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语法大全 修辞 句型
小学语文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和夸张详解和示例

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手法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生物拟人化。
例如:
①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
②每条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老舍《小花朵集》)
3、排比
1、定义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2、排比的作用
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这也是排比)
③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王蒙《春之声》)
上面这些例句中,把“波浪”、“岭”、“录音机”非生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第二种】有生物拟人化。
例如:
①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三)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匆匆》)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谚语)
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效果。运用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凑排比的形式。排比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小学语文修辞句子汇总

修辞句子汇总比喻一、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手法。
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成了、宛如。
2、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二、例句:1、啄木鸟像医生在给树治病。
2、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他活泼得像刚出窝的小喜鹊。
4、他勤奋得像蜜蜂采蜜。
5、他背驼得像一座小山。
6、她舞姿轻盈得像燕子展翅。
7、她声音轻柔得像夏日的微风。
8、她嗓门低得像蚊子的嗡嗡声。
9、她皮肤红润得像五月里的玫瑰。
10、瘦长的两腿像两根竹竿。
11、洁白的牙齿像白玉。
12、他胳膊粗得像柱子。
三、改写:1、她的泪水涌了出来。
她的泪水像久蓄而开闸的水一样涌了出来。
2、北极星高高地挂在天上。
北极星像一盏指路灯高高地挂在天上。
3、微风吹来,片片花瓣随风飘落。
微风吹来,片片花瓣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
4、战士们勇敢地冲下山来。
战士们像猛虎似的勇敢地冲下来。
5、运动员向终点跑去。
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向终点跑去。
6、云彩轻轻地漂浮在空中。
云彩像一片片洁白的羽毛,轻轻地漂浮在空中。
7、天空中有一轮明月。
天空中挂着一轮圆盘似的明月。
8、幸福就是一杯甘甜香醇的美酒。
幸福就是那芬芳可口的荔枝蜜。
幸福就是爸爸雨中送来的雨伞。
幸福就是寒冬里温暖的火炉。
幸福就是妈妈一句句关切的叮嘱。
9、勤劳就是花丛中采蜜的小蜜蜂。
勤劳就是母亲那双长满老茧的手。
勤劳就是培育智慧之花的沃土。
勤劳就是事业成功的巨大基石。
10、生活就是一块五彩缤纷的调色板。
生活就是一瓶五味俱全的调味品。
生活就是一首高低起伏的乐曲。
生活就是一片貌似平静的海洋。
拟人一、、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二、例句:1,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跳舞。
3,月亮羞涩地躲到云里。
小学语文所有的修辞方法加例子

小学语文所有的修辞方法加例子修辞方法是在语言表达中运用特定的手法和技巧,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感染人心。
小学语文中常用的修辞方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倒装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方法,并给出相应的例子。
一、比喻例子:1.“柳絮飞舞,像无数只小天使在空中飞翔。
”2.“他的笑声像春天的阳光,温暖了整个教室。
”3.“她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发出迷人的光芒。
”二、拟人拟人是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的特点,使非人事物具有人的感情、意识和行动能力,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例子:1.“大海张开了它的大口,吞噬着凡人的勇气。
”2.“太阳躲在云层后面,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样。
”3.“树叶在风中跳舞,好像在讲述一个秘密。
”三、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特点进行程度上的过分描述,通过夸张表达出强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笔触效果。
例子:1.“我等了一万年终于等到了你。
”2.“他跑得飞快,速度比光还快!”3.“这个蜡烛可以照亮整个城市。
”四、排比排比是通过在句中使用并列词语或句子,使修辞效果更突出,让受众容易记住和领会。
例子:1.“人生长江上,百舸争流。
”2.“既要帮助别人,也要帮助自己,既要珍惜时间,也要珍惜精力。
”3.“亲情,友情,爱情,三者如诗如画,真挚而又美好。
”五、对偶对偶是通过平衡、协调的方式呈现词语、句子的结构和内容,使修辞效果更加鲜明。
例子:1.“蓝天白云,海阔天空。
”2.“月明星稀,风月如画。
”3.“镜中花水中月,人间美丽无边际。
”六、倒装倒装是把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或宾语放在主语之前,以突出句子中的其中一部分,倒装常用于祈使句、感叹句、条件句等。
例子:1.“站起来,我们为伟大的祖国鼓掌。
”2.“多么美丽的花啊,我不禁为之驻足。
”3.“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除了以上所列的修辞方法,小学语文中还有象征、双音法等其他修辞方法。
通过应用这些修辞方法,学生可以使自己的写作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作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小学语文课本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及例句

●比喻(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花》(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
《观潮》(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比拟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1)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金色的草地》(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桥》(3)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小桥流水人家》●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
(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十里长街送总理》(2)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色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
《放风筝》(3)他开始教化“星期五”。
“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
《鲁滨孙飘流记》●夸张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修辞方法。
夸张既可以对事物夸大升级,也可对事物缩小降级。
夸张可以渲染气氛,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势,加强幽默感。
(1)那当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可爱的草塘》(2)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趵突泉》(3)女人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
《古井》●对偶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以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排在一起,表示相反、相关或相连意思的修辞方法。
对偶给人的美是多方面的:音韵美,节奏美,均衡美,对称美。
(1)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开国大典》(2)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辉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排比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和句子接连说出来的修辞方法。
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

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常用的比喻词】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像……一样、……是……、……成了……【例句】(1)、梧桐树叶像手掌。
(本体)(比喻词)(喻体)【分析比喻句方法:把(本体)比作(喻体);或者用(喻体)比喻(本体),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区分把或用。
】把梧桐树叶比作手掌;用手掌比喻梧桐树叶【练一练:说一说下列各题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或者用什么比喻什么】(2)十五的月亮像玉盘一样。
(3)火红的太阳好像大火球。
(4)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的辛勤园丁。
(5)大榕树成了“鸟的天堂”。
(6)党是阳关,我是花。
(7)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8)蒲公英的花好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9)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
(10)我家的后院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2、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人写。
【例句】(1)小树在向我们招手。
(2)花儿向我们点头。
(3)小鸟在树上唱歌。
(4)天空中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5)夜晚,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6)金鱼悲伤地在鱼缸里游来游去。
(7)小河唱着欢快的歌儿向东流去。
(8)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排比:排比就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和意思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起来。
【例句】(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2)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5)当手指跳跃,风儿便不再悲伤;当黑白流淌,思绪便将痛苦遗忘;当旋律激扬,天地便只在我的心泉徜徉……(6)一张贺卡,就是一份温馨的友情,一份热情的祝愿。
它把春的信息捎来,它把爱的种子撒播,它把美好的祝福传达,它把人间的真情传递。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15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用一个事物来形象地描绘另一个事物,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例句:她的眼睛像一泓清泉,透出了智慧和温柔。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点和行为,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使读者感到亲切和生动。
例句:花儿欢快地摇摆着身姿,迎风嬉戏。
3.夸张:为了加强描述效果,对事物进行放大描述,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
例句:她一笑,整个世界都显得格外美丽。
4.人称借代:用第三人称代替第一、第二人称,使表达更加客观冷静,加强说服力。
例句:有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5.反问:用疑问句的语气提出肯定或否定的问题,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思考。
例句:你以为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吗?6.排比:用同样的结构和句式来连续表达几个内容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和亮点。
例句:山清水秀,风景宜人;花开芬芳,鸟语鸣唱。
7.对仗:通过对称排列的句子或词语,使文章更加平衡,增强表达的力量和美感。
例句:日出东方,日落西山。
8.借代:用一个事物代指另一个事物,借助相似的形象和特点,加深描述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
例句:她的歌声如同飞翔的鸟儿,轻盈而美好。
9.重复:在文章中多次使用相同的词语、句子或句型等,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例句:他努力、他拼搏、他从不放弃。
10.头韵:在句子开头使用相同的辅音或辅音组合,使句子更加鲜明和有吸引力。
例句:腾飞的燕子,远去的背影。
11.倒装:将主语和谓语的语序颠倒,使句子更加突出或具有强调作用。
例句:高高的大山,直插云霄。
12.排比句:将相同或类似的句式排列在一起,增加语言的力度和表达的感染力。
例句:我千方百计努力奋斗,只为了创造美好的明天;我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只为了争取更大的进步。
13.比较: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差异或相似之处,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描述效果。
例句:她的微笑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迷人。
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法+例句

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法+例句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
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9小类。
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
一、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例句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
1.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1)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2)分类: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①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②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
典型形式是:“甲变成乙。
”③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④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⑤回喻:又名互喻,是一种先用喻体作本体,再用本体作喻体,互相设喻的比喻形式。
它曲折有致,能够加强艺术感染力。
(3)常用比喻词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般、一样、成了、是、变成(4)例句:①深秋,枯黄的树叶像飞舞的黄蝶从树上飘落下来,地上尽是落叶。
②西湖像一块碧玉,也像一面铜镜。
③夏天,石榴树像蝴蝶张开翅膀一样张开了那一朵朵小花苞。
2.比拟(1)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等几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比拟与比喻的主要区别是:比拟意在“拟此为彼”,彼此交融,常常体现在动词上,而拟体始终不出现;比喻意在“以此喻彼”,彼此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常常体现在名词和名词短语上,喻体必不可少。
【免费】小学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例句汇总(大全)

小学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例句汇总(大全)一、修辞手法口诀比喻歌比喻打比方,生动又形象。
明喻甲象乙,暗喻甲是乙。
见乙不见甲,借喻略本体。
说乙再说甲,人们叫引喻。
借代歌借代象借喻,统统略本体。
借代非借喻,借喻非借代。
以此代彼是借代,以此喻彼是借喻。
借代富有形象性,事物特征更鲜明。
比拟歌拟人拟物叫比拟,似物把人拟成物。
拟人把物拟成人,物物比拟叫拟物。
描写文章忌呆板,比拟生动形象化。
人物相拟文活泼,强烈感情来抒发。
夸张歌“言过其实”叫夸张,表达感情非寻常。
夸张词句表事物,突出特征更加强。
“夸而有节”正刚好,增添文彩助想象。
“夸而无节”成狂言,信手败笔损文章。
象征歌托义于物叫象征,事物形象表特征。
形象特征细品味,以物思义含意中。
托义于物是象征,以此喻彼叫借喻。
“雪压冬云白絮飞”,“冬云”借喻象征“絮”。
对偶、对仗歌对偶对仗,结构一样。
词性相同,字数相当。
字句对称,节奏铿锵。
朗朗上口,易记心上。
反语歌反语是反话,讽刺味辛辣。
讽自警钟响,刺敌如刀枪。
双关语双重含义双关语,明说暗讲隐意指。
含蓄幽默细品味,或是暗示或讽刺。
排比歌排比一大串,语气多连贯。
结构相类似,意义相关联。
请听《排比歌》,排比好效果。
条理更清晰,层层递进说。
排比可记叙,排比可抒情。
强调又深入,道尽满腹情。
滔滔话语来,串串妙句挥。
增强文气势,感人动心扉。
反复歌说理记叙巧反复,加强话语印象深。
文艺创作用“反复”,强调主题语意尽。
“反复”手法用得妙,文章精彩锦上添。
反复反复意回还,加强节奏如心弦。
递进歌由浅入深呈递进,由轻变重层层深。
从小到大非排比,从低向高层层进。
顶针回文歌连锁叫顶针,回应是回文。
顶针——结构严谨,语句通顺。
回文——循环往复,息息相关。
设问反问歌自问自答是设问,问而不答是反问。
设问醒目又意深,反问语强耐深省。
二、例句汇总比喻:1. 北极星像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3.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句”和 “缩句”
扩句:就是给简短的 句子加上修饰的成分,使 它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 形象、更生动。
简单地说:扩句就像是
给一棵树干画上漂亮的树枝
和树叶.使它枝繁叶茂.更生动.更漂亮。
小鸟唱歌。
扩句:
一只漂亮的小鸟 在树上欢快地唱歌。
扩句练习:
1.我望着天空。 扩句:我久久地望着蓝蓝的天空。
是妈妈。 设问
教室里静得掉根针都 能听到。
那欢乐的叫喊声,都 快把树枝上的积雪震
落下来了。 夸张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 亲爱的土地!再见了, 故乡!
反复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刀不磨会生锈,
人不学会落后。 对偶
登庐山,看瀑布飞腾; 游黄山,看云海扬波。
爆竹声声辞旧岁, 瑞雪纷纷迎新年。
2、老师批改作业。 扩句:慈祥的老师在灯光下批改作业。
3、玲玲做操。 扩句:下课了,玲玲在操场上做操。
4、同学们在听课。 扩句:教室里,同学们在认真地听课。
扩句练习
• 比赛在进行。 • 书中有插图。 • 主人欢迎客人。 • 心情激动。 • 春风吹遍大地。
缩句:
缩句就是:把结构比较 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 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的意 思。
简单地说:缩句就像把 一棵树的树枝、树叶都去掉,只 留下树的主干一样。
缩句:
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一、去“枝”留“干”法
凡是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 尽量去掉,包括 :形容词、数量词、 表示程度、方式、手段、时间、 地点的词。
二十四只草船的草把子插满了曹 军射过来的箭。
缩句:草把子插满了箭。
缩句:
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三、“自我提问”法: “谁”、“做 什么”。
六(6)班的学生正在认真地听课。
所以句子缩写为:学生在听课。
缩句:
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四、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
因为“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 词 在句子中没有独立性,所以是不能删的。
他勇敢地跨过这条小沟.
顿美餐. 拟人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 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 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桂林太秀了,庐山太俊了,泰 山太尊了,黄山太贵了。
排比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 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 舒服呢?
难道这件事还不值得我们
重视吗? 反问
谁使长征取得胜利的 呢?是共产党。
谁是我们最亲的人呢?
因为“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 乎没有独立性,所以是一定不能删的。
所以缩写为:他跨过小沟。
缩句:
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五、去掉“在…(中、里、上、下…)”表 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
我们在学习雷锋活动的过程中, 取得了成绩。
所以缩写为:我们取得了成绩。
缩句:
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一、去“枝”留“干”法。 二、借助“的、地、得”。
9.可爱的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摔倒。 缩写为:小演员差点儿摔倒。
缩写句子练习:
1、这是第一面搭载我国自己的航天器遨游太空的五星红 旗。
2、我们班教室的墙报上画着一个个充满浓郁民族特色的 红灯笼。
3.我在教师节前夕亲手为老师绘制了一张精美的贺卡。 4.雨大得像从天上倒下来似的。 5.这是一部叫人看过之后就不会忘却的电影。 6.一群又一群的彩色的溪鱼在松坊溪中游。
• 把字句的格式:
• 主动者 + 把 + 被动者+动作部分
•
(怎么样了)
例:老师 把 同学们 表扬了。
被字句的格式: 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部分
例: 同学们 被 老师 表扬了。
• 主动者 动作部分 被动者 • 被字句= 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部分
• 把字句= 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部分
小试身手 • 一、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 1.爸爸把儿子带到中心公园去玩。 • 2.妈妈把我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 3.鸭先生把小路打扫得干干净净。 • 二、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 1.我被小蜜蜂蛰了。 • 2.小手被我洗得干干净净。 • 3.小周被同学们评上了三好学生。
我们要坚持革命的光 荣传统。(用词不当)
我们要继承革命的光 荣传统。
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 都很通顺。(搭配不当)
这篇作文的层次很清楚, 语言很通顺。
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 艰巨任务。(语序混乱)
他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 艰巨任务。
一打上课铃,我们立刻 坐在座位上坐好。
(重复罗嗦)
一打上课铃,我们立刻 坐好。
修改病句:
1、我的故乡是江苏省南京市人。 2、他喜欢踢足球和乒乓球。 3、在回家的路上,他唱起心情舒畅的 歌。 4、温暖的和煦的阳光照进了苗家寨。 5、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主席台上。
关联词语
学会使用关联词:
又……又……
一会儿……一会儿…… 并列关系:
那么……那么……
既……又……
学会使用关联词:
缩句:
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二、借助“的、地、得”。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把“的、地”前面的词 语删除,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矫健的秃鹰飞起来。 句中的“矫健的”用来修饰 “秃鹰”的 删去。 缩写为:秃鹰飞起来。
弟弟高兴得跳起来。 句中“跳起来”是对“高兴”的程度进 补充说明的,要删去。 缩写为:弟弟高兴。
只要……就……
只有……才……
学会使用关联词:
不是……而是……
要么……要么…… 选择关系: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学会使用关联词:
因为……所以…… 既然……就…… 因果关系: ……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
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1、江姐(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讲 出底下党员的名单。
4.焰火在夜空里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 的图案。 缩写为:焰火构成了图案。
5.在农民的辛勤劳动下,今年的小 麦长势十分良好。
缩写为:小麦长势良好。
6.小红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缩写为:小红看着书。
缩句:
缩句练习:
7.山沟的柿子树上结满了好多的柿子。 缩写为:柿子树上结满了柿子。
8.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缩写为:鲸不是鱼类。
缩写句子练习:
7. 我和妈妈在春节那一天看了一场十分精彩的马戏。 8、战士们的目光注视着沿着山坡慢慢爬上来的敌人 9、母亲那双颤抖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失散多年的女儿的头。 10. 慈爱的母亲的脸上悄然露出一丝欣慰的微笑。 11、整座拉萨古城像一支正要启航的漂亮而庞大的舰队。 12、高大的白杨树挺立在茫茫的戈壁滩上。
2.我看过大海。 扩句:去年夏天,我在
海南看过大海。
3.詹天佑是工程师。 扩句: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爱国
工程师。
扩句要注意些什么?
一.不能改变原来句子的意思。
二.加上的修饰词要正确,必须 与主干搭配恰当
三.要按题目的要求或提供的例 子补充
扩句要注意些什么?
四、还要注意在修饰限制词语后 加上正确的“的”“地”“得”。
不仅……而且…… 不光……还…… 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 不只……也……
学会使用关联词:
虽然……但是…… 转折关系: 虽然……可是……
尽管……还……
学会使用关联词:
倘若……就……
即使……也…… 假设关系:
如果……就……
要是……就……
学会使用关联词:
除非……才……
无论……都…… 条件关系:
人常说“失败是成功之
母”。 引用
田老师说,他不过是 “无心插柳柳成荫”。
指出下面的句子各用了哪 种修辞方法。
1、同志们,我们能赶走 敌人,夺回阵地,难道我 们就不能吃掉这个苹果吗?
→(反问)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
落九天。 →夸张
3、天上的星星怕冷似地钻进厚
厚的云絮里。 →拟人 4、是悔恨吗? 不知道。→设问
立明说,他今天要去公园,不等我 了。
2、小红对立明说:“你先走吧,我 吃完饭去找你。”
小红对立明说,让立明先走,她吃完 饭去找立明。
修改病句
学会修改病句: 1、读(读原句) 2、找(找病句) 3、改(对“症”下药) 4、查(查修改后的句子是 否正确)
上课的时候,发言积 极。 (成分残缺)
上课的时候,同学们 发言积极。
• 第三步: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 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 要通过朗读检查修改后的句 子和原来的句子意思是否一 样。
示例
• 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吗?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 第一步:有否定词的要去掉,没有否 定词的要加上。
5、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 高,最后简直成了天空中闪烁的 星星。 →比喻
6、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轻 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 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 羊群,悠闲自在地来来去去……
→比喻、排比
句式转换
“被字句” 和
“把字句”
• 老师表扬了同学们。
老师把同学们表扬了。 同学们被老师表扬了。
陈述句与反问句
换衣服
我是 陈述
句
我是 反问
句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 第一步: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 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 能、不会等),将否定句中的否定 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 定词(是、能、会等)。
• 第二步: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 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 语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