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阀选型注意事项
技能培训资料-阀门选型注意事项

对于执行机构的输出要大于阀门的负荷,且合理匹配。
检查标准组合时,要考虑阀门所规定的允许压差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大压差时要计算阀芯所受的不平衡力。
要考虑执行机构的响应速度是否满足工艺操作要求,尤其是电动执行机构。
气动执行机构相比电动执行机构有何特点,输出形式:电动驱动源为电力简单方便,推力、扭矩大,刚度大。
但结构复杂,可靠性差。
在中小规格上比气动的贵。
常用于无气源或不需严格防爆、防燃的场合。
电动执行机构有角行程、直行程、和多回转三种输出形式。
角行程类阀的切断压差较大,是因为介质在阀芯或阀板上产生的合力对转动轴产生的力矩非常小,因此,它能承受较大的压差。
蝶阀,球阀是最常见的角行程类阀门。
单密封类的调节阀如单座阀、高压阀、无平衡孔的单密封套筒阀需进行流向选择。
流开、流闭各有利弊。
流开型的阀工作比较稳定,但自洁性能和密封性较差,寿命短;流闭型的阀寿命长,自洁性能和密封性好,但当阀杆直径小于阀芯直径时稳定性差。
单座阀、小流量阀、单密封套筒阀通常选流开,当冲刷厉害或有自洁要求时可选流闭。
两位型快开特性调节阀选流闭型。
除单、双座阀及套筒阀外,具有调节功能的阀:隔膜阀、蝶阀、O型球阀(以切断为主)、V型球阀(调节比大、具剪切作用)、偏心旋转阀都是具有调节功能的阀。
计算与选型比较而言,选型要重要得多,复杂得多。
因为计算只是一个简单的公式计算,它的本身不在于公式的精确度,而在于所给定的工艺参数是否准确。
双座阀阀芯的优点是力平衡结构,允许压差大,而它突出的缺点是两个密封面不能同时良好接触,造成泄漏大。
人为地、强制性地用于切断场合,显然效果不好,即便为它作了许多改进(如双密封套筒阀),也是不可取的。
双座阀小开度工作时容易振荡:对单芯而言,当介质是流开型时,阀稳定性好;当介质是流闭型时,阀的稳定性差。
双座阀有两个阀芯,下阀芯处于流闭,上阀芯处于流开。
这样,在小开度工作时,流闭型的阀芯就容易引起阀的振动,这就是双座阀不能用于小开度工作的原因所在。
调节阀的选型

调节阀的选型0 引言调节阀是调节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生产实践中控制系统的正常与否,常常涉及到调节阀的问题。
调节阀所反应出来的问题又多集中在调节阀的工作特性和结构参数上,如流通能力、公称通径、阀芯引程及流量特性等。
在这些参数中,流通能力更重要,它的大小直接反映调节阀的容量,它是设计选型中的主要参数。
因此,调节阀的选择主要从以下几个因素进行考虑。
1 选择原则(1)满足自控系统的要求;(2)满足经济性的要求。
2 调节阀流量系数Cv及口径的计算(1) 流量系数C v(流通能力)的定义为:调节阀前后的压差为1Kg/cm2,重度为1g/cm2流体,每小时通过阀门的体积流量(m3/h)。
调节阀流量系数C v的计算方法很多,也比较繁琐,以下列出几种主要流通介质的C v值的计算方法。
表1 液体阻塞流:当阀前压力P1保持一定而阀后压力P2逐渐降低时,流经调节阀的流体流量会增加到一个极限值,这时即使P2再继续降低,流量也不会再增加,此极限流量即为阻塞流。
显然,形成阻塞流之后,相当于流量已达到饱和状态(临界状态),这时流经调节阀的流量不再随调节阀前后的压差△P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流体在阀内是否形成阻塞流,调节阀C值的计算公式将不一样。
判断是否是属于阻塞流的情况,就可以决定取用相应的C值计算公式。
(表2)情况相同。
表2 气体和蒸汽上表2中:C v—调节阀流量系数C f—临界流量系数G f—流体流动温度下的比重(水G f=1,15℃;空气G f=288G/T)G—气体比重(空气G=1.0)P1—调节阀进口压力,0.1MPa(绝对)P2—调节阀出口压力,0.1MPa(绝对)P v—液体流动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0.1MPa(绝对)P c—热力学临界压力,0.1MPa(绝对)Δp—压降,100kPa(ΔP=P1- P2)Δp s—口径计算用最大压降,0.1MPaΔp s=P1-(0.96- 0.28P v/P c)P v若P v<0.5P1,ΔP s=P1- P vq—液体流量,m3/hQ—气体流量,标准m3/h(15℃,绝对压力为101.3kPa时)T—绝对温度,K(K=273+℃)T sh—蒸汽过热温度,℃(饱和蒸汽T sh=0)W—流量,t/h(2) 阀口径的计算,根据生产能力、设备负荷、以被控介质的工况决定流通能力计算所需的数据,求得最大、最小流量时的C v max和C v min。
调节阀选型

32.0
32.0 29.1 27.5 25.9 22.7 17.6 13.0
1 调节阀结构型式的选择
7)十大类调节阀的功能优劣比较:详见1-1表。
1 调节阀结构型式的选择
1.2 综合经济效果确定阀型
1)高可靠性。 2)使用寿命长。 3)维护方便,备品备件有来源。 4)产品价格适宜,性能价格较好。
最 大 工 作 压 力(MPa)
1.6
1.6 1.5 1.4
4.0
4.0 4.0 3.7 3.3 3.0 2.8 2.3 1.8
6.4
6.4 6.4 5.9 5.2 4.7 4.1 3.7 2.9
22.0 22.0 22.0 20.2 18.0 16.1 14.1 12.7 9.8
32.0 32.0 32.0 29.4 26.2 23.4 20.5 18.5 14.4
“O”型石墨填料
寿命长、耐磨、可靠性高、摩擦大
-200℃~600℃
在需要带定位器使用时可以考虑,尤其是 蒸气介质。
可以不带散热片使用,故经济性好,外形 尺寸小,并且密封性能好,但必须带定位 器,目前选用越来越多,当工作温度较高 时,可优先选用
不能用(目前,四氟填料只设计到450℃ 以下)
可用到600℃
1 调节阀结构型式的选择
1、1从使用功能上选阀需注意的问题
表5-1 常用材质的工作温度、工作压力与PN关系
材料
铸铁 碳素钢
公称压
介 质 工 作 温 度(℃)
力PN
(Mpa) <
<
<
<
<
<
<
<
<
<
<
<
<
<
<
120 200 250 300 350 400 425 450 475 500 525 550 575 600 625
调节阀在安装投运中应注意的问题

调节阀在安装投运中应注意的问题调节阀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其功能是通过调节介质通道中的截面积,达到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的调节,从而控制介质的流动。
在调节阀的安装与投运过程中,需要注意许多问题,本文将围绕调节阀的选型、安装、调试等环节,为您详细介绍调节阀在安装投运中应注意的问题。
调节阀的选型在进行调节阀的选型时,需要根据介质、工艺参数等情况进行选择,具体应考虑如下因素:1. 介质参数介质的类型、温度、压力、粘度等参数,是调节阀选型的重要考量因素。
不同介质对阀门材质、密封性能、流道形式等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高温、高压、腐蚀介质等情况下,需要选用高强度、高温抗腐蚀性能材料的阀门,以确保调节阀的可靠使用。
2. 工艺参数工艺参数包括流量、流速、压差等,是个性化选择调节阀的因素。
在选择过程中,应根据工艺参数综合考虑调节阀的类型、流量特性、流道形式等方面因素。
例如,在流量测量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应选择流量特性曲线性能好、稳定性好的调节阀。
调节阀的安装调节阀的安装过程也是需要注意细节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阀体安装调节阀安装前,应检查阀体的内部是否干净、无异物;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阀体受到外力冲击。
安装时应预留一定的间隙,方便阀门后续的调节与维修。
2. 接口连接在调节阀的接口连接时,应注意安装口径与管路口径要求的匹配,避免接口不当造成泄漏和安装不牢固的情况。
接口安装时应严格按照阀门的安装接口标准进行操作,尽量减少加工误差和数字控制加工机床等设备造成的对接口误差的影响。
3. 密封正常功能的调节阀及时的密封非常重要。
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确认密封形式,不同形式的密封具有不同的特点,如弹性密封、金属密封、凡纳蒂密封、活塞密封等。
在安装密封时,要保证密封界面的光洁度,密封面要平行平整,不得存在缺陷、裂纹、麻花等现象,这样可以避免泄漏。
调节阀的调试调节阀安装后进行调试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阀门开启和关闭在调节阀的安装后,应按照安装图进行调试,初步确认各部件的配合和连接是否良好。
调节阀选型计算书

调节阀选型计算书摘要:I.调节阀选型的重要性- 调节阀的作用- 选型的影响II.调节阀选型的计算方法- 计算流程- 需考虑的因素- 参数的意义III.调节阀选型计算的实例- 实例介绍- 计算过程- 结果分析IV.调节阀选型的注意事项- 选型原则-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V.总结- 调节阀选型计算的重要性- 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正文:I.调节阀选型的重要性调节阀是工业自动化过程中控制流量的关键设备,选型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果。
因此,选择合适的调节阀是工业自动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II.调节阀选型的计算方法调节阀选型计算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计算公式:根据调节阀的类型和控制系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
2.收集数据:收集调节阀所处的工作环境、介质、流量、压力等参数。
3.计算:根据公式和收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调节阀的选型参数。
4.结果分析:分析计算结果,检查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如果不符合,需要重新进行计算或调整参数。
III.调节阀选型计算的实例以某化工厂为例,该厂需要选用一种调节阀来控制流量,已知工作环境温度为-20℃,介质为蒸汽,流量为30t/h,压力为1.0MPa。
1.确定计算公式:根据调节阀的类型和工厂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这里选择DN=2×(流量)/(流速),KV=3.5×(流量)/(开度)。
2.收集数据:根据已知条件和公式,收集调节阀的选型参数,包括流量、压力、温度等。
3.计算:根据公式和收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调节阀的选型参数,DN=600mm,KV=350。
4.结果分析:分析计算结果,检查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如果符合,则可以选用该调节阀。
IV.调节阀选型的注意事项在调节阀选型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根据调节阀的类型和控制系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2.考虑实际情况: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实际情况,避免出现计算结果与实际需求不符的情况。
建议收藏——调节阀选型方法总结

建议收藏——调节阀选型方法总结自动控制系统是通过执行器对被控对象进行作用的。
调节阀是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执行器。
调节阀直接与流体接触控制流体的压力或流量。
正确选取调节阀的结构型式、流量特性、流通能力;正确选取执行机构的输出力矩或推力与行程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计算错误,选择不当,将直接影响控制系统的性能,使得自动控制系统产生震荡甚至不能正常运行。
因此,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调节阀的设计选型计算是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环节。
1调节阀结构形式的选择常用的调节阀结构形式有直通单座阀、直通双座阀、套筒阀、偏心旋转阀、蝶阀、全功能超轻型调节阀、球阀,应当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结合不同结构形式阀门各自的特点,从调节性能、适用温度、适用口径、耐压、适用介质条件、切断差压、泄流量、压力损失、重量、外观、成本等方面对调节阀的结构形式进行选择。
对调节阀进行结构的选择时,要根据相应的管路及介质条件,按照如下优选顺序进行选择①全功能超轻型调节阀→②蝶阀→③套筒阀→④单座阀→⑤双座阀→⑥偏心旋转阀→⑦球阀,只有当前一优选级别的阀门再某一方面不合适时,才考虑选择下一级类型的阀门。
注:关于调节阀的调节特性的评定调节阀的流量调节性能一般通过流量特性、可调比、小开度工作性能、Kv值和动作速度进行综合评价。
调节性能以其流量特性曲线进行衡定,一般认为等百分比特性为最优,其调节稳定,调节性能好,最利于流量压力调节。
而抛物线特性又比线性特性的调节性能好,快开特性为最不利于流量调节的流量特性。
因此在选用调节阀时,一般希望调节阀流量特性曲线为等百分比型。
可调比反映了调节阀的可调节流量范围,调节阀的可调比就是调节阀所能控制的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
可调比也称可调范围,以R来表示,即R=Qmax/Qmin,Qmax为调节阀的最大可控流量,Qmin为调节阀的最小可控流量。
一般认为R的值越大,则调节阀的可调节范围越。
调节阀计算选型使用

调节阀计算选型使用
调节阀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控制设备,用于调节流体介质的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
在工业生产中,调节阀的选型使用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工况需要不同的调节阀,选错了调节阀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设备损坏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调节阀的选型使用。
需要了解调节阀的基本参数。
调节阀的主要参数包括口径、压力等级、材质、流量系数等。
口径是指调节阀的进出口直径,一般根据管道的口径来选择。
压力等级是指调节阀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也需要根据实际工况来选择。
材质是指调节阀的制造材料,一般根据介质的性质来选择。
流量系数是指调节阀的流量特性,也是选型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
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调节阀。
常见的调节阀有节流阀、截止阀、调节球阀、调节蝶阀等。
不同类型的调节阀适用于不同的工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例如,节流阀适用于需要调节流量的场合,而截止阀适用于需要完全切断流体的场合。
需要进行计算选型。
在进行计算选型时,需要考虑流体的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以及管道的口径、长度、材质等因素。
根据这些参数,可以计算出所需的调节阀的口径、压力等级、流量系数等参数。
同时,还需要考虑调节阀的稳定性、可靠性、维护性等因素。
调节阀的选型使用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调节阀的基本参数、不
同类型的调节阀、以及实际工况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计算选型,可以选择到适合的调节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损坏率。
教你九招准确选择调节阀

教你九招准确选择调节阀1、阀型的选择:(1)确定公称压力,不是用PMAX去套PN,而是由温度、压力、材质三个条件从表中找出相应的PN并满足于所选阀之PN值。
(2)确定的阀型,其泄漏量满足工艺要求。
(3)确定的阀型,其工作压差应小于阀的允许压差,如不行,则须从特殊角度考虑或另选它阀。
(4)介质的温度在阀的工作温度范围内,环境温度符合要求。
(5)根据介质的不干净情况考虑阀的防堵问题。
(6)根据介质的化学性能考虑阀的耐腐蚀问题。
(7)根据压差和含硬物介质,考虑阀的冲蚀及耐磨损问题。
(8)综合经济效果考虑的性能、价格比。
需考虑三个问题:A、结构简单(越简单可靠性越高)、维护方便、备件有来源;B、使用寿命;C、价格。
(9)优选秩序。
蝶阀-单座阀-双座阀-套筒阀-角形阀-三通阀-球阀-偏心旋转阀-隔膜阀。
2、执行机构的选择:(1)最简单的是气动薄膜式,其次是活塞式,最后是电动式。
(2)电动执行机构主要优点是驱动源(电源)方便,但价格高,可靠性、防水防爆不如气动执行机构,所以应优先选用气动式。
(3)老电动执行机构笨重,我们已有电子式精小型高可靠性的电动执行机构提供(价格相应高)。
(4)老的ZMA、ZMB薄膜执行机构可以淘汰,由多弹簧轻型执行机构代之(性能提高,重量、高度下降约30%)。
(5)活塞执行机构品种规格较多,老的、又大又笨的建议不再选用,而选用轻的新的结构。
3、材料的选择:(1)阀体耐压等级、使用温度和耐腐蚀性能等方面应不低于工艺连接管道的要求,并应优先选用制造厂定型产品。
(2)水蒸汽或含水较多的湿气体和易燃易爆介质,不宜选用铸铁阀。
(3)环境温度低于-20℃时(尤其是北方),不宜选用铸铁阀。
(4)对汽蚀、冲蚀较为严重的介质温度与压差构成的直角坐标中,其温度为30 0℃,压差为1.5MPA两点连线以外的区域时,对节流密封面应选用耐磨材料,如钴基合金或表面堆焊司特莱合金等。
(5)对强腐蚀性介质,选用耐蚀合金必须根据介质的种类、浓度、温度、压力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耐腐蚀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节阀选型注意事项
调节阀阀型的选择:
(1)确定公称压力,不是用Pmax去套PN,而是由温度、压力、材质三个条件从表中找出相应的PN并满足于所选阀之PN值。
(2)确定的阀型,其泄漏量满足工艺要求。
(3)确定的阀型,其工作压差应小于阀的允许压差,如不行,则须从特殊角度考虑或另选它阀。
(4)介质的温度在阀的工作温度范围内,环境温度符合要求。
(5)根据介质的不干净情况考虑阀的防堵问题。
(6)根据介质的化学性能考虑阀的耐腐蚀问题。
(7)根据压差和含硬物介质,考虑阀的冲蚀及耐磨损问题。
(8)综合经济效果考虑的性能、价格比。
需考虑三个问题:
a.结构简单(越简单可靠性越高)、维护方便、备件有来源;
b.使用寿命;
c.价格。
(9)优选秩序。
蝶阀-单座阀-双座阀-套筒阀-角形阀-三通阀-球阀-偏心旋转阀-隔膜阀。
调节阀执行机构的选择:
(1)最简单的是气动薄膜式,其次是活塞式,最后是电动式。
(2)电动执行机构主要优点是驱动源(电源)方便,但价格高,可靠性、防水防爆不如气动执行机构,所以应优先选用气动式。
(3)老电动执行机构笨重,我们已有电子式精小型高可靠性的电动执行机构提供(价格相应高)。
(4)老的ZMA、ZMB薄膜执行机构可以淘汰,由多弹簧轻型执行机构代之(性能提高,重量、高度下降约30%)。
(5)活塞执行机构品种规格较多,老的、又大又笨的建议不再选用,而选用轻的新的结构。
调节阀材料的选择:
(1)阀体耐压等级、使用温度和耐腐蚀性能等方面应不低于工艺连接管道的要求,并应优先选用制造厂定型产品。
(2)水蒸汽或含水较多的湿气体和易燃易爆介质,不宜选用铸铁阀。
(3)环境温度低于-20℃时(尤其是北方),不宜选用铸铁阀。
(4)对汽蚀、冲蚀较为严重的介质温度与压差构成的直角坐标中,其温度为300℃,压差为1.5MPa两点连线以外的区域时,对节流密封面应选用耐磨材料,如钴基合金或表面堆焊司特莱合金等。
(5)对强腐蚀性介质,选用耐蚀合金必须根据介质的种类、浓度、温度、压力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耐腐蚀材料。
(6)阀体与节流件分别对待,阀体内壁节流速度小并允许有一定的腐蚀,其腐蚀率可以在lmm/年左右;节流件受到高速冲刷、腐蚀会弓[起泄漏增大,其腐蚀率应小于0.1mm/年。
(7)对衬里材料(橡胶、塑料)的选择时该工作介质的温度、压力、浓度都必须满足该材料的使用范围,并考虑阀动作时对它物理、机械的破坏(如剪切破坏)。
(8)真空阀不宜选用阀体内衬橡胶、塑料结构。
(9)水处理系统的两位切断阀不宜选用衬橡胶材料。
(10)典型介质的典型耐蚀合金材料选择:
a.硫酸:316L,哈氏合金,20号合金。
b.硝酸:铝,C4钢,C6钢。
c.盐酸:哈氏B。
d.氢氟酸:蒙乃尔。
e.醋酸、甲酸:316L、哈氏合金。
f.磷酸:因可镍尔、哈氏合金。
g.尿素:316L。
h.烧碱:蒙乃尔。
i.氯气:哈氏C。
j. 海水:因可镍尔,316L。
(11)到目前为止,最万能的耐腐蚀材料是四氟,称为“耐蚀王”。
因此,应首先选用全四氟耐腐蚀阀(华林所专利产品),不得已的情况下(如温度>180℃,PN>1.6)才选用合金。
调节阀流量特性的选择:
下面提供的是初步的选择,详细的选择见专门资料:
(1)S>0.6时选对数特性。
(2)小开度工作、不平衡力变化大时选对数特性。
(3)要求的被调参数反映速度快时选直线,慢时选对数。
(4)压力调节系统可选直线特性。
(5)液位调节系统可选直线特性。
调节阀作用方式选择:
(1)国外常用故障下开或关来表示,即故障开、故障关,与我国的气开、气闭表示正好相反,故障开对应气闭阀,故障关对应气开阀。
(2)新的轻型阀、精小型阀已不强调执行机械的正作用、反作用了,因而必须在尾注上标明。
B(气闭)K(气开)
(1)首先是选择弹簧范围,还要确定工作弹簧范围。
(2)确定工作弹簧范围涉及计算输出力去克服不平衡力。
若有困难,应将条件(主要是阀关闭时的压差)告诉制造厂,协助计算并调好弹簧和工作范围出厂(目前,不少厂家根本不做计算)。
调节阀流向的选择:
(1)在节流口,介质对着阀芯开方向流为流开,向关方向流为流闭。
(2)流向的选择主要是单密封类调节阀,有单座阀类、角阀类、单密封套筒阀三个大类。
基它为规定流向(如双座阀、V球)和任意流动(如O球)。
(3)当dg>15时,通常选流开,当dg≤15的小口径阀,尤其是高压阀可选流闭,以提高寿命。
(4)对两位开关阀可选流闭。
(5)若流闭型阀产生振荡,改过来,流开型即可消除。
调节阀填料的选择:
(1)调节阀常用的是四氟“V”形填料和石墨“O”形填料。
(2)四氟填料摩擦小,但耐温差,寿命短;石墨填料摩擦大,但耐温好,寿命长;高温下和带定位器的阀建议选石墨填料。
(3)若四氟填料常换,可以考虑用石墨填料。
调节阀附件的选择:
(1)调节阀的附件主要有:定位器、转换器、继动器、增压阀、保位阀、减压阀、过滤器、油雾器、行程开关、位置发讯器、电磁阀、手轮机构。
(2)附件起补充功能和保证阀运行的作用。
必要的就增加,不必要的不增加。
不必要时增加附件会提高价格并降低可靠性。
(3)定位器的主要功能是提高输出力和动作速度,不需要这些功能时,可不带,不是带了定位器就好。
(4)对快速响应系统,不要阀动作快,可选转换器。
(5)严格的防爆场合,可选:电气转换器+气动定位器。
(6)电磁阀应选择可靠的产品,防止要它动作时不动作。
(7)重要场合建议不用手轮机构,防止人为误动作。
(8)最好由生产厂家提供并总成在阀上供货,以保证系统和总成联接的可靠性。
(9)订货时,应提供附件的名称、型号、规格、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等。
(10)再重申:请注意这些“小东西”的重要性,尤其是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