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新诗赏析
《回答》原文及赏析

《回答》原文及赏析北岛的《回答》是一首具有强烈批判精神和深刻思想内涵的诗作。
这首诗创作于特殊的历史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成为了中国当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原文如下: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之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这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不公。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开篇这两句就如石破天惊,将卑鄙者和高尚者的命运进行了鲜明的对比。
卑鄙者凭借其卑鄙的手段畅通无阻,而高尚者却只能在死后留下墓志铭,这种对社会道德颠倒的痛斥,直击人心。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这里的“镀金的天空”象征着虚假的繁荣和表面的美好,而“死者弯曲的倒影”则暗示了那些被扭曲和扼杀的正义与生命。
诗中连续的追问,“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困惑和质疑。
冰川纪本应结束,却依然寒冷;好望角的发现本应带来希望,死海却依然充满竞争和争斗。
这种强烈的反差,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变革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之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诗人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使命,他要为那些被压迫、被忽视的声音发声,要挑战这个不公的世界。
“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这种坚定的反抗精神,展现了诗人不屈的意志和勇气。
北岛诗歌《雨夜》原文及赏析

北岛诗歌《雨夜》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北岛诗歌《雨夜》原文及赏析【导语】:当水洼里破碎的夜晚摇着一片新叶象摇着自己的孩子睡去当灯光串起雨滴缀饰在你肩头闪着光,又滚落在地你说,不口气如此坚决可微笑却泄露了内心的秘密低低的乌云用潮湿的手掌揉当水洼里破碎的夜晚摇着一片新叶象摇着自己的孩子睡去当灯光串起雨滴缀饰在你肩头闪着光,又滚落在地你说,不口气如此坚决可微笑却泄露了内心的秘密低低的乌云用潮湿的手掌揉着你的头发揉进花的芳香和我滚烫的呼吸路灯拉长的身影连接着每个路口,连接着每个梦用网捕捉着我们的欢乐之谜以往的辛酸凝成泪水沾湿了你的手绢被遗忘在一个黑漆漆的门洞里即使明天早上枪口和血淋淋的太阳让我交出青春、自由和笔我也决不会交出这个夜晚我决不会交出你让墙壁堵住我的嘴唇吧让铁条分割我的天空吧只要心在跳动,就有血的潮汐而你的微笑将印在红色的月亮上每夜升起在我的小窗前唤醒记忆北岛的朦胧诗有一最大的特征就是以批判意识和忧患意识,为抒情内核的冷色调,代替了以往诗歌的乐观热烈和慷溉激昂。
北岛的诗回答赏析

北岛的诗回答赏析《回答》是我国著名诗人北岛代表作之一,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回答》的有关知识,希望大家喜欢!北岛的诗《回答》赏析诗开头第一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是一句很有力量的悖论式警句。
“卑鄙”,指人的品行很恶劣。
“通行证”是行关过卡的证明,只颁发给具有资格的人。
这两个意象结合在一起,便可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社会是以品行恶劣为标准的,或者说,只有品行恶劣的人才能在这个社会上通行无阻。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与前句相对应和对比,意谓“高尚者”的高尚行,就像无形的“墓志铭”一样永存人世间。
这两句用了四个意象,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留下惊心动魄的震憾和深刻的印象。
这两句既是对卑鄙者和社会现实的鞭挞,也是对“高尚者”的颂扬,对社会正义力量充满了信心。
接着的第三、四行是写景句。
但描绘的景色,进一步让人感觉这个社会十分可怕。
“镀金的天空”表明是一个被粉饰的天空,与之对应的社会是一个被粉饰的社会。
“倒影”且飘在天上,那么这倒映到天上的死者,就该是地面上的死者了。
“弯曲”,让人联系想死者的死因可能是冤屈。
加上“飘满了”的形容,则给读者描绘出天空满布尸体的恐怖景象。
这种恐怖景象配合第一、二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根本否定和强烈不满的情绪,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第二段第一句的“冰川纪”,即指地质纪年的冰河时期(新生代的第四纪),由于气候异常寒冷,所有生物都无法生存,显然是一个暗喻。
可以作两解:一是指解放前的黑暗年代,那么可以理解为,解放前的黑暗年代已经过去了,为什么现在(“”时期)人与人的关系还是处处充满冰凌?同时,这首诗写于1976年,很多人自然地将“冰川纪”联想成“”时期。
“冰凌”即冰锥,有寒冷、尖锐、伤人的特点,可用来形容人们互相攻击、互相猜忌,不能互相信任、融洽相处的情况。
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指既然人情极度冷漠的时代已经过去,为甚么人与人之间还要互相攻击,不能融洽相处呢?如果上两句用了地球的纵向历史,接着两句则用了空间或地理的意象。
北岛诗赏析

北岛诗赏析北岛的诗就像一扇神秘而迷人的大门,一旦推开,就能走进一个充满力量与深度的世界。
北岛的诗里有着独特的意象。
你看那“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简单的两句话啊,就像两把锐利的剑。
卑鄙者以为自己拿着通行证能畅通无阻,多可笑啊,就像小偷以为自己偷东西的小伎俩能永远得逞一样。
高尚者的高尚在这个有些荒诞的世界里,却好像只能成为死后的墓志铭。
这是北岛对那个时代的一种深刻洞察,他用这样鲜明的意象把社会上那些不合理的现象一下子就戳破了。
再看他诗中的“网”这个意象,这多像我们生活中的层层束缚啊,有时候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困在蜘蛛网里的小虫子,想挣脱却又被紧紧缠住。
这“网”可以是社会规则的限制,也可以是人际关系的复杂交织,北岛把这种无形的压力具象化了,让我们读者一下子就能感同身受。
北岛的诗在语言上也是一绝。
他的语言简洁有力,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就好比一个功夫高手,出拳简单直接却又能直击要害。
每一个字都像是精心挑选的士兵,站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表达整首诗的情感和思想冲锋陷阵。
他不会堆砌华丽的辞藻来迷惑读者,而是用最质朴、最有力量的话语来打动人心。
你读他的诗的时候,就像在听一个智者在耳边低语,虽然声音不大,但是每一个字都能重重地敲在你的心上。
北岛诗中的情感也是非常复杂的。
有对现实的不满,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还有一种深深的孤独感。
这种孤独感不是那种无病呻吟的小情绪,而是像一个站在荒原上的独行者,周围都是茫茫的未知,他只能坚定地朝着自己心中的方向前行。
他对理想的执着就像夸父追日一样,明知道可能会面临很多困难,甚至可能无法实现,但就是不肯放弃。
这种情感在他的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读的时候也会被这种情绪感染,仿佛自己也成了那个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人。
北岛的诗在艺术风格上很有特色。
他的诗节奏感很强,读起来就像在听一首节奏感十足的摇滚乐。
有时候是那种缓慢而沉重的节奏,就像一个老人在缓缓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有时候又像急促的鼓点,敲打着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跳也跟着加速。
北岛现代诗作品赏析

北岛现代诗作品赏析
北岛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
以下是店铺搜集的北岛现代诗作品赏析,欢迎阅读。
回忆
烛光
在每一张脸上摇曳
没有留下痕迹
影子的浪花
轻击着雪白的墙壁
挂在墙上的琴
暗中响起
仿佛映在水中的桅灯
窃窃私语
一束
在我和世界之间
你是海湾,是帆
是缆绳忠实的两端
你是喷泉,是风
是童年清脆的呼喊
在我和世界之间
你是画框,是窗口
是开满野花的田园
你是呼吸,是床头
是陪伴星星的夜晚
在我和世界之间
你是日历,是罗盘
是暗中滑行的光线
你是履历,是书签
是写在最后的序言
在我和世界之间
你是纱幕,是雾
是映入梦中的'灯盏
你是口笛,是无言之歌
是石雕低垂的眼帘
在我和世界之间
你是鸿沟,是池沼
是正在下陷的深渊
你是栅栏,是墙垣
是盾牌上永久的图案
在我透明的忧伤中
在我透明的忧伤中
充满着你,仿佛绿色的夜雾缠绕着一颗孤零零的小树而你把雾撕碎,一片一片在冰冷的手指间轻轻吸吮着如同吸吮结成薄衣的牛乳于是你吹出一颗金色的月亮冉冉升起,照亮了道路。
北岛的诗《走吧》赏析

北岛的诗《走吧》赏析《走吧》走吧,落叶吹进深谷,歌声却没有归宿。
走吧,冰上的月光,已从河面上溢出。
走吧,眼睛望着同一片天空,心敲击着暮色的鼓。
走吧,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
走吧,路呵路,飘满了红罂粟。
赏析:《走吧》这首诗很简短,不仅篇幅短,诗句也短,而且整首诗的结构非常整齐匀称,用数学公式来表示便是“3*5”,即一共有5节,每节有3行。
照理说,这样的诗读起来应该非常明快,犹如哼着短促轻快的小调使人心情愉快朗,但事实并不是如此。
这首诗的旋律低沉,感情颓废,令人想起[破旧的老车站,生锈的栏杆,破败的断墙,空旷压抑悲哀寻寻觅觅全诗5小节,都以“走吧”起始,“走”便成为全诗的主旋律。
走,一种动作,一种进行着的动作,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只是不断地机械式地重复着,迷惘孤寂且无所获的开空虚,但依然是进行着的,给人一种“悲剧英雄”的感觉,虽然迷惘困惑空虚却仍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不愿放弃,像老人与海中的老人。
伴随5个“走吧”是五个不同的画面,诗人以蒙太奇的方式进行时空的转换,拉长了整首诗时空的长度,有了一种厚度一种浓缩感,同时也使“走”这个动作得到了延伸,是淋漓尽致地表现诗人果敢和不甘沉沦的求索精神。
但是诗人在寻找什么呢?是什么使诗人如此地坚定固执地找寻呢?第一小节中,一个“却”字,连接了人与自然的对比,“落叶吹进深谷”表明深谷成了落叶的栖身之地,但是“歌声”却没有归宿,意指歌声的发出者——人或诗人却没有栖身之地。
而第四节中,诗人又宣称“走吧/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湖”并不是河也不是海,湖具有自己的特征,它不象河流一般长年奔流不息,也不像海变幻莫测,湖是水的汇集,它只是安定平静的,让人感到安定安全。
而生命的湖便是指诗人要寻找生命的安定之所。
由次可知,诗人固执地要寻找自己的归宿要寻找自身的安定之所要寻觅生命的根。
冷冷清清诗人寻小觅觅之时看到什么找到了什么呢?只有冷冷清清的景物,清清的心情。
浅析北岛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析北岛诗歌的艺术特色北岛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而备受推崇。
北岛的诗歌多以简约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见长,反映了他对社会、人性和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本文将从语言风格、思想深度和艺术形式三个方面来浅析北岛诗歌的艺术特色。
北岛的诗歌语言风格简约、直接,以简单的词语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他善于用平实的语言和生活中的细节来描绘人类的苦难、孤独和心灵的呐喊。
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中,他以朴实的语言道出了内心的无尽痛苦:“我曾经失望,无助,忍受了巨大的孤独。
”这样的诗句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他内心的焦虑和绝望。
北岛的诗歌语言多用短句和断句,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在《千年之后》一诗中,他写道:“千年之后,我们终于发现了另一种方式:毁灭一切,从头开始。
”这样的语言简短有力,让诗歌的内核更加凝练和深刻。
北岛的诗歌思想深度深刻、反思人性与现实的种种困境。
他对社会、人性和生命的矛盾与挣扎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并以此反思人类的尊严和自由。
他坚信诗歌是一种抓住时代脉搏的力量,同时又是一种寻求超越和自由的精神表达。
他在《河流》一诗中写道:“我相信,那将是诗歌将压迫得粉碎的那一天。
”这样的诗句表达了他对诗歌力量的信仰与追求,同时也是对现实的一种不屈的抗争。
他的诗歌还经常涉及人性的复杂性和内心的挣扎。
在《悲歌》一诗中,他揭示了人类自身的痛苦:“有人尽信奇谈,有人怀疑一切,我只相信一切莫可信。
”这样的描写道出了他对于人性和真理的怀疑与迷惑。
北岛的诗歌形式多样,既有小品诗和长诗,也有散文诗和白话诗。
他善于运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五味杂陈的情感与思想。
他的小品诗常常以微小的细节描绘人与世界的关系,让读者从细腻的描写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长诗则展现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思考。
他的《大陆》一诗以广袤的大地和无边的天空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
他的散文诗和白话诗则更加贴近生活,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考。
北岛的诗歌鉴赏

北岛的诗歌鉴赏
嘿,朋友!你知道北岛的诗歌吗?那可是如同璀璨星辰般照亮文学
天空的存在!
就拿他的来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一句多么震撼人心啊!这不就像是在黑暗中突然亮起的一道强光,
把现实的丑陋和美好的无奈都照得清清楚楚吗?这难道不比一把锋利
的剑,直直地刺向虚伪的面具?
再看,“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简单的几个字,却仿佛包
含了整个世界的悲欢离合。
这不就像一场宏大的交响乐,在低回处让
人心碎,在激昂时让人振奋?
还有那,“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
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这简
直就是把我们内心深处那些曾经的美好憧憬和现实的无奈碰撞,赤裸
裸地摆在了眼前!难道不像一颗流星划过夜空,瞬间的绚烂之后是无
尽的黑暗?
北岛的诗歌,有时候像汹涌的海浪,冲击着我们的心灵防线;有时
候又像温柔的微风,轻轻抚摸着我们内心的伤痛。
我觉得啊,北岛的诗歌就是我们心灵的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喜
怒哀乐,也让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一丝慰藉和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岛新诗赏析
北岛,原名赵振开,1949年生于北京。
曾当过建筑工人、编辑。
1978年与芒克创办《今天》。
出版主要诗集有:《北岛诗选》(1986)、《在天涯》(1993)、《北岛诗集》(2003),及散文集《失败之书》《时间的玫瑰》(2006)等,作品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出版。
这里选出北岛的《回声》和《黑色地图》两首诗进行赏读。
1.读《回声》
你走不出这峡谷
在送葬的行列
你不能单独放开棺材
与死亡媾和,让那秋天
继续留在家中
留在炉旁的洋铁罐里
结出不孕的蓓蕾
雪崩开始了——
回声找到你和人们之间
心理上的联系:幸存
下去,幸存到明天
而连接明天的
一线光线,来自
隐藏在你胸中的钻石
罪恶的钻石
你走不出这峡谷,因为
被送葬的是你
象喻:从意象到象征
北岛在艺术上的最大贡献,就是率先进入并成熟象喻写作。
他深谙对应交感论,在主客体间,巧妙“接通”双方契合点,经由精准的意象,完成象征的微言大义(北岛的意象,多数为孤峻的,如“古寺”,“彗星”“岛”“云母”,“珠网”),成就了一种从意象到象征的多方喻指效应,引领了新时期以来,现代诗一种重要的写作范式。
不过,大家所熟悉的《迷途》,还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早期意象主义,稍后的《回声》,在艺术与思想上则显得复杂多了,高出一筹。
“你走不出这峡谷/在送葬的行列/你不能单独放开棺材/与死亡媾和”,峡谷,行列,棺材,组成该诗第一组意象,它有点类似视觉和弦,具有1+1+1大于3的效果。
其间峡谷和棺材,形态上的长方形、属性上的幽深、阴冷,容易产生“叠印”效果,同时配上中间缓缓蠕动的“行列”,尤其是用“你走不出”“你不能”的断然语气,使原本早已沉重的意象“雪上加霜”:“回声”在夹缝中被挤压,希望在“铁屋”式的封闭中,无奈摆荡,成了送葬的“哀乐”——为历史、也为自己。
显然,第一组意象,喻指了当年的时代处境,那近乎是一片漆黑、没有光明生机的瘖哑。
第二组意象是“秋天留在家中”“留在炉旁”和“铁罐里结出不孕的蓓蕾”。
前者的偌大时空接与后者精致的各种细节,形成巨大反差。
留下秋天,留在炉旁,就是留下那一点人间的温情,哪怕留下飘零的可供取暖的落叶(当然也留下尚存一息的归途)。
而前面一个“让”字,表明了无奈中的吁求。
然而,“洋铁罐”(请注意洋字的鲜明指向——外来文化)在高压的封闭,隔离中,怎么可能在“秋天”里绽放蓓蕾、开花结果呢?此组意象的对峙,隐喻了多少美好的梦想和美好梦想在残破中,继续着堂吉诃德式的对抗。
事情的结果是“雪崩开始了”。
雪崩、回声、及“胸中的罪恶钻石”,构成第三组意象。
雪崩很好理解:它是雪山上,厚雪的共振现象,意味着大面积的崩溃,淹没,埋葬,是灾难的潜台词。
“回声”复杂一点,它是声音在传播后的响应,它可以从物理学上引申为历史的、现实的、文化的、伦理的、心理的、意识形态诸多方面的“反弹”。
“回声找到你和人们之间/心理上的联系”。
这就是,经历了雪崩似的灾变后,人的本能生存获得了某种觉醒——即“幸存/下去,幸存到明天”。
而最值得研讨的是,连接明天的希望光线,竟是来自胸中“罪恶的钻石”。
罪恶的钻石,是一种背谬式的意象组合。
钻石可看作高贵、坚硬的心灵象征,但忽然赋予罪恶的意义,表面上似乎不好理解。
其实并不唐突。
试想想,当动物性的生存本能,在雪崩的灾变后占据了上风,人性的弱点势必得到充分施放——那些形形色色的邪恶、欲望,一起涌了出来。
而对于文化人、知识分子来说,尤其是精神上的矮化、畏缩、犬儒——完全有可能、甚至是必然的,和原先灵魂里向往的钻石质地,有机地化合在一起了,成为更为复杂的——优中含劣、劣中有优的精神产物。
这样,人性的共通弱点、悲剧性宿命,自然是“走不出峡谷”,“走不出送葬行列”。
个体的抗争,由于力量悬殊,终归是以卵击石的结果。
这就是先驱者的代价,其中的悲凉况味,隐隐流露出来,非亲历者难以体会。
大陆第三代之后,许多人纷纷抛弃意象,鄙视它过于精致、主观、人为,纷纷改换为物象、语象,竟成时风。
殊不知,那些富含深意的意象——它所提供的多层意蕴,都指向人的无限的精神领域。
2.读《黑色地图》
寒鸦终于拼凑成
夜:黑色地图
我回来了———归程
总是比迷途长
长于一生
带上冬天的心
当泉水和蜜制药丸
成了夜的话语
当记忆狂吠
彩虹在黑市出没
父亲生命之火如豆
我是他的回声
为赴约过街角
旧日情人隐身风中
和信一起旋
北京,让我
跟你所有灯光干杯
让我的白发领路
穿过黑色地图
如风暴领你起飞
我排队排到那小窗
关上:哦明月
我回来了———重逢
总是比告别少
只少一次
直接还原:“同声翻译”
离开故土11年后,北岛首次回国写下了这首诗。
对比上一首20几年前的《回声》,北岛依旧保持他精悍的象喻方式,不同的是,此诗的情感在他惯常的克制节敛中,还是禁不住做了迸发,这在他后期诗歌写作中是极少见的现象。
表现人的情感世界,是诗的功能之一。
现代诗向来反对那种单一、单向的情感方式,但并非要全盘埋葬情感。
如何处理好复杂情感情思,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处理好节敛与迸发之间的关系。
本篇写游子归来的复杂情思,诗人的沉重乡愁,紧紧维系于亲缘、地缘、事缘、业缘,多方面溶于一体。
没有多年深重的磨难、体验和累积,是很难写得这样有血有肉,异常饱满的。
同时也应归结于诗人在内敛与外放中做了很好的包孕处理。
该诗是北岛后期的力作。
下面的读法,试着采用“直接还原”法,用一种类似散文诗的方式,进行同步性“翻译”,以求接近“原汁原味”。
然而,按理说,诗是散文里不能留存的部分;不能留存的部分才是最有意味的,被你这样一颠倒,味道岂不流失?且慢,在初入门坎之时,做一做同步“译文”的热身,我想还是有助于后面的“长跑”训练呢。
寒鸦,辞书中的“孝顺鸟”,驮着夜,驮着我,驮着黑色的地图,踏上回家的路程。
黑压压的夜,压着暗淡的心情,使一切都笼罩在阴影中,让人再次感到无奈和迷惘。
如果说,漂泊的海外生活是迷茫的、艰辛的,那么回家的路一点儿也不轻松;说不定,得整整等待一生。
回家难,难于上青天哪!
当暗夜出示解渴的泉水和蜜制的药丸,无疑的,它充满强大的诱惑——安抚的或招安的诱惑;当记忆如狗叫式的猛然抖落,回想绚丽的“彩虹”在黑市上进行种种交易,此时,我的心依然带着严冬的寒颤、瑟缩着,连同挥之不去的疑惧。
父亲的生命,已如风中残烛,他是我回乡的主要缘由。
山重水阻,我相信,我依然是他不可缺少的抚慰与回声。
而与旧日恋人约会的可能与企盼,注定她要隐身,注定音信要像风一样飘散,一如我种种失落与飘渺。
回乡的伤痛不断地把我煎熬。
那么,就让我做一次倾吐吧。
北京,多少年来我没有这样叫你了,这一次,我一定要和你好好干杯。
和你的一切——灯光、道路、车辆干杯!抖掉那黯淡的心境、阴郁的情绪,我要用我的白头发穿过黑夜,如同风暴引你起飞!
然而现实是,我首先必须面临海关(检查站)的窗口,那至关重要的窗口,不知会不会象往年那样,把我拒之门外。
但不管关闭或敞开的窗口,我都得去排队尝试。
因为那窗口,是李白故乡的月亮,也是我的月亮啊。
哦,我回来了,我到底回来了,终于和父亲重逢了。
但不论如何重逢肯定都要较离别少掉一次。
我又该如何是好呢?
陈仲义,著名诗评家,现居福建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