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名师高效资料附答案解析专题13 仿用句式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仿用句式优质课件28张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仿用句式优质课件28张
1.字数相等 虽说对联的篇幅可长可短,但上下联的字数一定要相等。 如果字数不等,那就对不起来,联不起来。 请看对联: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老师出);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郭沫若对)。”
很明显,上下联字数相等,都是 11 字。
2.词性相同
上下联的词性要一致。不仅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而且 最好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 如此等等。如下面的对联: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
两方面入手。 本题例句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中的暗喻,采用“……是……”
的形式,而且两个比喻的本体和喻体都有内在联系;最后一句要 承第二个比喻写一个哲理性句子。仿写的句子要符合上述要求。
参考答案: (示例一)荷叶,是一个大玉盘,水滴是一个音符。微风, 轻轻一吹,它就响了。
[ 即时体验]
9.我们在诗歌中经常接触到大量富有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请你
从下面名词中任选一个作为陈述对象,为所给的上联写一句下
联。 橘子洲
洞庭湖
易水河
上联:康河桥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
下联:
解析
康河桥 边 多情游子 N (介词) adj
作别 v
西天云彩 n
康河桥 边 多情游子 作别
N (介词) adj
一个或多个句子。
[ 即时体验]
7.仿照给定的句子续写两句话。要求:续写部分与给定的句
子构成排比,表达保护生态环境之意。
树是水土的卫士,让它绿化大地山川。
答:
解析:仿写的句子结构必须和原句一致,内容上必须和保 护生态环境有关。
参考答案:水是生命的源泉,让它滋润世间万物。鸟是人 类的伙伴,三句话。
2.审例句:隐性要求—— 句式:XXXX、XXXX、XXXXX,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XX精神。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三仿用变换句式真题训练课件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三仿用变换句式真题训练课件

真题帮
国画的分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 中国画讲究虚实相生的意境美。老舍曾请齐白石以“蛙声十里出山泉”
为题作画。十里蛙声,如何入画?潺潺山泉,如何表达?白石老人思考良久,终 于画成了一幅经典之作:六尾蝌蚪在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 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看过此画的人无不拍案叫绝。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东西方文化不同,艺术的表现也不同。一般来说,东方艺术重主观, ① 。表现在绘画上,西洋画重写实,重形似,而中国画重神韵,重意境。 中国画通常 ② 。这看起来是以题材为标准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 了一些独特的观念和思想,即中国画概括了自然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 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山水画表现的是 ③ ,将人 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的和谐相处。中
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 “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 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真题帮 答案 “火”字形如燃烧的篝火,“火”加“人”是“伙伴”的“伙”。“火”在中华文化中 总是跟燃烧、兴旺、热烈相联系,“红红火火”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满幸福,“ 日出江花红胜火”描摹了春天百花盛开、春光烂漫的景色。(7分)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 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
真题帮
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 看我在杯盘狼藉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

高考语文 专题十三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高考体验-把握高考考情 感知高考真题

高考语文 专题十三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高考体验-把握高考考情 感知高考真题

3.(2013·全国大纲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 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确认原句的句式特点、修辞方法,尤其 是分句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然后依样画“葫芦”。特别注意比喻贴 切,句式与示例相同,语句通顺。 答案:(示例)坚毅犹如青松,夏季迎灿烂阳光却无轻浮,冬季遇皑皑白 雪而不屈服。
全国卷未作考查。重 3.复习建议:这一考点综合性强。一般与语言表达
庆卷、浙江卷考查仿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和正确运用
用句式。
常见修辞手法结合在一起考查。因此,只有学好句
全国卷Ⅰ、Ⅱ:选用 句式、择句复位。
式、修辞等基础知识、掌握基本题型,才能在考试 中得心应手。
解析:A 从前文“而只要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等语句 可以看出,文段特别强调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而选项A使用“即 使……也”的句式恰好突出了“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 就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这一点。B项,侧重点在“现有汽车的改造并 不是必须的”;C项,“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与原文中“只 要使用……和柴油”矛盾;D项,“不管……都……”句式,不如A项 的“即使……也……”语气强烈,更能显示出后文“加快推进成品 油质量升级”的迫切性,故选A项。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
5.(2012·全国卷)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 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注意题干要求,要选用一个对象,使用到拟人修 辞手法,句式和示例相同。其次仿写时注意拟人要用词贴切,体现出拟 人的特点,内容上要合理通顺;所选话题要相关,如梅花、昙花都属植物。 答案:(示例一)花瓣在生命旺盛的初夏凋零,意在教导我们:学会放下; 树叶于五彩绚烂的深秋飘落,意在提醒我们:不要逞强。 (示例二)山泉在崎岖险峻的石缝叮咚,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快乐;青苔 于阴暗潮湿的角落翠绿,4·浙江卷)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

【高考语文】高考复习仿用句式ppt13

【高考语文】高考复习仿用句式ppt13

话题相同但句式不同,前一句直接表 述,后一句用了比兴手法,且三个分句构 成排比。
信任产生友谊。鱼儿需要海水,光合作 用需要阳光,信任需要时间。勇敢产生魄力。 蚯蚓带来养料,根瘤菌带来氮肥,勇敢带来 成功。 审题不正确。直接表述句的主语需是与 之相关的并列短语。 勇敢和坚强产生高尚。苦难锻造毅力, 坚强锻造意志,勇敢锻造情操。 审题不正确。虽有排比,但没有比兴 手法。
腊梅
褒扬:每绽放一次,都展现出傲霜的风骨和不 屈的气节。 批评:过分地清高孤傲,终究不能成为春天百 花园内的一员。 彩虹 褒扬:哪怕只是一瞬间的绚丽,也要那美丽留 给人间。 批评:依靠他人虚幻出来的美丽。终究不能长 久。
例5、(05年山东卷)以"关爱"为开头,仿写两 个句子。要求:两句都要与例句句式一致、字 数相等,第二句还要跟后一例句的修辞方法相 同
仿 用 句 式
仿句即仿例造句,就是根据题目要求 和特定的语言情景,按指定的参照对象 运用相应的修辞手法和句式进行仿造, 来表达特定的内容。它是一种既有限制 又留有很大创造空间的语言运用性主观 题型。 这类试题要求我们按命题者给定的 语句形式(包括修辞)仿造句子。“仿” 的是形式,表达的内容是“新”的。
15.蔚蓝天空中有着几只风筝,不,那不是风筝, 那是孩子为明天放飞的理想。 16.水面上笼罩着薄薄的雾气,不,那不是雾气, 那是水底精灵的梦。 17.木工身边堆满木屑,不,那不是木屑,那是 木工抛出的成功的花瓣。
2分 1.今天是我的生日,不,那不是生日,那是母 亲的受难日。 2.我拿着他的红雨伞,不,那不是红雨伞,那 是一颗乐于助人的火热的心。 3.那是我们可敬的刘老师,不,那不是刘老师, 那是一柱即将燃尽的蜡烛。 4.客厅里有一张饭桌,不,那不是饭桌,那是 奔波在外的人们对家的企盼。

高考语文最新高效金题考案仿、缩、扩、变换句式(答案+解析)旧人教

高考语文最新高效金题考案仿、缩、扩、变换句式(答案+解析)旧人教

高考语文最新高效金题考案仿、缩、扩、变换句式(答案+解析)旧人教高考语文最新高效金题考案仿、缩、扩、变换句式(答案+解析)旧人教第一案易错·点睛1、仿照下面排比句的句式,以“月亮〞和“海鸥〞作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千枝秀;月亮说:__________________;海鸥说;__________________;太阳说: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

仿写:脱离话题〔误例〕月亮说:我放射的光芒最皎洁。

海鸥说:我雄健的舞姿最美好。

〔分析〕在给定的例句中,前四个问句已明示了下文回答时的陈述对象应该分别是“年龄〞“心灵〞“人生〞“青春〞,并在回答的例句中,“鲜花〞对应“年龄〞,“太阳〞对应“青春〞,所以“月亮〞和“海鸥〞应分别和“心灵〞“人生〞对应,仿写时应以“心灵〞和“人生〞作为陈述对象。

而误例中“月亮〞“海鸥〞回答的是“光芒〞和“舞姿〞,这样就和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不合, 这就是话题脱离.月亮说:我坦荡的心灵最明亮;海鸥说:一生与风浪搏击最美好。

2、参照下面材料中划线的部分,仿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式,要求结构相似,文段语意完整。

〔6分〕从古至今,分别都是使人痛苦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燕太子丹与荆轲之间的“壮别〞;“〞,;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友人间的“愁别〞;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白居易与主人之间的惨别;“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看冷落清秋节〞,这是柳永与恋人之间的伤别。

解题的关键点是仔细审题,第一句话是整个语段的中心句,规定的话题是“分别〞.表意重点不在此,就是脱离话题。

仿写:脱离话题3、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真诚〞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人生犹如一个爱出谜语的顽童,总是出一些难题让你解答;人生犹如依次漫长的旅行,理解就是前进的火把。

高考仿用句式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仿用句式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仿用句式练习题及答案解析高考仿用句式练习题及答案解析高考复习知识点:仿用句式练习题?仿用句式指按照要求,仿照列举的句子形式,以规定的内容造句,能力层级为D级。

这是一道综合能力考查题。

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从近年的高考情况来看,仿用句式是采用主观题形式考试。

仿用句式从1998年开始每年必考,且不断出现新的题型,所占分值都在3―6分,已经成了语文高考的热点,应该是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认识。

仿用句式涉及句子内容、句式、修辞、衔接、照应和字数等多方面的要求,其核心是句子内容、句式特点和修辞方法。

仿用句式的常见形式是与修辞手法的运用结合起来考查。

如1994年出现了反问,1998年是比喻,1999年出现了排比,2000年也是比喻,2001年春季高考同样是比喻,2001年全国题仿写的句子要求用比喻和比拟。

2002年要求仿写一首诗歌,其中有四个比喻句和一组排比句。

2003年北京高考试题则要求按照例句句式,用另一比方评论另一事物。

可见,造比喻句和排比句在高考仿写题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解题时要注意:1.弄清题目要求,掌握思考方向。

2.认真分析原句或例句,弄清原句在以下各方面的特点:(1)把握话题,即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否则便会不合要求。

还应把握文句所给定的中心主旨,理解原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应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主旨,循旨联想,遵旨选材,按旨索句。

保持仿写的句义与原句句义的一致。

(2)注意原句的句式特点。

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

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还要弄清楚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或转折或递进,或因果或假设,或总分或并列等。

(3)注意原句的修辞方法。

仿写句子着重在“运用”上考查修辞格,正符合《考试说明》中提出的“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内容。

高考语文名师高效资料附答案解析2020届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训练13语句复位8

高考语文名师高效资料附答案解析2020届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训练13语句复位8

高考语文名师高效资料附答案解析语句复位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化肥是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必需营养元素的物料。

植物营养不足,不仅会大幅度降低产量,①__________,诸如“瓜不甜、果不香”,其原因是没有合理施用化肥,而不是化肥造成品质下降。

但化肥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也给环境遗成了一定压力。

“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就是要解决化肥高效利用的问题,包括如何让施入土壤的肥料②__________,少流失到环境中。

另外,作物生长在不同时间段对养分的需求也不一样,如果时间不对,施用的肥料不能被作物吸收而存留在土壤中,不但浪费还会污染,因此正确的做法是③__________,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2、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字。

在野外发现化石固然很重要,①__________。

将化石完好地采集下来,对古生物的研究才能正常开展。

因为②__________,所以化石修理也是古生物学研究中关键的环节之一。

化石修理就是要把化石骨骼尽可能地暴露,同时不使化石受损。

有的标本中还保存了鸟类的羽毛,翼龙的翼膜等软组织结构,因此③__________,必须在修理前用X光扫描,用显微镜观察,通过确认骨骼的展布情况来指导修理。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8个字。

据媒体报道,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人数逐年增加,目前已超过3亿人,占全国人口的30%左右。

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中国能够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刻不出现大的矛盾和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中等收入群体被称作社会的“稳定器”、分配的“晴雨表”。

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越大,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也越高,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专题升级训练 专题13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专题升级训练 专题13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安徽版专题升级训练十三选用、仿用、变换句式1.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给“拍客”下一个定义。

不超过40个字。

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眼界开阔,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中择取社会“热点”,用手机、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拍下图像或视频,用来表达对百姓生活和人文历史的理解与思考,然后以发送彩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

他们被称做“拍客”。

成为“拍客”,不需要高超的摄影技术,妇孺皆可,老少皆宜。

2.仿照下面的句子,以“自己”为写作对象,仿用原句的修辞手法,再写两句,与原句构成排比。

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阴谋家的世界则只是永远跳不出来的暗算的陷阱;3.仿照所给的句子,续写两句话,使语意前后连贯,构成一组排比句。

与其咒骂黑暗,不如点亮一支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面一句话改写成一个以“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为开头的单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辛弃疾初来南方任职,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所以他在这一时期,曾热情洋溢地写出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

5.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连报考都有严格限制的英国伊顿公学,凭借它曾经是英国殖民地上层家庭男孩首选的地位和与众不同的高贵气质而成为一所举世闻名的私立中学。

6.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晶莹的露水,即使是一滴,也会感激草尖的柔嫩,拥抱朝霞的艳丽,向往蓝天的广阔。

7.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不同,梦想的内容也因人而异。

请在所给课文中任选两篇,仿照横线前的语句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

曹操《短歌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痛恨种族歧视的镣铐和枷锁,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自由和正义,渴盼黑人和白人平等友好相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名师高效资料附答案解析专题十三仿用句式高考命题规律.多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

仿用句式的常见题型主要有命题(话题)式、自由(开放)式、补写(续写)式和对联式。

2.选材时代感强。

所选背景材料大都贴近生活实际,更加注重人文性、实用性,关注文化内涵。

3.综合性较强。

仿写题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协调等许多方面,反映出考生理解、表达运用等多层级的能力要求。

命题角度仿用句式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1.(2018全国Ⅱ卷·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奋斗团结梦想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同舟共济,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扩展语句的能力。

答题的关键是先把后两行的词语按照“奋斗”“团结”“梦想”分组,分组正确了,解答就容易了。

每组前两个四字词语的语序可以互换。

2.(2017浙江·5)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

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能够生产出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可以是百万富翁了。

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①内容上“符合归谬逻辑”,归谬法是间接反驳方法之一,为了反驳某论题(或某论据),先假定它为真,然后由它推出荒谬的结论;②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即为“如果……那么……”的形式;③“语言简洁明了”,字数不能太多。

最后,对照例句选择对象进行仿写。

3.(2015湖北·21)仿照示例,从下列构字部件中任选两个不同的部件,另组一个汉字,并用该字组成一个双音词,再以该词立意,写两句感想。

要求:①立意积极;②语句整齐;③不超过20字;④构字、组词不必单独列出,包含于感想之中即可。

构字部件:禾亻口日又月言构字词示例:+又→友→友善感想示例:行友善..营造温馨社会讲真诚建设美好家园日+月→明→文明)创文明..社会建和谐中国(2)(禾+日→香→书香)博览群书通晓天下事理沐浴书香..养成高尚人格,意在引导考生据此构字,如“明”“信”“和”等;依字组词,即以该字为语素组成词语,如“文明”“诚信”“和睦”等;据词造句,既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又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示例弄清题目要求,依次组字,组词,造句。

难点在造句上,要求以该词为中心,两个句子的句式整齐,尽量运用对偶。

4.(2015天津·20)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

要求100字以内。

(7分)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

“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水”字形如滔滔的水流,大水叫“川”,“大江东去”,意境阔大;小水叫“溪”,“兰芽浸溪”,意境清新。

在中华文化中与水有关的字很多,这些字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情怀。

“海纳百川”,要人有宽广的胸襟。

,按字、词、成语、诗句的顺序进行联想,注意字数的限制。

(要点:包含文化信息;语意准确,语言通畅。

)5.(2012课标全国高考·17)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桃花在生命旺盛的初夏凋零,意在教导我们:学会放下;枫叶于五彩绚烂的深秋飘落,意在提醒我们:不要逞强。

(2)山泉在崎岖险峻的石缝叮咚,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快乐;青苔于阴暗潮湿的山下翠绿,意在提醒我们:不要放弃。

,要注意拟人修辞、象征寓意、句式结构等方面。

6.(2011课标全国高考·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孕育着大厦,只要你肯建造;时间是水滴,孕育着大海,只要你肯流淌;时间是绿叶,孕育着森林,只要你肯成长。

:一是句子的结构,这里要注意“……是……,……着……,只要你肯……”的句式。

二是语意,这三句话的基本语意为“平凡”中孕育着“成功”,只是它需要你用努力去争取。

三是修辞手法,这里用了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1.(2018山东青岛一模)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两个句子。

要求:主旨与例句一致,句式相似。

例句: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

,不是那招摇的枝条,却是它地下潜行的根系。

“平凡与伟大、小事与伟大的事的辩证关系”,仿句也应表达这一主旨;句式上要和例句保持一致,即“……的,不是……,却是……”。

2.(2018山东德州一模)仿照句中画横线的部分,续写两个句子,要求表达简明准确,内容合理。

人生是一张填不满的纸,汉字是一部读不完的书。

中华汉字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舍”得给“予”他人,自己才能活得快乐,才能“舒”心;;上别人,超过别人“今”天努力一“点”,明天才有资格指挥别人,命“令”别人,主要目的不在于形式的相似,而在于内容,要求从汉字的结构中体现哲理,如“赶”分解为“走”和“干”,然后解释其中蕴含的哲理:不停地走,不停地干,才会赶上别人,超过别人。

3.(2018河南洛阳第一次统一考试)阅读下面的文段,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

要求:使用相同的推论方法,句式基本一致,每句不超过50字。

当下,随着教育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一些家长认为,付出了成本毕业后还不一定有好收益,现在的大学不用上!暂不论其他方面,只因为付出了成本却暂时没有回报就能否定大学教育的价值吗?婴儿需要父母付出极大的关爱,却不能回报父母什么,难道父母就不养儿育女了吗???教育是关系长久的大事。

“风物长宜放眼量”,仅仅以短期的物质收益来考量教育的价值,未免失之狭隘!,却不能马上收获谷物,难道农民就不春种夏耘了吗相对论的创立耗费了爱因斯坦十几年的心血,却未能让他快速变现,难道爱因斯坦就放弃向未知的探索吗“读书无用论”,从内容上看,画线及仿写部分是论证“不能因为付出了成本却暂时没有回报而否定大学教育的价值”这一观点的依据;从形式上看,要使用“……(体现一种付出),却不能……(获得某种回报),难道就(放弃)……”的句式。

4.(2018福建宁德期末考试)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话题,写一句话。

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说,不上大学就没有出息,就成不了才,那么瓦特、高尔基、爱迪生、富兰克林等就都是没出息的人了!因为他们都没有上过大学。

,不是中文系毕业的,就成不了作家,那么鲁迅、周作人、沈从文、余华等都不是作家了!因为他们都不是中文系毕业的。

②如果说,不是年长的,就写不出流传久远的文学作品,那么王勃、李贺就写不出流传久远的作品了!因为王勃、李贺去世时才27岁。

“如果说……不……就……那么……因为……”的句式;内容上要符合归谬法的要求。

5.(原创)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重整旗鼓,从头再来,哪里跌倒哪里爬起,这是正确做事不服输的精神。

材料坚持进取借力不到长城非好汉它山之石可攻玉咬定青山不放松登高而招锲而不舍逆水行舟借力打力绝不气馁定点打铁,借力打力,它山之石可攻玉,这是正确做事借力的精神。

锲而不舍,定点打铁,咬定青山不放松,这是正确做事坚持的精神。

逆水行舟,绝不气馁,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正确做事进取的精神。

,解答时先要对材料中的词语意思进行理解归类,然后再比对示例句子,分析其句间关系,最后参照示例作答即可。

6.(原创)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万丈高楼平地起,道出了打好基础的真谛。

材料心境复习谦逊不管风吹浪打温故可以知新虚心使人进步虚怀若谷心如止水查缺补漏不耻下问充耳不闻亡羊补牢,充耳不闻,不管风吹浪打,道出了良好心境的真谛。

查缺补漏,亡羊补牢,温故可以知新,道出了及时复习的真谛。

虚怀若谷,不耻下问,虚心使人进步,道出了谦逊好学的真谛。

,解答时先要对材料的词语意思进行理解归类,然后再比对示例句子,分析其句间关系,最后参照示例作答即可。

7.(原创)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苏武牧羊,持节出使,臣心一片“磁针石”,告诉我们要忠于祖国。

材料担当法治出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弃医从文革故鼎新有法可依鞠躬尽瘁规矩方圆承前启后,鞠躬尽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告诉我们要敢于担当。

规矩方圆,有法可依,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告诉我们要厉行法治。

承前启后,革故鼎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告诉我们要推陈出新。

,解答时先要对材料的词语意思进行理解归类,然后再比对示例句子,分析其句间关系,最后参照示例作答即可。

8.(原创)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朝三暮四,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奉劝我们做事要专心致志。

材料主见全面坚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墙头上草顺风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人云亦云兼听则明见异思迁随波逐流偏信则暗,偏信则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奉劝我们做事要注重全面。

一曝十寒,半途而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奉劝我们做事要贵在坚持。

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墙头上草顺风倒,奉劝我们做事应有自己的主见。

,解答时先要对材料的词语意思进行理解归类,然后再比对示例句子,分析其句间关系,最后参照示例作答即可。

9.按照下面句子特点,再另外仿写三个句子。

读李白,让我们感受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旷世豪情;①②③“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世事沧桑;②读杜甫,让我们领悟到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伟大胸怀;③读苏轼,让我们体会到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态度。

,首先要选择确立三个古代诗人,并要分别选择相关代表性诗句,与“感受到……旷世豪情”的动宾句式保持一致。

10.互联网上的论坛是网民发表感言的地方。

现在中国教育的“文学天籁”论坛向大家征集话题“我最喜欢的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