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调节导学案

合集下载

血糖平衡调节导学案

血糖平衡调节导学案

《血糖均衡的调理》导教案班级:小组:姓名:老师:评论:课题2.2 经过激素的调理实例一:血糖均衡的调理1.剖析血糖的根源和去处。

学习目标2.简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

3.运用建立模型的方法,成立血糖调理的模型。

学习要点学习难点方法指导血糖均衡的调理。

血糖调理的剖析与模型建立。

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研究学习过程笔录栏【课前预习案】知识回首1.什么是血糖?正常血糖的含量是多少?2.什么是体液调理?体液调理等于激素调理吗?3.细胞中的葡萄糖、氨基酸、脂肪等物质间能够发生互相转变。

【新课教教案】一.血糖的根源和去处学生活动一:【自主学习,研究新知】正常状况下的血糖的均衡包含三大根源和三大去路:消化、汲取氧化分解分解血糖浓度合成()(80-120mg/dL )转变转变学生活动二:【独立思虑】思虑:人体内血糖的根源主要有三条门路,此中主要根源是哪一条?血糖的去路主要也有三条门路,主要去路是哪一条?血糖在什么条件下会高升?在什么条件下会降落?怎样调理?二.血糖均衡的调理1.与血糖分泌调理相关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学生活动一:【自主学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名称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器官①加快①促使②促使的合成生理作用③促使血糖转变为②促使④克制三.【重难点打破】建立血糖调理的模型学生活动一:【情形模拟一】建立饭后血糖调理模型1.资料一:正常人的血糖范围是,一般稳固在左右,正常人餐后两小时血糖一般低于。

2.【着手操作,合作研究】依据资料,利用卡片模拟建立本组某同学饭后血糖调理模型学生活动二:【情形模拟二】构运动后血糖调理模型1.资料一:正常人的血糖范围是,一般稳固在左右,正常人运动后血糖一般不低于。

2.【着手操作,合作研究】依据资料,利用卡片模拟建立本组某同学运动后血糖调理模型学生活动三:建立血糖调理的图解式模型(用相应的文字,箭头表述过程)血糖高升胰岛 B细胞胰高血糖素血糖降低【独立思虑】血糖调理的方式是?血糖调理以神经仍是激素调理为主?四.血糖均衡的意义1.低血糖2.高血糖症3.糖尿病的症状:三多一少【讲堂达标,稳固提升】1.以下相关糖代谢及调理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⑤食品中糖类消化汲取血④组氧化分解②织⑥糖元分解合成糖元细③糖⑦非糖物质转变胞转变为脂肪、某些氨基酸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B.胰岛 B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使①、③过程C.胰岛 A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使④过程D.胰岛素促使④、⑤、⑥等过程2. 以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均衡调理表示图,以下剖析错误的选项是()血糖高升下丘脑某A C甲一地区①下丘脑另B乙肾上腺一地区血糖高升②A.血糖均衡的调理是由神经调理和体液调理共同达成的B.图中甲表示胰岛 B 细胞,乙为胰岛 A 细胞C.构造①经过传出神经开释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D.血糖高升只好经过激素调理的方式恢复正常【讲堂小结】1.知识方面2.思想认识方面【课后作业】必做题:达成P29-30 课后练习题,达成教案,创新设计习题。

血糖调节导学案

血糖调节导学案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1课时血糖平衡的调节学习目标:1 说明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作用,说出人体血糖的来源与去向。

2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通过课堂活动与实例分析,构建血糖平衡调节的图解式模型。

3 热爱生命,关注健康,高效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

重点:血糖平衡的调节难点:血糖调节的分析与构建模型预习案一、知识准备1 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

食物中的多糖经过消化系统水解为葡萄糖等再被吸收进入血液,运送到全身细胞,然后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

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0.8g/L~~1.2 g/L。

空腹血糖浓度超过1.3g/L称为高血糖。

如果血糖浓度超进1.6~1.8 g/L,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形成糖尿;血糖浓度低于0.5g~0.6g/L称为低血糖。

2 糖原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肝糖原)和肌肉(肌糖原)中,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葡萄糖肝糖原葡萄糖肌糖原3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区别名称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作用部位全身各处细胞主要是肝细胞作用方向增加去路减少来源增加来源生理作用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促进糖原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结果血糖降低血糖上升4糖尿病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病人的胰岛B受损,胰岛素分泌过少,引起血糖过高,临床上常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体重减轻。

较轻患者可通过控制饮食,配合降血糖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较重患者,可静脉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5反馈调节分类: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正反馈: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儿分娩等。

负反馈:偏离后纠正回归到静息水平,生物体中更常见,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

血糖调节导学案讲课教案

血糖调节导学案讲课教案

血糖调节导学案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第2节 血糖调节【学习目标】1.了解血糖的平衡、血糖的调节及血糖平衡的意义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增强保健意识【重点难点】重点:1.血糖的平衡 2.血糖的调节 难点:血糖的调节 【自主学习】 1.血糖平衡(1)血糖的来源:① ;② 的分解;③ 的转化 (2)血糖的利用:①氧化分解;②合成 、 ;③转化为其他糖、 、 。

(3)人体血糖正常含量为 ,若超过160-180mg/dL ,多余的葡萄糖无法被肾脏 ,形成糖尿。

2.血糖平衡的调节(1)体液调节:某些化学物质( 、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途径( 、 、 )到达全身或局部的器官组织,从而引起这些器官组织产生相应的反应。

(2)调节血糖的激素:降血糖: ;升血糖: 、 、 、 、 等。

(3)血糖的调节以 调节为主,同时又接受 的调节。

神经调节中枢: 3.血糖平衡的意义: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________供应,保持人体健康。

【课堂探究】 一、血糖平衡二、血糖的调节1.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1)体液调节 血糖浓度高时→刺激胰岛 细胞→合成分泌 →降低血糖 血糖浓度低时→刺激胰岛 细胞→合成分泌 →升高血糖(2)神经调节 血糖浓度高时→刺激下丘脑某一区域→ 神经→胰岛B 细胞→合成分泌胰岛 素→降低血糖血糖浓度低时→刺激下丘脑另外一区域→ 神经→胰岛A 细胞→合成分泌胰 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注意: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是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是协同作用三、糖尿病的病因、病症和防治1.病因:胰岛B 细胞受损, 分泌不足。

2.病症:高血糖和尿糖的症状,此外还有 、 、 、 (即三多一少)的症状。

3.防治:轻者——调节和控制饮食,口服降血糖药 重者——调节和控制饮食, 胰岛素 注意:① 胰岛素是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② 调节和控制饮食时应注意:不吃或少吃含糖类较多的食物;多吃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

2.2血糖平衡的调节 导学案

2.2血糖平衡的调节 导学案

2.2血糖平衡的调节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人体内的调节作用2、完成体内血糖平衡的调节的知识建构3、认同体内各机制互相协作的调节功能,并培养团队合作的良好习惯学习重点:1、掌握血糖平衡的两种调节激素,以及其各自的分泌细胞2、掌握两种激素的分泌引起的血糖的变化3、理解两种激素的拮抗作用以及调节血糖平衡的工作原理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血糖——血液中的____,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______2、血糖的三来源和三去路牛刀小试1(1)当血糖浓度出现暂时性降低时,血糖的快速补充主要来源于A.肝糖原水解 B.淀粉的消化后吸收 C.肌糖原水解 D.非糖物质的转变(2)人体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仅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几分钟的需要。

那么,在一定时间内,能使血糖基本维持在80- 120mg/dL左右的器官是A B C D(3)血糖平衡的主要意义A.合成肝糖原 B.转化成非必需氨基酸,合成蛋白质C.转变成脂肪,储存能量 D.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4)正常人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稳定在80 mg/dL~120 mg/dL,血糖的来源不包括( )A.食物经消化后吸收B.非糖物质的转化C.肝糖原分解D.肌糖原分解3、血糖平衡的调节(1)促进糖原合成的激素是,产生该激素的细胞是_____(2)促进肝糖原分解的激素是,产生该激素的细胞是。

(3)调节机制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作用举例: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升高血糖的是和______所以说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为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为作用。

小试牛刀2(1)吃糖1小时后,在胰静脉的血液中,下列物质中会明显增多的是()A 胰蛋白酶B 胰淀粉酶C 胰岛素D 胰高血糖素(2)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B.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C.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D.既有激素调节,也有神经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3)(2008·广东高考)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 细胞,应()①在兔饱足状态下②在兔空腹状态下③测定血糖含量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⑤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含量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③④4(2010.广东高考)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血糖调节导学案

血糖调节导学案

三 血糖的调节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描述血糖调节过程。

2.探讨血糖调节中的反馈模式。

学习重点:1.血糖平衡的来源与去路。

2.分析血糖调节实例。

课前预习:课堂练习:1、关于人体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②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将葡萄糖转化为各种氨基酸 ③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为血糖 血糖平衡 来源与去向 ①消化吸收②肝糖原分解③非糖类物质转化 血糖 (0.8-1.2g/L ) ①氧化分解 ②合成 ③ 调节 (1)体液调节(直接调节) 胰岛B 细胞 胰岛素抑制血糖升高 胰高血糖素 胰岛A 细胞+++ + (2)神经调节(间接调节) 血糖降低 下丘脑某区域相关神经 血糖升高 下丘脑某区域 相关神经 (3)肾脏对血糖的调节(肾小管的重吸收) 糖尿病病因:胰岛B 细胞受损, 分泌不足 症状:三多一少治疗:调节控制饮食与药物治疗④胰高血糖素能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2、如图为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刺激―→下丘脑―→某内分泌腺―→激素甲―→血糖浓度降低A.激素甲是人体内惟一可以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B.下丘脑还可以产生某种释放激素直接促进激素甲的分泌C.该调节过程包含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D.缺乏激素甲的病人体内蛋白质供能的比例会增加课后作业:3、糖尿病患者有“三多”,其中之一是“尿多”。

下列对其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糖尿病患者的肾脏病变,导致产生的尿量增多B.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有葡萄糖,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从而使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多C.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高,导致口渴,水喝得多了,尿就多了D.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发生病变,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具有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的作用4、甲、乙两人同时空腹做尿液检验。

2019-2020年高中生物《血糖的调节》导学案 新人教版 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血糖的调节》导学案  新人教版 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血糖的调节》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知识精华1、来源与去向:肠道吸收肝糖元分解血糖(80-120mg/dl转化脂肪非糖物质转化某些氨基酸2、调节直接调节:胰岛B细胞血糖升高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胰岛素血糖分解胰高血糖素促合成糖元进转变为脂肪 + +肝糖元分解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抑制非糖物质转化间接调节:血糖降低→下丘脑→肾上腺→肾上腺素血糖含量升高某区域→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血糖降低→下丘脑某区域→胰岛B细胞→胰岛素→血糖含量降低肾小管对血糖的重吸收题例领悟例1:人在饥饿状态下,组织内首先可降低的物质是:A、糖元B、氨基酸C、血糖D、脂肪解析:一般情况下,糖类可为细胞提供70%的能量,其次是脂肪,在长期饥饿状态下,蛋白质也可作为能源物质。

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动物在饥饿状态下,组织首先可能降低含量的物质是血糖,在血糖低于80—120mg/dl时,肝糖元才会分解成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

答案:C 例2: 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2003年高考题)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解析:人体进食后,血糖浓度增加。

则胰岛素分泌自己增加,胰高血糖素减少。

答案:D自我评价一、选择题:1、胰岛素是由分泌的。

()A、胰腺B、胰岛细胞C、胰岛B细胞D、胰岛A细胞2、下列物质口服后不会失去原有作用的是:()A、维生素B、胰岛素C、抗利尿素D、胰高血糖素3、下列不是糖尿病患者的特征是:()A、多尿、多渴、多饮B、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

C、饮食增加,体重减轻。

D、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发生障碍。

()4、下列哪项不是维持血糖恒定的主要原因:()A、每天通过饮食及时补充糖类。

B、依靠糖类与脂肪、蛋白质相互转化。

C、血糖浓度高时转变为肝糖元储存。

D、肾小管的重吸收。

《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 学历案

《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 学历案

《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掌握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包括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

3、了解血糖平衡失调的原因和症状,如低血糖和高血糖。

4、认识血糖平衡对于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二、知识回顾1、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答:糖类是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

2、糖类在细胞中可以转化为哪些物质?答:糖类在细胞中可以转化为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

三、新课导入当我们享用一顿美食后,身体内的血糖水平会发生变化。

但无论如何变化,我们的身体都能够保持血糖在一定的范围内相对稳定。

这是如何实现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

四、知识讲解(一)血糖的概念及正常范围血糖指的是血液中的葡萄糖。

正常人空腹时血糖浓度为 3961mmol/L。

(二)血糖的来源1、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我们从食物中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面条、水果等,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变成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的主要来源。

2、肝糖原分解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肝脏中的肝糖原可以分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

3、非糖物质转化在某些情况下,如长期饥饿,体内的一些非糖物质,如氨基酸、甘油等,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转化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

(三)血糖的去路1、氧化分解供能葡萄糖在细胞内通过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被分解,释放出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2、合成糖原储存血糖浓度较高时,多余的葡萄糖可以在肝脏和肌肉中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起来。

3、转化为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当血糖充足时,葡萄糖可以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储存能量或用于合成蛋白质等物质。

(四)血糖平衡的调节1、激素调节(1)胰岛素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它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胰高血糖素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它能够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血糖平衡的调节》导学案精编版

《血糖平衡的调节》导学案精编版
《血糖平衡的调节》导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老师:评价:
课 题
2.2通过激素的调节
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学习目标
1.分析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2.简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
3.运用构建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学习重点
血糖平衡的调节。
学习难点
血糖调节的分析与模型构建。
方法指导
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
2.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
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
D.血糖升高只能通过激素调节的方式恢复正常
【课堂小结】
1.知识方面
2.思想认识方面
思考:人体内血糖的来源主要有三条途径,其中主要来源是哪一条?血糖的去路主要也有三条途径,主要去路是哪一条?血糖在什么条件下会升高?在什么条件下会下降?如何调节?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1.与血糖分泌调节有关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学生活动一:【自主学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
名称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分泌器官
学生活动二:【情景模拟二】构运动后血糖调节模型
1.资料一:正常人的血糖范围是0.8-1.2g/L,一般稳定在0.9g/L左右,正常人运动后血糖一般不低于0.6g/L。
2.【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根据资料,利用卡片模拟构建本组某同学运动后血糖调节模型
学生活动三:构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用相应的文字,箭头表述过程)
【课后作业】
必做题:完成P29-30课后练习题,完成学案,创新设计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血糖的调节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描述血糖调节过程。

2.探讨血糖调节中的反馈模式。

学习重点:
1.血糖平衡的来源与去路。

2.分析血糖调节实例。

课前预习:
课堂练习:
1、关于人体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②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将葡萄糖转化为各种氨基酸 ③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为血糖 ④胰高血糖素能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糖平衡 来源与去向 ①消化吸收
②肝糖原分解
③非糖类物质转化 血糖 (0.8-1.2g/L ) ①氧化分解 ②合成 ③ 调
节 (1)体液调节(直接调节) 胰岛B 细胞 胰岛素
抑制
血糖升高 胰高血糖素 胰岛A 细胞
+ +
+ + (2)神经调节(间接调节)
血糖降低 下丘脑某区域
相关神经 血糖升高 下丘脑某区域
相关神经 (3)肾脏对血糖的调节(肾小管的重吸收) 糖尿病 病因:胰岛B 细胞受损, 分泌不足 症状:三多一少 治疗:调节控制饮食与药物治疗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2、如图为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刺激―→下丘脑―→某内
分泌

―→激素甲―→
血糖浓
度降低
A.激素甲是人体内惟一可以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B.下丘脑还可以产生某种释放激素直接促进激素甲的分泌
C.该调节过程包含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
D.缺乏激素甲的病人体内蛋白质供能的比例会增加
课后作业:
3、糖尿病患者有“三多”,其中之一是“尿多”。

下列对其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糖尿病患者的肾脏病变,导致产生的尿量增多
B.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有葡萄糖,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从而使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多
C.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高,导致口渴,水喝得多了,尿就多了
D.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发生病变,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具有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的作用
4、甲、乙两人同时空腹做尿液检验。

所采集尿样标号分别为1号和2号,经班氏糖定性试剂测定发
现,1号试管混合液隔水煮沸冷却后呈现砖红色,2号试管呈蓝色。

判断最严谨的是 ( )
A.甲出现尿糖,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B.乙不可能是糖尿病患者
C.甲出现尿糖,但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D.乙是糖尿病患者
5、下面是血糖浓度升高后,体内发生的调节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高血糖是指空腹时血糖浓度高于________mg/dL。

(2)①②③④中,通过体液调节起作用的是________,通过神经调节起
作用的是________,有高尔基体参与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

(3) 胰岛素作用于_____ ___等组织细胞,首先使血糖______ ____,然后再发生其
他变化,如合成糖元等。

(4) 胰岛素分泌增加时,胰高血糖素分泌________(“增多”或“减少”)。

(5) 胰岛素分泌减少时,血糖浓度不能下降,这时细胞可利用的糖________(“增多”或“减少”)。

1、解析:胰岛素可以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同时促进葡萄糖在细胞中的代谢,如:促进葡萄糖
氧化分解、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元、促进葡萄糖转化成脂肪和非必需氨基酸等,从而降低血
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元水解成血糖、非糖物质转化成糖类等,而肌糖元不能水
解为血糖。

答案:C
2、解析:从图中可知激素甲是胰岛素,胰岛素是人体内惟一可以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岛素是由
胰岛B细胞分泌的;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胰岛
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使血糖含量下降,这一调节过程包含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
方式;胰岛素缺乏的病人,糖的氧化分解受阻,因而体内蛋白质供能的比例会增加。

答案:B
3、解析:糖尿病人的尿多是由于“尿液中有葡萄糖,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从而使肾小管对水的重
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多”;病人的肾脏没有病变,胰岛素也不能促进对水的重吸收;水喝
得多,首先是由于尿得多,失水太多造成的。

答案:B
4、解析:班氏试剂与斐林试剂一样,在加热条件下可与还原性糖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由测
试结果可知,甲的尿中含还原性糖而乙的尿中不含还原性糖。

但是,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浓
度低于肾糖阈值时,不会出现尿糖现象;同时,血糖浓度升高,也不是出现糖尿现象的惟
一原因。

答案:C
5、解析:血糖的调节有两种方式: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

激素调节属于直接调节方式,神经调节
属于间接调节方式。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可迅速使胰岛B细胞的活动加强,并分泌较多的胰岛素。

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在这些细胞内被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化为非糖物质;同时胰岛素还能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由于胰岛素这两方面的作用使血糖浓度下降。

以上是血糖的激素调节过程。

血糖的神经调节过程是: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的调节中枢兴奋并发出神经冲动,使胰岛B细胞分泌较多的胰岛素,再通过激素调节降低血糖浓度。

人体内血糖的正常浓度维持在80 mg/dL~120 mg/dL之间。

空腹时,如果血糖浓度高于130 mg/dL,则为高血糖。

答案: (1)130 (2)①③②④③
(3)肝脏、肌肉进入组织细胞
(4)减少(5)减少
1、C
2、B
3、B
4、C
5、(1) 130 (2) ①③②④③ (3)肝脏、肌肉进入组织细胞 (4)减少(5)减少
《血糖的调节》答案
1、C
2、B
3、B
4、C
5、(1) 130 (2) ①③②④③ (3)肝脏、肌肉进入组织细胞 (4)减少(5)减少
《血糖的调节》答案
1、C
2、B
3、B
4、C
5、(1) 130 (2) ①③②④③ (3)肝脏、肌肉进入组织细胞 (4)减少(5)减少
《血糖的调节》答案
1、C
2、B
3、B
4、C
5、(1) 130 (2) ①③②④③ (3)肝脏、肌肉进入组织细胞 (4)减少(5)减少
《血糖的调节》答案
1、C
2、B
3、B
4、C
5、(1) 130 (2) ①③②④③ (3)肝脏、肌肉进入组织细胞 (4)减少(5)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