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嵌入式系统中的实时图像处理算法设计与实现

嵌入式系统中的实时图像处理算法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从汽车到医疗设备,嵌入式系统无处不在。
而嵌入式系统中的实时图像处理更是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机器视觉、无人驾驶、安防监控等。
本文将介绍嵌入式系统中实时图像处理算法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一、实时图像处理算法概述实时图像处理算法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对输入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输出结果。
实时性是指算法能够在预定的时间窗口内完成处理任务。
在嵌入式系统中,由于系统资源的有限性和对实时性的严格要求,实时图像处理算法的设计和实现变得尤为重要。
二、实时图像处理算法设计步骤1. 问题定义和目标确定:首先,需要明确图像处理的问题定义和所需达到的目标。
例如,人脸识别算法的目标是识别图像中的人脸并进行身份验证。
2. 图像采集和预处理:接下来,需要获取图像数据,并进行预处理,以减少噪声和改善图像的质量。
图像采集可以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方式实现,预处理可以包括去除图像背景、增强对比度等操作。
3. 特征提取:在实时图像处理中,需要从原始图像中提取特征以进行后续处理。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边缘检测、色彩特征提取、纹理特征提取等。
4. 特征匹配和分类:根据目标确定的特征,进行特征匹配和分类。
特征匹配可以通过比对图像中的特征与预先存储的特征进行匹配,以确定目标是否存在或进行识别。
5. 结果输出和反馈控制:最后,根据处理结果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或反馈信息,用于控制实时系统的运行。
例如,在无人驾驶中,根据图像处理的结果,自动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和速度。
三、实时图像处理算法实现方法1. 硬件选择和优化:嵌入式系统中的实时图像处理算法需要选择适合的硬件平台,并进行相应的优化。
例如,选择高性能的处理器和图像处理单元,并对算法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以提高处理速度和效率。
2. 并行和并发处理:在实时图像处理中,往往需要处理大量的图像数据。
基于ARM的图像处理和报警系统的设计

文 章 编 号 :1 0 0 2 — 6 6 7 3( 2 0 1 3 )0 4 — 0 8 2 — 0 3
基于 A R M 的图像处理和报警 系统的设计
张欢 欢 ,魏 世 民
( 北 京 邮 电大 学 自动 化 学 院 ,北 京 1 0 0 8 7 6 )
摘 要 :基 于 A R设 计 了 一 种 图 像 处 理 并 带 有 报 警 功 能 的 系统 。
该 系统 以 T i n y 6 4 1 0核 心 板 — — 一 款 以 A R M 1 1芯 片 ( 三 星 ¥ 3 C6 4 1 0 )作 为 主 处 理 器 、C P U 基 于
A RM 1 1 7 6 1 ZF - S核 设 计 的 嵌 入 式 核 心 板 — — 为 主 控 板 .加 上 外 围设 备 以 及 uS B摄 像 头 . 实 现 了 图 像
的采 集与 处理 。在 此基 础上 加入 了蜂 呜 器和 L E D 灯 ,在 出现 异 常情 况 时 ,实现 报 警功 能。该 系统采 用L i n u x嵌 入 式操 作 系统 ,并 设计 了软件 流 程 。 实验 结 果表 明 :该 系统 能 够很 好 的解 决 图像 采 集的 实时 问题 及 准确 性 ,由 于加 入 的报 警 系统 ,更是 提 高 了 系统 的 可靠性 ,能够及 时发 现 问题 。 系统 易 于 实现 ,成本 比较低 ,功耗 低 ,具有 高的使 用性 。
De s i gn o f I mag e Pr o c e s s i ng a nd Al a r m Sy s t e m Ba s e d o n ARM
Z HANG Hu a n —Hu a n. W El S hi — Mi n
( Au t o ma i t o n s c h o o l , Be O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P o s t s a n d Te l e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s , Be r i n g 1 0 0 8 7 6 ,Ch i n a )
基于嵌入式ARM9的Linux系统移植的研究和实现

2020年第8期信息与电脑China Computer & Communication软件开发与应用基于嵌入式ARM9的Linux 系统移植的研究和实现冯宁波 周 剑(苏州长风航空电子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151)摘 要:笔者以ARM9处理器为硬件,对嵌入式系统展开分析,并对安装到嵌入式ARM9芯片开发板上的Linux 系统移植进行研究。
Linux 系统移植步骤如下:首先初始化随机存取存储器,设置堆栈,引导加载程序移植;然后下载Linux 内核,修改Makefile 文件,设计交叉编译环境;最后依据内核启动过程,指定启动初始值,控制后台,并执行制作菜单配置命令。
关键词:嵌入式ARM9;Linux 系统;移植;内核中图分类号:TP311.54;TP31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767(2020)08-078-02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Linux System Migration Based on EmbeddedARM9Feng Ningbo, Zhou Jian(Suzhou Changfeng Avionics Co., Ltd., Suzhou Jiangsu 215151, China)Abstract: The author takes ARM9 processor as hardware, analyzes the embedded system, and studies the Linux systemporting installed on the embedded ARM9 chip development board. The steps of Linux system porting are as follows: first, initialize random access memory, set stack, boot loader porting; then download Linux kernel, modify makefile file, and design cross compiling environment;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kernel startup process, specify the initial startup value, control the background, and execute thecommand of making menu configuration.Key words: embedded ARM9; Linux system; transplantation; kernel0 引言微电子技术快速发展使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嵌入式系统得到广泛应用,该系统因软硬件可裁剪、使用性能良好,受到人们青睐[1]。
基于嵌入式ARM-Linux的播放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嵌入式ARM-Linux的播放器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进入了PC时代。
在这一阶段,嵌入式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由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ARM-Linux的播放器设计与实现的方案。
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ARM体系结构,研究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在ARM9微处理器的移植技术,包括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引导装载程序应用、移植嵌入式Linux内核及建立根文件系统,并且实现了嵌入式Linux到S3C2410开发板的移植。
由于嵌入式系统本身硬件条件的限制,常用在PC机的图形用户界面GUI系统不适合在其上运行。
为此,本文选择了Minigui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体系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基础上,实现了Minigui到S3C2410开发板的移植,完成了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开发,使得系统拥有良好的操作界面。
对于播放器,本文实现了Linux系统下的通用媒体播放器—Mplayer到S3C2410开发板的移植。
通过对音频数据输出的研究,解决了Mp1ayer播放声音不正常的问题,实现了一个集音乐和视频播放于一体的嵌入式多媒体播放系统。
最后,总结了论文所做的工作,指出了嵌入式播放器所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关键词:嵌入式ARM-Linux; S3C2410; Mplayer; GUI界面; MiniguiPlayer Designing and Implement Based On Embedded ARM-LinuxAbstractAlong with the 21st century arrivals, the humanity enters the post PC time. In this stage, embedded technology gets rapidly developed and widely used. So, this paper aims to design a player based on embedded ARM-Linux.First, in this paper, ARM architec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 are analyzed in detail. The emphasis of the study is put on the porting techniques of embedded Linux oper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ARM9 micro-processor, which include setting cross complier、transplanting Bootloader、transplanting embedded Linux kernel and setting root file system; Furthermore, implement the technique of transplanting Embedded Linux to S3C2410 board.GUI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systems which are supported by normal PCs cannot run well on the embedded systems, just because of the restriction of the hardware of embedded devices. So, this paper selects Minigui as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Minigui architecture and its other aspects, the technique of transplanting Minigui to S3C2410 board is given in detail, and then an embedded GUI system is established and it also makes the handle interface friendly.About the player, this paper implements transplanting the universal player on Linux-Mplayer to S3C2410 board. By learning of audio data, it solves the problem of sound abnormality, and achieves an embedded multimedia system which could play audio and video files.Key words: Embedded ARM-Linux; S3C2410; Mplayer; GUI interface; Minigui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目录.............................................................. I II 第一章绪论.. (1)1.1系统研究背景 (1)1.1.1 多媒体播放器与嵌入式系统 (1)1.1.2 嵌入式多媒体播放器国内外发展现状 (1)1.2 嵌入式处理器 (3)1.3 嵌入式系统 (4)1.3.1嵌入式系统的概述 (4)1.3.2 嵌入式系统的选择 (5)1.4 本文的意义和主要工作 (7)第二章系统软硬件平台的搭建 (8)2.1 硬件开发平台的介绍 (8)2.1.1 核心板 (8)2.1.2 外设板 (8)2.1.3 设计所用硬件介绍 (9)2.2 硬件平台的设计方案 (9)2.2.1 核心板设计 (9)2.2.2 外设电路设计 (14)2.3 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 (15)2.3.1 引导装载程序 (16)2.3.2 宿主机开发环境配置 (17)2.3.3 交叉开发环境的建立 (18)2.3.4 内核的编译 (18)2.3.5 烧制内核映像和文件系统 (20)2.4 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的实现 (20)2.4.1 图形用户界面minigui的简介 (20)2.4.2 MiniGUI在S3C2410开发板上的移植过程 (21)第三章 Mplayer的移植 (25)3.1 Mplayer的简介 (25)3.2 Mplayer的移植 (25)3.2.1 安装交叉编译工具及解压源代码 (25)3.2.2 编译Mplayer (25)3.3 调试 (27)第四章嵌入式播放器Mplayer的设计 (31)4.1 播放器的工作流程 (31)4.2 播放器的逻辑结构 (31)4.3 Mplayer播放器的目录文件组织结构 (32)4.4 播放器对解码器和输出设备的管理方式 (34)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36)5.1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及结论 (36)5.2 完善与展望 (36)致谢 (37)参考文献: (38)第一章绪论1.1系统研究背景从上世纪末开始,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走上快车道,便携式电子设备,诸如智能手机,个人电子助理(PDA)的运算存储能力和通信能力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便携式设备的用户界面也变的越来越友好,从早期的只能显示单色文字的LED,发展到现在大尺寸6万色彩色液晶屏幕。
基于ARMCortex-A53的图像处理系统研究

基于ARM Cortex-A53的图像处理系统研究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使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
早期实现的图像处理系统均是基于桌面PC机,而其图像处理系统存在较多约束,主要依赖于软件操作,且便携性较差。
本文采用基于Cortex-A53架构的S5P6818处理器以及Linux实时操作系统,构建实时图像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够进行实时图像采集、图像处理以及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等功能,同时可以实现联网,易于携带。
论文在图像处理系统及图像处理算法方面的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系统功能以及开发成本的需求,对各硬件模块选型。
系统以X6818bv3开发板为核心连接外围硬件模块,构建系统硬件平台。
(2)图像处理系统移植了uboot、Linux操作系统、根文件系统以及视频服务器等软件,建立了系统运行软件平台,保证系统应用程序的正常执行,实现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的功能。
(3)图像处理系统的应用程序可分为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两部分。
在Qt Creator 集成开发环境中编写图形界面程序,实现视频图像显示、jpeg图像保存、图像增强以及边缘检测等功能,并且增添了远程监控功能。
(4)本文针对传统的ViBe算法在前景检测过程中存在光照变化敏感以及检测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ViBe算法的改进算法,并选取样本进行对比,算法在视频图像运动目标的检测过程中能够有效解决检测率低的问题,且对不同的光照强度具有较好的抑制性。
图像处理系统包括软硬件平台的搭建以及应用程序的设计。
论文的研究内容为基于ARM图像处理系统平台的搭建及其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图41幅,表1个,参考文献64篇。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Cortex-A53;Linux;Qt中图分类号:TP391Research o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Based on ARM Cortex-A53Abstract:With the constant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ousands of households, making people's life more and more convenient. The early implementation of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s based on desktop PC, but there are many constraints in PC-based processing system, which mainly depend on software operation, and the portability is poor.This paper uses S5P6818 processor based on Cortex-A53 architecture and Linux 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 to construct a real-time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The system can perform real-time image acquisition, image processing,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and tracking,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network processing can be realized and it is easy to carry. The research work o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algorithm is as follows:(1)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system function and development cost, each hardware module is selected. The system takes the X6818bv3 development board as the core to connect the peripheral hardware module, and constructs the system hardware platform.(2)The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transplants software such as uboot, Linux operating system, root file system and video server, and establishes a system running software platform to ensure the normal execution of the system application and realize the functions of image acquisition and image processing.(3)The application program of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image acquisition and image processing. The graphic interface program is written in Qt Creator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to realize video image display, image saving in jpeg format, image enhancement and edge detection, etc. and the remote monitoring function is added.(4)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ViBe algorithm in foreground detection, such as sensitivity to illumination change and low detection rate, an improved algorithm based on ViBe algorith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nd samples are selected for comparison. The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detection rate in the process of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in video images. The algorithm has high real-time performance and has better inhibition to different illumination intensity.The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ncludes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 platform and the design of application program.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this paper lays a solid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RM-base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platform. There are 41 graphs, 1 table and 64 references.Meng-long Huang (Electrical Engineering)Directed by Yun-hong Li Key words: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Cortex-A53, Linux, QtClassification: TP391目次1绪论 (1)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1.3论文章节结构 (3)2系统总体设计 (5)2.1系统功能分析 (5)2.2系统整体开发流程 (5)2.3系统硬件选型 (6)2.4系统软件选型 (7)2.4.1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7)2.4.2引导加载程序的选择 (8)2.5本章小结 (8)3系统硬件平台搭建 (9)3.1 X6818bv3开发板简介 (9)3.2 X6818bv3开发板硬件资源 (10)3.3系统外围电路 (11)3.3.1电源管理模块 (11)3.3.2串口电路 (11)3.3.3 SD卡模块 (11)3.3.4 USB接口电路 (12)3.3.5 LCD液晶屏与触摸屏接口 (13)3.4摄像头选型 (13)3.5本章小结 (14)4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跟踪 (15)4.1预处理 (15)4.2运动检测 (15)4.2.1 ViBe背景建模方法 (15)4.2.2 ViBe算法的改进 (17)4.2.3前景检测后处理 (18)4.3运动目标跟踪 (19)4.4运动动态模型 (19)4.5卡尔曼滤波跟踪 (20)4.6本章小结 (22)5系统软件平台搭建与应用程序设计 (23)5.1系统软件平台搭建流程 (23)5.2 tftp及ckermit安装配置 (23)5.3构建交叉编译环境 (24)5.4 uboot移植 (25)5.5 Linux内核配置与移植 (26)5.6根文件系统制作与nfs服务器搭建 (27)5.7 Qt的安装与移植 (29)5.7.1宿主机Qt的安装 (29)5.7.2 ARM版本Qt的编译与移植 (29)5.8 OpenCV函数库移植 (31)5.9 mjpg-streamer视频服务器移植 (32)5.9.1 mjpg-streamer简介 (32)5.9.2视频服务器与客户端的通信 (33)5.9.3 mjpg-streamer移植 (34)5.10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35)5.10.1应用程序总体框架设计 (35)5.10.2主窗口设计 (35)5.10.3 Qt多线程编程 (37)5.10.4视频图像显示 (39)5.10.5视频图像的保存 (41)5.11图像处理的实现 (42)5.11.1图像灰度化 (43)5.11.2图像二值化处理 (43)5.11.3图像平滑 (43)5.11.4图像增强 (44)5.11.5图像的边缘检测 (45)5.12宿主机应用程序测试 (46)5.13本章小结 (47)6系统测试 (49)6.1系统自启动 (49)6.2视频图像采集测试 (50)6.3图像处理算法测试 (50)6.4本章小结 (52)7总结与展望 (53)7.1总结 (53)7.2展望 (53)参考文献 (55)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59)致谢 (61)1 绪论1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其理论和方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包括图像信号的采集、数字图像处理、图像压缩等部分,并且在科学研究及社会生活等众多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因此对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及很高的应用价值。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图像跟踪技术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图像跟踪技术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成熟,图像跟踪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智能视频监控、自动驾驶、机器人视觉等。
图像跟踪技术的目的是在给定的图像序列中,找到感兴趣目标的位置,并跟随目标实现对其的实时跟踪。
目前,图像跟踪技术已经成为了机器视觉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热门研究课题。
本课题旨在基于嵌入式系统设计并实现一种高效的图像跟踪技术。
我们将基于ARM Cortex-M系列单片机和OpenCV等开源软件平台,采用目标检测和运动估计等算法,完成图像跟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该系统将具有实时性强、性能卓越、可靠稳定等特点,在智能监控、自动驾驶及其他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的内容和方案本研究主要内容为设计一种高效的嵌入式图像跟踪系统,方案如下:1. 系统硬件选型本系统将采用ARM Cortex-M系列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集成的DSP和片上存储器来提高计算效率和系统响应速度。
同时,还需要选用高像素、高速度的图像传感器和低功耗的图像处理器,以保证系统的实时性和能耗效率。
2. 图像信号采集与处理本系统将采用图像传感器采集输入图像,经过硬件预处理后输入后端算法进行处理。
首先需要进行图像预处理,如去噪、增强、滤波等操作,以提高图像质量和减少干扰。
随后将采用目标检测算法和运动估计算法,对目标区域进行提取和分析,并实时跟踪目标的位置和运动轨迹。
3. 系统算法设计与优化本系统将采用基于OpenCV等开源软件平台的目标检测和运动估计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算法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
具体而言,我们将采用Haar特征分类器、卡尔曼滤波器、神经网络等算法,来对目标进行检测、跟踪和预测。
4. 系统结构设计本系统将采用分布式结构,将前端图像预处理模块、中间算法处理模块和后端图像显示和控制模块分别实现,并通过串行或并行的方式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基于ARM的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设计

基于ARM的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特定任务和特定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具有体积小、能耗低、性能高等特点。
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是一种利用嵌入式技术实现图像处理功能的系统。
在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下,人工智能和图像处理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图像处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ARM的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设计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将帮助我们实现更高效、更灵活的图像处理功能。
在进行基于ARM的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设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ARM架构的特点和优势。
ARM架构是一种精简指令集(RISC)架构,具有较低的能耗、高效的指令执行速度和灵活的可扩展性。
ARM架构的处理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其成熟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软件支持是进行图像处理系统设计的有力保障。
基于ARM的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设计可以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在硬件设计方面,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ARM处理器作为系统的核心,并结合图像处理的需求选择适当的外围设备。
ARM Cortex-A系列处理器常被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低功耗特性。
对于较复杂的图像处理算法,可以考虑使用支持向量处理单元(NEON)的ARM处理器,以提高计算效率。
此外,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图像传感器和图像处理器,以满足系统对图像处理速度和清晰度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存储器、接口和电源等方面的设计,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软件设计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进行软件开发。
ARM处理器的主要编程语言包括C/C++和汇编语言,其中C/C++是常用的高级语言,汇编语言则可以进行底层的优化和调试。
嵌入式操作系统也是图像处理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包括Linux、RTOS等。
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可以简化软件开发过程,并提供丰富的软件支持。
此外,还需要编写优化的图像处理算法和实现相应的图像处理功能,以实现系统设计的目标。
基于ARM嵌入式图像处理平台的太阳跟踪系统

基于ARM嵌入式图像处理平台的太阳跟踪系统作者:陈丽娟周鑫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2年第04期摘要:基于计算机视觉原理,以ARM微控制器为核心构建嵌入式图像处理平台,实现了对太阳的实时跟踪。
系统采用CMOS图像传感器采集太阳图像,通过微控制器计算太阳角度,通过串口控制转台,实现对太阳的高精度跟踪。
同时,与视日运动规律相结合,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试验表明,该系统在降低系统能耗的同时,能可靠有效地跟踪太阳运动。
关键词:太阳跟踪; ARM微控制器;计算机视觉; CMOS图像传感器中图分类号:; TP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Sun-tracking system based on ARM embedded image processing platform(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16, China)Abstract:taking ARM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re to construct the embedded image processing platform. The system collects images of sun through CMOS imaging sensor, and computes the sun angles relative to the tracking platform by a microcontroller. With the computed sun angles information, the system controls the turntable through a serial port to make the solar panel perpendicular to the sun radiations. Meanwhile, another tracking mode based on sun trajectory is integrated in the tracking strategy to insure the system reliability. The teat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system can reduce the system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ffectively track sun.Keywords: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10213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科研资助项目()0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环保节能已经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卷增刊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01.36Supp.塑!生竺旦2竺!型坚!:些坐竺竺尘!!翌业f塑!皇竺型坠!宝翌竺2墅P:兰堂文章编号:1000—2243(2008)SO—S013—04基于ARM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林文森,李钟慎,洪健(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福建泉州362021)摘要:针对现在的过程检测系统的实时需求,设计出一种成本低,功能适中的图像处理采集系统.该系统以ARbt7(s3c44Box)为核心并配上外围电路实现图像处理功能,再加上多种通讯接口设计的图像传输通道,然后加入SD卡接口用于提取图像数据.最后基于uC/OS一Ⅱ嵌入式操作系统设计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在系统中实现了图像增强、图像分割和目标定位.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图像在线处理功能的实时问题,图像处理的准确率也满足了过程检测系统的要求,而且实现简单,成本比较低,特别适合于对功耗、体积要求较严格的过程检测系统.关键词:ARM;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增强;目标定位中图分类号:TP391.41文献标识码:A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embededimagedataprocessingsystembaseonARMUNWen—sen,LIZhong—shen,HONGJian一(CoHegeofMechanicalEngineeringandAutomation,HuaqiaoUniversity,Quanzhou,Fujian362021,China)Abstract:Aimattheprocessdetectingsysteminnowadaysofreal—timeneed,designingalowcostandmoderatefunctionimageprocessingsystem.rnlesystemUSeARM7(S3C44BOX)ascorewithcir-cuitrealizeimageprocessingfunction,multi—communicationinterfaceconstituteimagetransmissionchannels,SDcardinterfaceacquireimagedata.AtlastdesignaimageprocessingmethodsbaseonuC/OS—IIembededoperatingsystemtorealizeimageenhancement,imagedivisionandtargetorientation.Theexperimentindicatesthatthesystemresolvereal—timeproblemwellinimageon—lineprocessingimageveracityalsomeet山eneedofprocessdetectingsystem.nesystemcarryoutsimplyandcostlow,especiallysuitableforprocessdetectingsysteminconsumedpowerandcubagestrictrequest.Keywords:ARM;imagedataprocessingsystem;imageenhancement;targetrecognition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数字视频图像的采集、存储、处理及传输技术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类图像采集及处理系统已经逐渐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图像处理卡等传统图像处理系统相比,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在智能交通、远距离监控、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应用广泛….本研究所设计的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是采用以ARM7为内核的S3C44BOX作为主控芯片,先获取FIFO存储器模块中的图像数据,然后由S3CA4BOX进行图像增强、图像分割和目标定位等处理,最后图像处理结果可通过多种通信接口进行传输,或者利用SD卡来提取该图像处理系统中的图像数据,其中的人机交互利用LCD和触摸屏完成.该图像处理系统仅用一个ARM芯片就实现了图像处理和传输功能,系统结构紧凑,实时性好,有良好的人机界面.【211图像处理系统总体方案该系统是由ARM为核心的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串口与以太网的图像传输模块、SD卡接口的图像提取模块、LCD显示模块和触摸屏模块组成的.其中,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是以三星公司的嵌入式ARM—S3C44BOX处理器为基础.如图1所示,在检测时,图像采集系统将采集到的图像收稿Et期:2008—06—12作者简介:林文森(1983一),男,硕士研究生;通讯联系人:李钟慎,副教授.基金项目:泉州市科技计划重点资助项目(200605);福建省经贸委企业技术创新资助项目・14・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6卷存储到FIFO存储器模块,ARM从FIFO模块获取到图像数据,再把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其间可通过LCD和触摸屏进行人机交互,或者通过串I=I和以太网与外界设备进行通讯,还可利用sD卡接口将图像存放人SD卡中.RS2丑模块以太网模块oof图像采集模块例F胙晡储器模块吲~理器㈦s。
卡模块工土ULCn显示模块触摸屏模块图l图像处理系统总体框图Fig.1Theoverallblockdiagramofimageprocessingsystem2图像处理系统硬件构成2.1基于s3C44BOX的图像处理模块S3CA4BOX是Samsung公司为手持设备和一般类型应用提供高性价比和高性能微控制器解决方案的16/32位RISC处理器.它采用了ARMTFDMI内核、0.25岬的CMOS标准宏单元和存储编译器.它的低功耗、精简和出色的全静态设计特别适用于对成本和功耗敏感的应用.同时S3CA4BOX还采用了一种新的总线结构,即SAMBAⅡ(SamsungARMCPU嵌入式微处理器总线结构).¥3C44BOX除了具有ARM7系列处理器的优点,还内置有LCD驱动控制器便于扩展LCD模块.2.2FⅡ'o存储模块FIFO存储模块选用AverLogie公司的AIAV8M440做为FIFO存储器,它的容量有8Mbits,速度最高可为80MHz,满足了图像处理系统实时性.该模块的作用是先存储图像采集模块的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再传输给图像处理模块进行处理,作为两者的中介.2.3人机交互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主要是由LCD模块和触摸屏模块组成,LCD选用5.7寸的CMD520接口的CSTNLCD,可直接与S3CA4BOX内置的LCD接口直接相连.触摸屏选用ADS7843作为触摸屏控制器,可控制四线电阻式触摸屏,直接同S3C44BOX的普通IVO口相连.2.4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包括RS232模块和以太网模块,RS232模块采用MAX3232作为电平转换芯片,同S3CA4BOX的UART接口相连,实现RS232传输.以太网模块是以10M的RTL8019做以太网控制器,与S3C44BOX的地址线和并行数据线相连,从而通过寻址进行对以太网控制器内部寄存器的设置.2.5SD卡模块SD卡(SecureDigiatlMemoryCard)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快闪记忆器的新一代记忆设备.SD卡由日本松下、东芝及美国SanDisk公司于1999年8月共同开发研制.sD卡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音乐、电影、新闻等多媒体文件都可以方便地保存到sD卡中¨1.本系统加入该接口,可以方便提取图像采集系统的数据.SD卡支持SPI和BUS两种接口模式,系统采用SPI接口模式,可以直接利用S3CA4BOX自身带有的SPI接口,连接方便.3图像处理系统的算法设计3.1图像增强算法设计在图像处理中,当光学系统成像时出现背景与目标灰度范围相对比较窄,即低对比度的情况,一般会采用对图像进行灰度的拉伸变换,从而加大特征目标与背景的灰度差,实现图像增强,以利于提取出特征目标来.灰度变换可分为线性灰度变换、分段线性变换、非线性变换.本研究采用线性灰度变换,该方法增刊林文森,等:基于ARM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5・用于克服当图像由于成像时曝光不足或过度所产生的对比度不足的弊病.假设原图像八茗,y)的灰度范围为[a,b],希望变换后图像g(x,),)的灰度范围扩展到[C,d],其数学表达式为H1:rC(0≤八茗,),)≤口)I,.g(茗,Y)={}二!・八石,Y)+c(口≤以茗,y)≤6)(1)ID一口Ld(b≤八戈,y)≤Mf)式中:Mf表示八茗,Y)的最大值.3.2图像分割算法设计经过图像增强后,要将一幅图像分解为若干互不交叠的、有意义的、具有相同性质的区域,并从中提取出所感兴趣的目标,即图像分割.图像分割有边缘检测和阈值分割,这里采用阈值分割方法.阈值分割是基于灰度阈值的分割方法,它通过设置阈值,把像素点按灰度级分若干类,从而实现图像分割.把一幅灰度图像转换成二值图像是阈值分割的最简单形式,设原始图像为八石,y),首先就是按一定准则在八第,y)中找出一个灰度值t作为阈值,将图像分割为两部分,即把大于等于该阈值的像素点的值置成1,小于阈值的像素点置为0.阈值运算后的图像为二值图像g(x,Y).小川2砝糖浆:;㈤式(2)中全局阈值t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分割效果.通常可以通过分析灰度直方图来确定它的值,最常见的方法是利用灰度直方图来确定它的值,利用灰度直方图求双峰,选择两峰之间谷底处的灰度值作为阈值.3.3目标定位算法设计目标定位是用计算机代替人们来认识图像并确定一幅图像中感兴趣目标的所在位置.本研究中的目标是商标带上的图案,对图案定位主要采用扫描法进行,先寻找商标带的上下边缘,再根据此上下边缘进行左右扫描找出图像块,再根据图案的大致长度和宽度找出图案,从而提取到图案具体位置.4图像处理系统的软件设计根据上面所设计的算法在uC/OS—II操作系统中进行实现,可以将各个算法模块化,变成可调用的函数,将图像处理编写成一个独立的任务,定时处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图像处理任务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延时腑IFO存-储器读取图像图像灰度拉伸处理模块图像阈值分割处理模图像的外框定位模璃渤>碓蠡长度乖j宽度判断\;.Fiii去i磊图像块是仃为所/’仔叫哥优图像职俣职弋竺罗一一一获取图案的位置图2图像处理任务的流程图Fig.2Theoverallflowchartofimageprocessingtask・16・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6卷5实验结果根据以上的设计思路搭建一个图像处理系统,在此进行图像处理实验.并将处理的图像数据添加上BMP位图文件头信息以bmp格式文件通过串口或者以太网传输到电脑上读取.现以确定商标带的图案为例,采集到的原始图像如图3所示,先经过图像灰度拉伸处理可得图4,再对其进行阈值分割得图5,最后找到图案的位置可得图6.图3原始图像的示意图Fig.3Theconventionaldiagramoforiginalpicture图5阈值分割的示意图Fig.5Theconventionaldiagramofthresholdsegmentation6结语图4灰度拉伸的示意图Fig.4Theconventionaldiagramofgrayscalestretching图6图案定位示意图Fig.6Theconventionaldiagramofpatternorientation设计了以S3C44BOX为核心的嵌人式图像处理系统,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从而获取目标位置信息,为目标的切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另外系统还配有多种通讯接口和sD卡接口同外界交互,还有以LCD和触摸屏为基础的友好的人机界面.与普通的图像处理卡相比,此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极大地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系统设计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参考文献:[1]吴晴,周健.嵌入式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量技术,2(gr7,30(2):90—92.[2]任贵伟,张海.基于ARM的紧凑型图像采集系统[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7(2):35—37.[3]周燕艳.Securedi舀uacard(SD卡)与LPC2210的接口设计[J].微型电脑应用,2006,22(2):48—49.[4]龚声蓉,刘纯平,王强,等.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责任编辑:郑美莺)基于ARM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作者:林文森,李钟慎,洪健, LIN Wen-sen, LI Zhong-shen, HONG Jian作者单位: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福建,泉州,362021刊名: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8,36(z1被引用次数:1次参考文献(4条1. 吴晴. 周健嵌入式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期刊论文]-电子测量技术 2007(022. 任贵伟. 张海基于ARM的紧凑型图像采集系统[期刊论文]-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07(023. 周燕艳 Secure digital card(SD卡与LPC2210的接口设计[期刊论文]-微型电脑应用 2006(024. 龚声蓉. 刘纯平. 王强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 2006引证文献(1条1. 辛朝焕. 张仁杰基于ARM的嵌入式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期刊论文]-信息通信 2010(1本文链接:/Periodical_fzdxxb2008z1004.aspx授权使用:长江大学(cjdx,授权号:20713556-b2d1-48dd-b6e8-9e3a0109b2f9下载时间:2010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