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助冲刺高考前最后十天(语文)
新高考山东省2025届高考语文临考倒计时十天冲刺卷八

(新高考)山东省2025届高考语文临考倒计时十天冲刺卷(八)(本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留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细致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科目,在规定位置粘贴好条形码。
2.答题要求: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运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学问体系”中的“学问”,从学科形态而言,主要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学问,虽然其具体历史形态受到自然学问的影响,但中国学问体系主要涉及社会学问,其对象、内容及其与主体意志的关系,还有获得的方法路径,都与单纯的自然学问有重大区分。
“中国学问”是中国学问体系的建构对象,拥有自己的内涵及特点。
一方面,“中国学问”不是一般的社会学问,有其具体规定性。
它是关于中国的历史叙事、社会结构分析和当代中国人生活实践的总体性认知。
另一方面,“中国学问”属于人类的社会学问,因此有其普遍性。
然而,世界多种文化并存,人们生活在现代民族国家中,不同国家、文化之中的社会学问受到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影响,都有地方性和民族特征。
因此,“中国学问”从内容说,主要是关于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的真理性相识,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感性相识和理性相识的辩证综合;从相识主体说,它不是外部视察者将中国作为“他者”视察而形成的认知成果,也不是中国人仿照外部视察者而形成的认知成果,而是在相识主体上具有中国属性的学问。
当然,“中国学问”不排斥外部世界的贡献,但相比中国人的自我意识,那是其次位的,是须要通过批判性的活动,将一种来自外部视角的认知消化融合进中国人的自我认知中的学问。
高考语文(江苏专用版)二轮增分策略—考前倒数10天保温练 Word版含答案.docx

[规范提醒]考场上做文言文的时间与其总分值大致相当,为15~20分钟。
做题前,先整体阅读,包括正文、注释、题干等内容;做题时,要依据题干所涉及的文本范围进行细读;代入法是考场上的重要方法,几乎每一道题均可代入原句、原段中去检验,要注意此法的使用。
,下面的训练以两篇文言文为一组,每组用时为30~35分钟。
综合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18分)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唐]元稹公讳倰,字德长。
宣州观察使崔衍状为南陵,会南陵赋钱三万,税输之户天地相远,不可等度,由是岁累逋负,人被鞭迫。
公始至,一旦命负担者三四人,悉以米盐醯①酱之具置于担,从十数辈,直抵里中佛舍下,因召集老艾十余人与之坐。
遍谓里中:“赋输之粗.等者,吾不复问;贫富高下之大不相当,亟言之。
不言,罪且死;不实,罪亦死。
”既言之,皆笔于书,然后取所负米盐醯酱,饱所从而去。
又一里亦如之。
不十数日,尽得诸里所传书,因为户输之籍,有自十万钱而降于千百者,有自千百钱而登于十万者。
卒事悬于门,莫敢隐匿者,是岁前逋负尽入焉。
宣使骇异之,当去复留者凡七载。
歙州阙刺史,府中宾皆愿去,宣使不遣去,以公摄理之,用能也。
累迁转运判官。
会朝廷始置两税使,俾之听.郡县,襄州湖鄂之税皆莅焉。
公乃取一大吏劾其赃,其余眇小不法者牒按之,所莅皆震竦。
岁余计奏,宪宗皇帝深嘉之。
会凤翔阙节度,宰相奏名皆不可,上曰:“得之矣。
”以公为凤翔节度观察处置使。
先是岐吴诸山多椽栎柱栋之材、薪炭粟刍之数,京师藉赖焉。
负气势者名为相市.,实出于官,公则求者无所与。
由是负气势者相与皆怨恨,又无可为毁.,乃扬言曰:“以崔之峭削廉隘,好是非人,士众不愿久为帅。
”陛下一旦问宰相,予虽心知其不然,然亦惑于众口,卒不能坚辨上意,赖上仁圣不受谗,乃以公为河南尹。
理河南不旬月,家家自谓有崔尹,卒吏无敢过其门。
识事者皆曰:“五十年无是尹都者。
”是岁七月抗疏云:“臣七十当致仕。
”词意不可遏,朝廷嘉之。
高考语文最后10天的复习建议

高考语文最后10天的复习建议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短时间内搞好语文复习,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这里给同学们提一些复习建议。
一、理清考试内容首先要把今年的高考试题认认真真做几遍,达到滚瓜烂熟的程度,整个试卷的结构要了然于胸。
多少道题,考查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评分标准是怎样的,都要达到熟背成诵的程度,为下一步复习定下方向,摸清路子。
这样,复习起来就会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高考语文共有26道题,含五大块内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
试题完全是按照《考试说明》命制的,无超纲的题。
相信明年的试题整体上不会有大的变动。
二、知识点的复习要突出一个“实”字1.语音。
虽然以考查常用字为主,但也不要完全放过疑难读音的字。
如今年就考了“豢”“盥”“霰”的读音。
字音题要落实三个内容:形近字的读音;多音字的读音;生活中常误读字的读音。
2.字形。
在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因字音相同且字形相近而误用的字,今年考查的全是这种形式:伶牙利(俐)齿,冒天下之大不违(韪),通谍(牒)。
3.词语的选用。
一定要结合语境,在平时的阅读中要有意识地进行“换词”训练。
要养成每天记两条成语的好习惯,要把成语的意思记清楚并试着造句。
4.病句的考查向来难度不大,而且这个知识点的训练最易见成效,所以一定要复习好,不能失分。
要熟记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每年高考都不会超出这六种类型。
做好辨析病句题还要懂点儿语法,把初中课本上句子成分划分方面的内容复习好,主、谓、宾、定、状、补都要弄清楚。
在训练该项内容时,要有耐心,一望而知当然好,否则,就要逐条核对。
反正就只有六种类型,要树立必胜的信心。
5.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
在平时的阅读中要注意搜集那些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的文章,2002年考的“沙尘暴”,今年考的“温室效应”,都与人类生存有关,要关注人与自然的话题。
高考前最后十天的

高考前最后十天的“临阵磨枪”诀窍本报讯距高考只剩下10天了,在这10天里,考生如何做好最后的备考?昨天,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师大附中几位名师。
语文:热身新题型积累素材昨天,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副组长、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林增琛就语文科最后10天的复习提出建议。
林增琛认为,首先要熟悉“考纲”。
对“考试说明”中规定要考的每个知识点都必须要明确。
如六种病句的类型,常见的八种修辞方法,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以及古诗文、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各有哪些具体要求,都要清楚明了。
他强调,根据考纲稳中有变的要求,应注意三个变化:一是题型的变化,二是结构的变化,三是分值的变化。
他说,去年我省即开始了语、数、英三科的自主命题,但整个试卷的结构与以往高考的结构是一样的。
而今年根据考纲,在试卷结构上将完全放开,选择的空间将更大,可能的趋势是把更多的分值集中在语言表述中,将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
如作文,考纲中其发展等级分由历年的10分提高到20分,即使还是话题作文也会出现新的变化。
因此,林增琛建议,在最后几天里,要树立起信心,相信平时的学习与积累一定有相应的回报。
同时能热身两套试卷,做一些比较新的题型。
在作文方面思考三类话题:一是热点话题;二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人与自然、环保、下岗、物价;三是思辩话题,如市质检作文《缝隙的疏与密》。
材料准备可以从名著中取,也可从当前热点中取材。
如连宋访问大陆,2008年北京奥运会,美军虐俘,萨达姆照片事件等等。
大家可以有意识地准备几个话题的材料,弄清楚其中的细节,作为素材库使用。
数学:回归基础适当练习师大附中高三数学备课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李文恒指出,这一阶段的复习要以基础为主,辅以适当的练习。
李老师认为,临近高考,数学的复习更应当回归基础、回归课本。
考生要全面回顾基础知识,以知识网络形式进行回忆,做一些适当的基础练习题。
考生在复习时要突出重点主干知识典型范例,特别是新增内容。
对于主干知识课时比较多的新增内容,如向量、导数、概率,要注意用新知识、新方法解决传统数学题中的老问题,如用导数求函数单调性、最值求解几的切线问题等。
高三语文最后10天复习计划

高三语文最后10天复习计划“哎呀,只有 10 天就要高考了,这可咋办呀!”我一边抓着头发,一边着急地在房间里踱步。
这几天,家里的氛围都变得格外紧张。
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着,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宝贝,多吃点有营养的,这最后的冲刺可不能掉链子呀。
”爸爸则坐在沙发上,看着高考相关的资料,时不时地给我一些建议。
我坐在书桌前,看着那堆厚厚的语文复习资料,心里直发怵。
我忍不住对爸爸说:“爸,这么多内容,10 天怎么可能复习得完嘛!”爸爸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别着急,咱们一步一步来,制定个计划。
”于是,我开始认真思考这高三语文最后 10 天的复习计划。
首先,我得把那些古诗词再好好过一遍,那些可是送分题呀,可不能丢分,就像盖房子得先把根基打牢一样。
然后呢,阅读理解也很重要,我得多读几篇文章,找找感觉,这就好比是在给房子添砖加瓦。
还有作文,哎呀,我的作文可得好好提升一下,多积累些素材,就像是给房子装修得漂漂亮亮的。
我对自己说:“我就不信了,这 10 天我还征服不了语文!”妈妈听到了我的话,笑着说:“对呀,宝贝最棒了!”我心里顿时充满了力量。
接下来的每一天,我都按照计划认真复习。
早上起来背古诗词,白天做阅读理解和练习题,晚上积累作文素材。
虽然很辛苦,但一想到高考后的轻松,我就咬咬牙坚持下去。
有一天,我复习得有些累了,正想偷懒休息一下,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说:“怎么,想放弃啦?这可不像你哦。
”我一下子就被激起了斗志,“哼,我才不会放弃呢!”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最后一天。
我看着自己整理的满满的笔记,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这 10 天,就像是一场战斗,而我就是那个勇敢的战士,一路冲锋陷阵。
我想,高考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认真准备,全力以赴,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就像爬山一样,虽然过程很艰难,但只要坚持爬到山顶,就能看到美丽的风景。
而这高三语文最后 10 天的复习计划,就是我攀登高考这座山峰的重要一步!。
高考最后十天各科复习方法一览

高考最后十天各科复习方法一览高考最终十天各科复习方法一览专注于解决过去的错误和重复题。
检查错误的问题以更新旧问题。
预备考试的重要策略是削减损失点。
在检查室中,分数低的人会增加分数。
以下是我为大家预备了高考最终十天各科复习方法一览,欢迎参阅。
高考最终十天各科复习方法一、语文所谓“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作为一大主科可以说是特别重要的了,而且这几年国家对语文教育也特别重视。
所以语文的复习是相当重要的。
1.了解自己语文短板,制定特地方案。
这个可以对比《考试大纲》上面的学问点进行梳理。
2.回归基础学问。
考生要对语文基础学问进行全面的筛查整理。
把需要背的理解的学问点统统拿下。
如:成语意思,文言文翻译,文学常识等等。
3.精准刷题加全面测试。
考生依据自己的短板,精准刷题,尽快把自己的短板补齐,并且还要顾及其他学问点不能把精力都放在其中一点上。
4.关注时事热点。
考试要在课余时间关注各大时事热点,分析理解各个热点可能会表达的方向。
二、数学数学对于许多同学来说可谓是特别烧脑的了。
1.全面大排查。
依据《考试大纲》上的学问点,逐一梳理,查漏补缺。
构建起完整的学问体系。
2.牢记基础学问点,提高分析推理力量。
数学最重要的就是分析推理,提高分析推理力量可以大大提高你的答题速度与正确率。
3.加强实践,疯狂刷题。
考生们要每天坚持刷题,模拟题型、高考题型等等都要涉及到。
并且要准时整理错题,做到学问点的举一反三。
三、英语英语首先是一门语言,所以它和语文一样。
语言需要平常的积累,而且提高英语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英语学习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成功。
1.坚持背单词。
基础词汇、句型,高频词汇、句型等等都要背会。
每天循环的背。
2.刷题、刷题、还是刷题。
每天光背单词确定是记不坚固的所以每天要刷大量的题,要始终保持对单词句型的熟识感。
而且在做题时要认真思索,题量不在多而在精细。
认仔细真的做完一张卷子比你马马虎虎做完十张卷子多管用。
3.训练英语作文,假如你英语水平高,那么你每天就可以写1-2篇优质的英语作文。
高考前最后10天学生应怎么做

高考前最后10天学生应怎么做高考如何赢在最后10天篇一语文复习要关注时事评论识记类题目、基础知识要强化。
像默写题、文化常识题等,利用最后一段时间突击复习,效果比较明显。
建议考生利用早读、晚读时间强化基础知识,尤其要关注以往默写练习时爱写错的字。
阅读类题目要注重梳理。
建议考生梳理以往的试卷,看自己容易在哪些方面犯错误,梳理考点。
比如在诗歌鉴赏题中,会涉及景物形象、人物形象、表达技巧、作品情感等考点。
复习时要把所有考点各个击破,找准自己的薄弱之处加强训练。
写作类题目要关注热点。
考生可以多看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的社论,就热点事件、话题做出自己的思考。
把这些思考积累下来,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数学总结出一份“错题报告”此时的数学复习需要“回头练”。
考生们可将前期做过的数学综合套题拿三五套出来,认真梳理其中频繁出现错误的知识点和重要考点,然后形成一份总结性的“错题报告”,再根据这份“报告”进行合理的复习安排。
高考前几天,考生们可再进行知识点梳理,比如数学中常见的7个答题模块,以及知识原理、框架、题型归类、解答方式和数学思维等。
在这段时间的复习中,建议考生保持两三天一套新题的做题量,防止“手生”。
考前最后一天,考生可做一些选择题、填空题,再加一道立体几何题,练一下计算。
英语坚持每天完成分项练习确保中低档题不失分。
要反复复习考纲中要求掌握的词汇、句法结构、语法要点,熟练掌握考纲中规定的3500多个单词及相关的词组和对应的合成、转化、派生词等。
要加强写作必备常用句式的背诵和应用,全面梳理应用文的写作思路,固化段落精彩句式,巧用高级词汇和语法、修辞手法、有效的连词、名人名言或谚语。
坚持每天定时完成定量分项练习,如语法、完形填空或阅读。
建议时间:听力18分钟,英语知识运用25分钟,阅读理解35分钟,写作35分钟,最后留5分钟涂答题卡及检查。
挖掘阅读、完形填空得分潜质。
考生如果完形填空题做完后还是似懂非懂,那就说明对文章的把握还有问题,就要复读全文、验证答案。
冲刺必看高考吹响“集结号”最后十几天各科热身保状态

【冲刺必看】高考吹响“集结号”最后十几天各科热身保状态现在距离高考还有十几天,考生该如何把握各科的学习要点?考试时又该掌握哪些技巧?下面石家庄一中的几位老师,请他们为考生最后的复习支招。
语文:零散时间弄弄默写在考前最后这段时间,建议考生要做高考题,规范思维方式。
建议分专题做,每个专题认真做几道。
要认真分析题干的问法,找到重点词语,认真分析答案分了几部分,它们对应题干的哪部分,对应阅读材料的哪部分,想想你哪部分没有想到,该怎么办。
分析后,再做一两道高考题巩固即可。
在这时的复习中,要注意高考考察可能性比较大的重点和平常模拟练习没有练到的盲点。
例如:阅读题(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首先要有整体阅读意识和概括意识,要看上下文答题;诗歌中思乡怀人(羁旅行役)诗、赠友送别诗、咏史讽谏诗、悼亡诗可重点关注;默写重在把字写对;主观表达题(含作文)得分的关键在于审题。
利用最后的时间,考生可以利用零散时间进行成语、默写的积累。
对于病句,还是要熟悉病句常见的设错点。
另外,作文论据不是刚发生的都是新鲜的,只有别人知道不多的材料才是新颖的论据。
建议认真吃透几个真实的、差异较大的、不广为人知的故事(特别是细节),考试时必定能用好一两个,为你的作文增分3GR螺杆泵。
考试技巧:语文是高考第一科,适当紧张是正常的;在等着发卷的时候,可以通过深呼吸调整自己情绪。
如果在文言文、诗歌方面有读不懂的句子和词汇(这种情况在近几年高考题都出现过,要有心理准备),我们一定要沉住气。
它有可能不是考查点,与做题无关,只是专门吓唬人的。
若是考查点,不行就先放过去,做别的题,待都做完了再回来凝心静气地看它的上下文,应该能猜个差不多;实在不会也没关系,你不会别人也不一定会,这时候是看大家谁在都会的地方少丢分。
此外,考生写字要清晰、不连笔、大小尽可能一致,想好了再写,打好底稿,尽量不涂改。
不要答出红框范围,更不要答错位置。
数学:总结题型的变化规律这十几天的时间内,一定要做到回归课本,查漏补缺,不能有知识点的遗漏,把课本中讲到、考纲要求但平时练得比较少的知识点熟练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作文采用哪一种写作风格容易得高分?
陈:作文应扬长避短,写出特色。考生可梳 理思想和生活的积累,寻找自己的特色。读 过的书,看过的精彩文章,有过的独特经历, 或曾有过的很好的构思,写过的成功的文 章……在备考的最后阶段,应该把这些材料 集中起来,按道德、亲情、成长等项分类, 做好素材的储备。备考的最后阶段,最好能 坚持一周一篇,从题材、内容、形式、语言 等方面,细致推敲分析。
问:最后阶段该做些什么,是着力于提高作文 水平还是将时间花在一些知识记忆上? 陈:在最后有限的复习时间里,还是以知识记 忆为主,因为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大都已经定型, 很难在短期内有太大突破。比较有效的作文复 习办法是:将近几年的各地高考作文优卷找出 来看一看,揣摩他们写作的思路,引用什么例 证,如何开头、结尾,然后设计出最适合自己 的写作风格。当然,在写作的时候,首要的是 字迹工整,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
问:临考阶段还能有所提高吗?
陈:如果短期内想有所提高,要把握住容易 拿分的题目,尽量不失分。例如名言名篇的 默写,大多源于课本的基本篇目,近期可将 要求背诵的篇章,如考纲上要求的、读本里 的诗词、文言名句等等重新梳理一遍。此外, 还有语用题、改病句等,都要按不同类型进 行知识的归纳整理。高考的高下之分往往就 在于细节,真正优秀的考生不会在这些细微 处丢分。
问:考场答题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陈:目前高考采用网上阅卷,更应注意书写 的规范,避免不必要的扣分,例如句号不能 用实心的点来表示等。同时,许多学生语言 表述不够简练,即所谓的没有答到点子上, 因此解答主观题时要注意找准信息,并进行 加工,力求在有限的答题范围内答到点子上, 力求简明扼要。
附:现代文阅读 在高考最后十天,应该总结归纳答题技巧答题规律。 根据大纲要求分清文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思维方法总结,答 题思路归纳必定事半功倍。如何进行全面的解答?强调三 点:(1)回答问题,不能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 言;(2)综合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有适当而具 体的分析;(3)对应题旨,不能遗漏答题要点。 现代文阅读的难点是探究题。答题时应该有观点有分 析。面对探究题时,观点必须明确,态度必须鲜明,观点 的表述多用判断语气的句子,比如“我认为……”“我觉 得……”“我赞成……”等。在把握依据的前提下,再结合 观点进行分析。表述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务必要亮 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才分析(阐述);(2)采用提纲挈领式, 层次清晰,分点罗列;(3)不写错别字,避免出现病句。
问:诗歌鉴赏题是薄弱环节,怎么办? 陈:诗歌鉴赏部分要认真阅读题目、注解 与作者,根据诗歌的基调做出判断,通常 “诗言志”,可以从表现手法看出全篇的 主旨,找到解题的要点。而这种开放性的 考题,通常只要言之成理都能得分。我们 还应该规范答题,要知道运用一些术语。
问:做了很多文言文阅读练习,但是效果不大,怎么办? 陈:目前距离高考的时间已经很紧,要想在短期内提高 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一定难度,近期不必做过多的新练习, 建议:一是要浏览试卷,温习已经掌握的各种文言知识, 侧重于实词和虚词,特别是考纲中规定的十五个文言虚 词。 二是翻译句子,把体现每一种句式现象的代表性句 子各翻译一遍,领悟文言句子翻译的要领,规范翻译文 言句子。文言句子的翻译是难点,也是重点,更属于拉 高分点,应该多多关注。建议把以往考试中经常翻译错 误的句子加以归类分析,有针对性地复习。后期也可以 通过具体的语段或试题来操练、巩固、落实,但不宜多 做题目了。
名师助冲刺高考前最后十天
【语文】 热线嘉宾 陈老师:一级教师,先后 三次担任福州一中高三毕业班的班主 任和语文教师,曾先后被福州市教育 局、福建省教育厅、中国教育写作学 会评为优秀作文指导教师。
[热门问答] 识记题别丢分 问:在最后临考阶段,怎样才能有效复习?
陈:最后阶段应该以学科知识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主,将 做过的省、市质检,模拟试卷分类归纳,将 以前的错题与标准答案进行鉴别,错在哪里, 为什么扣分,通过整理让自己的思路更清晰。 至于做习题,只要隔两三天做一份试卷练习, 保持熟练程度,不至于临考“手生”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