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优秀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师恩难忘教案

五年级师恩难忘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教案涧头集镇中心小学田仲芬一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能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重点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3、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出“我”对田老师充满感激之情及对师恩难忘的原因。

4、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5、能领悟课文以具体的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方法,并模仿习作。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出“我” 对田老师充满感激之情及对师恩难忘的原因。

能领悟课文以具体的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方法,并模仿习作。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出示生字、重点词语,指名读、小组读、轮读及齐读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受田老师的教学有方及“我” 对田老师的感激、怀念之情。

3、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学会以具体的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自主预习 ----认读生字、词;练写生字;理解生词;朗读课文。

教师:教学课件五、教学课时: 2 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激情导入1、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会唱的可以小声跟唱。

2、同学们,这是一首赞美老师的歌。

从我们进入幼儿园那天起,就每天和老师生活在一起。

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渗透了老师的无数心血。

不少人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板书课题:师恩难忘)齐读课题3、作者为什么觉得师恩难忘?老师的恩情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 二)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识、写。

( 1)、拿出田字格本,组织学生书写生字,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

展评学生的书写情况。

( 2)、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字。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教课方案《师恩难忘》这篇课文是一篇语言朴素、感情诚挚的记述文。

作者经过对小学一年级时田老师的回想,抒发了对老师的感谢和之情。

接下来为大家了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教课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时目标: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经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诵品尝,领会作者对老师的感谢和之情。

3.学习作者选择典型案例突显中心的写作方法。

教课过程:一、回首导入,走近人物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师恩难忘》这篇文章,认识到作者刘绍棠在这篇回想录中,偶遇小学老师田老师的情况,并引起他对旧事的深情回想。

今日让我们持续学习这篇课文,走近刘绍棠笔下那位口才、文笔都很好的田老师,走进刘绍棠的心里世界2.齐读课题。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要点打破(一) 直奔要点,对照理解。

(1)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以为文中的“我”最难忘田老师的是什么 ?( 故事教课法 )(2)想一想你们一年级时老师是怎么教课这一课的 ?对照之下,你更喜爱哪一种教课方法 ?为何 ?(3)品读要点句: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令人着迷的故事。

“令人着迷”是什么意思 ?你以为这个故事中最存心思的是什么?你也能娓娓悦耳的来叙述这个故事么?(二) “春雨点点”——悟“教诲”之质1.田老师的故事启发让年幼的“我”有哪些收获?请学生回读故事教课法这一部分,议论沟通。

( 学生联系故事,理解能够学到知识,领会到快乐,理解做人的道理,爱美护美懂得保护环境等等 )2.品读要点句“我在田老师那边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犹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1)从“上千个故事”中,我们懂得了什么 ?(2)为何这里要用“春雨点点”作比喻 ?滋润着我的究竟是什么?再次指引学生领会教师教课之道背后的深刻内涵——春风化雨,耳濡目染( 三) “恭恭顺敬”——感“教诲”之恩1.品读要点句:谈起旧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内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师恩难忘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师恩难忘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师恩难忘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理解并能够朗读课文中所出现的生活常识类词汇;2.能够归纳本文中作者叙述的家庭文化内涵;3.能够理解并能够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家庭文化内涵;•教授生活常识类词汇及其正确发音。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师恩难忘”的内涵;•帮助学生表达各自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家庭中的文化内涵,比如:家人之间相互关爱,共同维护家庭和谐,互相学习和借鉴等等。

并让学生将这些家庭文化内涵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 学习环节(1)朗读课文安排几名学生或者齐读课文,并带领全班跟读。

在读完一遍后,带领学生去理解不熟悉的词汇,并帮助他们理解词汇的具体含义。

(2)学习生词介绍本课文所出现的不认识的单词,例如:•冷气鼓风机•沙袋并教授它们的正确发音及含义。

(3)学习文化内涵通过课文,让学生理解到:对老师应该有感恩之心,感恩老师的教育和帮助;同时要关注家庭文化内涵,树立正面的家庭观念。

3. 实践环节(1)分组讨论将班级分成数个小组,并分配以下问题:•你们班级有哪些老师?•你们中文老师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你们最感恩的老师是谁?为什么?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并让他们理解、感受“师恩难忘”的含义。

(2)个人思考和表达让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在学习中受到过哪些老师的帮助,在思考过后,让他们表达出来,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这些老师的感恩之情。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本节课的教学评价将采用以下方式:- 学生课堂表现;- 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

2. 评价标准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是否能够理解生活常识类词汇;•是否能够理解本文中所叙述的家庭文化内涵;•是否能够理解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苏教版五上 第1课《师恩难忘》(教案)

苏教版五上 第1课《师恩难忘》(教案)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课《师恩难忘》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师恩难忘单元第一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学习目标1.学认生字,理解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的意思。

2.自读课文,引导学生练习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学习课文,理解“师恩”一词,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激发学生敬师爱师的情感。

重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的写作方法。

难点学习作者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图片导入课件出示关于师恩的图片,让大家去感受并讨论自己的老师,然后去体会为什么她会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

解释课题:师恩难忘。

二、认识作者课件出示“刘绍棠”的图片和简介:刘绍棠,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13岁时就开始发表作品,加入作协时是当时最年轻的作协会员。

受到作家孙犁和肖洛霍夫的影响,走上乡土文学之路,格调清新淳朴,乡土色彩浓郁。

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国内奖项并受国家嘉奖。

三、课文视频欣赏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一起感受一下里面的师恩吧。

课件播放视频。

生观察图片并讨论自己的老师,讨论他为什么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视频去感受“师恩难忘”的含义。

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自己与老师的点滴,去体会课题“师恩难忘”。

通过视频加深学生对“师恩难忘”的理解,从而引出课文内容,激师小结:通过观察视频,大家可以感受到“师恩难忘”的含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师恩难忘。

下面就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课文,学习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师恩难忘。

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一、学习生字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带音生词:姥姥炊烟歇脚念叨恍如惊醒滋润拐杖描红纸牵手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学习多音字:正。

二、学习课文2.师问:课文哪些地方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呢?请同学们根据这个提示,把课文分成三部分,看看每个部分都讲了什么。

同桌讨论,概括段意。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优秀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优秀公开课教案

备课时间教学课题1.师恩难忘主备人:第1-3教时复备人: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并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连贯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2、能复述课文。

3、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4、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理解“师恩”一词,使学生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使他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激发学生敬师爱师的情感。

2.在自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练习画出自己的问题,学做批注笔记。

3.学写摘录笔记。

教学难点1.学认生字13个,学写10个,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及俗语“无心插柳柳成荫”等。

2.仿照田老师编故事学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给古诗编故事,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学习语文。

教学准备准备名人故事交流与尊师名言交流活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了解课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

二、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根据你预习的情况说说课题的意思。

3.引导学生思考:让作者难以忘记的老师是谁?什么事让他难忘?修改与反思课文题目《师恩难忘》,作者以这样一句话收尾,真可谓“千言万语融为一句话”。

那么,在作者眼里,田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他对三、了解课文大意。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全班交流,弄清课文主要写了“我”的启蒙老师田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教“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给“我”巨大影响的事。

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五、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第1课《师恩难忘》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第1课《师恩难忘》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认读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
2.逐段分析课文,关注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梳理文章结构,理解课文主题思想。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如“课文中老师的形象特点有哪些?”等。
2.学生分组讨论,组内交流,形成共识。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分享。
(四)课堂练习
2.教学实施:教师提出问题,如“课文中是如何描绘老师的形象特点的?”等,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组内交流,形成共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2.教学实施: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等类型,教师组织学生当堂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五)总结归纳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对本课的生字词、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对课文进行逐段分析,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教学实施:运用多媒体展示课文内容,结合板书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理解课文主题。
(三)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5.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敬老师、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让学生认识到师恩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理解教师职业的崇高和伟大,激发他们对教师的敬仰之情。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他们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勇气和信心。

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师恩难忘》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师恩难忘》教案

《师恩难忘》教案教材分析:《师恩难忘》是根据我国著名作家、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刘绍棠先生的作品《老师领进门》改写的。

作者通过回忆小学一年级时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第l自然段写“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当时的“我”还“不满6周岁”,懵懵懂懂,暗示教师对“我”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

第2至7自然段作者没有正面描写田老师上课时的神情、行为、言语,而是写“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事情,一是学兄带学弟描红摹写,可以想见,为了组织好四个班级的学生学习,田老师颇费心思。

二是田老师给我们讲故事,故事情节那么清楚,足见其给“我”的印象之深。

三是“我”听了这个故事后的反应:“入了迷”、“恍如”、“发呆”、“惊醒”,说明故事内容生动,田老师讲得传神,侧面烘托出田老师“口才、文笔都很好”,四年中“我”听了上千个故事,这“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在“我”心中培育起了文学的幼芽,使“我”走上成才的道路。

田老师执教四十年,每一课都是这样,兢兢业业,又富有创造力。

一个有着如此文学才华的人,从十七岁起,就把自己的青春和大部分生命奉献给了孩子,真是“师恩”深厚!第8至9自然段写“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作者尊师、敬师、感念师恩的深情跃然纸上。

刘绍棠的作品,语言清新淳朴,富有泥土气息。

本文体现了作者的一贯风格,没有大肆渲染,没有大段抒情,甚至没有细致的人物描写,但是读者通过文字仿佛能看到田老师可亲的形象,听到田老师娓娓道来的故事。

少许几处议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在四年多的求学生涯中,遇到的老师肯定有许许多多,承蒙师爱的事例也数不胜数,学习课文之前有一定的情感基础。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五年级学生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在阅读中能通过自读自悟,体会出“我”对田老师充满感激之情,但对难忘师恩的原因,即田老师把“我”领进文学的大门可能缺少关注。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4个会认字,8个会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体会其中所蕴藏的丰富情感。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师恩难忘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师恩难忘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师恩难忘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师恩难忘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师恩难忘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师恩难忘教案网权威发布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师恩难忘,更多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相关信息请访问教案网。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

教学难点: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1、播放课文录音。

姥姥念叨戛然而止引人入胜身临其境4、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卡片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1、学生通读课文。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四、理清课文脉络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第二段(第3-7自然段):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9自然段):"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六、作业认真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段(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

(3)概括这一段的意思。

(4)用陈述语气读这一段。

2、细读第一段(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阅读思考,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3、细读第二段(第3--7自然段)。

②师: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生: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

他再给一年级上课。

③师:他为学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他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生:他把《一去二三里》这首诗编成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
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诲”。
2、指读。
3、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①同桌讨论;
②自由练读;
③指读,相机引导。
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师恩难忘
师:口才好文笔好生:难忘师恩
编故事娓娓动听如春雨滋润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辨字组词:
尾( )炊( )歇( )诲( )
娓( )吹( )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海( )
二、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1师恩难忘
娓娓动听
田老师身临其境终生难忘
春雨点点
教诲之恩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紧扣关键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结合田老师把古诗改编成动人的故事来讲课的经过,引导学生细心体会老师是怎样的“教学有方”——不仅教给了学生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不忘教导学生做人……使学生深入体味到老师的“恩”和对学生的爱。然后,在这样的感情基础上,带着学生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感恩之情,理解感悟文中重点句子“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就显得水到渠成,举重若轻了!




准备名人故事交流与尊师名言交流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了解课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
二、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根据你预习的情况说说课题的意思。
3.引导学生思考:让作者难以忘记的老师是谁什么事让他难忘
2.在自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练习画出自己的问题,学做批注笔记。
3.学写摘录笔记。




1.学认生字13个,学写10个,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及俗语“无心插柳柳成荫”等。
2.仿照田老师编故事学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给古诗编故事,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学习语文。
4、描红临写。
5、评价:
①学生互评
看看临写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红笔把它圈起来,不像的字请你告诉他(她)哪儿不像,指导他(她)再写一遍。
②师总结,表扬红圈较多的同学。
四、布置作业
1、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2、实践活动: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3、课后练习4提示:
娓娓动听--每天中午一打开电视机,总能看到说书人娓娓动听地讲着《水浒传》。
身临其境--在立体声电影院看电影,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在电影中一般。
修改与反思
课文题目《师恩难忘》,作者以这样一句话收尾,真可谓“千言万语融为一句话”。那么,在作者眼里,田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他对作者的一生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六、分段读课文。
七、作业:
认真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
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 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三、了解课文大意。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全班交流,弄清课文主要写了“我”的启蒙老师田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教“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给“我”巨大影响的事。
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优秀公开课教案
备课时间
教学
课题
1.师恩难忘
主备人:
第1-3教时
复备人 :




1、认知目标:认识并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连贯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2、能复述课文。
3、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1.学习课文,理解“师恩”一词,使学生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使他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激发学生敬师爱师的情感。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五、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一(1—2)“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二(3-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
①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②指名朗读。
3、小组研究: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假如由你来教学这首诗,你会怎么教我们来看看田老师是怎么教的好吗指名朗读第四段。同学们边听边想:田老师是怎么教这首诗的找出有关动词在下面画横线。
这一自然段没有写具体的事情,概括写了田老师四年的教诲之恩,如果说前面所写的具体事例是四年中无数事例中的一个点的话,那么,四年中的无数事例就是一个面,先详写一个具体的典型事例,再概括地写四年中的情况,这种写法叫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