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组培快繁与移栽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金脉连翘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金脉连翘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金脉连翘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摘要对金脉连翘的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分化培养基是MS+6-BA 2.0mg/L+KT 0.3mg/L;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IBA 2.0mg/L+NAA 1.5mg/L+B9 0.5mg/L,当组培苗的根系生长到3~5cm、大棚湿度100%、移栽基质为新蛭石+草炭土(2∶1)时,移栽成活率最高。

关键词金脉连翘;组织培养;快繁技术金脉连翘是落叶灌木,是连翘的一个变种,主要利用扦插、压条、分株、播种繁殖。

以上繁殖方法都受其繁殖材料多少的限制,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繁殖大量的苗木;但是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繁殖大量的成品商品苗。

利用组织培养繁殖苗木主要有以下优点:①能快速繁殖成品商品苗;②培养优质整齐一致的苗木;③利用组织培养能保持品种遗传上的相对稳定。

现把金脉连翘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取在高温消毒细沙中繁育出的金脉连翘的嫩梢。

1.2试验方法基本程序方法:在消毒细沙中栽培金脉连翘→培育出小苗→剪取其茎尖消毒→接种在分化培养基中→扩繁培养→生根培养→大棚炼苗移栽。

1.3分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将金脉连翘的茎尖接种在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加入不同浓度的6-BA、KT,筛选出最佳分化培养基。

1.4生根培养基当金脉连翘试管苗分化扩繁到一定的数量及苗高3~6cm时,从其基部剪下,分成若干茎段,接种在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基的试验(生根培养基是以大量元素减半,加入不同浓度的IBA、NAA、B9)。

1.5试管苗的大棚炼苗移栽试管苗在培养室的培养瓶中生长,其瓶内小环境的湿度达到饱和而瓶外的环境湿度极底,温度日夜变化大,尤其是湿度对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影响最大。

因此,当组织苗在生根培养基生长到4~6cm、根有4~7条、根长3~5cm左右时,用小镊子把组培苗轻轻地夹出,放在预先配制好的0.1%的多菌灵水溶液中,洗去附在根上的培养基,然后栽至配制好的基质中,设置小拱棚增加湿度,及时喷水。

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进展

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进展

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进展
张金国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4(000)014
【摘要】金线莲为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该文对金线莲组培快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金线莲无菌培养的建立、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及移栽驯化4个阶段,以期为今后组培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总页数】3页(P68-69,75)
【作者】张金国
【作者单位】福建省清流县余朋林业站,福建清流 3653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
【相关文献】
1.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J], 郑云峰;阎淑滑;陈小丽;郝晓昭
2.灰岩金线莲种子萌发与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J], 胡琦敏;黄云峰;张启伟
3.灰岩金线莲种子萌发与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J], 胡琦敏;黄云峰;张启伟;
4.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的组培快繁技术 [J], 陈永快;林一心;邹晖;林江波
5.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进展 [J], 张晋彦;吴争;梁立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夷山脉金线莲组培技术研究

武夷山脉金线莲组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8,24(12)武夷山脉金线莲组培技术研究陈剑勇(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南平353000)摘要:以武夷山脉金线莲的嫩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其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10%次氯酸钙溶液消毒15min对外植体消毒处理效果最佳,存活率达70.0%;嫩茎段在MS+KT0.5mg·L-1+IBA0.2mg·L-1培养基下进行增殖培养效果最佳,增殖系数达3.40;培养基中添加100g·L-1马铃薯泥有利于促进芽苗的健壮生长与生根培养。

生根苗经过精心培育,成活率达95%以上。

关键词:金线莲;嫩茎段;组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8)12-0074-3金线莲别名金线兰、金丝草,为兰科开唇植物花叶兰属多年生珍稀中草药,使用范围广泛,素有“药王”、“金不换”、“乌人参”等美称。

由于金线莲对生长条件要求苛刻,自然繁殖率低,生长缓慢,加上人为过度采挖,致使野生资源濒临绝种。

福建省武夷山属亚热带海洋性湿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光热充足,相对湿度较大。

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水文条件及森林效应,形成了特殊的生态条件,为金线莲生长创造了理想的生态环境,境内金线莲种质资源丰富,药用价值高。

近年来,南平市规划创建武夷新区生物产业核心区,同时也在积极建立天然药物药材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以地道药材为基础,建设地道植物药材培育示范基地,逐步建成集原料引种试验、良种繁育、示范、观光于一体的示范带动区域。

优质的种质资源是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先决条件,为此笔者以武夷山境内经过良种选育出来的野生金线莲种苗作为试验对象开展组培技术的研究,为武夷山脉金线莲道地药材的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材料取自福建省武夷山境内,以经过选优的野生金线莲种苗作为外植体。

1.2培养基配制和培养条件以MS作为基本培养基,根据需要添加不同浓度的KT、NAA、IBA等植物激素,并附以琼脂0.6%、蔗糖3%,调整pH值为5.6~5.8,煮沸,待琼脂融化后分装到组培瓶中,在121℃下高压灭菌18~20min,取出冷却凝固后待用。

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的组培快繁技术_陈永快

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的组培快繁技术_陈永快

开2 ̄3次花,花色变异效果明显,花瓣也可由长筒花瓣变为匙瓣或平瓣等;可增加唐菖蒲和百合的花序长度,并可在花序上分生出新的花序,增加小花数,使之紧凑,增长花期,显著增加了商品价值。

碧玉兰作为观赏花卉,其叶的观赏价值也是毋庸质疑的。

通过人工诱变方法可能使碧玉兰的遗传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叶片宽度增加,长度大大缩短,颜色有黄色或者黄绿相间等,表型特征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园艺价值。

3.2辐照剂量直接影响突变的频率在致死剂量以下,随剂量增大,受辐照植物的成活率下降,突变频率上升,增殖率降低。

事实上,由于辐射诱变是随机的,因此对一定的靶标,照射剂量越高引起诱变的概率也越大,同时电离辐射对植物的损伤和抑制也越大。

相关权威学者建议,将植物的成活率为60% ̄70%时所对应的辐照剂量定为其最适辐照剂量。

一般地说,由于诱变选育是一个随机复合事件,其诱变成功率由植物成活率与突变率的乘积决定,对应最大概率积的剂量才是最适剂量。

实际上,考虑到突变体的选择分离和稳定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适当提高辐照剂量以提高突变频率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经长期实践认为,一般剂量的选择通常采用半致死剂量或临界剂量,即达到有较多的变异,又不致过大地损伤植株。

由SPSS分析出来的方程计算得到碧玉兰的半致死剂量为28.88GY,死亡百分率与剂量关系的各点较分散,经精度较高的数理统计分析死亡百分率与剂量之间呈现不对称S型曲线关系。

满足SPSS软件分析要求的条件,故由其计算出来的半致死剂量对诱变育种具有指导意义。

3.3辐射可改变原有花卉品种的某一性状而保留其它优良的特性特别是在降低株高、提高抗性、缩短生育期、改变花色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范例。

碧玉兰的变异植株平均株高比对照矮得多。

至于这种当代出现的矮化植株,有可能相当多是辐射损伤造成的当代效应,只有较少部分是矮性突变的植株。

真假变异植株往往很难分辨,这就需要进行二代以上的系统观察和对比分析,以确定其表现性状的稳定性。

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进展【摘要】金线莲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其组织培养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金线莲组织培养技术的简介,包括培养条件和步骤。

接着探讨了金线莲组织培养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其在药用价值上的应用。

然后分析了金线莲组织培养的优势和挑战,指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最后总结了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的展望,强调了其在植物学领域的重要性。

金线莲组织培养的研究对于提高植物生长速度、增加药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有望在农业和医药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技术简介,植物生长,药用价值,优势,挑战,发展方向,展望,重要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金线莲(Cordyceps sinensis)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金线莲的药用价值和市场需求逐渐增长,但其自然生长环境有限,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金线莲的培养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金线莲组织培养是利用培养基为金线莲提供合适的养分和培养条件,使其在人工环境中生长和繁殖。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金线莲大规模生产和高效利用,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金线莲组织培养的研究背景源于对金线莲生长机制和药用成分的深入探究。

通过研究金线莲的细胞分化、生长过程和代谢途径等,可以揭示金线莲生长的规律性,为优化培养条件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理论基础。

深入研究金线莲组织培养技术,探讨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和在药用价值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对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的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金线莲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意义金线莲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通过金线莲的组织培养研究,可以加快其繁殖速度、提高其药用成分含量,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金线莲的需求。

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的意义在于不仅可以促进金线莲产业的发展,还可以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多、更好的药用资源。

金线莲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通过研究金线莲的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为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植物科学领域的发展。

不同移栽条件对金线莲组培苗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

不同移栽条件对金线莲组培苗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

不同移栽条件对金线莲组培苗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观察金线莲幼苗的生长状况,统计不同移栽基质配比、种植密度、遮荫率和营养液条件下金线莲幼苗的成活率及植株高度、地径和植株鲜重的增长量。

结果表明不同移栽条件对金线莲组培苗的生长状况影响差异较大,其中泥炭-河沙2∶1,种植密度为3 cm×3 cm,遮荫率70%,1/4MS营养液的条件下,金线莲组培苗的成活率高且长势较好,为金线莲组培苗的人工栽培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案。

标签:金线莲;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生长情况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又名金线兰、金丝草,为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名贵中药材,主产于福建、浙江、台湾、江西、贵州等地,具有清热凉血、除湿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炎、急慢性肝炎等,在民间享有“药王”的美称[1-3]。

现代研究表明金线莲中含有金线莲苷等活性成分,具有修复受损胰岛细胞,恢复正常胰岛素分泌的药理活性,以金线莲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如复方金线莲胶囊,在临床上已用于糖尿病的治疗[4-7]。

由于金线莲种子微小,胚胎发育不完全,在自然条件下极难发芽,若以分根或扦插繁殖,则耗时长且繁殖系数低,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成为解决种苗繁育问题的有效途径[8]。

目前关于金线莲组培快繁的报道较多,但就不同移栽条件对金线莲组培苗成活率及生长的研究较少[9-10]。

本试验对不同移栽基质配比、种植密度、遮荫率和营养液条件下金线莲幼苗的成活率及植株高度、地径和植株鲜重的增长量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金线莲组培苗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供试材料为金线莲A. roxburghii组培苗,来自于浙江农林大学中药学科组培室,由浙江农林大学胡润淮教授鉴定。

1.2 试验设计试验在浙江农林大学百草园大棚中进行,选取长势良好、大小一致、无感染病虫害和无机械损伤的金线莲组培苗,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消毒。

分别设定移栽基质配比(泥炭-河沙3∶1、泥炭-河沙2∶1、泥炭-河沙1∶1),表面均加盖1层活苔藓、种植密度(3 cm×3 cm,4 cm×4 cm,5 cm×5 cm),遮荫率(全光照,50%遮荫,70% 遮荫,95%遮荫)和营养液(1/4MS,1/2MS,MS)等移栽条件,每个小区面积为1.2 m×3.0 m,每个处理3次重复。

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金线莲(Ligularia fischeri Turcz. ex Besser)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和现代药物研发领域。

金线莲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包括清热解毒、消肿止咳、抗炎镇痛等功效,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对象。

金线莲野生资源受限,采集困难,种植周期长,因此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大规模繁殖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金线莲组织培养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成为金线莲高效繁殖的有效手段。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金线莲的无性繁殖和高效繁殖,大大缩短了繁殖周期,提高了金线莲的产量和品质。

金线莲组织培养技术在金线莲种苗繁殖、药材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金线莲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背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金线莲组织培养的方法和应用,可以为金线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推动金线莲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1.2 研究意义金线莲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金线莲组织培养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加速繁殖金线莲,提高金线莲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金线莲组织培养,可以大幅提高金线莲产量,缩短培育时间,同时减少自然环境的影响。

金线莲组织培养对金线莲的资源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推动金线莲产业的快速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金线莲组织培养的方法和应用,可以为金线莲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撑,促进金线莲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研究金线莲组织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推动金线莲产业的发展,提高金线莲产量和品质,保护金线莲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金线莲组织培养的方法金线莲(Lycium barbarum)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和保健食品原料,其种子、根、果实等部位均具有药用价值。

金线莲的组织培养技术已经成为研究人员在种子繁育、遗传改良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

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


要: 通过设置不 同的试验来优 化金 线 7 5 % 乙醇 ( 浸泡 3 0 S ) +
0 . 1 %H g C I ( 浸泡 8 m i n ) 的效果较好 , 诱 导芽培 养基 以 MS+B A 2 . 0 m s / L+N A A 0 . 3 m g / L的处理效果 最优 , 芽丛生增殖培 养基 以 MS+B A 1 . 5 mg / L+N A A 0 . 5 mg / L的效果 最优 , 在 增殖培 养基 中添加 2 0 %香蕉泥对芽苗的增 殖及壮苗培养均有极 大的促进作用。在 芽体 分化培 养过程 中, 在M S+B A 0 . 0 5 m s / L+N A A 0 . 5 m g / L的培养基 中, 接种密度为每瓶 1 0颗和 8 0 0
Ab s t r a c t :Di f f e r e n t t e s t s we r e c o n d u c t e d t o o p t i mi z e t h e t i s s u e c u l t u r e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An o e c t o c h i l u s r o x b u r g h i i .T h e r e s u l t s
Ke y wo r d s : A n o e c t o c h i l u s r o x b u r g h i i ; S t e m s e g me n t ;T i s s u e c u l t u r e a n d r a p i d p op r a g a t i o n ;B u d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B u d i n d u c e me n t
mg / L+NAA 0. 5 mg / L.t h e i n o c u l u m d e n s i t v 0 f 1 0 p l nt a s p e r b o t t l e a n d t h e l i g h t t r e a t me n t o f 8 0 0 I x c o u l d p r o d u c e i d e l a e f e c t s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