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危重状态的诊断和治疗2004

合集下载

哮喘的诊断分级和治疗

哮喘的诊断分级和治疗
IL-14
ICAM-1
IL-5 IL-1 RANTES
adhesion molecules
MIP-1 LTC-4 IL-4
IgE
IL-4 GM-CSF
TNF-
TGF
GM-CSF
IL-10
ICAM-1
PAF IL-6
0 species IL-4 MCP-2 IL-2
15-HETE
HB-EGF TXB-2 PDGF-B
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
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
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 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
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 气相延长。
3.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
解。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支气管 舒张试验阳性[一秒钟用力 呼气容积(FEV1)增加12 % 以上, 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 ];
Th-1
histamine
protease
cytokines
IL-4
LTC-4
IL-13 PGS
LTD-4 LTE-4
IL-6
IL-1 MPO LTC-4
LTD-4
TXA2
BIP O species
PGS TNF-
嗜中性细胞
ET-2
内皮细胞
G-CSF IL-6 L-selectin
IL-1
RANTES IFN- ECP
分期
急性发作期(acute exacerbation) 慢性持续期(chronic persistent) 临床缓解期 (clinical remission)
哮喘急性发作是指气促、咳嗽、胸闷等症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治疗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治疗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治疗支气管哮喘是以嗜酸细胞、肥大细胞为主的气道变应原性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多种刺激因素时,气道发生阻塞和气流受限,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

诊断要点一、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②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一是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发剂(如沙丁胺醇)后15min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2%;二是抗哮喘治疗有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1~2周后,FEV1增加≥12%;三是最大呼气流量(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

符合第(1)~(4)条或第(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二、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断标准(1)咳嗽持续>4周,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以干咳为主;(2)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3)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有效;(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和(或)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6)个人或一、二级亲属有特应性疾病史,或变应原检测阳性。

以上(1)~(4)项为诊断基本条件。

三、哮喘的分期及病情分级1.哮喘的分期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急性发作期是指突然发生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慢性持续期是指近3个月内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临床缓解期是经过治疗或未经过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

哮喘危重状态(哮喘持续状态)

哮喘危重状态(哮喘持续状态)
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能诱 发哮喘。
某些抗生素
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也可能 引发过敏反应和哮喘。
精神因素
情绪波动
如焦虑、抑郁、紧张等情绪因素,可能通过神经调节引发哮 喘。
应激反应
如遭遇重大生活事件或突发事件,也可能成为哮喘的诱因。
03
CATALOGUE
哮喘危重状态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
01
02
03
鉴别诊断
心源性哮喘
心源性哮喘多见于中老年人,常有高 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病史 ,阵发性咳嗽,常咳出粉红色泡沫痰 ,两肺可闻及广泛的湿啰音和哮鸣音 ,左心界扩大,心率增快,心尖部可 闻及奔马律。胸部X线检查可见心脏 增大,肺淤血征,心电图、超声心动 图检查有助于鉴别。
上气道阻塞
上气道阻塞是指喉部或喉以下的气道 阻塞,可见于肿瘤、异物阻塞、炎症 肿胀和痉挛等,其临床表现为吸气性 呼吸困难,吸气时间延长,听诊常伴 有干啰音,若有痰液或血液等渗出物 存在,可闻及湿啰音。上气道阻塞时 ,哮鸣音起始于喉部并不向下传导, 胸部叩诊呈过清音。
机械通气治疗
当哮喘危重状态患者出现严重呼吸衰竭时,机械通气治疗是必要的措施 。
机械通气治疗可以通过正压通气的方式,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减轻呼吸肌疲劳。
机械通气治疗需要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呼吸机参数的调整,以避免不良 反应的发生。
06
CATALOGUE
哮喘危重状态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预防措施
避免诱发因素
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 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 解。
诊断标准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 急、胸闷和咳嗽。

(完整版)哮喘的诊断治疗指南

(完整版)哮喘的诊断治疗指南

(完整版)哮喘的诊断治疗指南1. 介绍哮喘是一种慢性的气道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气道高反应性和气流受限。

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是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和预防哮喘发作的关键。

2. 哮喘的诊断- 2.1 客观症状- 慢性持续或反复出现的喘息- 呼吸困难- 胸闷- 咳嗽- 2.2 肺功能检查- 肺活量- 强迫呼气容积一秒(PEF)- 喘息反应试验- 气道阻力测量- 2.3 过敏源检查- IgE特异性抗体测定- 皮肤过敏原联合试验- 壁虱试验3. 哮喘的治疗- 3.1 非药物治疗- 环境控制- 避免过敏源- 健康生活方式- 3.2 药物治疗- 3.2.1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3.2.2 短效抗胆碱能药物- 3.2.3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3.2.4 长效抗胆碱能药物- 3.2.5 可控制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3.2.6 可控制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以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固定剂量复合制剂- 3.2.7 可控制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以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可变剂量复合制剂- 3.2.8 5-脱氧维舒脑- 3.3 急性哮喘发作的治疗-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 糖皮质激素静脉或口服给药- 支气管扩张剂- 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4. 哮喘的预防- 4.1 常规预防措施- 避免过敏原接触- 规律生活,健康饮食- 注重室内空气质量- 定期锻炼,增强体质- 4.2 抗炎预防治疗- 可控制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抗白细胞介素-5受体拮抗剂以上是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的完整版内容。

准确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发作至关重要。

患者应与医生密切合作,建立个体化的治疗计划,以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哮喘发作的风险。

哮喘急性发作的病情评估及治疗流程

哮喘急性发作的病情评估及治疗流程
• 以往发生过濒死性哮喘需要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者
• 在过去的一年里曾因哮喘而住院或紧急就诊者
• 目前正在使用或近期停用口服糖皮质激素者 • 近期没有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者 • 过度依赖于速效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尤其是那些一月内 使用一罐以上沙丁胺醇(或其他等效量)者
• 有精神或心理疾病,包括使用镇静剂者
哮喘急性发作危及生命的症状体征
• 经测定PEF <35%
• 呼吸效率低,皮肤苍白黄萎,或呼吸动度减小
• 心搏徐缓或低血压 • 衰竭,焦虑或昏迷 • SaO2 <92% , PaO2 <60 mmHg • PaCO2≧45 mmHg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31(3):177-185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08.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31(3):177-185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08.
β2受体激动剂的作用机制和分类
严重发作标准
•具有濒于致死性哮喘的高危因素病史 •PEF< 60% 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 •体检:静息时症状严重,“三凹征” •初始治疗后无改善
治疗:
治疗:
•吸氧 •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 •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 •静脉注射镁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31(3):177-185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08.

重度哮喘的定义、评估和治疗

重度哮喘的定义、评估和治疗

+ 第 1阶段:确定哮喘诊断并识别难治性哮喘
+ 重度哮喘诊断中不可或缺的一步是除外那
些表现为 “难治性”哮喘、但对其中的混 杂因素进行合理诊治后,病情可获极大改 善的病例。因此指南推荐,表现为 “难治 性”哮喘的患者应首先由哮喘专家对其哮 喘诊断予以证实并进行3个月以上的评估和 管理。
+ 第 2阶段:鉴别轻度与重度哮喘 + 当哮喘的诊断得到证实、合并症得到诊治后,
+ 第 2步:评估合并症和促成因素 + 鉴于文献报告治疗不依从率高达 32%~56%,因此对所有难控制 + + +
+
哮喘患者都应评估其治疗依从性。吸入装臵使用不当亦属常见 并应引起重视。 重度哮喘与变应性 /变态反应的相关性比轻度哮喘弱。变态反 应与哮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在儿童中更为明显。 对于所有患者,明确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E、过敏原暴露与 症状间有无关联,有助于识别促进哮喘症状和发作的因素。 与难控制性哮喘和重度哮喘相关的合并症和促成因素包括:鼻 鼻窦炎 /(成人)鼻息肉、声带功能异常、吸烟 /吸烟相关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高通气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症状 性)、肥胖、激素、心理因素、药物等。 除与哮喘相关的合并症外,对于长期重度或难控制性哮喘患者, 应对其治疗所致合并症,尤其大剂量吸入和全身激素相关合并 症进行评估。
+ 第 3步:识别哮喘表型 + 哮喘特别是重度哮喘已被逐渐认为是一种异质性疾
病,并非对现行治疗都有相似的反应或具有相同的 临床病程。 + 嗜酸粒细胞炎症、变应性 /辅助性T细胞( Th)2型 免疫反应及肥胖,是在考虑哮喘治疗时可能有用的 特征或表型。 + 通过现有方法,可识别早发性变应性表型、晚发性 肥胖表型、晚发性嗜酸粒细胞表型等多种哮喘表型。 前述特征中,除血嗜酸粒细胞外,生物标志物检测 由于操作复杂因而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且其在识别 有临床意义的、能够指导治疗选择的哮喘表型方面 的用途仍须进一步证实。

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1.哮喘持续状态的一般综合治疗(1)氧疗:哮喘持续状态常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存在,因此原则上都应吸氧。

吸氧流量为1~3L/min,吸氧浓度一般不超过40%。

此外,为避免气道干燥,吸入的氧气应尽量温暖湿润。

(2)β受体激动药:对于重症哮喘患者不宜经口服或直接经定量气雾剂(MDI)给药,因为此时患者无法深吸气、屏气,也不能协调喷药与呼吸同步。

可供选择的给药方式包括:①持续雾化吸入:以高流量氧气(或压缩空气)为动力,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药。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雾化溶液1~2ml,12岁以下儿童减半,在第1个小时内每隔20min 重复1次。

中高档呼吸机一般配备可进行雾化吸入的装置,故对于插管的危重患者,雾化吸入也可经呼吸机相连的管道给药。

②借助储雾罐使用MDI:给予β2受体激动药,每次2喷,必要时在第1个小时内每隔20min可重复一次。

③静脉或皮下给药:沙丁胺醇0.5mg(或特布他林0.25mg)皮下注射,以后再将沙丁胺醇1mg加入100ml液体内缓慢滴注(每分钟约2~8μg)。

无心血管疾病的年轻患者可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ml,1h后可重复注射1次。

注意:高龄患者、患有严重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的患者或成人心率超过140次/min时应慎将β受体激动药静脉或皮下使用。

一旦确诊患者为重症哮喘,就应在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的同时,及时足量从静脉快速给予糖皮质激素,常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每天200~400mg稀释后静脉注射,或甲泼尼龙每天100~300mg,也可用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每6小时可重复一次。

待病情控制和缓解后再逐渐减量。

(3)静脉给予氨茶碱:首剂氨茶碱0.25g加入100ml葡萄糖液中静滴或静推(不少于20min),继而以0.5~0.8mg/(kg·h)的速度作静脉持续滴注,建议成人每天氨茶碱总量不超过1g。

对于老年人、幼儿及肝肾功能障碍、甲亢或同时使用西咪替丁、喹诺酮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药物者,应监测氨茶碱血药浓度。

哮喘的诊断与防治

哮喘的诊断与防治

STEP 4: SEVERE PERSISTENT
长期预防用药: 每日用药
• 吸入激素 • 长效支扩剂 • 口服激素
快速缓解用药
• 吸入短效 ß2-激 动剂(按需使用).
完全控制后 下阶梯
避免接触过敏原/刺激因素 STEP 3: MODERATE PERSISTENT
长期预防用药: 每日用药
• 吸入激素 +长效支扩剂 • 考虑抗白三烯药物
哮喘的治疗
脱离变应原 特异性免疫治疗 药物治疗
哮喘治疗的目的
消除症状~临床控制 恢复正常或最大潜力的肺功能 减少严重发作的危险性
使患儿正常发育
使误学和误工降到最低
根 据 治 疗 前 临 床 特 点 的 哮 喘 严 重 度 分 级
间 歇 轻 度 持 续 中 度 持 续 重 度 持 续
多数哮喘患者可因体育运动诱发出症状; 有些患者是症状出现的唯一诱因; 常在运动结束后5-10分钟出现(很少运动
中); 典型的哮喘症状,有时为咳嗽; 在30-45分钟内自行缓解; 各季节均可,但干冷较湿热气候更易出现; 跑步更易激发;
运动诱发的哮喘
吸入2激动剂迅速缓解运动后症状/运动

吸入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口腔念珠菌感染(5%的患者); 因激素作用于喉部肌肉而引起的声音嘶哑 很少形成囊下白内障,但可见于老年人;
;
吸入高剂量皮质激素时(BDP或BUD
>800ug/日)可出现骨代谢异常; 儿童吸入皮质激素每日超过400ug时,可 出现短期的生长缓慢;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LTRAs)

气道反应性的测定
症状符合哮喘,但肺功能正常; 测定气道对能引起哮喘症状的因素的敏感性; 乙酰甲胆碱、组织胺、甘露醇或运动激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加审核人员(按拼音顺序) 陈坤华 陈实 陈小友 董宗祈 付文永 韩忠 胡仪吉 江载芳 景斌荣 李昌崇 李乐 李美珠 李云珠 刘恩梅 刘传合 鲁继荣 陆权 任筱眉 尚云 晓 申昆玲 唐素萍 万莉雅 王亚亭 杨永弘 徐佩如 张梓荆 赵京 张建华
(收 稿 日 期 :2003-04-11) (本 文 编 辑 :江 澜 )
目前通过正规应用各种药物及采用必要预防措施基本 上可以满意地控制哮喘 ,在无法避免接触变应原或药 物 治 疗 无效时,可以考虑针对变应原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对 花 粉 或 尘螨过敏者可以采用相应变应原提取物作脱敏治疗以缓解 哮喘发作 ,但应注意 可 能 出 现 的 严 重 不 良 反 应,包 括 全 身 过 敏反应(过敏性休 克)和 哮 喘 严 重 发 作。 对 其 远 期 疗 效 和 安 全性尚待进一步研究和评价,且变应原制备的标准化 及 纯 化 也有待加强及规范。
六 、氨 茶 碱 静脉滴注氨茶碱可作为儿童危重哮喘一种附加治疗的
选 择 。药物剂量:负荷量4~6mg/kg(最大250mg),静脉滴
注 20~30 min,继 之 持 续 滴 注 维 持 剂 量 0.8~1.0 mg/ (kg·h),如已用口服氨茶碱者,直接使用维持剂量持续静 脉 滴注。亦可采用间歇给药方法,每6小时缓慢静 脉 滴 注4~6 mg/kg。由于氨茶碱“治疗窗”较 窄,治 疗 时 应 注 意 不 良 反 应 的 发 生 ,有 条 件 应 作 血 药 浓 度 监 测 。
二、β2 受体激动剂 是儿童危重哮喘的首要治疗药物。首选吸入治 疗,使 用 射流式雾化装置,如缺氧严重,应使用氧气作为驱动 气 流,以 保证雾化治疗时 的 供 氧,氧 气 流 量 6~8L/min。 第 1 小 时 可每20min吸入1次,以后每 2~4h 可 重 复 吸 入。 药 物 剂 量:每次沙丁胺醇2.5~5mg或特布他林5~10 mg;亦 可 作 连续雾化 吸 入。如 无 雾 化 装 置 可 使 用 压 力 型 定 量 气 雾 剂 (pMDI)经储雾罐吸药,每 次 单 剂 喷 药,连 用 4~10 喷,用 药 间隔与雾化器吸入方法相同。 部分危重症或无法使用吸入治疗者,可能需要静 脉 应 用 β2 受体激动剂。药物剂量:沙 丁 胺 醇 15µg/kg静 脉 注 射 10 min以 上;病 情 严 重 需 静 脉 维 持 滴 注 时 剂 量 为 1~2 µg/ (kg·min),最大不超过5µg/(kg·min)。静脉应用β2 受体 激动剂时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和低钾血症等严重不良 反 应,使 用时要严格掌握指 征 及 剂 量,并 作 必 要 的 心 电 图、血 气 及 电 解质等监护。 三 、其 他 肾 上 腺 能 受 体 激 动 剂 没有 条 件 使 用 吸 入 型 β2 受 体 激 动 剂 时,可 考 虑 使 用 肾 上腺素皮下注射,但 应 加 强 临 床 密 切 观 察,预 防 心 血 管 等 不 良反应的发生。药物剂量:每次 皮 下 注 射 1:1000 肾 上 腺 素 0.01ml/kg,儿童 最 大 不 大 于 0.3 ml。 必 要 时 可 每 20 min 使 用 1 次 ,不 能 超 过 3 次 。 四 、糖 皮 质 激 素 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作为儿童危重哮喘治疗的一线药
· 106 ·
中华儿科杂志2004年2月第42卷第2期 ChinJPediatr,February2004,Vol42,No.2
五 、白 三 烯 调 节 剂 是一类新的非糖皮质激素抗炎药,能抑制气道平 滑 肌 中 的白三烯活 性,并 预 防 和 抑 制 白 三 烯 导 致 的 血 管 通 透 性 增 加、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和支气管痉挛,能减轻变应 原、运 动 等诱发的支气管痉挛。白三烯调节剂可分为白三烯受体拮 抗剂(孟鲁司特、扎鲁司特)和白三烯合成酶抑制 剂。 主 要 用 于过敏原诱发的哮喘、运动诱发的哮喘以及阿司匹林 诱 发 的 哮喘。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持 续 哮 喘 患儿,可以减少糖皮 质 激 素 的 剂 量,并 提 高 吸 入 型 糖 皮 质 激 素的疗效。该药耐受性好,副作用轻,服用方便。 孟 鲁 司 特: 6~12 岁,5mg,每日1次;2~5岁,4mg,每日1次。扎鲁司 特:7~11 岁,10mg,每日2次。 六 、肥 大 细 胞 膜 稳 定 剂 色甘酸钠(Disodiumcromoglycate),可 抑 制 1gE 介 导 的 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对其他炎症细胞释放介质也有选 择 性 抑 制。是一种非皮质激素类抗炎药,它适用于轻度哮喘 的 长 期 治疗。也可作用于预防运动性哮喘,防止干冷空气等 诱 发 的 喘 息 发 作 。 副 作 用 极 少 ,可 长 期 安 全 使 用 。 七 、抗 组 胺 药 物 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酮替芬 等 可 配 合应用,特别对具有明显特应性体质者如伴变应性鼻 炎 和 湿 疹等患儿有效。酮替芬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嗜睡,在儿 童 中 的 应用不作推荐。 八 、特 异 性 免 疫 治 疗 (SIT)
七 、硫 酸 镁 硫酸镁是一种安全的危重哮喘治疗药物,有助于 危 重 哮 喘 症 状 的 缓 解 。 药 物 剂 量 :25~40 mg/(kg·d)(最 大 剂 量 & 2g/d),分1~2次,加入10%葡萄糖溶液 20 ml缓 慢 静 脉 滴 注 (20 min 以 上 ),酌 情 使 用1~3d。 不 良 反 应 包 括 一 过 性 面 色潮红、恶 心 等,通 常 在 药 物 输 注 时 发 生。 如 过 量 可 静 注 10% 葡 萄 糖 酸 钙 拮 抗 。 八 、辅 助 机 械 通 气 儿童 危 重 哮 喘 经 氧 疗、全 身 应 用 糖 皮 质 激 素、β2 受 体 激 动剂等治疗后病情继续恶化者,应及时给予辅助机械 通 气 治 疗。指征:(1)持续 严 重 的 呼 吸 困 难;(2)呼 吸 音 减 低 到 几 乎 听不到哮鸣音及呼 吸 音;(3)因 过 度 通 气 和 呼 吸 肌 疲 劳 而 使 胸廓运动受限;(4)意 识 障 碍、烦 躁 或 抑 制,甚 至 昏 迷;(5)吸 氧状态下紫绀进行性加重;(6)PaCO2≥65 mm Hg。 通 气 模 式 以定容型为宜,呼吸频率略慢于正常值,潮气量8~12ml/ kg,吸气峰压一般不宜 超 过 40cm H2O,必 要 时 酌 情 加 用 呼 气末正压通气,如通 气 压 力 过 高,可 试 用 允 许 性 高 碳 酸 血 症 通气策略。 九 、其 他 治 疗 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紊乱。由于液 体 摄 入 量减少、呕吐及呼吸 道 非 显 性 液 体 丢 失 增 多,大 多 数 哮 喘 患 儿在就诊时已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应予以及时纠正。 但 由 于 危重哮喘患儿多存在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故继续治 疗 时 应 注意避免因液体过多而导致的肺水肿加重,一般 用 2/3 的 生 理需要量维持。危重哮喘时左右心室的后负荷明显 增 加,合 并心衰时慎用正性 肌 力 药 物,如 确 需 使 用,应 作 适 当 剂 量 调 整。儿童哮喘 发 作 主 要 由 病 毒 引 发,抗 生 素 不 作 为 常 规 应 用,如同时发生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则选用病原体敏感 的 抗 菌 药物。
通 信 作 者 :洪 建 国 ,上 海 市 第 一 人 民 医 院 儿 科 ,200080
烦躁不安,甚者表现 出 端 坐 呼 吸、语 言 不 连 贯、严 重 紫 绀、意 识障碍及心肺功能不全的征象。如肺部听诊呼吸音遥远或 听不到哮鸣音,则提示气道严重阻塞,可迅即危及生 命,应 立 即进行抢救。
【辅 助 检 查 】 血气分析:危重哮喘 早 期 表 现 为 低 氧 血 症,和 由 于 代 偿 性过度通 气 导 致 的 低 碳 酸 血 症,如 病 情 进 一 步 恶 化,出 现 PCO2 增高趋势即提示气道严重阻塞,患儿处于危急状态。 通气功能:大多数患儿的 PEFR%50%预计值,如 PEFR %33% 预 计 值 ,提 示 气 道 严 重 阻 塞 。 【治 疗 】 对任何危重哮喘患儿均应争取时间积极抢救,患 儿 应 置 于良好的医疗环境 中,进 行 心 肺 监 护,监 测 血 气 分 析 和 通 气 功 能 ,对 未 作 气 管 插 管 者 ,慎 用 镇 静 剂 。 一 、氧 疗
(洪建国 陈育智 华 云 汉 俞 善 昌 盛 锦 云 陈爱欢 张嘉琳 整理)
参加审核人员(按拼音顺序) 陈慧中 陈坤华 陈实 陈小友 董宗祈 傅文永 韩忠 胡仪吉 江载芳 景斌荣 李昌崇 李 乐 李美珠 李云珠 刘恩梅 刘传合 鲁继荣 陆权 任筱眉 尚云晓 申昆玲 唐素萍 万莉雅 王亚亭 杨永弘 徐佩如 张 梓荆 赵京 张建华
中华儿科杂志2004年2月第42卷第2期 ChinJPediatr,February2004,Vol42,No.2

· 107 ·
所有危重哮喘患儿均存在低氧血症,需用密闭面 罩 或 双 鼻导管提供高浓度 湿 化 氧 气,以 维 持 氧 饱 和 度 ≥0.95,初 始 吸氧浓度以40%为宜,流量约 4~5L/ min。在 无 慢 性 肺 部 疾 患 者 ,高 浓 度 吸 氧 并 不 会 导 致 呼 吸 抑 制 。
儿童危重哮喘时大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可能有一定帮
助,选用雾化 吸 入 布 地 奈 德 悬 液 0.5~1 mg/次。 但 病 情 严 重时不能以吸入治疗替代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免延误病
情。 五 、抗 胆 碱 药 是儿童危重哮喘联合治疗的组成部分,其临床安 全 性 和
有效性已明确,对β2 受 体 激 动 剂 治 疗 反 应 不 佳 的 重 症 者 应 尽早联合使用。药物剂量:溴化异丙托品250µg,加 入 β2 受 体激动剂溶液作雾化吸入,治疗时间同β2 受体激动剂。
物,应尽早使用。药物剂量:琥珀酸氢化 考 的 松 4~8 mg/kg 或甲泼尼龙0.5~2mg/kg,静脉 注 射,每 4~6h 使 用 1 次, 好转后可 口 服 泼 尼 松 1~2 mg/(kg·d)(每 天 最 大 量 60 mg)。治疗时 间 依 病 情 而 定,如 连 续 用 药 超 过 7d,应 逐 渐 减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