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微生物发酵饲料研究进展
利用微生物生产生物饲料的研究进展

利用微生物生产生物饲料的研究进展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以及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如何从有限的自然资源中生产更多的高质量饲料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们逐渐意识到利用微生物生产生物饲料的潜力,并且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进展。
本文将介绍利用微生物生产生物饲料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的应用前景。
一、微生物在生物饲料生产中的作用微生物在生物饲料生产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首先,微生物可以通过发酵过程将一些废弃物转化为高质量的饲料。
例如,利用微生物发酵稻糠和秸秆,可以生产出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饲料。
其次,微生物能够合成一些对动物生长和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维生素、酶和氨基酸。
最后,微生物可以降解一些难以消化的植物纤维,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效率。
二、利用微生物生产饲料的方法目前,利用微生物生产饲料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传统的发酵法,另一种是生物技术法。
传统的发酵法是将废弃物与适宜的微生物共同培养并进行发酵。
这种方法简单、成本低,可以利用一些廉价的废弃物制备成高质量饲料。
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发酵时间长、发酵条件难以控制等。
生物技术法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一些有益的基因导入微生物中,使其能够产生特定的饲料成分。
这种方法可以精确控制微生物的合成能力,生产出符合特定需求的饲料。
然而,生物技术法需要高超的实验技术和设备,并且可能引发一些伦理和安全问题。
三、微生物生产生物饲料的应用前景利用微生物生产生物饲料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首先,微生物生产的饲料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更好的消化性能,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其次,微生物生产饲料可以减少对传统饲料原料的需求,降低饲料成本,并且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环境更加友好。
最后,利用微生物生产饲料可以有效地利用农副产品和废弃物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然而,微生物生产饲料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微生物生产饲料的发酵过程需要适宜的发酵条件和优良的培养技术。
我国生物肥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我国生物肥料研究与应用进展一、本文概述我国生物肥料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只有提供有效氮、磷、钾元素的细菌肥料。
经过60年的发展,逐步成为拥有11类产品,年产1000万吨生物肥料的庞大产业体系。
本文从四方面对近10年我国生物肥料研究、应用以及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简要总结,以期为其今后研究和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介绍了根瘤菌、联合固氮菌、溶磷菌、解钾菌和促生菌高效菌种资源筛选、应用效果、关键技术问题与重点突破方向。
总结了不同类型生物肥料包括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料、有机无机生物复合肥的应用效果。
二、生物肥料的研究进展近年来,我国生物肥料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肥料的研究已经从单纯的微生物接种剂发展到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等多种类型。
复合微生物肥料以其综合效果优良、稳定性强等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生物肥料的研究中,我国科研人员针对我国土壤特点和作物需求,筛选出了大量具有优良特性的微生物菌株。
例如,具有固氮、解磷、解钾等功能的微生物菌株,以及具有抗病、促生等功能的菌株。
这些菌株的筛选和应用,为我国生物肥料的研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我国在生物肥料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步。
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改进生产设备,提高了生物肥料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针对生物肥料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菌剂活性保持、菌肥与土壤的相互作用等,我国科研人员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生物肥料的应用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推广体系。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积极开展生物肥料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将生物肥料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同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特点,我国还制定了相应的生物肥料使用技术规程,为农民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指导。
我国生物肥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未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生产对环保、高效、优质肥料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生物肥料的研究与应用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微生物在中国发酵食品中的研究进展

调查 研究微生物在中国发酵食品中的研究进展 施家豪 武汉市第六中学发酵食品是食品工业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本文对中国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风味发酵食品中的微生物种类,以及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动态变化做了总结与分析。
发酵蔬菜食品中的微生物我国发酵蔬菜类食品种类繁多,例如扬州的酱腌菜,东北的发酵酸菜等,但对于发酵时食品中微生物的变化过程研究的较少,起步也比国外晚一些,发酵蔬菜基本上采用传统的方法对微生物进行筛选,分离以及鉴定。
例如:谈重芳等在河南的林州所产的泡菜中筛选并且分离出了15株乳酸菌,乳杆菌属有13株,共六个菌属,包括:粒形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短乳杆菌和戊糖乳杆菌、布氏乳杆菌;还有两株是肠膜明串珠菌。
张蓓蓓等则从四川泡菜中做了重要筛选,他们共筛选了20多个市县的180余份泡菜,分离得到了包括11个属34个种里面的447株菌种。
还首次确定了主要优势菌群包括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干酪乳杆菌等乳酸菌。
武俊瑞等通过对5份不同产地的发酵酸菜汁进行选择性培养和形态学观察,成功的分离纯化出4株耐酸性优势乳酸菌,经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后分别确认为清酒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并且为自然发酵酸菜作为潜在的益生乳酸菌筛选资源库提供思路。
李欣等用16S rDNA序列分析从大庆地区的传统酸菜发酵液中筛选出的14株菌株,共得到4株弯曲乳杆菌、5株植物乳杆菌、3株清酒乳杆菌、1株短乳杆菌以及 1株肠膜明串珠菌,对此并进一步得到6株耐酸乳酸菌。
Chao等对台湾所产的酸菜的五个不同发酵阶段进行微生物多样性检测,共筛选到119种乳酸菌,这些乳酸菌属于Enterococcus(1 species)、Lactobacillus(11 species)、Leuconostoc(3 species),Pediococcus(1 species)和Weissella(2 species)5个菌属。
发酵饲料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禽采食 、 化 、 消 吸收 的养 分更 高且 无 毒 害 作 用 的
饲 料原 料 。通过发 酵处 理的饲 料不仅 具有 改善 饲
料 营 养 吸收水 平 , 降解 饲 料原 料 中可 能存 在 的 毒 素 ,还 能 大 大 减少 抗 生 素 等 药 物 类 添加 剂 的 使
一
3 发酵饲 料对 猪 的作用机 理 31 发 酵 能改善 饲料 的适 口性 . 激猪 的采食 量 . 刺
量。
4 发 酵饲料 在 养猪 生产 中的应 用效 果
32 发 酵 可提 高饲 料 中 营养 物 质 的 消化 率及 利 .
用 率
研 究表 明 , 酵饲 料 能够 促 进 断奶 仔 猪 的生 发
长 和提 高 饲料 转 化率 。R se 等 (9 6 ̄ e sn u sl 1 9 ) I ne l J
发 酵 饲 料 多 采 用 自然 发 酵 和 接 种 商 品 型 乳 酸菌等 菌种 的发酵 两种 。采 用 自然发酵 生产 的饲 料 一 般质 量不 稳定 。猪 只饲 喂效 果 的变 异 较大 。 采用 接种 商 品 型乳 酸菌 等发 酵 生产 的饲 料 , 量 质 方面较 易控 制 , 成本 较高 。 但
6~
江 西 饲 料
发酵 饲料 是 经过微 生 物f 酸 菌 、 母 菌和 芽 乳 酵 效地 降解 黄 曲霉 等 。
35 发 酵 能 产 生 促 生 长 因 子 .
21 年第 4 00 期
孢杆 菌) 合厌 氧发 酵 制成 的 , 中的酵 母 菌和 芽 混 其 孢 杆 菌 等 好 氧 菌 的存 在 为乳 酸菌 的生 长 繁 殖创
发酵 饲 料的 生产 过 程 比较 简单 , 主要 是 利用
饲 料 批 准使 用 的抗生素 种类 也在逐 渐减少 。发
益生菌发酵饲料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发酵饲料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目录一、益生菌发酵饲料概述 (2)1. 益生菌定义及作用 (2)2. 发酵饲料基本概念 (3)3. 益生菌发酵饲料在畜禽生产中的重要性 (4)二、益生菌发酵饲料的研究现状 (6)1. 益生菌种类与功能研究 (7)1.1 常见益生菌种类 (8)1.2 益生菌功能研究与应用 (9)2. 发酵饲料生产工艺研究 (10)2.1 传统发酵饲料工艺 (12)2.2 现代益生菌发酵饲料工艺 (13)3. 益生菌发酵饲料的应用效果研究 (14)3.1 提高饲料利用率 (15)3.2 促进畜禽生长性能 (17)3.3 改善畜禽肠道健康 (18)三、益生菌发酵饲料在畜禽生产中的影响因素 (19)1. 环境因素对益生菌发酵饲料的影响 (20)1.1 温度与湿度的影响 (21)1.2 pH值与水分活度的影响 (23)1.3 饲养环境对益生菌发酵饲料的影响 (24)2. 日粮组成与营养水平的影响 (25)2.1 日粮组成对益生菌发酵饲料效果的影响 (26)2.2 营养水平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27)四、益生菌发酵饲料在畜禽生产中的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 (29)五、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分析 (30)一、益生菌发酵饲料概述益生菌发酵饲料是指通过添加特定的益生菌,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饲料中的部分不易消化的物质转化为易于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同时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改善其风味的一种新型饲料。
随着养殖业对环保、高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追求,益生菌发酵饲料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益生菌发酵饲料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益生菌在厌氧或好氧条件下,通过代谢产酸、产气等过程,将饲料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糖、纤维素等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短链脂肪酸等,从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益生菌还能产生多种有益于畜禽健康的酶类和益生菌,如纤维素酶、半乳糖苷酶等,这些物质有助于提升畜禽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免疫力。
浅谈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进展

243浅谈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进展李旋亮(盘锦市双台子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盘锦 124000)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发酵饲料作为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适口性好的一种绿色环保型的饲料。
它的应用可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提高饲料利用率等,同时也可以改善肉质。
在饲喂的同时就起到了防病的效果,因此,它的发展前景很大,有待于人们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发酵饲料;有益菌;微生态;肠道发酵饲料是利用微生物等为发酵剂菌种,在饲料原料中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并逐渐积累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等为一体微生物饲料。
1 常用发酵的微生物菌种1.1 乳酸菌特点及种类乳酸菌能够在乳糖或葡萄糖的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属革兰氏阳性菌。
它们形态不一,有杆状和球状,有单个、成对和链状的。
在动物体内通过产生大量乳酸、乙酸降低胃肠道的pH 值,促进肠道绒毛生长,从而增加小肠的吸收面积;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乳酸菌可用于哺乳和断乳期动物的饲料中(王海珍等,2005;杨汝德等,2003;刘海军等;2005)。
青贮饲料中常见的乳酸菌有:干酪乳杆菌、弯曲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屎肠球菌;短乳杆菌、绿色乳杆菌、类肠明串珠菌、发酵乳杆菌。
1.2 芽孢杆菌特点及种类芽孢杆菌属于需氧芽孢杆菌中的不致病菌,吕道俊和何明清(1994)的研究发现芽孢杆菌可以产生芽孢,耐受胃内的酸性环境;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的繁殖;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可以分泌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提高动物生长速度促进消化吸收。
目前生产中应用的有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及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及迟缓芽孢杆菌(Bacillus lentus)等有益菌种类。
微生物发酵豆粕产活性

微生物发酵豆粕产活性大豆肽饲料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国内饲用蛋白源短缺、饲料成本增加、利润降低等现状严重制约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豆粕因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成为重要的植物蛋白源。
但是,因含有抗营养因子制约了动物对豆粕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利用微生物发酵豆粕产活性大豆肽饲料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文章概括了目前微生物发酵豆粕产活性大豆肽饲料的特点、生产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1豆粕和微生物发酵豆粕面对中国畜牧业和饲料工业发展速度快、规模大的现状,为了减少我国饲料工业对鱼粉等昂贵动物蛋白源的依赖,开发、研制出更廉价易得的蛋白源产品来满足动物对饲料蛋白营养的需要至关重要。
大豆粕中因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成为一种重要的植物蛋白源,豆粕中的大豆蛋白含量在43.0%~55.0%之间,多数为水溶性蛋白,除蛋白质外还含有其他丰富的营养物质,是鱼类和单胃动物良好的日粮蛋白源。
但是,豆粕中因含有的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脲酶(Urease)、大豆原蛋白(Antigen Protein)、大豆低聚糖(Soybean Oligosaccharides) 、植物凝集素(Soybean Agglutinin,SBA)及植酸(Phytic Acid)等成分,影响了动物机体对豆粕中营养物质的充分利用,不但阻碍了动物肠道对豆粕中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而且严重地危害了动物机体的健康生长。
目前,为了有效提高豆粕的蛋白利用率和营养价值,应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处理豆粕的研究成为热点。
经研究表明,微生物发酵豆粕不但可以有效地去除豆粕中的植物凝集素、脲酶、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而且能够使抗原蛋白的含量明显降低,同时增加了游离氨基酸、活性大豆肽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提高了豆粕的应用价值的同时使饲料具有较好的动物适口性。
微生物发酵豆粕是国内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处理豆粕使其含有高活性大豆肽的一种新型的植物蛋白源饲料,其早在欧洲形成产业化,近年来从台湾省传到大陆后逐渐兴起。
微生物发酵秸秆饲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糖及淀粉酶 ;根霉 产生 淀粉霉 的能力略强 黑 曲霉 能
产生淀粉酶 、 果胶 酶 以 及 能 分 解 直 链 纤 维 素 的 c 酶 x
乳 酸菌是一 类能从可发 酵碳 水化合 物 ( 主要是 葡
萄 糖 、 糖 、 糖 、 糖 、 芽 糖 等 ) 酵 产 生 乳 酸 的陡 乳 果 蔗 麦 发
3 601 5 9 2
低 。现在 多改为多菌种发 酵 ,但对相应 的菌种 和 艺
上要求更高 ①能够分解纤维素; ②能够利用无机氨
转 化为菌体 蛋 白. 合成 和分泌更多 的营养物质 ; 能够 ③ 改 变原料 的适 口性 ; 能够产牛 多种 分解酶 ; 不产牛 ④ ⑤
卢德 勋 卢媛 , 单位 厦 通 讯 地 址 同 第一 作 者。
霉 菌发酵饲料 原料时 , 子越多越有 利于 发酵, 孢 原
发 酵 足 个 怎 样 的过 程 ,因什 么 引 起 ,其 过 程 因 料 含水 量 也 决 定 霉 菌 发 酵 饲 料 的 效 果 ,最 适 含 水 量 在
3 % ~4 % 一 O 0
之 间 的 关 系 问题 ; 次 是 所 使 用 的 菌 种 是 否 具 有 适 合 2 2 酵 母 菌 其 . 酵 母 菌 和 霉 菌不 同 , 状 真 菌 在 固 体 表 面 繁 殖 , 丝 而 次 是 在 发 酵 饲 料 的 实 际 操 作 过 程 中 将 上 述 两 项 以 及 酵 母 菌 易 在 水 分 含量 高 的 原 料 中繁 殖 。 两 者 酶 的 区 别
织代谢层 次上的营养作用 机理进行研究 ,即做好其基 有 乙酸 、 酸 、 珀 酸 、 醇 等 乳 琥 乙 础理论研究 和应用研究工作 ,为在生产实 际中推广普 l 盟奠定坚实 的科 学理论依据 。 2 微 生 物发酵秸 秆饲料 的菌种及 其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微生物发酵饲料研究进展
微生物发酵饲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新型饲料,其研究和应
用在我国已取得一定的进展。
下面将就我国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我国在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原料选择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传统的微生物发酵饲料主
要使用农副产品作为原料,如玉米秸秆、稻草等。
但是这些原料的产量有限,且含有较多
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等难以降解的成分,导致发酵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
开始探索新的原料选择。
他们发现,使用糖蜜、蔗渣等高糖基质可以提高发酵效率,并得
到了较好的效果。
还有些学者选择利用工业废水、畜禽排泄物等资源进行微生物发酵饲料
的生产,可以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微生物发酵饲料中微生物菌种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目前,我国在培养活
菌和选育发酵菌种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筛选,在大量微生物菌种中选出了适合
发酵饲料生产的优良菌株,如乳酸菌、酵母菌等。
这些菌株在发酵过程中能够分解原料中
的复杂有机物,产生有益的代谢产物,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添加剂研究也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添加适量的微生物
发酵饲料,可以改善动物的消化功能,增强免疫力,提高生长速度等。
还可以减少养殖过
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展了多项实验,验证了微生物发酵饲料作为
添加剂的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添加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显著提高家禽和猪的生长速
度和饲料转化率。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贮藏和保鲜技术也是一个研究热点。
由于微生物发酵饲料中含有大
量的微生物活菌,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饲料的质量下降。
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微
生物发酵饲料的贮藏和保鲜技术,以延长饲料的保质期。
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表明,通过
低温保存、真空包装等技术可以有效地保持微生物饲料的活菌数量和质量。
我国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改进原料选择、菌种培养和
添加剂研究等,我国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已经逐渐应用于动物养殖业,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未来,研究人员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微生物发酵饲料的质量和效果,为动物养殖业的
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