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敏的哈萨克族美食

合集下载

哈萨克族饮食习俗 哈萨克族招待客人吃啥

哈萨克族饮食习俗 哈萨克族招待客人吃啥

哈萨克族饮食习俗哈萨克族招待客人吃啥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中国新疆北部。

他们大部分从事畜牧业,除了少数经营农业已经定居外,绝大多数都是按季节转移牧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哈萨克族牧生活。

牧生活。

哈萨克族的饮食有着浓厚的游牧生活的特点,主要食物都取自牲畜。

过去,奶类和肉类是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物,面食是次要的食物,很少吃蔬菜。

肉食主要有绵羊肉、山羊肉、牛肉、马肉、骆驼肉。

野兽肉和野禽肉也是人们补充的肉食。

做法主要有煮、熏、烤三种。

最普遍的是吃手抓羊肉,其作法是把连骨羊肉切成大块,连同羊头、肚、心、肝、肺等一块放进铁锅加水同煮。

水沸后,撒去浮沫,加入适量的盐,再用文火烧,熟后将肉切成小块,用手抓着吃,各人根据个人的口味随时增加盐末。

烤肉主要在招待客人和外出狩猎时食用。

客人光临后,哈萨克人就宰杀肥羊,取出其内脏,用火烤全羊。

猎手们在野外打猎,常把猎肉放在火堆上烤熟后食用;牧民们在野外放牧,砍几根木棍,上端削尖,串上切成薄片的野生动物肉,放在火上烤熟吃,别有一番风味。

进餐时,主人先把羊头献到客人面前,以示尊敬;客人把盘中的羊头取起后,割下一片羊头右颊面上的肉放在盘中,以示接受;再割一只羊耳给座中最幼小的,然后再把羊头送还给主人,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被认为是失礼。

哈萨克斯坦的食物与烹饪:美味的草原烹饪

哈萨克斯坦的食物与烹饪:美味的草原烹饪

哈萨克斯坦的食物与烹饪:美味的草原烹饪哈萨克斯坦,作为一个位于中亚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食物和烹饪文化。

这个国家的饮食传统深受其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影响,给人们带来独特而美味的草原烹饪。

首先,哈萨克斯坦的食物以肉类为主要食材。

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牧民们以养殖牛、羊等畜禽为生。

这样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肉类资源,也使得肉类在哈萨克斯坦的饮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牛肉和羊肉是当地人最爱的食材之一,它们被用来制作各种各样的菜肴。

烤肉是哈萨克斯坦人最喜欢的烹饪方式之一,他们用传统的烧烤方法将肉烤得香味四溢,外表金黄,内部嫩滑多汁。

烤肉常常搭配新鲜的蔬菜和香草,使得菜肴更加美味可口。

除了烤肉,哈萨克斯坦还有一道非常有特色的传统菜肴——拌面。

拌面在哈萨克斯坦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物,代表着家庭团聚和友谊。

制作拌面的过程十分独特,面粉需要揉搓和拉伸,拌面师傅们将这种拉面的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拌面的味道鲜美,清淡而有口感,它通常和牛肉、羊肉及各类蔬菜一起拌炒,成为一道色香味俱佳的传统佳肴。

另外,哈萨克斯坦还有一种特色的奶制品,那就是库尔特。

库尔特是哈萨克斯坦人最喜欢的饮品之一,它是一种发酵的奶制品,味道酸甜可口。

它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将牛奶倒入容器中,在特定的温度下进行发酵,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形成了香气浓郁的库尔特。

哈萨克斯坦人喜欢将库尔特和其他食物搭配食用,比如拌面、烤肉等,这样可以增添一种特别的口感和风味。

除了以上所述的传统食物,哈萨克斯坦还有各种独特的烹饪技巧和用料。

民间的草原菜肴多样丰富,有馕、烙饼等面食,有蒙古包和纳扎尔状的烤肉,还有各种用草原动植物制成的特色佳肴。

这些菜肴多以炖、烧、煮等传统烹调方式制作,崇尚慢炖和细腻口感。

尝试过哈萨克斯坦的菜肴后,人们会感受到一种不同于其他国家美食的独特魅力,它是地域性与民族文化的完美结合。

总之,哈萨克斯坦的食物与烹饪文化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美味。

无论是烤肉、拌面还是库尔特,都展现了这个国家的独特魅力。

新疆哈萨克族的那令人回味的特色美食

新疆哈萨克族的那令人回味的特色美食
草原歌声
不一会儿,哈但的丈夫就端着一大盘香喷喷的熏肉过来了。围坐在桌子边上的有威望的老人做巴塔----向众人祝福。接受祝福的人们双手放在眼睛的前方,微微弯曲。并用双眼虔诚的看着双手。老人说完话后,众人会将双手顺着脸的方向向内收回,表示接受祝福。
做完巴塔后,会削肉的哈萨克族净手后,举刀向煮好的熏肉舞去。一片片羊肉像剥开的皮芽子片一样,洒落在盘子中央。我也伸手捏起一片放进了嘴里,香,真香。
新疆哈萨克族的那令人回味的特色美食
发布时刻:2021-6-5文章来源:查看数: 270次
新疆的哈萨克族是一个依水草而居游牧名族,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美食也各具特色!
塔哈提别克是阿勒泰地域一中的教师,汉语说的很流畅。一个偶然的机遇,我做客他家,餐厅的中新颖的“斯尔玛克----------花毡子上,两个可爱的小孩在玩抓石子,客厅里门边上放着自制的一尊盘羊头,活灵活现的。女主人端上来地道纯正的哈萨克熏肉让我不能自已,赶忙伸手抓来放进嘴里,哇-肉质不软不硬;色泽虽深红却鲜艳;味道不咸不淡的渗入到肉质的每一个纹路里,既是那白的令姑娘们发怵的脂肪,通过风干,也变的水晶般晶莹起来。随着物质生活的丰硕,哈萨克族的生活愈来愈丰硕多彩,风干肉也像贵宾一样的被愈来愈多的汉族朋友喜爱。塔哈提别克告知我,风干肉是用来招待最尊贵的客人和远方学习回来的小孩的,一样的人是吃不上的。听到那个地址我就有了写写哈萨克风干肉的方式。机遇终于来了。
凉制熏肉
哈萨克族是传统的游牧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四季游牧历史,常年的迁徙使哈萨克族在保存食物上有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方式。
哈萨克族在迁徙中千年来一直保持着一个统一,那就是统一的时间转场,什么时间进入春牧场;什么时间进入夏牧场、秋牧场、冬牧场。这都是根据古老的游牧方式来定的。一般,每年的3月5号,哈萨克族集体开始行动,进入春牧场,6月进入中牧场给羊群进行药浴,经过几天的休整,6月20号转入夏牧场,到了9月15号进入秋牧场,两个月后进入冬牧场----冬窝子,在克兰河、额尔齐斯辽阔的河谷地渡过漫长的冬季。

额敏的哈萨克族美食

额敏的哈萨克族美食

哈萨克族的饮食与其畜牧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牛、马、绵羊、骆驼的肉和乳汁是哈萨克族饮食的主要原料。

在漫长的历史中,哈萨克民族创造了特色浓郁的饮食文化。

哈萨克族美食不仅为世人带来了口味独特的美味,更打开了一扇展示西域文化魅力和了解哈萨克民族文化的窗口。

撰文·摄影/贾新建王宁额敏的哈萨克族美食饕餮新疆Delicacy in Xin JiangAll Rights Reserved.哈萨克民族在自己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过去他们一直把发展畜牧业当成主要的生产方式,所以哈萨克族的饮食文化也与之息息相关。

牛、马、绵羊、骆驼的肉和乳汁是哈萨克族饮食的主要原料。

他们的主要饮料是乳汁、柯莫孜、舒巴特;食物则是用乳汁为原料制作的酸奶疙瘩、奶酪、苏孜别、杰尼特,等等。

鲜美可口的肉制品羊头肉:哈萨克族人认为用羊头或者其他畜类的头来款待客人是最高的礼仪,所以任何人家宰畜煮肉时一定会用牲畜的头来敬客人。

哈萨克族人冬天宰杀牲畜时,会专门将畜头、胯骨等部位的肉留给自己最亲近的人。

等在春草场相聚的时候,把这些人邀请过来,煮上这类肉来款待他们,如果这些人因为忙碌而不能前来,户主会让自己的孩子专门送去。

乌夏:哈萨克族人宰了绵羊后,有时不会将羊尾巴与两侧的两块胯骨分离开来,而会将它们整体风干,这就叫乌夏。

这些部位的肉也用来款待贵客。

哈萨克族人自古就有这样的谚语:你吃了别人家的跨骨肉,就该尊待自己的乌夏。

胡吾尔达克:将肉切成块儿在锅里炒熟就叫胡吾尔达克,即过油肉。

一般在来不及煮肉的情况下炒胡吾尔达克,炒肉时会加上食盐和沙葱。

这种用畜油来炒畜肉,再加上沙葱的胡吾尔达克味道可口鲜美。

所以,那些出远门的旅人和去远牧地放牧的牧人会炒一些胡吾尔达克,装在风干的羊肚腔里带着。

休息时分,挖出一些来用小锅加热就可以食用。

阔木别:牧人会在野外宰杀一只绵羊,并解剖成块儿,洒上食盐备用,然后将绵羊的肚腔清洗干净,将羊肉装在肚腔里把口扎好,一副羊肚腔正好能盛一只绵羊的肉。

额敏风干肉

额敏风干肉

额敏风干肉作者:贾新建艺柠来源:《新疆人文地理》2015年第02期早就听说过塔城的风干肉,也曾在塔城驻乌鲁木齐办事处品尝过,只觉得味道还不错,未留下太深的印象。

塔城地区虽然盛产风干肉,但其下属地的额敏县产出的风干肉风味,还是略有不同。

据说额敏县内经营风干肉的餐馆有上百家。

其中,城北以及县城与兵团第九师师部结合部,分别形成了以风干肉为主食的两条饮食街。

还有家庭餐厅的风干肉,尚不在临街餐馆数量之内。

同时,这类家庭餐厅还是额敏县制作、销售风干肉的主力军。

风干肉主要指风干牛肉。

历史上,风干肉是秋冬季节流行在塔城等新疆北部农牧区域的肉食。

近年来,在旅游经济的带动下,风干肉不仅摆上了各大酒楼的餐桌,而且成为北疆四季食用的特色肉制品之一,吸引着天南地北的游客。

额敏风干肉的具体制作办法大概如下:牛宰杀之后,将牛腿肉剔成条状,然后撒上数量不等的盐、蒜末等裹在牛皮当中,闷两天以上。

调料入味后,即可取出牛肉上架风干。

等上架的牛肉半干,风干肉就做好了。

有些家庭在宰牛时还要制作米肠。

具体办法是:新鲜牛血拌上切成碎末的牛油、洋葱以及大米等,灌入牛肠,直接下锅炖制或风干之后清炖,均为难得的美味佳肴。

风干牛肉和米肠是常见肉制品,还有两种风干肉则是额敏风干肉中最具地方特色的肉食。

其中之一是牛肉肠,制作方法是:将焖好的牛肉切成条状,装进牛肠中,置于阴凉处木架上,3天之后即可下锅炖煮。

其二为肉包:即将焖好的牛肉或带骨牛肉灌进羊肠,然后用柳条或者麻绳缝合羊肚子,搁置阴凉处即可。

来年三月,春回大地,打开肉包,牛肉依然鲜美,牛油则已经呈半透明状。

此时清炖肉包,其滋味美不可言。

如果将额敏风干肉排序的话,肉包风干肉为第一,牛肠子第二,最后才是大众常吃的风干牛肉。

其他还有风干羊肉、风干马肉、风干鱼、风干鹅肉等。

风干肉的食用方法最流行的是“大盘”,其中包括大盘手抓风干肉、大盘风干肉抓饭等,突出了新疆饮食的豪爽之气。

还有一种类似纳仁的吃法,煮熟的薄面片在大盘内,上面再铺切成片的风干肉,再撒上洋葱末,味道相当好。

哈萨克族的做饭方法

哈萨克族的做饭方法

哈萨克族的做饭方法
哈萨克族是一个以畜牧为主的民族,他们的饮食文化以牛羊肉为主要食材。

以下是一些哈萨克族常用的做饭方法:
1. 烤肉:哈萨克族人善于制作烤肉,他们通常将羊肉或牛肉切成块状,用火烤制,使其外焦内嫩。

在烤肉过程中通常会添加一些调料,如盐和胡椒粉,以增加口味。

2. 抓饭:抓饭是哈萨克族的传统主食之一。

制作方法是将米饭、羊肉块、胡萝卜丝、洋葱丝等食材放入一个大盘子中,再将所有的食材搅拌均匀。

通常还会在抓饭中添加一些调料,如盐和胡椒粉。

3. 奶酪:哈萨克族人也擅长制作奶酪。

他们通常使用羊奶或马奶制作奶酪,然后将其切成块状或球状。

哈萨克族人会将奶酪作为甜点或主食食用。

4. 沙拉:哈萨克族人也喜欢制作各种沙拉。

他们通常会使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配以酸奶或酸牛奶作为调料。

常见的哈萨克式沙拉有菠菜沙拉和苹果沙拉等。

这些是哈萨克族常见的做饭方法,他们以烤肉、抓饭、奶酪和沙拉等为主要食物。

在制作过程中,哈萨克族人注重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旨在体现出食物的口感和营养。

哈萨克族特色美食

哈萨克族特色美食

哈萨克族特色美食新疆的草原广阔而美丽,而生活在这里的哈萨克族人民,他们热情好客,相互扶助,拥有“没有乞丐的民族”美誉。

不论认识不认识,只要来到毡房,都要热情招待。

今天,就跟小编来到美丽的大草原,哈萨克族传统的毡房里,享受一顿哈萨克族特色的美食吧!哈萨克族特色美食:酥油(萨尔玛义)酥油是哈萨克族从牛奶、羊奶中提炼出的脂肪,是哈萨克族饮食中最珍贵的食物之一,待客之佳品。

色泽鲜黄,味道香甜,口感极佳!在醇香沁人的奶茶中加入少许酥油,味道更加浓郁,攒劲的很!哈萨克族特色美食:奶酪(热木琪克)春天、夏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的红或白奶酪,凉晒在岌岌席上奶味浓郁、松软又油香的稀罕东西你吃过吗?制作奶酪时,先将牛奶煮沸,把酸奶加进搅拌均匀使之凝结,然后过滤除去水份,晾凉切块就是白奶酪,晾干之后就成了红奶酪。

是不是很想做啊?偷偷告诉你,牛奶和酸奶的比例是5:1哦,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哈萨克族特色美食:酸奶疙瘩 (库尔提)酸奶疙瘩是哈萨克民族乳制品中最基本的一种食物,健胃、消食、安神、降脂,长期食用可补充身体所需钙、镁、锌等元素,还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呦!酸奶疙瘩很硬,咬起来比较费劲,可是咀嚼间,又酸又咸浓浓的味道逐渐淹没了唇齿,渐渐化开,仿佛弥漫了整个世界。

哈萨克族特色美食:纳仁面羊肉汤放盐、洋葱。

肉取出后,用原汁肉汤煮面条或是面片,捞出盛盘,把面片放在盘底,块肉放在上面,肉用小刀切碎后同面拌在一起,并撒些盐、洋葱末等调味品。

哈萨克族特色美食:杰尼特吃了这么多年第一次知道它的名字,涨姿势啦!这是一种用炒麦粉、奶酪粉、羊尾巴油、塔尔米、炒熟的玉米粉、砂糖、葡萄干等食物做成的美味食物。

它的的营养价值老高,是款待贵宾或者在喜宴上食用的最佳选择,味道美极了!哎呦喂!口水擦一下!哈萨克族特色美食:手抓羊肉用新疆人的说法,新疆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走的是金光道”。

新疆是全国最大的黄金产区,天山南北水草丰美,高山上冰雪融化,形成条条河流。

哈萨克族天然绿色食品——奶疙瘩和奶酪

哈萨克族天然绿色食品——奶疙瘩和奶酪

哈萨克族天然绿色食品——奶疙瘩和奶酪-经济哈萨克族天然绿色食品——奶疙瘩和奶酪努尔古丽·达嘎尓别克摘要:奶疙瘩是新疆哈萨克最喜欢吃的一种食品之一。

是奶子的结晶体。

在牧区男女老少都喜欢吃酸奶疙瘩,除了自己食用外,还用来作食品招待客人。

第一次到牧区的客人,哈萨克族牧民还常把奶疙瘩作为馈赠的礼品送给客人。

到了冬季,奶疙瘩还是主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关键词:天然绿色食品奶疙瘩(库鲁特)奶酪引言:奶疙瘩是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等少数民族喜欢吃的一种乳制品食品。

还被称作“库鲁特”,是奶子的结晶体。

一般奶疙瘩有两种,一种是甜奶疙瘩,一种是酸奶疙瘩,可带油可不带油。

做法大都是靠手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做法。

奶疙瘩和奶酪是哈萨克民族手工制作的一种奶制品,具有奶味浓郁的特点,富含多种营养成份,具有健胃、消食、安神等特点,长期食用可补充身体所需钙、镁、锌等元素,可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

哈萨克族牧民做奶疙瘩时,先将牛或羊奶发酵,把发酵后的酸奶倒入锅里熬,然后装入布袋里吊起来,使其水份滴尽,用手捏成小块,放到铺有芨芨草编制的席子上凉干即成。

奶酪中含有多种人体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素,被冠以“乳制品之王”的称号。

奶酪按照生产工艺的不同可分为酶凝奶酪和酸凝奶酪。

酶凝奶酪主要是通过添加凝乳酶使乳凝固,而酸凝奶酪则是依靠乳酸菌产酸使乳中酪蛋白凝固。

酶凝奶酪更富弹性和伸缩性、保质期较长;酸凝奶酪作为一种鲜食奶酪,质地细腻、风味独特,而且工艺简单、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是我国牧区主要的奶酪形式。

1、奶疙瘩和奶酪的营养成分含量1.1 奶疙瘩的营养成分含量(每100克)奶疙瘩的能量:水分:8.9g,蛋白质:55.1g,脂肪:15g,膳食:0g,碳水化合物:17.7g,灰分:3.3g,维生素A:0μg,胡萝卜素:0μg,视黄醇:0μg,硫胺素:0.05mg,核黄素:0.24mg,尼克酸:0.8mg,维生素C:2mg,钾:314mg,钠:79.3mg,钙:799mg,镁:49mg,铁:18.7mg,锰:0.22mg,锌:5.24mg,铜:2.23mg,磷:326mg,硒:14.68mg?1.2 奶酪的营养成分含量(每100克) 见表12、奶疙瘩和奶酪的制作方法与原理2.1 奶疙瘩的制作方法与原理制作奶疙瘩时,先将牛或羊奶发酵,把发酵后的酸奶倒入锅里熬,然后装入布袋里吊起来,使其水份滴尽,用手捏成小块,放到铺有芨芨草编制的席子上凉干即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额敏的哈萨克族美食
作者:贾新建王宁
来源:《新疆人文地理》2016年第03期
哈萨克族的饮食与其畜牧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牛、马、绵羊、骆驼的肉和乳汁是哈萨克族饮食的主要原料。

在漫长的历史中,哈萨克民族创造了特色浓郁的饮食文化。

哈萨克族美食不仅为世人带来了口味独特的美味,更打开了一扇展示西域文化魅力和了解哈萨克民族文化的窗口。

哈萨克民族在自己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过去他们一直把发展畜牧业当成主要的生产方式,所以哈萨克族的饮食文化也与之息息相关。

牛、马、绵羊、骆驼的肉和乳汁是哈萨克族饮食的主要原料。

他们的主要饮料是乳汁、柯莫孜、舒巴特;食物则是用乳汁为原料制作的酸奶疙瘩、奶酪、苏孜别、杰尼特,等等。

鲜美可口的肉制品
羊头肉:哈萨克族人认为用羊头或者其他畜类的头来款待客人是最高的礼仪,所以任何人家宰畜煮肉时一定会用牲畜的头来敬客人。

哈萨克族人冬天宰杀牲畜时,会专门将畜头、胯骨等部位的肉留给自己最亲近的人。

等在春草场相聚的时候,把这些人邀请过来,煮上这类肉来款待他们,如果这些人因为忙碌而不能前来,户主会让自己的孩子专门送去。

乌夏:哈萨克族人宰了绵羊后,有时不会将羊尾巴与两侧的两块胯骨分离开来,而会将它们整体风干,这就叫乌夏。

这些部位的肉也用来款待贵客。

哈萨克族人自古就有这样的谚语:你吃了别人家的跨骨肉,就该尊待自己的乌夏。

胡吾尔达克:将肉切成块儿在锅里炒熟就叫胡吾尔达克,即过油肉。

一般在来不及煮肉的情况下炒胡吾尔达克,炒肉时会加上食盐和沙葱。

这种用畜油来炒畜肉,再加上沙葱的胡吾尔达克味道可口鲜美。

所以,那些出远门的旅人和去远牧地放牧的牧人会炒一些胡吾尔达克,装在风干的羊肚腔里带着。

休息时分,挖出一些来用小锅加热就可以食用。

阔木别:牧人会在野外宰杀一只绵羊,并解剖成块儿,洒上食盐备用,然后将绵羊的肚腔清洗干净,将羊肉装在肚腔里把口扎好,一副羊肚腔正好能盛一只绵羊的肉。

然后再挖一个大点的坑,在里面燃起大火,猛烧一阵子,将坑里的热灰都掏出来,把整个羊肚腔放进坑里埋好,上面覆盖热灰。

如果火力不够,再在上面继续生火。

大约两个小时后,肚腔里的鲜肉就熟了。

这样闷出来的肉,鲜嫩喷香,营养价值很高。

熏马肠:哈萨克人宰杀马后,会将马肉中肉质量最好的肋条分割成条,并用食盐、胡椒粉、大蒜等涂抹之后塞进清洗好的马肠里,然后用能散发自然清香且没有污染的苹果树枝和杏树枝熏制,这就是熏马肠。

2013年,由“额敏县加尔肯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熏制的1 111米马肠子,打破了世界吉尼斯纪录,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长干肠——哈萨克族熏马肠”证书。

种类丰富的乳制品
哈萨克族制作的乳制品种类是世界各民族中最丰富的。

除常见的奶酪、酥油、酸奶疙瘩外,还有以下几种较有特色:
柯莫孜:所谓的柯莫孜就是发酵过的驼乳或者马乳,这是哈萨克族数世纪以来一直享用的一种饮料。

夏季,孕育了驼羔的母驼会被拴起来,挤驼奶,没有经过发酵的驼乳叫“萨吾马勒”。

给驼乳加酵母进行发酵之后,就会酿制出柯莫孜。

酿制柯莫孜首先需要皮囊,这种皮囊一般用马皮缝制,最好是冬季宰杀的完整马皮。

人们会在皮囊里装上滚烫的沙子将它彻底晾干,在皮囊外抹上马油熏制,让油渗进皮张里,然后用梭梭柴、白桦或者柏树枝来熏。

用这种方法制作的皮囊不会发软,不会发臭,烟熏的味道已渗入皮中。

柯莫孜的食疗作用很好。

很早以前,哈萨克族人就知道柯莫孜具有医疗作用,它不仅能强身壮体,柯莫孜成分中的乙醇和碳酸还能促进肠胃的消化吸收。

古时候,人们会将柯莫孜作为最好的礼品赠与那些举办盛大庆典、丧宴或者集会的人家以助兴。

哈萨克族人还会在柯莫孜里加上冰凉的泉水,稀释之后饮用,特解渴。

这种稀释后的柯莫孜叫做柯莫冉。

吐木巴:装在皮囊里已经发酵的柯莫孜经过一昼夜之后,就会产生沉淀现象,固体物会沉
淀在底部,而乳黄色的汁水浮在表面,这种乳黄色的汁水就叫吐木巴。

舒巴特:在乳制品中,除了柯莫孜之外,还有一种饮料佳品叫舒巴特。

舒巴特是用驼奶发酵酿制的一种饮料,具有药膳作用。

舒巴特用皮囊、木桶或者陶罐来酿制。

与柯莫孜相比,舒巴特多脂,味更香且浓烈。

据医生说,长期饮用舒巴特的人很少患肺部疾病,所以,对患有肺病、胃肠道疾病的人来说,常饮用舒巴特非常有益。

苏孜别:制作苏孜别时,先用乳汁制作酸奶,然后将酸奶放粗布袋里,挂上两三天,将其中的水分过滤干净,剩下的就是乳酪,加少许食盐拌匀即为苏孜别。

苏孜别既是开胃食物,又可与其他食物拌在一起享用。

生命之本——粮食
常见粮食食品有:除生命之本——馕和包尔沙克、纳仁、加帕外,还有几种特色的哈萨克族辅助食品:
克里苏克是一种用糜子做成的美味又珍贵的食物。

将瓜干和糜子放进臼里捣砸,取出搅拌均匀即是阿克吐衣莫西,这种食物营养高、爽口,有的地方也叫吐叶莫西。

杰尼特是一种用炒麦粉、糜子粉、奶酪粉、羊尾巴油、砂糖、葡萄干等七种食物做成的美味食物。

杰尼特、业吉盖、酸奶疙瘩、奶酪是哈萨克人家“达斯勒汉”丰盛的标志,能体现户主慷慨大方的胸襟,也是尊待客人的象征。

哈尔玛茶是人们在没有乳汁的情况下,用油炒一点面粉,再加入一点黑茶,使之具有奶茶的色泽和营养,用开水冲泡后即可饮用。

它即是饮品又是食物,可以与馕、炒麦一起食用。

哈尔玛茶有时也叫面茶。

纳吾热孜节麦粥是将麦子、糜子、葡萄干、杏干、食盐、酸奶酪和肉等七种食物放入肉汤,小火煮炖的粥类。

纳吾热孜节麦粥是一种传统的民族节日食物,它能使人们变得慷慨大度,从善如流,和睦和谐,团结统一。

如今,额敏玉什喀拉苏镇拉斯拜村的村委会主任阿依努尔·达列力汗,以她的“阿克娇力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带领合作社140多名农村妇女做奶酪、甜奶皮、麦仁、酥油、奶油、酸奶、杰尼特、克木然等奶制品,并注册了“黑丫头”商标,经过两年发展,“黑丫头”牌奶制品
已经畅销省内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