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实例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范文

一、发明人信息发明人姓名:张三发明人手机:138xxxx5678发明人身份证:110101************二、名称一种新型节能灯泡三、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节能灯泡。
四、现有技术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传统白炽灯泡,存在以下问题:1. 能耗高:白炽灯泡的能耗约为普通节能灯泡的5倍以上,不利于节能减排。
2. 寿命短:白炽灯泡的寿命约为1000小时,而节能灯泡的寿命可达5000小时以上。
3. 发热量大:白炽灯泡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节能灯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五、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1. 一种新型节能灯泡,包括灯泡本体、灯丝、镇流器和散热片,其特征在于:(1)灯泡本体采用高强度玻璃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高温性能;(2)灯丝采用新型稀土金属丝材料,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和较高的热稳定性;(3)镇流器采用电子镇流器,具有节能、高效、环保等特点;(4)散热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节能灯泡,其特征在于:(1)灯泡本体采用双层玻璃结构,内层玻璃为高强度玻璃,外层玻璃为普通玻璃;(2)灯丝采用稀土金属丝,其直径为0.1mm,长度为10mm;(3)镇流器采用电子镇流器,其功率为20W;(4)散热片采用铝制材料,其厚度为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 节能: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稀土金属丝材料和电子镇流器,使灯泡的能耗降低,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2. 高效: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强度玻璃材料和稀土金属丝,提高了灯泡的发光效率;3. 安全: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玻璃结构和散热片,降低了灯泡的发热量,减少了安全隐患;4. 经济: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材料和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六、附图及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节能灯泡的结构示意图。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集成电路)

名称: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说明书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设计中的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一个源简并电感(Source Degeneration Inductance)串联在MOS 晶体管的源极以提供串联负反馈效应,使得MOS 管栅极的输入阻抗in Z 和噪声最优源阻抗opt Z 满足*in opt Z Z ;然后利用一个L 型输入匹配网络,将MOS 管的栅极匹配到信号源,从而使得本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级同时实现了噪声匹配和功率增益匹配,不仅能够达到低噪声放大器的最小噪声系数min NF ,而且实现了功率的最大传输;最后利用一个L 型输出匹配网络,实现MOS 管的漏极与负载之间的匹配。
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功耗约束噪声优化技术(Power-Constrained Noise Optimization Technique)选择MOS 管M1的适当尺寸,在功耗约束条件下实现低噪声放大器输入端的同时匹配。
摘要附图权利要求书1、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工艺实现,即将有源和无源元器件制作在同一块半导体基片上来实现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并且在输入级能够同时实现噪声匹配和功率匹配设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MOS 晶体管M1作为放大器件按照共源结构连接;源简并电感s L (Source Degeneration Inductance)连接在MOS 管的源极和地电位之间,其提供的串联负反馈效应使MOS 管栅极的输入阻抗等于或近似等于噪声最优源阻抗的共轭;电容1C 和电感1L 组成一个L 型输入匹配网络,其中一端与MOS 管栅极相连,另一端通过隔直电容c C 与信号源连接;电容2C 和电感d L 组成一个L 型输出匹配网络,其中一端与MOS 管漏极相连,另一端与负载连接;限流电阻d R 一端于电源dd V 相连,另一端与d L 相连;一个电流镜电路由晶体管M2、电阻器1R 和2R 组成,M2的栅极和漏极相连,源极接地电位,1R 的一端与电源Vdd 相连,另一端与M2的漏极相连,2R 的一端与M2的栅极相连,另一端连接在c C 和1L 的公共连接点上。
最新最标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示例(带图)

实用新型(撰写范例)权利要求书1.一种试电笔,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顺序电连接,其特征是: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
[此为独立权利要求。
独立权利要求应从整体上反映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
独立权利要求应包括前序部分和特征部分。
前序部分,写明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主题名称及与其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
特征部分使用“其特征是”用语,写明实用新型区别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技术特征,即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不可缺少的技术特征。
独立权利要求确定了一个相对大的保护范围。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是:分流电阻与限流电阻是一个一体的同心电阻,同心电阻中间圆柱部分为限流电阻,其外部圆管部分为分流电阻,圆柱部分高于圆管部分;识别电极为环状弹性金属片,其边缘向中心伸出的接触爪卡住圆管状分流电阻外表面,其外边缘伸出并附于绝缘外壳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是分流电阻与限流电阻平行设置,其间为绝缘隔离层。
[从属权利要求(此例中权利要求2、3为从属权利要求)应当用附加的技术特征,对所引用的权利要求作进一步的限定。
主张的是相对较小的技术保护方案。
这样分层次、逐级的撰写有利于对该专利技术的保护。
][权利要求书应使用与说明书一致或相似语句,从技术的角度正面简洁、明了地写明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特征,如:机械产品应描述主要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关系;涉及电路的产品,应描述电路的连接关系;机电结合的产品还应写明电路与机械部分的结合关系;涉及分布参数的申请,应写明元器件的相互位置关系;涉及集成电路,应清楚公开集成电路的型号、功能等。
应使用确定的技术用语,不得使用技术概念模糊的语句,如“等”、“大约”、“左右”……。
每一项权利要求应由一句话构成,只允许在该项权利要求的结尾使用句号。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及撰写示例四篇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及撰写示例四篇篇一: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请按照本表背面“填表注意事项”正确填写本表此框内容由专利局填写⑥实名用新型称①申请号(实用新型)②分案提交日③⑦发明人申请日④费减审批⑤挂号号码⑧申第一姓名或名称单位代码或个人身份证号国籍或居所地国家或地区电话请人署名申请人地址邮政编码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市(县)名称城区(乡)、街道、门牌号第二姓名或名称国籍或居所地国家或地区电话邮政编码地址第三姓名或名称国籍或居所地国家或地区电话邮政编码地址⑨联姓名电话邮政编码地址⑩确定非第一署名申请人为代表人声明特声明第署名申请人为申请人的代表人○11 代理代理机构名称代码邮政编码电话地址代理姓名代理姓名工作证号工作证号人1 电话人2电话○12分案申请原申请号:针对的分案申请号:原申请日:年月日一、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应当提交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
申请文件应当一式两份。
(表格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下载)二、本表应使用国家公布的中文简化汉字填写,表中文字应当打字或者印刷,字迹为黑色。
外国人姓名、名称、地名无统一译文时,应同时在请求书英文信息表中注明原文。
三、本表中方格□供填表人选择使用,若有方格后所述内容的,应在方格内作标记。
四、本表中所有地址栏,本国的地址应包括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以及省(自治区)、市(自治州)、区、街道门牌号码和电话号码,或者省(自治区)、县(自治县)、镇(乡)、街道门牌号码和电话号码,或者直辖市、区、街道门牌号码和电话号码。
有邮政信箱的,可以按规定使用邮政信箱。
外国的地址应当注明国别、市(县、州),并附具外文详细地址。
五、申请人请求减缓申请费,应当在提交申请文件的同时提交费用减缓请求书及有关证明文件。
六、填表说明1.本表第1、2、3、4、5、19栏由专利局填写。
2.本表第6、13栏发明名称应简短、准确,一般不得超过25个字。
3.本表第7栏发明人应当是个人。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范文

专利申请书范文的范本—-看专利文件的撰写技巧权利要求书!1.一种包裹式防爆啤酒瓶瓶贴,设置在啤酒瓶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贴(2)系含有瓶身区(23)和瓶颈区(21)及其间的过渡区(22),由塑料薄膜整体制成,并紧裹在啤酒瓶体的周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裹式防爆啤酒瓶瓶贴,其特征是在所述瓶身区(23)的下端一体设有底环(24),塑料薄膜的厚度0.04—0.25mm,整体呈无裂缝的环体,且所述瓶颈区(21)的厚度大于瓶身区(23)的厚度,其梯度差在其间的过渡区(22)内逐渐过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裹式防爆啤酒瓶瓶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贴(2)系采用环形聚氯乙烯薄膜制成,其外侧设有印刷层(2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裹式防爆啤酒瓶瓶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贴(2)系采用环形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薄膜制成,其外侧设有印刷层(20)。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裹式防爆啤酒瓶瓶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贴(2)系采用环形聚氯乙烯薄膜制成,其内侧设有印刷层(20)。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裹式防爆啤酒瓶瓶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贴(2)系采用环形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薄膜制成,其内侧设有印刷层(20)。
说明书包裹式防爆啤酒瓶瓶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啤酒瓶的瓶贴.长期以来,啤酒瓶及其瓶贴的结构乃至形状一直采用传统的方式,一成不变,即在长方形或其它形状的纸上印刷有商标、商品名、净含量、厂名、厂址、容量、配料表、酒精度等内容,分别粘贴在瓶体的反面或正面。
因此存在着瓶贴粘贴不甚平整,易破损,易撕脱,易长霉等缺陷而影响美观,不适用于冷藏柜存放,以及在防伪性、防止啤酒氧化等方面的不足。
尤其是由于啤酒瓶的瓶体壁时常要承受一定的压力,当气温高至35℃左右时,酒液中所含有5g/l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膨胀,使其瓶壁要承受大于或等于0。
80Mpa的高压。
此时,若不慎翻倒瓶体等,即会引起啤酒瓶体的炸裂。
轻则皮开肉绽,重则五官创伤、伤筋残疾。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模板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模板尊敬的专利局:我在此申请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名为“一种XXX设备的改进设计”。
我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提交相关材料,恳请贵局对该申请进行审查。
一、发明背景及技术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XXX设备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现有的XXX设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结构复杂、操作不便、能耗较高等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XXX设备设计,旨在提高设备的性能、降低能耗、简化操作,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XXX设备的改进设计,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 结构简单,易于操作;2. 降低了能耗,提高了设备性能;3. 增强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4. 便于生产、安装和维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1. 改进设备的主体结构,使其具有更合理的布局和尺寸;2. 采用新型材料,提高设备的耐用性和环保性能;3. 优化设备的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操作;4. 增设故障检测和保护功能,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创新点与优势本发明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创新性:本发明对现有XXX设备进行了全面改进,提出了全新的设计方案;2. 实用性:本发明充分考虑了用户需求,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3. 环保性:本发明采用新型材料,降低了能耗,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4. 智能化:本发明优化了设备控制系统,实现了智能化操作,提高了设备性能。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1. 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2. 能耗较低,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3. 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提高了设备的故障容忍度;4. 智能化程度高,便于远程监控和维护。
四、技术方案的详细描述1. 主体结构改进:本发明对XXX设备的主体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了流线型外观,减少了阻力,使设备运行更加平稳。
同时,改进了内部布局,合理配置了各个组件,提高了设备的紧凑性。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样本【范本模板】

图1智力激励魔方结构图
图2实物样品图
权利要求书
1、设想激发魔方,其特征在于:魔方单元立方块(1)的表面设置有透明夹层(2),透明夹层(2)侧面有开口,表面印有文字或图案的插片(3)可以通过开口安放在透明夹层(2)中.
附本专利证书照片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范本二
创造发明名称
创造发明训练扑克
(一)技术领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造发明训练扑克”,其特征在于:扑克与54种创造技法结合在一起,通过文字介绍和图片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一种创造技法的内涵及运用要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造发明训练扑克”,其特征在于:既可以象普通扑克一样玩(边玩边学习扑克上相关创造技法内涵及运用要点),也可以用“创造发明训练扑克"进行创造技法和创新思维训练(如将扑克上的事物或现象进行组合提出新设想),还可以用“创造发明训练扑克"来激发我们的灵感来解决一些难题(如随意抽取一张扑克,将扑克上创造技法及相应的事物与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结合,也许问题就解决了)。
自从1936年美国人奥斯本提出第一个创造技法——-———智力激励法以来,新的创造技法不断涌现,到如今已达到300多种。学习创新思维、研习创造技法于19世纪80年代在中国悄悄兴起,上海有几所高校陆续开设了以传授创造技法为主的《创造学》课程,全国总工会编写了《职工创造力开发读本》对工人进行创造力开发培训,我国学者许立言等根据上海和田小学进行创造发明的方法,总结提出一个创造技法--——--和田十二法。
3。发明内容
通过对魔方的六面,大量的印有不同文字或图案的插片可以组,透明夹层侧面有开口,表面印有文字或图案的插片可以随意替换的放入透明夹层中,大量的印有不同文字或图案的插片可以组合成很多的益智游戏。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撰写示例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撰写示例【摘要】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一种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xxx。
该实用新型包括xxx。
本实用新型通过xxx实现yyy的功能,具有xxx的优点,在yyy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背景技术】xxx是一个重要的yyy,广泛应用于zzz。
然而,传统的xxx存在一些缺点,如xxx。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xxx。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xxx,其可以有效地xxx。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xxx。
【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一个具体实施例子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1. 步骤1:xxx。
2. 步骤2:xxx。
3. 步骤3:xxx。
4. 步骤4:xxx。
【实际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yyy领域,例如zzz。
它的优点包括xxx,可以有效地yyy。
通过该实用新型,可以提高yyy的效率,并降低成本,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效果。
【实施效果】经过实际应用证明,本实用新型具有xxx的优点,并解决了传统xxx的缺点。
在实际使用中,本实用新型能够持续且有效地yyy,提高了yyy的效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权利要求】根据以上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如下:1. 一种xxx,其特征在于xxx。
2. 一种xxx,其特征在于xxx。
3. 一种xxx,其特征在于xxx。
【申请序号】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序号为xxxx。
【主权项】【附加声明】本实用新型未描述或揭示的技术特征或优点,均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实例说明书(撰写示例)对流式玻璃加热炉[实用新型名称应简短、准确地表明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保护的主题。
名称中不得含有非技术性词语,例如人名、地名、商标、代号、型号等或者商品名称等,也不得使用商业性宣传用语。
名称应与请求书中的名称完全一致,一般不得超过25个字,应写在说明书首页正文部分的上方居中位置。
] [依据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七条的规定,说明书应当对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按照说明书记载的内容,就能够实现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其技术问题,并且产生预期的技术效果。
说明书应按以下五个部分顺序撰写: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并在每一部分前面写明标题。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玻璃加热炉。
[技术领域应当是请求保护的实用新型技术计划所属或间接应用的技术领域,而不是上位的或者相邻的技术领域,也不是实用新型自己。
]背景技术现有玻璃加热炉通常以辐射方式工作,即利用电阻加热元件收回的热量对玻璃进行加热。
例如,公告号为CN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回转式弯钢化玻璃加热炉”,其经由过程安装在圆形加热炉膛内部的电热丝对玻璃进行加热。
此种经由过程电热丝辐射热量加热的方式存在着缺陷,因为一些品种的玻璃黑度小,其反射率和透射率相对较高,对辐射加热吸收比较差,因而采用常规辐射方式进行加热,存在加热时间长、加热效率低的问题。
又比如,制作LOW-E玻璃,即低辐射玻璃时,大量的热量被反射,玻璃表面温度达不到请求。
另外,辐射加热时,因辊道向玻璃下表面直接传导热量,而这部分传导热大于玻璃上表面所接收的辐射热,致使玻璃上、下表面存在一定的温度差,引起玻璃边部翘曲,同时在与辊道相接触部位产生白雾现象,并最终影响玻璃加工质量。
[背景技术是指对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技术,可以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
背景技术是对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说明,它是作出实用技术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
此外,还要客观地指出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引证文献、资料的,应写明其出处。
例如,本申请引用在先专利文献说明背景技术中的辐射式加热存在加热时间长效率低、引起玻璃翘曲和产生白雾现象等问题,这些问题均是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背景技术部分不必指出不相关的问题,也不应过于笼统的指出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应当描述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
]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玻璃加热过程中加热效率低、受热不均匀、玻璃上下表面存在温差而导致玻璃翘曲、加热炉中产生白雾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喷流加热技术的对流式玻璃加热炉,将高温气体喷吹到玻璃表面,通过高温气体与玻璃的对流热交换,而完成对玻璃的加热。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指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应当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用简明、正确的言语写明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其技术结果,但是不得采用广告式宣扬用语。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计划是:一种对流式玻璃加热炉,包括上炉体、下炉体,上、下炉体两侧设置有玻璃输入口和玻璃输出口,下炉体上安装有玻璃输送辊道,上、下炉体内划分设置有至少一个集气箱,该集气箱为密闭箱体,其内设置有气体加热装配,集气箱其上设置有集气箱进气口和出气口,出气口处设置有喷流板,喷流板上设置有高温气体喷出孔和废气收受接管孔,集气箱的喷流板上的高温气体喷出孔面向玻璃输送辊道设置,风机经由过程管道与集气箱进气口、喷流板上的高温气体喷出孔、废气收受接管孔、废气收受接管管道和炉体内腔共同组成一个气体循环回路。
上述的对流式玻璃加热炉,风机的排气口经由过程第一管道与集气箱进气口相连;所述喷流板上的废气收受接管孔经由过程废气收受接管管道与集气箱外部的炉体内腔相连通,炉体内腔经由过程第二管道与风机进气口相连;所述上、下炉体中的集气箱划分与各自的风机相连,并划分组成相互独立的气体循环回路。
上述的对流式玻璃加热炉,所述喷流板为波浪形、锯齿形或方波形,所述高温气体喷出孔分布在接近玻璃输送辊道的位置,所述废气回收孔设置在远离玻璃输送辊道的位置。
上述的对流式玻璃加热炉,所述气体加热装置为电加热元件,电加热元件采用电热管或电阻丝。
上述的对流式玻璃加热炉,所述上炉体中的集气箱通过悬吊机构可上下移动安装在上炉体上,所述下炉体中的集气箱支撑在下炉体中设置的可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上。
上述的对流式玻璃加热炉,所述悬吊机构为螺杆螺母机构,集气箱通过第一螺母悬吊在第一螺杆上,第一螺杆固定在上炉体上,其上端伸出炉体顶壁并与第一蜗轮蜗杆操纵机构相接;所述升降装置为螺杆螺母升降机构,所述集气箱与第二螺母相固定,并通过第二螺母与第二螺杆相连,第二螺杆可转动安装在下炉体上,第二螺杆与第二蜗轮蜗杆操纵机构相连,并可在第二蜗轮蜗杆操纵机构操纵下旋转。
[技术方案是申请人对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集合。
技术措施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的。
技术方案应当清楚、完整地说明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特征,说明技术方案是如何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时应说明技术方案所依据的科学原理。
撰写技术方案时,机械产品应描述必要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关系;涉及电路的产品,应描述电路的连接关系;机电结合的产品还应写明电路与机械部分的结合关系;涉及分布参数的申请时,应写明元器件的相互位置关系;涉及集成电路时,应清楚公开集成电路的型号、功能等。
必要时,技术方案还应描述原理、动作及各零部件的名称、功能或用途。
存在多个名称相同的部件时,例如“管道”、“螺母”等,为了避免混淆,应当分别命名为“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加热炉采用向玻璃表面喷射高温气体的方式对玻璃进行加热,有效地消除了传统加热炉在加热高反射率和高透射率玻璃时所存在的加热效率低和加热时间长的缺陷。
将加热元件设置在集气箱内后,可方便地根据所需高温气体的温度、流量选取加热元件的功率,尤其是能够将喷射在玻璃上下表面的高温气体设置成具有不同的温度,从而使玻璃上下表面受热均匀,使其加热质量得到保证。
[有益结果是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长处及积极结果,它是由技术特征间接带来的、或者是由技术特征产生的一定的技术结果。
有益结果应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技术计划相适应,不得出现相互矛盾或不相关的情形。
例如,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加热效率低、受热不均招致玻璃翘曲等问题,则相应有益结果是消除加热效率低的缺陷,使得玻璃受热均匀。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图2为沿着图1中E-E线的示意图;图3为上炉体的集气箱的喷流板结构表示图;图4为沿着图3中F-F线的示意图。
图中 1.下炉体,2.集气箱,3.玻璃输入口,4.集气箱进气口,5.上炉体,6.第一管道,7.第二管道,8.风机,9.电加热元件,10.玻璃输出口,11.待加热玻璃,12.玻璃输送辊道,16.高温气体喷出孔,17.废气收受接管孔,18.喷流板,19.废气收受接管管道,20.第一螺杆,21.第一蜗轮蜗杆操纵机构,22.第一螺母,23.第二螺母,24.第二螺杆,25.第二蜗轮蜗杆操纵机构。
[附图说明应写明各附图的图名和图号,对各幅附图作简略说明,必要时可将附图中标号所示零部件名称列出。
]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对流式玻璃加热炉包括下炉体1、上炉体5,上、下炉体两侧设置有玻璃输入口3、玻璃输出口10,下炉体1上安装有玻璃输送辊道12,上、下炉体内分别设置有12个集气箱2,该集气箱2为密闭箱体,其上设置有集气箱进气口4和出气口,出气口处设置有喷流板18,喷流板18上设置有高温气体喷出孔16和废气回收孔17,集气箱的喷流板上的高温气体喷出孔16面向玻璃输送辊道12设置,集气箱进气口4通过第一管道6与风机8的排气口相连,每个集气箱2内均设置有电加热元件9,风机8进气口通过第二管道7及集气箱2内的废气回收管道19吸入集气箱喷流板上废气回收孔17处的废气,集气箱2内的废气回收管道19将废气回收孔17处的废气引入集气箱2远离玻璃输送辊道端的炉体内腔中,风机8进气口、第二管道7、炉体内腔、集气箱2内废气回收管道19、废气回收孔17、风机8排气口、第一管道6、集气箱进气口4、高温气体喷出孔16共同构成一个气体循环回路,每个集气箱2中均安装有一电加热元件9,该电加热元件9位于集气箱进气口4至高温气体喷出孔16之间的气体通道上。
电加热元件9为一电热管,通过电热管辐射的热量加热集气箱内的气体,再通过高温气体喷出孔16对玻璃上、下表面进行加热。
上炉体5中的集气箱2为剖视状态。
上炉体5中的各集气箱2分别通过第一螺母22悬吊在两根第一螺杆20上,第一螺杆20可转动安装在上炉体顶壁上,第一螺杆20上端与第一蜗轮蜗杆操纵机构21相连,在第一蜗轮蜗杆操纵机构21的操纵下,第一螺杆20旋转并由此带动集气箱2上下移动。
下炉体1中的各集气箱2分别通过第一螺母23支承在两根或四根第二螺杆24上,第二螺杆24下端可转动安装在下炉体1上,第二螺杆24下端与第二蜗轮蜗杆操纵机构25相连,在第二蜗轮蜗杆操纵机构25的操纵下,第二螺杆24旋转并带动与其相连的集气箱2上下移动。
如图3、图4所示,上炉体5的集气箱2出气口处的喷流板18的断面为方波形,在集气箱2上,高温气体喷出孔16分布在接近玻璃输送辊道12的位置,所述方形废气回收孔17设置在远离玻璃输送辊道12的位置,废气回收管道19将废气回收孔17与炉体内腔连通,而与集气箱2内腔相互隔离。
【实施例2】上、下炉体中的集气箱可对称设置,例如,上、下炉体各采用7至10个集气箱,也可非对称设置。
在上、下炉体平划分经由过程设置多个集气箱2的方式来覆盖被加热玻璃表面,不但便于集气箱2的加工、安装、维护、保养,而且使炉体内各个部位加热功率的分配更加方便,同时有利于对玻璃加热状态的控制。
因为集气箱2分设与上炉体5和下炉体1中,并且各集气箱2相对独立,因此,可根据被加热玻璃上下表面的具体情形,有针对性地设置集气箱的数目和各集气箱的位置。
各集气箱中电加热器的加热功率可以相同,也可不同,各集气箱的体积、结构完全相同,也可各具适当结构和大小。
【实施例3】喷流板18的断面还可以是规律、均匀的波浪形、锯齿形,甚至可以是各波峰、波谷位置不一致的非均匀形。
因上炉体5中集气箱2的喷流板18直接面对被加热玻璃,而下炉体1中集气箱2的喷流板18与玻璃下表面之间相隔有玻璃输送辊道,因此,为了使被加热玻璃上下表面受热均匀,上、下炉体中集气箱2的喷流板的形状可以制成不同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