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轴承座漏油的处理

合集下载

锅炉鼓引风机轴承箱防漏油措施

锅炉鼓引风机轴承箱防漏油措施

另一方面 机械摩擦力的增加 摩擦生热 使 轴承箱油温升高 经测试 改后轴承箱油温比 改前低 10 左右 改后 原填料压盖只需轻轻 盖住填料 填料只起使外面的灰尘杂物不进入 轴颈的作用 这样 减少了机械摩擦力 填料 使用寿命提高 20 倍以上 同时 机械摩擦力的 减少 电机少耗电能 经查分厂风机耗电统计 数据表明 一台锅炉一年少耗电折合人民币 5000 多元
SHEN Xiang-zhi, LU Tai, WANG Qing
Key words: Loop seal; Slagging; Ash blocking Abstract: Causes of slagging and ash blocking problems occurring during operation of CFB boiler are analyzed in detail with preventive measures given.
锅炉鼓风机 引风机在锅炉安全 连续 平稳 运行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鼓风机 引风机轴承
收稿日期 2000-06-10
唐明友 1946
男 1969 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化机专业 高级工程师 现从事工业锅炉运行技术 发表多篇论文
第4期
唐明友 等 锅炉鼓引风机轴承箱防漏油措施
31
箱漏油是影响其正常运行的致命缺陷 若轴承箱 漏油 除污染环境 多耗油料 增加操作维护工作 量外 更主要的是如补充加油不及时 轴承箱内 缺油 将引起轴承磨损发热 使轴承损坏 风机转 子平衡受到破坏 发生振动 严重时可将风机地 脚螺栓拔出 振裂基础 使风机蜗壳变形等 造成 严重的机损事故 锅炉被迫停炉 直接影响发电 或供汽
下面是对风机轴承箱两端端盖进行改装的
防漏油措施 供同类型锅炉鼓风机 引风机改进 时借鉴

关于离心式助燃风机轴承箱漏油的讨论及改造措施

关于离心式助燃风机轴承箱漏油的讨论及改造措施

关于离心式助燃风机轴承箱漏油的讨论及改造措施摘要:简要分析了密封在离心式助燃风机上的应用以及出现漏油故障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措施,并从密封应用在风机上的现状及常见故障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密封效果的几种因素和应采取的合理改造措施。

关键词:离心式风机轴承箱密封漏油改造措施离心式风机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生产场合,就冶金行业而言离心式鼓风机应用于高炉供风系统(小型高炉)、冷却系统、除尘系统、管网驱动(加压)系统等方面。

在离心式风机的风机转子与电机之间安装有轴承箱,有些大型离心式风机轴承箱安装于风机转子两侧,采用稀油进行润滑。

风机采用悬臂结构,中间由两个轴承作支撑,密封与轴承箱体为一体。

轴承箱为水平剖分结构,轴承箱外部端面通常采用迷宫式油封和盘根、毛毡或骨架油封的双重密封。

1.风机轴承箱密封特点迷宫式油封属于非接触密封,在停机时容易产生润滑油泄漏,导致润滑油损失严重,不能满足立式、带压设备的密封。

盘根、毛毡式油封属于接触密封,富有弹性,组织紧密,空隙小,粘合性好,不宜松散。

在设备高速旋转运行过程中,由于接触式密封易摩擦生热,会不断产生碎屑而污染润滑油,使得密封效果变差导致漏油。

骨架式油封广泛应用于旋转设备中,比如减速器、风机轴承箱端面的密封。

常用的油封材质为NBR,理想状态下油封唇口与轴安装部位形成一层很薄的油膜。

这层膜一方面有防止外部灰尘进入内部而污染润滑油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润滑密封唇口与轴的作用。

但是由于风机高速运转,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发,使得轴承箱中的稀油温度升高,导致轴与骨架油封唇口之间的油膜蒸发,失去润滑作用的油封在持续高温的环境中其唇口被磨损,橡胶变硬,与轴之间变成干摩擦,导致橡胶老化失去其密封作用,发生漏油,这就使骨架油封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垣曲冶炼厂的离心式风机转速为1 000-1 500r/min,而助燃风机的转速达到2970r/min,油封的使用寿命很短。

2.风机轴承箱漏油的影响因素及原因分析就冶炼厂熔炼车间目前使用的离心式风机而言,风机轴承箱采用与箱体一体的迷宫型密封,并与风机轴之间形成依次排列的环形密封齿。

轴承箱漏油原因及处理方法

轴承箱漏油原因及处理方法

锅炉的风机、磨煤机、给煤机、给粉机等辅机的轴承都采用机油润滑,但其轴承箱漏油现象普遍存在,严重时会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

为保障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实现文明生产,近年来对辅机轴承箱的漏油问题进行了技术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和总结。

1漏油原因分析在密封装置中,油往往是以渗漏的形式泄漏到密封连接处的另一侧。

造成漏油的基本原因是密封面上有间隙和密封部位内外两侧存在压力差,致使油向压力或能量较低的地方流动。

从系统的观点分析,漏油除了以上的基本原因外,还与密封装置的结构设计、安装检修、运行维护等有关,可将其归纳为两大类。

1.1管理不善管理不善的主要表现:(1)人员的培训、考核不到位,检修人员工艺水平不高,造成设备振动过大;(2 )为了安全,动静密封安装间隙调整过大使密封失去作用;(3)维护时加油油位过高,不仅引起过大的搅油损耗,且使漏油加剧。

1.2结构设计不合理有漏油缺陷的轴承箱一般总存在结构不完善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种:(1)油位不正常,偏高。

油位不正常的结构原因一是油位镜不清楚,二......(润滑油轴承箱漏油原因及处理方法任何转动机械都必须有轴承(或轴瓦)支承,而轴承在使用中必须有相应的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中常见的润滑剂有润滑油、润滑脂和固态润滑剂三大类,其中最常用的是润滑油和润滑脂。

润滑脂为固态,不易流动,一般不会发生渗漏现象。

润滑油为液态,密封不好,运行中易发生渗漏现象。

而润滑油的载体——润滑油箱,则起着密封作用,润滑油箱的密封结构形式如果不合理或使用不当,将会造成漏油现象,这是一个很令人头痛的问题,一是轻易使轴承烧损,二是不仅浪费了润滑油,而且流出的油渗到基础上会造成基础强度下降,所以在设备运行及检修投入使用后要防止油箱漏油。

润滑油箱对润滑油的密封可看成是静密封和动密封。

静密封是箱体盖与箱体之间、侧端盖与箱体之间等各部分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部位的密封。

只要配合部位平面度达到一般要求,即可采用加垫片、加密封胶的方法,来解决密封问题。

重催主风机电机漏油故障与技术解决对策探讨

重催主风机电机漏油故障与技术解决对策探讨

重催主风机电机漏油故障与技术解决对策探讨一、故障分析重催主风机电机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工、矿山、电力等领域,其作用主要是将大气中的空气吸入并压缩,为后续工艺提供动力或气流。

随着设备运行时间的逐渐增加,一些常见故障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电机漏油故障。

电机漏油故障不仅会影响设备的运转效率,还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影响生产进度。

解决重催主风机电机漏油故障,对于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重叠主风机电机漏油故障主要表现为油箱内油液减少、漏油现象,同时伴随着电机工作时发出异常的声音。

产生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比如密封件老化、润滑油质量问题、安装不当等。

针对重叠主风机电机漏油故障,需要综合考虑设备本身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技术对策,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技术解决对策1. 密封件更换针对重叠主风机电机漏油故障,首先要对电机的密封件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

密封件老化是导致漏油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通过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的密封件,保证密封性能。

在更换密封件时,应选用耐磨损、耐腐蚀的优质密封件,以增加电机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2. 润滑油选择润滑油的选择对于电机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不合适的润滑油可能会导致电机漏油故障,因此在选择润滑油时,应以符合设备要求的规格和性能为前提,根据设备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选择合适的润滑油品牌和型号,并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和周期进行更换和添加。

3. 设备安装与维护良好的设备安装和定期的维护对于预防漏油故障同样很重要。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要确保密封件的安装位置和方法正确,避免因为安装不当而导致的漏油问题。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润滑系统、密封系统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4. 振动监测与预警系统通过安装振动监测仪和预警系统,可以及时监测到设备的振动情况,并在异常情况发生时给出预警信号,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供及时的参考信息。

轴承油封漏油的原因及处理办法【大全】

轴承油封漏油的原因及处理办法【大全】

以下为轴承油封漏油的原因与维修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轴承油封漏油的影响1.油封是农业机械和各类机械设备上的重要零件,其性能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业机械和各种机械设备使用的可靠性。

2.有些轴承油封的寿命长则一年,少则几个月甚至三五天,因密封不严而漏油报废。

这一状况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和各种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不仅增加了油耗和生产成本,而且污染环境。

一、轴承油封的工作原理1、自由状态下,油封唇口内径比轴径小,具有一定的过盈量。

2、安装后,油封刃口的过盈压力和自紧弹簧的收缩力对旋转轴产生一定的径向压力。

3、工作时,油封唇口在径向压力的作用下,形成0.25至0.5毫米宽的密封接触环带。

在润滑油压力的作用下,油液渗入油封刃口与转轴之间形成极薄的一层油膜。

润滑剂在接触处的内部磨擦以及润滑剂的搅拌和挤压所组成油膜受油液表面张力的作用,在转轴和油封刃口外沿形成一个“新月”面防止油液外溢,起到密封作用。

二、造成轴承油封漏油的主要因素轴承油封密封不严是造成漏油的主要因素。

当轴出现磨损形成沟槽,即使更换新油封仍不能密封时,是由于油封唇口与轴的接触压力下降,造成安装后油封唇直径与轴径的过盈量太小。

分析其密封不严的主要原因是:①油封制造质量差。

②轴或轴承质量差。

③使用维护不当。

轴承测量误差不意味着检验公差可以放宽10%④安装不当。

⑤保管不当,受环境污染造成不良影响。

三、油封密封不严而漏油的对策1、轴承油封前掌握和识别伪劣产品的基本知识,选购优质、标准的油封。

2、轴承油封进行时安装时,若轴径外表面粗糙度低或有锈斑、锈蚀、起毛刺等缺陷,要用细砂布或油石打磨光滑。

在轴承油封唇口或轴径对应位置涂上清洁机油或润滑油脂。

轴承油封外圈涂上密封胶,用硬纸把轴上的键槽部位包起来,避免划伤轴承油封唇口,用专用工具将轴承油封向里旋转压进,千万不能硬砸硬冲,以防油封变形或挤断弹簧而失效。

若出现唇口翻边、弹簧脱落和轴承油封歪斜时必须拆下重新装入。

应该注意的是:当轴径没有磨损和油封弹簧弹力足够时,不要擅自收紧内弹簧。

风机箱式轴承座的治漏

风机箱式轴承座的治漏
维普资讯

5- 8
W- ● I ● l ● 0 ● 0●
陈慧 玲
风机 箱式 轴 承座 的治漏
经验 交流

4 ● 1
i 经验交流 !
・ .● ● ,・ -●
. ’ ・
风机箱式轴承座的治漏
陈 慧玲
( 南化 工职 业技 术 学院 , 南 株 洲 4 2 0 ) 湖 湖 10 4
关 键 词 箱 式 轴 承座 ; 油 ; 宫 式 密封 漏 迷
中图分类号
T 42 H 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 - 8 9 060 - 0 8 0 0 6 6 2 ( 0 )2 0 5 - 2 2
9 1 — 6 D 风 机 是 某 公 司 湿 法 氟 化 铝 生 产 线 — 9 10 上 的主 要设 备之 一 ,此风 机通 过箱 式轴 承座 传递 动
增 设 了一 个 甩 油 圈 , 虑 到主 轴 的热 膨 胀量 , 油 考 甩
增设负压管等方法 , 均未取得满意的结果。 笔 者经 过仔 细观 察 ,发 现了原 密 封设计 上不 完
善 的地 方 , 就 此提 出 了改造 方案 。 过改造 取得 了 并 经
满意 的效 果【] l。 - 4
1 泄 漏 原 因分 析
改 造前箱 式轴 承座 构 造如 图 1 示 。 所
轴 承 压 盖
填 料 压盏
在 轴承 压盖 外安 装 一个 接油 斗 ,把 泄漏 的油 接到 油
桶中。
() 式液 位计 显 示与 实际 液位不 符 。此 轴 承箱 3管
的油位指示采取 的是管式液位计 ,当设备运行一段
时间后 此液 位计 显 示 的液位 与实 际的 液位不 符 。在

发电机前后轴承座漏油原因分析及处理

发电机前后轴承座漏油原因分析及处理

发电机前后轴承座漏油原因分析及处理发布时间:2021-12-04T11:19:09.30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11月上31期作者:谭彩霞,唐建[导读] 某汽轮发电机厂生产的发电机,普遍存在轴承座严重的漏油现象,经过多次改造,总结分析、查找原因,最终有效处理了该漏油问题。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动力厂谭彩霞,唐建广西柳州 545002摘要:某汽轮发电机厂生产的发电机,普遍存在轴承座严重的漏油现象,经过多次改造,总结分析、查找原因,最终有效处理了该漏油问题。

关键词:发电机;轴承座;漏油1机组概况柳钢动力厂热电车间4台由武汉汽轮机厂生产的N55—8.83/535型高压、冲动、凝汽式汽轮机,配QF-60-2型发电机,其发电机轴承座均存在较为严重的漏油问题,导致发电机内部积油严重,已威胁到发电机运行安全,迫切需要解决该问题。

机组轴系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机组轴系结构简图该发电机的轴承座为内置式,即3#、4#轴承座的内侧油挡在发电机端盖内部;内侧油挡不仅在发电机端盖内部,还在发电机冷却风扇的吸风口,处于负压区。

所以油挡只要出现磨损、装配不良等使配合有间隙的情况,就会导致大量的油或油烟被吸入发电机内部,时间长以后发电机定子内部积油严重,会影响发电机的运行安全。

2油挡结构介绍3#、4#轴承座的内侧油挡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

油挡大端盖上有一个风道,发电机转子冷却风扇吹出的一部分风经该风道流入油挡内的一个小空间内,用于补偿冷却风扇吸风口大量的负压,进入该风道的风量可以通过装在发电机小端盖上的一个风门调节。

3油挡改造情况及原因分析2013年7月,对该油挡进行了第一次改造,主要将梳齿式密封改为接触式密封。

分析为梳齿式密封其梳齿与轴颈间的间隙较接触式密封的间隙大,且使用一段时间磨损后间隙更大,导致润滑油沿轴颈甩出,进入发电机内部。

改造后轴颈部分结构图如图3 所示。

图3 第一次改造后结构图油挡改造后投入运行,发现改造效果不理想,仍然存在漏油现象。

风机轴承座漏油的处理

风机轴承座漏油的处理

风机轴承座漏油的处理[摘要]针对风机轴承座漏油的问题,在分析发生机理的基础上,找出漏油的主要部位,采用调整旋转部件微量间隙的方式,消除轴承座漏油现象,使其密封可靠,达到了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的目的。

【关键词】轴承座;泄露;密封前言对于生产中经常用的鼓风机而言,其轴承座上盖与底座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而轴与轴承座前后透盖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

在生产实际中,轴承座上盖与底座之间的静密封出现漏油现象一般比较好处理,通常采用加石棉垫、涂密封胶等方式就能实现密封。

而轴与轴承座透盖之间的动密封比较难处理,表现为密封件使用寿命短,密封不可靠,不仅造成润滑油严重浪费,而且污染设备和地面,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解决风机轴承座透盖漏油的问题。

1、损坏机理分析在生产实际中,风机轴承座经常出现漏油现象,一般来说,轴承座漏油部位有2处,一是轴承座上盖和座体的结合面(俗称哈夫面)漏油,如图1所示;二是轴承座前后透盖与轴之间如图2所示。

轴承座上盖和座体之间的结合面漏油比较好处理,通常采用涂胶或加密封垫的方式就能较好的解决问题,而轴承座前后透盖与轴之间的漏油问题比较难解决,具体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1)轴承透盖与轴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对于动密封来说,其本身处理起来就比较困难。

2)风机的转速比较高,一般都大于1450r/min,对于高速旋转的轴来说,密封元件磨损较快,密封效果不好。

3)如果采用接触式密封,密封元件和高速运行的轴之间会产生摩擦发热,不仅会损坏密封元件,还会由于发热损坏轴和轴承。

4)风机在运转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风叶的振动通过轴传递给轴承座,会加剧密封元件的磨损,特别是在轴承座的风叶侧,由于远离动力源(电动机),振动的幅度较大,密封元件的磨损加剧。

5)风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风叶的磨损的不均匀性,会出现风叶不平衡,在运转过程中远端会出现摆动,使轴承座密封件快速失效,甚至损坏轴承。

因此,风机在生产使用过程中,轴承座透盖与轴之间无论是采用羊毛毡,还是采用密封圈进行密封,其密封元件使用寿命都比较短,密封效果不可靠,经常会发生漏油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机轴承座漏油的处理
[摘要]针对风机轴承座漏油的问题,在分析发生机理的基础上,找出漏油的主要部位,采用调整旋转部件微量间隙的方式,消除轴承座漏油现象,使其密封可靠,达到了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的目的。

【关键词】轴承座;泄露;密封
前言
对于生产中经常用的鼓风机而言,其轴承座上盖与底座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而轴与轴承座前后透盖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

在生产实际中,轴承座上盖与底座之间的静密封出现漏油现象一般比较好处理,通常采用加石棉垫、涂密封胶等方式就能实现密封。

而轴与轴承座透盖之间的动密封比较难处理,表现为密封件使用寿命短,密封不可靠,不仅造成润滑油严重浪费,而且污染设备和地面,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解决风机轴承座透盖漏油的问题。

1、损坏机理分析
在生产实际中,风机轴承座经常出现漏油现象,一般来说,轴承座漏油部位有2处,一是轴承座上盖和座体的结合面(俗称哈夫面)漏油,如图1所示;二是轴承座前后透盖与轴之间如图2所示。

轴承座上盖和座体之间的结合面漏油比较好处理,通常采用涂胶或加密封垫的方式就能较好的解决问题,而轴承座前后透盖与轴之间的漏油问题比较难解决,具体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1)轴承透盖与轴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对于动密封来说,其本身处理起来就比较困难。

2)风机的转速比较高,一般都大于1450r/min,对于高速旋转的轴来说,密封元件磨损较快,密封效果不好。

3)如果采用接触式密封,密封元件和高速运行的轴之间会产生摩擦发热,不仅会损坏密封元件,还会由于发热损坏轴和轴承。

4)风机在运转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风叶的振动通过轴传递给轴承座,会加剧密封元件的磨损,特别是在轴承座的风叶侧,由于远离动力源(电动机),振动的幅度较大,密封元件的磨损加剧。

5)风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风叶的磨损的不均匀性,会出现风叶不平衡,在运转过程中远端会出现摆动,使轴承座密封件快速失效,甚至损坏轴承。

因此,风机在生产使用过程中,轴承座透盖与轴之间无论是采用羊毛毡,还是采用密封圈进行密封,其密封元件使用寿命都比较短,密封效果不可靠,经常会发生漏油现象。

同时,由于轴承座两侧透盖一般采用整体浇注后进行加工的方式生产,每当出现漏油情况,必须将轴承座透盖拆下,更换密封元件。

这样一来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按照原有的密封方式更换密封元件后,使用效果仍然很不理想,导致生产现场要么频繁更换密封件,要么放弃密封,改用及时补油的方式处理,按照这种方式,既不经济,又会给设备留下很大的隐患,不利于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2、改进方案
按照以上的分析,对风机的轴承座透盖进行了改进,重新设计和制造了轴承座的透盖。

首先,为了维修的方便,将整体浇注后加工的透盖改为上下剖方式的,其上下结合面(哈夫面)采用石棉垫进行密封。

其次,轴与轴承座端盖之间的动
密封采用微量间隙式机械密封,利用轴与密封件之间的微量间隙实现运转部件的密封,具体做法如下:
1)端盖整体浇注完成之后,沿中心线剖开,用连接螺栓紧固后按照轴的尺寸车出内圆,内圆直径比轴径大5mm。

2)在盖体上预先加工出四道凹槽,将同等厚度的紫铜板(或黄铜板)铆入凹槽后,将两哈夫端盖用螺栓连接好,按照轴的直径进行加工。

剖分式端盖示意图如图3所示。

3)在轴承下端盖内侧加工3个回油孔和1道回油槽,回油孔位于凹槽之间;
4)按照原有轴承座透盖固定螺栓的位置分别在剖分的轴承端盖断面上加工固定螺栓孔,孔径须大于原有孔径2-3mm;
5)将轴承及接手、叶轮安装完成之后,到现场安装轴承座上盖及端盖,安装完成之后试车运行。

3、安装细节
由于此项改造是利用轴和紫铜板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因此,现场安装的环节尤其重要,需要有经验的钳工认真进行,在安装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配合间隙不能达到要求,须对加工件进行二次加工,不能盲目安装,具体要求如下:1)安装风机叶轮之前,必须检查风机叶轮有无损坏,无明显损坏,下一步就要对风机叶轮做动平衡试验,以消除由于风机叶轮不平衡而导致的摆动现象。

2)在安装风机轴时,当风机轴装入轴承座后,需测量风机轴的水平度,以确保风机轴、风机叶轮等的重量完全由轴承承担,轴承座下端盖不能受力。

3)在安装风机轴后,为了使轴承外圈的滚动道得以均匀磨损,要求外圈在运转中产生“蠕动现象”,因而装配时使轴承外圈与座孔间留有小于0.03mm的间隙,所以在安装轴承座上盖时,做压铅法检查,确定上下轴承座间的间隙在合理的范围内,在其与座体之间的结合面上采用石棉垫加涂胶进行密封,拧紧连接螺栓,确保不漏油。

4)安装轴承座下端盖,紫铜板与轴之间的间隙保证在0.06-0.10mm,圆周方向用塞尺进行测量,确保圆周方向基本相等后上紧定螺栓。

5)轴承上端盖安装时,紫铜板与轴之间的间隙与下端盖相同,哈夫面采用涂胶或石棉垫密封,上紧固定螺栓和连接螺栓后,用塞尺测量圆周方向间隙,确保圆周方向间隙基相等。

4、实施效果
根据以上的设计,对厂除尘系统的风机进行了改造,改造后,风机轴承座漏油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原来为处理漏油问题,每月必须对风机系统进行1次检修,改造完成之后,风机的使用寿命,特别是风机轴承的使用寿命达到了一年半以上。

参考文献
[1]郝建群,田冶兴.离心式送风机轴承座漏油的原因及处理[J]..风机技术, 2009,(3):73-82
[2]顾永泉.机械密封实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