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突发性耳聋护理常规

突发性耳聋护理常规

突发性耳聋护理常规
一、概述
突发性耳聋是指瞬间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临床表现】听力急剧下降,伴耳鸣、眩晕、耳闷、恶心、呕吐等
症状。

【特殊检查】耳镜检查、纯音测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前庭功能
试验。

【治疗要点】早期治疗很重要,药物治疗为主,辅以体外反搏治疗。

二、护理诊断
1、听力改变与突发性听力损失有关。

2、焦虑与听力障碍、治疗效果不佳有关。

3、社交孤立与听力受损、语言交流困难有关。

三、护理措施
1、营养支持多食易消化、粗纤维、无刺激性食物,少吃肉类,因
肉食易产生酸性物质,不利于血液循环。

2、用药护理观察药物疗效。

合理安排药物治疗与体外反搏治疗时
间上的冲突,尽可能使病人得到充分休息。

3、心理护理稳定病人情绪,鼓励病人保持与外界接触,心情舒畅,环境安静,睡眠充足。

眩晕、耳鸣严重时卧床休息,说明及时治疗
的重要性。

介绍治疗方法及可能的疗效。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病。

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疗程,应坚持治疗,即使听力恢复不了,也可
配戴助听器。

4、健康教育
(1)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避免精神紧张。

(2)禁烟酒、禁用各
种耳毒性药物。

(3)避免暴露于噪声环境。

(4)按医嘱服药,注意听力变化及时就诊。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体会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体会

对 患者肩带 肌 肉进行 训 练 , 指 导 患者 做一 些 适度 的牵 伸练
习, 保持关 节的活动度 。1 2周后 , 患者 应该 进行下 一步 的肌 肉牵伸联系 , 适 度增加锻炼强度 , 做一些 抗阻性力 量训练 , 主 要 目的是增强三角肌前部 的肌群力 量。整个康 复训练过 程 , 都 要有专人 陪同 , 以防患者 动作 不 当进一 步受 伤 , 功能 训练 强 度要 适 当, 要 以运动 中无疼痛感 觉为前 提。一般整个 过程 要 持续 一年到一年半左右 。
我院 自对进行人工肩关 节置换手术患者 进行康 复护理 以来 ,
进 行适度功能训 练 , 主要是 在手 术部 位进 行局 部冷 敷 、 皮贴 剂 等方式进行有效镇 痛。切忌操之 过急 , 造成伤 口疼痛 。术
后 4 d~ 6周 , 护 士应 指 导 患 者 进 行 肩 关 节 早 期 活 动 , 主要针
中 国现 代 药 物 应 用 2 0 1 3年 1月第 7卷 第 2期
C h i n J Mo d D mg A p o l , J a n 2 0 1 3. V 0 1 . 7。 N o . 2


1 0 3・
6 h后患者身体机 能正常、 生命特 征平 稳后 , 可 以保 持半卧位 或健侧卧位姿势 。术 后可给予平 卧位 , 禁 止术侧 卧位 。站立 时用三角 巾悬 吊固定 , 使患者感 到舒 适 , 并减 轻切 口疼痛 。 3 . 4 功能训练 术 后 1~ 2 d , 需合理 进行功 能锻炼 , 防止肌
【 关键词 】 突发性耳聋 ; 心理 ; 护理
突发性 耳聋 , 是 指 突然发 生 、 原 因不 明的感 音神 经性 耳
3 讨 论
聋, 可在数分钟 、 数小 时或 1~2 d内听力 减退 , 甚 至 发展 到 严重 的耳聋 。突发性耳聋患者 听力 下降 , 导致其 思维情感 与 外界沟通差 , 给 生活 带来不 便 , 容 易产 生各种 心理 问题 。据 流行病学调查 显示… , 随着人们 生活环境改变及 生活压力 增 大等相关 因素的干扰 , 突发性耳聋的患病 率呈现 出有增无 减 的态势 , 由于 目前对 于该 病 的治疗 尚无 特效 药物 , 仅 靠药 物

失聪的预防与护理

失聪的预防与护理

失聪的预防与护理1.突发性耳聋的心理护理2.突发性耳聋患者怎么护理3.突发性耳聋的护理措施有哪些4.突发性耳聋的护理问题及措施5.先天性耳聋的孩子听力如何保护?突发性耳聋的心理护理1.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常因突如其来的生理变化感到不知所错,存在抑郁和焦虑,患者入院时,要积极主动地和病人交流,协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结合具体病情将疾病的机理、转归、治疗方案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传授给患者,使其对自己的病情有个全面的了解,以配合治疗。

2.与患者交流时要正对患者,说话稍大声,语速要慢,要让患者看清唇形,善于用面部表情及无声语言与患者交流;对于重度听力丧失者,以笔谈形式与之交流,使患者消除顾虑,克服忧郁、紧张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突发性耳聋患者怎么护理1、可以经常喝木耳瘦肉汤,就是取瘦猪肉100克,黑木耳30克,生姜3片,加入水要适量,用文火炖煮半个小时。

可以补肾纳气。

补而不滞,并且还有降低血黏度的作用。

对耳聋并伴有高血脂的患者更为适用。

患者可以经常服用。

2、可以经常喝紫菜萝卜汤,就是取胡萝卜两根,紫菜10克,花生油2汤勺。

首先要放入花生油烧热,放入切成片的胡萝卜炒制,加入水适量,用火炖煮十分钟左右,出汤前放入紫菜,可以加入适量的盐、鸡精。

紫菜萝卜汤富含维生素,长期食用,可以有些的改善听力。

必要时需要及时就医突发性耳聋的护理措施有哪些1.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应在家安心静养,尤应避免接触噪声或过大的声音。

保持家庭环境整洁,病人心情舒畅,才有利于疾病恢复。

2.预防感冒,有一部分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可能与感冒有间接关系,故预防感冒则可减少一个发病因素。

3.注意勿过度劳累,做到起居有时,饮食定量。

本病多发于中年人,故中年人更应注意这一点。

4.情绪稳定,忌暴怒狂喜,因为这些均可使人体内神经体液调节失去平衡,造成耳部血循环障碍,发生耳聋。

突发性耳聋的护理问题及措施突发性耳聋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的耳鸣、眩晕、耳聋等症状,这对很多人的正常生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突发性耳聋的健康教育

突发性耳聋的健康教育

突发性耳聋的健康教育
《突发性耳聋:如何预防和应对》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耳聋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虽然突发性耳聋的具体原因还不清楚,但一些因素,如感染、药物副作用、噪音暴露等,都可能导致这种病症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关于突发性耳聋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措施:
1.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你突然发现自己或他人出现听力下降或耳鸣等耳部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有效应对突发性耳聋的关键。

医生可以通过全面的听力测试和其他检查来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

2. 预防感染:感染是突发性耳聋的一个常见原因。

因此,要加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患有感染性疾病的人群,经常洗手和保持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3. 管理药物使用:一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会导致突发性耳聋。

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遵照医生的建议,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频次。

4. 避免噪音暴露:长时间暴露于高音量的噪音环境中会对听力造成损害。

因此,要尽量避免接触噪音,或者在高噪音环境下佩戴耳塞或耳罩等防护设备。

突发性耳聋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但通过预防和及时
治疗,我们可以降低发病率,并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病症。

因此,加强对突发性耳聋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识,能够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并帮助患者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听力。

突聋护理问题及措施

突聋护理问题及措施

突聋护理问题及措施1. 引言1.1 突聋护理问题及措施突聋是指在短时间内出现突然性听力减退或听力完全丧失的一种疾病。

突聋患者常常会面临听力障碍带来的生活困扰和心理压力,因此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关注。

突聋的主要表现包括突然性听力下降或听力完全丧失、耳鸣、头晕等症状。

突聋护理问题主要包括对患者的情绪状况和心理支持、日常生活的帮助和协助、康复训练和康复设备的使用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护理突聋患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是保持患者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关爱;其次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听力康复训练和言语训练等;还可以引导患者正确使用助听设备和其他康复辅助设备。

预防突聋的措施主要包括保护耳朵,避免暴露在噪音环境中,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治疗耳部疾病等。

通过采取这些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突聋的风险,提高听力健康水平。

突聋护理问题及措施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加强对突聋的认识,提高护理水平,才能更好地帮助突聋患者减少困扰,提高生活质量。

未来,突聋护理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护理,整合各种康复资源,为突聋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2. 正文2.1 什么是突聋突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耳聋症状,患者在短时间内忽然失去听觉能力。

突聋可能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如感染、外伤、药物中毒、神经系统疾病等。

突聋的发生通常是突然的,患者可能在一夜之间感觉听力明显下降,甚至完全失聪。

突聋的发病率较低,但一旦发生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困扰。

突聋的诊断通常需要通过听力检测和其他相关检查来确认。

患者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耳鸣、头晕等症状。

突聋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听力康复训练和手术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医生进行密切的监测和治疗,以期尽快康复。

突聋对患者的生活影响很大,因此在护理突聋患者时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护理工作包括定期观察患者的听力情况、情绪变化和生活习惯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护理人员还需要教育患者关于突聋的相关知识,帮助其正确处理耳聋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突发性耳聋的健康教育

突发性耳聋的健康教育

突发性耳聋的健康教育标题:突发性耳聋的健康教育引言: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迅速丧失听力功能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提高公众对突发性耳聋的认知,加强预防和治疗的意识,本文将从疾病概述、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疾病概述:1. 突发性耳聋的定义和病因:突发性耳聋是指在短时间内迅速丧失超过30dB听力的一种疾病,病因涉及血管性、病毒感染、压力等多种因素。

2. 突发性耳聋的特征和症状:突发性耳聋常表现为突然听力下降、耳鸣、耳部堵塞感等症状,患者通常非常焦虑和困扰。

二、预防措施:1. 避免承受巨大噪音: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会增加突发性耳聋的风险,因此要尽量远离噪音源,如工业场所、嘈杂的交通环境等。

2. 提高环境卫生:经常做好卫生清洁,保持耳部干燥清洁,避免耳部病菌感染,减少突发性耳聋的发病风险。

3. 注意保护耳朵:避免频繁地听音乐,尤其是大声音乐,同时定期检查耳朵,对有问题的耳朵及时治疗,以减少突发性耳聋的发生。

4. 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魄有助于降低患突发性耳聋的风险。

三、治疗方法:1.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耳聋症状,应该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和改善听力。

2. 应用药物治疗:经医生诊断后,可以使用一些中西药物进行治疗,以减轻症状和恢复听力。

3. 系统听力康复训练:在治疗过程中,结合听力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新的听觉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4. 心理疏导:突发性耳聋会给患者心理带来沉重负担,医生应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治疗效果。

结论:通过加强对突发性耳聋的健康教育,公众可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预防和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将大大提高,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特别强调个人注意耳朵的健康,避免因自身不良习惯导致的耳聋病症的发生。

对于已经出现突发性耳聋的患者,及时就医和进行合理的治疗是关键,结合听力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突发性耳聋护理常规

突发性耳聋护理常规

突发性耳聋护理常规
突发性耳聋是指无明显原因的瞬间突然发生的重度感音性聋。

患者多能准确提供发病时间、地点与前景。

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内耳供血障碍或病毒感染有关。

一主要护理诊断
1. 焦虑:与环境陌生、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担心治疗效果有关。

2. 交流障碍:与耳聋程度有关。

3. 康复期知识缺乏。

二观察要点
1. 听力检查,评估耳聋类型及程度。

2. 观察有无眩晕、耳鸣、头痛、恶心、呕吐、面瘫、眼球震颤的表现及其程度。

3. 患者的心理状况。

三护理措施
1. 做好听力监测,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

2. 给予心理疏导,消除焦虑情绪,住院期间保持安静,使其充分休息,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

3. 护理安排好患者各项治疗措施,无禁忌者可行高压氧舱治疗。

4. 禁烟酒,禁用各种耳毒性药物,观察有无高血压,
心、肺、肝、肾等脏器病变。

四健康教育
1. 工作及生活环境减少噪音。

2. 平时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

3. 禁烟酒及浓茶,禁用对听力有伤害的耳毒性药物。

4. 注意饮食调整,多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5. 一旦发生耳鸣等早期症状及时治疗。

突发性耳聋的健康教育

突发性耳聋的健康教育

突发性耳聋的健康教育一、第一天(环境介绍)1、患者入院后,给予热情接待,并详细向患者介绍管床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护士长。

2、嘱患者00:00禁食水,第二日晨起05:30-06:30为其抽取空腹血化验,抽血的项目一般为血常规、血凝四项、乙肝五项、血三检、生化全项、肝功能等。

3、每天早上08:10-09:00为查房时间,嘱患者在病房,不要错过查房时间。

4、住院期间不能私自外出,外出时请假写请假条。

5、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避免财产损失。

6、医院为患者配置的设施为一床一桌一椅,洗刷用品自行准备。

7、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及医院周边环境,病房内及公共卫生间的紧急呼叫器使用方法,请勿随意按铃。

8、嘱患者及家属请勿在病房内抽烟,告知在病房内抽烟的危害性。

9、住院当天一般检查的项目为硬性耳内窥镜检查、胸片、心电图、核磁共振、CT、纯音听阈测定等。

(病情了解及告知患者注意事项)1、询问患者家族中有无类似病例。

是否曾有药物损害或病毒感染引起发育障碍,评估耳聋程度,持续时间,询问患者现有症状,2、突发性耳聋的一般表现为高低调耳鸣,耳闷,听力下降。

3、向患者进行突发性耳聋知识的宣教,突聋多位单侧耳聋,发病前多无征兆,少数患者则先有轻度感冒,疲劳或情绪激动史,熬夜等,耳聋发生突然,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降至最低点,少数患者科在三天以内听力损失达到最低点。

4、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用药一般以营养神经药、扩张血管药、溶栓、激素、减轻耳鸣影响药物等5、患病期间避免感冒,避免熬夜以免加重病情。

6、(突发性耳聋常见症状的护理及健康教育)1、耳鸣的护理:(1)长期耳鸣会引起患者产生烦躁、焦虑、紧张、害怕或者抑郁的情绪状态可加重耳鸣,造成耳鸣与不良情绪之间的恶性循环,心理因素在耳鸣发病的过程中期重要作用。

(2)心理咨询和调试:消除病人的担心,告诫病人要置身于声音充实的环境中,主动接触自然界声音,争取与耳鸣共处,把耳鸣比作火车的轰鸣声,冰箱噪音等以适应和习惯这些声音让病人尽力消除耳鸣引起的心理反应,抑制消极情绪,并树立耳鸣可以治疗的信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摘要】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方法。

方法:对2009年2月-2010年2月7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相应的健康教育。

结果: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达到最佳治疗护理效果。

结论:通过了解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促进疾病康复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突发性耳聋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33.053
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暴聋,是指听力突然减退,1~2 d即可达到耳聋高峰乃至全聋,是全身或局部因素所引起的一种感音神经性耳聋[1],与患者本人的性格特征及不良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并且听力下降后,与外界沟通差,容易使患者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笔者对2009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74例患者,根据不同心理状态,采取了不同的心理干预,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状态
1.1 患病前心理多数患者有情绪易激动、办事要强、工作生活压力大、精神抑郁、易焦虑的性格特征。

1.2 患病后心理耳聋能否在短时间内治愈,是否永久性聋,是否影响未来的工作、学习、生活;担心医疗费用高,听力差导致交流
障碍,不愿与别人接触交谈,自我封闭;因听不清声音不愿意看电视,不愿意交谈,外界信息少,导致患者特别敏感、多疑;有些患者平时在工作单位、家庭处于领导者地位,入院后不得不依靠他人,听别人指挥,精神压力大,构成心理失衡等,甚至出现悲观失望心理,表现
为烦躁易怒或沉默寡言,如果治疗效果不好,甚至要求中断治疗等。

2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
精神压力大,经常工作学习到深夜;摄入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酗酒;运动量少;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上网;戴耳机时间过长;
经常煲电话粥,用一侧耳听电话时间过长;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中工作,不注意个人防护;经常蹦迪或在练歌厅等噪音大的环境逗留;睡眠质量较差等不良习惯。

3 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干预
3.1 具备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咽喉科急
症之一,接诊时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安排好患者,耳聋患者尽量住在
同一病房,通过热情接待,细心的关怀,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减少患
者的焦虑情绪,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2],同时建
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意义[3]。

3.2 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沟通在护理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4],与患者交谈时,对单侧耳聋的患者,要在患者听力好的一侧说话,对于双侧耳聋患者,需要提高说话音量,但要注意语气和态度,
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同时还可运用肢体语言、手势、文字书写等沟通技巧,达到有效的沟通。

3.3 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思想变化,鼓励患者发表自己的意见及建议,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对患者反映的问
题尽可能及时解决;对那些易焦虑、自我封闭患者,应多巡视,主动关心、主动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消除患者的孤独、苦闷心理;对治疗失去信心的患者,应多安慰、鼓励,向他们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敏感多疑的患者,应多解释治疗或用药的目的及作用,以自信、大方,过硬的护理技术,赢得患者的信赖,同时在解答患者的问题时,掌握好分寸,不说不利于治疗的言语,多给患者鼓励和积极的暗示;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担心医疗费用过高,不安心治疗的患者,多关心体贴,不歧视,并详细解释治疗、用药的经过,使其了解医生是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治疗和用药的。

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不仅使患者得到心理支持,树立战胜疾
病的信心,配合治疗,也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加深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树立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

4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是以医院为教学基地、住院患者及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
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
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过程[5]。

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健康讲座、座谈会等群体教育,结合患者年龄、文化层次、职业、社会地位的不同,采取个体教育。

对中老年患者的指导主要是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和乐观心态,避免紧张激动,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重视营养平
衡,保证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素饮食,戒烟限酒,保证良好睡眠,不滥用耳毒性药物,积极防治老年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对年轻患者的指导主要是远离噪音刺激,不去或少去蹦迪、歌厅唱歌跳舞,游艺厅玩游戏,不长时间戴耳机,不酗酒、熬夜等;对长期在噪音环境中工作的患者,指导他们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根据病情调换工种;对经常出差的白领患者,注意劳逸结合,指导他们乘坐飞机时注意保持咽鼓管通畅,保护鼓膜完好;儿童患者要避免洗澡、游泳时耳道进水,患感冒、鼻炎或鼻窦炎时,应尽早治疗,以防止患中耳炎等。

同时指导患者要定期复查,发现听力改变,尽快做听力检查。

整体护理中的健康教育,不仅是非药物治疗的关键,也是促进整体护理全面落实的关键[6]。

通过了解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了疾病的相关知识,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纠正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了自我保健和治疗的依从性,有效地促进了疾病的康复,同时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治疗满意度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剑,刘博,韩德民.突发性耳聋的循环病因机制[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5(30):175-177.
[2] 陈慧,郑美爱,雷伟娜.某二级甲等医院外科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的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2,4(12):255-256.
[3] 黄飘.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护
理杂志,2005,21(8):69.
[4] 崔屹.护理软技能培训在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3b):734-735.
[5] 张银萍.指导眼科年轻护士开展健康教育方法的探讨[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4):371.
[6] 刘冰.心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的预后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0,5(11):131-132.
(收稿日期:2012-09-28) (本文编辑:王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