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罗沙星注射液与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分析

合集下载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多种药物配伍禁忌的研究进展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多种药物配伍禁忌的研究进展
多种 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 尤 其是抗 生素 和中成药 , 这引 起医 务工 作者的重视 。笔者经搜索近年来报道 的文献 资料 , 现对盐
2 . 1 活血 、 化瘀类 中药 : 吴青 佩 报 道在输 注 完丹参 多酚 酸 盐补液后连续输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时 , 输液管 内出现 白
酸左 氧氟沙星注射液配伍禁忌综述如下 。
在此之前也有报道 。胡艳艳 等报道在输 注完 盐酸左氧 氟沙 星注射液后再输注复方丹香 冠心注射 液时发 现液体 滴速 明显 减慢 , 检查发现 在头皮针 处的过滤 器 内有 白色沉 淀物淤 积 , 同 时实验证实将两种药物混合后出现肉眼可见的乳 白色浑浊液 , 并随即出现 白色絮状物 , 放置 2 4 h 无 变化 ; 后来綦连 花 等 报 道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后 , 序贯给予丹香冠心注射液继续
续输注时输液管 e e l _ 速 出现絮状物 , 同时实验证 实两种药物混
合时瓶 内出现 白色絮状物 。
2 盐 酸左 氧氟 沙星 注射 液与 中成 药 的 配伍 禁 忌
所引起 的呼吸系统 、 泌 尿系统 、 生殖系统 、 皮肤软 组织等 中 、 重 度感 染 。近年来 , 在临床 工作中常发现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静脉滴注 , 6~ 7 s 后发 现输 液器茂 菲滴 管 内液体 变混 浊 , 继而
出现 颗粒 状 沉 淀物 , 同时 将 两 种 药 物 进 行 配 伍 实 验 出现 颗 粒 状

沉淀物 。丛英珍 ” 等报道 在输 注完丹参 注射 液后再输 注盐酸
左氧 氟沙星注射液 , 输液管 中立即 出现 褐色沉 淀物 ; 同一 年段
液, 输 液管 内就 会出现 白色浑浊 物 , 配伍时 出现乳 白色浑浊伴 沉淀物 ; 孙花 、 王 秀梅 等也发现 了此配伍禁忌 。 1 . 2 喹诺 酮类 : 张秀 清”’ 报道将氟 罗沙星用 2 m l 生 理盐水溶 解 与盐酸左氧 氟沙 星注射 液 2 ml 混合 , 澄清 液体立 即变浑 浊 ,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是一种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

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

临床广泛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呼吸、泌尿等系统的感染。

笔者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相关文献资料,简述和分析了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常用药物配伍稳定性的相关研究资料,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与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1.1 与注射用丹参配伍5%葡萄糖加注射用丹参混合液与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5ml 混合在一起。

另外0.9%氯化钠溶液加注射用丹参混合液5ml 与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5ml 混合在一起,放置5〜10min,观察结果发现两组混合液中都出现了絮状沉淀物。

但5%葡萄糖加注射用丹参混合液比0.9%氯化钠溶液加注射用丹参混合液组沉淀物更多,存在配伍禁忌。

1.2 与注射用夫西地酸钠配伍取5%葡萄糖250ml 加入0.125g 注射用夫西地酸钠,,先后输入夫西地酸钠液与左氧氟沙星水针,发现莫菲氏滴管内液体很快产生乳白色小团块状结晶体,将莫菲氏滴管静置20min,乳白色小团块状结晶体仍未消失,重复操作结果一致。

临床应用与实验结果都表明,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不适宜与注射用左氧氟沙星水针配伍使用。

1.3 与注射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配伍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后的注射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2g 加入左氧氟沙星100ml 内摇匀,结果液体出现白色混浊,并有白色渣样物出现,放置12h 后为大量白色沉淀。

经临床实际应用,实验结果证明注射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与左氧氟沙星确实存在配伍禁忌。

1.4 与香丹注射液配伍取香丹注射液滴入装有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试管中,结果两种溶液接触后,立即出现混浊,并伴有棕褐色颗粒物质,静置10min 后棕褐色颗粒物质大部分沉淀至试管底部。

现行药物配伍禁忌表上没有标明香丹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有配伍禁忌,但临床发现及经过相关试验证实,两者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静脉用药配伍的稳定性

静脉用药配伍的稳定性
2019/10/19
影响药物配伍的因素
因溶剂性质改变而引起的不溶 盐离子效应 沉淀反应 溶剂的选择 PH值得改变而引起的药物变化 药物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络合作用的影响 水解作用的影响
2019/10/19
溶剂性质改变
注射剂有时为了有利于药物溶解、稳定而采用非水性 溶媒如乙醇、丙二醇、甘油等。当这些非水性溶媒的注射 剂加入输液(水溶液)中时,会由于溶媒组成的改变而析 出药物。
溶媒为溶剂。粉针剂一般先用注射用水溶解,待 其完全溶解后使用。
2019/10/19
溶剂的选择
红霉素乳糖酸盐,可溶于水,在注射用水中相当 稳定,但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溶解不良,如果 用0.9%氯化钠注射液直接溶解药物,则可生成胶 状物而不溶。如果将粉针溶于注射用水中,再加 入至氯化钠液中,则可顺利溶解。
2019/10/19
不能用葡萄糖做溶媒的药物
药物
备注
青霉素类(除苯唑西 林)
水解加速
注射用阿莫西林克 拉维酸钾
配伍禁忌
氨苄西林舒巴坦钠 分解快
美洛西西林舒巴坦 钠
酸(pH<4 ) 、碱(pH>8) 配伍禁忌
头孢唑林
析出沉淀
头孢哌酮钠低pH<4 析出沉淀
伊曲康唑
配伍禁忌
厄他培南
降解
磺胺嘧啶钠
注射液沉淀
药物
备注
布美他尼 析出结晶
苯妥英钠 pH<4时不能完全溶解
肝素钠 在pH<6的溶液中很快失效
葡萄糖的中间代谢物乙酰辅
碘解磷定
酶A为合成乙酰胆碱提供乙 酰基,增加有机磷中毒的症
状。
腺苷钴胺 配伍禁忌
依托泊苷 细微沉淀
羟基喜树碱 沉淀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分析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分析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分析摘要左氧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中的一种抗生素药物,是此类药物中抗菌效果最为显著的一种药物。

该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等特点,能够有效治疗肠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泌尿系统疾病等感染类疾病。

临床上应用该药物时,往往会与其他药物进行配伍,但却存在一定的配伍禁忌。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配伍禁忌;对策1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与抗感染类药物的配伍禁忌1. 1 与头孢菌素类药物配伍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与头孢吡肟等头孢菌素药物共同使用后,可以发现澄清的混合液变为白色混浊液体且存在沉淀物,放置一段时间后,混浊物体并未消失,充分说明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与头孢菌素类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1. 2 与喹诺酮类药物配伍采用2 ml生理盐水对0.2 g氟罗沙星进行稀释后,将其与2 ml 0.1 g左氧氟沙星注射剂进行充分混合,发现混合液体立即变为混浊的液体,且液体呈现为淡黄色乳状。

将其放置30 min后发现,混合液体的上层逐渐呈现为澄清淡黄色液体,而混合液体的下层逐渐呈现为白色细末状的沉淀物。

于室温下放置1 h后,发现该混合液体中的沉淀物依然没有消失[1]。

1. 3 与抗结核类药物配伍采用5% 5 ml葡萄糖溶液对0.3 g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稀释,待其充分溶解后,再向混合液体中加入5% 100 ml葡萄糖溶液,采用注射器抽取1 ml左氧氟沙星溶液,然后再抽取1 ml利福霉素钠溶液,将两者充分混合后,发现混合液体立即转变为红色浑浊物。

改变抽取的顺序后,发现澄清的液体仍然存在改变[2]。

1. 4 与其他抗菌药物配伍采用0.9% 250 ml氯化钠注射液将0.5 g用夫西地酸钠进行稀释,先输注用夫西地酸钠,然后再输注左氧氟沙星,发现输液管内部出现乳白色混浊物,且存在小块状的结晶体。

将两种药物的输注顺序进行调换,发现混合液体的改变结果相同。

2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与中药注射剂类药物的配伍禁忌2. 1 与丹参类药物的配伍禁忌2. 1. 1 与丹红注射液的配伍禁忌采用4 ml丹红注射液与1 ml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充分混合,发现混合液体中立即出现絮状沉淀物,放置24 h后发现混合液体并未出现改变,提示左氧氟沙星与丹红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氟罗沙星与5种注射剂配伍稳定性研究

氟罗沙星与5种注射剂配伍稳定性研究

精 密 吸 取 1% 氟 罗 沙 星 注 射 液 2 l 0 m ,用 5 葡 % 萄 糖 注 射 液 稀 释 至 lO l O m ,吸 取 稀 释 液 以及 下 述 的 “ 验 方 法 ” 项 下 的 配 伍 液 和 对 照 液 各 0 2 m , 分 实 .5 l 别 加 盐 酸 溶 液 ( — 10 ) 稀 释 至 lO , 在 2 0~ 9 00 O ml 0 4 O m波 长 间 扫 描 ,也 可 见 氟 罗 沙 星 供 试 液 及 氟 罗 0h
维普资讯
中国 药 事 2 0 1 2年 第 1 3 6卷 第 8期
・4 3 ・ 9
色谱 柱 可 以很 轻 松 的 达 到 5柱 体 积, 的 流 速 , 而 分 标准 的色 谱 柱 只 能 达 到 0 5柱 体 积, 的 流 速 。故 . 分
7 m直 径 的 色谱 柱 系 统 在 5分 钟 之 内等 度 洗 脱 即 可 m 达 到分 离要 求 ( 1 ) 而 利 用 2 0 图 1, 5 mm×4 6 m 的 .m
消柱 外 效 应使 色 谱 谱 带 增 宽 的负 面结 果 ,因 此 可 以 用 于 传统 的 H L 系统 。在 分 析 过 程 中 由 于 它 可 以 PE
0 1 2 3 4 5 t m l , 兀
图 l 对 烷 基 苯 酚 乙 基 酸 的 分 离 色 谱 图 1
色 谱 柱 :3 r X7 m, 15 d l iu E SC8 胶 色 谱 柱 。 洗 脱 3 m m a . pPa nm P I硅 t 液 :7 2 2 (/ )醋 酸 一四 氢 呋 喃 一水 ; 流 速 : 23 ・ n 。 最 0:8: vv .mlmi- 。 高 的吸收峰 为七聚 物 。
色谱 柱 系 统则 需 要 5 O分 钟 。 4 结论

不同厂家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产品的稳定性考察

不同厂家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产品的稳定性考察
因此 选 择 盐 酸 溶 液 (一 l 0 ) 含 量 测 定 的 溶 剂 。 9 0为 0
3 2 氟 罗 沙 星 注 射 液 与 不 同 等渗 调 节 剂 的 替 硝 唑 注 射 液 配 伍 , . 产
生不 同的结果 。 2 3 ℃温度下 , 罗沙星与 葡萄糖作等 渗剂 的 在 5~ 7 氟
3 讨 论
放置为宜 。 参考文献 :
[ ] 薛 大 权 , 广 宁 , 嘉 明 , .喹 诺 酮 类 抗 菌 药 物 的 配伍 变 化 [】 医药 1 王 黄 等 J.
导 报 ,0 0, 9 5 : 7 2 0 1 ( )4 2
3 1 据 报 道 , 罗 沙 星于 盐 酸 溶 液 (一 l 0 ) 吸 收最 大 且 稳 定 , . 氟 9 0中 0
3 3 由于氟罗沙星 与替硝唑 注射液 已确 定不可配伍 , . 故没 有测定
含量 。
34 表 2结 果 表 明 , 罗 沙 星 与 替 硝 唑 葡 萄 糖 配 伍 时 , 温 和 室 . 氟 室 内 自然 光 线 对 配 伍 液 的 外 观 、H 值 及 二 药 含 量 的 影 响 均 不 大 , p 但 在避 光条件 下 , 伍 6 配 h时 , 3 % 放 置 的 混 合 液 的 氟 罗 沙 星 含 量 于 7 比 2  ̄ 置 的 低 0 2 % ; 2  ̄ 件 下 , 室 内 自然 光 下 放 置 的 5C放 . 1 在 5C条 于 混 合 液 的 氟 罗 沙 星 含 量 比 避 光 的 降 低 1 。 配 伍 液 于 避 光 、 处 % 故 凉

【 张 瑞 萍 , 少 敏 , 景 浩 .氟 罗 沙 星 片含 量 的 紫 外 分 光 光 度 测 定 [】 2J 双 潘 J.
中 国 医 药 工 业 杂 志 ,0 0, 14 :7 . 2 0 3 ( ) l5 [ 张 秀 芝 氟 罗 沙 星 注 射 液 的 研 制 及 其 配 伍 变化 分 析 [] 3 J J .中 国 医科 大 学 学报 ,9 6 2 ( ) l 4 l 9 ,7 3 :4 .

探究喜炎平注射液与氟罗沙星配伍的稳定性

探究喜炎平注射液与氟罗沙星配伍的稳定性

探究喜炎平注射液与氟罗沙星配伍的稳定性于兰凤【摘要】目的:针对喜炎平注射液与氟罗沙星配伍稳定性进行探讨。

方法:观察溶液配伍后的外观色泽、含量、pH值、微粒数等变化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配伍后溶液的两组份含量。

结果:在常温条件中,喜炎平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与氟罗沙星配伍后6小时内外观无明显变化,喜炎平注射液主要成分穿心莲内酯磺化物的含量下降明显,而氟罗沙星的含量未见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在指定范围内有所增加;配伍后溶液的pH值也有明显下降。

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与氟罗沙星不可以配伍使用。

【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2页(P28-28,29)【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氟罗沙星;稳定性【作者】于兰凤【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海安 22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42喜炎平注射液是中成药制剂,主要成分为穿心莲内酯磺化物,该药剂为淡黄色的澄明液体,该药剂具有清热解毒、止咳止痢的功效,用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等[1]。

氟罗沙星是一种静脉给药的抗菌新药,属广谱抗菌药,主要以抑制细菌旋转酶的方式防止细菌的复制来达到杀菌的目的[2],在临床应用中,氟罗沙星注射液常与其他药物交替输入体内。

本文主要分析喜炎平注射液与氟罗沙星配伍的稳定性,通过配伍后混合液的稳定性探讨喜炎平注射液与氟罗沙星能否配伍使用。

1 资料与方法1.1仪器与药品: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UV230Ⅱ紫外可见检测器、PHS-3C型酸度计。

试剂包括:喜炎平注射液(批号:20101008,国药准字HZ20026249,规格 2ml/50mg;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穿心莲内酯磺化物E对照品(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纯度为99.2%);5%葡萄糖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445120,批号:110502D,哈尔滨三联药业,规格 250m l);注射用氟罗沙星(沈阳新马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2g);氟罗沙星对照品(江西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20220201,纯度大于99.5%);磷酸、三乙胺为分析纯,甲醇、乙腈为色谱纯。

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11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11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热原 的检 查 。
明本 品经 1 0倍稀 释 , 用 灵 敏 度 为 0 U ・ 。 使 .5 E mL 鲎试剂 检查 内毒 素可 消除 干扰 。
表 2 供 试 品 干 扰 试 验 结 果
关 键 词 : 菌 内 毒 素 ;鲎试 剂 ; 细 大蒜 注 射 液
中图 分 类 号 : 2 R9 7 文献标识码 : A
2 2 细 菌 内毒 素 限值 的 确 定 本 品 热 原 检查 剂 量 . M 为 1mL ・k 。 ,细 菌 内毒 素致 热 阈值 K 为 5 g E ・ ~, U mL 根据 公式 : L: K/ , M 计算 大蒜 注射 液细 菌 内毒 素 限值 ( 为 5E ・mL L) U 。
摘 要: 目的 建 立 大蒜 注 射 液 细 菌 内毒 素 检 查 法 。 方 法 按 中 国 药典 20 0 5年 版 ( 部 ) 菌 内毒 素 检 查及 指 导 原 则进 行 二 细 实验 。结 果 干 扰 试 验 表 明 , 试 品 1 供 0倍 稀 释 液 可 消 除 干
扰 。结 论 细 菌 内毒 素 检 查 法 可代 替 家 兔 法 进 行 大蒜 注射 液
维普资讯
西北药学杂 志
20 0 7年 4月 第 2 2卷
第 2期
大蒜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探讨
王 超 华 ( 西 医科 大 学 第 四附 属 医 院药 剂 科 , 西 柳 州 广 广
5 00 45 5)
2 4 2 干 扰 试 验 按 药 典 “ 方 法 作 供 试 品 干扰 试 .. 验 。选 用 3 批经 热原 检 查合 格 的供试 品 , 鲎试 剂溶 用 解水稀 释成 1:1 0的稀 释液 , 同 1支 内毒 素工作 品 将
1 试药 鲎试 剂 ( 门鲎试 剂试 验厂 , 厦 一0 5E ・ 一, . U mL 0 5mL 支 , 号 0 0 0 ) 鲎 试 剂溶 解水 ( 门 鲎试 . / 批 42 8 ; 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氟罗沙星注射液与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6-04-19T10:59:44.57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32期供稿作者:张丰来
[导读] 甘肃省静宁县人民医院本文主要对氟罗沙星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

甘肃省静宁县人民医院甘肃省静宁县 743400
摘要:氟罗沙星注射液是临床上一种广泛应用的新型的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主要用于治疗由于肠杆菌科细菌等敏感菌引起的中、重度呼吸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败血症等。

临床上主要将氟罗沙星注射液与其他常用药物配合使用。

本文主要对氟罗沙星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给氟罗沙星注射液的临床使用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氟罗沙星注射液;常用药物;配伍稳定性
氟罗沙星注射液是一种喹诺酮类抗生素,以毒副作用小、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以及长效为主要的临床特点,能够对细菌旋转酶进行有效的抑制,通过对细菌DNA的复制进行有效的阻止而达到快速杀菌的作用[1]。

因临床上主要将氟罗沙星注射液与输液剂、抗生素、中药注射液等进行配合使用,因此研究氟罗沙星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报告如下。

一、氟罗沙星注射液与常用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模拟临床用法,在1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2ml的氟罗沙星注射液,然后分别将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这6种临床上常用的注射液加入到容量瓶中,将其充分摇匀后放在室温中进行为期24h的观察[2]。

氟罗沙星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以及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24h后,配伍液的pH值较为稳定,含量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外观颜色略微加深,可以进行配伍;但是氟罗沙星注射液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以及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分别混合后,发现混合液会在2h出现沉淀现象,配伍稳定性较差,因此不适合配合使用;氟罗沙星注射液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混合后,会在4h出现沉淀现象,配伍稳定性较差,因此也不适合配合使用。

二、氟罗沙星注射液与常用抗生素配伍的稳定性
在250ml的氟罗沙星注射液中分别加入1g的氨苄西林和1g的头孢拉定,充分溶解以及摇匀后,放在室温中进行为期6h的观察。

结果显示,在氟罗沙星注射液中分别加入氨苄西林和头孢拉定后,pH>7,即 pH值出现了明显升高的现象,由此说明氟罗沙星注射液与氨苄西林和头孢拉定的配伍稳定性较差,因此不适合配合使用。

在250ml的氟罗沙星注射液中分别加入0.75g的硫酸链霉素、1g的苯唑西林,充分溶解以及摇匀后,放在室温中进行为期6h的观察[3]。

结果显示,在氟罗沙星注射液中分别加入硫酸链霉素以及苯唑西林后,配伍液的外观颜色没有显著的变化,并且其吸收度以及pH值均变化不大,因此具有显著的配伍稳定性,可以配合使用。

在250ml的氟罗沙星注射液中分别加入30万单位的乳糖酸红霉素以及80万单位的青霉素G钠,充分溶解以及摇匀后,放在室温中进行为期6h的观察。

结果显示,在氟罗沙星注射液中分别加入乳糖酸红霉素和青霉素G钠后,配伍液的颜色和外观均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并且其紫外线吸光度以及pH值均变化不大,因此可以进行配伍使用,但是应注意在临床使用时应现用现配,不能进行长期间的放置。

将250ml的氟罗沙星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头孢唑林钠按照临床常用量进行配伍,放在室温中进行为期3h的观察。

结果显示,氟罗沙星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配伍后,3h内配伍液的颜色和外观均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并且其紫外线吸光度以及pH值均变化不大,因此可以进行配伍使用;但是氟罗沙星注射液与头孢唑林钠配伍后,2h后配伍液内会出现明显的颗粒状沉淀,配伍稳定性较差,因此不适合配合使用。

在两份2ml的10%氟罗沙星注射液中分别加入甲硝唑注射液和甲硝唑葡萄糖液,分别混合为100ml的配伍液,然后一个放置在25℃的室内在自然光的条件下进行保存,另外一个放置在37℃的避光环境中进行保存,进行为期6h的观察[4]。

结果显示,甲硝唑注射液与氟罗沙星注射液配伍后,2h后会存在明显的白色沉淀,因此无法配合使用;甲硝唑葡萄糖液与氟罗沙星注射液配伍后,6h后配伍液的颜色和外观均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并且pH值变化不大,两种药物的相对百分含量均>98%,具有显著的配伍稳定性,可以配合使用。

三、氟罗沙星注射液与常用中药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在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分别加入40ml的双黄连注射液、20ml的鱼腥草注射液以及400mg的穿琥宁粉针剂,然后再分别加入0.2g 的10%氟罗沙星注射液中,充分摇匀后放在室温中进行为期12h的观察。

结果显示,双黄连注射液与氟罗沙星注射液配伍后,在12h内会出现轻微浑浊的迹象;鱼腥草注射液与氟罗沙星注射液配伍后,12h后配伍液的外观、颜色以及光泽均没有显著的变化,并且溶液澄清、pH 值几乎没有变化,同时氟罗沙星的含量也较为稳定,因此这两者的配伍稳定性显著;穿琥宁粉针剂与氟罗沙星注射液配伍后,在12h内会出现明显的白色混浊,并且存在沉淀析出的情况,配伍稳定性较差,不适合配合使用。

在250ml的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2ml的10%氟罗沙星注射液,充分摇匀后放在室温中进行为期6h的观察[5]。

结果显示,配伍液的外观、颜色、微粒数以及pH 值均没有明显的变化,并且两种药物的含量几乎没有变化,因此在6h内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和氟罗沙星注射液可以配伍使用。

在含0.2g氟罗沙星的100ml的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20ml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发现,两种药物混合后就会出现明显的黄棕色沉淀,因此不适合配合使用。

四、氟罗沙星注射液与其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在500ml的5%葡萄糖液中加入0.4g的氟罗沙星注射液,充分摇匀后将50ml的混合液加入到100mg的葡萄糖酸钙中,在常温避光的环境下进行4h的储存。

结果显示,配伍液的澄明度、外观以及颜色等均没有明显的变化,并且没有出现沉淀以及起气泡,同时紫外吸收度和pH 值几乎没有变化,因此可以配伍使用。

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2ml的 10%氟罗沙星注射液至100ml,然后分别将加入0.1g的利巴韦林、0.2g的西米替丁、0.05mg的维生素B6、0.5g的维生素C、0.25g的注射用阿昔洛韦、0.05g的雷尼替丁、0.005g地塞米松。

结果显示,只有阿昔洛韦与氟罗沙星注射液配伍
后,会在1h内出现明显的白色沉淀,不适合配合使用;其余的配伍液6h内的澄明度、外观、颜色以及氟罗沙星含量等均没有明显的变化,能够配合使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氟罗沙星注射液与临床上经常使用的药物进行配伍,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内大部分的配伍液均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是也存在部分药物与氟罗沙星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较差。

因此在临床上将氟罗沙星注射液与其他药物进行配合使用时,需要对各种药物的配伍稳定性进行全面的掌握,在有科学依据的前提下科学的使用,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洪峰,陈晨,李倩,商大巍,江涛,王乐平,王乐.中药注射液与抗生素配伍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03):335-336
[2]李文杰,尹晓飞,范雪亮.常用中药注射剂与各类抗菌药物配伍稳定性问题分析[J].中国药业.2011,17(22):99-100
[3]梁翠霞,吴丽霞.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两种中药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05(09):14-15
[4]陈瑛,张锋,韩莹旻.氟罗沙星注射液与常用药物配伍稳定性[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6,09(01):40-41
[5]李丽静,郭建永.氟罗沙星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观察[J].海南医学.2005,31(06):138-1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