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稿审稿步骤(精)

编稿审稿步骤(精)
编稿审稿步骤(精)

编稿步骤

编稿技巧

有的编辑认为,编稿就那么回事,无技巧可言,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稿件就编。编了一会才发现稿件有问题根本就不能采用,或者是快编完了才发现前面该保留的东西给删掉了。可见,不讲究编稿技巧往往前功尽弃。其实,编稿与写稿一样也有技巧。笔者以为,应按以下五个步骤去编每条稿件。

第一步:浏览全篇

浏览的目的是通过了解稿件的大意,看稿件能不能发,是不是发过; 看稿件哪些地方需要大砍大杀, 哪些地方只需小削小补。浏览的方法主要有:看稿件的标题,看稿件的开头,看每段的开头,看每段的结尾,看稿件的结尾。标题一般是稿件内容的高度浓缩;开头或结尾一般是稿件内容的提要;每段的开头或每段的结尾,一般是某一段落的大意。因此,以上几个地方是必须放慢速度浏览的,目的是准确了解稿件的内容。其余的地方可以加快速度一目十行,目的是发现需要大砍大杀的地方。

第二步:砍出雏形

编辑要像木工做家具一样,先把材料砍出一个毛坯,然后再刨光。砍出雏形,必须三板斧。

一是砍掉不必要的背景。所谓不必要的背景是指那些不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背景或虽为人们普遍关心但人们早已熟悉了的背景。

二是砍掉多余的事例。如果一篇稿件中某一类型的事例有好几个,那么典型事例之外的事例都可称之为多余的事例。因为用一个典型的事例足以说明一个问题。

三是砍掉与主题无关的内容。一篇稿件只能有一个主题。如果不砍掉与主题无关的内容,那么一篇稿件中就有了多个主题, 这是违背写作规律的。

第三步:精雕细琢

对保留下来的内容还须精雕细琢。

一是纠正错别字。错字容易被发现,别字往往容易迷惑人的眼睛,要认真区分。

二是把生僻字词改通俗。生僻字词是“拦路虎”,令读者望而生畏。

三是留意固定词组,看有没有用错,有没有被篡改。四是注意词句的简写是否恰当。稿件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某词句时决不能简写,否则,读者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五是把病句改通顺。

六是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 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否合逻辑。

七是注意计量单位是否符合法定要求。

第四步:精制标题

一篇稿件有没有人看,根本在于稿件的内容如何。但内容再好,如果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也仍然没有读者。一篇稿件能够首先吸引读者的是什么?当然是标题。因此,制作出吸引人的标题是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编辑的功夫应重点放在标题制作上。标题制作好了,编辑工作就完成了一半。我国报纸上目前出现的标题形式很多,没有一个统一、固定不变的模式。但制作具有吸引力的标题是有规律可循的,即把稿件中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东西拉出来制作成标题。为了使主题不至于过长,同时保证标题内容的完整性,可以让引题、主题、副题同时出现。

第五步:仔细阅读

这是编辑对一篇稿件最后的把关,目的是减少或消灭差错。重大差错往往在这一关被发现, 也往往因为忽视这一关而见诸报端。因此,这个步骤不但不能少,而且

应该认真对待。仔细阅读应做到:逐字逐句通读包括标题、标点在内的全文,决不能像第一个步骤那样粗略地看;要带着怀疑的态度去看容易混淆的字

词;要带着挑剔的目光去看待写作的技巧;要带着否定的态度去看稿件的内容,千万不能放过导向错误的稿件。

上述五个环节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定的作用,不可随意丢掉。只要按照这五个环节认真去做,编起稿件来一定会得心应手,一定能做出一件件漂亮的“嫁衣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