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 《给孩子的诗》

合集下载

北岛给孩子们的诗

北岛给孩子们的诗

北岛给孩子们的诗嘿,你知道北岛吗?他可是个超厉害的诗人呢!他写的那些给孩子们的诗啊,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孩子们心中那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世界。

比如说那首,“在我和世界之间,你是海湾,是帆,是缆绳忠实的两端;你是喷泉,是风,是童年清脆的呼喊。

”哇,这写得多棒啊!就好像孩子们的世界一下子展现在我们眼前,那是多么纯真和美好的画面呀!北岛的诗就像是一个个小宝藏,等待着孩子们去发掘。

孩子们读着他的诗,就好像在和一个特别懂他们的朋友聊天。

“我是人,我需要爱,我渴望在情人的眼睛里,度过每个宁静的黄昏。

”这句诗不正是孩子们内心深处对爱和温暖的渴望吗?想象一下,孩子们坐在窗前,捧着北岛的诗集,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他们一边读着诗,一边露出开心的笑容。

这画面多美呀!我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小朋友在读北岛的,他那认真的模样,真的太可爱啦!他一边读还一边摇头晃脑的,嘴里还嘟囔着那些诗句。

我忍不住问他:“小朋友,你能读懂吗?”他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说:“我觉得好有意思呀!”哈哈,这就是北岛诗的魅力呀!北岛给孩子们的诗,不是那种说教式的,而是充满了趣味和想象力。

它们能让孩子们在诗歌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星星在闪耀,月亮在微笑,夜晚多美好。

”这样的诗句,不就像是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梦幻世界的大门吗?我觉得呀,北岛的这些诗真的太重要了!它们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诗歌的美好,能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孩子们的世界就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就应该有这些美妙的诗陪伴着他们成长。

所以呀,让我们一起多给孩子们读一读北岛的诗吧,让他们在诗歌的海洋里畅游!。

北岛给孩子的诗

北岛给孩子的诗

北岛给孩子的诗《给孩子的诗》是20xx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北岛。

北岛亲自甄别、挑选,将自己心目中的最适于孩子诵读、领悟的短诗公布于世,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给孩子的诗》内容,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给孩子的诗》(一)1、全诗我愿意是急流——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愿意是荒林,在河流的两岸,对一阵阵的狂风,勇敢地作战……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在我的稠密的树枝间做窠鸣叫。

我愿意是废墟,在峻峭的山岩上,这静默的毁灭并不使我懊丧……只要我的爱人是青青的常春藤,沿着我荒凉的额,亲密地攀援上升。

我愿意是草屋,在深深的山谷底,草屋的顶上饱受风雨的打击……只要我的爱人是可爱的火焰,在我的炉子里,愉快地缓缓闪现。

我愿意是云朵,是灰色的破旗,在广漠的空中,懒懒地飘来荡去,只要我的爱人是珊瑚似的夕阳,傍着我苍白的脸,显出鲜艳的辉煌。

1847年6月1日-10日之间2、创作背景1846年9月,23岁的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并对这位姑娘一见倾心。

但伯爵却不肯把女儿嫁给裴多菲这样的穷诗人。

面对阻力,裴多菲对尤丽娅的爱情仍痴迷不减,在半年时间里写出了一首首,1847年6月,诗人和尤丽亚的婚恋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于是诗人点燃起激情与真爱的火焰,发布了他爱的誓言,写下了这首诗歌。

该诗写在诗人与尤丽娅热恋时期,是一首向自己所爱表白爱情的诗。

3、作者简介裴多菲·山陀尔(Petőfi Sándor,1823-1849),匈牙利人。

他于1820xx年1月1日出生在匈牙利一个贫苦屠户家庭,少年时期过流浪生活,做过演员,当过兵。

裴多菲15岁开始写诗,1842年正式发表诗歌《酒徒》,开始写作生涯。

《给孩子的诗》(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顾城1981年3月所作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北岛《给孩子的诗》第五首 星星们高挂空中(海涅)

北岛《给孩子的诗》第五首  星星们高挂空中(海涅)

北岛《给孩子的诗》第五首星星们高挂空中【德国】海涅杨武能译星星们高挂空中星星们高桂空中,千万年一动不动,彼此在遥遥相望,满怀着爱的伤痛。

它们说着一种语言,美丽悦耳,含义无穷,世界上的语言学家谁也没法将它听懂。

可我学过这种语言,并且牢记在了心中,供我学习用的语法,就是我爱人的面容。

【诗人简介】海因里希·海涅,全名克里斯蒂安·约翰·海因里希·海涅(德语:Christian Johann Heinrich Heine,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1797年12月13日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19世纪最重要的德国诗人和新闻工作者之一。

海涅既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浪漫主义的超越者。

他使日常语言诗意化,将报刊上的文艺专栏和游记提升为一种艺术形式,赋予了德语一种罕为人知的风格上的轻松与优雅。

他是作品被翻译得最多的德国诗人中的一员。

海涅最广为人知的一首诗可能是由门德尔松为之作曲的通过音乐传播的《乘着歌声的翅膀》。

【诗歌赏析】在海涅的抒情诗中,星星和玫瑰、夜莺一样都是他所钟爱的意象。

在这首《星星们高挂空中》一诗中,诗人借助于幻想中的意境,表达了自己对心中爱人的仰幕之情,同时也说出了对于这份爱情可望而不可即的痛苦。

可以说,年青的海涅是在爱神的引领下步入诗歌殿堂的。

海涅最初的爱恋对象是他的两个堂妹,然而这两个堂妹压根就瞧不起当时贫穷的海涅,使海涅陷入了无望的相思中。

不过,爱情的挫折却给了海涅创作灵感,他写出了许多浪漫的诗篇,奠定了自己在爱情诗王国中的显著地位。

《星星们高挂空中》这首诗反映了海涅早期抒情诗中的典型特色。

简洁的语言,经典语句,和谐的音韵,把自然界的现象融合在他那真挚浪漫的诗歌中。

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借天上隔空对望的星星来表现自己和爱幕对象之间遥不可及的心的距离。

“世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是我在你面前,而你却感觉不到我的爱”。

诗人把个体情感与广漠的宇宙去作对比,用星辰的距离之远来隐喻世间不可能实现的爱情。

北岛《给孩子的诗》第五首 星星们高挂空中(海涅)

北岛《给孩子的诗》第五首  星星们高挂空中(海涅)

北岛《给孩子的诗》第五首星星们高挂空中【德国】海涅杨武能译星星们高挂空中星星们高桂空中,千万年一动不动,彼此在遥遥相望,满怀着爱的伤痛。

它们说着一种语言,美丽悦耳,含义无穷,世界上的语言学家谁也没法将它听懂。

可我学过这种语言,并且牢记在了心中,供我学习用的语法,就是我爱人的面容。

【诗人简介】海因里希·海涅,全名克里斯蒂安·约翰·海因里希·海涅(德语:Christian Johann Heinrich Heine,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1797年12月13日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19世纪最重要的德国诗人和新闻工作者之一。

海涅既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浪漫主义的超越者。

他使日常语言诗意化,将报刊上的文艺专栏和游记提升为一种艺术形式,赋予了德语一种罕为人知的风格上的轻松与优雅。

他是作品被翻译得最多的德国诗人中的一员。

海涅最广为人知的一首诗可能是由门德尔松为之作曲的通过音乐传播的《乘着歌声的翅膀》。

【诗歌赏析】在海涅的抒情诗中,星星和玫瑰、夜莺一样都是他所钟爱的意象。

在这首《星星们高挂空中》一诗中,诗人借助于幻想中的意境,表达了自己对心中爱人的仰幕之情,同时也说出了对于这份爱情可望而不可即的痛苦。

可以说,年青的海涅是在爱神的引领下步入诗歌殿堂的。

海涅最初的爱恋对象是他的两个堂妹,然而这两个堂妹压根就瞧不起当时贫穷的海涅,使海涅陷入了无望的相思中。

不过,爱情的挫折却给了海涅创作灵感,他写出了许多浪漫的诗篇,奠定了自己在爱情诗王国中的显著地位。

《星星们高挂空中》这首诗反映了海涅早期抒情诗中的典型特色。

简洁的语言,经典语句,和谐的音韵,把自然界的现象融合在他那真挚浪漫的诗歌中。

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借天上隔空对望的星星来表现自己和爱幕对象之间遥不可及的心的距离。

“世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是我在你面前,而你却感觉不到我的爱”。

诗人把个体情感与广漠的宇宙去作对比,用星辰的距离之远来隐喻世间不可能实现的爱情。

读北岛《给孩子的诗》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北岛《给孩子的诗》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北岛《给孩子的诗》有感_读后感_模板读北岛《给孩子的诗》有感我并不算是一个诗歌爱好者,读这本《给孩子的诗》,更多的是因为好奇。

这本小小的书,到底选择了怎样的诗歌,才能吸引到孩子们的目光?回想孩童时,我对诗歌的印象总是模糊的,没有小说的前因后果,没有散文的轻松明快,就是简单的字词和上口的韵律;离开校园后,诗歌更是在我的生活中难以寻觅踪迹,直到,我充满好奇地翻开这本原是给孩子的诗——将书中的101首诗通读一遍,竟然对很多首诗歌都觉得熟悉,读起来朗朗上口,甚至能脱口而出下一句。

一本书读下来,顿时觉得酣畅淋漓,甚至有着再读一次的冲动,原来读诗竟是这样的神奇!读一首好诗,感受的是文字和旋律的美好。

再没有一种文体能够像诗歌这样,将文字和旋律完美融合在一起,无论是默默阅览,还是轻声吟诵,又或是大声朗读,都将文字和旋律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

即使受众是不解其意的孩童,或是焦躁繁忙的成年人,都会自然地让人觉得舒畅和愉悦。

诗人能够赋予文字生命,描绘雨燕是”它使雷电枯竭,它在晴空播种,它若触着地面,便会粉身碎骨”,描绘老虎是”你金色辉煌,火似地照亮黑色的林莽,什么样超凡的手和眼睛,敢塑造你这可怕的匀称”,文字肆意组成了一幅画、一首歌,带给读者的是震撼的美。

读一首好诗,畅游的是想象的空间。

诗歌要表现的内涵是那么的多,但它愿意使用的字却是那么的少;但每个字与每个字之间,都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每一行与每一行之间,都是一个无边的宇宙,轻易就引人走进一片神奇的天地。

跟随诗人的脚步,我们学会聆听万事万物,”星星们高挂空中,千万年一动不动,彼此在遥遥相望,满怀着爱的伤痛”;跟随诗人的笔触,我们探索神奇的世界,”听,一颗星星落地作响!你别赤脚在这草地上散步,我的花园到处是星星的碎片”.正如诗中所说的,”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不一样,透过诗歌,我们直面自己的内心,倾听内心的声音,在想象的世界自由地翱翔。

北岛《给孩子的诗》第四首 致大自然

北岛《给孩子的诗》第四首  致大自然

北岛《给孩子的诗》第四首
致大自然(节选)
【德国】荷尔德林
当我还在你的面纱旁游戏,
还像花儿依傍在你身旁,
还倾听你每一声心跳,
它将我温柔颤抖的心环绕,
当我还像你一样满怀信仰和渴望,
站在你的图像前,
为我的泪寻找一个场所,
为我的爱寻找一个世界;
当我的心还向着太阳,
以为阳光听得见它的跃动,
它把星星称作兄弟,
把春天当作神的旋律;
当小树林里气息浮动,
你的灵魂,你欢乐的灵魂,
在寂静的心之波里摇荡,
那时金色的日子将我怀抱。

【诗人简介】
荷尔德林(Johann Christian Friedrich Holderlin),1770年3月20日出生于德国内卡河畔的劳芬,德国诗人。

古典浪漫派诗歌的先驱。

杜宾根大学神学院毕业。

当过家庭教师,爱上了雇主的妻子。

小说《希波琳》(1797~1799)是
以她为模特儿创作的。

1798年后,因情场失意,身心交瘁,处于精神分裂状态,1802年徒步回到故乡。

1804年在霍姆堡当图书馆馆员。

1807年起精神完全错乱,生活不能自理。

1843年6月7日逝世。

作品有诗歌《自由颂歌》、《人类颂歌》、《致德国人》、《为祖国而死》等。

北岛《给孩子的诗》第一首 天真的预示

北岛《给孩子的诗》第一首  天真的预示

北岛《给孩子的诗》第一首天真的预示(节选)【英国】威廉·布莱克梁宗岱译Auguries of Innocence----William Blake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And eternity in an hour.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诗人简介】威廉·布莱克(WilliamBlake,1757-1827)是十九世纪诗人,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

主要诗作有诗集《天真之歌》、《经验之歌》等。

早期作品简洁明快,中后期作品趋向玄妙晦涩,充满神秘色彩。

他是一位复杂的多重人物:除了诗人,他同时还是画家、雕刻家。

布莱克一生都没有得到官方或公众的赏识。

在当时人们的眼中,它是个反理性主义者、梦幻家和神秘主义者,一个远离尘世的人和偏执狂。

他的作品没有受到重视。

直到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叶芝等人重编了他的诗集,人们才惊讶于他的纯真与深刻。

接着是他的书信和笔记的发表,他的神启式的画也逐渐普及,于是诗人与画家布莱克的地位才确立无疑。

时至今日,不少批评家把布莱克列为英国文学史上与乔叟、斯宾塞、莎士比亚、弥尔顿、华兹华斯齐名的最伟大的六位诗人之一。

由于他的画在文艺复兴以后,开启了不重形似而重精神力量的新路,他又被赞誉为“英国艺术方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诗歌赏析】什么是永恒?什么是至善?布莱克在渺小和伟大,有限和无限的对峙中对我们说:永恒只在生命绽放的刹那,在这一瞬间,你已把握住了人最本真的意义。

唯有这种本真,才是天国,才是上帝,才是至善与永恒。

这种本真存在于孩子的天真中,也存在于人类最原始的形态之中。

在那个时间里,每一刻都是新鲜的,每一天都是快乐。

任何一次小小的发现都成为天国的花朵,盛开着永恒的芬芳。

书·《给孩子的诗》

书·《给孩子的诗》

龙源期刊网
书·《给孩子的诗》
作者:
来源:《作文·初中版》2016年第04期
《给孩子的诗》是由中国当代诗人北岛亲自挑选、甄别的一部短诗集。

北岛依据诗歌是否具有音乐性、可感性、经典性的标准将自己认为最适合孩子诵读、感悟的新诗集结成册。

这本书选取外国诗70首和中国诗歌31首,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如普希金、雨果、彭斯、海子等诗人的诗歌,风格不同,思想各异,但都符合一个要旨——为孩子留下一部作品。

诗歌作为一种高度凝练、情感丰富、思想深邃且有韵律的体裁,必然是发散思维和想象力最好的媒介。

青少年正处在思维活跃、想象力和创造性极为丰富的阶段,正如北岛所言:“雪花和花瓣,早春和微风,细沙和风暴,每个孩子的感受都是独特的,就像指纹那样不可重复。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当青春遇上诗歌,抽象的文字才会生发出无数种解读的方式。

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今天,抽出一个下午的时间,任自己徜徉在诗歌的海洋里,用想象力在诗歌搭建的世界里反复品鉴,思考……告别喧嚣,此刻只有沉静。

身未动,心已远。

纯粹的诗歌与单纯的孩子,本就具有关联性,诗人的赤子之心,孩子的童真之眼,都是那么美好。

读一读《给孩子的诗》这本书吧,跟随诗人来一次思维的环球旅行,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每一棵树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魏金梅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根》。这首诗中写道:我是根,一生一世在 地下,默默的生长,向下,向下……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听不 见枝头鸟鸣,感觉不到柔软的微风,但是我坦然,并不觉得委屈烦 闷。开花的季节,我跟枝叶同样幸福,沉甸甸的果实,住满了我的 全部心血。它所表达的意思是:根代表了父母和老师像树根一样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我们,认真照顾、培养我们,让我们快乐成长, 当我们取得成功后,他们自己却默默无言,心里却高兴,幸福。从 诗中我感到:父母和老师好伟大呀!我长大一定要做一位跟他们一 样伟大的人,回报父母和老师,要让他们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得, 让他们过得幸福,我一定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赵振开(1949年8月2日-),笔名北岛、石默,祖籍浙江 湖州,生于北京。1978年同芒克创办民间诗刊《今天》。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当过建筑工人,曾任《新观察》 和《中国报道》(英文)编辑,1990年旅居美国,现任教 于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大学。
《给孩子的诗》是著名诗人北岛最 新的心血之作。北岛亲自甄别、挑 选57位不同国别的诗人、101首不 同风格的新诗,将自己心目中的最 适于孩子诵读、领悟的短诗集结成 一册《给孩子的诗》,公布于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