类包装占13. 2%, 金属包装占6. 1%, 玻璃包装占1. 7%。

这些方便食品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快捷, 但同时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的问题。

概括起来, 目前的人们普遍使用的食品包装材料主要分为纸( 壳> 类、塑料类和金属罐等。

但有些包装材料中会存在一些小分子化学物质的残留, 这些小分子化学物质对食品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1 国外食品安全的研究现状美国、西欧和日本学者对纸壳类、塑料类、金属罐类食品包装中的小分子污染的迁移及毒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国家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或行业规定以确保这些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

1. 1 纸包装内小分子污染物的研究由于纸质包装在制作过程中要经过防油、防水、印刷、粘合等处理工序, 这些工序中使用的化学品常常会给食品带来污染, 近年来纸包装的污染问题引起专家的高度重视。

例如, M.- J. Lopez- Espino sa 研究几个欧洲国家( 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匈牙利> 的快餐食品的包装, 其中包括Pizza、炸土豆、炸鸡翅的纸盒、三明治的纸( 壳> 包装, 发现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双酚A( BPA> 和邻苯二甲酰酯类化学品的污染[ 2] 。

虽然这些包装与食物或饮料接触的时间较短, 但由于大多数食品是热的或油性的, 因此纸包装的涂层、油墨、粘结剂中的小分子污染物很容易迁移到食物内。

日本学者Asako Ozaki 还发现纸包装中存在松香酸( AA>和脱水松香酸( DHA> 类物质[ 3] 。

在原生纸类的包装中, DH A和AA 可以分别达到240mg /g 和990mg /g , 而在再生纸类的包装产品中DH A 和AA 的含量在200~ 990mg /g 之间。

另外其它一些文献还报道了纸包装中存在另外一些污染物, 例如二异丙基萘[4] 、M氏酮、4, 4'- 二- ( 二乙氨基> 二苯甲酮[5] 、杀菌剂五氯苯酚等物质。

1. 2 塑料包装内小分子污染物的研究塑料包装材料是另一种常见的食品包装材料, 其材质可以是PS, PE, PP, PA,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聚碳酸酯( PC> 等, 另外有时还要用到粘结剂( 聚氨酯> 。

在这些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中, 人们关心的是材料中单体的残留和一些加工助剂的迁移问题。

Olivier Vitr ac[ 6] 等通过对5473 个家庭在1 年内消费掉的奶酪及其聚苯乙烯包装罐进行评估表明, 有的聚苯乙烯包装罐中存在残苯乙烯单体, 并且已经迁移到乳酪中, 使得被统计的人群每人每天摄入的苯乙单体1~ 35Lg, 平均在12Lg左右。

J. Sajiki 通过对日本包装市场上23 种塑料包装中的BPA残留进行研究表明[7] , 不含BPA 单体残留包装的只有8 种, 制品BPA 含量最高达到0. 014Lg /kg 。

其它一些有关BPA 的残留的报道还有许多, 早1993 年Kr ishnan 等在塑料保温杯材料中就发现存在BPA 的残留[ 8] 。

2000 McNeal[ 9] 在可循环使用的水桶中发现了BPA, Vinggaard[10] 发现在厨房用也发现了BPA 单体。

2002 年Kangand Ko ndo[ 11] 在咖啡和black tea 的包装罐中也发现了BPA 残留。

2003 年Brede[12] 在婴儿用奶瓶中也发现了BPA。

Kang的进一步研究表明, BPA 的迁移与被包装食品的类型、温度、加热时间有关, 也与包装的密封胶、涂层和包装工艺有关。

Tsumura[ 13] 甚至认为操作人员穿戴橡胶手套也会给食品带来污染。

牛奶在目前人们的食谱中是不可替代的。

牛奶包装一般采用多层复合的塑料软包装薄膜或者纸塑复合包装。

但包装中的2- 异丙基噻吨酮( 2- ITX> 有时会造成对牛奶的污染。

2- ITX 是一种光引发剂, 是光化胶印油墨成分之一。

由于包装盒( 膜> 过薄或者印墨过浓都有可能会导致印墨的异丙基噻吨酮这种化学成分透过包装渗透到牛奶或奶粉之中[ 14] T.Rothenbacher 通过对德国市场上137 种牛奶包装进行调查, 发现其中有36 种包装中存在2- IT X 的残留, 占26%, 并且2-ITX 已经向奶制品内发生迁移的有27 种, 在被包装牛奶中2- ITX 的最高检出量达到357Lg /kg 。

1. 3 罐头包装内小分子污染物的研究同样, 罐头类食品的安全问题也令人担忧。

由于罐头包装中需要使用环氧树脂作为内涂层, 因此也很容易受到BPA 及其低聚物的污染。

例如, 通过在日本包装场上流通的六类罐头食品的包装进行分析[ 7] 研究表明, 在总共48 种罐头包装中只有4 种没有检测出BPA, 并且食品中BPA 含量最高达到842Lg /kg。

其它相关报道也有许多。

例如早在1995 年Br otons[ 15] 在饮料罐内涂层发现BPA 单体。

1. 4 消费习惯与污染物摄入量的研究毫无疑问, 人们消费的快餐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 摄入的这些有毒化学物质几率也就越大。

E. Duffy[ 1] 等通过收集594 位年龄在5~ 12 岁之间的爱尔兰儿童的食物消费情况, 建立了比较科学的计算污染物摄入量的方法, 经过测定聚乙烯包装材料中抗氧剂物质的迁移量是15mg /kg 食品, 那么就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被调查的儿童每天通过聚乙烯包装摄入抗氧剂的量为5. 591mg 。

另外还有许多其它方面的研究, 其中包括对各类包装材料中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质的种类、浓度及向食品的迁移特性[2, 7, 14] , 消费者的消费模式、食品的货架期( 储存时间> 与有害物摄入量间的关系[ 6, 16] 等。

1. 5 包装内小分子污染物的毒理学研究许多文献表明, 上面所提及的这些小分子化学物质对人体具有明显的危害。

例如双酚A 是生产PC 和环氧树脂的初始原料, 早期人们对它向食品内的迁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甚至认为它对健康造成危害的风险可以忽略。

但最近Aur ela 等指出双酚A 和邻苯二甲酰类化合物具有荷尔蒙的特性, 会导致人体内分泌系统失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