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表演的语言技巧教程文件
话剧表演中的语言技巧

各个 角色 的变换 。
演 员要 做 到这点 , 须严 格 坚 持 不懈 地进 行训 练 。 必 天 生 有 一 副 好 嗓 子 只 是 基 础 , 就 像 一 个 画 家 仅 有 明 亮 的 眼 睛 是 不 够 的 ,还 要 经 过 训 练 才 能 具 备 独 特 的 观 察
话 脚 囊 演 嘟
声土 言 是 话 剧 表 演 艺 术 的 两 大 支 柱 之 一 , 没 有 语 言 的
' 表演就不能被称为是真正意义上 的话剧的表演 。 l 营
话 剧 表 演 中 ,演 员 在 舞 台 上 讲 的 话 一 般 被 称 为 舞 台语
言 。话 剧 舞 台语 言 与 其 它任 何 艺 术 形 式 的 语 言 一 样 , 都
方 法 。 然 而 , 种 训 练 是 一 个 系 统 的 训 练 , 是 每 天 练 这 不
声就 能达到 的。
演 员 的 声 音 训 练 同 样 也 是 这 个 道 理 ,首 先 要 保 持 健 康 的 体 魄 。 这 是 保 持 演 员 的 嗓 声 艺 术 青 春 的 最 基 本 保 证 。否 则 就 不 能 保 持 嗓 声 的 正 常 使 用 。人 是 有 机 统 一 的 整体 , 个 器 官 之 间都 是 相 互 关联 、 互 影 响 的 , 各 相 一
平 : 许 演 员 自身感 觉很 好 , 是 观 众根 本 就 不知 道演 也 但 员在 说 些 什 么 。这 就 要 求 演 员 要 控 制 好 气 和 息 , 是 声 气 音 的 动 力 , 音 发 出时 必须 要 有气 息 的 支 持 , 谓 “ 声 所 气 由声也 , 由气也 , 动则 声 发 , 发 则气 镇 ” 是 这个 声 气 声 就 道 理 。所 以 , 员 在 台 上 要 做 到 口齿 伶 俐 , 新 ; 演 清 隹确 、 吐
关于话剧表演语言技巧的分析

关于话剧表演语言技巧的分析话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是通过对话和动作来展现故事和情感的艺术表演形式。
语言作为话剧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递情感和信息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话剧表演语言技巧的角度,来分析如何通过语言来增强话剧表演的艺术感染力和说服力。
一、语言的生动形象化话剧表演中,语言的生动形象化是非常重要的技巧。
生动形象化的语言可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兴趣,使观众对角色产生共鸣和理解。
而这种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往往需要演员具有较强的表演技能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演员需要充分理解角色的心理和情感状态,通过语言可以更加生动地表现出来。
例如,在经典话剧《天使在美国》中,角色露丝在面对丈夫莫勒斯的抱怨时,用生动的形象化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孤独和无助:“在这个有孩子还是孕妇就能占领众多岗位的世界里,我和我的痛苦独自相处……一个人,孤独。
一个人,可怜。
”这种生动形象化的语言不仅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了露丝的内心世界,更能够让观众情感上产生共鸣,增强话剧表演的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
二、语言的有力表白表白是话剧表演中的另外一种语言技巧。
表白是指演员通过语言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思想,强调角色的心理变化和情感转折,使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角色。
表白的语言需要富有情感色彩、感染力和说服力。
在话剧《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在面对舅父克劳狄斯的狡诈行为时,用强烈的语言表白自己的怒火和愤怒:“我心中怒气熊熊,仿佛火山喷发一般!这股怒气让我“不能否认克劳狄斯罪恶的复仇行为,哪怕哪怕他冠上了宗教的大旗!”三、语言的诗意感染诗意感染是话剧表演语言技巧中比较高级的一种。
它要求演员要以特殊的语言艺术表达方式,来增强话剧的艺术性。
这种表达方式需要演员具有相当的文学素养和力量。
在话剧《致青春》中,男主角向华强在面对对方的讥讽和挑衅时,用诗意感染的语言表达出自己浓郁的情感:“我们坚信自己是披着爱情铠甲的暴徒,想要在城市街道上为真爱而战,为自由而战。
”这种诗意感染的语言,展现了男主角英勇无畏,执着不屈的形象,更提升了话剧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word格式] 话剧演员的台词训练
![[word格式] 话剧演员的台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41ec8a9da6c30c2258019e88.png)
[word格式] 话剧演员的台词训练话剧演员的台词训练话剐满员圈台词训练圃李春波话剧是以对话为主的舞台艺术形式,主要的表现手段是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独自和旁白.而对白,独白和旁白就是我们所说的台词.即话剧舞台表演中角色所说的话语.话剧台词,是交待情节,揭示主题,展现冲突,刻画人物,感染观众的唯一可以运用的语言手段.它是经过加工的口语,自然,精炼,生动,优美,具有个性化,富有表现力.话剧演员对台词处理得好坏.与塑造的舞台艺术形象生动与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话剧各种风格,流派和表现形式相互整合并多元化的今天,练好台词基本功对演员更显得至关重要.在话剧舞台上,话剧演员首要的是能说好台词.避免出现声嘶力竭,口齿不清,逻辑混乱,内心空洞,文理不通,枯燥乏味,偏离人物等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必须的训练.欧阳玉倩先生曾说:”凡是想从事艺术工作的人,都需要有高超的技艺,而高超的获得,都抽出其中最根本的,也是最难的带有关键性的一些规富的过程.梅兰芳先生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在演《贵妃醉酒》时,有几个”卧鱼”身段,前辈们演这段戏时.也都只是蹲下去,没有闻花的动作.最初学习时,他也是老师怎么教,自己就怎么做.后来有一天在赏花时,他无意之中俯下身去嗅花,身旁的朋友看到,开玩笑说:”你这个样子倒很像在做卧鱼的身段.” 这句无关紧要的话.让他茅塞顿开.他感悟到原来这几个卧鱼身段可以做成嗅花的样子!后来,梅先生果然将这个动作用到了《贵妃醉酒》这部戏中,非常生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无论多么有名望的艺术家,他成功的过程都充满了对角色的不断认知与不断体验.梅先生也不例外.他最初的体验也只停留在”技术”上,停留在舞蹈身段的展示上,自己对其中的道理茫然无知.可谓有体元魂.但正是这些平日的演练积累.后来朋友的玩笑,才能让他再一次生发艺术联想,赋予”卧鱼”这个原本纯粹的表演以艺术的灵魂,使其具有了审美价值的艺术功效. 四,演员角色体验中主体意识的培养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要有主体意识,大局观念.体验角色时,要对自己扮演的人物有明确的定位.大多数表演艺术都是突出主演的艺术,大部分演员都是主演的”陪衬.不突出主演的表演,就会走人”见叶不见花”的误区. 我们平时常说”看戏看角儿”,并不是说次要角色就真的不重要,他们在演出中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会对全戏的整体效果产生影响.但是,演员表演与角色体验中主体意识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就能形成的,需要平时不断的加强学习,提高觉悟,是一项长期的不间断的工作.演员表演离不开对角色的体验,而体验角色是为了更好的塑造人物,完成表演.对于演员来说,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应该时刻牢记. 责任编辑费冽剧作家l剧艺求索}DramaArtDiscussions 律来训练而成,我们谓之基本功.基本功好比艺术建筑物的基础.没有坚实的基础,就谈不上巍峨的楼阁.”近年来,有些演员错误地认为,只有像生活中说话那样地说台词才是生活的,自然的, 真实的,不愿意在台词基本功上下功夫.台词作为舞台语言来源于生活,但绝不等于生活中的语言.二者的区别在于:一是生活语言是说自己的话,而舞台语言是说人物的话.生活中人们为了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根据所见,所闻,所想而随心所欲地说出自己的话.舞台语言则要求演员要根据剧中的时代背景,人物个性,说出经过艺术加工了的人物语言.二是生活语言具有随意性,而舞台语言有其必备的制约性.生活中人们彼此交流,只是真实意思的表达,而无需考虑第三者的感受. 舞台语言则不同,它要求演员不但要对戏中的人物和剧情负责,更要考虑到在场观众是否听得清,听得懂,是否能够感染观众.三是生活语言是自然形态的语言,舞台语言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语言.生活语言是与对方交流的自然流露,舞台语言则要求台词既有生活又有艺术夸张.既自然又有所修饰,既有内心感受又有鲜明个性.使观众既能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又能获得引人人胜的艺术享受.台词具有上述的规定性,因此训练的途径也就很多.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话剧演员,只有从内心真正认识到台词的重要性,才能在多种途径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向语言学习.要系统学好语言,文字,语法,音韵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做好气息声调训练,语速的调整与控制训练,音调的控制训练和吐字力度的训练,台词功底的提高需要持之以恒的磨练.还要懂得一些我国传统表演艺术在唱,念等方面的经验和理论,如读一读《唱论》,《曲律》,《度曲须知》,《闲情偶寄》等,这些都是历代文人和艺人辛勤创造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不少章节详细而又生动地描述了发声行腔与吐字归韵的要领.要和导演,演136员共同研讨.向生活学习.生活是一切艺术的创作源泉.演员一定要深入生活,熟悉生活,在生活中向人民群众学习.话剧《龙须沟》中的台词,简直就是从龙须沟大杂院里出来的”老北京”话,每个人物都说着自己的话.极有个性,让演员在创造角色时,有坚实的生活依据.近些年讲求深入生活越来越少了,必须补上这课.话剧刻画人物是让观众听其言,观其行,言行共同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只有积累了丰厚的生活底蕴,才能话到人到.向姊妹艺术学习.各地方剧种和许多优秀的民问艺人,在使用语言上,很有一套本事, 靠这种魅力深深地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京剧大师王瑶卿说过”吐字不真.钝剑伤人”,老舍先生也说过:”咱们演的是话剧,可不能搞成‘话锯’,拿话来锯观众的耳朵.要让观众耳朵舒服,关键还是要我们演员把台词念好.”只有广泛地从姊妹艺术中汲取营养,才能灵活自如地处理好台词.台词是说给观众听的,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只有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才能说得好听,说得动听,完成塑造角色的任务.向文学作品学习.在中国古典小说巨着《红楼梦》中,曹雪芹让他创作的人物说话个性鲜明,凭语言就能知道是谁,他们吟诗作赋的才华和风格,都不同程度地显示出人物特色来.在《水浒》中,李逵,武松,鲁智深同为武人,他们三人初见宋江时,虽然感到三生有幸,但语言却完全不同.文学作品中这些性格化语言的经典,应为我们学习和借鉴.老舍小说中的人物语言极其准确,生动,富有生活极浓的生活气息,我们要演出根据他小说改编成的话剧,就更不能不读他的小说原着.只有读好原着,才能认真揣摩好研究好剧本(即舞台语言),理解人物,在舞台演出过程中说好台词责任编辑费冽。
话剧中台词表演的技巧

话剧中台词表演的技巧话剧是一种戏剧形式,通过演员表演对话剧情和角色感情的发展。
在话剧中,台词表演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它能够体现角色的性格、情绪和意图。
下面是一些话剧中台词表演的技巧。
要准确地理解台词。
在进行台词表演之前,演员要认真研读和理解剧本,透彻理解台词的含义、角色的性格、背景和情感变化。
只有理解了台词,才能更好地去演绎角色。
要注重语言的节奏和语调。
台词表演中,语言的节奏和语调非常重要。
要根据角色的性格和情感的表达,选择适当的语速、语调和停顿。
有时候可以适当加快语速,以表达紧张和激烈的情绪,有时候可以适当放慢语速,以表达深沉和内敛的情感。
要注意停顿的运用,通过停顿可以凸显重要的台词,也可以给观众留下思考和反思的空间。
要注意台词的语气和情感表达。
台词的语气和情感表达是塑造角色形象的关键。
演员要根据角色的性格、情绪和意图,选择适当的语气和情感表达方式。
当角色处于愤怒的情绪下,可以使用强烈的语气和激烈的情感来表达;当角色处于伤心的情绪下,可以使用温柔的语气和悲伤的情感来表达。
通过准确地运用语气和情感表达,可以使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以及角色之间的关系。
第四,要注意身体语言和动作的配合。
在话剧中,演员的身体语言和动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适当的动作和肢体语言,可以更好地诠释角色的情感和意图。
当角色处于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下,可以通过手舞足蹈、来回踱步等动作来表达;当角色处于悲伤和绝望的情绪下,可以通过落寞的姿势和低头的动作来表达。
通过身体语言和动作的配合,可以增强观众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感受。
要注重和其他演员的互动。
在话剧中,演员之间的互动非常重要。
要注重和其他演员之间的眼神对视、动作配合和情感交流。
通过对视、配合和交流,可以更好地呈现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并且使剧情更加生动和真实。
话剧台词表演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演员具备对台词的准确理解和细致剖析,以及对角色的深入探索和情感体验。
还需要注重语言的节奏和语调、语气和情感的表达,身体语言和动作的配合,以及和其他演员的互动。
舞台语言外部技巧

舞台语言外部技巧舞台语言外部技巧--系列教程(一)舞台语言是话剧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
话剧演员对待台词技巧的训练,应当像歌唱演员对待声音的训练、舞蹈演员对待形体的训练一样,予以高度的重视。
语言声音变化技巧在这里我们将研究如何依据声音四要素的变化规律,训练演员掌握舞台语言声音造型的一些基本技巧。
一.声音四要素与演员的声音技巧训练在话剧舞台上,在剧本提供的各种不同规定情节中,人物为了完成自己既定的任务,有时高声喊叫,有时低声传情,有时慷慨陈词,有时并肩谈心,有时血泪倾诉,有时笑语轻盈…为了能使演员的声音高低自如、刚柔相济,适应塑造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物语言的需要,演员就必须进行扩展音域、扩大音量、改变音色(声音化妆)和变化音长、改变语言速度节奏等技巧训练。
而这一切都没有脱离音高、音量、音长、音色这四个声音要素的变化范围。
音高、音量、音长、音色这四者是构成舞台语言声音色彩千变万化的基本要素。
舞台语言的全部技巧都离不开这四要素的制约。
舞台语言的基本功首先就是要学会标准的普通话,纠正方言。
其次就是准确生动的表达语意,不但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声、韵、调,还必须掌握字音的各种变调和词句的轻重等变化规律。
舞台语言要比生活语言适度夸张,要求吐字归音的过程相应放大、拖长,但又要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就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研究如何使每个音节不论长短快慢,都能达到吐字清楚适度,字正腔圆的标准。
舞台语言的变化,一定要以人物语言的行动目的、潜台词、内心独白等心理变化为内在的依据。
一切技巧都是为了恰如其分、鲜明地、生动的体现人物丰富的情感所运用的手段和形式。
否则,如果认为只要懂得了这四个要素的要求与要领,就不顾自己所扮演的人物的特定情景中的思想感情,而滥用技巧,那么他将成为毫无生命力的单纯的声音卖弄。
二.音高与音量(声音的高低强弱)(一)音高与音量变化的一般规律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变化,即声调与语调的抑扬顿挫。
试论话剧表演中的语言使用技巧

试论话剧表演中的语言使用技巧【摘要】话剧表演中的语言使用技巧对于演员来说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角色语言特点的把握,如何配合肢体动作,以及如何掌握语言节奏。
我们还将深入讨论情感表达中的语言技巧以及如何处理对白。
通过精准运用语言,演员能够更好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和个性,从而提升表演效果。
语言在话剧表演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我们将总结语言使用技巧对话剧表演的重要性,并强调语言的精准运用对于提升表演效果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学习,演员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语言技巧来提升他们的表演水平。
【关键词】话剧表演、语言使用技巧、角色、肢体动作、节奏、情感表达、对白、精准运用、表演效果1. 引言1.1 话剧表演的重要性话剧表演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对社会现实、人性内心深处的探讨和反思。
通过话剧表演,演员可以扮演各种不同性格、背景的角色,表现出各种生活情境和社会问题,引发观众对人生、人性的思考。
话剧表演也是一种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它不断吸收新的元素和表现形式,丰富了人们的审美体验。
话剧表演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更是一种艺术形式的表达和探索。
通过话剧表演,观众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社会的现实,同时也能够享受到艺术带来的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抚慰。
话剧表演在传播文化、传递情感、启迪智慧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1.2 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作用在话剧表演中,语言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语言,演员可以传达角色的性格特点、情感状态以及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
语言在话剧表演中不仅仅是文字的表达,更是情感、态度和思想的体现。
演员需要通过语言来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角色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活动。
语言在话剧表演中还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引导他们进入故事情节,从而更好地体验和参与到表演中。
通过语言,演员可以创造出各种氛围和情绪,使观众沉浸在戏剧的世界中。
[话剧表演中语言的技巧]话剧表演语言节奏
![[话剧表演中语言的技巧]话剧表演语言节奏](https://img.taocdn.com/s3/m/9c32f89a8e9951e79a89272b.png)
[话剧表演中语言的技巧]话剧表演语言节奏说话,是人类思想的一种表达,是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是传达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的中介,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亦少不了语言。
话语对于演员来说并不是单纯的音响,而是形象的刺激物。
“当我们在舞台上进行语言交流的时候,与其说是对耳朵说话,不如说是对眼睛说话。
”在语言和动作幅度上,话剧要求合理地夸张,由演出的环境不同所决定的。
如若不然,剧场的后排观众就会听不清楚,看不懂。
要把内容通过声音传达下去,台词的抑扬顿挫掌握不好,观众就会觉得太平淡:也许演员自身感觉很好,但是观众根本就不知道演员在说些什么。
这就要求演员要控制好气和息,气是声音的动力,声音发出时必须要有气息的支持,所谓“气由声也,声由气也,气动则声发,声发则气镇”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演员声音要清澈明亮、圆润优美、变化丰富,要有比普通人更宽更广的音域和音量,这样,才能适应多个角色之间的变换。
演员要做到这点,必须坚持严格地训练。
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只是基础,还要经过训练才能具备独特的发声方法。
然而,这种训练是一个系统的训练,不是每天练声就能达到的。
演员的声音训练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人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各个器官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一旦某个器官发生了问题,必然要影响到其他器官的工作。
因此,首先要保持健康的体魄,这是保持演员的嗓声艺术青春的最基本要求。
一、在语言技巧中的不同之处声音的达远性(气息充足传送的力度大);吐字的清晰性(音强的力度与音长的延伸);语调的鲜明性(合理的放大与夸张);台词的连贯性(按几幕几场的顺序完成)。
二、话剧表演中语言技巧的特征(一)以接近生活的舞台语言和舞台动作为主要创作手段话剧台词是一种放大了的生活语言,独白是潜台词的外化。
配合演员的形体动作,台词分成三个组成部分,即:对白、独白和旁白。
(1)对白的作用(与对手交流):向对手发出咨询(你最近忙什么呢?能告诉我吗?),回答对手的提问(噢,你问我呀,我准备“高考”呢!),与对手交流信息(告诉你吧,我找到“工作”啦!)或发生语言纠纷(有你这么说话的吗?我可真佩服你)。
话剧中台词表演的技巧

话剧中台词表演的技巧话剧中的台词表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它需要演员们有一定的基础和训练。
下面就话剧中台词表演的技巧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语言表演技巧1、语音语调:演员在表演台词时要注重语音语调的自然和真实。
要注意语音的准确和清晰,避免口齿不清或者模糊不清。
同时要注重语调的变化和抑扬顿挫,以达到情感表达的需要。
2、语速节奏:演员在表演时要注意语速的控制和节奏的把握。
要根据台词的内容和情感需要,灵活地控制语速的快慢和节奏的轻重,以升华表演的艺术效果。
3、语气语态:演员在表演时要注意语气和语态的处理。
要根据台词的内容和情感需求,表现出不同的语气和语态,以增强角色形象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4、语言美感:演员在表演台词时要注重语言的美感和艺术性。
要通过语言的优美和富有感染力的表达,使观众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1、情感真实:演员在表演时要注重情感的真实和自然。
要通过真实的情感和情感的转换,使角色形象更加立体和丰富。
3、情感把握:演员在表演时要注意情感的把握和表达。
要根据台词的情感要求,有意识地加强或减弱情感的表达,以达到情感表达的需要。
三、动作行为技巧1、动作互动:演员在表演时要注意动作的互动和配合。
要根据台词的需要,适时地使用动作和身体语言,以增强情感的表达和形象的塑造。
四、心理状态技巧1、情感准备:演员在表演前要做好角色的情感准备和心理热身。
要通过情感准备和心理热身,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增强角色的真实感和情感表达力。
五、其他技巧1、角色安排:演员在表演时要注意角色的安排和排位。
要根据角色的位置和情感需要,灵活地安排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以增强情感的表达和戏剧效果。
3、环境氛围:演员在表演时要注重环境氛围的营造和塑造。
要通过环境氛围的营造和塑造,增强戏剧效果和观众的参与感。
以上就是话剧中台词表演的各项技巧,希望对于演员们有所帮助。
在实际的表演中,演员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角色特点加以灵活应用,从而提高台词表演的艺术水平和观众的审美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话剧表演的语言技巧
当我们在探求影视表演的语言技巧时,首先不能忽略话剧的语言技巧。
因为谁都知道电影表演艺术晚于话剧表演艺术。
早期电影演员许多是由话剧演员改行过来的,话剧与影视有着许多共同的特性或相似之处,尤其在语言技巧训练方面,话剧界率先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例如:吐字、发声、用气、共鸣等等。
电影学院五十年来的表演课教学,从进入到片断开始,排练话剧就一直是个重要的阶段标帜。
在胶片尚不充足的年代和录像尚未诞生的时候,话剧的排演即是表演系学生必不可少的实习内容。
用《第十二夜》、《伪君子》、《吝啬人》、《牛虻》、《娜拉》、《哈姆雷特》、《雷雨》、《日出》、《骆驼祥子》、《茶馆》、《赵氏孤儿》等等古今中外历史名剧的排演,培养和锻炼了影视表演人才。
话剧和影视在表演理论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和相似之处:二者都强调演员要化身成角色人物,都强调语言表达要生动自然,都强调语言的性格化塑造,也都强调语言要有行动性。
只是演出的环境不同一个在剧场,一个在镜头前;一个要多次重复地排练和面对观众演出,一个是以即兴表演为主,演员面前没有观众。
在语言技巧上的不同之处有四点:
(1)声音的达远性(气息充足传送的力度大)
(2)吐字的清晰性(音强的力度与音长的延伸)
(3)语调的鲜明性(合理的放大与夸张)
(4)台词的连贯性(按几幕几场的…自序完成)
在语言和动作的幅度上,话剧要求合理地夸张,而影视则要求绝对地收敛到与生活中一模一样。
这也是由于演出环境不同所决定的。
如若不然,剧场的后排观众听不清,看不懂;反过来,若影视语言动作像话剧那样夸张,则会失去影视的本性。
话剧表演的语言技巧有哪些特征呢?
其它戏剧形式如京剧、评剧、川剧、吕剧、越剧、晋剧、粤剧、豫剧等等,都带有表演程式化的特点,都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都需要借助乐器和锣鼓经的演奏来改变节奏。
而话剧不需要锣鼓家伙点的激发,仅凭演员RC,目U本矛盾起伏的理解和演员心理节奏变化的感觉和体验,借助剧场观众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外部节奏泊然是包括形体节奏和语言节奏。
前面我们曾讲过电影是遗憾的艺术。
而话剧演员每一次演出都有新的体验和提高,上一次的不足可以在下一次改进。
话剧在历史发展中不断革新,不断进步,话剧舞台上活跃着体验派、表现派、超现实派、轻歌曼舞派、纪实派等等各路的群英荟萃、百花争艳,一派繁荣景象。
综上所述,话剧表演的语言技巧的特征可以归结为:
以接近生活的舞台语言及舞台动作为主要创作手段。
台词的重复表演与即兴表演相结合。
在《话剧表演艺术概论》一书中,叶涛和张马力老师概括说:“话剧表演艺术具有剧场艺术的真实性,非程式的假定性,与有机重复的即时性。
”
1、以接近生活的舞台语言和舞台动作为主要创作手段
话剧台词是一种放大了的生活语言,独白是潜台词的外化。
配合演员的形体动作,台词分成三个组成部分,即:对白、独白和旁白。
①对白的作用(与对手交流)
向对手发出咨询(你最近忙什么呢?能告诉我吗? )
回答对手的提间(噢,你间我呀,我编小品呢)
与对手交流信息(告诉你吧,我考上“中戏”啦)
或发生语言纠纷(有你这么说话的吗?我可真佩服你㈠
②独自的作用(与自己和想象对象交流)
对痛苦的排遣(唉哟,疼死我啦……)
对不幸的呐喊(天呐一一我的主哇一一)
对情绪的宣泄(我要杀了他!我恨不能吃了他)
对遭遇的批判(这个世道太不公平了)
对往昔的回忆(想当初……那时候……)
对事物的判断(我看这事绝对不会这么简单)
对行为的反思(咳!都怪我不好……)
对幸福的咏叹(噢,我是多么幸福啊……)
②旁白的作用(与观众交流)
介绍历史背景(闹军阀,乱打仗,白脸的进去黑脸的上) 串联故事内容(现而今到民国,剪了小辫还是没有辙) 交待人物关系(王掌柜大发财,金银元宝一起来)
抒发作者心声(苦水尽、甜水来,谁也不愿意做奴才) 2、台词的重复表演与即兴表演相结合
不靠乐谱也不击鼓敲锣
节奏由演员自己来掌握
台词和动作经过千锤百炼
熟能生巧精益求精地琢磨
强调表演的力度速度和幅度
提倡重复与即兴表演相结合
靠观众在剧场的信息反馈
帮助演员进行判断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