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码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条码的基础知识

条码的基础知识

条码的基础知识| 2007-4-12 17:19:00条码的基础知识本章要点:本章主要介绍条码的基础知识,包括条码的基本概念和符号结构、条码的编码方法和分类、条码的识读原理。

要求了解条码符号的特征及结构、编码容量的计算、条码识读原理等,理解常见条码术语的含义、代码与条码的关系,掌握编码方法和常见条码符号的特点、字符集、应用领域。

2.1 条码的基本概念、符号结构及分类2.1.1 条码的基本概念1.条码(bar code)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

条码通常用来对物品进行标识,这个物品可以是用来进行交易的一个贸易项目,如一瓶啤酒或一箱可乐,也可以是一个物流单元,如一个托盘。

所谓对物品的标识,就是首先给某一物品分配一个代码,然后以条码的形式将这个代码表示出来,并且标识在物品上,以便识读设备通过扫描识读条码符号而对该物品进行识别。

图2-1即是标识在一瓶古井贡酒上的条码符号。

条码不仅可以用来标识物品,还可以用来标识资产、位置和服务关系等。

图2-1 标识在一瓶古井贡酒上的条码符号2.代码(code)代码即一组用来表征客观事物的一个或一组有序的符号。

代码必须具备鉴别功能,即在一个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中,一个代码只能惟一地标识一个分类对象,而一个分类对象只能有一个惟一的代码,比如按国家标准“人的性别代码”规定,代码“1”表示男性,代码“2”表示女性,而且这种表示是惟一的。

我们在对项目进行标识时,首先要根据一定的编码规则为其分配一个代码,然后再用相应的条码符号将其表示出来。

如图2-1所示,图中的阿拉伯数字6902018994262即是该瓶古井贡酒的商品标识代码,而在其上方由条和空组成的条码符号则是该代码的符号表示。

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中,代码可以有含义,也可以无含义,有含义代码可以表示一定的信息属性,如:某厂的产品有多种系列,其中代码60000-69999是电器类产品;70000-79999为汤奶锅类产品;80000-89999为压力锅类炊具等等,从编码的规律可以看出,代码的第一位代表了产品的分类信息,是有含义的。

条码的基础知识

条码的基础知识

条码的基础知识目录一、条码的基础知识 (2)1.1 条码的基本概念 (3)1.1.1 条码的定义 (4)1.1.2 条码的起源和发展 (5)1.2 条码的分类 (6)1.2.1 按照使用范围分类 (8)1.2.2 按照编码方式分类 (9)1.3 条码的结构 (9)1.3.1 条码的组成元素 (10)1.3.2 条码的排列方式 (11)1.4 条码的编码规则 (13)1.4.1 EAN/UPC条码编码规则 (14)1.4.2 ITF14条码编码规则 (15)1.4.3 39条码编码规则 (16)二、条码的应用 (16)2.1 物流跟踪与管理系统 (18)2.2 零售商品管理 (19)2.3 仓储管理 (20)2.4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 (21)三、条码的技术与发展 (22)3.1 条码识别技术的发展 (23)3.2 条码打印技术的发展 (24)3.3 条码扫描设备的发展 (26)3.4 条码应用系统的集成与发展 (27)四、条码的标准与规范 (29)4.1 国际条码标准 (30)4.2 国家或地区条码标准 (31)4.3 条码应用中的规范与要求 (32)一、条码的基础知识定义与构成:条码是一种由特定规则排列的黑白条棒状图形,通过光电扫描设备读取并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

条码由一系列规则排列的条和空组成,其中条代表不同的信息,空则用于区分不同的条码符号。

条码通常由条形码数字、起始符、中间分隔符和终止符等构成。

条码类型: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特性,条码分为多种类型,如UPC码、EAN码、Code 39码、Code 128码等。

每种类型的条码具有不同的编码规则和使用场景。

UPC码主要用于美国零售业的商品标识,EAN码则广泛应用于全球商品标识。

编码原理:条码的编码原理是将数字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码,形成特定的图形符号。

不同的条和空代表不同的数字信息,通过光电扫描设备将这些图形符号转换为电信号,再进一步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

第二章条码基础知识

第二章条码基础知识

2020/3/9
6
2.条码的符号结构
供人识读字符
2020/3/9
7
第二节 条码的编码理论
• 1.代码的编码方法:不同的编码系统规定了 不同用途的代码的数据格式、含义及编码 规则。编制代码需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代码结构,根据 唯一性、无含义性、稳定性原则进行编制。
• 2.条码符号的编码方法(重点讲述)
• 第四节 条码识读基本原理
• 2.4.1 条码符号的光学特性 • 2.4.2 光电转换、信号放大及整形
2020/3/9
1
第一节 条码的基本概念、符号 结构及分类
• 1.基本概念 • a.条码: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
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一定的 信息。如:
• b.代码:代码即一组用来表征客观事物的一 个或一组有序的符号。
• 如25码:
• 条码密度:单位长度的条码所表示的条码字符的个数。
2020/3/9
4
1.基本概念
• f.定长条码和非定长条码:
• 定长条码:条码字符个数固定的条码
• 非定长条码:条码字符个数不固定的条码
• 例如:EAN-13条码是定长条码,EAN-128条码为 非定长条码
• g.双向可读性:从左右两侧开始扫描都可被是别 的特性。
第二章 条码基础知识
• 第一节 条码的基本概念、符号结构及分类
• 2.1.1条码的基本概念 • 2.1.2条码的符号结构 • 2.1.3条码的分类
• 第二节 条码的编码理论概述
• 2.2.1代码的编码方法 • 2.2.2条码符号的编码方法 • 2.2.3编码容量 • 2.2.4条码的校验与纠错方式
• 第三节 几种常见的条码

第二章 条码基础知识

第二章 条码基础知识
4
90 º θ 1
θ 5 3
6
条码符号位置选择原则
(6)避免选择的位置 • 不应把条码符号放置在有穿孔、冲切口、开口、装订 钉、拉丝拉条、接缝、折叠、折边、交叠、波纹、隆 起、褶皱、其他图文和纹理粗糙的地方。 • 不应把条码符号放置在转角处或表面曲率过大的地方。 • 不应把条码符号放置在包装的折边或悬垂物下边。
与条码识读系统有关的基本概念
首次读出条码符号数量 首读率=——————————×100% 识读条码符号的总数量 错误识别次数 误码率=——————×100% 识别总次数
不能识别的条码符号数量 拒识率=———————————×100% 条码符号的总数量
一般要求首读率在85%以上,拒识率低于1 %,误码率低于0.01%。但对于一些重要场合, 要求首读率为100%,误码率为百万分之一。
条码符号放置指南
• 体积大或笨重的商品包装 (1)包装特征:有两个方向上(宽/高、宽/深或高/深)的长度大于45cm,或 重量超过13kg的商品包装。 (2)符号位置:对于体积大或笨重的商品包装,条码符号宜放在包装背面右 侧下半区域。包装背面不宜放置时,可以放置在包装除底面外的其他面上。 可选的符号放置方法:一个放置在包装背面的右下部分,另一个放置在包装 正面的右上部分,见图。
光笔和卡槽扫描器:只能识读一维条码
激光扫描器:只能识读排式二维条码和一维条码 图像式扫描器:识读一维条码,排式和矩阵式 二维条码
※按扫描的方式分类
单向扫描器
平台式扫描器
多向扫描器 悬挂式扫描器
全悬式全向激光扫描器
常用的条码识读设备
常用的一维条码识读设备有激光枪、CCD扫描器、光笔 与卡槽式扫描器、全向扫描平台。
数据采集器

条码基础知识问题

条码基础知识问题

条码基础知识问答题
1、简述条码在商品流通领域中的作用?
2、条码技术的起源?最早在什麽领域使用?
3、在(1973年)时间,在(美国)国家,(商场)行业中使用。

UCC 于(1973年)时间成立,UPC条码在(商场)地点推广。

4、欧洲物品编码协会于(1977)时间成立,简称(ENA系统),创立了(UPC-A)条码。

欧洲物品编码协会于(1981)时间改名为(EAN Internation)。

5、中国条码技术开始于(1988)时间发展起来。

6、我国名牌产品送出国门,遇到(拒绝收货)样的情景。

7、中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88)时间,成立了(中国物品编
码中心)组织,该组织
于(1991)时间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组织。

请答完此套题后,按照作业上传规则,将此作业上传到FTP指定文件夹(第1周作业)内。

条码扫描系统

条码扫描系统

主要用途 资料库与网路依赖 性
多数场合须依赖资料库及 可不依赖资料库及通讯 通讯网路的存在 网路的存在而单独使用
识读设备
一维条码扫描设备
二维条码扫描设备
条码的名词解释



条码: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 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 。 条码系统: 由条码符号设计、制作及扫描识读组成的系 统。 条 :条码中反射率较低的部分。 空: 条码中反射率较高的部分。

蜡基碳带 蜡基碳带具高敏度、高密度的特性。高速卓越的打印质量,适应不用被打印材质 用途广泛,是经济型的碳带。 产品特点: 广泛的标签适应性,通用性好。 打印效果优异,成本经济。 耐高温,可适用于高速打印。 适用范围广,可适应不同被打材质。 防静电背涂层易于有效保护打印头。 适用底质:铜板纸,标签纸吊牌,上光纸,粗面纸,平滑纸,合成纸等。 混合基碳带 混合基碳带具有耐高温、抗污渍、耐热、耐磨擦、耐腐蚀性能。 适应不用被打印材质,用途广泛。 产品特点: 优秀耐磨擦、耐腐蚀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高度分辨率适合打印标准及旋转条型码。 能满足不同被打印材质的需求。 高敏感度确保优异的打印效果。 防静电背涂层,有效保护打印头 适用底质:纸类,PVC,吊牌,上光纸,平滑纸,粗面纸,人造纸,标签等 树脂基碳带 树脂基碳带具备宽广的应用领域与高速打印能力 卓越的图像耐久性、优异的耐磨擦、耐腐蚀、耐热的环境适应能力 产品特点: 卓越的高质、高速打印性能
静区:不携带任何信息的区域,起提示作用。 起始字符:第一位字符,具有特殊结构,当扫描器读取到 该字符时,便开始正式读取代码了。 数据字符:条形码的主要内容。 校验字符:检验读取到的数据是否正确。不同编码规则可 能会有不同的校验规则。 知代码扫描完毕,同时还起到只是进行校验计算的作用。

条形码基础知识

条形码基础知识

条形码基础知识一、条形码概述条形码是由美国的N.T.Woodland在1949年首先提出的.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条形码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条形码可以标出商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电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条形码是由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空,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码制)编制成的,用以表达一组数字或字母符号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即条形码是一组粗细不同,按照一定的规则安排间距的平行线条图形.常见的条形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空)组成的.二、条形码识别系统的组成为了阅读出条形码所代表的信息,需要一套条形码识别系统,它由条形码扫描器、放大整形电路、译码接口电路和计算机系统等部分组成.三、条形码的识别原理由于不同颜色的物体,其反射的可见光的波长不同,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可见光,黑色物体则吸收各种波长的可见光,所以当条形码扫描器光源发出的光经光阑及凸透镜1后,照射到黑白相间的条形码上时,反射光经凸透镜2聚焦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上,于是光电转换器接收到与白条和黑条相应的强弱不同的反射光信号,并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到放大整形电路.白条、黑条的宽度不同,相应的电信号持续时间长短也不同.但是,由光电转换器输出的与条形码的条和空相应的电信号一般仅10mV左右,不能直接使用,因而先要将光电转换器输出的电信号送放大器放大.放大后的电信号仍然是一个模拟电信号,为了避免由条形码中的疵点和污点导致错误信号,在放大电路后需加一整形电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电信号,以便计算机系统能准确判读.整形电路的脉冲数字信号经译码器译成数字、字符信息.它通过识别起始、终止字符来判别出条形码符号的码制及扫描方向;通过测量脉冲数字电信号0、1的数目来判别出条和空的数目.通过测量0、1信号持续的时间来判别条和空的宽度.这样便得到了被辩读的条形码符号的条和空的数目及相应的宽度和所用码制,根据码制所对应的编码规则,便可将条形符号换成相应的数字、字符信息,通过接口电路送给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与管理,便完成了条形码辨读的全过程.四、条形码技术及其应用条形码技术属于自动识别范畴,它是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化生产和管理领域中的广泛应用面发展起来的一门实用的数据输入技术。

我来介绍条形码基本知识

我来介绍条形码基本知识

我来介绍条形码基本知识条码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和相应的字符组成。

这种用条、空组成的数据编码可以供机器识读,而且很容易译成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

这些条和空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组合方法,从而构成不同的图形符号,即各种符号体系,也称码制,适用与不同的场合。

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的几种码制是:EAN、UPC、三九码、交插二五码和EAN128码。

UPC码主要用于北美地区。

EAN码是国际通用符号体系,是一种定长,无含义的条码,主要用与商品标识。

EAN128码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联合开发,共同采用的一种特定的条码符号。

它是一种连续型、非定长、有含义的高密度代码,用于表示生产日期、批号、数量、规格、保质期、收货地等更多的商品信息。

另有一些码制适用一些特定的场合,如库德巴码用于血库、图书馆、包裹等的跟踪管理。

二五码用于包装、运输和国际航空系统为机票进行顺序编码。

还有类似于三九码的九三码,它的密度较高,可以代替三九码。

上述这些条码都是一唯条码。

由于条码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一定面积上的密度和信息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维条码仅仅是对物品的标识,若想知道更多的信息,必须依赖数据库。

在没有数据库和不便联网的地方,一维条码的使用受到较大的限制,有时甚至变得毫无意义。

另外,要用一维条码表示汉字或图像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了更好的满足需求,一种新的条码编码形式--二维条码就应运而生了。

从结构上讲,二维条码分为两类,其中一类由距阵代码和点代码组成,其数据是以二维空间的形态编码的;另一类由多行条码符号组成,其数据以成串的数据行显示。

重叠的符号标记法有CODE49、CODE16K、PDF417。

PDF是便携式数据文件(PORTABLEDATAFILE)的缩写,417则与宽度代码有关,用来对字符编码。

距阵代码如:Maxicode、DataMatrix,CodeOne和DotCodeA,距阵代码标签可以做得很小,甚至可以做成硅晶片的标签,因此可以用于小物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生活国际化、文化国土化的资讯社会到来之时,起源于40年代、研究于60年代、应用于70年代、普及于80年代的条码与条码技术,及各种应用系统,引起世界流通领域里的大变革正风靡世界。条码作为一种可印制的计算机语言、未来学家称之为“计算机文化”。90年代的国际流通领域将条码誉为商品进入国际计算机市场的“身份证”,使全世界对它刮目相看。印刷在商品外包装上的条码,象一条条经济信息纽带将世界各地的生产制造商、出口商、批发商、零售商和顾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一条条纽带,一经与E DI系统相联,便形成多项、多元的信息网,各种商品的相关信息犹如投入了一个无形的永不停息的自动导向传送机构,流向世界各地,活跃在世界商品流通领域。
CCD扫瞄器
CCD(Change Coupled Device,光耦合装置)扫瞄器采用发光二极体的泛光源照明整个条码,再透过平面镜与光栅将条码符号映射到由光电二极体组成的探测器阵列上,经探测器完成光电转换,再由电路系统对探测器阵列中的每一光电二极体依次采集信号,辨识出条码符号,完成扫瞄。CCD扫瞄器的优点是操作方便,不直接接触条码也可辨读,性能较可靠,寿命较长,且价格较雷射扫瞄器便宜。
5.应用程式介面(API)
负责处理应用程式与条码化的介面,以供应用程式处理条码,达到商业自动化的目的。
世界上约有225种以上的一维条码,每种一维条码都有自己的一套编码规格,规定每个字母(可能是文字或数字或文数字)是由几个线条(Bar)及几个空白(Space)组成,以及字母的排列。一般较流行的一维条码有39码、EAN码、UPC码、128码,以及专门用于书刊管理的ISBN、ISSN等。
各种一维条码的发明年代归纳于表1. 1,标准制定年代则归纳于表1. 2。
1973年美国统一编码协会(简称UCC)建立了UPC条码系统,实现了该码制标准化。同年,食品杂货业把UPC码作为该行业的通用标准码制,为条码技术在商业流通销售领域里的广泛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74年Inte rmec公司的戴维·阿利尔(Davide·Allair)博士研制出39码,很快被美国国防部所采纳,作为军用条码码制。39码是第一个字母、数字式想结合的条码,后来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该图案很像微型射箭靶,被叫做“公牛眼”代码。靶式的同心圆是由圆条和空绘成圆环形。在原理上,“公牛眼”代码与后来的条码很相近,遗憾的是当时的工艺和商品经济还没有能力印制出这种码。然而,10年后乔·伍德兰德作为IBM公司的工程师成为北美统一代码UPC码的奠基人。以吉拉德·费伊塞尔(Girard Fessel)为代表的几名发明家,于1959年提请了一项专利,描述了数字0-9中每个数字可由七段平行条组成。但是这种码使机器难以识读,使人读起来也不方便。不过这一构想的确促进了后来条形码的产生于发展。不久,E·F·布宁克(E·F·B rinker)申请了另一项专利,该专利是将条码标识在有轨电车上。60年代期西尔沃尼亚(Sylvania)发明的一个系统,被北美铁路系统采纳。这两项可以说是条形码技术最早期的应用。
表1.1一维条码发明年代表

条码名称
发明人或公司
特殊意义
1949
Bull’s Eye Code(公牛眼码)
N. Joe Woodland, Bernard Silver
第一个条码
1973
UPC
IBM
首次大规模应用的条码
1972
Codabar
Monarch Marking System
1974
39码
David C. Allias (Intermec)
热感式条码机(Thermal Printer)
热感式条码机的原理是将印字头加热,再运用热度与停留时间来促使感应纸显示出不同深浅的颜色。其优点是条码品质佳、且价格较低廉,且一般热感式条码机的体积可以制造到很小,不过其缺点是因为必须采用感光纸,感光纸不耐光线照射,易造成纸上条码褪色,影响辨识率。
热转式条码机(Thermal Transfer Printer)
1970年美国超级市场Ad Hoc委员会制定出通用商品代码UPC码,许多团体也提出了各种条码符号方案。UPC码首先在杂货零售业中试用,这为以后条形码的统一和广泛采用奠定了基础。次年布莱西公司研制出布莱西码及相应的自动识别系统,用以库存验算。这是条形码技术第一次在仓库管理系统中的实际应用。197 2年蒙那奇·马金(Monarch Marking)等人研制出库德巴(Code bar)码,到此美国的条形码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雷射扫瞄器(Laser Scanner)
藉由雷射光束的扫瞄来读取条码的资料,由于它和光笔式扫瞄器一样,可自由移动到物体处扫瞄,因此条码的长度在容许的范围下并不会受到限制,不过光笔一定要接触到条码的表面才能辨读,雷射扫瞄器的扫瞄距离较光笔、CCD来得远,故在扫瞄时则可悬空划过条码。
4.编码器及解码器
编码器(Encoder)及解码器(Decoder)是介于资料与条码间的转换工具,编码器(Barcode Encoder)可将资料编成条码。而解码器(Decoder)要原理是由传入的类比讯号分析出黑、白线条的宽度,然后根据编码原则,将条码资料解读出来,再经过电子元件的转换后,转成电脑所能接受的数位讯号。
是一种外型像笔的扫瞄器,使用时以机就物,即移动光笔去扫瞄物体上的条码。光笔的价格大众化,但扫瞄的长度稍受限制,大约在32个字元左右,较适合一般小商店及个人使用。
固定式扫瞄器(Fix-mount Scanner)
为一种体积较大,价格较高的扫瞄系统,使用时以物就机,即机器固定,以物品的移动来扫瞄解码,适用于输送带或一般大型超市。
1984
UPC
ANSI MH10.8M
1984
Code39
AIAG标准
1984
Code39
HIBC标准
从UPC以后,为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陆陆续续发展出各种不同的条码标准和规格,时至今日,条码已成为商业自动化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条码可分为一维条码(One Dimensional Barcode, 1D)和二维码(Two Dimensional Code, 2D)两大类,目前在商品上的应用仍以一维条码为主,故一维条码又被称为商品条码,二维码则是另一种渐受重视的条码,其功能较一维条码强,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详细内容将在下一章介绍。
日本从1974年开始着手建立POS系统,研究标准化以及信息输入方式、印制技术等。并在EAN基础上,于1978年制定出日本物品编码JAN。同年加入了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开始进行厂家登记注册,并全面转入条码技术及其系列产品的开发工作,10年之后成为EAN最大的用户。
从80年代初,人们围绕提高条码符号的信息密度,开展了多项研究。128码和93码就是其中的研究成果。128码于1981年被推荐使用,而93码于1982年使用。这两种码的优点是条码符号密度比39码高出近30%。随着条码技术的发展,条形码码制种类不断增加,因而标准化问题显得很突出。为此先后制定了军用标准1189;交插25码、39码和库德巴码ANSI标准MH10.8M等等。同时一些行业也开始建立行业标准,以适应发展需要。此后,戴维·阿利尔又研制出49码,这是一种非传统的条码符号,它比以往的条形码符号具有更高的密度(即二维条码的雏形)。接着特德·威廉斯(Ted Williams)推出16K码,这是一种适用于激光扫描的码制。到1990年底为止,共有40多种条形码码制,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和印刷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各式印表机之比较
机种
品质
价格
优点
缺点
静电式
优良
昂贵
列印品质十分完美
成本花费太高
雷射式
优良
偏高
操作容易品质完美
列印成本较高
热感式
优良
偏高
列印品质佳
摩擦年度不高
点矩阵普通便宜操作易价格便宜列印品质不稳
喷墨式
普通
便宜
节省标签纸张成本
需特别阅读机
3.条码扫瞄器(Barcode Reader,或称Scanner)
第1.2节一维条码简述
条码是将线条与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的符号,用以代表一定的字母、数字等资料。在进行辨识的时候,是用条码阅读机扫描,得到一组反射光信号,此信号经光电转换后变为一组与线条、空白相对应的电子讯号,经解码后还原为相应的文数字,再传入电脑。条码辨识技术已相当成熟,其读取的错误率约为百万分之一,首读率大于98%,是一种可靠性高、输入快速、准确性高、成本低、应用面广的资料自动收集技术。
第一个商业性文数字条码
1976
EAN
EAN协会
1981
Code 128
1983
Code 93
表1.2一维条码标准制定年代表

条码
纳入标准
1982
Code39
Military Standard 1189
1983
Code39, Interleaved 2 of 5, Codabar
ANSI MH10.8M
1976年在美国和加拿大超级市场上,UPC码的成功应用给人们以很大的鼓舞,尤其是欧洲人对此产生了极大兴趣。次年,欧洲共同体在UPC-A码基础上制定出欧洲物品编码EAN-13和EAN-8码,签署了“欧洲物品编码”协议备忘录,并正式成立了欧洲物品编码协会(简称EAN)。到了1981年由于EAN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组织,故改名为“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简称IAN。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习惯,至今仍称为EAN。(后改为EAN-international)
依不同需求选择适当的条码编码标准,如使用最普遍的EAN、UPC,或地域性的CAN、JAN等,一般以最容易与交易夥伴流通的编码方式最佳。
2.条码机(Barcode Printer)
顾名思义是专门用来列印条码标签的印表机,这些印表机大部份是应用在工作环境较恶劣的工厂中,而且必需能负荷长时间的工作时数,所以在设计时,特别相当重视耐用性及稳定性,以致于其价格也比一般印表机来得贵。有些公司也提供各式特殊设计的纸张,可供一般的雷射印表机及点阵印表机印制条码。大多数条码印表机是属于「热感式印表机」或是「热转式印表机」两种,其差别在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