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制方式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第二章 2-2种实的采集、调制和贮藏

第二章 2-2种实的采集、调制和贮藏

二、结实年龄和结实周期性
⑥乔木与灌木相比,乔木开始结实的年龄大,灌木 开始结实的年龄小。
二、结实年龄和结实周期性
园林树木开始结实后,有的年份结实数量多, 可称为“丰年”(大年)。结实丰年之后,常出现 长短不一的、结实数量很少的“歉年”(小年)。 丰歉年(大小年)交替出现。
大小年出现的原因
1、营养不足:丰年,光 合作用的产物大部分被 果实的发育所消耗,就 造成了花芽分化期的营 养不足 2、树木生活的环境条件: 气候、降雨、土壤、密 度、施肥、病虫草害、 整形修剪管理、极端天 气等等
4、坚果类种实调制
• 一般含水量较高,如板栗等,在日光下晒, 容易失去发芽力,采后要堆放在阴凉处,然 后进行粒选,粒选后的种子要放在通风处阴 干,经常翻动,堆铺厚度不超过20-25cm, 当种实湿度达到要求时,即可进行贮藏。
(三)肉质果类种实调制
• 1、种粒细小而果肉较厚的,可将果肉堆积变 软后碾压,漂洗既得净种。
三、影响园林树木开花结实的因素
3、土壤条件:
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供应比例状况常常影响树木结实 的早晚和结实量高低有关。氮多推迟开始结实的年龄;磷钾多 利于提早结实。适当提高磷和钾的供应比例,有利于提早结实, 能提高种实产量及品质。
三、影响园林树木开花结实的因素
4、生物因素:
昆虫有助于传粉,对开花结实有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 病菌、昆虫、鸟、鼠等生物因素常对树木的开花结实产生危害 作用。
• 坚果 • 成熟时果皮木质化或革质化,通常一果含一粒种 子,如板栗、栲属、山核桃
苦木栲
山核桃





• 翅果: • 果实长成翅状,果实有翅,如榆、杜仲、白蜡、槭等
珙 桐

pam调制课程设计

pam调制课程设计

pam调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PAM (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调制的概念、原理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PAM调制的基本数学表达和波形特征。

3.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类型的PAM调制方式。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使用软件或硬件工具实现PAM调制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PAM调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工具对PAM信号进行定量分析,绘制波形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通信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习动力。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

3.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培养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信息科学领域的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通信领域的基本概念,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处于高中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能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基本的数学运算。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2. 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习兴趣。

3. 通过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PAM调制基本原理:包括调制概念、PAM调制定义及其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3章“数字通信基础”2. PAM调制数学表达:介绍PAM信号的数学模型、波形表示及其数学运算。

- 教材章节:第4章“数字信号的数学分析”3. PAM调制分类及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的PAM调制方式及其优缺点。

- 教材章节:第5章“脉冲幅度调制”4. PAM调制信号的产生与解调:讲解PAM调制信号的产生方法、解调原理及实际应用。

- 教材章节:第6章“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5. 实践操作:利用软件(如MATLAB)或硬件工具(如信号发生器、示波器)进行PAM调制信号的产生与解调实验。

SVPWM原理超易懂讲解_2022年学习资料

SVPWM原理超易懂讲解_2022年学习资料

空间矢量的定义-交流电动机绕组的电-B-压、电流、磁链等物-/us-理量都是随时间变化-uBO-的,分析时 用时间-相量来表示,但如果-考虑到它们所在绕组-A-UAO-的空间位置,也可以-如图所示,定义为空-间矢量 A0,B0,-uco-Uc0°-C-图6-25电压空间朱量
空间矢量的定义-电压空间矢量的相互关条-◇-定子电压空间矢量:UA0、B0、-uco t-的方向始-终处于 相绕组的轴线上,而大小、则随时间按正-弦规律脉动,时问相位互相错开的角度也是-120°。-合成空间矢量:由 相定子电压空间矢量相加合-成的空问失量山,是一个旋转的空间矢量,它的-幅值不变,是每相电压值的3/2倍。
3六拍阶梯波电压与正六边形空间旋转嚥场-主电路原理图-VT3-A-B-VT4-VT6-VT2-三相逆变器应电动机调速系统主电路原理图
③六拍阶梯波电压与正六边形空间旋转磁场-开关工作状态-如果,图中的逆变器采用180°导通型,上下-管不同时 通,功率开关器件共有8种工作状态-见附表,其中-。6种有效开关状态;-。2种无效状态(因为逆变器这时并没有 出电-压:-◆上桥臂开关VT1、VT3、VT5全部导通-◆下桥臂开关VT2、VT4、VT6全部
2电压与磁链空间矢量的关条-疏毹轨迹-当电动机由三相平衡正弦电压供电时,电动机定-子磁链幅值恒定,其空间矢 以恒速旋转,磁链-矢量顶端的运动轨迹呈圆形(一般简称为磁链圆-。这样的定子磁链旋转矢量可用下式表示。-Y、 Ψ me ja-4-其中Ψ m是磁链Ψ s的幅值,o为其旋转角速度,

2电压与磁链空间矢量的关系-曦链轨迹-由式2和式4可得-y.e=ja平ne=平.cw-d-5-dt-上式表 ,当磁链幅值一定时,电压幅值的大-小与供电电压频率成正比,其方向则与磁链矢-量正交,即磁链圆的切线方向

pm调制课程设计

pm调制课程设计

pm调制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PM调制的基本原理、调制过程和应用场景。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PM调制的概念、特点和数学模型,掌握调制、解调的基本过程,了解PM调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PM调制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进行PM调制信号的产生、解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通信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PM调制的概念和特点:介绍PM调制的定义、特点和数学模型,使学生了解PM调制的基本概念。

2.PM调制过程:讲解PM调制的调制、解调过程,使学生掌握调制、解调的基本方法。

3.PM调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介绍PM调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场景,使学生了解PM调制的实际应用。

4.实践操作:安排实验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PM调制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PM调制的原理、特点和应用,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场景,使学生了解PM调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学习】第五章信号调理电路

【学习】第五章信号调理电路

一般采用音频交流电压(5~10kHZ)作为电桥电源。 这时,电桥输出将为调制波,外界工频干扰不易从线路 中引入,并且后接交流放大电路简单无零漂。
采用交流电桥时,必须注意影响测量误差的一些因素。
如:电桥中元件之间的互感影响;无感电阻的残余阻抗; 邻近交流电路对电桥的感应作用;泄漏电阻以及元件之间、 元件与地之间的分布电容等。
整理课件
33
整理课件
34
§2 调频与解调
(1)调频
调频(频率调制)是利用信号电 压的幅值控制一个振荡器,振荡 器输出的是等幅波,但其振荡频 率偏移量和信号电压成正比。
当信号电压为零时,调频波的频率等于中心频率(载波频 率);信号电压为正值时频率提高,负值时则降低。所以调 频波是随信号而变化的疏密不等的等幅波。
-fm
fm
-f0
f0
时域分析
频域分析
由脉冲函数的卷积性质知:一个函数与单位脉冲函数卷积的结
果,就是将其以坐标原点为中心的频谱平移到该脉冲函数处。
即调制后的结果就相当于把原信号的频谱图形由原点平移至
载波频率 f 0 处,幅值减半。
整理课件
24
从调幅原理看,载波频率 f 0 必须高于原 信号中的最高频率 f m 才能使已调波仍 保持原信号的频谱图形,不致重叠。
整理课件
27
g(t)1 2x(t)1 2x(t)co4sf0t
据傅里叶变换性质可得:
G (f) 1 2X (f) 1 4X (f 2 f0 ) 1 4X (f 2 f0 )
若用一个低通滤波器滤去中心
频率为 2 f 0 的高频成分,那
么将可以复现原信号的频谱 (幅值减小为一半),若用放 大处理来补偿幅值减小,可得 到原调制信号。

2024年通信原理学习总结范本(三篇)

2024年通信原理学习总结范本(三篇)

2024年通信原理学习总结范本一、引言通信原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现代信息传输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2024年的学习中,我通过系统学习和深入研究,掌握了通信原理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对未来通信领域的发展趋势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本篇总结将从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收获三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对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二、学习内容在2024年的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信号与系统:学习了信号的分类、采样定理、频谱分析等知识。

了解了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系统的性质,学习了时域和频域的分析方法。

2. 基带传输:学习了调制和解调技术,了解了调制技术在信号传输中的重要性。

主要学习了脉冲调幅、脉冲位置调制、脉冲编码调制等技术。

3. 传输媒介:学习了光纤传输、导波传输等传输媒介的原理和特性。

了解了不同传输媒介的优缺点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

4. 多路复用技术:学习了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等多路复用技术。

了解了多路复用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5. 信道编码与纠错:学习了信道编码和纠错码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了解了常见的编码和纠错码技术,如卷积码、RS码等。

三、学习方法在学习通信原理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几种学习方法,对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注重理论学习:通信原理是一门涉及许多理论和公式的学科,理论学习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基础。

我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文献,结合课堂讲解,深入理解了通信原理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概念。

我还积极参加学术讲座和研讨会,拓宽了对通信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了解。

2. 实践与实验:在学习中,我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通过参与实践和实验环节,我深入了解了通信系统的搭建和调试过程,培养了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

同时,我也积极参加一些通信实验竞赛和项目,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3. 多媒体辅助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和互联网平台进行学习辅助。

信号调制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信号调制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应用于中、短波无线电广播系统中,因为普通AM
制式的解调电路简单。
整理版课件
22
• 4.2.2 双边带调幅信号(DSB) • 双边带调幅信号数学表达式为
uD SB(t)K uc(t)u (t)
• •即
K U cm co sctU m co s t
(4-14)
• (4-15) u D S B ( t) 1 2 K m a U c m c o s (c ) t 1 2 K m a U c m c o s (c ) t
了解三种数字调制信号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ppt学习交流第四章信号调制的基本原理ppt学习交流第四章信号调制的基本原理ppt学习交流41概述411信号调制与变换调制信号特点是频率较低频带较宽且相互重叠所谓调制就是将待传输的基带信号加载到高频振荡信号上的过程信号调制实质是将基带信号搬移到高频载波上去也就是频谱搬移的过程412信号调制方式与分类所谓调制就是将调制信号加载在三个参数中的某一个参数上或幅值或频率或相位随调制信号大小成线性变化的过程coscosppt学习交流412信号调制方式与分类一种是把调制信号加载在载波信号的幅值上称为幅度调制简称amamplitudemodulation第二种是把调制信号装载在载波的频率上称为频率调制简称fmfrequencymodulation第三种是把调制信号装载在载波的相位上称为相位调制简称pmphasemodulationppt学习交流412信号调制方式与分类数字量对载波进行调制时根据被调制的参数不同也有三种调制方式被装载的参数为幅度时称为幅移键控调制简称ask调制amplitudeshiftkeying被装载的参数为频率时称为频移键控调制简称为fsk调制frequencyshiftkeying被装载的参数为相位时称为相移键控调制简称为psk调制phaseshiftkeyingppt学习交流412信号调制方式与分类调制方式模拟调制数字调制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相位调制pmask频移键控调制fsk相移键控调制psk图43调制方式分类ppt学习交流42幅度调制原理及特性421普通调幅am首先讨论调制信号为单频余弦波时的情况设调制信号为coscos2coscos210ppt学习交流421普通调幅am由幅度调制定义可知幅度调制是用基带信号控制载波的振幅使载波的振幅随基带信号的规律变化因此调制后形成的已调波可表示为cmam11ppt学习交流421普通调幅am由上式可以看出普通调幅信号的电路模型可以由一个乘法器和一个加法器组成

烟叶调制工学习课本重点讲义资料

烟叶调制工学习课本重点讲义资料

烟叶调制工(四)专业知识第一章烟草栽培第一节育苗管理一、烟苗对环境的要求(一)水分风干的烟草种子含水量为6%~8%,生命活动微弱,因此萌发时首先需要吸水膨胀,使种皮软化,透性增加,酶活性加强,促进呼吸作用,有利于物质转化。

包衣种子播种前最好将种子充分晾晒,这样不但有利于种子后熟,而且有利于包衣裂解。

种子萌发时吸水应达到65%~70%,此时,水分供应不充足则萌发慢,而水分过多,氧气不足,易导致烂芽。

因此,像云南大部分产区,光照好,空气干燥,基质表面水分散失快,在种子萌发阶段以基质保湿为主,可采用黑色遮阳网覆盖以降低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或者采用基质表面喷水的措施,促进烟苗均匀整齐出苗。

贵州、重庆、湖南、湖北等产区,则要防止棚内湿度过大,基质水分过多,烂芽或者出苗后烟苗窒息而死。

烟苗 5 片叶以后,可经常通风,保持苗床表面经常有水平空气流动,降低病害发生。

(二)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11~12oC,烟苗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8oC。

1~2oC 的低温会使烟苗遭受冷害,2~10oC 温度下烟苗停止生长。

因此,播种时气温宜稳定在15oC。

由于早春播种,气温较低,育苗前期管理应以保温增温为主,但若棚内湿度过大(相对湿度90%以上),则应及时通风排湿。

烟草种子萌发出苗前后,严格控制温度在30oC 以下,否则会造成烧芽烧苗现象,严重影响出苗率。

5 片真叶以后,烟苗受害温度可达38oC,高温造成叶片变褐枯死,因此 5 片真叶后,要加强大棚通风和光照,保持棚温25~28oC,以利于培育壮苗。

二、苗床规格(一)小棚小棚规格是长10m,宽 1.4~1.5m,高0.8~1.0m,每个棚的面积约15m2。

用直径8mm 的钢筋或5mm 厚的竹片做拱架,拱间距离约100 cm,拱高约100cm,置同一高度。

为加固棚架,对苗床两头的钢筋弓,中间各用 1 根木桩支撑。

苗床的内边缘与拱第一章烟草栽培架的水平距离约25cm。

盖上尼龙网纱,以隔离虫源,防治病毒病和虫害等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制方式
调制方式
概述
1、ASK--又称幅移键控法
2、PSK--又称相移键控法
3、FSK--又称频移键控法
4、QAM--又称正交幅度调制法
5、MSK--又称最小移频键控法
6、GMSK--又称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法
7、OFDM -- 正交频分复用调制
概述
11Mbps DSSS物理层采用补码键控(CCK)调制模式。

CCK与现有的IEEE802.11 DSSS具有相同的信道方案,在2.4GHz ISM频段上有三个互不干扰的独立信道,每个信道约占25MHz。

因此,CCK具有多信道工作特性。

在通信原理中把通信信号按调制方式可分为调频、调相和调幅三种。

数字传输的常用调制方式主要分为:正交振幅调制(QAM):调制效率高,要求传送途径的信噪比高,适合有线电视电缆传输。

键控移相调制(QPSK):调制效率高,要求传送途径的信噪比低,适合卫星广播。

残留边带调制(VSB):抗多径传播效应好(即消除重影效果好),适合地面广播。

编码正交频分调制(COFDM):抗多径传播效应和同频干扰好,适合地面广播和同频网广播。

世广数字卫星广播系统的下行载波的调制技术采用TDM QPSK调制体制。

它比编码正交频分多路复用(COFDM)调制技术更适合卫星的大面积覆盖。

通信的最终目的是在一定的距离内传递信息。

虽然基带数字信号可以在传输距离相对较近的情况下直接传送,但如果要远距离传输时,特别是在无线或光纤信道上传输时,则必须经过调制将信号频谱搬移到高频处才能在信道中传输。

为了使数字信号在有限带宽的高频信道中传输,必须对数字信号进行载波调制。

如同传输模拟信号时一样,传输数字信号时也有三种基本的调制方式: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

它们分别对应于用载波(正弦波)的幅度、频率和相位来传递数字基带信号,可以看成是模拟线性调制和角度调制的特殊情况。

理论上,数字调制与模拟调制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属正弦波调制。

但是,数字调制是调制信号为数字型的正弦波调制,而模拟调制则是调制信号为连续型的正弦波调制。

在数字通信的三种调制方式(ASK、FSK、PSK)中,就频带利用率和抗噪声性能(或功率利用率)两个方面来看,一般而言,都是PSK系统最佳。

所以PSK在中、高速数据传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ASK--又称幅移键控法
载波幅度是随着调制信号而变化的。

其最简单的形式是,载波在二进制调制信号控制下通断,这种方式还可称作通-断键控或开关键控(OOK) 。

l 调制方法:用相乘器实现调制器。

l 调制类型:2ASK,MASK。

l 解调方法:相干法,非相干法。

MASK,又称多进制数字调制法。

在二进制数字调制中每个符号只能表示0和1(+1或-1)。

但在许多实际的数字传输系统中却往往采用多进制的数字调制方式。

与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相比,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具有如下两个特点:第一:在相同的信道码源调制中,每个符号可以携带log2M比特信息,因此,当信道频带受限时可以使信息传输率增加,提高了频带利用率。

但由此付出的代价是增加信号功率和实现上的复杂性。

第二,在相同的信息速率下,由于多进制方式的信道传输速率可以比二进制的低,因而多进制信号码源的持续时间要比二进制的宽。

加宽码元宽度,就会增加信号码元的能量,也能减小由于信道特性引起的码间干扰的影响等。

二进制2ASK与四进制MASK调制性能的比较:在相同的输出功率和信道噪声条件下,MASK的解调性能随信噪比恶化的速度比OOK要迅速得多。

这说明MASK应用对SNR的要求比普通OOK要高。

在相同的信道传输速率下M电平调制与二电平调制具有相同的信号带宽。

即在符号速率相同的情况下,二者具有相同的功率谱。

虽然,多电平MASK调制方式是一种高效率的传输方式,但由于它的抗噪声能力较差,尤其是抗衰落的能力不强,因而它一般只适宜在恒参信道下采用。

2、PSK--又称相移键控法
根据数字基带信号的两个电平使载波相位在两个不同的数值之间切换的一种相位调制方法。

产生PSK信号的两种方法:1)、调相法:将基带数字信号(双极性)与载波信号直接相乘的方法:2)、选择法:用数字基带信号去对相位相差180度的两个载波进行选择。

两个载波相位通常相差180度,此时称为反向键控
(PSK)。

S PSK =AS DIG (T)COS(W 0 T+O 0 ) 式中:S DIG (T)=1或-1 l 解调方法:只能采用相干解调。

l 类型: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多进制相移键控(MPSK)。

3、FSK--又称频移键控法
FSK是信息传输中使用得较早的一种调制方式,它的主要优点是: 实现起来较容易,抗噪声与抗衰减的性能较好。

在中低速数据传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所谓FSK就是用数字信号去调制载波的频率。

l 调制方法:2FSK可看作是两个不同载波频率的ASK以调信号之和。

l 解调方法:相干法和非相干法。

l 类型: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多进制移频键控(MFSK)。

在上述三种基本的调制方法之外,随着大容量和远距离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是信道的带宽限制和非线性对传输信号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数字调制方式已不能满足应用的需求,需要采用新的数字调制方式以减小信道对所传信号的影响,以便在有限的带宽资源条件下获得更高的传输速率。

这些技术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充分节省频谱和高效率的利用频带展开的。

多进制调制,是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有效方法,恒包络技术能适应信道的非线性,并且保持较小的频谱占用率。

从传统数字调制技术扩展的技术有最小移频键控(MSK)、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GMSK)、正交幅度调制(QAM)、正交频分复用调制(OFDM)等等。

4、QAM--又称正交幅度调制法
在二进制ASK系统中,其频带利用率是1bit/s·Hz,若利用正交载波调制技术传输ASK信号,可使频带利用率提高一倍。

如果再把多进制与其它技术结合起来,还可进一步提高频带利用率。

能够完成这种任务的技术称为正交幅度调制(QAM)。

它是利用正交载波对两路信号分别进行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形成的。

通常有二进制 QAM,四进制QAM(16QAM),八进制QAM(64QAM),……等。

5、MSK--又称最小移频键控法
当信道中存在非线性的问题和带宽限制时,幅度变化的数字信号通过信道会使己滤除的带外频率分量恢复,发生频谱扩展现象,同时还要满足频率资源限制的要求。

因此,对己调信号有两点要求,一是要求包络恒定;二是具有最小功率谱占用率。

因此,现代数字调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最小功率谱占有率的恒包络数字调制技术。

现代数字调制技术的关键在于相位变化的连续性,从而减少频率占用。

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技术主要分两大类:一是连续相位调制技术(CPFSK),在码元转换期间无相位突变,如MSK,GMSK等;二是相关相移键控技术(COR-PSK),利用部分响应技术,对传输数据先进行相位编码,再进行调相(或调频)。

MSK(最小频移键控)是移频键控FSK的一种改进形式。

在FSK方式中,每一码元的频率不变或者跳变一个固定值,而两个相邻的频率跳变码元信号,其相位通常是不连续的。

所谓MSK方式,就是FSK信号的相位始终保持连续变化的一种特殊方式。

可以看成是调制指数为0.5的一种CPFSK信号。

实现MSK调制的过程为:先将输入的基带信号进行差分编码,然后将其分成I、Q两路,并互相交错一个码元宽度,再用加权函数cos(πt/2Tb)和sin(πt/2Tb)分别对I、Q两路数据加权,最后将两路数据分别用正交载波调制。

MSK使用相干载波最佳接收机解调。

6、GMSK--又称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法
是使用高斯滤波器的连续相位移频键控,它具有比等效的未经滤波的连续相位移频键控信号更窄的频谱。

在GSM系统中,为了满足移动通信对邻信道干扰的严格要求,采用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调制方式(GMSK),该调制方式的调制速率为270833Kbit/sec,每个时分多址TDMA帧占用一个时隙来发送脉冲簇,其脉冲簇的速率为
33.86Kbs。

它使调制后的频谱主瓣窄、旁瓣衰落快,从而满足GSM系统要求,节省频率资源。

7、OFDM -- 正交频分复用调制
正交频分复用调制(OFDM -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即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实际上OFDM是MCM Multi-CarrierModulation,多载波调制的一种。

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

正交信号可以通过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这样可以减少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 ICI 。

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上的可以看成平坦性衰落,从而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

而且由于每个子信道的带宽仅仅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信道均衡变得相对容易。

在向B3G/4G演进的过程中,OFDM是关键的技术之一,可以结合分集,时空编码,干扰和信道间干扰抑制以及智能天线技术,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系统性能。

包括以下类型:V-OFDM,W-OFDM,F-OFDM,MIMO-OFDM,多带-OFD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