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民俗概述

合集下载

中国饮食民俗概述

中国饮食民俗概述

1 . 中国饮食民俗的产生
生食:稍加处理,直接食用 熟食:以烧和烤为代表
烹饪:多种烹调技艺
2 . 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
饮食结构是指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的食物搭 配。
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包括:
主食
菜肴
饮料
主食:
在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中,主食主要为粮食作物:米饭、面食。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粮食作物的品种不同,主食的原料和制作方
总之,在中国传统的的饮食中可以 看出中国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在饮 食习惯里,能够具体而微妙地体现出中 国文化的某些特性。
用来配制菜肴的原料有鱼肉、蛋乳、油脂、蔬菜、 瓜果、调味六种类型,把这六种食料进行合理的搭 配和烹制,进而产生了中国丰富多彩的烹调艺术, 形成了不同的菜系。
饮料:
常常作为饮食结构的补充,包括酒、茶、奶等。
中国各民族中普遍盛行饮酒的习俗。但由于采用的原料、配制方法和 饮酒习俗不同,酒在各民族饮食结构中的地位也不同。
中国是茶的故乡,各地饮茶的习俗也不尽相同。
此外,有些瓜果类食品,也是很好的清凉饮料。
3 . 中国民间饮食的特点
食品加工上 —— 以热食、熟食为主。 饮食方式上 —— 讲究聚食制。 食具方面 —— 使用筷子。
《吕氏春秋·本味》
“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 膻。”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 除膻”。
中国饮食民俗概述
饮食民俗是指有关食物和饮料,在加工、 烹制和食用过程中积久形成并传承不息的 风俗习惯,又称食俗。
它是民俗中最活跃、最持久、最有特色的 事象之一。
中国烹任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一、中国饮食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概述
1 . 中国饮食民俗的产生 2 . 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 3 . 中国民间饮食的特点

中国饮食民俗

中国饮食民俗

中国饮食民俗中国饮食民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饮食的独特理解和热爱,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中国饮食民俗的特点之一是讲究色、香、味、形俱佳。

中国菜肴注重食材的新鲜和独特,追求色彩丰富、香气扑鼻、口感细腻的烹饪效果。

无论是宫廷菜、川菜、粤菜还是鲁菜,每道菜肴都经过精心搭配和烹制,以展现食材原汁原味的同时又展现出惊艳的色彩和美味。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和重要场合中,饮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春节时全家人团聚在一起,享受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清明节时,人们会祭祀祖先,同时也会烹饪一些特定的食物,如清明粥和青团,以纪念逝去的亲人。

中国的婚礼上,酒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新人和亲友一同品尝美食、举杯相庆,彰显喜庆和祝福之意。

此外,不同地区的饮食民俗也体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

中国的地域辽阔,各地区拥有各自独特的饮食文化。

例如,北京的烤鸭、四川的麻辣火锅、广东的早茶、浙江的东坡肉等,都是相应地区的代表性菜肴,各自展现出饮食民俗的独特魅力。

同时,中国饮食民俗还反映出中华文明的长久历史。

中国人民以农耕文化为基础,对食物的重视可见一斑。

古代的经典著作《齐民要术》中,就有关于耕作、种植、饲养和烹饪的详细记载。

而《山海经》中也对各地物产有着丰富的描述,为后世的烹饪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近年来,中国饮食民俗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国际交流与文化合作的重要载体。

中国的餐饮企业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国美食,促进了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的传播。

同时,中国的饮食民俗也吸引着海外游客前来体验,成为了旅游业的重要推动力。

总而言之,中国饮食民俗是丰富多彩的,它不仅承载着独特的饮食理念、烹饪技艺和食材搭配,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变迁。

它在家庭聚会、传统节日、地方特色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加深,中国的饮食民俗必将在世界舞台上闪耀光芒,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 国 饮 食 民 俗

中 国 饮 食 民 俗
山茶会图》 郑板桥与方丈的故事:“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一)、饮用茶叶的种类分布: 长江中下游地区:绿茶 西南地区:花茶、紧压茶 东北华北地区:花茶 华南地区:乌龙茶 (二)、茶叶的冲泡及饮用方法(举例)
四、我国的饮茶习俗
昆明的九道茶 藏族的“酥油茶” 维吾尔族的香茶 蒙古族的咸奶茶 侗族、瑶族的打油茶 土家族的擂茶 白族的三道茶 纳西族的"龙虎斗"茶
《诗经》:“其椒有馨”。其中“椒”即花椒。 除花椒外,中国古代的辛辣调料还有姜、茱萸、 扶留藤、桂、芥辣等。明以前,花椒、姜、茱萸 是所谓的“三香”。其中,花椒为其首。
二、辣椒的传入
辣椒大致于明代传入我国。 传入路线的二种说法:一、由西北丝绸之路从 甘肃、陕西传入中国;二、与郑和下西洋有关。 辣椒最早传入中国是用来观赏的。大约在康熙 年间最早被西南地区人食用。 辣椒在全世界的传播路线
从茶叶的性状来看,先后有散茶、饼茶再到散茶 三种。
从制作原料来看,有一个从素茶到配料茶再到花 茶的过程。
从茶叶的发酵程度来看,先有绿茶,然后再有红 茶与乌龙茶。
我国的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 太湖碧螺春 君山银针 安溪铁观音 凤凰水仙 祁门红茶 太平猴魁 黄山毛峰 六安瓜片 信阳毛尖
四、我国的饮茶习俗
59
四川
151
(含重 庆)
中国辛辣饮食带
第三节 中国的饮茶习俗
一、我国的饮茶简史
饮茶始于西汉,晚于茶的食用与药用。 两汉之际,传入中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两晋南北朝时期,饮茶由上层社会逐渐向中下 层传播,成为待客之物,并与佛道结缘。
一、我国的饮茶简史
陆羽《茶经》成书以后,“茶道”大行。 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 明清时期——茶文化的第三个高峰 。

中国饮食文化知识点总结

中国饮食文化知识点总结

中国饮食文化知识点总结一、饮食习俗1.四季饮食:中国饮食习俗与四季有关,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食材烹饪食物,以适应当季气候和人体的需求。

2.节令饮食:中国人讲究节令饮食,如春天要吃春笋、夏天要吃西瓜、秋天要吃瓜果、冬天要吃涮火锅等。

3.地域饮食:中国各地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传统菜肴和烹饪方法,如川菜、粤菜、鲁菜等。

4.宴席饮食:中国人重视宴席文化,讲究宴客礼仪和宴席菜品搭配,有各种规定的席次和宴席流程。

二、餐饮礼仪1.客人敬主人:在中国餐桌上,客人要尊重主人,主人要热情招待客人,互相敬酒、劝酒是常见的礼节。

2.先年长后晚辈:吃饭时要遵守先年长后晚辈的原则,年长者先坐下,先吃菜,晚辈要等待长辈吃过后再开始用餐。

3.尊重食物:在饮食过程中要尊重食物,不可挑食、浪费食物,要将饭菜吃完,不可留下残羹剩饭。

4.注意餐桌礼仪:用餐时要注意坐姿端庄、言谈举止得体,勿大声喧哗,不可伸长吧脚等。

三、饮食禁忌1.偏食忌辛辣:中国饮食禁忌中有禁忌偏食,忌过于嗜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伤害脾胃。

2.不宜过量:中国人饮食注重平衡,不宜过量,大鱼大肉、油腻辛辣的食物要适量食用。

3.忌生吃生冷:中国饮食文化忌生吃生冷食物,认为这样容易伤害脾胃,影响身体健康。

4.忌吃动物的头部:中国有吃动物头部的忌讳,认为头部为先天之气所在,忌食动物头部。

四、餐具礼节1.餐具摆放:中国人讲究餐具摆放的规矩,如筷子要放在右侧,碗要正对着主人等。

2.用筷子注意事项:用筷子时要注意避免发出刺耳的咬合声音,不可竖插在饭中,不可将筷子交叉放在碗上等。

3.点心吃法:中国的点心吃法也有许多礼仪,如不可一口吃完,要小口尝,分次享用,不可大口吞咽等。

总的来说,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和人文精神。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交流的加深,中国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塑造出更加多元化的饮食文化。

同时,传统的饮食文化依然保留着其珍贵的传统和魅力,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民俗概述

饮食民俗概述

茶俗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 饮茶和制茶最早的国家。在这漫长的历史演变中, 形成了我国特有的饮茶习俗,即茶俗。 1、客人来时的茶俗 2、喜庆茶礼 3、祭祀茶礼 总之,饮茶作为我国的国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我国各族人民的不同饮茶习俗也就形成了丰富多彩 的茶文化。因而了解一些有关茶礼知识是很有意义 的。
酒俗
中国是酒的故乡,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美酒 飘香的历史。 自古以来,酒就是中国人民喜爱的饮料之一。 俗话说“无节没有酒,无酒不成礼”这些不 同的民俗活动,由于内容不同,饮酒的礼仪 形式也不同。因此,酒礼酒俗,在民间饮食 文化中,是最为丰富多彩的。
酒俗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酒礼名目繁多,主要 有: 1、现代官方的酒宴礼俗,会后酒宴。 2、汉族民间的酒宴礼仪。如:婚宴 3、节日酒俗。如春节、中秋等。
饮食的惯制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相当悠久。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的 累计下,我国各民族的饮食民俗形成了一定的惯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日常生活需要的饮食惯制。 以汉族为例,多一日三餐,早餐多喝粥,外加馒头、油条、包子等。午 餐、晚餐多吃馒头、米饭,副食主要为蔬菜、荤菜和饮料。 2、岁时节日的饮食惯制。 在中国众多的节日中,饮食方面也是有所区别的,并且还带有浓厚的地 方性与民族特色。如饺子、年糕、腊八粥、元宵、粽子、月饼、馕、糌 粑、手把肉、抓饭、酥油茶等。这些食品主要供应相应的节日与不同的 民族使用。
外国饮食民俗
亚洲国家饮食民俗 日本:自古以来以大米为主食,最喜欢吃鱼、虾、 贝等海鲜。生鱼片,是最具代表性的日本名菜。 弁当,即盒饭,也是日本人传统的饮食。寿司,即 “日本饭团”是一种带菜码或调料的大米饭团。吃 时蘸酱油,并佐以醋渍的生姜片。 日本人喜欢饮茶,并对茶颇有讲究,现已发展到日 本特有的茶道。 日本人也是用筷子,日本用筷有八忌。

节日饮食习俗:不同节日的特色饮食习俗介绍

节日饮食习俗:不同节日的特色饮食习俗介绍

节日饮食习俗:不同节日的特色饮食习俗介绍节日是人们生活中欢乐和团聚的时刻,而饮食习俗则是每个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不同的节日中,人们会根据传统和习俗准备一些特色的美食,以此来庆祝并加深节日的氛围。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不同节日的特色饮食习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家团聚的时刻。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准备一些特色的食物,来寓意着团圆、幸福和吉祥。

1.1 年夜饭年夜饭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饮食活动之一,通常在除夕之夜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共进晚餐。

年夜饭的菜肴种类丰富多样,其中最重要的是鱼、年糕、饺子和汤圆。

鱼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富裕和年年有余,年糕则寓意着步步高升,饺子则象征着世世代代团圆,汤圆则寓意着全家人团圆安康。

1.2 其他春节特色美食除了年夜饭,春节期间还有一些其他的特色美食,如糖果盒、糖画、腊肉和年糕等。

糖果盒是用来招待客人和亲朋好友的,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糖果和干果。

糖画是用糖和水制成的艺术品,吃起来既好看又好吃。

腊肉是一种腌制的猪肉,有着浓郁的风味,通常用来作为年夜饭的一道菜。

春节期间还会有各种口味的年糕,如红枣年糕、花生年糕、豆沙年糕等。

2. 元宵节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会吃元宵,同时还有一些特色的饮食习俗。

2.1 元宵元宵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食物,它是由糯米做成的圆球状甜点。

吃元宵的习俗源远流长,有着祈求团圆、幸福和美满的意义。

元宵的种类繁多,有红豆汤圆、芝麻汤圆、花生汤圆等。

2.2 猜灯谜元宵节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猜灯谜。

人们会在灯笼上贴上谜语,然后大家猜解谜底。

猜灯谜的谜底通常与节日、生活和传统有关,通过猜谜可以增加欢乐气氛,并锻炼大家的智力。

3.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清明节期间,人们会祭拜祖先,同时也有一些特色的饮食习俗。

3.1 冷食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会有吃冷食的习俗,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蒸糕和蒸菜。

中国饮食风俗习惯

中国饮食风俗习惯

海南 主食大米、喜食米粉 无鸡不成席 喜喝咖啡
四川
以鲜咸、麻辣、浓味为主 喜食泡菜
夏天吃火锅
爱喝茶
贵州
食酸、食辣 斗米斤盐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穿
港澳台
香港:喝早茶 台湾:喜食海鲜 爱喝乌龙茶
食物相克与相宜
• 牛奶与巧克力同食可 以造成头发干枯,腹 泻,出现缺钙和生长 发育缓慢的问题。
• 牛奶与果汁等酸性 饮料同食均会降低 牛奶的ph值,不利 于消化吸收。
•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历史渊 源、人文地理环境,形成了东西迥异、南 北殊同的饮食文化现象。单看风情各异的 怪吃怪俗,就够您品味一番了。俗话说“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国幅员辽 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历史渊源、人文地 理环境,形成了东西迥异、南北殊同的饮 食文化现象。单看风情各异的怪吃怪俗, 就够您品味一番了。
东部的福建 泉州
中国饮食礼仪
一、宴饮之礼 二、待客之礼 三、进食之礼
宴饮之礼—阶层
• 古代的食礼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 民间等。 • 现代食礼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了。 •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 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时守约;抵达后, 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 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
四大菜系:鲁菜、川菜、苏菜和粤菜
八大菜系:鲁菜、川菜、苏菜、粤菜、
闽菜、浙菜、湘菜、徽菜
十大菜系:鲁菜、川菜、苏菜、粤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闽菜、浙菜、湘菜、徽菜、 楚菜、京菜
川菜
• 以成都、重庆、川南三个地方菜为代表 • “尚滋味”、“好辛香” • “七滋”:甜、酸、麻、辣、苦、香、咸
• “八味”:鱼香、酸辣、椒麻、怪味、麻

饮食民俗概述

饮食民俗概述

饮食民俗概述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其中的饮食民俗更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民情。

从北方的面食文化到南方的米饭文化,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饮食传统和习俗。

本文将就中国的饮食民俗进行概述,带领读者一起探索中国人在饮食方面的独特习惯和文化传承。

中国人对饮食的重视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时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饮食被视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许多意义和象征。

比如,中国人认为吃饭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方式,每到传统节日或重要场合,家人们都会聚在一起共进美食。

此外,中国人还注重饮食的平衡,认为五谷杂粮的搭配对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在饮食上追求“荤素搭配、饱腹宜涮”等原则。

在中国的不同地区,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和烹饪方式也有所不同。

比如,北方地区的人们偏爱面食,如面条、包子等,而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更偏向米饭、粥等。

此外,一些地方还有特色饮食习俗,如四川的火锅、上海的小笼包、广东的早茶等,这些美食成为当地人引以为傲的文化符号。

除了日常饮食之外,中国的饮食民俗还体现在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中。

比如,春节期间的饺子、年夜饭等传统菜肴,除夕吃鱼寓意着“年年有余”,清明时节的“踏青”与吃青团等习俗,都反映了中国人对食物的独特情感和文化认同。

此外,一些地方还有特殊的节日饮食文化,如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等,这些食品都承载着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仪式感。

总的来说,中国的饮食民俗是一种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它不仅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中国饮食民俗的概述,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人对食物的热爱和尊重。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护和传承中国的饮食民俗,有助于维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

愿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芒,让人们共同分享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拜师酒、接风酒、饯行酒、赔礼酒、解愁酒……
(三)饮酒礼俗
斟酒——先长辈、要斟满
罚酒
碰杯——轻轻同亲亲,杯口低于长辈
干杯——豪爽、够意思
劝酒——歌舞助兴、酒令助兴、猜拳助兴
……
(三)酒俗
1、现代官方宴会 (1)一般在一周或半个月前,确定规格、制定菜谱、发出邀请; 接到邀请,决定出席可以不回复,不能出席,必须事先申明婉谢; (2)桌位和座位是事先安排好的; (3)酒宴开始,主办方先致祝酒词,再举杯向主宾一一碰杯祝酒;
粽子、月饼、重阳糕、馕、手把肉、
抓饭、酥油茶等
这些食品供应相应的节日与不同的民族食用。
饺子
3、礼仪饮食惯制
如:
生日蛋糕(生日);
长寿面(祝寿);
交杯酒、同心莲(婚礼); 豆腐饭、不可吃荤菜(葬礼)等
生日蛋糕
4、信仰饮食惯制
供奉祭祀后为活人所享用的食品(据说吃了不瞌睡,眼 睛更有精神): ——初一、十五满盛一碗米饭,供奉后再倒进饭盆里由 家里人享用; ——节日中油炸食品先供奉,后家人享用; ——端午节喝雄黄酒;
江浙一带:家有来客,主人应沏茶并上手奉上。
至亲或稀客——应泡糖茶;
一般客人——红茶或绿茶;
未婚男女——鸳鸯茶
糖茶
3、祭祀茶礼
江西
大年初二——用茶祭祀祖宗。
资料:茶叶分类及名茶——注出名茶产地
分类 绿茶 区别 不发酵 名茶 碧螺春、龙井、毛峰、银针、 云雾茶、蒙顶茶、猴魁
红茶
乌龙茶
发酵
半发酵
祁门红茶、凤庆红茶
6、乳酒

主要是马奶酒 北方游牧民族智慧的产物 蒙古、哈萨克等少数民族自饮、飨客用
三、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一)东北
1、满族
2、朝鲜族
3、赫哲族
4、鄂伦春族
(一)中国东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1、满族
喜吃小米、黄米干饭与黄米饽饽(豆包); 过节喜吃“哎吉格饽”(饺子) 除夕必吃手扒肉; 风味食品有白煮猪肉、炙猪肉、及糕点“萨其玛” 等
萨其玛
(一)中国东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2、朝鲜族
以大米、小米为主食; 喜食干饭、打糕(年糕)、冷面;
嗜酸辣——每日不离大酱和清酱;
爱吃狗肉、猪肉、泡菜、咸菜;
不吃羊肉和肥猪肉及河鱼、花椒、带甜味的菜;
爱喝烧酒、饮花茶
打糕(年糕)
(一)中国东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3、赫哲族
旧以鱼肉为主食,今以小米、面粉为主食
绿茶
采摘-杀青蒸或炒-揉捻-炒烘晒干
以细嫩为贵 一芽一叶采摘为佳
红茶
采摘-晒干-揉捻-发酵
汤色艳红 甜香之气袭人
白茶
不发酵、不揉捻 萎凋直接干燥
茸毛多、色泽白 汤碧清、味清淡
参考练习
工艺
绿茶
工艺、特点
不经发酵、高温杀青、保持绿色
主要品种三个
龙井、毛峰、云雾茶
红茶
发酵加工、色黑、水红、味醇厚、鲜甜
祁门、凤庆、云南红茶
自古以来,酒就是民间喜爱的饮料之一
无节没有酒,无酒不成礼 酒礼酒俗,在民间饮食文化中,是最为丰富多采的。 以人的一生为线索
报生酒、三朝酒、满月酒、百日酒、周岁酒;
订婚酒、结婚酒、交杯酒; 祝寿酒; 送殡酒
(三)饮酒礼俗
年节酒、元宵酒、中秋酒、重阳酒、
相亲酒、迎亲酒、满月酒、祝寿酒、生日酒、
丰收酒、开耕酒、开业酒、分红酒、乔迁酒、
5、私宴饮食惯制(社交、联络感情)
结婚、
儿女满月、 接风、 饯行、
拜师、
谢师等
6、健身饮食惯制
如:
酒酿蛋
红枣杞子酒
莲子粥
莲 子 粥
二、中国汉族饮食民俗
(一)八大菜系
(二)茶俗
(三)酒俗
对中国菜系的认识
国内按级别分类
聚敛天下美食
宫廷菜(仿膳菜)
官府菜
公馆菜
寺观菜
素菜、斋菜、香食
民间菜
家常、家宴
繁荣期
铁烹期
自秦汉以来
铁器
烹调器具:齐备 烹调方法:完备
(二)饮食结构和类型
饮食结构——
指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的主食、菜肴和饮料的配制方式。
特色——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 主食——在我国,主要指粮食作物 菜肴——素菜和荤菜。
菜:蔬菜,肴:煮熟的鱼。
我国配制菜肴的原料有四类:蔬菜、鱼肉、禽蛋、调味品
饮料——茶、酒、奶。以茶、酒为主。
(4)宗教信仰——民俗是退化的宗教
(一)饮食民俗、成因、形成阶段
3、形成阶段
追溯历史,人类饮食民俗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资料\這麼酸就別再硬吃 了.mpg 生食——生食、演变(腌制生鱼、生肉)
熟食——烤食、煮食(炒食)
烹调——主食和副食的不同配制(主食:稻米、小麦、玉米、高梁、小米等,
副食:蔬菜、禽蛋、肉类等)
饮料——茶、酒、奶。以茶、酒为主。
(一)饮食民俗、成因、形成阶段
3、形成阶段
利用自然火
人类饮食发展史上第一次突破:180万年前
保留传播火
人工取火
人类饮食发展史上第二次突破:以盐为标志
中国饮食发展演变——四个阶段
时期
萌芽期
标志
火烹期
时间
50万年前的
旧石器时代
炊具

特点
火烹法:食物直接在火上加热
江南人沏茶——水斟至七分上下,主人不断为客人斟茶,忌杯中茶谁见底,否则视
为失礼;
哈尼族——先敬一碗“闷锅酒”,再从火塘中取出茶罐,向客人敬浓茶;
闽西客家族——备有嫩、粗两种茶,嫩茶待客,以小茗壶冲泡嫩茶,用小杯敬茶品茗; 宁夏回族——“盖碗茶”和炸馓子 广东潮汕和福建漳泉——“工夫茶”
盖碗茶
2、喜庆茶礼
⒍河南的信阳毛尖茶
⒎安徽的太平猴魁茶
⒏江西的庐山云雾茶
⒐四川蒙山的蒙顶茶
⒑浙江长兴的顾渚紫笋茶
问题:花茶属于哪一类散形茶?
答:花茶也属于绿茶类,只是加工时加了花熏,
制成了不同香型的花茶。
如: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玉兰花茶、玫瑰花茶等
问题:饮茶与季节有何关系?
答:夏饮绿茶 冬饮红茶 春秋饮花茶
散茶制作工艺特点
分类
绿茶
区别
不发酵
名茶
碧螺春、龙井、毛峰、银针、云雾茶、蒙顶茶、猴魁
红茶
发酵
祁门红茶、凤庆红茶、云南红茶、英德红茶
乌龙茶 半发酵
武夷岩茶、铁观音、大红袍、武夷水仙、佛手柑
白茶
不发酵
白毫银针(大白、小白、水仙白)、君山银针
提要:绿茶中的十大名茶
⒈浙江杭州的西湖龙井 ⒉江苏吴县的太湖碧螺春 ⒊安徽的六安瓜片茶 ⒋湖南洞庭湖的君山银针茶 ⒌安徽的黄山毛峰茶
2、白酒
五大香型
代表
浓香型
酱香型 米香型 清香型 混合香型
四川泸州老窖、宜宾五粮液、安徽古井贡
贵州茅台 桂林三花酒 山西汾酒(白酒始祖) 陕西西凤酒
世界六大蒸馏名酒
白兰地
威士忌
伏特加
六大名酒
朗姆酒
金酒
中国白酒
以水果为原料
3、果酒
优秀葡萄酒:
山东烟台红葡萄酒
河南民权白葡萄酒
北京中国红葡萄酒
酒+中药,分治疗型和滋补型
酿造酒
配制酒
啤酒
乳酒
中国民间食用酒种类
乳酒 啤酒
黄酒 白酒
食用酒
药酒
果酒
酒类 黄酒
原料 米类
工艺 酿造
酒精度 低
特点 醇厚幽香、味感协调 越陈越香、营养丰富
白酒
果酒 药酒 啤酒
谷物
水果 白酒配药 大麦、啤酒 花
蒸馏
郁、味感丰富
色泽娇艳、果香浓郁 酒香醇美、营养丰富 讲究配方、药材浸泡 即可滋补、也有药效 醇正爽口、营养丰富 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科学使用调味“四君子”
禽肉放蒜
贝类放葱
畜肉放椒
鱼类放姜
蒜能提味 禽肉放蒜 肉香味浓
葱能祛寒 抵抗过敏 食贝避咳
花椒助暖 还可祛毒 牛羊狗肉
生姜缓寒 可解腥气 做鱼多放
易于消化
也避腹痛
更应多放
可助消化
(三)饮食的惯制
1、日常生活的饮食惯制
2、岁时节日的饮食惯制 3、礼仪饮食惯制 4、信仰饮食惯制
5、私宴饮食惯制
动动手——列表比较八大菜系
1、以哪些地方菜组成? 2、擅长加工工艺? 3、特色?
4、名菜谱?
5、历史沿革或传说?
川菜
(二)茶俗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叶的原产地。 是世界上饮茶和制茶最早的国家。 民间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1、迎客茶俗 2、喜庆茶礼 3、祭祀茶礼
1、迎客茶俗
以茶待客,泡茶献客——一份清茶,一份情意
(三)酒俗
3、节日酒俗
除夕——以酒祭祖,家人饮酒联欢
端午——饮雄黄酒、菖蒲酒
中秋——团圆酒 重阳——登高饮菊花酒
雄黄酒
中国民间食用酒种类
按商业经营分
按酿造方法分
按酒精含量分
按白酒香型分
白酒 浓香型 蒸馏酒 高度≥40度 中度20~40度 低度≤20度 酱香型 米香型 清香型 混合香型
黄酒
果酒 药酒
饮食民俗概述
一、饮食民俗概述
(一)饮食民俗、成因、形成阶段
(二)饮食结构和类型 (三)饮食的惯制
(一)饮食民俗、成因、形成阶段
1、饮食民俗
指有关饮料和食物在加工、制作和食用 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习俗。
(一)饮食民俗、成因、形成阶段
2、成因
(1)经济原因——东种西牧;北方面食、杂粮,南方稻米为主 (2)自然条件——东南待客重水鲜,西北迎宾多羊馔 (3)民族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