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师恩难忘》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教课方案《师恩难忘》这篇课文是一篇语言朴素、感情诚挚的记述文。

作者经过对小学一年级时田老师的回想,抒发了对老师的感谢和之情。

接下来为大家了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教课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时目标: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经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诵品尝,领会作者对老师的感谢和之情。

3.学习作者选择典型案例突显中心的写作方法。

教课过程:一、回首导入,走近人物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师恩难忘》这篇文章,认识到作者刘绍棠在这篇回想录中,偶遇小学老师田老师的情况,并引起他对旧事的深情回想。

今日让我们持续学习这篇课文,走近刘绍棠笔下那位口才、文笔都很好的田老师,走进刘绍棠的心里世界2.齐读课题。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要点打破(一) 直奔要点,对照理解。

(1)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以为文中的“我”最难忘田老师的是什么 ?( 故事教课法 )(2)想一想你们一年级时老师是怎么教课这一课的 ?对照之下,你更喜爱哪一种教课方法 ?为何 ?(3)品读要点句: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令人着迷的故事。

“令人着迷”是什么意思 ?你以为这个故事中最存心思的是什么?你也能娓娓悦耳的来叙述这个故事么?(二) “春雨点点”——悟“教诲”之质1.田老师的故事启发让年幼的“我”有哪些收获?请学生回读故事教课法这一部分,议论沟通。

( 学生联系故事,理解能够学到知识,领会到快乐,理解做人的道理,爱美护美懂得保护环境等等 )2.品读要点句“我在田老师那边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犹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1)从“上千个故事”中,我们懂得了什么 ?(2)为何这里要用“春雨点点”作比喻 ?滋润着我的究竟是什么?再次指引学生领会教师教课之道背后的深刻内涵——春风化雨,耳濡目染( 三) “恭恭顺敬”——感“教诲”之恩1.品读要点句:谈起旧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内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师恩难忘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师恩难忘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师恩难忘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理解并能够朗读课文中所出现的生活常识类词汇;2.能够归纳本文中作者叙述的家庭文化内涵;3.能够理解并能够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家庭文化内涵;•教授生活常识类词汇及其正确发音。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师恩难忘”的内涵;•帮助学生表达各自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家庭中的文化内涵,比如:家人之间相互关爱,共同维护家庭和谐,互相学习和借鉴等等。

并让学生将这些家庭文化内涵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 学习环节(1)朗读课文安排几名学生或者齐读课文,并带领全班跟读。

在读完一遍后,带领学生去理解不熟悉的词汇,并帮助他们理解词汇的具体含义。

(2)学习生词介绍本课文所出现的不认识的单词,例如:•冷气鼓风机•沙袋并教授它们的正确发音及含义。

(3)学习文化内涵通过课文,让学生理解到:对老师应该有感恩之心,感恩老师的教育和帮助;同时要关注家庭文化内涵,树立正面的家庭观念。

3. 实践环节(1)分组讨论将班级分成数个小组,并分配以下问题:•你们班级有哪些老师?•你们中文老师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你们最感恩的老师是谁?为什么?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并让他们理解、感受“师恩难忘”的含义。

(2)个人思考和表达让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在学习中受到过哪些老师的帮助,在思考过后,让他们表达出来,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这些老师的感恩之情。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本节课的教学评价将采用以下方式:- 学生课堂表现;- 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

2. 评价标准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是否能够理解生活常识类词汇;•是否能够理解本文中所叙述的家庭文化内涵;•是否能够理解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第1课《师恩难忘》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第1课《师恩难忘》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认读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
2.逐段分析课文,关注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梳理文章结构,理解课文主题思想。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如“课文中老师的形象特点有哪些?”等。
2.学生分组讨论,组内交流,形成共识。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分享。
(四)课堂练习
2.教学实施:教师提出问题,如“课文中是如何描绘老师的形象特点的?”等,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组内交流,形成共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2.教学实施: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等类型,教师组织学生当堂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五)总结归纳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对本课的生字词、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对课文进行逐段分析,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教学实施:运用多媒体展示课文内容,结合板书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理解课文主题。
(三)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5.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敬老师、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让学生认识到师恩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理解教师职业的崇高和伟大,激发他们对教师的敬仰之情。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他们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勇气和信心。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师恩难忘》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师恩难忘》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师恩难忘》教案三篇篇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娓娓动听”和“设身处地”两个词语造句。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诵品味,领会作者对教师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的成长渗透了多少师长的心血,不少同学热情歌颂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

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这篇文章里表达对教师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文章。

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一片尊师情。

二、初读课文1•播放课文录音。

2•带着是一件什么事便作者难以忘记教师的恩情的这一问习题自读课文。

读文时字字入目,读准字音。

3.通过或联络上下文理解词语:姥姥念叨戛然而止引人入胜设身处地4•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卡片正音。

念叨炊烟繁茂邻近娓娓动听歇脚往事内心滋润设身处地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中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教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是如此)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四、理清课文脉络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教师怎样上课的?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中小学读书。

第二段(第2一7自然段):教语文的田教师在讲课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一9自然段):我不忘教师的教导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六、作业1.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姥lao()炊chui()歇xie()nao()cui()xi()2•填字成词。

身()其境()人入胜()生难忘()()动听教()之恩戛然而()3.仔细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段(第1自然段)。

小学五年级语文《师恩难忘》优秀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师恩难忘》优秀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师恩难忘》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和领会《师恩难忘》这篇课文,懂得感恩师恩,正确对待老师。

2.能根据课文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3.能通过课文的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学生能正确率读、理解关键句子,领会文章主旨。

2.难点:学生能够认识和领会《师恩难忘》这首诗的深层含义,提高自己的言语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一:朗读课文教师先询问学生老师的作用,引出老师的重要性。

接着,让学生一起来读课文《师恩难忘》,练习语音语调与语感。

2.阅读课文活动二:个人阅读、思考(1)学生安静地读一遍课文,思考课文的含义。

(2)学生默读课文,并画出自己觉得重要句子。

(3)学生再次阅读,尝试用自己的话简单地复述一下课文的主旨。

家庭作业思考家庭作业:学生阅读教材课文,总结一下文章的中心思想,并画出关键句子。

3.课文分析活动三:讲解课文教师与学生共同讲解课文。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重新思考课文中隐藏的深刻内涵。

第一次课前不赘述。

4.学生自主表达活动四:互动表达(1)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和同桌探讨文章重要内容,并逐一设计一些问题:*针对作者的遭遇和自己的遭遇,你有哪些感受?*小诗《师恩难忘》让我们怎么样感受我们的老师?*如果给老师来一首赞歌,你会怎样写?(2)学生读自己写的小诗,并展示到班级中。

5. Homework活动五:家庭作业(1)画出习得时代你最敬重的老师,为老师写一封感谢信;(2)复述一下与你最有意义的老师的故事,并且诉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的核心重点体现在让学生从《师恩难忘》中领会到了对待老师的态度和感恩师恩。

在这方面,我认为本次教学还是得到了比较成功的落实。

同时,也可以在课程的形式上进行一些变换和创新,比如可以将同学课堂小练习聚合起来,创造出学习的合作氛围。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师恩难忘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师恩难忘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师恩难忘》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师恩难忘》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1.《师恩难忘》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学习江苏版五年级语文第一课《师恩难忘》的第二课时:深切明白得学习课文第3——9自然段。

二、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能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能连贯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明白得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能用“身临其境、引人入胜”、“娓娓悦耳”造句。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教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培育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情感。

三、教学时刻:共两课时四、教学重点:感悟作者对教师的难忘之情。

五、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意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当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的写作方式。

六、教学预备:PPT课件七、教学进程:(一)回忆温习:上节课咱们初步的学习了《师恩难忘》这篇课文,在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教师把咱们上节课的学习情形检查一下:一、生字词学习情形: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师纠正字音。

二、上节课咱们学习了一、2自然段,大伙儿回忆一下:田教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板书:口才好,文笔好。

)(二)导入新课:一、导入:好了,上节课同窗们的学习情形还不错,教师就检查到这儿,这节课咱们来深切的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一、师恩难忘二、生齐读。

题目的意思是?(指名回答:教师的恩情学生难以忘怀。

)读了课题,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田教师有哪些恩情让学生难以忘记?)(指名回答后,师提问:田教师究竟有何水平和本领,竟让他的学生如此的难忘呢?下面咱们来听一听田教师是如何给他的学生上课的?竟让他的学生如此难忘?请同窗们把书打到第6页听课文朗诵录音。

)3、播放课文录音。

(大伙儿都听的超级的认真,同窗们,40年的岁月会抹去多少人一辈子的经历,40年前的情形又有多少人能记得。

一样的40年过去了,开学第一天田教师上课的情景,作者的回忆却仍是那样的清楚具体。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优秀教案(精品)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优秀教案(精品)

《师恩难忘》教案课题1、师恩难忘课型新授本课题课时数2备课时间8.30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授课时间:9.1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给文章分段。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话导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1.谈话:同学们,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渗透了老师的心血,不少人都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

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这篇文章里就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文章。

我们能深切体会到作者的一片尊师之情。

2.板书课题:师恩难忘1.播放课文录音。

2.“一件什么事使作者难以忘记老师的恩情的?”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2)指名读课文(3)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齐读课题。

听课文录音。

带着问题“是一件什么事使作者难以忘记老师的恩情的”自读课文,并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认读词语。

按照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正音。

交流自读时思考的问题。

看图,在文中找出三、通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四、布置作业1.指导学生用提取中心段的方法分层: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2.引导交流分段以及段意。

3.请小组分段读课文。

1.完成《习字册》。

2.熟读课文。

概括图意的句子。

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小组分段读课文。

第二课时授课时间: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

五年级语文上册 1.1 师恩难忘作文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1.1 师恩难忘作文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1.1 师恩难忘作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1师恩难忘作文教案苏教版练习1一.教学目标:1.从学习和写作的角度,阅读《我的班主任》一文中的片段,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作方法,联系练习要点的技巧,通过具体生动的例子,理解微妙动人的人物写作方法。

2.根据作文的要求,自拟题目,抓住一两件事写一位老师。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教学难点: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

三.教学过程:(一)回顾这位令人难忘的老师的善良,并阐明写作方法。

1.指导学生重读难忘的老师的善良。

(1) Shien是“难忘的”,Shien是“深刻的”。

田老师已经教了作者四年了。

发生了很多事情。

作者选择写什么?为什么要回忆起来?(2)读了文章,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呢?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检查点拨。

3.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总结:可以看出,作者应该选择典型的例子,把人物写得生动具体。

(2)学习“我的班主任”这个例子并理解写作方法。

1.自己阅读并思考这个例子:(1)作者选择的事例有什么特点?(2)作者如何把人物写得生动具体?画出描述冯先生行为和表情的句子并阅读。

2.分小组讨论、交流。

(1)选择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从小事中看到大事。

(2)写时抓住了人物动作、神态来描写,细致入微,具体感人。

如“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一双眼睛望着我”……(3)写下我的感受和反应。

(3) 1. 引导学生阅读和写作。

要求:“我们的成长渗透着老师的努力。

哪位老师没有在课堂上做过纠正写作姿势之类的事情?”启发学生回忆所有教过你的老师(包括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

确定其中一个,选择他(她)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认真想一想后来再写下来。

2.指导材料选择:老师关心和帮助你的事情是什么,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3.组织讨论:我们如何生动具体地描述这件事。

起草标题并完成初稿。

5.组织机构变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恩难忘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
感知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感知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感知课文。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师生进行交流,加深感知。

五、完成作业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激情引入
★板书课题:
师恩难忘,难忘师恩,在作者小时候田老师给作者留下了许多难忘的事,你们仔细把课文读一下,看看到底哪些事令作者难忘?
二、自读自悟,独立感知
1、学生自由读,寻找哪儿是难忘的。

2、在学生读的时候要注意渗入读书习惯。

3、当自己读好了,也可以读给他同学听。

三、师生交流,深入感受
★具体方法预设:
学生先说说刘绍棠难忘田老师哪些方面,再让学生去读,老师对重点部分进行细致指导,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作者对田老师的情感。

1、田老师教诗的部分
这个部分让学生感知田老师是怎样教的。

2、田老师讲的故事
这儿要重点引导学生读好,让学生用讲的方式读。

四、指导实践,加深感知
1、(由上引入)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听一听田老师给作者上的第一课?
2、引导学生讲
首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讲?(讲是娓娓动听,听是身临其境。


3、先讲学生自由练习,再引导学生上台讲。

◆注意引入学生进入角色。

如开始时可让学生扮田老师进行问好,然后再再现田老师是如何讲“一去二三里”的课的。

4、田老师讲得这个故事作者能听懂吗?从哪儿可以看出呢?
五、迁移积累,升华感知
1、由上引入
2、出示《登鹳雀楼》引导学生再讲。

先让学生自主练习,再指名上台讲,在上台讲的时候要注意按田老师讲的方式进行。

3、总结引入
田老师通过故事来教学,体现出田老师的教学水平之高,这样怎能不让我难忘呢?
第三课时
一、复习引入
1、默写并指导写字
娓娓动听歇脚念叨
身临其境教诲炊烟
◆针对学生错的字帮其分析原因,同时指导学生正确地书写这些词语。

2、文章有不少成语,你能想起来几个吗?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成语再加深感知课文。

二、总结全文,升华认识
1、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
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三、作业超市
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板书设计:
娓娓动听师恩难忘
身临其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