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民俗论述

合集下载

中国饮食民俗概述

中国饮食民俗概述

1 . 中国饮食民俗的产生
生食:稍加处理,直接食用 熟食:以烧和烤为代表
烹饪:多种烹调技艺
2 . 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
饮食结构是指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的食物搭 配。
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包括:
主食
菜肴
饮料
主食:
在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中,主食主要为粮食作物:米饭、面食。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粮食作物的品种不同,主食的原料和制作方
总之,在中国传统的的饮食中可以 看出中国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在饮 食习惯里,能够具体而微妙地体现出中 国文化的某些特性。
用来配制菜肴的原料有鱼肉、蛋乳、油脂、蔬菜、 瓜果、调味六种类型,把这六种食料进行合理的搭 配和烹制,进而产生了中国丰富多彩的烹调艺术, 形成了不同的菜系。
饮料:
常常作为饮食结构的补充,包括酒、茶、奶等。
中国各民族中普遍盛行饮酒的习俗。但由于采用的原料、配制方法和 饮酒习俗不同,酒在各民族饮食结构中的地位也不同。
中国是茶的故乡,各地饮茶的习俗也不尽相同。
此外,有些瓜果类食品,也是很好的清凉饮料。
3 . 中国民间饮食的特点
食品加工上 —— 以热食、熟食为主。 饮食方式上 —— 讲究聚食制。 食具方面 —— 使用筷子。
《吕氏春秋·本味》
“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 膻。”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 除膻”。
中国饮食民俗概述
饮食民俗是指有关食物和饮料,在加工、 烹制和食用过程中积久形成并传承不息的 风俗习惯,又称食俗。
它是民俗中最活跃、最持久、最有特色的 事象之一。
中国烹任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一、中国饮食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概述
1 . 中国饮食民俗的产生 2 . 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 3 . 中国民间饮食的特点

中国饮食民俗

中国饮食民俗

中国饮食民俗中国饮食民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饮食的独特理解和热爱,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中国饮食民俗的特点之一是讲究色、香、味、形俱佳。

中国菜肴注重食材的新鲜和独特,追求色彩丰富、香气扑鼻、口感细腻的烹饪效果。

无论是宫廷菜、川菜、粤菜还是鲁菜,每道菜肴都经过精心搭配和烹制,以展现食材原汁原味的同时又展现出惊艳的色彩和美味。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和重要场合中,饮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春节时全家人团聚在一起,享受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清明节时,人们会祭祀祖先,同时也会烹饪一些特定的食物,如清明粥和青团,以纪念逝去的亲人。

中国的婚礼上,酒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新人和亲友一同品尝美食、举杯相庆,彰显喜庆和祝福之意。

此外,不同地区的饮食民俗也体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

中国的地域辽阔,各地区拥有各自独特的饮食文化。

例如,北京的烤鸭、四川的麻辣火锅、广东的早茶、浙江的东坡肉等,都是相应地区的代表性菜肴,各自展现出饮食民俗的独特魅力。

同时,中国饮食民俗还反映出中华文明的长久历史。

中国人民以农耕文化为基础,对食物的重视可见一斑。

古代的经典著作《齐民要术》中,就有关于耕作、种植、饲养和烹饪的详细记载。

而《山海经》中也对各地物产有着丰富的描述,为后世的烹饪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近年来,中国饮食民俗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国际交流与文化合作的重要载体。

中国的餐饮企业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国美食,促进了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的传播。

同时,中国的饮食民俗也吸引着海外游客前来体验,成为了旅游业的重要推动力。

总而言之,中国饮食民俗是丰富多彩的,它不仅承载着独特的饮食理念、烹饪技艺和食材搭配,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变迁。

它在家庭聚会、传统节日、地方特色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加深,中国的饮食民俗必将在世界舞台上闪耀光芒,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饮食文化知识点总结

中国饮食文化知识点总结

中国饮食文化知识点总结一、饮食习俗1.四季饮食:中国饮食习俗与四季有关,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食材烹饪食物,以适应当季气候和人体的需求。

2.节令饮食:中国人讲究节令饮食,如春天要吃春笋、夏天要吃西瓜、秋天要吃瓜果、冬天要吃涮火锅等。

3.地域饮食:中国各地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传统菜肴和烹饪方法,如川菜、粤菜、鲁菜等。

4.宴席饮食:中国人重视宴席文化,讲究宴客礼仪和宴席菜品搭配,有各种规定的席次和宴席流程。

二、餐饮礼仪1.客人敬主人:在中国餐桌上,客人要尊重主人,主人要热情招待客人,互相敬酒、劝酒是常见的礼节。

2.先年长后晚辈:吃饭时要遵守先年长后晚辈的原则,年长者先坐下,先吃菜,晚辈要等待长辈吃过后再开始用餐。

3.尊重食物:在饮食过程中要尊重食物,不可挑食、浪费食物,要将饭菜吃完,不可留下残羹剩饭。

4.注意餐桌礼仪:用餐时要注意坐姿端庄、言谈举止得体,勿大声喧哗,不可伸长吧脚等。

三、饮食禁忌1.偏食忌辛辣:中国饮食禁忌中有禁忌偏食,忌过于嗜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伤害脾胃。

2.不宜过量:中国人饮食注重平衡,不宜过量,大鱼大肉、油腻辛辣的食物要适量食用。

3.忌生吃生冷:中国饮食文化忌生吃生冷食物,认为这样容易伤害脾胃,影响身体健康。

4.忌吃动物的头部:中国有吃动物头部的忌讳,认为头部为先天之气所在,忌食动物头部。

四、餐具礼节1.餐具摆放:中国人讲究餐具摆放的规矩,如筷子要放在右侧,碗要正对着主人等。

2.用筷子注意事项:用筷子时要注意避免发出刺耳的咬合声音,不可竖插在饭中,不可将筷子交叉放在碗上等。

3.点心吃法:中国的点心吃法也有许多礼仪,如不可一口吃完,要小口尝,分次享用,不可大口吞咽等。

总的来说,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和人文精神。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交流的加深,中国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塑造出更加多元化的饮食文化。

同时,传统的饮食文化依然保留着其珍贵的传统和魅力,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特征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特征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特征1.营养均衡:中国传统饮食注重食物的营养均衡,食物的分类与配比合理,追求五谷杂粮、果蔬肉食的平衡搭配。

传统饮食文化体现了“草木皆可食、五谷皆可为粮”的观念,追求的是健康和长寿。

2.以粮为主:中国是个农业大国,饮食文化以粮食为基础。

传统饮食中注重以米、面、粗粮为主食,如米饭、面食和馒头。

尤其是米饭,它几乎成为中国人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菜肴丰富多样:中国的传统菜肴种类繁多,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菜肴,如粤菜、川菜、鲁菜等。

每道菜肴都有其独特的烹饪技巧和口味,追求“色、香、味、形”兼具的烹饪艺术。

4.重视食材质量:中国传统饮食注重食材的新鲜和质量。

讲究选择时令食材,追求“所以饭菜皆取其性味、以补益人体形多一体的成分”理念。

同时,传统饮食强调食材的质量,注重选择好的畜禽肉类和新鲜的水果蔬菜,以确保食物的口感和营养。

5.餐桌礼仪: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注重餐桌礼仪,尊重食物和他人。

在用餐时,人们需保持文明、有序的用餐方式,不浪费食物,注重与他人共同品尝食物的快乐。

6.药膳养生: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融入了药膳养生的理念。

中国人认为食物和药材都有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追求通过食物来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和健康。

7.节日食品:中国传统节日有许多与食品相关的习俗,如春节要吃饺子、端午节要吃粽子等。

这些食品不仅仅是食物,更代表了人们对节日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祝福。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注重食物的营养均衡、饮食方式的文明礼仪、注重食材的质量和时令、讲究烹饪技巧和口感以及融入了药膳养生的理念。

中国人对食物的重视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为了身体健康和心灵的满足。

这些特征使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成为了世界上受人赞赏的一种饮食文化。

以某地的饮食文化为例论述饮食民俗论文

以某地的饮食文化为例论述饮食民俗论文

以某地的饮食文化为例论述饮食民俗论文浅谈中国饮食文化论文(精选篇)浅谈中国饮食文化论文篇1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

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俗,最终形成不同的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西方的一些国家汇集着各国的移民,深受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已的饮食习惯,形成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

一、饮食结构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都是从动物身上取料炼制而成的。

比较注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

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人的高。

二、食物制作中国传统菜肴对于烹调方法极为讲究,常见的方法有:煮、蒸、烧、炖、烤、烹、煎、炒、炸、烩、爆、溜、卤、扒、酥、焖、拌等。

而且长期以来,由于物产和风俗的差异,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品味爱好迥然不同,源远流长的烹调技术经过历代人民的创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菜系,如闽菜、川菜、粤菜、京菜、鲁菜、苏菜、湘菜、徽菜、沪菜、鄂菜、辽菜、豫菜等。

各菜系在制作方法上更是各有特色:如湖北菜的煨、滑,京菜的涮、烤等,更有四川菜以味多、味广、味厚、味道多变而着称,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佳话。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口味精美。

饮食民俗概述

饮食民俗概述

饮食民俗概述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其中的饮食民俗更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民情。

从北方的面食文化到南方的米饭文化,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饮食传统和习俗。

本文将就中国的饮食民俗进行概述,带领读者一起探索中国人在饮食方面的独特习惯和文化传承。

中国人对饮食的重视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时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饮食被视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许多意义和象征。

比如,中国人认为吃饭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方式,每到传统节日或重要场合,家人们都会聚在一起共进美食。

此外,中国人还注重饮食的平衡,认为五谷杂粮的搭配对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在饮食上追求“荤素搭配、饱腹宜涮”等原则。

在中国的不同地区,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和烹饪方式也有所不同。

比如,北方地区的人们偏爱面食,如面条、包子等,而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更偏向米饭、粥等。

此外,一些地方还有特色饮食习俗,如四川的火锅、上海的小笼包、广东的早茶等,这些美食成为当地人引以为傲的文化符号。

除了日常饮食之外,中国的饮食民俗还体现在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中。

比如,春节期间的饺子、年夜饭等传统菜肴,除夕吃鱼寓意着“年年有余”,清明时节的“踏青”与吃青团等习俗,都反映了中国人对食物的独特情感和文化认同。

此外,一些地方还有特殊的节日饮食文化,如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等,这些食品都承载着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仪式感。

总的来说,中国的饮食民俗是一种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它不仅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中国饮食民俗的概述,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人对食物的热爱和尊重。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护和传承中国的饮食民俗,有助于维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

愿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芒,让人们共同分享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饮食文化特色及民俗

中国饮食文化特色及民俗

中国饮食文化特色及民俗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其饮食文化也是独具特色,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美德。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饮食不仅是满足生理需要的活动,更是一种传统仪式和社交礼仪,同时也承载着浓厚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之一是“色、香、味、形”,这四个要素被认为是一顿饭的灵魂。

在中国菜肴中,色彩鲜艳、香气诱人、味道独特、造型美观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比如,四川菜以其麻辣鲜香、形态各异的美食而闻名;广东菜则以清淡鲜美、脆嫩可口而著称;在北方,蒸煮、炒炸的菜品更具有油腻爽口的特点。

这些不同的口味和风味反映了中国各地的气候、地理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除了“色、香、味、形”,中国饮食文化还倡导“食物药用”的理念。

《黄帝内经》中就有“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以教小民”等关于饮食养生的记载。

中国传统药膳烹饪技艺源远流长,例如煲汤、蒸炖、煮煎等方式都被认为有益于人体健康。

比如人们喜欢在冬季食用滋阴补肾的食物,而在夏季则更倾向于清热解暑的食材。

这种食疗养生的理念贯穿于中国千年饮食文化中,被视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饮食习俗中,饮食节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例如,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合家团圆,辞旧迎新,品尝各种特色美食。

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每个节日都有其特有的饮食习俗和民俗活动。

这些传统的饮食节庆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让人们在美食的享受中感受到乡愁和归属感。

此外,中国饮食文化中还有一种日常生活中的小幸福与精致,那就是茶文化。

中国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茶叶被视为中国传统饮料的代表。

中国茶有很多种类,如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等,每一种茶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品饮方式。

在中国,品茶被认为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行为,多少代表了中华文化对内涵与品位的追求。

总的来说,中国的饮食文化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积淀。

中国饮食文化介绍

中国饮食文化介绍

中国饮食文化介绍一、独特的烹饪方法中国烹饪技术源远流长,有很多独特的烹饪方法。

中国人注重食材的选择和制作技巧,追求菜品的鲜、嫩、烂、香和色、香、味、形的完美结合。

中国独有的烹饪技巧包括烹炒、烹炸、烹煮、蒸烧、烤炙等,能充分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和营养成分。

二、丰富多样的饮食习惯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的饮食习惯各不相同。

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南方人以米饭为主,西南地区以黄米饭为主,东北人以大米饭为主,东北人以小米饭为主。

此外,各地食物的制作方法也有所不同。

比如说,川菜以麻辣为特色,粤菜注重原汁原味,湘菜以辣为主,淮扬菜讲究色香味俱佳,徽菜以山珍海味为特色,闽菜以清淡为主。

三、饮食节庆的传统中国有许多与饮食相关的传统节庆活动,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会准备丰盛的饭菜款待来访的亲友,以表达对他们的友好和祝福。

同时,在节日里,还有吃汤圆、吃粽子、吃月饼等特色食物的习俗。

这些传统节庆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对美食的热爱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四、饮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体现在对饮食的审美追求、礼仪规范以及营养健康的均衡概念。

中国人认为,饮食不仅是一种生理需要,更是一种审美享受和社交活动的载体。

饮食过程中的礼仪规范非常重要,如入席顺序、筷子使用方式等要求。

而且,中国人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追求饮食的协调和谐。

例如,中国人认为五谷为养,谷物、蔬菜、肉类等并重才能全面补充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物质。

五、影响世界的中国美食中国的美食以其独特风味和制作工艺,逐渐影响着世界各地的餐饮文化。

中国的燕窝、鱼翅、福建的闽菜、广东的粤菜等都是享誉世界的特色美食。

同时,中国的香菇、竹笋、酱油、豆腐等食材也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菜肴制作中。

总结起来,中国饮食文化以其独特的烹饪方法、丰富多样的饮食习惯、重视节庆传统、体现人文精神和对美食的品味追求,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文化传统不仅丰富了中国的餐桌,也影响着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酒俗
3、节日酒俗
除夕——以酒祭祖,家人饮酒联欢
端午——饮雄黄酒、菖蒲酒
中秋——团圆酒 重阳——登高饮菊花酒
雄黄酒
中国民间食用酒种类
按商业经营分
按酿造方法分
按酒精含量分
按白酒香型分
白酒 浓香型 蒸馏酒 高度≥40度 中度20~40度 低度≤20度 酱香型 米香型 清香型 混合香型
黄酒
果酒 药酒
⒎安徽的太平猴魁茶
⒏江西的庐山云雾茶
⒐四川蒙山的蒙顶茶
⒑浙江长兴的顾渚紫笋茶
问题:花茶属于哪一类散形茶?
答:花茶也属于绿茶类,只是加工时加了花熏,
制成了不同香型的花茶。
如: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玉兰花茶、玫瑰花茶等
问题:饮茶与季节有何关系?
答:夏饮绿茶 冬饮红茶 春秋饮花茶
散茶制作工艺特点
绿茶
采摘-杀青蒸或炒-揉捻-炒烘晒干
1、黄酒
因色泽黄亮得名 又称老酒 中国特产 3000多年历史
八大著名黄酒:
原料:
糯米或大米 酒精度:
特点: 氨基酸丰富 发热量高 营养成分高 含多种糖类
15°~16°
①绍兴花雕酒、加饭酒 ②无锡惠泉酒 ③丹阳百花酒 ④山东即墨酒 ⑤龙岩沉缸酒 ⑥大连黄酒 ⑦九江封缸酒 ⑧福建老酒
世界六大蒸馏名酒之一,又名烧酒、白干、高粱酒
南方的一日三餐和北方的一日两餐/一日四餐
2、岁时节日的饮食惯制
饺子\年糕\腊八粥\元宵(汤圆)\粽子\糌粑\手把肉\抓饭等
3、礼仪饮食惯制
生日蛋糕\长寿面\交杯酒\豆腐饭
口 味
一首“口味歌”来概括
安徽甜、河北盐、福建、浙江盐又甜 宁夏、河南、陕、青、甘、又辣又甜外加盐 山西醋、山东盐、东北三省咸带酸 黔赣两湖辣子蒜,又麻又辣数四川 广东鲜、江苏淡、少数民族不一般 因人而异多实践,巧调能和百人愿
接着,主宾致谢;然后,饮食才正式开始……
(4)结束,以主办方和主宾起身退席为标志。
(三)酒俗
2、汉族民间的酒宴礼仪(以婚宴为例)
选日:男方长辈根据历书选黄道吉日 邀请:然后由媒人将大红的“日子帖”交给女方;
同时,通知亲友
位序:婚宴用桌、桌位、座次都有规矩 劝酒:主人鼓励客人多喝几杯 结束:时间比较灵活
1、以哪些地方菜组成? 2、擅长加工工艺? 3、特色?
4、名菜谱?
5、历史沿革或传说?
★二、中国饮食民俗的特点

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 量肉食

以热食、熟食为主 在饮食方式上采用聚食制 一日三餐 在食具方面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
25
饮食的习惯
1、日常生活需要的饮食惯制
交杯酒、同心莲(婚礼); 豆腐饭、不可吃荤菜(葬礼)等
生日蛋糕
4、信仰饮食惯制
供奉祭祀后为活人所享用的食品(据说吃了不瞌睡,眼 睛更有精神): ——初一、十五满盛一碗米饭,供奉后再倒进饭盆里由 家里人享用; ——节日中油炸食品先供奉,后家人享用; ——端午节喝雄黄酒;
5、私宴饮食惯制(社交、联络感情)
结婚、
儿女满月、 接风、 饯行、
拜师、
谢师等
6、健身饮食惯制
如:
酒酿蛋
红枣杞子酒
莲子粥
莲 子 粥
二、中国汉族饮食民俗
(一)八大菜系
(二)茶俗
(三)酒俗
对中国菜系的认识
国内按级别分类
聚敛天下美食
宫廷菜(仿膳菜)
官府菜
公馆菜
寺观菜
素菜、斋菜、香食
民间菜
家常、家宴
对中国菜系的认识
中国十二大菜系
中国四大菜系
成形茶(紧压茶)
1、团茶又称饼茶
工艺:蒸-捣-拍-焙干 原料:多为绿茶制成
散形茶
1、觕茶即粗茶
工艺:拽下、切碎
原料:多为大叶、细梗
2、砖茶
工艺:蒸热-压缩
原料:绿茶、红茶、乌龙、 黑茶、沱茶
2、散茶
工艺:以发酵区分
原料:多为嫩叶、细芽
散茶分类及名茶——注出名茶产地
分类
绿茶
区别
不发酵
名茶
碧螺春、龙井、毛峰、银针、云雾茶、蒙顶茶、猴魁
(4)宗教信仰——民俗是退化的宗教
(一)饮食民俗、成因、形成阶段
3、形成阶段
追溯历史,人类饮食民俗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生食——生食、演变(腌制生鱼、生肉)
熟食——烤食、煮食(炒食)
烹调——主食和副食的不同配制(主食:稻米、小麦、玉米、高梁、小米等,
副食:蔬菜、禽蛋、肉类等)
饮料——茶、酒、奶。以茶、酒为主。
指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的主食、菜肴和饮料的配制方式。
特色——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 主食——在我国,主要指粮食作物 菜肴——素菜和荤菜。
菜:蔬菜,肴:煮熟的鱼。
我国配制菜肴的原料有四类:蔬菜、鱼肉、禽蛋、调味品
饮料——茶、酒、奶。以茶、酒为主。
科学使用调味“四君子”
禽肉放蒜
贝类放葱
畜肉放椒
鱼类放姜
蒜能提味 禽肉放蒜 肉香味浓
(一)饮食民火
人类饮食发展史上第一次突破:180万年前
保留传播火
人工取火
人类饮食发展史上第二次突破:以盐为标志
中国饮食发展演变——四个阶段
时期
萌芽期
标志
火烹期
时间
50万年前的
旧石器时代
炊具

特点
火烹法:食物直接在火上加热
包烹法:用草涂泥包装食物,用火烧烤 石烹法:用石板、石子传热,制熟食物 加热陶器:陶釜、陶鼎、陶鬲
武夷岩茶、铁观音、大红袍
花茶
干燥加工、鲜花窖制、香味扑鼻、回味无穷
茉莉、珠兰、玉兰、玫瑰
茶叶的鉴别方法
观感为主——观察茶叶外形、净度、色泽、整碎情况
外形:条索应以紧细、重实为好,松、碎为差;
茶球应以细圆、重实为好; 龙井等扁形茶,应以扁平、挺直为好
净度:茶叶应以无茶梗、茶籽、叶柄为好
色泽:红茶应以油润、乌红为好;绿茶应翠绿有光
一般客人——红茶或绿茶;
未婚男女——鸳鸯茶
糖茶
3、祭祀茶礼
江西
大年初二——用茶祭祀祖宗。
资料:茶叶分类及名茶——注出名茶产地
分类 绿茶 区别 不发酵 名茶 碧螺春、龙井、毛峰、银针、 云雾茶、蒙顶茶、猴魁
红茶
乌龙茶
发酵
半发酵
祁门红茶、凤庆红茶
武夷岩茶、铁观音、大红袍、 武夷水仙、佛手
龙井
茶叶的品类
4、药酒
著名药酒
北京的虎骨酒 山西汾阳的竹叶青 上海的华佗十全大补酒 广州的五加皮酒
虽是舶来品,也已民俗化
5、啤酒
著名啤酒
青岛啤酒 燕京啤酒 光明啤酒
啤酒分类
啤酒分类
低浓度7~8度 鲜啤酒(生啤) 熟啤酒 黄啤酒(淡色) 黑啤酒(浓色) 中浓度11~12度 高浓度14~20度
按灭菌分
按色泽分
按麦芽汁浓度分
(三)饮酒礼俗
斟酒——先长辈、要斟满
罚酒
碰杯——轻轻同亲亲,杯口低于长辈
干杯——豪爽、够意思
劝酒——歌舞助兴、酒令助兴、猜拳助兴
……
(三)酒俗
1、现代官方宴会 (1)一般在一周或半个月前,确定规格、制定菜谱、发出邀请; 接到邀请,决定出席可以不回复,不能出席,必须事先申明婉谢; (2)桌位和座位是事先安排好的; (3)酒宴开始,主办方先致祝酒词,再举杯向主宾一一碰杯祝酒;
腊 味 合 蒸
佛 跳 墙
川菜
(二)茶俗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叶的原产地。 是世界上饮茶和制茶最早的国家。 民间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1、迎客茶俗 2、喜庆茶礼 3、祭祀茶礼
1、迎客茶俗
以茶待客,泡茶献客——一份清茶,一份情意
江南人沏茶——水斟至七分上下,主人不断为客人斟茶,忌杯中茶谁见底,否则视
北方——一日两餐(农闲季节),一日四餐(农忙季节)
结论:有科学性。既有利于生产,又有利于生活。
南方晚餐
2、岁时节日的饮食惯制
如:饺子、年糕、腊八粥、元宵(汤圆)、
粽子、月饼、重阳糕、馕、手把肉、
抓饭、酥油茶等
这些食品供应相应的节日与不同的民族食用。
饺子
3、礼仪饮食惯制
如:
生日蛋糕(生日);
长寿面(祝寿);
红茶
发酵
祁门红茶、凤庆红茶、云南红茶、英德红茶
乌龙茶 半发酵
武夷岩茶、铁观音、大红袍、武夷水仙、佛手柑
白茶
不发酵
白毫银针(大白、小白、水仙白)、君山银针
提要:绿茶中的十大名茶
⒈浙江杭州的西湖龙井 ⒉江苏吴县的太湖碧螺春 ⒊安徽的六安瓜片茶 ⒋湖南洞庭湖的君山银针茶 ⒌安徽的黄山毛峰茶
⒍河南的信阳毛尖茶
以细嫩为贵 一芽一叶采摘为佳
红茶
采摘-晒干-揉捻-发酵
汤色艳红 甜香之气袭人
白茶
不发酵、不揉捻 萎凋直接干燥
茸毛多、色泽白 汤碧清、味清淡
参考练习
工艺
绿茶
工艺、特点
不经发酵、高温杀青、保持绿色
主要品种三个
龙井、毛峰、云雾茶
红茶
发酵加工、色黑、水红、味醇厚、鲜甜
祁门、凤庆、云南红茶
乌龙茶
半发酵、集中绿茶、红茶色香味之优点
中国汉族饮食民俗
八大菜系
鲁、川、粤、闽、苏、浙、湘、徽
茶俗
1、迎客茶礼 2、喜庆茶礼 3、祭祀茶礼
酒俗:“无节没有酒,无酒不成礼”
1、现代官方的的宴会 2、汉族民间的酒宴礼仪 3、节日酒俗
★八大菜系之名菜
九 转 大 肠
西 湖 醋 鱼
清 炖 蟹 粉 狮 子 头
★八大菜系之名菜
无 为 熏 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