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旅游下的文旅商业综合体

泛旅游下的文旅商业综合体
泛旅游下的文旅商业综合体

泛旅游下的文旅商业综合体

前言

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泛旅游时代已然来临!与从前的旅游模式不同,泛旅游更像是一种概念旅游,更加符合旅游的原本定义。

泛旅游产业是一种超出观光、休闲、度假等传统旅游概念的更加泛化的旅游产业概念,是向人们提供具备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刺激性等特征的体验消费的一系列服务的总称,其内容包含会展、运动、康体、娱乐等等,与餐饮、运输、酒店、商业、农业等等联系紧密。

简单乏味的消费内容已跟不上新时代人们的消费需求,因此,泛旅游产业的各产业之间形成融合趋势,融合之后的产业结构将带来很高的附加值和溢出效应。

文旅综合体

文旅商业综合体打造文旅商复合空间,通过文化主题,将商业、旅游、休闲融为一体,形成文旅+住宿,文旅+科技,文旅+交通,文旅+体育,文旅+教育,等等多种业态,以适应最新消费群体的需求,目的是打造极具个性化的主题型商业模式。

文旅影响下的商业综合体

一、线上营销的搭建

开通线上服务如:小程序、APP、公众号等。迎合潮流,引入直播、网红等元素,发布相关宣传视频,入驻抖音等社交软件。

二、增加体验

在未来,商业空间的设计开发本质是“体验”,“体验”是新的消费场所的核心。“体验”可以有效

防止商业空间设计同质化问题。商业体量内真正产生利润的不是商业也不是娱乐,是而是“内容”自身。

三、空间设计更有个性

尚悦街 - 西街

尚悦街 - 西街设计在不改变原场地的船台的基础上,对历史元素、传统材料进行现代演绎,大胆运用新型材料配合不同功能要求,打造出丰富的空间质感。

该设计唤起人们对场地的历史记忆,并构筑起面向未来的开放公共交流空间。设计师通过多种手法将各个公共空间进行串联,包括公共空间艺术化、商墅的独立与多样性并存。

商业综合体的景区化、文旅化

在商业空间同质化如此严重的今天,商业综合体如何脱颖而出,创造利润?

其实早已有答案,《第三次浪潮》书中说,“未来,人们的生存空间将被极度压缩,人们只能到商场里度假,到街上度假”。现在上街、到商场游逛已经成为一种“度假”、一种“旅游”。

这几年,商业综合体纯碎的商业功能在不断弱化,旅游价值和文化价值日渐凸显,使游客在游玩中产生较强的消费欲望,从而促进消费,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文旅商业业态。

文旅商业设施在满足基本的的吃、购、住等功能上,还应该满足文化展示、文化体验、互动交流、游览体验等复合的功能。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趋势从生活化向文旅休闲化发展。

案例一

新加坡维多利亚大街Iluma综合商业建筑

Iluma是一个集娱乐和零售于一体的项目,坐落于新加坡著名的白沙浮街区(Bugis Street),目前主要功能区为艺术、教育及娱乐。建筑设计亮点:线性体块与曲线形雕塑造型体块形成了鲜明对比。

线性建筑元素可包含停车场,零售店,电影院和表演空间,而雕塑造型建筑元素则包含一些较小型的零售和娱乐活动。

日本大阪难波城公园

日本大阪难波公园被誉为“空中花园”,拥有独特的视觉效果,给人全新的视觉体验。原址为一座棒球馆,坐落于邻近难波火车站的一片新商业区,离机场距离较近,将城际列车、地铁等交通枢纽功能与办公、酒店、住宅完美融为一体,是日本成功开发的城市综合体的代表项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