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8则)
奥尔夫音乐教案范文八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范文八篇奥尔夫音乐教案范文八篇奥尔夫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的:1.学唱歌曲《开车歌》2.分辨行进与停顿的交通信号并做相应的动作。
重点难点:学唱歌曲活动准备:幼儿用书,CD《开车歌》,红色、绿色交通灯纸模活动过程:一、组织教学,和幼儿讨论有关交通信号灯的作用,请幼儿自由表达想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汽车遇到红灯时,该怎么做?(红灯停,绿灯行)2.小朋友在过人行道时,该怎么做?(红灯停,绿灯行)二、播放CD,请幼儿倾听并学唱歌曲。
1.你听到了什么?(叭叭叭,汽车开来了)2.看见红灯怎么样?看见绿灯怎么样?三、反复学习歌曲。
四、游戏:请幼儿扮演汽车司机,老师扮演交通警察,幼儿伴随音乐开车子,并根据老师出示的交通灯颜色决定行进还是停顿。
1.请幼儿扮演小司机,并说说自己开的是什么车?2.你开的什么车?(鼓励幼儿想象并说出自己喜欢开的车)3.请幼儿从教室的某一处出发,沿着一条道路前进,老师同时播放音乐。
4.老师说“红灯”,并出示红色纸模,幼儿原地踏步,停顿前进;直到老师说“绿灯”并出示绿色纸模,幼儿再开场继续前进。
五、活动延伸幼儿到户外,自由组合进展游戏。
活动反思:1.由于在活动前做了较好的准备,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习和练习歌曲,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歌曲,还能根据歌曲与游戏的指示做出停顿、前进的动作,到达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2.由于幼儿较多,在游戏室内奔跑不开,临时做了游戏的调整,将孩子们以组别编号,模拟车辆限号进展分组游戏,但是由于孩子们没有这样的经历积累,同时,小班孩子对数字的理解有差异,所以大局部孩子不能理解限号行驶的游戏规定,可以加强这方面的稳固与练习,这也是大班额下幼儿分组游戏的一种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的:1.感应乐曲特定节奏:ta ta titi ta2.尝试和老师一起学做小马的动作。
活动准备:纱巾、图谱、铃鼓。
活动过程:一、暖身师生拍肢体问好二、故事导入从前,在一个很远的地方有个很大的果园,在果园里种着好多果树,有橘子树、苹果树、香蕉树等等。
奥尔夫音乐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案奥尔夫音乐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奥尔夫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奥尔夫音乐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语词律动及乐器演奏,感应歌曲的问答句。
2.鼓励幼儿通过寻找不同颜色太阳,认知不同颜色。
活动准备:挂图、各式物品卡、各色太阳卡、圆舞板、铃鼓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导师:划龙舟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正在这时候,一朵乌云飘过来。
小老鼠担心一旦下雨,比赛就无法举行了。
于是,小老鼠不停的问太阳在哪里?那小老鼠有没有找到太阳呢?我们一起听听看。
二、肢体律动1.播放音乐,教师做语词律动。
问句一拍腿唱,答句一拍手摇头唱。
问句二拍腿唱,答句二拍手点头唱。
2.教师带领幼儿清唱,并做语词律动。
3.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做语词律动。
4.教师以教室里的物品与幼儿做问答唱。
5.幼儿与同伴之间相互问答。
三、寻找太阳师:我们都知道小老鼠怎么找太阳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老鼠吧!先来看看,都有什么颜色的太阳呢?1.教师出示各种颜色的太阳图卡,让幼儿认知后,把图卡放在教室的四处。
师:我们要开始找太阳咯!找什么颜色的呢?2.教师出示任意太阳图卡,幼儿替换颜色语词歌唱。
问句一替换颜色唱,答句一将图卡藏于身后,问句二再出示刚才的图卡,答句二手指太阳唱。
3.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寻找教室各个地方的太阳。
问句一遥望散步唱,答句一摊开双手摇头唱,问句二遥望散步唱,答句二拍手走到指定的太阳位置。
四、乐器感应师:小老鼠把太阳都找到了,比赛马上就要开始,可乐器宝宝说,他也会找太阳,你们信吗?让幼儿尝试在问句时用圆舞板敲奏拍子,答句时用铃鼓敲奏节奏。
播放CD,进行乐器演奏。
师:乐器宝宝们真能干,小朋友们也很棒,小朋友们和乐器宝宝们辛苦啦!快把乐器宝宝送回来休息吧!收乐器。
奥尔夫音乐教案2学习目标:引导宝宝自己说出歌词,表现曲目,学习戏剧性创作与表演节奏问好:宝宝好(4拍、一拍一动)律动:丰收之歌/闪烁小星懒惰虫歌词:材料准备:懒惰虫玩具乐器准备:响板操作过程:1、请宝宝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红苹果坐下,小手放在膝盖上,背挺直,现在老师要向宝宝问好了,老师说‘‘手起’’时,请宝宝把小手像老师一样端平,‘‘手起’’问好:宝宝好—2、律动:丰收之歌。
奥尔夫音乐教案(通用18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奥尔夫音乐教案(通用18篇)奥尔夫音乐教案篇1活动目标:1、复习英语单词donkey和童谣。
2、学习歌曲的两个声部和三个声部的演唱形式。
3、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合唱表演,体验合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歌曲《小毛驴》、单词donkey、英语童谣。
2、教具准备:驴的图片、双响筒、电子琴。
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复习英语单词与童谣1、教师运用图片,激发兴趣。
(1)、师问:看,我今天把谁请来了?(小毛驴)(2)、让我们用英文来跟他打个招呼吧!(3)、师问:这驴还有一个英文名字叫什么?(donkey)2、巩固英语童谣:donkey。
(1)、还记得关于小毛驴的英语童谣吗?(双响筒伴奏)(2)、xx xx x x | xx xx x x|I ’m alittledonkey donkey donkey donkey donkeyxx xx x x | xx xx xx|I ’m alittle donkey donkey running running running(3)、师生分句朗诵英语童谣或幼儿分组朗诵英语童谣。
二、复习歌曲、学习两个声部地演唱1、复习歌曲,电子琴伴奏。
(1)提问:真棒!英语童谣朗诵地真好听,小毛驴的歌曲会唱吗?一起来唱一唱!(2)师生进行巩固歌曲,集体唱歌曲《小毛驴》(电子琴伴奏)(3)这首好听的歌曲除了可以唱出来还可以怎样?(还可以说、念出来)(4)师生进行说歌词,用双响筒伴奏!2、学习两声部演唱形式。
(1)我想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演唱形式,把唱歌曲和说歌词合成起来变成两个声部来唱就像唱小乌龟那样分声部来唱。
(2)还记得谁来做第一声部的主旋律的?是唱歌曲还是说歌词做音乐的主旋律?(3)谁来做第二声部的衬词?(4)要求:坚持自己的声部,不要让衬词或主旋律唱丢了。
(5)集体尝试两个声部的演唱形式,再进行个别分组两个声部演唱展示。
(6)交换声部练习两个声部合唱,并评价提醒不足之处。
奥尔夫音乐教案(通用20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通用20篇)飘带假设干、图片、铃鼓一个、白板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师:三位小精灵送给国王的礼物国王可喜爱了,她吹起了大大小小的泡泡二、感知“短短长”的律动节奏1、徒手感知师:我们一起来吹一个小小的泡泡,再来一个小小的,最末来个大大的。
〔老师用泡泡的'大小来表示“短短长”的节奏,反复进行几次〕2、协作音乐,肢体感知〔1〕协作音乐再吹“小小大”的泡泡〔2〕视觉感知“短短长”的节奏〔老师随音乐在白板上画出“短长”线条,幼儿用手指指〕〔3〕肢体创编老师激发幼儿利用肢体各部位表示短短长,叫依据详细状况重复数变〔4〕全体幼儿在活动区域内任意依据音乐表现“短短长”的节奏。
〔5〕合作表示肢体的“短短长”幼儿两两合作,相互在肢体上画出“短短长”三、道具感知“短短长”的律动节奏师:美丽的彩带也一起来庆祝国王的生日每位幼儿持一根飘带,随音乐在空中画出“短长长”的节奏,其余音乐处任意旋转飘带。
〔1〕老师与一位幼儿示范一次〔2〕全体幼儿一起操作四、听辨乐器演奏的“短长长”节奏1、老师出示乐器,利用两种演奏方式〔敲奏、摇奏〕表示短音和长音2、请幼儿听辨短音和长音,并且用肢体表示3、老师利用乐器演奏各种长短节奏组合,幼儿用手指在空中描画音值,并念出其长短节奏组合。
五、导出活动播放音乐做肢体律动,走出教室。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16活动目标:1、借用图画书,听听、动动来感受音乐的旋律。
2、能熟唱歌曲,并能与同伴共同进行律动,感受歌曲的欢快意境。
3、学习看图谱用乐器进行初步的演奏。
活动预备:音乐图画书、十六宫格图、串铃和沙球活动过程:1、谈话引出活动小伙伴,我们秋游时吃野餐是不是很快乐呀?〔快乐〕今日老师带来了一首关于野餐的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学学。
2、出示音乐图画书,引导幼儿观测。
1〕看,这是谁呀?图画书上的小伙伴咧开嘴在干什么呀?他们很快乐,图中有几位小伙伴呢?2〕图画书上还有什么呢?有几只小鸟?几朵花?它们在干什么?3、学习歌曲1〕播放cd,让幼儿感受音乐的旋律。
奥尔夫音乐教案(8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8篇)幼儿园音乐奥尔夫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学习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奥尔夫乐器敲击出乐曲的节奏。
2、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3、了解儿歌的含义。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难点分析活动重点: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活动难点:学习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奥尔夫乐器敲击出乐曲的节奏活动准备:经验准备:熟悉歌曲《小星星》物质准备:1、串铃若干,三角铁若干2、黑色夜空,星星若干活动过程:一、星星舞会1、教师出示黑色的夜空,讲述夜空孤单的故事2、出示一颗星星在黑色的夜空和夜空对话,决定请出星星家族举办星星舞会,让夜空不再孤单二、星星舞会筹备可是缺少音乐伴奏,介绍今天使用的奥尔夫乐器:三角铁和串铃,请他们来为我们的音乐进行伴奏三、练习舞会节奏1、那么怎么练?看老师想了一个办法,把舞会的节奏画下来了,小朋友请看× × ︳× × ︳× × ︳× - ‖2、集体拍手一起练习节奏;3、师敲三角铁,幼儿拍手,结束部分加上串铃动作;4、出示图谱,师敲三角铁,请个别幼儿摇铃配合;三、合作表演小星星说小朋友敲出的节奏真好听,让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吧1、教师和幼儿集体合作用音乐加伴奏(师用三角铁,幼儿用串铃)2、老师觉得串铃的声音很好听,也想试一试,和小朋友交换下伴奏3、舞会正式开始,请所有幼儿随音乐合作伴奏表演4、舞会真热闹,星星们可开心了,还想在跳一会,你们还可以再给它们伴奏吗?幼儿交换乐器随音乐伴奏。
四、课堂延伸:星星舞会已经有了乐队的伴奏,还需要什么?下次我们准备好了再一起来参加。
课后反思:小星星这个活动一开始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孩子们很喜欢,接下来节奏练习,以及加上奥尔夫乐器合作表演孩子们都表现的很好,唯一觉得整堂课缺乏的是孩子们自主的东西比较少,好像都是老师想了很多方法让孩子学,孩子也很认真的学会,但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表现就少了,所以,觉得以后音乐课中要更加注重孩子自主性。
奥尔夫音乐教案(12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12篇)活动目标:1.通过律动嬉戏,感应听辩节奏快慢。
2.熟悉时钟,知道有长针和短针。
活动预备:音乐CD、图片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导奶奶告知宝宝:当长针和短针都走到十二的时候,妈妈就会回来了.宝宝盯着时钟,呀,惊奇的事情发生了……..教师提问:你什么时候会不快乐呀?你不快乐是怎么样呢?二、听辩快慢教师敲小铃铛,让幼儿辨别第一次敲得快,还是其次次敲得快?三、听辩节奏1.教师这里有一首关于时钟的歌曲,听一听音乐中什么是第一快?什么声音是其次快?什么声音是最慢的?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身体各种动作表现(叮当、滴答滴答)2.教师手臂仿照长针短针做时钟造型,幼儿一起仿照。
3.引导幼儿说说还可以用身体那些地方来表现?集体学一学。
提示幼儿句尾拍手或跳三下。
4.配对嬉戏教师介绍生活用品或图片,并说明两种物品的关联性。
5.嬉戏书教师逐一出示图中的相关的物品的好伙伴教师指定某一物品,幼儿找出好伙伴连一连。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音乐教学,了解不同节奏的组合。
2、在合作与协作中,感应两个声部的口技节奏叠加。
3、了解中国特色文化,精气神是一种不行或缺的做人态度。
活动预备:电脑--U盘接音乐《中国功夫》、打棒:6副、沙蛋/沙球:6副活动过程:1、问题引入中国特色暖身:2、体态律动:中国功夫的精气神3、歌曲教学:三种绝技的分别展现,与口技教学在音乐中的连贯训练兵器(乐器)的选用两种兵器(乐器)的音色与节奏叠加相互交换兵器(乐器)收兵器(乐器)4、总结与再见活动反思:通过活动让们了解我们中国的宏大和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在星期一有一个活动是学习歌曲《中国功夫》,这是一首成人歌曲。
通过学习让了解我们中国功夫以其形体、动作、力气的绝妙组合表现出中华民族刚毅挺立的民族精神。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3教学目标:1、让宝宝再次熟识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在音乐中把握一拍一动的匀速节拍。
2、手鼓的消沉声可以形象的表现出小乌龟的行走,这是一首四四拍的歌曲,让宝宝可以感受强弱次强弱的节拍。
奥尔夫音乐公开课教案(精选8篇)

奥尔夫音乐公开课教案奥尔夫音乐公开课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奥尔夫音乐公开课教案(精选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奥尔夫音乐公开课教案1一、教材剖析:这是一首ABCA的乐句曲式,音乐一共有三段,其中第一段和第三段是唱词,第二段则是念词。
二、教学目的:1、感受诗词的意境美,学习有情绪地朗读古诗。
2、初步引导幼儿感受ABCA的乐句曲式,学唱唱名旋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引导幼儿感受诗词的意境美,学习有情绪地朗读古诗。
难点:初步引导幼儿感受ABCA的乐句曲式,学唱唱名旋律。
四、活动筹备:古诗VCD碟和音乐CD碟各一张、录音机、水袖若干、写有唱名旋律(每句唱名旋律都用色纸遮盖住)的大白纸一张、3种颜色的水彩笔各一支。
五、活动过程:1、故事引导:一天早上,宝宝从甜美的梦中醒来,他把小手从被窝里伸了出来,咦,气象变得好暖和呀!怎么啦?原来是春天已经来到了,宝宝从床上站起来伸了个大懒腰,他开心肠念起诗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之多少。
”2、情境拼图。
(1)观看古诗VCD碟,引导幼儿从中感受诗词的意境美。
——春天来了,春天的景象是怎么样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春天里常见的景象,如:很多花开了、小鸟飞来了、会下细细的小雨等等。
同时请幼儿用动作把述说到的事物表现出来。
——诗人给我们朗诵了一首古诗,这首古诗的名称是什么?(2)请幼儿依照词意用手舞出“春眠、鸟啼、风雨、落花”的动作。
3、完全欣赏音乐一遍。
(1)幼儿完全欣赏音乐一遍后,教师接着再朗读一遍古诗,提问:古诗中有几句话?(2)听音乐(音乐播放两遍)做动作。
唱词时用水袖扮演古人穿的衣襟随乐句起舞;念词时用水袖做毛笔随乐句画出线条。
4、旋律曲式。
教师:“刚才我们唱的古诗,它们还有另外一种好听的唱法,我们来听一听,它们是怎么唱的。
奥尔夫音乐教案设计(精选8则)完整版

1. 音乐语言游戏环节老师要求小朋友必须要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2. 节奏棒敲奏时注意节奏棒的演奏方法,避免伤害幼儿
奥尔夫音乐教案(三) :
奥尔夫音乐教学《库乞乞》
【活动目标】
1、透过欣赏和即兴舞蹈,体验乐曲《库乞乞》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透过故事和图形谱,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3、让幼儿懂得爱学习的好孩子人人爱。
幼儿尝试后并让幼儿说说自己身上哪个部位能发出声音,是怎样发出的如:
嘴巴,当幼儿说出嘴巴的时候,教师出示图片,并让幼儿明白这是嘴巴乐器幼儿
说说嘴巴除了小朋友说的一种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弹舌头、用力抿嘴)
。
幼儿群众练习幼儿想到的方法。手:能够拍手,也能够拍其他的身体部位。脚:
碰脚、跺脚等。
三、利用身体乐器给音乐伴奏。
(听着音乐在原地练习一次,两到是没问题了。我们的马每爬过一座山都 很累,怎样办啊?
每爬过一座山我们就让马休息一会儿,稍微停顿一下再继续跑。
邀请听课老师和孩子们一齐来玩游戏,做律动。
五、渗透德育教育。
提问:宝物最后找到了,它是长方形的,厚厚的,你们猜猜它是什么?(书 本)老爷爷为什么要送书本给鲁鲁呢?还有一张小纸条,小纸条上写着:书是世 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书中有很多的知识,能让我们学到很多的本领。
1、分部位给音乐伴奏(嘴、手、脚) 2、游戏:看指令选身体乐器演奏师: 小朋友,此刻老师和你们来玩个游戏,老师那里的三张图做标记,等一下,音乐 响起的时候,大家要边听边看我的指挥,我指到哪种身体乐器,你们就用哪种身 体乐器演奏。
3、演奏 23 边结束。
四、结束活动。
师:身体原先能发出这么多好听的声音,让我们一齐去告诉其他班的小朋友 吧!(开火车离开教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8则)教学目标: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教学重点:1.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教具准备::《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律律动音乐》2.乐器:节奏棒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教学资料: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齐做音乐律动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能够B.音乐聆听游戏1.唱名字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应例如:××××│×××做动作:站起来、举手;贝贝贝贝在哪里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2.音乐问候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例如:唱:12345-54321-‖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们好唱:12345-54321-‖老师好老师好3.听《粉刷匠》伴奏音乐①师:老师的手真灵巧,喜欢跟着音乐跳。
小朋友认真听,认真看,老师的手跟着音乐怎样跳舞的一会儿老师请你们的小手跟着音乐一齐跳舞。
②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手有节奏的做动作③老师请小朋友一齐跟音乐模仿做手的动作④老师鼓励、表扬小朋友们的表现附手的律动:第一个乐句:胸前拍手第二个乐句:前平举左右晃手第三个乐句:前平举双手交替上下做刷墙动作第四个乐句:伸出食指,双手分别交替点自己的鼻子c.音乐语言游戏1.猜谜语:①师:喜欢猜谜吗我说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
②师: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2.能干的小手:①师: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②师:小朋友真聪明,一看就明白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齐来做一做,看谁的小手最能干3.音乐语词节奏①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动听的儿歌,你们仔细听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②老师说一句,小朋友模仿说一句③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拍手跟唱音乐语词D.音乐节奏快车1.声音配合动作节奏①师:小朋友,看看老师粉刷房子时的动作请你们给我的刷子配上声音,先瞧瞧Ⅹ老师是怎样给我的刷子配声音的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②请小朋友一齐给我的刷子配上更好听的声音③老师给粉刷时配上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和老师边手做粉刷地面动作边跟唱歌词2.老师介绍乐器节奏棒,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3.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一齐用节奏棒为音乐配上好听的伴奏E.音乐小舞曲利用幼儿平时下课前常用的音乐作为结束。
F.爱的叮咛:老师表扬每位小朋友的表现,并亲手为小朋友贴上代表荣誉的彩色贴纸G.再见歌:1.音乐中老师和大家一齐唱再见歌.2..送园环节:两位老师面带微笑向每位家长和小朋友说再见六.爱婴提示:1.音乐语言游戏环节老师要求小朋友必须要有节奏的朗诵儿歌2.节奏棒敲奏时注意节奏棒的演奏方法,避免伤害幼儿奥尔夫音乐教案(三)幼儿园奥尔夫音乐幼儿园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懒惰虫》活动目标奥尔夫音乐教案《幸福拍手歌》教学目标奥尔夫音乐教案《鸭子拌嘴》《鸭子拌嘴》是安志顺于1982年编写的一首打击乐曲,取材于我国的西安鼓乐和陕西的民间打击乐。
乐曲使用了六件打击乐器:小钹、水钹、圪塔钹、大锣、木鱼、云锣。
这首乐曲是由散板和2/4拍节奏两种节拍类型构成的,其中散板集中在三处,即引子、第二段和第四段,2/4拍的节奏主要在第一、三段和尾声。
作曲者安志顺是中国当代打击乐作曲家、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打击乐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他的作品《老虎磨牙》《鸭子拌嘴》《黄河激浪》《大唐六骏》等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
著名音乐学家黄翔鹏先生曾为他题词:“古有花奴,今推志顺”。
教学目的:1、情感目标:借鉴奥尔夫教学法欣赏中国民间打击乐曲《鸭子拌嘴》,引导学生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清晰体验和感受音乐作品《鸭子拌嘴》,从而引发学生欣赏和教授中国民族音乐的兴趣;2、知识目标:深入欣赏《鸭子拌嘴》音乐,并掌握奥尔夫教学法中声势练习、图形谱、打击乐合奏、根据节奏创编歌谣与律动等基本教学手段。
3、潜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德国奥尔夫教学法欣赏中国民族音乐,从而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将外国音乐教学法为我所用。
教学重点:1、透过按声势谱击打声势,让学生学会熟练识读声势谱,并透过声势活动感受《鸭子拌嘴》的基本节奏。
2、透过按节奏谱进行打击乐合奏,训练学生的器乐合奏潜力及器乐合奏教学方法。
教学难点:透过学习教师设计的图形谱,使学生了解音乐与图形的关系,进而自己为音乐欣赏教学设计图形谱。
教具准备:电脑打击乐器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老师回顾以前上过的奥尔夫课,启发学生总结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答:1、综合性2、创造性3、参与性4、简约化5、本土化6、大众化思考:奥尔夫是德国音乐教育体系,如何将它的方法运用于我国本土的音乐教学当中呢二、聆听民族打击乐《鸭子拌嘴》引子和第一段师问:能否对这段音乐留下深刻印象能否记住这段音乐的节奏生答:不能。
师问:如果我们在中小学进行《鸭子拌嘴》的欣赏教学,怎样才能让学生走进音乐,深入欣赏这段乐曲呢总结:我们这天上课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讲授新课一、作品简介:1、介绍作者及其作品:安志顺是中国当代打击乐作曲家、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
他的作品《鸭子拌嘴》《老虎磨牙》《大唐六骏》等多次荣获国际、国内的大奖。
《鸭子拌嘴》是安志顺于1982年编写的一首打击乐曲,取材于我国的西安鼓乐和陕西的民间打击乐。
乐曲使用了六件打击乐器:小钹、水钹、圪塔钹、大锣、木鱼、云锣。
二、填词律动1、看节奏谱,按节奏朗读歌词。
老师做示范,学生直接读第一遍。
2、学生群众读歌词,并学习老师表演动作。
3、学生边读歌词边做律动。
4、两声部卡农练习,再次对节奏巩固记忆,锻炼学生专注力和抗干扰力三、声势练习:--小镲--拍手--三角铁--拍手--双响筒--拍腿--鼓--跺脚四、打击乐合奏:1、换打击乐器,分声部练习。
第一遍:小镲和三角铁合奏;第二遍:鼓和双响筒合奏;第三遍:群众合奏,注意乐曲强弱力度的变化。
2、即兴创作与表演:以“出门、嬉戏、吵架、回家”四个场景为主题,让学生即兴表演《鸭子拌嘴》中的各种场景,能够先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讨论四个主题会有什么样的情节资料,然后两人一组做“小镲对话”的即兴演奏,教师要启发如何使对话更搞笑、更丰富。
五、图形谱详解全曲:1、老师展示自制的图形谱,并引导学生边聆听音乐,边看图形谱,引子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尾声2、观看民族打击乐队演奏的《鸭子拌嘴》视频课堂小结:师问:这节课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分别适合哪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学生回答:律动教学、听奏法学节奏--幼儿园、小学低年级视谱读节奏、视谱练习声势合奏--小学中、高年级或中学生视谱练习打击乐合奏、图形谱--小学高年级及中学生 1、节奏谱使用是为了学生能亲自参与。
每部音乐作品都有自己的音乐语汇,只要其中一段透过亲自参与获得更深体验,对其他部分音乐就会有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透过对节奏谱的练习对这部音乐的节奏语汇,从原先初听时的一片模糊到比较清晰,甚至记忆深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才有了真正的兴趣基础。
2、该课例主要目的是参与,故对节奏谱中个别技术难点不必死扣,大拍子跟上即可。
若把过多时间、精力用在技术操练上,会消弱学生学习兴趣,影响整堂课教学结构和目的。
四、布置作业欣赏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并完成下列作业:1、设计一个故事2、创编一套律动3、设计一份图形谱奥尔夫音乐教案(八):奥尔夫音乐教案《大鼓和小鼓》活动目标:1、透过身体乐器巩固歌曲《大鼓和小鼓》的音乐节奏,并用乐器演奏歌曲。
2、透过《芝麻开门》的游戏学习8拍的即兴节奏。
3、透过游戏学习英语:openthedoor,closethedoor。
活动准备:鼓,《大鼓和小鼓》的音乐,即兴节奏游戏《芝麻开门》老师念童谣《芝麻开门》,与幼儿创编童谣里的人物。
芝麻开门快点开,我带弟弟一齐来。
芝麻开门快点开,我带老鼠一齐来。
芝麻开门快点开,我带xx一齐来。
老师念完童谣带领幼儿即兴节奏,老师以铃鼓敲8拍,稳定孩子的节奏。
引导孩子以拍腿、拍肩的形式以表现8拍Titititititita芝麻开门快点开,Titititititita我带弟弟一齐来。
活动过程:一,让孩子练习节奏。
A:把膝盖变成大铃鼓,敲膝盖--嗵嗵;B:把双手变成小铃鼓,拍手--咚咚咚二,不断交换拍打大小铃鼓,巩固孩子拍打的节奏。
2.歌曲《大鼓和小鼓》儿歌:大鼓的声音嗵嗵,小鼓的声音咚咚咚,大声是大鼓,小声是小鼓,嗵嗵、咚咚咚。
教师手摇铃鼓,幼儿感知铃鼓声音的粗细和音的高低。
教师手拍铃鼓,幼儿感知铃鼓声音的粗细和音的高低。
以游戏的形式幼儿进行拍膝盖练习大铃鼓tongtong的11/ 12节奏,拍手练习小铃鼓。
dongdongdong的节奏。
教师带入歌曲《大鼓和小鼓》,幼儿反复练习边唱tongtong和dongdongdong歌曲部分,边拍膝盖、拍手。
请两位幼儿上台演奏大鼓和小鼓,其他幼儿用身体乐器演奏歌曲。
幼儿分2组,自选大小铃鼓,完整演奏歌曲。
1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