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血糖调节学案

合集下载

血糖调节

血糖调节

一、血糖的稳态
资料:马拉松运动员在比 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 耗,但含量并没有显著下 降,仍然稳定在0.9g/L左 右。
血糖正常值:0.8-1.2g/L
稳态的意义
• 资料1:英国男护士被控谋杀,注射过量胰岛素致病人死亡 (新华网2007年10月17日)。控方律师声称:“诺里斯为病 人注射了她们本不需的胰岛素。霍尔(其中一名受害者)本来 (髋关节手术后)恢复良好,有望尽快出院。谁知突然病情竟 然发展成低血糖昏迷、灾难性脑损伤,于12月11日死亡。”
• 资料3:Bernard在研究碳水化合物代谢时吃惊的发现,饿 了一天的狗的血液里居然有葡萄糖。
• 思考:你能做出什么假设? • 资料4:Bernard发现,进食后狗的肝门静脉发现了大量的葡
萄糖;结扎狗的门静脉时,他观察到“葡萄糖从肝脏流转出
来”。随后Bernard意外地发现2 ,在离体的肝脏内葡萄糖继续
应用分析
胰岛B细胞
毛细血管 靶细胞
糖尿病人血糖 偏高,你能根 据此图推断出 糖尿病的病因 吗?
糖尿病
统计结果:糖尿病发病率近年来在全球多个国家呈上 升趋势,其中印度和中国尤为明显,中国已有约9629 万名糖尿病患者。全球每年因糖尿病死亡人数为490 万,相当于每7秒钟就有一人死于糖尿病,一半糖尿病 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
胰高血糖素 促进 肝糖原分解 非糖物质转化
肾上腺素等激素
促进
肝糖原分解
血糖水 平升高
二、血糖稳态的调节
3.激素分泌的调节 (1)血糖直接调节
血糖降低 血糖升高
胰岛A细胞 胰岛B细胞 肾上腺
胰岛素分泌增多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血糖降低 血糖升高
二、血糖稳态的调节

2019届二轮复习 血糖平衡调节 学案(适用全国))

2019届二轮复习 血糖平衡调节  学案(适用全国))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2.调节过程(1)血糖浓度过高时的调节(2)血糖浓度过低时的调节考向一图析血糖的来源、去向及调节过程1.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激素甲的缺乏会导致肝糖原合成加强而引起血糖浓度上升B .低血糖时激素乙分泌增多,可促进肌糖原的分解使血糖恢复正常C .激素甲和激素乙共同参与血糖调节,两者起拮抗作用D .若激素乙的含量正在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参考答案】C归纳整合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血糖调节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其中既有神经调节途径也有体液调节途径,总结如下:(1)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 ①血糖含量的调节最主要②胰高血糖素的影响:胰高血糖素可直接刺激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又可通过升高血糖含量而间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③神经调节(2)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 ①血糖含量的调节最主要②胰岛素的影响:胰岛素可直接作用于胰 岛A 细胞,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③神经调节2.如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B.正常人一次性吃糖过多,也可出现尿糖现象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影响甲的分泌活动D.图中a与c表现为拮抗作用【答案】D考向二血糖调节的曲线分析3.如图是人体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ab段与曲线ef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相同B.曲线bc段与曲线de段血液中胰岛素变化趋势不同C.fg段血糖维持相对稳定只要依靠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就能完成D.当血糖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参考答案】B技法提炼血糖浓度变化曲线分析(1)图1表示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浓度变化曲线,判断的依据是根据含量和变化波动幅度,含量多而且波动幅度大的A为正常人,B为糖尿病患者。

(2)图2表示正常人和血糖异常患者的血糖浓度变化曲线。

高中生物—血糖调节

高中生物—血糖调节
胰高血糖素分泌调节:三方面
1.最重要因素是血糖浓度
2.受胰岛素影响,胰岛素可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抑制 其分泌,也可通过降低血糖浓度间接促进胰高血糖素 分泌
3.神经调节: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作用抑制或促进胰高 血糖素分泌
与血糖平衡有关的结构
结构
功能
肾脏 肝脏
低于肾糖阈,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 高于肾糖阈,肾小管不能全部收葡萄糖 激素调控下,合成或分解肝糖元
血糖的来源有几条途径? 血糖的去路有几条途径?
什么是血糖平衡
血糖的去路
血糖的来路
B
细胞
合成糖元
胰 腺
细 胞 胰岛素
内葡萄糖 吸收
转变成为其他物质 氧化分解
中 的
上升 血
食物中

糖 吸收 的葡萄糖

下降

胞A 细
释放 肝脏 肝糖元分解
胞 胰高血糖素 细胞 非糖物质转化成糖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调节血糖浓度
重者:控制饮食、注射胰岛素
肥胖患者:限制能量物质摄入、 加强锻炼
肾上 腺素
分泌 器官
胰岛 B细胞
胰岛 A细胞
肾上腺
生理作用
对血糖含量 的影响
增加去路 减少来路
减少去路 增加来路
增加来路
降低 血糖
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血糖
升高 血糖
胰岛素的作用: 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 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合成糖元、氧化分解、 转变成脂肪 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增加血糖去路,减少血糖)
血糖浓度 血化
较高
管学
传 下衡 传 入 丘调 出
胰岛 B 细胞 分泌胰岛素
血糖浓度 较低

【学案设计】2014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3【配套课件】:2.1.3 血糖的平衡 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

【学案设计】2014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3【配套课件】:2.1.3 血糖的平衡 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
请选择
1
2
3
4
5
( A )
1.下列关于胰岛素作用的认识,正确的是
A.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发生障碍
B.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发生障碍,但氧化分解正常
C.胰岛素不足,糖原合成减少,细胞供能正常
D.胰岛素不足,细胞供能正常,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增多
(1)血糖平衡的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通过支配体液调节发挥作用。 (2)下丘脑作用于胰岛细胞是通过有关神经实现的。
知识储备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探究点二
2.下图为人体内环境中血糖调节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为下丘脑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胰岛素
A.Ⅱ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B.Ⅰ、Ⅱ激素所起的生理效应是相同的 C.Ⅲ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D.结构A代表下丘脑,其分泌的醛固酮在维持血钾和血钠含 量的平衡方面有重要作用
学习导航 知识储备
主目录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探究点三
(4)实验步骤:①将样本瓶分别标记为A和B,A瓶中加入水,B瓶 中加入葡萄糖溶液。 ②分别用滴管从样本瓶中吸取溶液,滴在 葡萄糖试纸 ,观察试纸 ____ 的颜色变化,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__________
(5)注意事项:①取样本时每个样本必须专用一个滴管,不能混用; ②注意不能让样本污染环境。 (6)实验结果:滴加A瓶溶液的试纸 不变色 ,滴加B瓶溶液的试纸 由浅蓝色最终变为棕色 。 (7)总结与讨论:本实验中,水和葡萄糖溶液分别代表什么?为什 么本实验可以模拟尿糖的检测? 在本实验中,水代表不含葡萄糖的尿液,葡萄糖溶液代表含葡萄 糖的尿液。尿糖实际是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所以本实验用葡萄糖 溶液代表含葡萄糖的尿液,就可以模拟尿糖的检测。

2019高中生物导学案必修三:第二章第1节人体的稳态第4课时血糖平衡的调节

2019高中生物导学案必修三:第二章第1节人体的稳态第4课时血糖平衡的调节

【学习目标】1.能说出人体血糖的正常含量、来源及去路。

2.能准确说出血糖的调节机制并会用来分析问题。

3.能简单分析说出糖尿病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措施。

【学习重点、难点】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学法指导】1.先通读教材,划出重点。

明确人体血糖的正常含量、来源及去路。

尝试分析血糖的调节机制。

然后再完成导学案,不明白的问题用红笔标记出来,再翻阅课本,解决问题。

有些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和总结,切忌抄课本和资料。

2.必须掌握:血糖的调节机制【自主学习】一、血糖平衡:正常情况下的血糖的平衡包括三大来源和三大去路:二、血糖的调节使肝糖元分解。

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 使血糖维持相对稳定。

③胰高血糖素 (促进还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 (促进还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④血糖平衡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以 和 作用为主。

2.血糖的调节:调节过程可分为直接调节和间接调节。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关系:拮抗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三、血糖平衡的意义血糖平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⑴低血糖:血糖降低(50-60mg/dL),出现低血糖症状(头昏、心慌、出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血糖低于45mg/dL,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而出现惊厥和昏迷)⑵高血糖:空腹时血糖含量超过130mg/dL。

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的范围时,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叫糖尿。

⑶糖尿病的相关知识:①病因:②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分析出现该症状的原因。

③治疗:采用调节和控制饮食,结合药物的方法等来治疗糖尿病,同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我的疑惑:【合作探究】人体内血糖的来源主要有三条途径,其中主要来源是哪一条?血糖的去路主要也有三条途径,主要去路是哪一条?血糖在什么条件下会升高?在什么条件下会下降?如何调节?画出示意图。

【课后作业】1.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的分解B.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原理主要是切断血糖的来源C.血糖浓度与细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的速率无关D.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过程中的重要器官2.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A.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减弱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3.下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人体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B.AB段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C.血糖的氧化分解使BC段下降D.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补充4.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 g,然后每隔1 h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据下图分析正确的是()①a、b分别代表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②a在1~2 h血糖下降,某些氨基酸合成增加③b在1~2 h血糖处于高处,蛋白质分解减少④b在2 h后下降是由于血糖氧化分解并合成糖原所致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在奥运会上,反兴奋剂的力度不断加强,检测手段也越来越先进。

高中生物专题讲义《体温调节、血糖调节》

高中生物专题讲义《体温调节、血糖调节》

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学员编号:年级:高一课时数:3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生命科学学科教师:课程主题: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授课时间:2017.07.××学习目标1、掌握体温调节的原理、调节机制、特点及应用;2、掌握血糖调节的方式与途径,调节特点及应用;教学内容1、各体液之间的物质转换2、水和电解质的调节内容回顾知识精讲知识点一:体温调节【知识梳理】1、体温调节:(1)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主要的产热器官:骨骼肌和肝脏;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效应器:汗腺、毛细血管等。

(2)体温恒定的意义:是维持人体内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2、体温调节的过程:神经-激素调节;分析上图可知,体温的相对恒定,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1)调节方式:神经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2)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3)恒定原因:产热=散热。

即外界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环境温度高时,产热少,散热也少。

①产热途径:主要是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安静时主要由内脏器官产热,其中肝脏产热量最大;在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②散热途径:主要借助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3、体温的三级调节: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垂体 −→− 促甲状腺激素 −→− 甲状腺 −→− 甲状腺激素 【补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的本质都是蛋白质,会被消化液分解,只能体外注射; 甲状腺激素的本质是氨基酸衍生物,可直接饲喂。

【例题精讲】例1. 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B .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C .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D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解析】本题考查人体的体温调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高中生物:血糖平衡的调节 课件

高中生物:血糖平衡的调节 课件

问题4:注射胰岛素能治疗2型糖尿病吗?
不一定,因为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的受体受损使胰
岛素不能正常发挥功能所致。
促进细胞对葡萄
糖摄取和利用,
抑制肝脏生成葡
萄糖;改善胰岛
素抵抗,增加胰
岛素敏感性等。
任务四:分析糖尿病的病因及症状
问题5:血糖超过肾脏的重吸收能力就无法被有效重吸收, 从而随尿排出体外造成尿糖。尝试解释为什么糖尿 病人会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
血糖低
胰岛A 分泌 胰高血 促进 ①肝糖原分解
血糖
细胞
糖素
②非糖物质转化 升高
任务二:构建血糖调节的概念模型
总结:血糖平衡的调节
胰岛B细胞活动增 强,分泌胰岛素
促进三去向, 抑制两来源
消化、 食物中的糖类 吸收
氧化分解
抑制
肝糖原
分解
血糖 合成
3.9~6.0mmol/L
转化
转化
非糖类物质
CO2+H2O+能量
带走大量的水
细胞外液渗

分,即“多尿”
透压升高

葡萄糖随尿 液排出
“多
机体消耗大量 脂肪、蛋白质
多 饮
体重 减少
课堂小结
糖尿病 (三多一少)
反馈 调节
血糖的来 源和去路
血糖平 衡调节
血糖调节 机制图
相关的激 素和腺体
激素之 间的相 互关系
谢谢
问题2:7点吃完早餐后,血糖浓度通过什么途径先上升, 后下降?
食物中的糖类
消化、 吸收
氧化分解
血糖 合成
3.9~6.0mmol/L 转化
CO2+H2O+能量 肝糖原、肌糖原 甘油三酯等非糖物质

高中生物选修全一册人体的稳态之血糖的调节

高中生物选修全一册人体的稳态之血糖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二 血糖的调节教学目的1. 血糖的平衡及其意义〔B :识记〕。

2. 血糖平衡的调节〔B :识记〕。

3. 糖尿病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A :知道〕。

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血糖的平衡的调节。

2. 教学难点(1) 血糖的平衡的调节。

(2) 糖尿病的成因。

教学过程 【板书】血糖的平衡及其意义 血糖的调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糖尿病及其防治 【注解】一、血糖的平衡及其意义〔一〕血糖的正常浓度:80-120mg/dL〔二〕血糖的平衡 食物中糖−−−→−消化吸收 −−−→−氧化分解CO 2+H 2O +能量 来源 肝 糖 元 −−→−分解 −−→−合成肝糖元、肌糖元 去路 非糖物质 −−→−转变 −−→−转变脂肪、非必需氨基酸 〔三〕意义:保证能量供应,进而保持人体安康。

1. 含量过低:头昏、心慌、四肢无力甚至死亡。

2. 含量过高:形成糖尿。

二、血糖的平衡的调节注:“+〞表示促进 “-〞表示抑制 三、糖尿病及其防治 〔一〕高血糖与糖尿 1. 空腹时血糖血糖含量超过130 mg/dL 叫做高血糖 2. 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 〔肾糖阈〕的范围时,一部分葡萄糖会随尿排出,叫做糖尿 〔糖尿可用班氏糖定性试剂测定,蓝色混合液、沸水浴变为砖红色〕 〔二〕糖尿病 1. 病因:胰岛B 细胞受损,致使胰岛素分泌缺乏,血糖含量升高,出现高血糖甚至糖尿 2. 病症:“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 3. 防治:没有根治方法。

常用调节和控制饮食结合药物的方法进展治疗 〔1〕轻度患者:控制饮食、配合口服降血糖药物 〔2〕重度患者:除控制饮食外,还需注射胰岛素进展治疗 〔3〕肥胖的重度患者:除上述治疗外,还需限制能量物质的摄入和加强锻炼血糖【同类题库】血糖的平衡及其意义〔B:识记〕.动物在饥饿状态下,组织内首先可能降低含量的物质是〔C〕A.糖元B.氨基酸C.血糖D.脂肪血糖平衡的调节〔B:识记〕.〔多项选择〕以下表达中,正确的有〔BC〕A.胰岛素分泌增多时,能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B.胰岛素分泌增多时,能抑制胰岛A细胞的分泌C.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时,能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D.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时,能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当人体不能正常调节血糖平衡时,出现的病症〔D〕A.可能是糖尿病B.可能是低血糖C.可能是高血糖D.A.B.C都有可能.人体出现低血糖晚期病症时,有效的急救措施是〔C〕A.吃含糖多的食物B.喝糖水C.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D.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经化验,某人的血糖浓度位3.5×10-3mol/L,此人的哪一种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该激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怎样?〔〕A.生长激素,增加B.胰高血糖素,增加C.甲状腺激素,下降D.胰岛素,下降.医生给低血糖病人在静脉内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是〔B〕A.供应全面营养B.供应能源C.维持细胞的浸透压D.供应水分.不属于胰岛素功能的表达是〔B〕A.抑制肝糖元的分解B.促进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C.促进血糖进入肝脏合成糖原D.促进血糖转变为脂肪.假设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被肾小管完全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液量会〔A〕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能确定.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C〕A.胰腺B.胰岛细胞C.胰岛B细胞D.胰岛A细胞.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不是因为〔C〕A.抑制肝糖元分解B.促进血糖进入细胞C.促进血糖排泄D.抑制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以下哪项位于垂体的上方,它可分泌多种调节性激素,分别对垂体各种激素的分泌起促进或抑制作用〔B〕A.漏斗体B.下丘脑C.中脑D.大脑脚.以下哪项不是维持血糖恒定的主要原因〔D〕A.每天通过饮食及时补充糖类B.依靠糖类与脂肪、蛋白质互相转化C.血糖浓度高时转变成肝糖元贮存D.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及其周围毛细血管之间的水分的交换是通过浸透作用完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
学习目标:
(1)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及其作用
(2)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3)血糖调节异常对人体的影响
[课前预习]
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正常情况下,血糖含量在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

2、调节血糖的主要激素的作用
①胰岛素分泌部位:是已知的唯一能的激素。

作用:(1)胰岛素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
(2)胰岛素还
②胰高血糖素分泌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机理:主要作用与胰岛素______,可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还促使______
③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间的相互作用为作用。

[课中学习]
1、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机体内的血糖含量是怎样保持相对稳定的?(血糖来源)
2、什么原因导致餐后60min血糖含量的下降?(血糖去路)
()
()( )
( )
血糖
( ) ()
()
mg/100mL
3、根据血糖的来源与去路,建立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模型。

二、血糖的平衡调节的过程
阅读课本P39图2-18思考以下问题:
1.胰腺与胰岛有什么区别?
2. 血糖升高、降低时,分别会引起哪些激素的分泌会增加?胰高血糖素是唯一能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吗?
3.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靶器官有何不同?
4.胰岛素作用于上图所示的所有靶细胞都会降低血糖吗?
5.由图可知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因素有高血糖和。

有研究者发现血糖浓度的变化也作用于胰岛组织中的神经末梢或血管内的感受器,使其产生 ,沿传入神经到下丘脑,再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胰岛细胞分泌相应的激素,在此途径中下丘脑作为 。

血糖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你能说明上图①②③④中那些是神经调节的过程,那些是体液调节的过程吗?在神经调节的过程中,胰岛B 细胞是反射弧的那个部分?
4.血糖平衡的意义
为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提供能源物质 小资料1:不同血糖浓度对应的生理状况
1.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mg/dL 时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如及时能吃一些含糖较多的食物,或是喝一杯浓糖水,就可以恢复正常。

2.当血糖浓度低于45mg/dL 时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惊厥和昏迷等。

只要及时从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症状




就会缓解。

3.当空腹血糖浓度高于130mg/dL时叫高血糖症,血糖浓度在130~160mg/dL时不会出现糖尿。

4.当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的范围时会引发糖尿病,此时,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出现尿中含糖现象。

例1: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注射某种药物前后小鼠症状作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 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小资料2: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mg/lOOmL。

空腹血糖浓度超过130mg/lOOmL称为高血糖,如果血糖浓度超过160—180mg/lOOmL,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这就是糖尿。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引起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症状。

糖尿病可分I型和Ⅱ型两种。

I型糖尿病人的免疫系统攻击和破坏了胰岛细胞,因此I型糖尿病的治疗依赖胰岛素。

Ⅱ型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清楚,但对此病的治疗已见成效。

患者应严格控制饮食以减少糖类的摄入,进行适量的运动以促进血糖的肌糖原转化,同时服用医生指定的药物。

1.高血糖一定会出现糖尿吗?为什么?
2.如果某人出现糖尿,是否就能肯定他患了糖尿病?
3.糖尿病形成原因?
4.糖尿病人除了有高血糖和尿糖的症状外,还具有多尿、多饮、多食的现象,与此同时糖尿病人逐渐消瘦(三多一少),请分析原因。

[练一练]
1.正常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来源:学§科§网]
A.葡萄糖含量大幅度下降B.胰岛素含量增加
C.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D.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2.依据右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rray A.不需要O2的仅是①⑤
B.引起肌肉疲劳的是③
C.人在饥饿时会发生②过程
D.胰岛素可促进②⑥过
3.关于血糖浓度的调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血糖平衡的调节主要靠激素调节
B.血糖平衡的调节只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C.下丘脑的不同区域参与血糖浓度调节
D.胰岛细胞只随着血糖浓度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激素分泌
4.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
A.细胞内液增多B.组织液增多C.体液增多D.尿量增多
5.糖尿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图中[]细胞受损,使[]分泌不足,导致
发生障碍,使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导致分解加强,所以病人出现机体逐渐消瘦,体重减轻的症状。

某一正常人被错误注射了超剂量的胰岛素后随即出现大量出汗、接着发生休克的现象。

大量出汗的原因
是;发生休克的原因是。

这时应及时给患
者,以缓解症状。

(2)图中物质A的作用机理是促进和。

上图所示调节过程属于
调节。

(3)从图中看,与物质A有协同作用的是,物质A、B调节血糖浓度的生理效应属于
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